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śabhūmikasūtra (Jian Bei Yiqie Zhi De Jing) 漸備一切智德經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漸備一切智德經卷第一 (一名十住,又名大慧光三昧)西晉月支三藏竺法護譯
初發意悅豫住品第一
[0458a21] 聞如是:
[0458a21] 一時,佛遊第六他化自在天上天王宮如意藏珠妙寶殿上,與大菩薩眾不可計俱,各從他方諸佛國來,普集會此,金剛藏菩薩等。
[0458a24] 爾時,金剛藏菩薩承佛威神,以大慧光三昧正受,適定意已;應時十方諸佛剎土,一一諸方,如十億佛剎滿中諸塵若干億國,諸如來現,邊有菩薩,其號各各曰金剛藏;十方亦然,皆同一號。時此諸佛,俱讚曰:「善哉,善哉!汝乃以此大慧光菩薩三昧,而以正受,在十方佛土,各如十億滿中諸塵諸如來等之所建立,一切等號,悉是照明,如來至真,本願所致,而建立此,亦是仁者慧淨所致,復是一切諸菩薩等,不可思議法光聖旨,住明智地,多所度脫,攝取一切眾德之本,皆曉諸佛本所行成,愍念十方,解了善權,敷演道化,普弘法慧,周流十方;所講經誼,盡令堅住,其智慧明無能毀者,隨時建立僉使得安;遊諸世間不著方俗,度世清淨,莊嚴善本,入不可議慧之境界,通一切智,高遠聖道,乃能招致諸菩薩等,十住行無。如開士眾所當建立,有所宣布,往返周旋,執無漏法,光明咸照,而善思惟,撰於離心,曉了隨時。大慧光明,其未善度,至聖道門,使得度脫而無所著。住於內行,專精奉修無上大乘,其辯才慧不可稱載,威曜普照消除闇冥,已超眾行班宣無極,住在佛地逮菩薩意,愍念眾生未曾忘捨,遊入一切諸佛至真善權方便,決眾結網。承佛聖旨,自恣講說,演此法門靡不解了,如來在世,故為建立,亦是卿本善願所致。清淨行業,而諦莊嚴一切法界,又救眾生之所惑亂,以致法身至聖慧體,具足諸佛本所志願,其身所行,皆越世俗,普過世間無益之業,嚴飾清淨,度世之法。諸佛世尊,為金剛藏菩薩大士,無所悋惜,各現己身,宣布無限辯才之義,分別決解甚清淨慧,懷抱不忘,建立顯示,隨時便宜,暢眾疑心,普入一切諸佛所念,諸等正覺十力所由,如來所致四無所畏,而不怯弱,宣布至教,一切智業,諸分別辯,超越得入體解道法,入諸如來身、口、心行。所以者何?皆由此定,成就所致,亦由本願,行通巍巍,其心清淨,而無沾污。內性明了,常懷清淨,威燿弘炤,入于慧場。諸所行業,靡不備焉,斯所造立,而悉具足,其道器意,不可限量,信志清淨,巍巍普達,逮總持門,無所破壞,常以法界慧門之印,善印一切。」是諸佛世尊,各自顯現,各申右臂,皆共手摩金剛藏菩薩頭首。
[0458c09] 時金剛藏為諸世尊,所見摩頭,道德巍巍遂得成就,威耀光光如佛無異。爾時尋即從三昧起,請諸菩薩而解言曰:「諸最勝子!吾已明達諸菩薩願,破壞疑網,則無所壞,世無所生亦無罪釁,法界弘廣亦無遠近,其所遊居譬如虛空,以是救濟,擁護十方一切眾生。所以然者,族姓子知,過去菩薩,往古諸佛,由此慧地而得過度,當來現在亦復如是。諸佛子知,我向者云,菩薩之地,為何謂也。諸菩薩學有十道地,因得成就無上正覺,去來今佛之所講說:初菩薩住名曰悅豫,第二菩薩住名曰離垢,第三菩薩住名曰興光,第四菩薩住名曰暉曜,第五菩薩住名曰難勝,第六菩薩住名曰目見,第七菩薩住名曰玄妙,第八菩薩住名曰不動,第九菩薩住名曰善哉意,第十菩薩住名曰法雨,是諸菩薩十住道地也。我觀十方去來今佛,諸如來至真,無不講此十住之業。所以者何?諸佛子等,是十住者,令諸菩薩,現在親近清淨道無為諸法門,名顯遠照于十方無數佛土,三界眾生咸蒙得濟,照天下如日明,療眾病如醫王,度眾人如船師,曜十方如月盛,活一切猶如地,安眾生如時雨,含道法如虛空,正堅住如須彌,宣布此教,則得堅立在十道地,又解此地不可思議諸菩薩住,僉入聖慧。」時金剛藏菩薩,粗舉其要,歎此菩薩十住地業,尋即默然,不復重解。
[0459a07] 於是大眾,咸懷飢虛,聞此菩薩十住道名,欲令分別重敷演義,聞者僉解,心懷入道,離諸顛倒,各心念言:「金剛藏菩薩今何以故,粗舉其要,宣於十住菩薩之業,稱歎其號而更默然,不復重散解了本末?」
[0459a11] 時彼會中有一菩薩,名月解脫,亦來俱會。時月解脫菩薩大士,知彼眾會開士所念,以偈歎頌,問金剛藏此義所歸:
「淨念以何故, 懷慧稱功勳;
明智宣十住, 不重解所入?
諸菩薩勇猛, 心各抱猶豫;
云何說義名, 不聞道地處?
咸欲悉共聞, 最勝子無畏;
決義入平等, 所行住道地。
眾會僉悅豫, 清淨除諛諂;
堅住解明地, 功勳慧平均。
一切立恭敬, 展轉相承望;
求微妙無瑕, 志無上甘露。
因聞金剛藏, 無畏大智慧;
常歡悅來眾, 仁宜與佛談。
未曾最難及, 顯菩薩所行;
分別如道地, 所由最上勝。
棄想微難見, 常住遠離心;
柔仁行成慧, 面聞所歸趣。
所止如金剛, 第一解佛慧;
立心捨吾我, 乃聞此上智。
如來盡虛無, 離欲亦如空;
慧如地無漏, 興別最難見。
道無念如此, 信者甚難值;
佛慧不可議, 故默不重說。」
[0459b08] 月解脫菩薩,謂金剛藏:「佛子當察!諸來會者,性行淳淑,清淨離穢,其志仁和,悉諸菩薩,斯行真正,積功累德,每生自克,六度無極,以自莊嚴,四等四恩,習權方便,功勳遠著,名德無量。大慈大哀,欲興道化,分流法教,救濟三界諸危厄眾,消眾冥如日明,生道品如良田,成正覺如虛空,長弘教如流水,除狐疑如日光,療三毒如醫王,度生死譬船師。是故佛子!仁者善哉,宜當班宣現在學行,令此道地緣修所歸,使諸會者各得開解,如冥覩明,應病授藥,使無餘疑。」
[0459b18] 時月解脫菩薩大士,欲令此義重散本末,顯示歸趣,為金剛藏說此頌曰:
「茂盛願講說, 殊特最上法;
人中上所行, 諸菩薩之業。
敷演說其教, 所住之道地;
聖慧甚清淨, 巍巍仁和業。
諸會者清淨, 不可計第一;
堅住在正路, 志性懷篤信。
善累功積德, 奉無數億佛;
各欲得決解, 尋現逮十住。」
[0459b29] 金剛藏菩薩,報月解脫:「佛子察之!今此眾會,四面雲集,云何見之?所念應宜,柔弱仁和,清淨無瑕,豈離狐疑無猶豫乎?於斯法要,寧有高行,不依他人,無戴仰耶?不從他教,進退不安,懷抱久病,不可療治,堅住羅網,未出深塹,六十二疑,四倒五蓋,火林蛇室,十二牽連,十重之閣,三坑三戶,三流之逸遊在曠野,未向佛門,設聞此法,躊躇不進。或復有人,若聞於此不可思議,如是道住,各懷異心,聞之狐疑不肯篤信,由此惑亂,長夜不安,永失利義,捨根取枝。吾故向者默然不言,慈愍此等,無辭為住樂無所樂。」又說偈言:
「豈見於眾會, 智慧淨無垢;
善敷演聖道, 諸根通深妙。
而無所戴仰, 無動等如山;
志性無瞋恨, 思平如水正。
習修何所行, 其慧無等倫;
住在樂所識, 為求義慧信。
適聞恐猶豫, 便墮于惡趣;
以故愍念此, 不說慧住地。」
[0459c20] 月解脫菩薩,復謂金剛藏:「仁者顧意,承佛威神,宣如來旨,感動十方,反偽向真,消諸垢塵,盪滌結滯,裂三界網,通無極慧,唯敷演之,如是比像不可思議,善當將養,寬弘之士,必當信樂無猶豫者。所以者何?佛子當知!若講此教,將致道法,一切菩薩,皆念諸佛,識達經義,擁護奉此行慧道地,靡不蒙賴咸得安隱。所以者何?斯之所行,必歸平等,諸佛道法,猶如佛子,一切書疏唯說文字,此悉由意心為源首,從志因緣而有所倚,書本無文,所演文字,心之源空,宣之虛無。如是佛子,一切佛法,住為源首,因行而成,依於道地,至自然慧。是故唯說,顧愍一切,如來、至真、等正覺道力助卿,建立分別如此文字,令其坦然,將護正法,因得久存,使無餘結。」又說偈言:
「善哉演清淨, 解入一切智;
普遊諸道要, 至覺成聖慧。
諸在十方佛, 安住最道勝;
慧室至境界, 皆共愍念之。
立此親近慧, 行是究竟迹;
諸佛無比法, 悉由無量業。
猶書意合集, 因心事為首;
此住意如是, 解暢至佛道。」
[0460a14] 於是一切菩薩,各各發心,咸共勸助,欲令宣揚仁本興意,誓為一切,勤勞積功,累無量德;猶如虛空,欲濟危厄,不難劫數,周遊生死,心常慺慺,欲濟一切心無所著;行如蓮華在泥塗中,三界之苦不以為拘,唯懷愍傷,拔惱根株,三世之樹永令無餘。時諸菩薩,同時舉聲,勸歎金剛藏菩薩,而說頌曰:
「最勝殊特志覺遠, 辯才無量心念具;
宣傳柔軟至佛教, 第一至真甚微妙。
其意堅固行清淨, 不捨功勳十種力;
以分別辯故造行, 唯願當演上道法。
心之所念如明珠, 意寂以見消塵欲;
今此眾會離狐疑, 咸皆願樂仁所說。
虛渴言教如望泉, 飢服仁者病待醫;
甘美之餅在目前, 如是欣樂甘露味。
故善垂念廣其志, 宣殊勝住除垢塵;
調寂正安不捨無, 講眾祐行無患難。」
[0460b02] 於是世尊有諸菩薩至聖光明,號曰力勢,佛從眉間,演此光燿,興無數明,普照十方一切佛土,消滅一切諸所惡趣,勤苦休息,不復考治,皆安隱,照斯如來,一切道場;十方佛國,建立法講,靡不周悉不可思議諸佛境界。其光則還,繞佛三匝,上住虛空,合成大光,光明煒煒,立交露帳。又有諸佛興出世間,自然威曜,從其眉間,演如是倫,諸菩薩等,力勢光明,現如此比,神足變化,照斯忍界,曜是能仁,眾會道場及金剛藏師子之座,乃住虛空,成光交露帳。是能仁佛,眉間毫跱,光明廣遠,照諸闇冥,十方佛界,眾會道場,莫不蒙明光,咸顯現在諸菩薩,大士屋宇,一切晃現。其於十方諸佛國土,現諸如來所可演出,眉間光燿,皆復照燿此忍世界,能仁眾會菩薩道場,周照師子高廣之座。在金剛藏菩薩身,現於大光,巍巍晃然,珠交露帳,各有坐佛,自從口出如是輩聲,而歎頌曰:
「喻之無等倫, 譬之如虛空;
十力境界尊, 功勳不可量。
殊勝最上特, 普世為無上;
建立第一業, 釋師子之法。
講眾安住子, 蒙導師恩慈;
法王人中帝, 演眉間光明。
班宣佛道慧, 入妙眾行無;
賴十力垂顧, 分別普化眾。
安住已建立, 斯聞能宣照;
寶法為上尊, 是寂其志性。
一切住無穢, 具足滿本願;
因十力最勝, 志求上尊路。
海水尚可盡, 一切數知限;
若人欲度此, 不可卒得聞。
其能離志念, 永除眾狐疑;
一切未有愍, 照以此經典。
是故辯才尊, 緣住慧徑路;
所處奉斯行, 遊步依本業。
至行入境界, 普到佛聖智;
愍一切眾生, 布散此法因。」
[0460c11] 於是金剛藏菩薩,觀于十方,欲令眾會重懷悅豫,渴仰於法,興發大哀無極之慈,應時因是,嗟歎此頌:
「大聖之道法, 微妙甚深遠;
無念以捨念, 清澄永難了。
聖明達玄微, 智慧解所行;
自然業寂安, 柔仁無諍亂。
自然空淨法, 寂寞除苦患;
遊居至解脫, 逮平等滅度。
無限無極義, 言辭近超度;
以越于三世, 行等猶虛空。
諸眾祐所行, 寂然甚淡泊;
一切之行業, 徑路難逮解。
此等行如地, 志性亦若斯;
甚難可講說, 何能分別了。
以去棄心意, 永無心句迹;
諸眾祐所行, 智慧消言食。
亦復無所行, 無陰眾衰入;
聖達依慧業, 其心無想念。
猶如有飛鳥, 遊行在虛空;
不可以言辭, 何況欲覩見。
安住自然慧, 如是行道住;
其心所行念, 不可分別知。
何所有入處, 殊勝慧土地;
愍傷常慈哀, 志願普備悉。
漸以具眾行, 心亦無想念;
猶如心本性, 智慧以明了。
如斯行之業, 微妙甚難解;
自己志性無, 不可卒達知。
何況能宣布, 安住之所念;
一切共恭敬, 明聽玄妙教。
以入正真慧, 如行道之住;
若於億千劫, 不可盡究竟。
等俱咸悅豫, 普共且專聽;
至誠妙真義, 無厭亦無異。
不以為憒亂, 猶如成大海;
今當具敷演, 諸眾祐道行。
又當班宣說, 殊特之法音;
牽引眾譬喻, 正真等文字。
其所講分別, 甚難可解散;
安住行業事, 如是不可量。
今已得逮入, 吾我之自然;
咸樂如一渧, 且聽所宣言。」
[0461a25] 爾時金剛藏菩薩大士,謂眾會者:「佛子且察!諸集眾生,積累德本所行真諦而無虛偽,所造行業甚善將護,諸佛興世常勤供養,極以合會諸清白法,恒以諮受善知識俱,以除憂慼志性寬弘,篤信微妙定意平等,面覩現在愍念慈哀,心常志慕諸佛聖慧。化諸眾生悉發道心,皆令至真好一切智,其十種力強而有勢,則得遊行大無所畏,其意坦然得佛正法,擁護救濟一切眾生,修大愍傷其哀清淨,十方無餘悉解一切,明智至門悉現目前,一切佛土無為清淨,一時覺了三世世事,轉大法輪療眾疾病。菩薩大士須臾發意,愍眾生行無極大哀以為元首,智慧明了甚為巍巍,常勤學受善權方便,意性和柔親近道法,如來十力不可限量,善思選擇計一切人力佛力最上,所宣法門無所罣礙,而以和順自在之慧。佛悉了知一切佛興,因是自在,造立道法法界行最,立虛空際,所可發心,顯了當來發菩薩意。適發道意超凡夫地,以得超越菩薩之地,則得生在如來種姓,因號之曰無所從生。無有罪釁,輒以迴轉世俗所趣,適過世俗由度世行,因得住立菩薩道法;已得住立菩薩道法,便能順從三世佛教,勤心道義常深第一;菩薩住如是道法,悅豫道地。
[0461b20] 「佛子當知!如斯得立住菩薩道,所行不動入不迴還,以住菩薩悅豫地者,因是發意多所悅豫,其有見者莫不歡然,常有恭敬以致利養,其來見者咸共欣喜,開化眾人僉然受教,普來雲集共相娛樂,雖致遠近計無堅固,常抱仁和無所傷害,恒志悅豫心不懷恨,和顏悅色而無瞋恨,是為菩薩悅豫之地。住于道教,諸佛世尊,皆共念之,第一悅豫;思於佛法,適發悅豫;念於菩薩大士本業,適懷悅豫;念菩薩行,適發悅豫;念於六度清淨無極,適發悅豫;念於開士所住殊特,適發悅豫;思道最微而無等侶,適發悅豫;用眾生故利益道義,適發悅豫;進心深法,適發悅豫;念於如來至真之教,念以勸化一切眾生,適發悅豫;念諸菩薩入如來慧精進之業,重復思惟將導不逮,為以得度,說諸眾生所慕境界,懷來進入諸佛平等,已得遠出愚癡之地,親近道場,斷除一切惡趣勤苦,為諸眾生勸導之首,已得覩見如來至真,具足成就如來境界,皆已逮覩諸菩薩定平等之業,故悅豫耳!永以消除一切恐懼,衣毛不竪,故悅豫耳!所以者何?是故佛子!諸菩薩學以是悅豫,便逮得立菩薩道地,以得住立菩薩道地,諸所恐畏,永無復難;在無命安,無世俗畏,無死之畏,不畏惡趣,所入眾會無所忌難,皆以永除一切諸懼。所以者何?無吾我想,不貪己身,況復貪愛一切榮異,所生業乎?不畏無壽,亦不思念悕望僥倖,唯愍群生一切所有無極之業,救諸窮乏,貪不識道是無俗畏;成其道明,不自見身,不畏失己無吾我想,不畏當死;雖身壽終,成菩薩行,不離諸佛,由是之故,不畏惡趣;普觀世間,察於道心,而無等倫,志性仁和,誰能踰者;以是之故,所入眾會,不懷忌難,離於恐懅,衣毛不竪。佛子當解!菩薩大士,以具大哀,不抱傷害,修本淨心,益加精進,合集一切眾德之本。
[0462a01] 「佛言:『以篤信至,威神漸備,多所歡悅。』淨諸不信,篤信以興;常行愍哀,歸無極慈;心不患厭生死之難,志于慚愧,而自莊嚴;心所生處,忍辱仁和;若干種物,供養奉上如來至真最等正覺;夙興夜寐,精進勤修;不厭講誦,積功德本;習於善友,以法樂而自娛;求博聞不懈惓,若聞法順思惟,已思惟無所著;不悕望衣食,業諸利養;心不貪慕,萬物恩愛,心永已除;唯慕義求三寶,發意之頃,不廢正行,勤修慕樂一切智地,如來十力,四無所畏,佛十八法,專精奉行六度無極;棄捐虛偽,而無諛諂,言行相應,不違心口;所至到處,常順言行,未曾毀亂如來種姓;恒一心念菩薩禁戒,一切智心,不可動搖,猶如太山不可傾覆;普於世間,無所慕樂,求度世業,以化未聞,學於道品,不知厭足,心常勤勤,求殊特事;是為佛子如是像業清淨道事淨菩薩法,輒得堅住悅豫之地。
[0462a18] 「世尊復言:『若能得立悅豫地者,成菩薩住建立廣大無極之道。』如是景模無限大願弘誓之鎧,又有十事法。何謂為十?班宣無盡,和雅音辭,至於無喻,無不周悉,供養諸佛一切奇珍;篤信微妙清淨之業,法界坦然,志歸空界,究暢解達,於當來際,一切無想,無所悕望,令佛道興,無所思樂,所奉事者,供於無極,志務大願,念諸如來所開演教,執持法目,將護諸佛諸菩薩業,不違一切平等覺訓;已能具足如上法訓,輒得出生在兜術天上,從天來下,入母腹中,處在胎藏,從母腹出,隨行七步,舉手自讚,三界最尊,釋梵稽首,諸龍浴體,學書手博,遊觀所覩,出家入山,成佛降魔,釋梵勸助,轉大法輪,現大滅度,供養舍利,宣布道化,顯眾經義,皆以一時,至不退轉,法界弘廣,不可限量,處虛空界,究竟解暢當來之際,於一切念而無想念,從無數劫,會成佛道,篤信無惓;俱往合同,班宣義音,無極弘誓,乃至菩薩一切諸行,弘普無窮,無量無數,攝取一切諸度無極,住清淨道,校計眾會品類音響有相無相,合會別離有為無為,為諸菩薩一切師首,道住真妙,所演章句,諸度無極;所當宣行,勤修正行,而無所生,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