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armaguputakavinaya (Si Fen Lu) 四分律
Scroll 30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四分律卷第三十 (二分之九明尼戒法)姚秦罽賓三藏佛陀耶舍 共竺佛念等譯
一百七十八單提法之七
[0771b07]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六 群比丘尼乘乘在道行。諸居士見皆譏嫌 言:「此比丘尼,不知慚愧犯梵行,外自稱言:
『我知正法。』如是有何正法?乘乘而行,如婬 女賊女無異。」時諸比丘尼聞,中有少欲 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六群
比丘尼言:「汝云何乘乘在道行?」即白諸比 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緣集比 丘僧,呵責六群比丘尼:「汝所為非,非威儀、
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 云何比丘尼乘乘行?」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 諸比丘:「此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
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 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乘 乘在道行者,波逸提。」如是世尊與比丘尼 結戒。
[0771b22] 時諸比丘尼有老者,或羸病氣力微 弱,不能從此住處至彼住處。佛言:「自今已 去聽乘步挽乘一切女乘。」時諸比丘尼,有
難事或命難、梵行難,疑不敢乘乘走。佛言: 「自今已去有如是諸難事聽乘乘去。自今 已去當如是說戒:若比丘尼,無病乘乘行, 除時因緣,波逸提。」
[0771b28] 比丘尼義如上。
[0771b28] 乘者有 四種:象乘、馬乘、車乘、步乘。
[0771b29] 彼比丘尼,無病 乘乘行,隨所行村界,一一波逸提。若無村 阿蘭若處,行十里一波逸提。減一村界、若減
十里,突吉羅。若行一家界內,突吉羅。方便欲 去而不去,共期去而不去,一切突吉羅。
[0771c04] 比 丘,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 謂為犯。
[0771c06] 不犯者,或時有如是病乘種種 安乘;若命難、梵行難乘乘走;或為強力 所執將去者,無犯。
[0771c08]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 狂、心亂、痛惱所纏。 (五十九)
[0771c10]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六 群比丘尼不著僧祇支入村,露胸腋乳腰 帶。諸居士見皆共譏嫌言:「此比丘尼,不知
慚愧犯梵行,外自稱言:『我知正法。』如是有 何正法?不著僧祇支入村,如賊女婬女無 異。」時諸比丘尼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
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呵責六群比丘尼 言:「汝云何不著僧祇支入村,露胸腋乳腰 帶?」即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
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六群比丘尼言:「汝 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 行,所不應為。云何不著僧祇支入村,露
胸腋乳腰帶?」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 丘:「此六群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 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
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不 著僧祇支入村者,波逸提。」
[0771c26] 比丘尼義如上。
[0771c27] 村者如上。
[0771c27] 彼比丘尼,不著僧祇支入村門, 波逸提。一脚在門外、一脚在門內,若方便 欲入而不入,若期入而不入者,一切突吉 羅。
[0772a01] 比丘,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 羅,是謂為犯。
[0772a02] 不犯者,或時有如是病,或 腋下有瘡,或無祇支,或方便欲作,或浣 染未乾,若作失,或舉處深固,或為強力者
所執,或命難、梵行難,無犯。
[0772a05] 無犯者,最初未 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 (六十)
[0772a07]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偷 羅難陀比丘尼,向暮至居士家就座而坐, 隨坐時頃,不語主人開門而去。時有賊先
常有心欲偷其家,遇見門開,即入偷其財 物去。時居士問言:「向暮誰開門出去?」答言: 「是偷羅難陀比丘尼。」時居士即譏嫌言:「此比
丘尼,不知慚愧、不與取,外自稱言:『我知正 法。』如是有何正法?乃與賊同謀偷我財物, 如賊女婬女無異。」諸比丘尼聞,其中有
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呵責 偷羅難陀言:「汝云何向暮至居士家?」即白 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緣
集比丘僧,呵責偷羅難陀言:「汝所為非,非 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 應為。云何向暮至居士家?」以無數方便呵
責已,告諸比丘:「此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 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 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
丘尼,向暮至白衣家者,波逸提。」如是世尊 與比丘尼結戒。
[0772a26] 時諸比丘尼,欲營佛法僧 事,若有瞻病事,或為檀越喚,皆有疑而不 敢去。佛言:「自今已去若有請喚者聽往。自
今已去當如是說戒:若比丘尼,向暮至白 衣家,先不被喚,波逸提。」
[0772b01] 比丘尼義如上。
[0772b01] 彼 比丘尼,向暮至白衣家,先不被請喚入門, 波逸提。一脚在門外、一脚在門內,若方便 欲去而不去,若共期去而不去者,一切突
吉羅。彼比丘尼,若至白衣家隨住時頃,不 語主人而去,出門者波逸提。方便欲去而 不去,若共期去而不去,一切突吉羅。
[0772b07] 比丘, 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 為犯。
[0772b09] 不犯者,若為佛法僧事,若瞻視病事, 若被請喚去,或為強力者所執,若被繫縛 將去,或命難、梵行難,先不喚而去至彼家,
隨所住時頃語主人而去,若彼舍為火所 燒崩壞,或有毒蛇或有賊或有惡獸,或為 強力者所執,若繫縛將去,或命難、梵行難, 不語主人而出者,無犯。
[0772b15] 無犯者,最初未 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 (六十一)
[0772b17]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六 群比丘尼眾中有一比丘尼,向暮輒開僧 伽藍門出,無所語而去。時諸賊見已生念:
「我當劫其財物。」念已即便入門,劫奪財物 盡。時諸比丘尼自相問言:「是誰向暮開門 無所語而去?」即聞六群比丘尼中一人開
門而出。時諸比丘尼聞,其中有少欲知足、 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呵責六群比丘 尼言:「汝云何向暮無所語開門而出?」即白
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緣 集比丘僧,呵責六群比丘尼言:「汝所為非, 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
不應為。云何比丘尼,向暮無所語開門 而出?」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此比 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
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 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向暮開僧伽藍 門出者,波逸提。」如是世尊與比丘尼結戒。
[0772c06] 時諸比丘尼,以佛法僧事,或有看視病事, 皆疑不敢出。佛言:「自今已去聽囑授出。自 今已去當如是說戒:若比丘尼,向暮開僧
伽藍門,不囑授餘比丘尼而出者,波逸提。」
[0772c10] 比丘尼義如上。
[0772c10] 彼比丘尼,向暮開僧伽藍 門不囑而出門者,波逸提。一脚在內、一脚 在外,若方便欲去而不去,若共期去而不 去,一切突吉羅。
[0772c13] 比丘,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 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0772c14] 不犯者,或佛法僧 事,或看病事囑而去,若僧伽藍破壞,若為 火所燒,若有毒蛇、若有賊、若有惡獸,若
為強力者所執,若被繫縛將去,或命難、梵 行難,不囑而出者,無犯。
[0772c18] 無犯者,最初未制 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 (六十二)
[0772c20]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六 群比丘尼中有一人,日沒開僧伽藍門出 不囑而去。時有賊囚突獄而出,遙見僧伽
藍門開便來入。時諸守獄人追後而來,問 諸比丘尼:「頗見如是如是賊不?」不見者言: 「不見。」其守獄者,即便處處推覓得賊。時諸
居士皆共譏嫌:「此比丘尼等,不知慚愧作 妄語,外自稱言:『我知正法。』如是有何正法? 見賊而言不見。」時諸比丘尼自相問言:「誰
日沒開門而出?」報言:「六群比丘尼中一人開 門而出。」時諸比丘尼聞,其中有少欲知足、 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呵責六群比丘
尼言:「汝云何日沒輒開門不囑而出?」即白 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緣 集比丘僧,呵責六群比丘尼中一人言:「汝
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 行,所不應為。云何比丘尼,日沒輒開門出 不囑而去?」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
「此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 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 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日沒開僧
伽藍門而出,波逸提。」如是世尊與比丘尼 結戒。
[0773a13] 時諸比丘尼,營佛法僧事、若瞻視病 事,疑不敢去。佛言:「自今已後聽囑授去。自 今已去當如是說戒:若比丘尼,日沒開僧
伽藍門不囑而出者,波逸提。」
[0773a16] 比丘尼義如上。
[0773a17] 彼比丘尼,日沒開僧伽藍門不囑出門,波 逸提。一脚在內、一脚在外,方便欲去而不 去,共期去而不去,一切突吉羅。
[0773a19] 比丘,突吉 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0773a21] 不犯者,或為佛法僧事,或瞻視病事,若囑 而出,或彼僧伽藍破壞,或為火所燒,或為 賊或有惡獸毒蛇在中,或為強力者所執,
或為繫縛將去,或命難、梵行難,不囑而去者, 無犯。
[0773a25]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 所纏。 (六十三)
[0773a27]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 比丘尼不夏安居。時諸比丘尼聞,其中有 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呵責
諸比丘尼言:「云何不夏安居耶?」即白諸比 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緣集比 丘僧,呵責諸比丘尼言:「汝所為非,非威儀、
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 云何比丘尼不夏安居?」以無數方便呵責已, 告諸比丘:「此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
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 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 不夏安居者,波逸提。」如是世尊與比丘尼 結戒。
[0773b10] 時諸比丘尼,有為佛法僧事、或看病 事,不及安居疑。佛言:「自今已去聽有如是 因緣後安居。自今已去當如是說戒:若比
丘尼,不前安居不後安居者,波逸提。」
[0773b13] 比丘 尼義如上。
[0773b14] 若比丘尼,不前安居者,突吉羅。 不後安居者,波逸提。
[0773b15] 比丘,突吉羅;式叉摩那、 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0773b16] 不犯者,前安 居;或為佛法僧事、或瞻視病人,受後安居, 不犯。
[0773b18] 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 所纏。 (六十四)
[0773b20]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諸 比丘尼,聞世尊制戒得度人授具足戒。便 度常漏大小便、涕唾常出者與授具足戒,
彼污身污衣污臥具。諸比丘尼聞,中有少 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呵責諸 比丘尼言:「汝等云何輒度常漏大小便、涕唾
常出者,污身污衣床褥臥具?」即白諸比丘, 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緣集比丘 僧,呵責諸比丘尼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
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 何比丘尼,乃度常漏大小便、涕唾常出,污身 衣床褥臥具耶?」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
比丘:「此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 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 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度常
漏大小便涕唾常出者與授具足戒,波逸 提。」如是世尊與比丘尼結戒。
[0773c07] 時諸比丘尼, 亦不知常漏大小便、不漏大小便、涕唾出不 出。後乃知,或有作波逸提懺者,或有疑
者。佛言:「不知者無犯。自今已去當如是 結戒:若比丘尼,知女人常漏大小便、涕唾常 出者授具足戒,波逸提。」
[0773c12] 比丘尼義如上。
[0773c12] 彼 比丘尼,知常漏大小便、涕唾常出者度授 具足戒,三羯磨竟,和上尼波逸提。白二羯磨, 三突吉羅。白一羯磨,二突吉羅。白已,一突吉
羅。白未竟,突吉羅。未白前剃髮與授戒集 眾眾滿,一切突吉羅。
[0773c17] 比丘,突吉羅。是謂為 犯。
[0773c18] 不犯者,先不知、若信可信人語、信父母 語與授具足戒,後有如是病,無犯。
[0773c19] 無犯 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 (六十五)
[0773c21]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 比丘尼度二形人,大小便時有比丘尼見, 白諸比丘尼。諸比丘尼聞,中有少欲知足、
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諸比丘尼 言:「汝等云何度他二形人?」即白諸比丘,諸 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緣集比丘僧,
呵責諸比丘尼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 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 比丘尼乃度二形人?」以無數方便呵責已,
告諸比丘:「此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 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 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
度二形人授具足戒,波逸提。」如是世尊 與比丘尼結戒。
[0774a05] 時諸比丘尼,不知二形、不 二形,後方知有二形,或有作波逸提懺者, 或有疑者。「不知,無犯。自今已去當如是結
戒:若比丘尼,知二形人與授具足戒者,波 逸提。」
[0774a09] 比丘尼義如上。
[0774a09] 二形者,男形女形。
[0774a09] 彼比 丘尼,知二形人與授具足戒,三羯磨竟,和 上尼波逸提。白二羯磨竟,三突吉羅。白一羯
磨竟,二突吉羅。白已,一突吉羅。白未竟,突吉 羅。未白前剃髮與授戒集眾眾滿,一切突 吉羅。
[0774a14] 比丘,突吉羅。是謂為犯。
[0774a14] 不犯者,先不 知,若信彼人語、若信可信者語、若信父母 語與授具足戒已,後變為二形,無犯。
[0774a16] 無 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 (六十六)
[0774a18]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諸 比丘尼,度二道合者與授具足戒,大小便 時諸比丘尼見。時諸比丘尼聞,中有少欲知
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諸比丘 尼言:「汝云何度二道合者與授具足戒?」即 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
緣集比丘僧,呵責諸比丘尼言:「汝所為 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 所不應為。云何比丘尼,乃度二道合者與
授具足戒?」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 「此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 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
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度二道合 者與授具足戒,波逸提。」如是世尊與比丘 尼結戒。
[0774b03] 時諸比丘尼,亦不知二道合不合, 後乃知二道合,或有作波逸提懺者、有疑 者。「不知者無犯。自今已去當如是結戒:若
比丘尼,知二道合者與授具足戒,波逸提。」
[0774b07] 比丘尼義如上。
[0774b07] 二道合者,大小便道不別。
[0774b07] 彼 比丘尼,知二道合者度與授具足戒,白三 羯磨竟,和上尼波逸提。白二羯磨,三突吉羅。
白一羯磨,二突吉羅。白已,一突吉羅。白未竟, 突吉羅。未白前若剃髮與授戒若集眾眾 滿,一切突吉羅。
[0774b12] 比丘,突吉羅。是謂為犯。
[0774b12] 不 犯者,先不知,若信彼人語、若信可信者語、 若信父母言、若與授具足戒後二道合者, 無犯。
[0774b15]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 所纏。 (六十七)
[0774b17]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諸 比丘尼,聞世尊制戒聽度弟子,便度負債人 及諸病者與授具足戒已,債主來牽捉,若
病者常須人守視不得遠離。時諸比丘尼 聞,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 者,嫌責諸比丘尼言:「世尊制戒聽度人,汝
云何度他負債人及病者,使債主牽捉、病者 常須守視不得遠離耶?」即白諸比丘,諸比 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
責諸比丘尼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 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比 丘尼,度他負債人及病者,債主牽捉、病者須
人守視不得遠離耶?」以無數方便呵責 已,告諸比丘:「此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 戒。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
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 尼,度負債人及病者與授具足戒,波逸提。」 如是世尊與比丘尼結戒。
[0774c05] 時諸比丘尼,不 知有負債難、無負債難;若病難、不病難,後 方知負債及病難者,中有作波逸提懺者,
或有疑者。「不知者不犯。自今已去當如 是結戒:若比丘尼,知有負債難者、病難者 與授具足戒,波逸提。」
[0774c10] 比丘尼義如上。
[0774c10] 負債 者,乃至一錢為十六分之一分也。
[0774c11] 病者,乃 至常患頭痛。
[0774c12] 彼比丘尼,知負債難及病難 者度與授具足戒,白三羯磨竟,和上尼波逸 提。白二羯磨,三突吉羅。白一羯磨,二突吉羅。
白已,一突吉羅。白未竟,突吉羅。未白前若剃 髮與授戒集眾眾滿,一切突吉羅。
[0774c16] 比丘,突 吉羅。是謂為犯。
[0774c17] 不犯者,先不知,若信彼人 語、若信可信者語、若信父母語、若與授具 足戒已負債若病,無犯。
[0774c19] 無犯者,最初未制 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 (六十八)
[0774c21]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六 群比丘尼,學習呪術以自活命。呪術者,或 支節呪、剎利呪、或起尸鬼呪、或學知死相
知轉禽獸論、卜知眾鳥音聲。諸比丘尼聞, 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 嫌責六群比丘尼言:「汝等云何乃學習如
是諸呪術乃至知眾鳥音聲?」即白諸比丘, 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緣集比丘 僧,呵責六群比丘尼言:「汝所為非,非威儀、
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 云何比丘尼,學如是諸技術,乃至知眾鳥 音聲?」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此比丘
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 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 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學世俗技術以自 活命,波逸提。」
[0775a07] 比丘尼義如上。
[0775a07] 技術者,如上說。
[0775a08] 彼比丘尼,習諸技術乃至知眾鳥音聲,說 而了了者,波逸提;不了了,突吉羅。
[0775a09] 比丘,突吉 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0775a11] 不犯者,若學呪腹中虫病,若治宿食不消、 若學書學誦、若學世論為伏外道故、若 學呪毒為自護不以為活命,無犯。
[0775a13] 無犯 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 (六十九)
[0775a15]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六 群比丘尼,以世俗技術教授諸白衣語言: 「汝等莫向日月及神祀廟舍大小便,亦莫
向日月神祀除去糞掃,及諸蕩器不淨水, 莫向日月神祀舒脚。若欲起房舍耕田種 作,當向日月及向神祀廟舍。」又言:「今日某
甲星宿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