Back to collection

Fo Ben Xing Ji Jing (Abhiniṣkramaṇasūtra) 佛本行集經

Scroll 20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佛本行集經卷第二十

天竺三藏闍那崛多

車匿
[0744a29] 「淨飯王:『心願所有四方護世諸眾生利益天上帝釋天主大力天王諸天左右圍遶所有風神水神火神地神四方四維最勝無上丈夫何故棄捨四大天下無上聖果其所欲求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使證明。』淨飯王地上種種呵責乾陟如是:『不善從來多種我所愛樂今日饒益如是損害釋種太子恒常常作歡喜如是覆滅太子愛子行苦離別愛子須臾不久存活。』說偈言

「『乾陟疾行,  
  ,  重病不得。』

[0744b18] 「淨飯王愛子在於如是受苦大哭哽咽

[0744b21] 「爾時一智大臣國師婆羅門淨飯王宛轉悲苦身心一時大熱開解顏色無憂白王:『大王憂愁苦惱定於自心如是猶如凡人涕泣流淚所以者何大王過去棄捨王位華鬘入山大王太子悉達宿緣如是業報大王往昔阿私大王:「童子不可人天果報轉輪聖王期待使令貪愛。」大王決定我等命終不敢。』

[0744c06] 「淨飯王:『汝等太子身命無有吉祥苦惱。』大臣國師婆羅門淨飯王如是發行太子說偈言

「『太子如是,  
  不貪轉輪,  人間五欲。』

[0744c13] 「大臣國師相與乾陟處處呵責憂愁大熱熱惱暫時即便之後應時三十三天如來成道下生中天竺婆羅門六法即為子息乃至如來如來往昔命終生天因緣聞法漏盡解脫入般涅槃

佛本行集經異道品第二十四

[0744c24] 「爾時太子剃除鬚髮身著袈裟即時無量諸天歡喜遍滿不能喜歡出聲衣裳唱言:『悉達太子出家悉達太子出家定當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切生法眾生解脫生法乃至受苦別離諸眾生解脫繫縛。』

[0745a03] 「爾時菩薩其後菩薩身袈裟袈裟車匿乾陟辭別車匿乾陟菩薩行諦視徐行有人借問默然等人語言:『仙人釋種子。』因此得名釋迦牟尼

[0745a09] 「爾時菩薩自心發起如是思惟:『既已王位眷屬境界不可。』如是勇猛

[0745a12] 「爾時菩薩聚落漸漸毘耶離仙人居處仙人跋伽婆()。菩薩仙人光明山林菩薩瓔珞一切迦尸耀山林諸仙

「『菩薩象王師子,  瓔珞
  袈裟法服,  耀諸仙。』

[0745a20] 「林內所有婆羅門行住坐臥執持威儀一切菩薩恭敬愛樂尊重復生瞻仰菩薩林內耆舊婆羅門草根其餘集聚未見不生疑心菩薩心驚住處作者不復其餘藥草菩薩

[0745a29] 「林內所有所謂鸚鵡鴛鴦孔雀迦陵伽一切菩薩各各微妙所有一切水草歡喜菩薩

[0745b06] 「婆羅門祭祀,[(-)/]牸牛乳汁牸牛乳汁如初自然

[0745b09] 「一切婆羅門謂言:『八婆娑婆莫非其一?』有言:『婁宿其一何以自從放光耀世間。』說偈言

「『八婆,  婁宿中一
  何故,  譬如世間。』

[0745b16] 「爾時婆羅門修習供養如是供養菩薩各各一心頂禮白言:『善來聖者我等諸仙聖者此處此處所有果樹藥草流泉冷水隨時納受所居欲求解脫安心此處空閑經行寂靜。』

[0745b23] 「爾時菩薩微妙美麗可觀隱隱猶如堪受問訊諸仙中有婆羅門善巧苦行菩薩婆羅門:『仁者天童人心解方便何以世間人謂言:「諸子應當養育諸子長成家計販賣造作生活當時求道。」如是思惟恩愛養育諸子不然求道不計自利。』

[0745c05] 「別有婆羅門婆羅門:『仁者仁者如是如是世間不自覺不知足如是明日如是行法尚未如是一切諸世間迷惑自利未來世亦復不得成就。』

[0745c12] 「爾時菩薩兜率天下來釋種受生跋伽婆仙所居自然金色高峻長大菩薩出家忽然一時跋伽婆仙憂惱低頭思惟念言:『相貌惡相?』菩薩跋伽仙如是憂愁低頭歡樂:『尊者何故顏色憂愁低頭?』

[0745c22] 「仙人菩薩:『童子居處往昔以來高峻嚴麗可觀我見憂愁心意不樂如是低頭思惟。』菩薩仙人:『尊者出來幾時?』仙人答言:『二十九。』菩薩:『爾來幾時?』仙人:『昨夜。』菩薩仙人:『果報當作轉輪聖王此處園林捨離出家以是昨夜以是因緣尊者自生憂愁。』

[0746a05] 「爾時菩薩一切諸仙左右圍遶前行所居隨意遊行觀看種種安禪苦行精進求道林內仙人苦行菩薩隨逐

[0746a09] 「爾時菩薩至於仙人東西南北觀看行住坐臥苦行居所欲求最勝諸仙:『求道是故借問諸仙如法解說法行未知汝等示現宣說聞已如法奉行此處真實行者汝等所有苦行。』諸仙菩薩:『我等一切苦求道我等次第解釋行苦尼拘陀樹枝樹枝迦羅牛糞雜種飲水活命活命有如鹿活命稱心活命羊毛綿龍鬚用作莎草鹿[-+]死人糞掃衣尸陀林猶如露地逐日兩手安然塵土[-+]頭髮我等如是住持思惟欲求生天欲求生人苦行然後安樂所以者何求法苦行以為根本。』說偈言

「『如是修習苦行,  自有三十三天
  苦行精進,  是故。』

[0746b12] 「爾時菩薩諸仙如是苦行未見極處不喜仙人:『觀看而後果報生天其一諸天宮殿所有果報無常果報如是苦行親族去世一切苦行遠離以求大牢。』說偈言

「『,  苦行欲生
  謂言,  不覺未來入獄。』

[0746b22] 「爾時菩薩:『有人勝處欲生天上天中五欲不知厭離未來世不免煩惱仙人苦行諸眾生命終見大好生以求無常所以者何何處世間恐怖處所欲生渴仰願求無利益處厭離苦行離苦勝處天上智人五欲漸漸足步勝處最勝得法身法非法身故天上行法非法是故應當調。』說偈言

「『,  調心
  所知,  何故隨心?』

[0746c11] 「爾時菩薩:『斷食野獸應得大福其先業果不深資財猶如世間功德地上一切神祇功德澡浴應得心所其事不然。』

[0746c16] 「爾時苦行菩薩:『明智仁者此處何等?』菩薩苦行:『苦行後日。』苦行菩薩:『此處有如法行。』菩薩:『云何得知如此苦行汝等究竟無畏。』

[0746c22] 「苦行菩薩:『大德仁者仁者如是說所行道路無畏大功德此道行者得勝。』

[0746c26] 「菩薩:『後身後身離苦所以者何多種苦行欲求離苦。』苦行菩薩:『仁者不然不以苦行我等身故後世決定快樂。』菩薩:『如此何以譬如有人欲求不知其內欲求智人。』

[0747a06] 「爾時婆羅門在於高聲唱言:『希有希有王子真實智譬如有人飲食樂欲如是有為生老病死豈非後生?』

[0747a11] 「爾時菩薩:『苦苦世間死命後生。』苦行:『善哉王子諦觀過去無量大德居處往昔無量王仙千萬億苦行後世。』菩薩:『千萬希有嗚呼妄語此處大德苦行分別境界後世未來世受生不曾知足煩惱展轉其中世間。』

[0747a20] 「苦行:『仁者王子境界()()羅城祭祀諸天殺害眾生不少。』菩薩:『殺害得法?』苦行白言:『我相祭祀諸天法用如是。』菩薩:『名為塵坌塗身血洗豈能非法無有。』苦行:『實有。』菩薩:『有何因緣?』苦行:『韋陀。』菩薩:『?』苦行:『諸人祭祀諸天名為。』

[0747b02] 「菩薩:『世間祭祀如法何故親族祭祀是故祭祀無有功德如是。』

[0747b06] 「爾時菩薩不遠尸陀林菩薩苦行:『尊者地處何苦林下死屍死屍白骨現見死屍焚燒死屍死屍眷屬殺害莊嚴依法後生慚愧死屍眷屬圍遶尸陀林安置。』苦行:『仁者王子尸陀林四輩共同無有平等福德名為曠野此處地方布施不用苦力生天勝處仁者投身生天。』

[0747b19] 「菩薩:『如是修行行者富貴嗚呼嗚呼無常後世富貴嗚呼大火。』菩薩如是辯才諸仙解脫微妙如是說

[0747b25] 「菩薩仙人所居宿後日諸仙菩薩次第

[0747b28] 「爾時菩薩諸仙隨後菩薩即便諸仙圍遶菩薩

[0747c02] 「諸眾之中仙人菩薩希有:『仁者王子我所住處地方莊嚴仁者如今曠野以是仁者我所何以凡人生天在此福地修行不久天上是故仁者如是微妙先聖所行清淨。』說偈言

「『威德,  忽然曠野
  是故棄背,  捨身。』

[0747c12] 「爾時諸仙說是偈已白言:『仁者王子在此不見無有恩義惡人不淨行人不如仁者何故不樂我所我等諸仙仁者善友隨順隨行仁者勝妙假使歲星仁者得勝何況我等苦行諸仙。』

[0747c19] 「爾時菩薩諸仙上首求解自心誓願讚歎苦行一切諸仙:『仁者諸仙得無如法內心未曾猶如親愛其事雖然仁者為生不然求解欲取意願決定如是如是汝等所居不願欲求欲求不樂此處不復他人他人不住汝等有所言說汝等一切大仙。』諸仙菩薩求解菩薩更生愛敬心想

[0748a06] 「爾時其中梵志仙人身著死屍糞掃衣耳目青黃菩薩如是語菩薩歡喜菩薩:『仁者極大微妙最上誓願年少五欲過患渴仰欲生豈能得知天上後患如是觀求解不久便解脫仁者有如決定欲求解脫不遠仙人穿阿羅邏決定正智清淨仁者至真方便行路仁者方便仁者所見過於如今仁者心想一切相貌決定彼岸往昔諸仙未曾。』

[0748a22] 「爾時菩薩梵志仙人:『仁者。』

[0748a24] 「菩薩仙人慇懃勸請阿羅邏

「『摩訶釋種聖王,  善巧美語諸仙
  ,  所有諸仙。』

佛本行集經使往還品第二十五

[0748a29] 「爾時國師婆羅門大臣淨飯王悲哀即便整備賢善車駕而立奉承大王威德勢力迦毘羅菩薩脚跡漸漸至於跋伽婆仙人住處跋伽婆使唱言:『善來仁者云何來到此間消息停止冷水隨意飲食。』使即便頂禮跋伽婆仙退一面安隱跋伽婆種種慰勞使

[0748b11] 「爾時大臣即便跋伽婆:『大仙尊師我等甘蔗淨飯王我身即是大臣。』國師:『王國尊師婆羅門甘蔗太子悉達多生老病死欲求解脫入山傳聞至此我等至此。』跋伽婆仙即便使:『實有功德具足丈夫至此至此我所修行:「人間其後生死究竟解脫。」欲求出離解脫生死阿羅邏仙人居所。』說偈言

「『丈夫功德,  至此我法
  欲求至極大涅槃,  阿藍。』

[0748b26] 「爾時使大臣國師婆羅門跋伽婆仙以至孝心淨飯王不覺疲乏無有飲水漿跋伽婆仙共相菩薩菩薩菩薩在於其一瓔珞身體放光巍巍莊嚴忽然日出照耀天下滿相與徒步菩薩頂禮菩薩唱言:『聖子一切。』菩薩

[0748c08] 「爾時菩薩慰勞所能堪受語言慰問菩薩命令相近使菩薩:『大智太子聖子淨飯大王心愛聖子受苦所以者何聖子大王聞已不覺良久本心流淚滿面憶念聖子如是我等聖子聖子正心如是:「正意樂法不住必應出家無上道雖然入山非時入山是故憂愁苦毒全身猶如焚燒大林我愛如此法行不還目下受苦如是增長譬如大河長遠一時兩岸忽然斷絕譬如火燒乾草譬如譬如如是以為憶念恩愛破碎是故享受王位天下善惡入山求法。」

佛本行集經卷第二十

【經文資訊大正藏 03 No. 0190 佛本行集經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法雨道場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