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tyutpannabuddhasammukhāvasthitasamādhisūtra (Dafang Deng Tuoluoni Jing) 大方等陀羅尼經
Scroll 3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方等陀羅尼經夢行分卷第三北涼沙門法眾於高昌郡譯
[0652a05] 爾時佛告文殊師利法王子。若我在世若去 世後。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來詣汝所欲求陀 羅尼經者。汝當教求十二夢王。若得見一王
者。汝當教授七日行法。文殊師利白佛言。云 何名為十二夢王。云何名曰七日行法。
[0652a10] 佛告文殊師利善男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於其夢中修通能飛懸繒幡蓋從此人後。見 如是者即名袒荼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
其夢中若見形像舍利塔廟大眾僧聚。見如 是者即是斤提羅。
[0652a15]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其夢中見國王大臣 著淨潔衣單乘白馬。見如是者即是茂持羅。
[0652a17]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其夢中若見乘象渡 於大江。見如是者即是乾基羅。
[0652a19]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其夢中乘於駱駝上 於高山。見如是者即是多林羅。
[0652a21] 若有比丘欲求此法。於其夢中上於高座轉 于般若。見如是者即是波林羅。
[0652a23] 若有比丘於其夢中。到一樹下上於戒壇受 具足戒。見如是者即是檀林羅。
[0652a25] 若有比丘於其夢中。坐佛形像請召眾僧施 設供具。見如是者即是禪多林羅。若有比丘 於其夢中。見有一樹華果茂盛。於其樹下入
禪三昧。見如是者即是窮伽林羅。
[0652a29] 若有大王於其夢中。帶持刀劍遊行四方。見 如是者即是迦林羅。
[0652b02] 若有大臣於其夢中。見有諸人持諸水瓶洗 浴其身。坌種種香著淨潔衣。見如是者即是 窮伽林羅。
[0652b05] 若有夫人於其夢中。乘於羊車入於深水。於 其水中有諸毒蛇。見如是者即是波林羅。
[0652b07] 見如是者乃可為說。善男子善女人若見如 是一一事者。乃可為說七日行法。爾時文殊 師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為七日行法。云何
受持云何修行如是等法。
[0652b11] 爾時佛告文殊師利法王子言。若有善男子 善女人。於初日分中至於道場。應以塗香末 香栴檀沈香熏陸海渚岸香。應以供養摩訶
袒持陀羅尼經。爾時華聚菩薩觀世音菩薩 來在道場。爾時二士異口同音而讚道場行 者。善哉善哉善男子善女人等。能於釋迦牟 尼如來法中。修行摩訶袒持陀羅尼經。
[0652b18] 爾時觀世音華聚菩薩。在虛空中乘寶蓮華。 與無量大眾前後圍遶。文殊師利我今語汝。 語諸眾生修行受持摩訶袒持陀羅尼經。展
轉相授得出三界隨意所願若有清信士清 信女。應於初日分勸諸眾生趣於道場。燒種 種香懸繒幡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現
在未來願者可以求之。爾時二士隨其根量。 與其現在未來世願文殊師利如是行者。若 有至心見此二士踊在虛空。若不至心而悉
不見。文殊師利若不見者。謂不至心。是名初 日行分陀羅尼經。
[0652b29] 復次文殊師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第二 日分中在於道場。應燒種種香塗香末香懸 繒幡蓋。而以供養摩訶袒持陀羅尼經。
[0652c03] 復次爾時寶王如來及與我身。從靈鷲山與 無量那由他大眾。前後圍遶來至道場。一一 大眾各乘七寶蓮華。種種音聲各各讚歎道
場行者。善哉善哉善男子善女人等。乃能於 我去世之後。受持讀誦陀羅尼經。即自惟念。 我能修行受持此經。又時惟念十方三世諸
佛如來。受持此經我當隨學。文殊師利我去 世後。如是來至道場行者。我當隨其根量差 別而為說法。又有聞者有不聞者。有見我形
者有不見者。不見不聞者除不至心而不見 耳。是名摩訶袒持陀羅尼經行分第二。
[0652c14] 復次文殊師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第三 日分中在於道場懸繒幡蓋。又以塗香末香 梅檀沈水熏陸海渚岸香。而以供養摩訶袒
持陀羅尼經。爾時當有維衛佛虛空藏菩薩 摩訶薩。於第三日分中來至道場。與無量大 眾前後圍遶在虛空中。亦復各各乘寶蓮華。
在虛空中或高七多羅樹。放大光明普照十 方所有佛土。其中行者覩斯光已。皆發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他方所有賢聖之人。皆
悉尋光來至道場。爾時道場行者隨其根力。 或有覩者或不覩者。有見形者有不見者。隨 其根量分別行力。爾時此人聞佛所說如是。
行力歡喜踊躍得未曾有。文殊師利是名摩 訶袒持陀羅尼經行分第三。
[0652c28] 復次文殊師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第四 日分中在於道場。讀誦修行摩訶袒持陀羅 尼經。懸繒幡蓋悉以雜色莊嚴此道場。燒
種種香塗香末香梅檀沈水熏陸海渚岸香。 而以供養摩訶袒持陀羅尼經。復次爾時式 佛。與無量大眾。前後圍遶來至道場。在於虛
空高七多羅樹。放大光明亦照十方微塵 世界。其中眾生覩斯光者。於諸法性無不了 達爾時道場行人不諂偽者。今於現世及 過去世。未曾犯毀根本罪者。了見式佛在
虛空中乘寶蓮華爾時行人見式佛已頂禮足 下。爾時式佛即以右手。摩其人頂作如是 言。善男子善女人。汝等不久趣菩提樹。破諸
魔怨伏諸外道當獲總持與我無異。文殊師 利是名摩訶袒持陀羅尼經行分第四也。
[0653a14] 復次文殊師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第五 日分中在於道場。受持讀誦摩訶袒持陀羅 尼經。莊嚴道場懸繒幡蓋。燒種種香塗香末
香栴檀沈水熏陸海渚岸香。如是諸香而以 供養摩訶袒持陀羅尼經。又無餘念。我當何 時得隨陀羅尼門。我當何時離三有惡。我
當何時離於五蓋我當何時離於十纏。我當 何時離諸憍慢。及諸愚習如是等難。何時當 離如是等苦。若作是念時。爾時隨葉佛在於
虛空乘寶蓮華。為無量大眾說諸法要。爾時 道場行者。了了聞佛所說章句。悉在心懷明 了不忘。爾時道場行者。若有覩者及無覩
者。乃至七日覩者。乃至二七日不覩者。乃至 三七日覩者乃至不覩者。眾生此業以不定 故。皆由先世罪業深淺。文殊師利是名陀羅 尼經行分第五。
[0653b01] 復次文殊師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第六 日分中在於道場。受持讀誦摩訶袒持陀羅 尼經。燒種種香塗香末香栴檀沈水熏陸海
渚岸香。如是諸香而以供養摩訶袒持陀羅 尼經。復次當有拘那含牟尼佛。與無量大眾 前後圍遶。從餘四天下來至道場。爾時行人
了見拘那含牟尼佛。及見七佛在於虛空。一 一諸佛各乘七寶蓮華座。一一華座縱廣正 等八萬四千由旬。其花離地亦八萬四千由
旬。爾時行人見是事已。得未曾有歡喜踊躍。 爾時諸佛異口同音而讚行人。善哉善哉釋 迦如來弟子。能於遺法受持讀誦摩訶袒持
陀羅尼經至於道場。不久當離三惡道分救 攝眾生。在於人天究竟快樂。文殊師利我去 世後。此摩訶袒持陀羅尼經。當於閻浮提饒
益眾生。文殊師利是名摩訶袒持陀羅尼經 行分第六。
[0653b18] 復次文殊師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第七 日分中在於道場。至心禮敬摩訶袒持陀羅尼 經莫作餘念。但當至心諦聽諦受。莫念妻子
象馬七珍。莫以妄想亂其善心。令一生空過 無所得也。唐喪其功不離諸惡。文殊師利夫 為行者。但應至心作如上念。爾時當有十
方一切諸佛世尊在於虛空。一一諸佛或將 一恒河沙者。或將二恒河沙者。或三恒河沙 者。或一萬恒河沙者。或二萬恒河沙者。或三
萬恒河沙者。或十萬恒河沙者。或二十萬恒 河沙者或三十萬恒河沙者。或六十七十八 十九十。乃至一百二百三百四百五百六百
七百八百九百。乃至不可計不可數大眾集 在道場。爾時大眾互相覩見。皆有三十二相 身如閻浮檀金。一一佛土各現其前。以種種
珍寶間錯莊嚴。一切諸國未有得。如文殊師 利法王子者。在於虛空皆自驚疑。每自思惟 何緣諸佛。悉現如是清淨世界。作是念時
我與文殊師利及無量大眾。前後圍遶往至 道場。隨其根量而為說法。令其行人了見我 身加其威神。令悉得見在虛空坐及諸淨
國。見淨國已歡喜踊躍得未曾有。即發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不退轉。於七日中得 隨意生。文殊師利是名摩訶袒持陀羅經行 分第七。
[0653c14] 爾時華聚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 地。恭敬合掌而白佛言。世尊我從東方妙樂 世界。為佛所遣故來救此雷音比丘。令住堅
固心。如佛所說不久當得成等正覺。度諸眾 生無有邊際。令得究竟住決定心。我以憶念 昔所造行。故來至此娑婆世界。聽受演說
陀羅尼經。復聞授諸聲聞五百大弟子記。十 方天子今各現在世尊了知何用說此十方 一切而見聞耶。唯願聽我立大誓願護此經
典。佛告華聚善哉善哉善男子。聽汝自恣立 大誓願。爾時華聚菩薩。即於佛前而自立誓 作如是言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
誦此陀羅尼經者。我從今日晝夜不離。擁護 是人令無惱患。色力名譽皆悉具足。世尊若 賜我此願者。我乃當取成等正覺。若有眾生
遭苦厄者。我若不往救彼眾生令得本心。我 終不成等正覺也。若復有人修持此經至 於道場。若遭苦患稱我名字。我不往救我終
不成等正覺也。若有眾生憶念我名。日夜 六時念念不絕。求生妙樂世界。若不往生者 我終不成等正覺也。
[0654a06] 若有眾生行陀羅尼者。我當晝夜為彼人說 法令得歡喜。若欲命終之日。必定自知生妙 樂世界無有疑也。或令彼人遙見妙樂世界。
如觀掌中阿摩勒果。所有一切好醜之事悉 皆明達。世尊若令一切眾生生妙樂世界者 我乃當成等正覺也。若有往生三塗分業 不永斷者。我終不成等正覺也。既生妙樂
世界。不離愚癡憍慢因緣習氣者。我亦終 不成等正覺也。天中尊王若有眾生。從生 至老但作一念。我當書寫陀羅尼經受持讀
誦。然後得生若得書若不得書。若得讀誦若 不得讀誦。臨終之日我必往彼人所。拔其精 神令生妙樂世界。世尊除二種人我所不攝。
一者謗方等經。二者用僧祇物乃至一比丘 物。若用如是之物。不得往生妙樂世界。若有 眾生被於官事愁憂不樂。為他所逼將向王
所。若在大火大水。師子虎狼軍陣交戰。迷在 山谷不知道路。若值如上諸難處者。應當讀 誦陀羅尼經百二十遍。復更百二十遍稱我
名字南無華聚菩薩大士。應如是唱我時與 無量大威神諸天。前後圍遶詣彼人所。破彼 諸難令無所患。世尊若與我如上諸願者。我
乃當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不聽許我 終不成等正覺也。
[0654b01] 爾時佛告華聚菩薩。善哉善哉善男子。大士 汝慈悲無量。欲以慈悲門攝取眾生。示諸方 便令無惱患。隨意得生諸安樂國。爾時毘沙
門天王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 向佛而白佛言。世尊我為鬼神將軍攝諸鬼 神。猶如世尊盡攝我等。世尊今聽我等護持 陀羅尼經典不耶。
[0654b08] 爾時佛告毘沙門天王。快哉鬼神大王。欲護 陀羅尼經者。即是三世諸佛之子。即報三世諸 佛之恩。爾時毘沙門天王。即於佛前而自立
願。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持陀羅尼經者。 有諸惡人為起衰患。令其行人意散心亂。不 得讀誦修行陀羅尼經。我於爾時往彼人所。
令彼惡人復得衰耗。或令水。火盜賊縣官枉 橫不隱之事來逼其身。或時致死若近於 死。如是惡人若仕官者不得高遷。或令惡夢
麻油塗身宛轉土中。或時於其夢中。脫衣裸 走牙齒墮落。頭白面皺眼目 [目*孝] 瞎。世尊我令 其夢中見如是事。世尊我於爾時。遣諸鬼神
惱其舍宅。令彼惡人得大重病。或時致死。世 尊聽我如是護此經不。爾時世尊默然不答。 爾時華聚語毘沙門言。世尊默然即為可汝
如上所言。爾時阿難語華聚言。我今問汝汝 可答我。莫如世尊默然可也。爾時華聚語阿 難言。隨意所問當以答汝。爾時阿難語華聚
言。世尊何故不默然授諸聲聞記。所以者何 默然是印可性者。以何因緣言語方便。授諸 聲聞弟子記耶。爾時華聚語阿難言。如來有
默然授諸聲聞記。或時以言語方便而以 受之。阿難如來授記不唯三途。所以者何 如來當以諸法不定故。方便多故智慧無 量故。世界無邊故眾生行無邊故。是故世尊
更以方便。授諸聲聞大弟子記。爾時阿難語 華聚言。若謂諸法不定者。十方諸佛亦應不 定。諸佛不定者。十方世界亦復不定乎。爾時
華聚即以右手。接取西方妙樂世界。舉著虛 空猶如大士取阿摩勒果。置於右掌無所妨 礙。爾時大眾遙見西方妙樂世界。河池華樹
莊嚴之事無不明了。爾時大眾歡喜踊躍。至 心敬禮無量壽佛。各各求生妙樂世界。爾時 華聚語阿難言。於意云何諸法如是有定性
不。阿難答華聚言。諸法如是無有定性。我 不敢問諸法定相。
[0654c15] 爾時佛告阿難。汝等二大士不須。諍論如是 事也。何以故阿難於汝意云何。三果之人入 地獄不。阿羅漢人受餓鬼形不。乃至受畜生
身不。及生邊地邪見處不。阿難白佛言不 也世尊。何以故阿羅漢人名離一切究竟患 難。若不離一切究竟患者不名阿羅漢也。善
男子汝云何言一切法是不定相。阿羅漢人 永更不受如是等苦豈不定乎。阿難白佛言。 世尊阿羅漢人得盡定慧不。佛言不也。何以
故阿羅漢分段涅槃。是故不得究竟盡慧。
[0654c25] 善男子夫於學者。觀一切法住平等性。不離 有不離無。不離有邊不離無邊。不即是邊不 離是邊。不即是我不離於我。不即是色不離
於色。不即是受不離於受。一切法者不可言 定。不可言無定。若無定者應無三寶究竟解 脫處。當知是法即有定性。若謂無定上無
諸佛下無眾生。是無定相。雖復如是。然不可 言無復不可言有。若菩薩觀一切法著有著。 無即菩薩累。若見眾生而生著相。是菩薩
累。若離眾生亦菩薩累。若著眾生行是菩薩 累。若離眾生行亦菩薩累。若著我行是菩薩 累。何以故菩薩常應如是心住中道。得名
菩薩究竟慧也。善男子阿羅漢人都無是事。 無是事故不得名為究竟慧也。
[0655a10] 善男子所謂菩薩住心中道。汝今諦聽當為 汝說。菩薩觀虛空如地。觀地如虛空。觀金如 土觀土如金。觀眾生非眾生。觀非眾生而是
眾生。觀法而是非法。觀於非法而是定法。 而是定法無有差別。觀諸持戒與破戒等。觀 諸破戒如具戒相。雖然離於二邊住平等相。
破戒持戒亦應等心觀之。上中下性亦應等 心觀之。有為無為法亦應如是等心觀之。 不讚大乘不毀小乘。豪貴卑賤麁妙醜陋。
諸根完具及與殘缺。聰黠愚闇悉不讚毀。善 男子夫為菩薩供養之法。不應選擇如上諸 事。是名菩薩住心中道究竟智慧。善男子聲
聞之人無如是事故。無究竟慧亦非究竟涅 槃。何以故未了法性故。不得究竟涅槃。
[0655a24] 復次善男子我於往昔作一居士。受性憍恣 而不推求出世之典。時有比丘執持應器。來 詣於我而從我乞濟身之具。時我答言沙門
釋子汝從何方來至我所。執鉢而住何所 求索。復更問言汝何種姓。為上姓中姓下姓 乎。又復更問曰。汝於五法常學何律。汝於
十二部經常學何等。復更重問汝。今名何 受姓云何。汝於三業中常修何業欲求何 處。上中下乘汝何乘所攝。求究竟乎求分段
耶。如是無窮重問。身便得患而即命終。以 是因緣今故語汝。若以施時莫擇上中下性 實相世諦。於有無法而不分別。若分別者即
名菩薩著我人壽者亦著行者。不名菩薩住 心中道得究竟慧。
[0655b09] 善男子我今復更略說往昔因緣。我於往昔 作一比丘。時有居士設大施會。請沙門婆羅 門。貧窮下賤須衣。與衣須食與食須珍寶與
珍寶。我時甚大貧窮而無資財。我時望得 珍寶物故往詣會所。於其中道見有大橋。 於其橋上見眾多人怱怱往來。時諸人中有
一智者。我以愚意問此人言。此橋何人所作 此河從何而來今向何去。復問此木何林 所生何人所斫何象所。載此木為青為白為
赤為黑何日所作。此木松也柏也柳也。曲也 直也有節無節也。破此木鐵何冶所出何匠 所造。此水鹹也苦也甜也深也淺也。何用作 此橋也。
[0655b22] 善男子我於爾時。次第而作七千八百問已。 爾時智者便答我言。咄癡沙門居士請汝。汝 但涉路至於會所。可得悅意後不生悔。汝今
捨問如是等事。於身無利何用問為。如是等 木何野所生。何人所造何斧所斫。咄沙門 今且速去還當語汝。我時聞此語已。涉路而
去便到會所。所食蕩盡財寶無餘。我時見已 懊惱結恨。 [口*睪] 聲叫言是何苦哉。心口所失值 如是苦。還到橋上見向智人。時人問言沙門
汝云何憔悴如是多不吉耶。我時答言以貧 窮故往詣會所。欲求衣食所須之具。於其中 間以見於汝。徒問無益之言。使我不值飲食 所須財寶。以是因緣我心生惱。
[0655c06] 爾時智者而答我言。夫為比丘於身無利。理 不應問何用問為。善士比丘汝以一誤失現 在利。從今已往於身無利。慎莫多問應觀諸
法。於身利者宜應須問。何謂為利。觀有為 法應以遠離此即為利。觀平等法宜應親 近此即為利。不讚已毀他此即為利。自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