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Mahāprajñāpāramitāśāstra (Da Zhi Du Lun) 大智度論

Scroll 100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智度論釋曇無竭品第八十九 (卷第一)
龍樹菩薩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

[0750b25] 【

[0750b25] 「爾時薩陀波崙菩薩摩訶薩及長 五百侍女曇無竭菩薩摩訶薩 陀羅頭面禮退一面曇無竭菩薩
薩陀波崙菩薩:『善男子諦聽諦受般若波羅蜜善男子諸法般若波羅蜜諸法
般若波羅蜜諸法不動 波羅蜜不動諸法無念般若 無念諸法無畏般若波羅蜜
無畏諸法一味般若波羅蜜 諸法無邊般若波羅蜜無邊 無生般若波羅蜜無生諸法
般若波羅蜜虛空無邊般若波羅蜜無邊大海無邊 般若波羅蜜無邊須彌山莊嚴
般若波羅蜜亦莊虛空無分別 波羅蜜無分別無邊般若 無邊無邊般若
無邊無邊般若波羅蜜 無邊火種無邊般若 無邊無邊般若波羅蜜
無邊般若波羅蜜諸法無分別般若波羅蜜無分別諸法不可得般若波羅蜜
諸法無所有般若波羅蜜 無所有諸法般若波羅蜜 諸法不可思議般若波羅蜜 不可思議。』

[0750c23] 「薩陀波崙菩薩摩訶薩 三昧所謂諸法三昧諸法 三昧諸法無畏三昧諸法一味三昧諸法
無邊三昧諸法無生三昧諸法三昧 空無三昧大海無邊三昧須彌山莊嚴 三昧虛空無分別三昧無邊三昧
無邊三昧無邊三昧火種 無邊三昧三昧諸法 分別三昧諸法不可思議三昧——如是 百萬三昧門。」

[0751a03] 爾時須菩提:「 三千大千世界諸比丘圍繞以是以是像貌以是名字般若波羅蜜
六百三昧門東方西北方四維上下恒河沙三千大千世界 諸比丘恭敬圍繞如是以是像貌
以是名字摩訶般若波羅蜜如是 菩薩多聞智慧不可思議大海諸佛佛土
夢中未曾不見一切佛土往生須菩提般若 波羅蜜因緣成就菩薩摩訶薩一切功德
一切種智以是須菩提諸菩薩摩訶 六波羅蜜深入諸佛智慧 一切種智受持般若波羅蜜
憶念為人書寫經卷供養尊重 香華乃至妓樂何以般若波羅蜜 過去未來現在十方諸佛十方諸佛 。」

[0751a22] 【

[0751a22]

[0751a22] 曇無竭法座無勝 於是

[0751a23] 爾時薩陀波崙菩薩 已定曇無竭頭面禮一面 一者二者屈膝
之一最上 恭敬之至

[0751a27] 曇無竭 不惜身命種種勤苦 聞法相見聞法曇無
日沒宮中 不生異心 不惜身命不退決定無疑堪受
教化是故:「善男子一心諦聽!」

[0751b04] 諸佛 甚深般若波羅蜜 般若波羅蜜」。

[0751b06] 「般若波羅蜜 諸法平等中說

[0751b07] 有人般若波羅蜜 諸法平等諸法平等是故曇無竭:「諸法平等般若波羅蜜
。」所以者何因果相似諸法平等 決定心般若波羅蜜

[0751b11] 問曰

[0751b12] 諸法平等即是般若般若即是平等何以 分別

[0751b13] 答曰

[0751b13] 般若諸法 行者名為 須陀洹有漏五眾因時

[0751b16] 一切法平等即是般若波羅 平等

[0751b17] 問曰

[0751b17] 般若波羅蜜」,何以 平等不平平等 般若不一不異何以 欲取

[0751b20] 答曰

[0751b20] 般若波羅蜜甚深微妙不以方便是故分別不等煩惱三毒增長所謂 不善

[0751b23] 菩薩二等一切法 平等住眾怨親憎愛平等 福德惡趣一切法
分別皆除諸法 即是平等

[0751b27] 有人諸法平等 戲論有人平等 戲論:「有如!」如是
即是不等是故平等 波羅蜜」,戲論

[0751c02] 平等不平等二邊般若波羅蜜

[0751c03] 問曰

[0751c03] 平等般若波羅 具足何以般若波羅 」?

[0751c05] 答曰

[0751c05] 諸法般若」, 平等是故:「般若波羅 平等自性諸法自相。」

[0751c07] 無相中說

[0751c08] 諸法平等 安住空中空中不動——戲論不能 煩惱不能無常不能
所以者何一切法實相菩薩 二空不動般若波羅蜜究竟

[0751c13] 即是有相著處是故:「諸法無念 般若波羅蜜無念。」般若 波羅蜜般若波羅蜜諸相

[0751c15] 般若有戲 怖畏涅槃不了 怖畏是故無怖畏般若波羅蜜」。

[0751c18] 不決諸法深入法性 中有諸相無所畏 得無無生法忍一切
不可得於是無所畏所以者何 菩薩通達一切法

[0751c23] 復次一切法 性空是故般若波羅蜜一切法 一味

[0751c25] 問曰

[0751c25] 諸法平等何以 一味

[0751c26] 答曰

[0751c26] 有味無味 諸見相分籌量爾時 諸法平等空心歡喜名為人為
冷水以為無比 真實畢竟無味

[0752a01] 一味菩薩行般若波羅蜜 一味智力譬如石蜜異物和合
石蜜大海百川一味 畢竟諸法如是凡夫心中 各別般若波羅蜜一味
諸法非有 無相無相即是無邊即是無邊 波羅蜜

[0752a10] 復次有人二種常邊世間涅槃如是 名為無邊般若波羅蜜

[0752a12] 復次有人後際世間無始無餘 涅槃不復無後如是
等分世間涅槃是故般若 波羅蜜一切諸法實相

[0752a17] 問曰

[0752a17] 諸法平等諸法皆是無邊何以

[0752a18] 答曰

[0752a18] 有人諸法平等 不須有人一味 無邊

[0752a20] 曇無竭非但薩陀波崙 不但眾生有種 種種般若波羅蜜相中

[0752a23] 無生種種因緣生滅中說虛空 無邊摩訶衍虛空譬喻中說大海 須彌莊嚴

[0752a25] 問曰

[0752a25] 無為常法無得可言無邊 海水四天須彌山由旬數量 何以無邊

[0752a28] 答曰

[0752a28] 無邊二種一者無邊二者不能無邊 二種一者二者須彌山
寶山由旬世間人不能 無邊大海不可唯有神通外道
凡夫禪定欲界色界無色界 大海深廣不能不能 賢聖智慧禪定諸法實相是故大海譬喻

[0752b08] 問曰

[0752b08] 一色何以莊嚴

[0752b09] 答曰

[0752b09] 須彌 一色黃金阿毘曇中說須彌山 四邊頗梨琉璃莊嚴
難陀難陀 兄弟圍繞山頂三十三天 名為九百九十九
一門十六青衣大力鬼神守護 高處殿名曰最勝四邊四大 天王四邊乾陀
由旬四天王四大海水阿修羅 龍王宮殿乾陀寶山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圍繞莊嚴如是種種 以為莊嚴

[0752b21] 般若波羅蜜 如是六波羅蜜果報轉輪王 淨居天大自在天——如是果報般若
波羅蜜具足果報莊嚴般若 具足須陀洹果斯陀含果 阿羅漢果辟支佛阿毘跋致菩薩 佛道莊嚴

[0752b27] 須彌山莊嚴 波羅蜜莊嚴具足諸天王 莊嚴具足道果莊嚴須彌山
立時四邊大風須彌 有風般若波羅蜜 如是一切善法第一堅實牢固和合
般若須彌山四邊大風大海水波 不能般若波羅蜜如是邪見外道戲論魔民不能須彌山
諸天種種般若如是行者 般若四禪種種

[0752c09] 復次有人須彌山同一 般若波羅蜜如是諸法同一 所謂無相

[0752c11] 虛空無分別虛空 分別 不淨般若波羅蜜如是諸法般若
內外不善等分

[0752c14] 五眾無邊 五眾遍滿世間般若波羅蜜如是不遠五眾五眾實相即是般若波羅蜜

[0752c17] 復次分析破裂乃至微塵 無邊無色無形 無邊般若波羅蜜如是一切
分別乃至微塵分別無色乃至 不見決定是故 般若無邊

[0752c22] 乃至虛空如是 天王 用處無不摧碎諸佛一切智
三昧一切結使煩惱顛倒名為三昧相應智慧 一切法平等般若波羅蜜諸法平等 如是何以般若諸法平等然後
三昧諸法無分別世間凡夫煩惱種種分別諸法諸法實相破壞 是故聖人般若波羅蜜
諸法入空無相無作三昧諸法 異時憂愁不分諸法 諸法不可得一切法因緣和合
無有因緣因緣 緣生無自性決定實事 因緣和合和合
因緣和合無性 因緣生性即是作法 獨有如是有為法
一切諸法不可得般若波羅蜜 」。

[0753a13] 諸法無所有諸法不可得 因緣不可得因緣不可得皆是 無所有無所有平等所以
有分無分別如草栴檀 有分無分別諸法作者眾生法空眾生作者所謂
十善不善作者所謂水流智能——如是各各自有 乃至無知見者無色乃至一切
眾生作者破法 但凡夫人顛倒:「我有。」

[0753a23] 諸法 不可思議一切法不得決定—— 無常無我
不生寂滅寂滅 種種分別如是不可得 所以者何心中分別
不可決定一切法實性心數法出名語言:「一切諸法平等一切賢聖不能不能。」是故不可思議
般若波羅蜜

[0753b03] 三昧

[0753b04] 問曰

[0753b04] 薩陀波崙 已知諸法種種勤苦 何等利益

[0753b06] 答曰

[0753b06] 薩陀波崙先見 三昧貴重般若波羅蜜曇無竭般若 一切法般若波羅蜜
是故:「諸法般若波羅蜜諸法 乃至諸法不可思議般若不可思議。」 輕賤貴重般若何以
般若更生般若波羅蜜畢竟 清淨饒益不可不可薩陀波崙 般若諸法三昧

[0753b16] 解說散亂心智慧三昧 聞已一心思惟名為三昧攝心智慧變成三昧不能照明
閉門遍照

[0753b20] 欲界散亂智慧 未成攝心所聞諸法 能破煩惱人民
未成有所

[0753b24] 如是六百三昧門薩陀波崙 曇無竭說法諸法大智慧 種種諸法實相諸法平等——平等智慧
薩陀波崙禪定心中變為三昧

[0753b27] 三昧智慧今世後世果報爾時 :「大眾中說般若以是 像貌以是名字般若薩陀波崙
曇無竭三昧三昧十方佛 大眾中說般若如是須菩提薩陀波崙 是以深愛樂法
阿難能持薩陀波崙如是多聞智慧不可思議大海於是 。」如是名為今世果報捨身常生
佛國修行念佛三昧乃至夢中 見佛地獄隨意 諸佛國土深入般若波羅蜜
功德薩陀波崙一佛 一佛供養諸佛度脫眾生無量 功德譬如長者一會一會 至今雷音淨修梵行
般若波羅蜜 薩陀波崙菩薩一心不可傾動

[0753c16] 是故般若波羅蜜 因緣成就一切功德諸菩薩 般若貪欲瞋恚在家戲論
出家除滅清淨清淨一切功德成就一切種智所謂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六波羅蜜
乃至無生忍法九地十地深入佛智一切種智成就作佛

[0753c23] 一切法自在受持乃至華香

[0753c25] 須菩提常樂空行般若 無諍三昧囑累

[0753c26] 阿難聞持陀羅 親近世尊囑累

大智度論囑累品第九

[0753c29] 【

[0753c29] 爾時阿難:「云何大師 佛弟子?」

[0754a01] 阿難:「世尊 伽陀大師我是佛弟子。」

[0754a02] 佛言:「 如是大師弟子弟子 應作阿難
供養供給無有違失阿難 現在愛敬供養供給清淨滅度 一切愛敬供養供給愛敬供養般若
波羅蜜乃至第二第三般若波羅蜜囑累 阿難最後 般若波羅蜜在世
在世說法阿難般若波羅蜜 憶念為人廣說恭敬尊重讚歎 幡蓋寶衣燈燭種種供養
見佛聞法親近。」

[0754a14] 佛說般若波羅蜜 彌勒諸菩薩摩訶薩慧命須菩提舍利 大目犍連摩訶迦葉富樓那
摩訶俱絺羅摩訶迦旃延阿難 一切大眾一切世間諸天 皆大歡喜

[0754a20] 【

[0754a20] 問曰

[0754a20] 法愛乃至一切種智涅槃 何以種種因緣囑累 愛著

[0754a22] 答曰

[0754a22] 諸佛大慈悲初發意 乃至涅槃不捨娑羅雙樹 三昧眾生 經法饒益囑累

[0754a25] 阿難 離欲未盡般若波羅蜜果報 利益是以慇懃囑累:「好受 !」

[0754a28] 是故一切法憎愛 囑累般若

[0754a29] 問曰

[0754a29] 阿難聲聞何以般若波羅蜜囑累囑累彌勒 大菩薩

[0754b02] 答曰

[0754b02] 有人阿難常侍左右供給聞持陀羅尼 從弟名聞廣普四眾
轉法輪第三舍利弗 滅度囑累阿難六神通 解脫五百阿羅漢如是 是故囑累

[0754b08] 彌勒大菩薩佛滅度 分散度眾生國土——彌勒 天上毘摩文殊師利度眾
以是諸菩薩深知般若波羅蜜 不須囑累

[0754b12] 阿難聲聞小乘是故慇懃囑累

[0754b13] 問曰

[0754b13] 若爾,《法華經》、 方等經何以囑累諸菩薩

[0754b14] 答曰

[0754b14] 有人 佛說甚深難信之法聲聞不在佛說不可思議解脫》,五百阿羅漢 不能
囑累諸菩薩

[0754b18] 問曰

[0754b18] 甚深 般若囑累阿難囑累 菩薩

[0754b20] 答曰

[0754b20] 般若波羅蜜祕密法華阿羅漢受決作佛大菩薩受持 譬如藥師

[0754b22] 復次般若二種一者聲聞二者十方 十地大菩薩住所何況
九地所聞乃至初地所聞各各 般若波羅蜜深淺是故 囑累阿難

[0754b27] 問曰

[0754b27] 見阿閦佛品 囑累何等

[0754b28] 答曰

[0754b28] 菩薩道 一者般若波羅蜜二者方便囑累 般若波羅蜜令眾生
般若方便囑累以是,〈阿閦佛〉。

[0754c03] 般若波羅蜜 方便方便般若波羅蜜 般若方便本體 譬如方便
種種異物皆是各異

[0754c07] 菩薩 般若波羅蜜實相所謂一切法性空無所有寂滅滅度方便力涅槃
:「一切法性空涅槃 菩薩功德具足取證功德具足可取。」菩薩方便力
菩薩位菩薩位甚深微妙文字 引導眾生方便

[0754c14] 復次有方便——菩薩 一切法畢竟空性無所有善法六波羅蜜
邪見入涅槃作佛般若有如 分別除邪入涅槃方便

[0754c19] 有人般若波羅蜜多饒益珍寶 最勝滅度怨賊毀壞 囑累尚無何況

[0754c21] 問曰

[0754c21] 囑累何以乃爾慇懃鄭重

[0754c22] 答曰

[0754c22] 世俗 引導眾生譬如他國 財寶囑累慇懃
慇懃囑累 不信如是

[0754c27] 復次 讚歎般若囑累 自稱不信弟子囑累

[0755a01] 有人上品中說寂滅 一切智無有決定可取 以為可貴慇懃囑累不著
空法一切眾生愛念般若 般若貴重般若慇懃囑累

[0755a06] 有人中道囑累諸法慇懃囑累無邊 貪心愛著種種
般若波羅蜜斷滅 是故慇懃囑累如是二邊

[0755a10] 問曰

[0755a10] 阿難弟子何以阿難:「 ?」

[0755a12] 答曰

[0755a12] 弟子 剎多羅因緣故作弟子 不為於是:「
弟子。」故作弟子如是 名字弟子

[0755a16] 外道阿難不得已 ——阿難外道弟子 神仙親族尊重

[0755a18] 事故大眾阿難:「弟子 ?」弟子

[0755a20] 是故阿難 令人

[0755a21] 阿難:「弟子 作法具足。」

[0755a22] 弟子所謂 供給弟子口業 口業弟子善心
愛樂相稱不惜身命不難——阿難具足

[0755a26] 阿難:「現在恭敬滅度 般若如是。」

[0755a28] 問曰

[0755a28] 般若諸佛 阿難何以不恭恭敬

[0755a29] 答曰

[0755a29] 未盡不深知法 所知是故阿難:「恭敬般若 。」

[0755b03] 復次眾生見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大光金色愛敬般若波羅蜜微妙 甚深無形無色智者佛身相好
厭足是故般若

[0755b06] 遮魔是故阿難:「滅度 守護般若。」

[0755b08] 問曰

[0755b08] 囑累何以

[0755b08]

[0755b09] 深愛般若波羅蜜

[0755b09] 問曰

[0755b09] 限於

[0755b10] 答曰

[0755b10] 諸佛常法不過三不三不則是便 是故不過

[0755b13] 復次若一 凡夫貪著

[0755b14] 復次受者 鈍根善心阿難 利根聲聞一身是故

[0755b17] 所以囑累法滅教化 弟子弟子展轉譬如 最後
世人有子最為可恥以此阿難:「身上般若 斷絕!」

[0755b22] 問曰

[0755b22] 般若波羅蜜 畢竟寂滅」,何以 斷滅」?譬如虛空

[0755b24] 答曰

[0755b24] 般若 寂滅無生無滅虛空不可 文字語言般若波羅蜜經卷他人 般若

[0755b27] 凡人 般若波羅蜜微妙般若 分別諸法所謂不善世間 涅槃分別於是
罪業——如是人名 般若波羅蜜

[0755c03] 阿難:「般若波羅 文字語言教化眾生。」不滅

[0755c05] 「阿難般若在世幾時 」,廣說

[0755c06] 慇懃囑累會眾 是故佛說囑累因緣所謂般若在世」。所以者何般若波羅蜜諸佛
諸佛即是般若波羅蜜 名為失利所以者何是故:「般若在世在世。」

[0755c11] 法寶 佛寶菩薩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 名為得法名為法寶即是般若 波羅蜜人從乃至解脫涅槃
般若能信三乘 涅槃是故般若在世在世說法

[0755c17] 「阿難有人聽受般若 見佛聞法親近諸佛。」

[0755c18] 問曰

[0755c18] 有人 重罪三不善業成就般若 云何諸佛聞法親近

[0755c20]

[0755c21] 事先所謂聽法二種一者不信二者信受奉行弟子不信
一心聽聞信受奉行厭世涅槃 小乘大乘——如是聽受 如是

[0755c26] 憶念有無二邊 中道所聞受持及其義解他人 恭敬尊重供養讚歎花香初始微薄
乃至憶念他人功德牢固不動

[0756a01] 師說經卷花香 ——智者般若功德供養福德 知者供養福德微薄福德純厚轉身
見佛聞法親近諸佛福德微薄 轉身三福必當 得佛

[0756a06] 福德純厚微薄漸漸 十方佛漸漸具足六波羅蜜作佛

[0756a08] 佛眼般若有如大利 眾生慇懃囑累

[0756a09] 問曰

[0756a09] 大阿羅漢 證實尚無何況

[0756a11] 答曰

[0756a11] 大阿羅漢三界 智慧甚深猶疑不了 般若波羅蜜了了解說斷除是故 歡喜

[0756a14] 復次大弟子證實實際 即是無相無量分別以此寂滅 種種分別名字語言譬喻廣說
法性世間相違阿羅漢 歡喜

[0756a18] 善說無相無量寂滅大眾漏盡信力歡喜: 「我等生死苦得佛。」

[0756a20] 如是 無量因緣大眾歡喜

[0756a21] 問曰

[0756a21] 囑累 般若波羅蜜般涅槃阿難 結集三藏何以

[0756a23] 答曰

[0756a23] 摩訶衍 甚深難信難解難行在世諸比丘 摩訶衍不信不解何況 般涅槃以是

[0756a26] 復次三藏 十萬九百六十萬言摩訶衍甚多 無限如此般若波羅蜜
,〈般若十萬龍王阿修羅王諸天宮中千億所以者何諸天壽命長久念力世人壽命
短促念力,〈般若波羅蜜不能 何況

[0756b04] 大菩薩所知般若波羅蜜 無量無限何以非但一身無量 變化無數是故無量

[0756b06] 不可思議解脫十萬,《諸佛本起》、《 》、《》、《法雲各各十萬,《法華經》、《
》、《大悲經》、《方便》、《龍王》、《阿修羅王大經無量無邊大海云何 三藏大中不得
:「小乘何以不在摩訶衍?」 摩訶衍小乘是故

[0756b14] 復次有人摩訶迦葉諸比丘 耆闍崛山三藏佛滅度文殊 大菩薩阿難摩訶衍

[0756b16] 籌量眾生志業大小是故聲聞 人中摩訶衍錯亂佛法 皆是一種一味所謂解脫味解脫味
二種一者二者一切 一解脫自利利人是故大小乘差別二種
文字語言分為二種三藏聲聞摩訶衍大乘

[0756b24] 復次在世無有三藏 修多羅比丘毘尼比丘 多羅比丘修多羅阿鋡中經
摩訶衍中經修多羅二分一者四阿含 修多羅二者摩訶衍名為修多羅 二分大乘小乘二百五十戒如是
名為修多羅毘尼比丘結戒 八十二分一者摩偷羅國毘尼
本生八十二者罽賓國本生阿波陀那用作十部 八十毘婆沙解釋

[0756c06] 是故摩訶般若波羅 修多羅 是故不在三藏

[0756c09] 摩羅耆婆法師弘始年歲 辛丑十二月二十日至長安逍遙中西天王
釋論十二月二十七其中 經本戒律百論禪法要解五十 萬言釋論一百五十萬言
三十四解釋一品 法師足以開釋 而已不復 十倍

大智度論卷第一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25 No. 1509 大智度論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大德提供佛教電腦資訊功德提供眾生出版社提供北美大德提供觀法提供新式標點其他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