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hāprajñāpāramitāśāstra (Da Zhi Du Lun) 大智度論
Scroll 8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智度論釋大方便品第六十九 (卷八十二)聖者龍樹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0632b19] 【經】
[0632b19]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菩薩摩訶薩 如是方便力成就者,發意已來幾時?」
[0632b20] 佛告須 菩提:「是菩薩摩訶薩能成就方便力者,發心 已來無量億阿僧祇劫。」
[0632b22] 須菩提言:「世尊!是菩 薩摩訶薩如是成就方便力者,為供養幾佛?」
[0632b24] 佛言:「是菩薩成就方便力者,供養如恒河沙 等諸佛。」
[0632b25]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薩得如是 方便力者,種何等善根?」
[0632b26] 佛言:「菩薩成就如是 方便力者,從初發意已來,於檀波羅蜜無不 具足,於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
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無不具足。」
[0632b29] 須菩提 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方便力 者,甚希有!」
[0632c02]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菩薩摩 訶薩成就如是方便力者,甚希有!
[0632c03] 「須菩提!譬 如日月周行,照四天下,多有所益。般若波羅 蜜亦如是,照五波羅蜜,多有所益。
[0632c05] 「須菩提!譬 如轉輪聖王,若無輪寶,不得名為轉輪聖王; 輪寶成就故,得名轉輪聖王。須菩提!五波羅
蜜亦如是,若離般若波羅蜜,不得波羅蜜名 字;不離般若波羅蜜故,得波羅蜜名字。
[0632c09] 「須菩 提!譬如無夫婦人,易為侵凌;五波羅蜜亦如 是,遠離般若波羅蜜,魔、若魔天壞之則易。譬
如有夫婦人,難可侵凌;五波羅蜜亦如是,得 般若波羅蜜,魔、若魔天不能沮壞。
[0632c13] 「須菩提!譬 如軍將,鎧仗具足,隣國強敵所不能壞;五波羅 蜜亦如是,不遠離般若波羅蜜,魔、若魔天、若
增上慢人,乃至菩薩旃陀羅所不能壞。
[0632c16] 「須菩 提!譬如諸小國王,隨時朝侍轉輪聖王;五 波羅蜜亦如是,隨順般若波羅蜜。
[0632c18] 「譬如眾川 萬流,皆入於恒河,隨入大海;五波羅蜜亦如 是,般若波羅蜜所守護故,隨到薩婆若。
[0632c20] 「譬 如人之右手,所作事便,般若波羅蜜亦如是; 如人左手,造事不便,五波羅蜜亦如是。
[0632c22] 「譬如 眾流,若大、若小俱入大海,合為一味;五波羅 蜜亦如是,為般若波羅蜜所護,隨般若波羅 蜜入薩婆若,得波羅蜜名字。
[0632c25] 「譬如轉輪聖王 四種兵,輪寶在前導,王意欲住,輪則為住,令 四種兵滿其所願,輪亦不離其處;般若波羅
蜜亦如是,導五波羅蜜到薩婆若,常是中住, 不過其處。譬如轉輪聖王四種兵,輪寶在前 導;般若波羅蜜亦如是,導五波羅蜜到薩婆
若中住。般若波羅蜜亦不分別:『檀波羅蜜隨 從我,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 蜜、禪波羅蜜不隨從我。』檀波羅蜜亦不分別:
『我隨從般若波羅蜜,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 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不隨從。』尸羅波 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
亦如是。何以故?諸波羅蜜性無所能作、自 性空、虛誑、如野馬。」
[0633a09]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 尊!若一切法自性空,云何菩薩摩訶薩行六 波羅蜜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0633a11] 「須菩提! 菩薩摩訶薩行六波羅蜜時,作是念:『是世間 心皆顛倒,我若不行方便力,不能度脫眾生
生死。我當為眾生故行檀波羅蜜、尸羅波羅 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 波羅蜜。』
[0633a16] 「是菩薩為眾生故,捨內外物;捨時作 是念:『我無所捨。何以故?是物必當壞敗。』菩 薩作如是思惟,能具足檀波羅蜜。
[0633a18] 「為眾生故, 終不破戒。何以故?菩薩作是念:『我為眾生 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殺生是所不 應;乃至我為眾生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若作邪見、若貪著聲聞辟支佛地,是所 不應!』菩薩摩訶薩如是思惟,能具足尸羅波 羅蜜。
[0633a24] 「菩薩為眾生故不瞋心,乃至不生一念。 菩薩如是思惟:『我應利益眾生,云何而起瞋 心?』菩薩如是思惟,能具足羼提波羅蜜。
[0633a26] 「菩 薩為眾生故,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常 不生懈怠心。菩薩如是行,能具足毘梨耶波 羅蜜。
[0633a29] 「菩薩為眾生故,乃至得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不生散亂心。菩薩如是行,能具足 禪波羅蜜。
[0633b02] 「菩薩為眾生故,乃至得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終不離智慧。何以故?除智 慧,不可以餘法度脫眾生故。菩薩如是行,能
具足般若波羅蜜。」
[0633b05]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若 諸波羅蜜無差別相,云何般若波羅蜜於五 波羅蜜中第一、最上、微妙?」
[0633b08]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諸波羅蜜雖無差別, 若無般若波羅蜜,五波羅蜜不得波羅蜜名 字;因般若波羅蜜,五波羅蜜得波羅蜜名字。
須菩提!譬如種種色身,到須彌山王邊,皆同 一色;五波羅蜜亦如是,因般若波羅蜜到薩 婆若中,一種無異,不分別是檀波羅蜜、是尸
羅波羅蜜、是羼提波羅蜜、是毘梨耶波羅蜜、是 禪波羅蜜、是般若波羅蜜。何以故?是諸波羅 蜜無自性故。以是因緣故,諸波羅蜜無差別。」
[0633b17]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若隨實義無分別,云 何般若波羅蜜於五波羅蜜中最上、微妙?」
[0633b18] 佛 言:「如是!如是!須菩提!雖實義中無有分別, 但以世俗法故說檀波羅蜜、尸羅波羅蜜、羼
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 蜜。為欲度眾生生死,是眾生實不生不死、不 起不退。須菩提!眾生無所有故,當知一切
法無所有。以是因緣故,般若波羅蜜於五波 羅蜜中最上、最妙。須菩提!譬如閻浮提眾女 人中,玉女寶第一、最上、最妙;般若波羅蜜亦
如是,於五波羅蜜中第一、最上、最妙。」
[0633b27] 須菩 提白佛言:「世尊!佛以何意故說般若波羅 蜜最上、最妙?」
[0633b29] 佛告須菩提:「是般若波羅蜜取 一切善法到薩婆若中,住不住故。」
[0633c01] 須菩提白 佛言:「世尊!般若波羅蜜有法可取、可捨不?」
[0633c02] 佛 言:「不也!須菩提!般若波羅蜜無法可取、無法 可捨。何以故?一切法不可取、不可捨故。」
[0633c04] 「世 尊!般若波羅蜜於何等法不取不捨?」
[0633c05] 佛言: 「般若波羅蜜於色不取不捨,於受想行識乃 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取不捨。」
[0633c07] 「世尊!云 何不取色,乃至不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
[0633c09] 佛言:「若菩薩不念色,乃至不念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是名不取色,乃至不取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
[0633c11] 須菩提言:「世尊!若不念 色,乃至不念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云何得 增益善根?善根不增,云何具足諸波羅蜜?若
不具足諸波羅蜜,云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
[0633c15] 佛告須菩提:「若菩薩不念色,乃至不 念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時善根增益;善 根增益故,具足諸波羅蜜;諸波羅蜜具足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不念色 乃至不念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便得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0633c20] 「世尊!何因緣故,色不念 時,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念時,便得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0633c22] 佛言:「以念故著欲界、 色界、無色界,不念故無所著。如是,須菩提!菩 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不應有所著。」
[0633c24] 「世尊! 菩薩摩訶薩如是行般若波羅蜜,當住何處?」
[0633c26] 佛言:「菩薩摩訶薩如是行,不住色,乃至不住 一切種智。」
[0633c27] 「世尊!何因緣故,色中不住,乃至 一切種智中不住?」
[0633c28] 佛言:「不著故不住。何以 故?是菩薩不見有法可著、可住。如是,須菩提! 菩薩摩訶薩以不著、不住法,行般若波羅蜜。
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作是念:『若能如是行、 如是修,是行般若波羅蜜;我今行般若波羅 蜜、修般若波羅蜜。』若如是取相,則遠離般若波
羅蜜;若遠離般若波羅蜜,則遠離檀波羅蜜, 乃至遠離一切種智。何以故?般若波羅蜜無 有著處、亦無著者,自性無故。菩薩摩訶薩若
復如是取相,則於般若波羅蜜退;若退般若 波羅蜜,則是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得 受記。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住是般若波羅
蜜,能生檀波羅蜜,乃至能生大悲。』若作是念, 則為失般若波羅蜜;失般若波羅蜜者,則 不能生檀波羅蜜,乃至不能生大悲。菩薩若
復作是念:『諸佛知諸法無受相故,得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菩薩若作如是演說、開示、教 詔,則失般若波羅蜜。何以故?佛於諸法無
所知、無所得,亦無法可說,何況當有所得!無 有是處!」
[0634a18]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薩行般若 波羅蜜,云何無是過失?」
[0634a19] 佛言:「若菩薩摩訶薩 行般若波羅蜜,作是念:『諸法無所有、不可取; 若法無所有、不可取,則無所得。若如是行,為
行般若波羅蜜。』若菩薩摩訶薩著無所有法, 則遠離般若波羅蜜。何以故?般若波羅蜜中 無有著法故。」
[0634a24]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羅 蜜遠離般若波羅蜜耶?檀波羅蜜遠離檀 波羅蜜耶?乃至一切種智遠離一切種智耶?
世尊!若般若波羅蜜遠離般若波羅蜜,乃至 一切種智遠離一切種智,菩薩云何得般若 波羅蜜乃至得一切種智?」
[0634a29] 佛言:「菩薩摩訶 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生色——是色、誰色;乃至 一切種智不生——是一切種智、誰一切種智。如
是菩薩能生般若波羅蜜乃至能生一切種 智。
[0634b04] 「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 時,不觀色若常若無常、若苦若樂、若我若非 我、若空若不空、若離若非離。何以故?自性不
能生自性。乃至一切種智亦如是。若菩薩 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如是觀色乃至觀一 切種智,能生般若波羅蜜乃至能生一切種
智。譬如轉輪聖王有所至處,四種兵皆隨從; 般若波羅蜜亦如是,有所至處,五波羅蜜皆 悉隨從到薩婆若中住。譬如善御駕駟,不失
平道,隨意所至;般若波羅蜜亦如是,御五波 羅蜜不失正道,至薩婆若。」
[0634b14] 須菩提言:「世尊! 何等是菩薩摩訶薩道?何等是非道?」
[0634b15] 佛言:「聲 聞道非菩薩道,辟支佛道非菩薩道;一切 種智道是菩薩摩訶薩道。須菩提!是名菩 薩摩訶薩道、非道。」
[0634b18] 須菩提言:「世尊!諸菩薩 摩訶薩般若波羅蜜為大事故起,所謂示是 道、是非道。」
[0634b20]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般若波 羅蜜為大事故起,所謂示是道、是非道。須菩 提!是般若波羅蜜為度無量眾生故起,為利
益阿僧祇眾生故起。般若波羅蜜雖作是利 益,亦不受色,亦不受受、想、行、識;亦不受聲聞、 辟支佛地。須菩提!般若波羅蜜是諸菩薩摩
訶薩導,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能令離聲 聞、辟支佛地,住薩婆若。般若波羅蜜無所生、 無所滅,諸法常住故。」
[0634b28] 須菩提言:「世尊!若般 若波羅蜜無所生、無所滅,云何菩薩摩訶薩 行般若波羅蜜時應布施?云何應持戒?云何
應修忍?云何應勤精進?云何應入禪定?云 何應修智慧?」
[0634c03]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念薩 婆若應布施,念薩婆若應持戒、忍辱、精進、禪 定、智慧。是菩薩摩訶薩持是功德與眾生共
之,應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如是迴 向,則具足修六波羅蜜乃至慈悲心諸功德。 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不遠離六波羅蜜,則
不遠離薩婆若。以是故,須菩提!菩薩摩訶 薩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應學應行六 波羅蜜;菩薩摩訶薩行六波羅蜜,具足一切
善根,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須 菩提!菩薩摩訶薩應習行六波羅蜜!」
[0634c13] 須菩提 言:「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應習行六波羅蜜?」
[0634c15] 佛言:「菩薩摩訶薩應如是觀:色不合不散, 受、想、行、識不合不散,乃至一切種智不合不 散。是名菩薩摩訶薩習行六波羅蜜。復次,須
菩提!菩薩摩訶薩應作是念:『我當不住色中, 不住受、想、行、識中,乃至不住一切種智中。如 是應習行六波羅蜜。何以故?是色無所住,乃
至薩婆若無所住。』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 以無所住法習行六波羅蜜,應當得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譬如士夫欲食菴
羅果、若波羅那婆果,當種其子,隨時溉灌、守 護,漸漸生長,時節和合,便有果實得而食之。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亦如是,欲得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當學六波羅蜜,以布施攝取眾 生,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攝取眾生,度眾 生生死。如是行,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以是故,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欲不隨他人 語,當學般若波羅蜜。欲淨佛國土、成就眾生, 欲坐道場,欲轉法輪,當學般若波羅蜜。」
[0635a03] 須菩 提白佛言:「世尊!應如是學般若波羅蜜耶?」
[0635a05] 佛言:「菩薩應如是學般若波羅蜜。欲於諸法 得自在,當學般若波羅蜜。何以故?學是般 若波羅蜜,於一切諸法中得自在故。復次,般
若波羅蜜於一切諸法中最大。譬如大海,於 萬川中最大;般若波羅蜜亦如是,於一切諸 法中最大。以是故,諸欲求聲聞、辟支佛道
及諸菩薩道,應當學般若波羅蜜、檀波羅蜜 乃至一切種智。須菩提!譬如射師,執如意弓 箭,不畏怨敵;菩薩摩訶薩亦如是,行般若
波羅蜜乃至一切種智,魔、若魔天所不能壞。 以是故,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欲得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應學般若波羅蜜。是行般若波 羅蜜菩薩,為十方諸佛所念。」
[0635a17] 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云何十方諸佛念是菩薩摩訶薩?」
[0635a18] 佛告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檀波羅蜜時,十方諸 佛皆念;行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
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時,十方諸佛皆 念。云何念?布施不可得,持戒、忍辱、精進、禪 定、智慧不可得,乃至一切種智不可得。菩薩
能如是不得諸法故,諸佛念是菩薩摩訶 薩。復次,須菩提!諸佛不以色故念,不以受、想、 行、識故念,乃至不以一切種智故念。」
[0635a26] 須菩提 言:「世尊!菩薩摩訶薩多有所學,實無所學。」
[0635a27] 佛 言:「如是!如是!須菩提!菩薩多有所學,實無 所學。何以故?是菩薩所學諸法皆不可得。」
[0635a29] 須 菩提白佛言:「世尊!佛所說法,若略、若廣;於此 法中,諸菩薩摩訶薩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六波羅蜜若略、若廣,應當受持、親近、讀、 誦;讀誦已,思惟、正觀,心、心數法不行故。」
[0635b04] 佛告 須菩提:「如是!如是!菩薩摩訶薩略、廣學六波 羅蜜,當知一切法略廣相。」
[0635b06] 須菩提言:「世尊! 云何菩薩摩訶薩知一切法略廣相?」
[0635b07] 佛言:「知 色如相,知受、想、行、識乃至知一切種智如相, 如是能知一切法略廣相。」
[0635b09] 須菩提言:「世尊! 云何色如相?云何受想行識乃至一切種智 如相?」
[0635b11] 佛告須菩提:「色如相,無生、無滅、無住 異,是名色如相;乃至一切種智如相,無生、無 滅、無住異,是名一切種智如相。是中菩薩摩
訶薩應學。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知諸法 實際時,知一切法略廣相。」
[0635b15] 「世尊!何等是諸 法實際?」
[0635b16] 佛言:「無際是名實際。菩薩學是際, 知一切諸法略廣相。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 知諸法法性,是菩薩能知一切法略廣相。」
[0635b18] 「世 尊!何等是諸法法性?」
[0635b19] 佛言:「色性是名法性,是 性無分、無非分。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知法性 故,知一切法略廣相。」
[0635b21]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 復云何應知一切法略廣相?」
[0635b22] 佛言:「若菩薩摩 訶薩知一切法不合不散。」
[0635b23] 須菩提言:「世尊!何 等法不合不散?」
[0635b24] 佛言:「色不合不散,受、想、行、識 不合不散,乃至一切種智不合不散。有為性、 無為性不合不散。何以故?是諸法自性無,云
何有合有散?若法自性無,是為非法,非法不 合不散。如是,應當知一切法略廣相。」
[0635b28] 須菩提 言:「世尊!是名菩薩摩訶薩略攝般若波羅蜜。 世尊!是略攝般若波羅蜜中,初發意菩薩摩
訶薩應學,乃至十地菩薩摩訶薩亦應學。是 菩薩摩訶薩學是略攝般若波羅蜜,則知一 切法略廣相。」
[0635c05] 【論】
[0635c05] 釋曰:
[0635c05] 須菩提聞菩薩摩訶薩大利根相, 所謂一波羅蜜邊能生五波羅蜜,行一波羅 蜜即能具五波羅蜜,如上品中說;是事希有,
故問佛:「是菩薩發心已來,為幾時能得如 是方便?」
[0635c09] 佛答:「是菩薩發心已來,除大菩薩, 於餘眾生無量億阿僧祇劫。」
[0635c10] 或有菩薩發 心已來無量億阿僧祇劫,大罪因緣覆心 故不見佛,不親近供養。是故問:「是菩薩為 供養幾佛?」
[0635c13] 佛答:「是菩薩為已供養如恒河 沙等諸佛。」
[0635c14] 上言「無量億阿僧祇」,今言「恒河 沙」者,多數理同故。
[0635c15] 有菩薩久發心,雖多以 華香供養諸佛,而未能種善根,作是念: 「我必當得果報,深心行六波羅蜜故。」若以
深心行六波羅蜜,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故作功德,是名「種善根」。是故第三問:「種 何等善根?」
[0635c20] 佛答:「是菩薩從初發心已來,具 足行六波羅蜜,一切福德無不作者,一切 善法無不修集。」
[0635c22] 須菩提聞已,歡喜白佛言: 「希有!世尊!是菩薩能如是行方便。」所謂未 斷諸煩惱、未離生死,而能勝斷煩惱、離生
死法者。無始生死已來集諸惡法,菩薩心 後來,而能用後來心,不隨先所集惡心,是 為希有!一切眾生無恩於菩薩,而菩薩常
欲利益。是諸眾生或欲奪菩薩命、割截身 體,菩薩欲以第一佛樂智慧命,欲與眾 生。如是等,是為希有!
[0636a01] 佛可須菩提所說,欲 令此事明了故作譬喻:如日月照四天 下,若無日月,則百穀藥草及眾生無以生
長。月是陰氣,日是陽氣,二氣和合故萬物成 長,是故日月於四天下大有利益。菩薩亦 如是,於四生中,以大悲心憐愍眾生故,能
隨所願行一切善法;大智慧力故,破眾生 著善法心。如是六波羅蜜等諸善增長成 就,直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0636a09] 又復眾生 雖復有眼,若無日月,則無所見;眾生雖 有世俗善根利智,不得般若波羅蜜照明, 尚不得二乘,何況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
[0636a13] 又復菩薩雖行五波羅蜜,不得般若波 羅蜜,不得名波羅蜜,以不破著心故。
[0636a14] 若 菩薩乃至能自以身命布施,若無般若,其 心易破,如無夫之婦,侵凌則易;若有般 若,則不可破壞。
[0636a17] 菩薩雖行種種諸餘深法, 不得般若,不名為行波羅蜜,但名為行 善法,有量有盡故。此中說譬喻:轉輪聖王
雖有千子、八萬四千小王及六寶,不得名 為轉輪聖王,不能飛行到四天下;若天 遣金輪寶至,乃得名為轉輪聖王。菩薩亦 如是,雖有布施等諸善法,不得般若波羅
蜜故,不名為「菩薩為行六波羅蜜人」,不 能除障礙、行菩薩道故。
[0636a25] 譬如健將,善知 戰法,器仗具足,不畏怨敵。健將即是菩薩, 器仗是般若。增上慢者,未得聖道,意謂已
得。菩薩說畢竟空法;是人行善法,心不同 故,毀壞菩薩。外道、梵志等及諸魔民,乃至菩 薩旃陀羅者。菩薩旃陀羅者,如〈魔品〉中說:
「聞魔來稱其名字而與受記,而生輕慢。」
[0636b03] 復次,為般若波羅蜜故說五波羅蜜;若人能 直行諸法實相,則不為說布施等入般 若初門。以人鈍根、罪重故,種種因緣說:以
布施破慳;持戒折薄諸煩惱;忍辱開福德 門,能行難事;精進如風吹火,熾然不息;禪 定攝心一定,觀諸法實相故。是五波羅蜜
皆趣向般若波羅蜜,如諸小王朝宗轉輪聖 王。如一切眾流皆入大海;布施等諸善法亦 如是,為般若波羅蜜所守護故,得至薩 婆若。
[0636b12] 問曰:
[0636b12] 五波羅蜜如諸川流,般若波羅 蜜應如大海;今何以言「五波羅蜜為般若 波羅蜜所守護故,得入薩婆若」?
[0636b14] 答曰:
[0636b14] 汝 不聞先說般若有種種名字耶?薩婆若即 是般若異名。五波羅蜜福德,入般若波羅 蜜中,即得清淨般若;般若清淨故,得佛道,
變名薩婆若。是故言「入薩婆若」,即是「入般 若」。
[0636b19] 有人疑:諸波羅蜜各各有力,何以獨言 「般若波羅蜜功用為大」?是故言:譬如人之右 手,自然穩便;五波羅蜜如左手,不得般若
波羅蜜,則所作不便。
[0636b22] 如人開目造事,所作 皆成;如導師在前,餘伴隨逐,進止取捨,皆 隨導師,不得自在。般若波羅蜜亦如是,導
五波羅蜜,所可修集成辦,皆仰般若。此中 佛自說譬喻:如轉輪聖王輪寶在四兵前 導,輪住餘寶則住。輪是般若波羅蜜,常在
五波羅蜜前導,五波羅蜜隨逐。如《般若》初 品中說:「菩薩欲具足檀波羅蜜,不見施者、 受者及財物。」先籌量分別斷一切著,然後布
施,是則般若在前導。如輪寶伏四天下 已,常在王宮,住虛空中。聖王是菩薩;輪是 般若,破諸魔民煩惱已,入薩婆若宮中住。
是輪無所分別:「我常在前,餘寶在後;無憎 愛心:是可來、是不可來。」般若無分別亦如 是:「檀波羅蜜隨我來,尸羅波羅蜜勿來。」如
經中廣說。此中佛自說因緣:「一切法性無 所能作。」
[0636c09] 須菩提聞是已,白佛言:「若一切法 性空、無所有,云何菩薩行六波羅蜜能得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0636c11] 佛答:「菩薩行般若, 作是念:『諸法雖畢竟空,眾生狂顛倒故,深 著不解;我若不以方便力,則不可得度。』」
方便者,所謂金色身、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無 量光明,神通變化,能以一指動十方三千 大千國土,梵音說法無厭,色身,十力、四無
所畏、十八不共法、無礙解脫、一切種智、大慈大 悲等。具足無量諸佛法,然後能教化眾生, 眾生必能信受。得如是力,假令妄語,人猶
當信,何況實語!如經說「我雖知諸法實 相,能入涅槃,但為眾生故行檀波羅蜜」 等,如經中廣說,乃至「不可以異事度眾 生」。
[0636c23]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諸波羅蜜畢竟空 故無差別,云何般若波羅蜜於諸波羅蜜中 最尊?」
[0636c25] 佛可須菩提,畢竟空中諸波羅蜜實 無差別。若無般若波羅蜜,諸波羅蜜畢竟空、 無差別,誰能知者?若無般若,五法云何得
波羅蜜名字?五波羅蜜未入般若時,有差 別;既入般若,則無差別。如諸異色物,到須 彌山邊,皆同一色,不得言:「餘物色皆同,何
以獨稱須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