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siddhikaramahātantrasādhanopāyikapaṭala (Su Xi Di Jie Luo Jing) 《蘇悉地羯羅經》
Scroll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蘇悉地羯囉經卷中大唐中天竺三藏輸波迦羅譯
扇底迦法品第十三
[0612b24] 扇底迦法。補瑟徵迦法。阿毘遮嚕迦法。前雖 通說。猶未能周。今更重宣廣其義理。此三種 法速成者。應當如法次第行之。若扇底迦念
誦及作除災護摩法者。歸命三寶。深起慈心。 於白月一日黃昏之時。起首念持成扇底迦 法。於此之時。淨居天下遊歷人間。以天福祐。
速得悉地。身著白衣。坐俱尸草。以面向北。身 心寂靜。作扇底迦。先取未經。墮地牛糞。三時 塗地。普散白花。若作護摩。先辦小麥乳酪
稻穀花油麻青舉慮草鉢孕瞿花粳米飯以乾 白花及乾花蘂。用閃彌木。或用諸樹膠香。或 用夜一爾迦木。或用諸乳樹木。應取樹梢枝。
不應棄葉。應量截之。或用酥蜜。此護摩具遍 通諸部。若於本法有所說者。應當依之。作扇 底迦。取乳樹木。相揩取九。或應取處。取來護
摩。作扇底迦。當速成就。以一搩手。截乳樹 枝。酥蜜乳等。器內相和。乾乳木著火護摩。或 於蘭若淨處。有乾牛糞生火勝上。或閃彌木。
或諸香木。作扇底迦。薪如一肘量團作爐。其 地上白處淨。抗深十二指。以大母指量之。抗 上作椽。皆四指量。抗中四寸量作輪輪。高一
指量。持誦之人。結加趺坐。所緣事如其本部 法。如依供養。作供養佛慈復怛他 [(薩-文+(立-一))/木] 多嗗 [口*栗] 囊 (引)
勝真言妃波若波羅蜜佛眼。次獻辟支佛 阿羅漢眾。次供淨居天。次難陀烏波難陀龍 王等。本真言主當中佛坐左。佛慈佛母普賢
彌勒虛空地藏除蓋障等菩薩。即次安坐辟 支佛等。及淨居天等。乃至門西難陀龍王。其 右相。如來毫般若。大佛頂若也。佛頂微若也。 佛頂帝殊囉施。
蘇悉地羯囉經補瑟徵迦法品第十四
[0612c26] 補瑟徵迦法時。心懷踊躍。或誦持護摩。應依 本部。從白月十五日起首。至後白月十五日 為終。仍依當部而作補瑟徵迦。復從寅時起
首。終日中止一隨本情於此時起首者。當爾 之時。諸尊天眾遊觀於世。復有帝釋等天。及 諸法天。於彼之時降臨察世。見興善者。心懷
歡喜。能滿其願。持誦之人。至於此時。應當至 誠。不應懈怠。身著白衣。以面向東。半加而 坐。作補瑟徵迦。以諸美香。三時塗地。於其地
上。遍散雜色花。若作護摩。應依此作。以稠乳 粥。或酥乳蜜。或酥蜜酪。并苣蕂四物和作。或 用單酥。或用空酪。或用沒多補澁波。或用尾
螺菓。或用粳米。或用囊伽汁薩花。或用蓮 花。或用揭 [口*栗] 尼 (上) 迦花。隨各取一。搵蘇護摩。
或用酪飯。或諸種子。隨取其一。諸乳樹枝。如 前等物。如本法作補瑟徵迦。取剎帝利家火。 或於王宮。取林木相揩出火。或取大火。得
此火者。皆悉吉祥。木麁一握。長一肘量。搵酥 乳酪。而作護摩。先取乳木生火令著。或用花 菓樹木作生火。薪於黑土地如無。此地外處
取黑土填抗。於上穿爐。須方二肘。深一肘量。 抗中作一蓮花。量如兩指折。高四指量。椽闊 一搩手。於其內外。塗以黑土。依於本部。如法
作之。諦想本緣。時無閒忘。作補瑟徵迦。當前 置觀世音菩薩。右邊大勢至。於此左邊置觀 世音持明王等。右邊悉達他持明王仙。於此
左邊置菩薩。於此又置七吉祥等天。次持明 王。次置梵天與梵天眾圍達為求願故。亦任 供養藥叉阿利底大仙。連花部中。諸天仙眾。
各依法作。先自灌頂。然後念誦。作補瑟徵迦。 求覓長年。或求齒落令生。髮白更黑。或求身 支肥悅福力增加。或求種種諸德心所希求。 作如是願者。名補瑟徵迦。
蘇悉地羯囉經阿毘遮嚕迦品第十五
[0613b02] 阿毘遮嚕迦者。心懷瞋怒。瞋彼所治。自無恐 怖。應作此法。以忿怒真言而念誦之。或作護 摩。不擇時日。亦不作齋。忿怒之時。應當起
首。若看時日。以黑月八日或十五日。於日中 時。或於時日。毘舍諸鬼及與部多羅剎等眾。 集會一處。或遊歷於方所。於此之時。作阿
毘遮嚕迦者。忿怒心生。易得成就。諸餘鬼類 助持誦者。使忿怒增。所作之事速得成就。身 著赤衣或青色服。水灑令濕而以著之。作極
忿事。以自血灑令濕之。以右脚踏左脚上。面 向南住。怒目不齊。精眉閒瞋皺囓其牙齒。作 大聲音。自想己身。此部之主身意勞苦堪能
忍之。如依此法次第。作阿毘遮嚕迦。日別三 時。取於黑土。塗漫茶羅。或用驢糞。或馳羊猪 狗糞。或燒死屍灰獻。以赤色香之花。或獻 臭花。或青色者。或獻諸
穀 麥豆之糠。護摩之 時。用白芥子。或芥子油。或自身血。或復用 鹽。或用芥子。或苦練葉。或復用灰。或足底 塵。或用驢糞。或駞狗猪羊糞。或人糞等。或用
毛髮擣碎用之。或用烏 [合*毛] 。或 鷀 雕鷲鸛鵲鳥 等。或用其 [合*毛] 。或用毛羽。或用如上禽獸脂等。
或用棘刺。或破瓦器。或諸骨散。或用犬肉。或 猪肉等。或俱尾那木。或苦練木。或燒屍木。或 燒屍殘木。或有刺木。或佉陀羅木。仍依法
截而用護摩。如上等類隨所用者。皆應和以 毒藥及自身血鹽等三種。或所作諸事應稱 彼名。取焚屍火。或旃茶羅舍火。或敲骨石。取
火前所說樹。取彼根本。十指量截。皆須擘破 其兩頭使令尖塗其毒藥并芥子油。著火之 時。用乾臭辛樹木。或擎屍木。或燒屍殘木。先
用著火。於黑土地穿三角爐。一角向外。三角 中間各長二十指。深十指量。椽闊三指。以焚 屍灰塗之。爐底作人指量拔折羅。高三指量。
以焚屍灰作。或用諸糠。或用炭作。或取護摩 物作。謂毒藥諸糞芥子及鹽等作彼怨形。片 割彼形而作護摩。或用左脚踏形。心上而作
護摩。護摩既爾。念誦亦同。或以刀割分支。或 用杖鞭打。或用皂莢刺。或佉達羅木作杖打 之。遍通諸部。並法如前。本法自宣。應當依
用。如前廣說。依法護摩所作事緣。心不應忘。 作是法時。先供養大忿怒金剛。并諸眷屬皆 供養之。先置拔折羅央俱尸持明妃。次置俱
里舍沒寧。此云食金剛者持明王。次摩訶麼 哩。此云大死持明王。次設多乞使答。此六百 眼持明王。次龍鳩盤茶羅剎娑等。應用扇底
迦真言先護自身。如法辦供。作阿毘遮嚕迦。 於諸怨處。令彼支分相離或徙移本處。或親 者相憎。或令彼重病。或令眷屬離散。或令彼
頑愚。或作種種諸餘惡事。作如此法號阿毘 遮嚕迦。行此惡事懲罰惡人。於三寶所懷起 惡心。或求其過欲令彼等現世微苦免地獄
難。見諸眾生造種種罪。或犯菩薩清淨律儀。 或謗三寶。或於師長作違逆事。為愍彼故。作 阿毘遮嚕迦。作此法時。須依本部。不得擅意。
用忿怒真言。或用諸惡羅剎等真言。或用鉢 隷史使真言。作此阿毘遮嚕迦。作此法已。懲 罰人惡。所願既畢。盛其怒目視而加困篤者。
將死不久者。速應作扇底迦。然後徐作補瑟 徵迦。此法不應作之。若欲作時。應用羅剎等 真言為佳。或依本法。縱是佛部真言亦無所
畏。若作此法。治行惡人。心無恚恨。具大慈 悲。慮彼惡業因緣。長時受苦爾。若常行是惡。 唯長苦因。欲與彼永世安樂故。應作此法。須
發瞋心。行惡之人。應墮地獄。為欲除去地 獄苦故。諸真言主作是方便而救護之。觀彼 惡行。業有輕重。隨對治之。不應輕罪。致令至
死。以治彼故。令他苦痛過分。為令彼歡喜故。 應作扇底迦法當爾之時。或就彼爐。或更別 作。以乳護摩。成扇底迦。用阿毘遮嚕迦真言。
去彼訶那。訶那波者。波者麼囉麼囉等名字。 安扇底矩嚕名即成扇底迦法。既迴心已。思 念菩提心。發菩提心。於諸眾生。常懷饒益。豈
可合行如此法耶。如佛經教。若人懷瞋。作 地獄業。智者速應起慈善心。若欲速成作扇 底迦法。應就舍利塔前。作補瑟徵迦法。於池
側。作阿毘遮嚕迦法。於塞林中。如是之處。當 速成就。
蘇悉地羯囉經分別成就法品第十六 (亦名悉地相品)
[0614a22] 復次悉地成就。乘空而進。此為最上。藏形隱 跡。為中成就。世間諸事。為下悉地。上中下成 有此三種。乘空隱形世間事等三種成就。隨
上中下更分別之。三部上成。我今重演。持明 仙乘空成就五通。及有多種。或得諸漏盡。或 辟支佛。或證菩薩位地。或知解一切事。或辯 才多聞。或成就吠多
(去) 羅尸。或成就藥叉尼。 或得真陀摩尼。或得無盡伏藏。具如上等事。 為上中上成就。次說三部之內中成就法。隱
形藏跡。身得大力。先來懈怠而得精懃。入脩 羅宮得長壽藥。成鉢 [口*(隸-木+士)] 史迦天使。或能使鬼。 或能成就娑羅坌爾迦樹神。或成多聞。未經
所聞。深知義理。或合藥成纔塗足頂。縱遠所 涉無有疲乏。如上所說悉地。名中上成就。次 說下中成就法。以真言力所令眾喜見。或攝
伏眾人。或能懲罰惡人。降諸眾怨。及餘下事。 為上中下。若欲成就藥拘等者。有三種成。光 焰生為上。煙氣為中。熅煖為下。復次聖者
真言為上成就。諸天所說名為中成就。世天 真言為下成就。復次佛部真言為上悉地。蓮 花部真言為中悉地。金剛部為下悉地。若欲
以上真言欲求下者。得下成就。或以下真言 欲求上者。得上成就。或以用中真言成上下 者亦等。真言之中具此四德。當知真言上中
下分能成大果報。謂滿辟支佛位。滿足菩薩 十地。乃至成佛。為大果報。復成大德行。謂多 諸眷屬前後圍遶。滿如是願者。為大德行。復
能久住位。謂得勝處轉輪處長壽之仙。滿如 是願者。為久能住位。復形儀廣大。謂威光遠 照。為形廣大。具此四德者。雖是下品真言。能
成上品。上品之中。其不具此德。雖是上品真 言者。下品用也。諸佛菩薩所說真言。如是 轉次。多佛菩薩所說之者。雖是屬下品。亦能
成就上品等事。或尊等所說真言之中。唯具 一事者。謂扇底迦法。補瑟徵迦法。阿毘遮嚕 迦法。雖具一事。於中各有上中下品。豈有下
品真言。能成上事。猶青泥中出妙蓮花。固無 疑也。豈有上品慈善真言。能成忿怒下品成 就。如白檀木其性清涼。若風擊相揩。自然火
起。非無因緣也。如是差互雖非次第。諸餘悉 地皆勿疑慮也。身分悉地為上品成。諸藥悉 地為中品成。富饒悉地為下品成。若復有人。
久來持誦下品真言。雖縱自無力。於本尊邊。 轉求上品。而相惠之。若於上品真言之中。心 懷猶豫。念持供養。復不精誠。雖是上品真言。
由彼念誦心輕。感招下品成就。故知持誦皆 由心意。且如諸天之中亦有貧者。諸鬼部內 亦有富強。此彼如然。真言亦爾。一一真言
皆具三悉地。謂上中下。誠心念誦皆獲悉 地。
蘇悉地羯囉經奉請本尊品第十七
[0614c15] 復次若欲入本尊室。先覩尊顏。合十指爪。當 小低頭。復以器盛淨水。隨所作事。置本獻花。 復置塗香。依於本法。而作閼伽。燒香熏之。應
誦真言七遍。而加持之取此奉請。既奉請已 後。當依法供養。盛閼伽器。當用銀。或用熟 銅或以石作。或以土木。或取螺作。或用束
底。或用荷葉以綴作器。或乳樹葉。如上所說 閼伽器等。當用之時。須知次第。若扇底迦。當 用白器補瑟徵迦。當用黃器。阿毘遮嚕迦。當
用黑器。作上中下悉地成就。類前所說。應可 用之。作扇底迦所用閼伽。置少小麥。補瑟徵 迦。應著胡麻。阿毘遮嚕迦。當置粟米。又扇底
迦置乳。補瑟徵迦著酪。阿毘遮嚕迦應置牛 尿。或著自血遍通用者。應著稻花塗香。及花 胡麻茅草。環。用熟銅器。盛以閼伽。若無此
器。隨所得者。亦遍通用。請召之時。應用當部 明王真言。及慕捺囉。若有本法已說召請真 言。應當取用。無煩別者。先請當部尊。次請明
王妃。三部之中皆應如是。本法若無請召真 言。應用明王等真言而請召之。本法雖說請 召真言。既是下劣。豈合請於部主。若以本法
真言請召。當速成就。不應生難也。本法若有 請召真言及發遣者。當請之時。此真言主至 部主所請云。今有某甲。為某事奉請。若發遣
時亦復如是。所作事已。願尊證知。隨意而去。 明王妃真言用。請女仙等明王真言。請諸真 言主。或有真言主。不受明王真言所請。要以
明王及明王妃真言。然可依請。如別部說。置 閼伽時。應誦真言。大者一遍。中者三遍。下者 七遍。極小者聽誦二十一遍。如上所說閼伽
法則。走兩膝著地。應須手著淨茅草環。如前 已說。手持閼伽。燒香熏之。作如是請。仰唯 尊者。以本願故。降赴道場。願垂哀愍。受此閼
伽及微獻供。有真言主。名曰獨勝奇加忿怒。 不受諸餘真言召請。用彼所說真言。然降所 請。彼請眷屬亦不受於餘真言請。亦應用彼
眷屬真言而請召之。但緣請召用心真言。或 說根本。或明王妃所說真言而用請召。部心 真言遍通三部。用彼請召。當應降赴。加翳
醯字。此更祕密。速滿其願。當此之時。誠心作 禮。再三啟白。大慈悲者。請依本願。來降道 場。若不誠心。徒多念誦。乃至真言亦皆慇重。
以用兩手捧閼伽器。頂戴供養。為上悉地。置 於心間。為中悉地。置於臍間。為下悉地。先觀 本尊彼所畫像。其像若立。持誦之人亦應立 請。 幀
像若坐。亦應坐請。又觀彼像。曲躬立 勢。亦應効之而奉請之。當請之時。先觀本尊 所止之方。而向彼請。然便廻身。置閼伽器於
尊像前。復有祕密。復觀所作扇底迦等諸餘 方所而請召之。或於餘時。得諸花菓。稱本尊 意。應須奉請。然可獻之。當請之時。合手爪
指。隨於本方。但至誠心奉請。或以兩手而捧 請。或閼伽器而請召之。然後應獻所得之物。 若欲成就上中下事及扇底迦等。皆須加以
真言及慕捺囉而作請召。作成就諸餘事等。 或有障起。或有魔興。或病者加苦。當爾之時。 事緣既速。不可當時辦閼伽器。便用心啟請
本尊。作除遣法。如上所說。隨其大小。擬欲成 就。閼伽請之。急難等事。誠心請之。若復有 人欲得歸仰諸部尊者。應當作召請法則。持 誦之人速得成就。
蘇悉地羯囉經供養次第法品第十八 (亦名念誦法)
[0615b19] 復次奉請尊已。次依部類或諸事業。觀其大 小。依於法則而供養之。既說奉請已。作如 是言。善來尊者。愍我等故。降臨道場。復垂哀
愍當就此座。坐受微獻供。復起誠心。頻興作 禮。而白尊言。大悲垂愍。以本願故。而具降 臨。非我所能請本尊者。如是三時皆應依此。
如前已說。應須辦供。先獻塗香。次施花等。後 獻燒香。次供飲食。次乃然燈。如其次第。用忿 怒王真言。此等物清淨善悅人心。各用本色
真言而真言之。獻塗香已。各列其名。如依 前說。即奉閼伽。如是花香及飲食等。皆亦准 此。塗香燒香花及飲食無可獻者。但誦本色
真言。及作手印。以此獻之。表云。無可求得。 但納真心。後作閼伽。以真心故。速滿其願離 此之外。有四供養。遍通諸部。一切處用。一謂
合掌。二以閼伽。三用真言及慕捺囉。四但運 心。此善品中隨方應作。或復長時供養中。最 無過運心。如世尊說。諸法行中。心為其首。若
能標心。而供養者。滿一切願。若欲成就諸餘 事者。應當發遣諸為障者。若不遣除。後恐傷 及。所以先須作遣除法。誦忿怒真言。或用當
部成辦諸事真言。誦此遣除。先次應誦本部 尊真言。而加持水。遍請護摩及作手印等。
[0615c13] 佛部真言曰。
[0615c14] 唵怛他 (去) [(薩-文+(立-一))/木] 妒挪婆 (二合) 嚩 (引) 也莎 (去) 訶
[0615c14] 蓮花部 尊真言曰。
[0615c16] 唵 鉢挪謨 (二合) 挪婆 (二合) 嚩 (引) 也莎訶 (去)
[0615c16] 金剛 部尊真言曰。
[0615c18] 唵 嚩日嚕挪婆 (二合) 嚩也莎訶
[0615c19] 或用部心真言。
[0615c20] 佛部心真言曰。
[0615c21] 爾囊 (上) 邇迦 (輕呼)
[0615c22] 蓮花部心真言曰。
[0615c23] 阿 [口*路] 力迦 (輕)
[0615c24] 金剛部心真言曰。
[0615c25] 嚩日囉 (二合) 特嘞 (二合) 迦 (輕)
[0615c26] 或用此真言。或用部尊。遍灑花等。復用吉利 枳羅忿怒真言及印。口誦真言。左手作印。遍 印塗香燒香飲食花等。方始得淨除穢。為自
身淨故。以其右手盛掬香水。眼觀香水而誦 心真言灌自身頂。自身清淨除穢。復用一切 事真言并忿怒真言。此為淨座故。真言香水
而用灑之。又誦七遍。普灑地方。能除諸穢。而 得清淨吉利枳羅真言曰。
[0616a05] 唵 枳里枳里嚩 日 囉 (二合) 嚩曰里 (二合) 部囉滿 (二合) 馱嚩 [合*牛] 泮吒 (二合)
[0616a07] 此上真言護地方訖。結虛空界。應用次下蘇 悉地真言。燒香手執。口誦真言。熏馥空中。穢 惡能除便得清淨。蘇悉地真言曰。
[0616a10] 唵 蘇悉地羯哩若嚩 (二合) 里多 (去) 難慕 (輕) 囉多 (上二合) 曳若嚩攞若嚩攞滿馱滿馱賀囊 (上)
賀曩 (上) [合*牛] 泮吒
[0616a13] 此上金剛部蘇悉地真言。遍通諸事。結空界 用。次說佛部結空虛真言曰。
[0616a15] 若嚩 (二合) 羅 [合*牛]
[0616a16] 此上佛部結空界真言。唯通當部。次說蓮花 部結空界真言曰。
[0616a18] 唵 鉢特弭 (二合) 寧 (上) 薄伽 (輕) 嚩底 (丁以反) 謨賀也 謨賀也若 [(薩-文+(立-一))/木]
怛謨賀寧 (上) 莎 (去) 訶 (去)
[0616a20] 此上蓮花部結空界真言。唯通當部。次應當 用部心真言呪。香水散灑諸方。復以明王根 本真言。或心真言。或真言主使者心真言。隨
取其一。用結方界。以此諸心真言而作結界。 所結之處。如置垣牆。當部仙天。常當護衛。無 能作障。諸部諸事有為障者。應依甘露軍茶
利法。而遣除之。有五種護衛法。常於道場室 內。恒須作之。謂金剛牆。金剛梁。金剛橛。忿 怒吉利枳羅。忿怒甘露軍茶利。
[0616a29] 金剛牆真言曰。
[0616b01] 唵 薩囉薩囉嚩 日 囉 (二合) 鉢囉 (引二合) 迦 (引) [口*藍] [合*牛] 泮吒
[0616b03] 金剛梁真言曰。
[0616b04] 唵 微娑普 (二合) 囉囉乞沙 (二合) 嚩 日 囉 (二合) 半 若囉 [合*牛] 泮吒 (二合)
[0616b06] 金剛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