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ure on the Great Dharma Torch Dhāranī (Da Fa Ju Tuoluoni Jing) 大法炬陀羅尼經
Scroll 1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法炬陀羅尼經卷第十二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 問等覺品第二十八
* 三昧因緣品第二十九
問等覺品第二十八
[0711c14] 阿難。爾時眉間白毫梵天白放光如來言。世 尊。如彼億數諸菩薩等。發是法言佛陀佛陀 者。彼於是中見何義故。而諸菩薩三稱佛名。
善哉世尊。是佛名義我等樂聞。世尊。一切眾 生惟知言佛。而竟不知佛者是何。何故名佛。 佛為何句。如是等義願為解釋。令諸聞者獲 大功德。
[0711c21] 佛言梵天。諸佛世尊有三昧名師子奮迅。諸 三昧中最為殊勝。若人能入此三昧者。得一 法門名曰離行。能具演說諸佛名字。乃至具
足力無畏等。此等皆是師子王法不可降伏。 我今當說。梵天。所言佛者。彼諸菩薩大聲唱 言。能於生死得覺悟者。彼名為覺故言佛也。
梵天復言。世尊。云何名為得覺悟者。彼名為 佛。佛言梵天。一切眾生長夜大睡。是中一人 能覺悟已。即知眾生一切皆睡大睡深睡。我
今既得如是覺已。云何當令一切眾生。除斷 睡眠同得斯覺。梵天。是為第一以覺義故稱 為佛陀。
[0712a04] 時彼梵天復白佛言。世尊。更有何義而名為 佛。佛言梵天。諸佛世尊有一法門。名曰觀三 世輪。彼應先覺既覺知已然後解說。云何解
說。所謂不著過去世也。云何不著。能斷三世 一切障礙。故名不著。是諸眾生不覺知故便 為障礙。彼等眾生與欲和合。是故有著又以
愛著。悕望分別即生憶念。彼憶念時不能清 淨。云何名為不清淨也。此法應覺而不能覺。 不能覺故即成昏睡。若昏睡者則名不覺。彼
於睡時更起夢想。夢見覺時所作眾事。凡是 過去所經歷處。了了分別。如是夢心不知是 夢。但謂是覺所作皆真。因此復生未曾有想。
未曾有想即是亂心。以亂心故便致損害。是 故如來見諸眾生。沒在煩惱深重睡中。永被 昏蔽無有覺期。即起悲念。我當云何令彼眾
生得免斯害。我今惟以所覺一法。覺彼眾生 害自除耳。如是念已。次第為說教授之法。梵 天。是為第二以覺義故稱言佛陀。
[0712a22] 梵天。何等名為第三覺法。此為示現未來未 作相故。如過去事。如是曾有如是處所如是 父母。乃至如是名姓等。如是有故。云何名為
未來有也。以彼但有言說相故。若有言說則 便具足有為諸行。如來覺彼。故說未來有為 具足。便成障礙。汝等於中莫造如是十二緣
分。彼因緣分是分別法。如來覺已為他解說 梵天。是為第三以覺法故稱言佛陀。
[0712b01] 云何名為現在世事。謂說現在色。示現過去 未來故。云何為說現在世也。此現在世不可 得見。云何不可見。所謂是處但有名。云此是
色。不可見故而亦名為見。云何名見。見即不 見故。以是因緣此現在世。無有邊際可得見 也。所言名者亦不可見。無苦眾生故彼亦是
無。云何無也。是中但有數故。彼迦羅邏等諸 大無所有。云何無所有。於剎那間有為諸行。 無住處故。何以故。若彼迦羅邏住處。經七日
即名頞浮陀。如是次第七日一數。乃至滿足 九月在胎住處。是故如來略說斯事。一切聲 聞辟支佛尚不能知。何況世間一切凡夫。此
諸眾生本所不知未曾行處故。如是此中迦 羅邏住處事等。今當更說。於母胎中時念念 不住。以不住故。即生即老即死即墮。以不住
故。即於彼彼生處受生。如彼所造有為諸行。 世間眾生迷惑覆故。本無迦羅邏處。言有迦 羅邏。本無頞浮陀處。言有頞浮陀。彼所造作
有為諸行既無。云何得說有名字也。如是乃 至一切諸佛世尊。所有菩提法皆亦不可說。 梵天。諸佛世尊應供正遍覺。過去心願力亦
無住處。未來教法彼亦無住處。乃至今者我 及一切諸如來應供正遍覺。皆在無量無邊 世界中現住說法。梵天。如是現在諸佛世尊
所有教法。當知亦無住處可得。何況此四大 身之所住處而可說也。如是諸法生處出處 皆不可知。
[0712b28] 梵天。諸佛世尊分別法義為他演說。是中一 切世間眾生。見彼言說即生執著。云何見著。 諸凡夫人作如是念。惟有如來能得覺法。然
而彼等不作斯念。是中如來何所覺也。其有 三十七助菩提法。如來如是覺耶。為如凡夫 所見。見有我見有人。見有眾生有壽命有丈
夫有作者有受者。乃至見有陰界諸入。如斯 覺耶。復次梵天。於彼無生法中。誰為能覺誰 受覺者。梵天。若佛如來作如是念。我覺諸法
我得諸法。是則如來不捨我見。梵天。是故如 來不覺一法亦不得一法。梵天。如來唯以具 足大慈。見諸眾生墮彼無明大黑闇中。欲淨
眾生心智垢故。引譬喻方便。示現說法名字 句眾。拔除世間令出生死故。以諸喻方便為 說。終不令彼執著過去未來現在三世事也。
梵天。若彼眾生不著三世。既不著已。即於如 是真實法中立無我行。既證無我不復退還 夫退還者。所謂於彼三世之中往來輪轉也。
梵天。彼諸眾生妄分別時作如斯念。此過去 此未來此現在。彼若如是妄分別已。則不捨 我執。若有我執。於三世中多起妄見。是故決
定於一切處應捨我想。何以故。若有執著名 為愚癡。以愚癡故為他所縛。梵天。譬如網鳥 之人布食於地。諸鳥後時為食來下。如是眾
鳥以食喪命。如是梵天。若人不知證出三世。 是人長夜自受殃苦亦復損他。何以故。如彼 諸鳥。以少食故遭遇大殃。如是如是。有諸眾
生躬在我前承事供養。而亦不知我說何法。 為誰說法何處說法。然彼於此可說聞法尚 不能知。何能知彼不可聞說究竟涅槃。是故
要當發大精進熾然願求。然後能於如來所 說方便密法可得知解。
大法炬陀羅尼經三昧因緣品第二十九
[0713a03] 佛告阿難。時天帝釋白彼放光如來言。世尊。 何因何緣。先此億數諸菩薩等請問法門。如 來不即為其解釋。因此詣於祭火王園。如來
世尊任其所趣。而亦獲斯大利益也。爾時放 光如來告天帝言。憍尸迦。汝問何因緣故。彼 諸菩薩請問法已。如來不即為解說者。汝等
諦聽。以彼菩薩法有所願。乃於如是無礙行 處。生不信心。以是因緣。我先令彼諸菩薩等 詣王園林入大禪定自思法門。何以故。憍尸
迦。彼諸菩薩已於過去。經十四億諸如來應 供正遍覺所。修行供養彼所作事。諸菩薩等 以三昧力明了見知。既念知已觀諸世間。惟
有如是生老死墮移處轉生。彼諸菩薩於十 四億諸如來所。請行法時亦有壞信。諸菩薩 等以好為惡起願行故。今處地獄仍受重殃。
諸菩薩等覩斯事故。心生大恐既恐怖已。於 有為法發厭離心。咸作是言。嗚呼世間大苦。 我從昔來耽樂懈怠。不信如來謗毀法僧。多
興惡業無事不為。以是惡故將恐同彼往昔 菩薩於十四億諸如來所生不信心惡行菩薩 墮地獄中。願勿令我受如是法。亦勿令我墮
不信地。彼諸菩薩發是願已。於如來所正信 不壞發歡喜心。發是心已即得住於不退地 忍。時天帝釋復白彼佛言。世尊。斯諸菩薩從
何處所能生是智。知見往昔十四億數諸如來 所修行事也。佛告天帝釋。是大智聚還是如 來之所顯示。云何顯示。於彼如來應供正遍
覺入於師子奮迅定時。佛神力故令諸眾生 咸得寂定發生知見。皆覩過去所經諸事。彼 等由是三昧力故。即得破除無明 [穀-禾+卵] 藏。如師
子王大鳴吼時。悉能驚怖一切禽獸無問強 弱。若行若住聞彼吼聲各藏巖穴。譬如雲霧 遍滿虛空。大風一起須臾磨滅。爾時空中所
有諸星乃至微小一切皆現。月輪明朗威光 普照。如是憍尸迦如來入此師子三昧。為諸 眾生一切無知無明藏聚。自外諸餘所有煩
惱。莫不咸作破滅因緣。昔來所造一切善根。 自然清淨無復煩惱。咸皆緣此三昧故。爾時 天帝釋復白彼佛言。世尊。我等樂聞彼諸菩
薩林下所入三昧名字。惟願解說我當受持。 爾時佛告天帝釋言。憍尸迦。汝今諦聽善思 念之。我為汝說諸菩薩等三昧名字力無畏
等。憍尸迦。諸菩薩等彼時所得三昧。有三種 決定斷疑。何等為三。所謂入世間巧方便三 昧。即初住大乘菩薩三昧。初憶念時。後成就
時。轉寬大時。天帝釋復言。世尊。云何名為入 世間巧方便三昧。佛告天帝釋言。憍尸迦。有 菩薩摩訶薩入一三昧。名曰淳至。以彼三昧
力故。如是三種方便業藏可得證知。是中入 世間巧方便三昧已。然後復入三教業藏。見 一切法同於虛空。言世間者。所謂世間眾生
所行作處。往來處輪轉處。著我行處。著我所 行處。著眾生行處。著有無行處。昔來所作或 裸露形體。或熱時重覆。或觀天變或察地動。
或占日月或視星辰。或相人形貌。或往還良 日。諸如是等妄說吉凶。或習世間禮儀書數 算曆一切伎藝。或行呪術祕方工巧種種事
業。或商賈往來為他使命。或共他語議好為 諍論或所不應說輒即出言。或棄正思惟起 諸惡覺。如是等事名世間也。其有菩薩初住
乘者。隨順世間所行事業。一心專念相續不 斷。亦如絲縷無有絕時。以不斷故沈溺我想。 於我想中專心執持。分別如是世間諸事。既
分別已即於菩薩。荷負事中深生恐怖。以恐 怖故諸佛世尊即便放捨不為說法。憍尸迦。 如來云何不為其說。以諸凡夫種種受身。彼
等受時為愛所縛。世間之事無所不為。放逸 亂心造諸逆罪。以造逆故惡業具足。是故如 來不為其說。憍尸迦。以是因緣。諸佛如來應
供正遍覺。不記是人當來作佛。憍尸迦。彼愚 癡人無知無解。殺父害母及餘重障。佛法僧 所憍慢放逸。耽著我想癡如小兒。彼作是已
佛不為說。憍尸迦。汝今當知。非佛世尊於眾 生所有祕悋心而不為說。復次憍尸迦。如是 三昧於三言教。阿字為初。然後方顯四十二
句。阿字初句五五為分。其四十一句一切名 字。展轉相呼當如是知。憍尸迦。譬如羊毛入 諸染色隨所入處得種種名。或青或白或赤
或黃。或紅或紫或同頗梨。如是諸色隨本 受名。如是憍尸迦。是中阿字於一切語言。最 為初首。餘四十二字隨助音句。和合莊嚴攝
持比類。轉生諸字。與諸語言辭辯相應。勢力 清淨眷屬相著。彼等皆攝阿字門中。憍尸迦。 是為世間語言成就法。亦能巧成世間三昧。
雖曰三昧猶是退法。以退法故但損減心。心 損減故。不能牢固成就諸根。根不成故。不能 勇猛發勤精進。以精進根不成就故。則不能
荷菩薩重擔。而亦不能說法教化。得三昧時。 設能成彼世間諸事。然出離者不須常修。復 次憍尸迦。更有三昧。名通達法界。唯不退
轉菩薩摩訶薩於三世中皆能成就。云何名 為通達法界。如是菩薩因此三昧。得念智力 名曰斷染。知此大地最極下際住於水上。普
皆柔軟破壞分裂有空缺故。更以餘種山石 相依和合成地。如是中間無空缺處。以得清 淨熏修知見力無畏等故。於地界中無有障
礙。皆悉能作種種神通。一彈指頃能於大地 出沒往來。憍尸迦。譬如城邑聚落之外有大 水池。於春夏日多諸女人。入是池中遊戲澡
浴。彼於水中或出或沒或往或來自在無礙。 如是憍尸迦。菩薩得此通達法界勝三昧時。 以神通力於大地中出沒自在亦復如是。然
彼心初不取地相。惟念風輪而亦無有風輪 相想。彼菩薩變化自身亦復如是無有著處 而見其身住在空中。如是觀已即於其間飛
騰虛空。然後化作微塵之身。遍滿虛空人眼 不見。彼風輪界持心亦遍。轉更增闊一切如 風。身雖不現然是化身。滿彼空中作虛空想。
雖於此身作虛空想。而終不離諸界覺知。如 是知已住於虛空。住虛空已念無法想。亦無 為他現身相想。是故復能以彼多身合為一
身。又能徹過山石牆壁無有障礙。亦能履空 如地。於虛空中行住坐臥。具足如是種種神 通。菩薩復念所有水界。知彼水界本所住處。
因彼水界復如是知此身亦爾。如彼水界有 如是色。住是中已復念水界。住是中故。便能 更念大雲輪界。知彼雲輪所從來處唯因緣
生。雨從何來亦復如是。觀彼行處皆分別知。 是中有雲無雲有雨無雨。皆如是知。但從因 緣生世諦事。作如是入住是中已。因放大雨
彼二和合。潤洽大地所有卉木樹林眾物。如 是一切皆依大地。以水潤澤彼彼生長。有智 之人取彼草木。及加功力火遂得生。彼火生
已。然其自體所生之處。是中火業還自燒彼 本生草木。況復餘物。是故阿字得名為火亦 名為怨。而彼復以地在水上。故言地界。是地
所有叢林樹木。以水潤之故得增長。然後出 火。彼火因風轉更增盛。而彼菩薩復作是念 斯皆作法。所謂因地出火而住虛空。是火及
風二共和合。故知此等但有生滅。見生滅已 得二神通。而彼風輪即第四大非色法故。眼 不能見彼惟觸故。是身所知耳不能聞餘無
所覺不可執持。上行於空下迫於地。飛沙走 石散土揚塵。世間愚癡憶想分別。言黃黑風 此來彼去。而實彼風不可覩見。何以故。彼風
從空因緣而生。無住處故。憍尸迦。如是次第 風界不可見。依彼虛空無有邊際。故謂之大。 是中菩薩依於虛空。取彼風相觀見自身無
有身分。知身無分即是實智。得彼智已入於 風界。處風界時除去一切皮肉筋骨。解脫眾 縛無有住處如空中風。隨所欲作神通變化
如意即成。於彼風中無覺知想。何以故。心風 和合久熏修故。復作是念。此虛空中都無所 有無可依處。云何執著。如是念時。隨欲生處
即得往生。彼能如是攝持具足。於中不著亦 不被縛。雖生惡趣正念現前。若生若死如是 等處。以心風故分別生死。而於生死亦不覺
知。如彼風界不可攝持不可執捉。不可眼見 不可心知。不可智證不可言說。四大事業皆 悉如是。以無邊心如是覺知。云何無邊。謂佛
如來於真實中不說諸界。彼諸法中具足而 有希有之法。然無說者。
[0714c10] 復次憍尸迦。若諸菩薩有如是等勝神通者。 名得神通心得自在。云何名為心自在也。彼 心能得自在用故。復以何義心得自在。知此
四大無識無心。是頑礙法遍一切處無際無 邊。然而彼心復能入是無心法中分別稱量。 如彼地界頑礙無邊。是中能生種種草木枝
葉華果。復有種種寶樹寶柱。復有種種眾生 依住。即於彼中復有可見不可見者。所謂地 界依水。水界依火火依於風。如是一切皆悉
稱量。是中地界者。所謂皮肉筋骨爪齒。乃至 髮毛等。水界者。所謂淚汗膿血洟唾。乃至大 小便利等。火界者。所謂暖熱溫煩。乃至自惱
惱他令食消熟等。風界者。所謂語言出息入 息。乃至屈伸往來等。如是一切彼皆分別。既 分別已而復思惟。今此四大無有邊量。世間
眾生知見此身。則有邊量。云何得言無量無 邊。而復名為有量有邊也。彼復思惟。今此諸 界無邊量者。以彼心界無有邊故。令是業行
亦無有邊。乃至願智證作語言皆亦無邊。何 以故。以彼本來無生無邊故。若彼未轉生死 眾生。或時可作如是分別有邊量也。彼復思
惟。如此諸大四種界聚無邊攝持。是故我今 應當發彼無邊神通。亦應成就無邊神通。亦 成就彼無邊智業。乃至成就所有種種無邊
語言。而教化彼諸世界中一切眾生。所有心 行作業。生死有所取時。凡諸所受種種果報 種種語言悉皆應知。乃至於彼生死有中。作
業法用行事功能亦應悉知。復應現彼聲聞 藏印。悉令成滿三十七種助菩提法。亦當於 彼無佛之世現辟支佛利益世間。惟以如是 力無畏等。現彼種種神通教化。
[0715a12] 阿難。時彼放光如來復告天帝釋言。憍尸迦。 若當用是三昧。豈不得彼一切智也。天帝釋 言。世尊。如是法中得心自在故。佛言憍尸迦。
汝先所問何等三昧能生智業者。憍尸迦。復 有三昧名建立上昇。此諸菩薩摩訶薩等。於 彼林中入此三昧。入三昧已斯諸菩薩而出
上故。故言昇上。亦是如來方便語言增長。如 來方便語增長已。能於如來一切巧妙方便 事中。無不持者無不入者無不覺者。彼既覺
已。即於一切世間所有有為相續諸行法中。 起不樂想。憍尸迦。云何於彼起不樂想。是處 無一眾生能無過者。皆以有過故後時受罰。
帝釋復言。世尊。罰何事也。佛告憍尸迦。此義 可知而不可說。何以故。我今不可為是眾生 具說斯事。惟應為是諸眾生等略論斯耳。憍
尸迦。如來世尊具略說法。惟於世界假名處 行。非為第一真實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