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ayavastu (Genben Shuo Yiqie You Bu Pi Nai Ye Po Seng Shi)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
Scroll 14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 卷第十四大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詔譯
[0169c08] 爾時提婆達多,遂出懊聲點頭三迴,便起而 去。是時阿難陀,在佛左右搖扇而立。爾時世 尊告阿難陀曰:「汝今可於此竹林園內喚諸
苾芻集此食堂。」是時阿難陀奉命,巡喚總集 食堂。是時阿難陀往詣佛所,頂禮雙足而白 佛言:「眾今已集。」爾時世尊即往食堂敷座而
坐,告諸苾芻:「此世間中有五種教師。何者為 五?第一、有教師自不具戒稱已具戒,彼有弟 子久共一處,即知我師不能具戒。共相謂曰:
『我若告向餘人,外既聞已,我之教師即被輕 賤,我等於後,云何見師共住承事?教師自知 好惡,我等應可覆護,勿向人說。何以故?我此
教師,時時供我衣服飲食湯藥臥具。』是時弟 子貪此供給,覆護教師,不向人說令知破戒。 時彼教師應須弟子覆護於我。如上所說,此
世間中第一教師。復次第二教師,世間有一教 師,用不淨之物以將充命,自將清淨之活,亦 非罪失。彼有弟子久居一處,後乃得知我之
教師,用不淨物以將充活,自將清淨亦當有 罪。『我弟子等,若說教師此事,外將輕賤。此等 之緣,我諸弟子若為可活,此教師作諸種不
淨罪可自知,然不關我諸弟子事。』又此教師 常念:『我等時時供給衣服飲食湯藥臥具。』時 諸弟子貪著供給覆護教師,教師常思念:『此
弟子便覆於我。』此是世間中第二教師。復次 第三教師者,又世間中有如是教師:智見不 淨,教師自將智淨無過。彼有弟子久居一處,
乃見教師智見不淨。『教師自將智淨無過,我 等今向外人說陳,教師外將輕賤無禮。我等 得如是教師,若為堪活,此教師作智見不淨
罪可自知,然不關我諸弟子事。』又此教師常 念:『我等時時供給飲食衣服湯藥臥具。』時諸 弟子貪著供給覆護教師,教師常思念:『此弟
子可令覆護於我。』此世間中第三教師。復次 第四教師者,又世間中有如是教師:妄與人 授種種記,自將不妄,我與授記皆悉真實。彼
有弟子久居一處,見師妄與諸人種種授記,自 將不妄:『我與授記悉皆真實。』弟子等云:『我 向外人陳說,教師必將輕賤無禮,我等得如
是教師,若為同活,此教師妄與授記之罪,師 可自知,然不關我弟子之事。』此教師念:『我等 悉令覆護。』此教師時時常念:『我等弟子供給
衣服飲食湯藥臥具。』時弟子等貪著供給覆 護教師,教師自念:『我妄與授記,弟子可令覆 護,於我常憶此念。』此世間中第四教師。復次
第五教師者,又世間中有如是教師:常虛妄 說法,自將是實。彼有弟子久居一處,見師常 虛妄說法,自將為實。『我等弟子向外人說,
必將輕賤不禮,我等得如是教師,若為同活, 此教師妄與說法之罪,師自得知,然不關我 弟子之事。』教師常念:『我等弟子供給衣服飲
食湯藥臥具。』其弟子等貪著供給覆護教師, 教師亦常念:『我雖虛妄說法,弟子可令覆護 於我。』此世間中第五教師。」
[0170b04] 佛告諸苾芻:「我受持戒清淨,我自將實戒清 淨,自知亦無穢故,亦教諸弟子清淨戒奉行 故,不用弟子為戒常覆護,我無憂此怖,我用
清淨之物以將充活,我將是實淨之物故,不 用諸弟子常覆護,我無憂此怖。諸苾芻!我 智見實相亦將是實,我無憂此怖,不應令弟
子為智見故覆護我。」佛告諸苾芻:「我所授記 一將是實,我念實故無憂此怖,不應令諸弟 子為授記故令覆護我。」佛告諸苾芻:「我說法
如實,亦將是如實故,無憂此怖,不應令弟 子為法故令覆護我。」佛告諸苾芻:「當知世間 五種妄教師,自有過失故令弟子覆護。我不
應如是,不應憂怖,亦不應於汝弟子等勢力 可住,常責汝等苾芻。若有苾芻受我嗔責,可 令近住我法。若不能受我嗔責者,自令退散。
譬如瓦師未燋之器以將入火,好者自現 真牢,惡者自然破裂。瓦師不起惜心,亦不怖 畏,善惡自現,應以可住。我亦如是,受學我
法,常嗔責汝。好者可自習真,惡者任自退散。 我所說法清淨故,不應怖畏。汝等當知!」說此 言已,即從坐起入自微訶羅中。
[0170b24] 爾時天授苾 芻語四苾芻:一名孤迦利迦、二名騫茶達 驃、三名羯吒謨洛迦、四名三沒達羅達多 言:「汝等可來與我同伴,彼喬答摩沙門,見
今在世,我等五人同意,破大眾及破法輪。 我等滅後名稱後世,我得如是名出:『具壽提 婆達多等,昔沙門喬答摩在世,多有神通威
力。提婆達多等五人,得破眾僧法輪。』我名 傳流四方。」彼孤迦利迦報提婆達多曰:「我等 不能破於佛世尊弟子眾和合住,及彼法輪
亦不能破。何以故?天授!又世尊聲聞弟子,多 有神通威力,及有天眼,遠知我心,若我等 平章事,他悉具知。為此者故,我等不能破
其和合僧。」天授報孤迦利迦等言:「我有一好 方便,我等往諸老宿苾芻邊啟請供養:『汝等 所須一切之物,我等供給不令闕少。』更往於
年少苾芻邊供給,無鉢者施鉢、無衣服者與 衣服,所須者我即具給,及求法者賜法,及求 教者我教之,令悉成就。」孤迦利迦等報天授
曰:「此之方便亦得成事。」爾時提婆達多,為破 和合僧眾故,即往詣諸老宿苾芻說陳事意。 老宿等苾芻,即知提婆達多欲破和合僧伽
作如是方便。老宿等知已遞相告曰:「提婆達 多欲作方便故破僧伽事。」見此因故,諸苾芻 往詣佛所,說提婆達多欲破和合僧及以法
輪,以此因緣具白世尊:「天授有意欲破僧輪。」
[0170c21] 爾時世尊告諸苾芻等曰:「汝等宜應別諫天 授,若更有作如是流類。應可諫曰:『天授!汝莫 破和合僧伽作鬪諍事執受而住。天授!應與
和合僧伽歡喜無諍,同心一說如水乳合,大 師教法令得光顯安樂而住。天授!汝等今應 捨作破僧伽事。』」時諸苾芻奉佛教已,尋即別
諫提婆達多告言:「天授!汝莫破和合僧伽作 鬪諍事非法而住。天授!應與和合僧伽歡喜 無諍,同心一說如水乳合,大師教法令得光
顯安樂而住。天授!汝今應捨作破僧伽事。」時 諸苾芻別諫之時,提婆達多堅執其事,無心 棄捨,云:「此事真實,餘皆虛妄。」時諸苾芻具以
此緣而白世尊:「大德!我已別諫提婆達多,我 等為作別諫之時,提婆達多堅執不捨,而此 事真實餘皆虛妄。」
[0171a06] 爾時佛告諸苾芻:「汝等應 與提婆達多作白四羯磨對眾諫之,若更有 餘如是流類,應如是諫。當敷座具次鳴健
椎應先白言,復總集僧伽。集已令一苾芻作 白羯磨,應如是作:『大德僧伽聽!此提婆達多, 欲破和合僧伽作鬪諍事非法而住。時諸苾
芻已作別諫,別諫之時堅執其事,不肯棄捨, 云:「此真實餘皆虛妄。」若僧伽時至聽者,僧伽 應許僧伽今與提婆達多作白四羯磨曉諫
其事:「汝提婆達多莫欲破和合僧伽,作鬪諍 事執受而住。提婆達多應與和合僧伽歡喜 無諍,同心一說如水乳合,大師教法令得光
顯安樂而住。汝提婆達多應捨破僧伽事。」白 如是。』次作羯磨:『大德僧伽聽!此提婆達多欲 破和合僧伽作鬪諍事執受而住。諸苾芻已
作別諫,別諫之時堅執其事,不肯棄捨,云:「此 事真實,餘皆虛妄。」僧伽今與提婆達多作白 四羯磨曉諫其事:「汝提婆達多莫欲破和合
僧伽作鬪諍事執受而住。提婆達多應與和 合僧伽歡喜無諍,同心一說如水乳合,大師 教法令得光顯安樂而住。汝提婆達多應捨
破僧伽事。」若諸具壽忍許與提婆達多作白 四羯磨曉諫其事:「汝提婆達多莫欲破和合 僧伽作鬪諍事執受而住。汝提婆達多應與
和合僧伽歡喜無諍,同心一說如水乳合,大 師教法令得光顯安樂而住。汝提婆達多應 捨如是破僧伽事。」者默然;若不許者說。此是
初羯磨。』第二、第三亦如是說。『僧伽今已作白 四羯磨諫提婆達多竟,僧伽已聽許,由其默 然故,我今如是持。』」時諸苾芻既奉佛教已,即
以白四羯磨諫彼提婆達多。時提婆達多堅 執不捨,云:「此真實,餘皆虛妄。」
[0171b08] 時提婆達多有 助伴四人,共相隨順說破僧伽事,告諸苾芻 曰:「大德!莫共彼苾芻所有言說若善若惡。何
以故?然彼苾芻是法語者、是律語者,依於法 律方為言說,知而說、非不知說。彼愛樂者,我 亦愛樂。」時諸苾芻以此因緣具白世尊,廣說
如上,乃至我亦愛樂。世尊告曰:「汝等苾芻!當 與助伴四人作別諫法,若更有餘如是流類, 亦應呵諫,應如是作:『汝孤迦里迦、褰荼達驃、
羯吒謨洛迦、底灑三沒達羅達多。知彼苾芻 欲破和合僧伽作鬪諍事執受而住,汝等共為 助伴,莫相隨順說破僧伽事,莫向諸苾芻作
如是語:「諸大德!莫共彼苾芻所有言說若好 若惡。何以故?而彼苾芻是法語者、是律語者, 依於法律方為言說若好若惡。何以故?而彼
苾芻是法語者、是律語者,依於法律方為言 說,知而說、非不知說,彼愛樂者我亦愛樂。」何 以故?具壽!而彼苾芻,非法律語,不依法律而
作言說,不知而說,非是知說,堅執而住。汝莫 愛樂破和合僧伽,當樂和合僧伽,應與僧伽 和合歡喜無諍,同心一說如水乳合,大師教
法令得光顯安樂而住。具壽!汝今可捨隨順 破僧伽不和合事。』」時諸苾芻奉教而作,即以 別諫諫彼四人作如是說:「汝孤迦里迦等四
人,知彼苾芻欲破和合僧伽作鬪諍事堅執而 住,莫共為伴順邪違正。諸具壽!汝等勿於諸 苾芻作如是語:『諸大德!莫共彼苾芻論好論
惡。何以故?而彼苾芻是法律語,依於法律而 作言說,知而說、非不知說,彼愛樂者我亦愛 樂。』何以故?具壽!然彼苾芻非法律語,不依
律而作言說,不知而說,非是知說。具壽!汝莫 愛樂破僧迦事,當樂和合僧伽,應共和合僧 伽歡喜無諍,同心一說如水乳合,大師教法
令得光顯安樂而住。具壽!汝今應捨隨順破 僧伽不和合事。」時諸苾芻別諫之時,彼助伴 人不肯受語,堅執不捨,云:「此真實,餘皆虛妄。」
時諸苾芻以此因緣具白世尊:「大德!我已別 諫孤迦里迦等,我等為作別諫之時,孤迦里 迦等堅執其事,無心棄捨而云:『此事真實,餘 皆虛妄。』」
[0171c18] 佛告諸苾芻:「汝等應與孤迦里迦等 作白四羯磨對眾諫之。若更有餘如是流類, 同前集眾作白羯磨,應如是作。
『大德僧伽聽!此孤迦里迦、褰茶達驃、羯吒謨 洛迦底灑、三沒達羅達多,知彼苾芻欲破和 合僧伽作鬪諍事執受而住,隨順於彼不和
合事。諸苾芻作如是諫時:「汝等莫向諸苾芻 作如是語:『諸大德!莫共彼苾芻所有言說若 好若惡。何以故?而彼苾芻,是法語者,是律語
者,依於法律而作言說,知而說、非不知說,彼 愛樂者我亦愛樂。』」時諸苾芻為作別諫。別諫 之時,彼於其事堅執而住,作如是語:「此事真
實,餘皆虛妄。」若僧伽時至,僧伽應許僧伽今 以白四羯磨諫孤迦里迦等四人:「汝孤迦里 迦等,知彼苾芻欲破和合僧伽作鬪諍事執
受而住,隨順於彼不和合事。諸苾芻作如是 諫時:『汝等莫向諸苾芻等作如是語:「大德!彼 苾芻所有言說若好若惡。何以故?而彼苾芻
是法語者,是律語者,依於法律而作言說,知 而說、非不知而說,彼愛樂者我亦愛樂。」何以 故?彼苾芻非法語者,非律語者,而彼苾芻,
於非法律執受而住,不知而說,非是知說。諸 具壽!莫樂破僧伽事,當樂和合僧伽,應共僧 伽和合歡喜無諍,同心一說如水乳合,大師
教法令得光顯安樂而住。諸具壽!汝今應捨 隨伴破僧伽不和合事。』」白如是。』次作羯磨,准 白應為。」諸苾芻既奉教已,白言:「如是。我等
當諫。」即以白四羯磨諫彼孤迦里迦等。時彼 四人堅執不捨,云:「此真實,餘皆虛妄。」時諸苾 芻以緣白佛:「大德!我等以白四羯磨,諫彼孤
迦里迦等時,堅執其事無心棄捨,云:『此真實, 餘皆虛妄。』」佛告諸苾芻:「提婆達多共伴四人, 順邪違正。從今已去,破我弟子和合僧伽,并
破法輪,有大勢力。」
[0172a23] 時提婆達多聞是語已便作是說:「沙門喬答 磨與我授記,告諸苾芻曰:『提婆達多共伴四 人順邪違正。從今已去,破我弟子和合僧伽,
并破法輪,有大勢力。』」即告孤迦里迦等:「當知 沙門喬答磨與我授記:『提婆達多共伴四人, 順邪違正。從今已去,破我弟子和合僧伽,并
破法輪,有大勢力。』」時提婆達多,於破僧事更 增勇猛。諸苾芻聞,具白世尊。爾時世尊以此 因緣集苾芻僧伽,廣說如前,乃至世尊問提
婆達多苾芻曰:「汝實欲破和合僧伽作鬪諍 事堅執而住。」提婆達多白言:「大德!實爾。」爾時 世尊告提婆達多曰:「汝非沙門、非隨順,不清
淨、不應為,非出家人之所作事。若苾芻興方 便欲破僧伽,皆得惡作罪。若別諫時事不捨 者,皆得麁罪。若作白四羯磨,如法如律如佛
所教諫誨之時,捨者善。若不捨者,白了之時 得麁罪。作初番了時,亦得麁罪。若第三番羯 磨結了之時而不捨者,得僧伽伐尸沙。」
[0172b12] 爾時世尊即於本座,為諸聲聞弟子,欲制破 僧隨伴學處,告諸苾芻曰:「汝諸苾芻且未須 起,僧伽有少事業。」世尊知而故問,廣說如前。
世尊即便問孤迦里迦等四人曰:「汝等實知 提婆達多欲破和合僧伽,作破僧伽方便,勸 作諍事堅執而住,汝共為伴順邪違正。告諸
苾芻曰:『大德!共彼苾芻有所論說,若好若惡』 等,乃至非出家人之所應作,廣說如前。」
[0172b19] 爾時 具壽十力迦攝波,教提婆達多神通道法,當 時諸苾芻告十力迦攝波曰:「何故上座教惡
人提婆達多神通道法?」十力迦攝答曰:「具壽! 我當不知此惡行人,我若知此人惡行,不教 神字,何論教通道法?」爾時眾多苾芻告提婆
達多曰:「汝得利益供養,悉是上座十力迦攝 之德。汝得如是,應往供養十力迦攝。」其大眾 作此語方便,以提婆達多往十力迦攝,令教
提婆達多捨此惡心,得令行善,為說此事故。 時提婆達多告諸苾芻:「彼十力迦攝與我何 力?我自日夜常求精進苦行,得第一禪定力,
是我自求,不關十力迦攝事。」時提婆達多作 此無恩之語,所有神通皆悉退散。時諸苾芻, 知提婆達多無恩故神通退散。
[0172c04] 爾時諸苾芻 有疑,詣世尊所,頂禮佛足白世尊曰:「提婆達 多,於十力迦攝無恩故,所有神通皆悉退散。」
佛告諸苾芻:「其提婆達多,非是今時無恩,為 此失却神通,亦是往昔無恩之語,失却神 通,所學之法皆悉退散。汝等諦聽!」佛告諸苾
芻:「此波羅痆斯城,昔有國王名曰梵授。時彼 城中有一旃茶羅,善明健陀羅呪禁之法,承 彼呪力飛騰虛空,詣香山中採得非時奇妙
花果,持還城內奉獻國王。王見恭敬心生歡 喜,即以聚落賞旃茶羅。爾時南天竺有一摩 納婆,為學呪故,往波羅痆斯城,問諸人眾:
『誰善呪法?』諸人見問,報摩納婆:『今此國內有 旃茶羅,善能治呪。』摩納聞已,便詣旃茶羅 處合掌白言:『我今來此奉侍親教。』旃茶羅問
曰:『為求何事而云供養?』答曰:『為學呪故。』旃茶 羅即說頌曰:
「『明呪不惠人, 以呪換方與,
或時得承事, 或復獲珍財;
若不如是者, 縱死不傳授。』
[0172c24] 「時摩納婆報親教曰:『我無珍物,唯空承事供 養,幾時可得此呪?』旃茶羅曰:『十二年中承事 供養我者由知得不?』摩納婆為學呪故,一心
承事供養,漸至一年。爾時旃茶羅,為親會 故,身飲酒醉夜至家中,弟子摩納婆見即作 是念:『今親教身醉,我於今夜,可重加親近侍
衛。』即與敷設床席,臥著親教得令安隱。爾時 親教床上轉動,當即床桄忽折。聞床桄折聲, 摩納婆自起,作如是念:『親教床桄摧折,臥不
安隱。我於床下脊替床桄,不令墮地。』作此念 已,即於床下替桄而著,不令墮地。醉人常法, 可有身力,盛者二更醒悟。其親教飲酒多,至
於初夜不醒,嘔變變於摩納身上。摩納婆自 見身上變吐狼藉,即作是念:『我若為變出 言,親教聞已不能得睡。』作此念已,桄下不言
默然而住。即至半夜親教醒覺,見摩納婆於 床下,身上嘔變極以狼藉,親教即問:『床下是 誰?』弟子答曰:『我摩納婆。』親教問曰:『云何在於
床下?』弟子即如上總說。親教聞此語已生大 歡喜,喚摩納婆子:『我於汝處甚大歡喜,起離 於床下,洗浴清淨來,賜汝法。』時摩納婆即洗
衣裳平旦來至,親教見已即賜呪法。時弟子 依法學得呪已,其弟子為急心故,即作是念: 『我得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