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ātangīsūtra (Modengjia Jing) 摩登伽經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摩登伽經卷上吳天竺三藏竺律炎共支謙譯
度性女品第一
[0399c28]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諸比丘。圍遶說法。於晨朝時。尊者阿難。著衣持鉢。入城乞食。分衛已訖。還祇洹林。於其
路次。有一大池。聚落人眾。遊集其上。池側有女栴陀羅種。執持瓶器。始來取水。長老阿難。往到其所語言。姊妹今我渴乏。甚欲須飲。
見惠少水真。是時施女言。大德我無所悋。但吾身是栴陀羅女。若相施者。恐非所宜。阿難言。姊我名沙門。其心平等豪貴下劣。觀無異
相。但時見施。不宜久留。時彼女人。即以淨水。授與阿難。阿難飲訖。還其所止。其去已後。此女便取阿難容貌音聲語言威儀等相。
深生染著。欲心猛盛。作是念言。若使我得向去比丘以為夫者。不亦善乎。復作是念。我母善呪。或能令彼來為吾夫。我當向母具宣斯
事。時此女人。持水還家。詣其母所。而作是言。阿難比丘。是佛弟子。我甚愛樂。欲得為夫。如母力者。能辦斯事。唯願哀愍。必滿我
願。母語女言。有二種人。雖加呪術。無如之何。何者為二。一者斷欲。二是死人。自餘之者。吾能調伏。沙門瞿曇。威德高遠。波斯匿
王。極生信敬。若脫知我將阿難來。栴陀羅輩。皆被殘滅。且復瞿曇煩惱已盡。及其眷屬。咸離欲穢。我昔曾聞。斷生死者。宜加恭敬。如何
於彼反起惡業。女聞是已。悲泣而言。若母不得阿難來者。我必定當棄捨身命。假令瞿曇而違我願。亦復不能久留於世。設得之者。眾
願滿足。母聞斯言。慘然不悅。而告之曰。莫便捨命。我必能令阿難至此。爾時女母。於自舍內。牛糞塗地布以白茅。於此場中。燃大猛
火。百有八枚妙遏迦花。誦呪一周。輒以一莖投之火中。其呪言曰。
[0400b02]阿磨利 毘磨利 鳩鳩彌 三磨禰 移那婆頭賜 頻頭彌車養
[0400b04]提菩跋利沙提 毘地踰多提揭闍提 毘三磨耶 磨羅闍 三磨提 跋陀夷闍
[0400b06]若天。若魔。若乾闥婆。火神。地神。聞我是呪。及吾祠祀。宜應急令阿難至此。作是語已。尊者阿難。心即迷亂。不自覺知。便行往詣栴陀
羅舍。爾時女母。遙見阿難安詳而來。告其女曰。阿難比丘。已來近此。汝今應當敷置茵褥。燒香散花。極令嚴淨。女聞母言。歡喜踊悅。莊
飾堂閣。安置寶座。淨治灑掃。散眾名花。爾時阿難。既到其舍。悲咽哽塞。泣淚而言。我何薄祐。遇斯苦難。大悲世尊。寧不垂愍加威護念
令無嬈害。爾時如來以淨天眼。觀見阿難為彼女人之所惑亂。為擁護故。即說呪曰。
[0400b17]悉挮帝 阿朱帝 阿尼帝
[0400b18]於是世尊。說此呪已。而作是言。吾以斯呪。安隱一切怖畏眾生。亦欲利安諸苦惱者。若有眾生無歸依處。我當為作真實歸依。爾時世
尊。復說偈曰。
戒池清涼淨無垢 能浴眾生煩惱熱
若有智者入此池 無明闇障永滅盡
是故三世諸賢聖 咸皆頂戴共稱歎
若我真實浴此流 當令侍者速還返
[0400b26]爾時阿難。以佛神力。及善根力。栴陀羅呪。無所能為。即出其舍。還祇洹林。時彼女人。見阿難歸。白其母言。比丘去矣。母告之曰。沙門瞿
曇。必以威力。而護念之。是故能令吾呪斷壞。女白母言。沙門瞿曇。其神德力。能勝母耶。母語女言。沙門瞿曇。其德淵廣。非是吾力所可
為比。假令一切世間眾生。所有呪術。彼若發念。皆悉斷滅。永無遺餘。其有所作。無能障礙。以是因緣。當知彼力為無有上。爾時阿難。
往詣佛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
[0400c07]佛告阿難。有六句呪。其力殊勝。悉能擁護一切眾生。能滅邪道。斷諸災患。汝今宜可受持讀誦用自利益。亦安樂人。若比丘比丘尼。
優婆塞優婆夷。欲利安己饒益眾生。皆當受持六句神呪。阿難。此呪皆為過去六佛所共宣說。今我釋迦牟尼三藐三佛陀。亦說是呪。
大梵天王。釋提桓因。四天王等。皆悉恭敬受持讀誦。是故汝今宜加修習讚歎供養。無令忘失。即說呪曰。
[0400c16]耶頭多 安茶利 槃茶利 抧由利 他彌曷賜帝 薩羅結利毘槃頭摩帝大羅毘沙 脂利 彌利 婆膩隣陀 耶陀三跋兜羅布羅波底
迦談必羅耶
[0400c20]佛告阿難。若有眾生。受持如是六句神呪。臨應刑戮。以呪力故。輕被鞭撻。而得免脫。若當鞭撻。此呪因緣。呵責得免。若應呵責。由此
神呪威德力故。永無呵毀。坦然安樂阿難我不見沙門婆羅門。若天魔梵人。及非人。受持此呪。而被嬈害。唯除定業。無如之何。時栴
陀羅女。於夜過已。沐浴其身著新淨衣首戴花鬘。塗香嚴飾。金銀環珮。瓔珞其體。徐步安詳。向舍衛國。到城門已。住待阿難。阿難晨
朝。入城乞食。女見其來。深生歡喜。隨之而行。終不捨離。進止出入。恒隨逐之。尊者阿難。見如是事。極懷慚愧。憂慘不悅。還出城
外。至祇洹林。頂禮佛足。却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栴陀羅女極嬈逼我。行住進止而不捨離。唯願世尊。慈加擁護。
[0401a06]佛告阿難。汝莫愁惱。吾當令爾得免斯難。爾時世尊。告女人曰。汝用阿難以為夫耶。女言。瞿曇實如聖教。佛言。善女婚姻之法。須白
父母汝今為問所尊未耶答曰瞿曇。父母聽我。故來至此。佛言。若汝父母已相聽許。可使自來躬見付授。女聞斯言。禮佛而退向父母
所。修敬已畢。却住一面。白父母言。我欲阿難以用為夫。唯願垂愍。與我俱往。親自付之。於是父母往詣佛所。頂禮佛足。在一面坐。女
言瞿曇。吾親已至。爾時世尊。即問之曰。汝實以女與阿難耶。答言。世尊誠如聖教佛言。汝今便可還歸所止。時女父母。禮佛而退。於是
如來告女人曰。若汝欲得阿難比丘以為夫者。宜應出家學其容飾。答曰。唯然敬承尊教佛言善來便成沙門。鬢髮自落。法衣在身。即
為說法。示教利喜。所謂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為不淨出要最善。又此欲者。眾苦積聚。其味至少。過患甚多。譬如飛蛾。為愚癡故。投身
猛焰。而自燒害。凡夫顛倒。妄生染著。為渴愛所逼如逐焰之蛾。是故智者捨而遠之。未曾暫起愛樂之想。時比丘尼。聞說是已。心憙悅
豫。意轉調伏。爾時世尊。知比丘尼心意柔軟。離諸惱障。即為廣說四真諦法。所謂是苦。是苦習。是苦滅。是苦滅道。時比丘尼。豁然意解悟四聖諦譬如新淨白
[疊*毛]易受染色。即於座上。得羅漢道。更不退轉。不隨他教。頂禮佛足。白佛言。世尊。我先愚癡。欲酒所醉。擾亂
賢聖。造不善業。唯願世尊。聽我懺悔。佛言。我已受汝懺悔。汝今當知。佛世難遇。人身難得。解脫生死得阿羅漢。亦為甚難。如斯難事。
汝已得之。於佛法中。獲真實果。所謂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是故汝今宜應精進。慎莫放逸。
摩登伽經明往緣品第二
[0401b11]爾時城中。諸婆羅門長者居士。聞佛度於栴陀羅女。出家為道。咸生嫌忿。而作是言。此下賤種。云何當與諸四部眾。同修梵行。云何當
入諸豪貴家。受於供養。如是展轉。共議斯事。乃至聞於波斯匿王。王聞是已。極大驚愕。即便嚴駕。眷屬圍遶。前後導從詣祇洹林。下車
去蓋。徐步而進。頂禮佛足。退坐一面。佛知眾會心之所念。欲決所疑。告諸比丘。汝等欲聞本性比丘尼往昔緣不。諸比丘言。唯然欲聞。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諸比丘乃往過去阿僧祇劫。於恒河側有園。名曰阿提目多。花果繁茂。池流具足。園中有王。名帝勝伽。是栴陀羅
摩登伽種。與百千萬栴陀羅眾。共住此園。諸比丘彼帝勝伽。有大智慧。高才勇猛。自識宿命。世所為事。無不通達。我當略說其五功德。
一者博練四圍陀典祕密之要。無不了達。二者善解詩書文頌字句長短。三者悉知諸論經紀度聲彼岸。四者能解世俗祠祀呪術醫
藥。五善分別大丈夫相。如是智慧。不可窮盡。其王有子。名師子耳。顏容端正。戒行清潔。其心調柔。仁慈和順。眾德具瞻。見者歡
喜。摩登伽王。廣教其子。經書呪術。己所知者。悉教授之。故師子耳。知見深遠。亦如其父。等無有異。帝勝伽王。於夜臥中。忽生是
念。我子色貌。最為殊勝。眾德具足。人所宗仰。年漸長大。宜為娉妻。必當選擇端正良匹。才德超絕。類如吾子。然後乃當而為求
之。當是時也。有婆羅門。名蓮花實。宗族高美。父母真正。七世以來。淨而無雜。通四圍陀。才藝寡匹。時有國王。名曰大與。總領天
下。威力自在。以一聚落。封蓮花實。令其統領。其土豐盛。人民殷富。彼蓮花實女。名本性。德貌殊勝。猶師子耳。帝勝伽王。作是念
言。唯蓮花實。其女殊妙。吾當為子而求娉之。作是念已。至明清旦。乘大寶車。駕駟白馬。栴陀羅眾。前後圍遶。出家北行。往趣其
國。時蓮花實所住處南。有一園苑。名曰悅樂。花果滋茂。樹木敷榮。泉流浴池。淨水盈滿。異類眾鳥。遊戲其上。哀音相和。聞者歡悅。其
園廣博。甚可愛樂。猶如諸天難陀之園。摩登伽王。往彼園中。待蓮花實。時婆羅門。亦於晨朝。駕駟白馬。及與五百婆羅門。俱導從圍
遶。至園遊觀。彼婆羅門。於其路次。教授弟子技藝等事。且行誦習。而來詣園。帝勝伽王。見蓮花實。安詳而來。威德殊特。心生歡喜。以偈讚曰。
如日初出 光明照曜 大士威德
亦復如是 如雪山藥 眾藥中勝
仁者高遠 更無能比 德力深妙
極為嚴顯 猶如秋月 眾星中最
如梵天王 智慧超勝 悉為諸天
所共瞻仰 如天帝釋 一切恭敬
端嚴殊絕 更無能喻 我但略讚
汝之功德 若廣說者 不可窮盡
[0402a07]說是偈已。即起奉迎。更相慰問。然後就坐。蓮花實言。汝栴陀羅下劣之甚。而來至此。欲何所為。答言。仁者世有四事。宜應修習。何等為
四。一者本所為事。憶而不忘。二者應當利安於己。三者饒益一切眾生。四者務修婚姻之事。是以我今故來相造。吾有一子。名師子耳。
顏容瓌瑋。智慧微妙。欲為娉妻。仁女賢勝。意甚相貪。欲託姻媛。幸能垂意。而見許可。時蓮花實。聞是語已。瞋毒熾盛。極生忿恚。顏容慘
結。色貌顰蹙。而語之言。摩登伽種。人所輕賤。甚可猥惡。如毒如火。我今身是婆羅門姓。豪勝尊貴。更無過者。通達圍陀。智慧無
比。汝今云何欲來毀辱。如空中月螢燭光明。有目之士。咸知其異。栴陀羅種。比婆羅門。尊貴卑劣。亦復如是。今汝愚癡。不識貴賤不可
求處。生心悕望。汝栴陀羅。自有種類。何故欲染清勝之人。且婆羅門。戒行不具。不能通達圍陀妙典。諸婆羅門。不與交遊。況汝凡賤乃
生是意。急可速去。不宜久留莫使外人聞斯異言。時帝勝伽。聞是事已。語言。仁者金玉珍異。土木弊惡。貴賤異相。一切悉知。我今不
見諸婆羅門。與栴陀羅。而有差別。何以故汝婆羅門不從空出。栴陀羅種獨因地生。婆羅門者。從胎而有。栴陀羅種。亦復如是。而言
殊勝。是事不可。婆羅門死。人所畏惡。栴陀羅終。亦無欲見。若言貴賤而有相異。何故生死而無差別。汝意當謂。栴陀羅者。造作惡事。
兇暴殘害。欺誑眾生。無慈愍心。以是因緣。名為卑賤。我今當說汝婆羅門。所有惡業虛妄之事。起於諍訟。擾亂賢善。造為妖怪。占星觀
月。和合軍陣。殺害眾生。舉要言之。一切惡事。皆婆羅門之所為作。汝婆羅門。性嗜美味。而作是言。若祠祀者。呪羊殺之。羊必生天。若
使呪之便生天者。汝今何故不自呪身殺以祠祀求生天耶。何故不呪父母知識妻子眷屬。而盡屠害。使之生天。不滅己身。但殺羊
者。當知皆是諸婆羅門。欲食肉故。妄為是說。虛誑之人。而言尊勝。於理不可。婆羅門法。犯四種罪。名為極惡。非婆羅門。何等為四。一
者殺害諸婆羅門。二婬師妻。三者盜金。四者飲酒。唯此四惡。名之為罪。自餘殺害。都無果報。而汝法中。得殺罪者。由斷他命。若殺餘
人。亦名斷命。何故殺之。而獨無罪。乃至飲酒。亦復如是。當知汝等愚癡無智。橫生妄想。不可以此名為豪貴。又婆羅門。犯前四罪。至
心懺悔。還可得滅。手持床足。著弊壞衣。以人髑髏。懸其首上。如是懺悔。滿十二年。戒還具足。成婆羅門。如是愚癡。隨逐邪見。而生憍
慢。自謂尊豪。由是觀之。姓皆平等。可以仁女見與吾子。時蓮花實。聞是語已。倍增瞋恚。語帝勝伽。汝不思惟。妄作是語。汝為王者。應知
三法。一國土法。二貴賤法。三貢稅法。世有四姓。皆從梵生。婆羅門者。從梵口生。剎利肩生。毘舍臍生。首陀足生。以是義故。婆羅門
者。最為尊貴。得畜四妻。剎利三妻。毘舍二妻。首陀一妻。如是分別。種姓各異。汝自卑賤。乃至不入是四姓中。而言諸姓無有異相。
違返聖教。欲擾亂我。可宜速還。莫得復語。帝勝伽言。仁者若說世四姓者皆從梵生。而婆羅門。獨從口出。是以最尊更無過者。諸婆羅
門。何故亦有手足支節。及四威儀。音聲語言。以此因緣。知無異相。假令異者。應當分別。譬如蓮花有種種異。所謂水陸生花。優鉢羅花。
瞻蔔香花。目多伽花。蘇蔓那花。如是等花。其色差別。香氣亦異。而汝四姓。不見異相。當知皆是妄想分別。譬如小兒於路遊戲。收聚沙
土。以為城舍。或復名曰是金是銀酥酪米麥。而是沙土。不以小兒名因緣故。便成珍寶。汝亦如是。愚癡蔽心。起貢高想。尊貴下賤。不
由汝言。即便成就。又婆羅門梵口生者。應當慈忍仁愛眾生。云何殺害呪咀瞋忿。假令四姓皆從梵生。即為兄弟。云何共為婚姻之事。
濁禮違理。禽獸無別。一切眾生。隨業善惡。而受果報。所謂端正醜陋。貧賤富貴。壽命終夭。愚癡智慧。如此等事。從業而有。若梵天
生。皆應同等。何因緣故。如是差別。又汝法中。自在天者。造於世界。頭以為天。足成為地。目為日月。腹為虛空。髮為草木。流淚成
河。眾骨為山。大小便利。盡成於海。斯等皆是。汝婆羅門。妄為此說。夫世界者。由眾生業。而得成立。何有梵天能辦斯事。汝等癡
弊。橫生妄想。而言尊勝。人無信受。又婆羅門。命終已後。獨得生天。餘不生者。是則為勝。而汝經中。修行善業。皆生天上。若修善
業。便生天者。一切眾生。悉能行善。皆當生天。何故餘人。而獨卑劣。大婆羅門。譬如有人生育四子。各為立字。一名安樂。二曰長壽。
三名無憂。四名歡喜。雖一父所生皆同一姓。而有四名差別之異。世間四姓。亦復如是。雖同業報煩惱性欲。而有四名。言婆羅門。乃至
剎利毘舍首陀。名雖不同。體無貴賤。諸婆羅門。學圍陀典。恭敬尊重。恃生憍慢。而復因之。以為定性。我今當說此圍陀典。無有實義。
易可離散昔者有人。名為梵天。修習禪道。有大知見。造一圍陀。流布教化。其後有仙。名曰白淨。出興于世。造四圍陀。一者讚誦。二者
祭祀。三者歌詠。四者禳災。次復更有一婆羅門。名曰弗沙。其弟子眾。二十有五。於一圍陀。廣分別之。即便復為二十五分。次復更有
一婆羅門。名曰鸚鵡。變一圍陀。為十八分。次復更有一婆羅門。名為善道。其弟子眾。二十有一。亦變圍陀。為二十一分。次復更有一
婆羅門。名曰鳩求。變一圍陀。以為二分。二變為四。四變為八。八變為十。如是展轉。凡千二百十有六種。是故當知。圍陀經典。易可變易。
大婆羅門。此圍陀典當分散。時婆羅門性。為隨散壞。當猶存耶。若今猶存。則不應言。諸婆羅門。因圍陀故。性得決定。設隨散壞。汝云
何言婆羅門性真實不變。是故汝說我獨尊貴餘人卑劣。是事不然。又婆羅門。自恃智慧善能呪術。輕蔑他人。生豪貴想。然今汝等。所
能知者。餘人學習。亦得通達。當知一切皆悉尊貴。何故獨稱婆羅門耶。過去有仙。名婆私吒。其妻即是栴陀羅女。產生二子。長名為
純。二名為飲。皆獲仙道。五通具足。變圍陀典。作宅圖法。汝能誹謗此二聖人。言非仙耶。而汝先言。栴陀羅種卑賤下劣。何故其息名
為仙乎。昔捕魚師。捕得一魚。剖腹而觀。見有一女。其色正黑。波羅勢仙。與共交會。生育一子。名提婆延。五通自在。威德具足。如斯等
比。豈非仙耶。過去久遠。有剎利種。名曰毘摩。亦獲仙道。神力殊勝。智慧深遠。善於言辭。悉能教授。諸婆羅門。若斯之人。寧當下
賤。有剎利女。名曰微塵。從婆羅門讇婆持尼。生育一子。名曰羅摩。有大神力。通諸經論。於盛夏月。共母遊行。日光炎熾。大地斯熱。爆
其母足。不能前進。羅摩白言。上我肩上。然後可去。母於爾時。不納其語。小復前行。猶患地熱。羅摩誓曰。若我真實仁和孝敬。當令此
日自然隱沒。作是語已。日尋不現。母後採花。花皆合閉。母告之曰。汝今日沒故花不敷。即復誓言若我仁孝。日當復出。立語已訖。
日尋顯曜。如是等仙。非婆羅門。神力變化。不可限量。豈可名為下劣人耶。以是因緣。諸姓平等。可以汝女用妻吾子。財幣珍異。恣意相與。
◎
◎摩登伽經示真實品第三
[0403b28]爾時帝勝伽王。語蓮華實。仁者善聽。我當為汝斷邪見網。開真實路。淨菩提道。起人天行。就汝法中。有五祠法。言斯祠者。是涅槃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