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hidharmasaṅgītīparyāyapādaśāstra (Apidamo Ji Yi Men Zu Lun)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
Scroll 7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第七尊者舍利子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四法品第五之二
[0393c14] 四智者,謂法智、類智、他心智、世俗智。法智云 何?答:緣欲界行諸無漏智、緣欲界行因諸無 漏智、緣欲界行滅諸無漏智、緣欲界行能斷
道諸無漏智。復次緣法智及緣法智地諸無 漏智,是名法智。類智云何?答:緣色無色界行 諸無漏智、緣色無色界行因諸無漏智、緣色
無色界行滅諸無漏智、緣色無色界行能斷 道諸無漏智。復次緣類智及緣類智地諸無 漏智,是名類智。他心智云何?答:若智修所成
是修果,依止修已得不失,能知欲色界和合 現前他心心所及一分無漏他心心所,是名 他心智。世俗智云何?答:諸有漏慧,是名世 俗智。
[0393c27] 復有四智,謂苦智、集智、滅智、道智。苦智云何? 答於五取蘊思惟非常、苦、空、非我所起無漏
智,是名苦智。集智云何?答:於有漏因思惟因、 集、生、緣所起無漏智,是名集智。滅智云何?答: 於諸擇滅思惟滅、靜、妙、離所起無漏智,是名
滅智。道智云何?答:於無漏道思惟道、如、行、出 所起無漏智,是名道智。
[0394a05] 四力者,一、信力;二、精進力;三、定力;四、慧力。 信力云何?答:依諸如來、應、正等覺所殖淨信,
是有根生安立堅固,一切沙門及婆羅門諸 天魔梵若餘世間皆無有能如法牽奪,是名 信力。精進力云何?答:為令已生惡不善法斷
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為令未生惡不 善法不生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為令 未生善法生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為
令已生善法堅住不忘修滿倍增廣大智作證 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是名精進力。定 力云何?答: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
樂入初靜慮具足住,廣說乃至入第四靜慮 具足住,是名定力。慧力云何?答:如實了知是 苦聖諦、如實了知是苦集聖諦、如實了知是
苦滅聖諦、如實了知是趣苦滅道聖諦,是名 慧力。問:何故名力?答:以因此力、依此力、住 此力,能斷能碎能破一切結縛隨眠隨煩惱 纏,故名為力。
[0394a23] 四處者,一、慧處;二、諦處;三、捨處;四、寂靜處。 慧處云何?答:如薄伽梵於《辯六界記別經》中
為具壽池堅說:苾芻當知,最勝慧處謂漏盡 智,是故苾芻應成就漏盡智。若成就漏盡智, 說名成就最勝慧處。是名慧處。諦處云何?答:
如薄伽梵於《辯六界記別經》中為具壽池堅 說:苾芻當知,最勝諦處謂不動解脫。諦者 謂如實法,誑者謂虛妄法。是故苾芻應成就
不動解脫。若成就不動解脫,說名成就最勝 諦處。是名諦處。捨處云何?答:如薄伽梵於《辯 六界記別經》中為具壽池堅說:苾芻當知,先
所執受無智無明越正路法,今時應捨應變、 吐應除棄。苾芻當知,最勝捨處謂棄捨一切 依愛盡離染永滅涅槃,是故苾芻應成就此
涅槃。若成就此涅槃,說名成就最勝捨處。是 名捨處。寂靜處云何?答:如薄伽梵於《辯六界 記別經》中為具壽池堅說:苾芻當知,貪染惱
心令不解脫、瞋染惱心令不解脫、癡染惱心 令不解脫。苾芻當知,此貪瞋癡無餘永斷變 吐除棄愛盡離染永滅靜沒名真寂靜,是故
苾芻應成就真寂靜。若成就真寂靜,說名成 就最勝寂靜處。是名寂靜處。
[0394b16] 四蘊者,一、戒蘊;二、定蘊;三、慧蘊;四、解脫蘊。戒 蘊云何?答:如薄伽梵於《辯三蘊記別經》中作
如是說:苾芻當知,我說學戒、若無學戒、若一 切善非學非無學戒,皆是戒蘊。是名戒蘊。定 蘊云何?答:如薄伽梵於《辯三蘊記別經》中作
如是說:苾芻當知,我說學定、若無學定、若一 切善非學非無學定,皆是定蘊。是名定蘊。慧 蘊云何?答:如薄伽梵於《辯三蘊記別經》中作
如是說:苾芻當知,我說學慧、若無學慧、若一 切善非學非無學慧,皆是慧蘊。是名慧蘊。解 脫蘊云何?答:如薄伽梵於《辯三蘊記別經》中
作如是說:苾芻當知,我說學解脫、若無學解 脫、若一切善非學非無學解脫,皆是解脫蘊。 是名解脫蘊。
[0394c01] 四依者,一、思擇一法應遠避;二、思擇一法應 受用;三、思擇一法應除遣;四、思擇一法應忍 受。云何思擇一法應遠避?答:如薄伽梵於《防
諸漏記別經》中作如是說:汝等苾芻,應審思 擇,惡象惡馬惡牛惡狗惡水牛等當遠避之。 應審思擇,株杌毒刺坑塹崖谷井廁河等當
遠避之。應審思擇,惡行惡威儀、惡友惡伴侶、 惡行處惡臥具等當遠避之。惡臥具者,謂若 受用如是臥具,為諸有智同梵行者,不應分
別處而生分別、不應測量處而生測量、不應 猜疑處而生猜疑,如是臥具我說為惡,汝等 苾芻應當遠避。是名思擇一法應遠避。云何
思擇一法應受用?答:如薄伽梵於《防諸漏記 別經》中作如是說:汝等苾芻,應審思擇,如法 衣服當受用之,不為勇健、不為傲逸、不為 顏貌、不為端嚴,但為遮防
蚊 虻寒熱蛇蠍等 觸,及為覆蔽深可羞恥醜陋身形。應審思擇, 如法飲食當受用之,不為勇健、不為傲逸、不 為顏貌、不為端嚴,但為此身暫住存濟、止息
飢渴攝受梵行,為斷故受不起新受,無罪存 濟力樂安住。應審思擇,如法臥具當受用之, 不為勇健、不為傲逸、不為顏貌、不為端嚴,但
為遮防寒熱風雨,及得最勝安隱寂靜。應審 思擇,如法醫藥當受用之,不為勇健、不為傲 逸、不為顏貌、不為端嚴,但為止息未起已起
所有疾病得修善業。是名思擇一法應受用。 云何思擇一法應除遣?答:如薄伽梵於《防諸 漏記別經》中作如是說:汝等苾芻,已起欲尋
恚尋害尋,不應韞畜,應速斷滅變吐除遣。 是名思擇一法應除遣。云何思擇一法應忍 受?答:如薄伽梵於《防諸漏記別經》中作如是
說:汝等苾芻應起精進,有勢有勤、勇悍堅 猛不捨善軛。假使我身血肉枯竭,唯皮筋骨 連拄而存,若本所求勝法未獲,終不止息所
起精進。又精進時身心疲惓,終不由斯而生 懈怠。應深忍受寒熱飢渴蛇蠍蚊虻風雨等 觸,又應忍受他人所發能生身中猛利辛楚
奪命苦受毀辱語言。是名思擇一法應忍受。
[0395a10] 四法迹者,一、無貪法迹;二、無瞋法迹;三、正 念法迹;四、正定法迹。云何無貪法迹?答:無貪 者,謂於欲境諸不貪不等貪,廣說乃至非貪
類非貪生,是名無貪。法迹者,謂即無貪亦名 為法、亦名為迹、亦名法迹,是故名為無貪 法迹。云何無瞋法迹?答:無瞋者,謂於有情不
欲損害、不懷栽杌、不欲擾惱,廣說乃至非已 為過患、非當為過患、非現為過患,是名無瞋。 法迹者,謂即無瞋亦名為法、亦名為迹、亦名
法迹,是故名為無瞋法迹。云何正念法迹?答: 正念者,謂依出離遠離所生善法,諸念隨念, 廣說乃至心明記性,是名正念。法迹者,謂即
正念亦名為法、亦名為迹、亦名法迹,是故名 為正念法迹。云何正定法迹?答:正定者,謂依 出離遠離所生善法,諸定令心住,廣說乃至
心一境性,是名正定。法迹者,謂即正定亦名 為法、亦名為迹、亦名法迹,是故名為正定法 迹。
[0395a28] 四應證法者,謂或有法是身應證、或復有法 是念應證、或復有法是眼應證、或復有法是 慧應證。云何有法是身應證?答:謂八解脫,是
身應證。云何有法是念應證?答:謂宿住事,是 念應證。云何有法是眼應證?答:謂死生事,是 眼應證。云何有法是慧應證?答:謂諸漏盡,是 慧應證。
[0395b06] 第三嗢拕南曰:
三四法有九, 行修業受軛,
離繫與瀑流, 取繫各四種。
[0395b09] 有四行、四修定、四業、四法受、四軛、四離繫、四 瀑流、四取、四身繫。
[0395b11] 四行者,一、苦遲通行;二、苦速通行;三、樂遲通 行;四、樂速通行。云何苦遲通行?答:靜慮不攝
下品五根,是名苦遲通行。云何苦速通行?答: 靜慮不攝上品五根,是名苦速通行。云何樂 遲通行?答:靜慮所攝下品五根,是名樂遲通
行。云何樂速通行?答:靜慮所攝上品五根,是 名樂速通行。
[0395b18] 復有四行:一、不堪忍行;二、堪忍行;三、調伏行; 四、寂靜行。云何不堪忍行?答:謂不堪忍寒熱 飢渴蛇蠍蚊虻風雨等觸,又不堪忍他人所
發能生身中辛楚猛利奪命苦受罵辱語言, 如是種類,是名不堪忍行。云何堪忍行?答:謂 能堪忍寒熱飢渴蛇蠍蚊虻風雨等觸,又能
堪忍他人所發能生身中辛楚猛利奪命苦受 罵辱語言,如是種類,是名堪忍行。云何調伏 行?答:眼見色時,專意繫念,防護眼根、調伏其
心,不令發起煩惱惡業。耳聞聲時、鼻嗅香時、 舌嘗味時、身覺觸時、意了法時,專意繫念防 護耳根廣說乃至防護意根,調伏其心,不令
發起煩惱惡業,是名調伏行。云何寂靜行?答: 謂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 支、八聖道支、四通行、四法迹、奢摩他、毘鉢舍
那,是名寂靜行。問:何故說此名寂靜行?答:以 於此行若習若修若多所作,能令已生貪欲 瞋恚愚癡慢等,寂靜、等寂靜、最極寂靜,是故 說此名寂靜行。
[0395c08] 四修定者,一、有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為 能獲得現法樂住;二、有修定若習若修若多 所作,為能獲得最勝知見;三、有修定若習若
修若多所作,為能獲得勝分別慧;四、有修定 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為能獲得諸漏永盡。云 何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為能獲得現法樂
住?答:於初靜慮所攝離生喜樂俱行心一境 性,若習若修堅作常作精勤修習,是名修定 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為能獲得現法樂住。云
何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為能獲得最勝知 見?答:於光明想俱行心一境性,若習若修堅 作常作精勤修習,是名修定若習若修若多
所作為能獲得最勝知見。云何修定若習若 修若多所作為能獲得勝分別慧?答:於受想 尋觀俱行心一境性,若習若修堅作常作精
勤修習,是名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為能 獲得勝分別慧。云何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 作為能獲得諸漏永盡?答:於第四靜慮所攝 清淨捨念俱行阿羅漢果無間道攝心一境
性,若習若修堅作常作精勤修習,是名修定 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為能獲得諸漏永盡。如 薄伽梵於波羅衍拏起問中說:
「斷欲想憂怖, 離惛沈睡眠,
及惡作掉舉, 得捨念清淨。
法輪為上首, 得正智解脫,
我說斷無明, 得勝分別慧。」
[0396a05] 四業者,一、黑黑異熟業;二、白白異熟業;三、 黑白黑白異熟業;四、非黑非白無異熟業 能盡諸業。云何黑黑異熟業?答:如世尊為持
俱胝牛戒布剌拏說:圓滿當知,世有一類補 特伽羅,造有損害身語意行。彼造有損害身 語意行已,積集增長有損害法。彼積集增長
有損害法已,感得有損害自體。彼感得有損 害自體已,生有損害世間。彼生有損害世間 已,觸有損害觸。彼觸有損害觸已,受有損害
受,一向不可愛、一向不可樂、一向不可喜、一 向不可意,如那落伽諸有情類。彼由此類有 此類生,生已復觸如是類觸,是故我說彼諸
有情隨自造業。圓滿當知,是名黑黑異熟業。 造有損害身語意行者,謂造不善身語意行, 於此義中意說不善身語意行,名有損害身
語意行。彼造有損害身語意行已,積集增長 有損害法者。謂造不善身語意行已,造作增 長不遠離法,於此義中意說造作增長不遠
離法,名積集增長有損害法。彼積集增長有 損害法已,感得有損害自體者,謂造作增長 不遠離法已,感得地獄中有,於此義中意說
地獄中有,名有損害自體。所以者何?謂住彼 中有中,眼所見色、耳所聞聲、鼻所嗅香、舌所 嘗味、身所覺觸、意所了法,一切不可意非可
意、不悅意非悅意、不可意相非可意相、不平 等相非平等相,彼由此緣純受憂苦。彼感得 有損害自體已生有損害世間者,謂感得地
獄中有已生地獄趣,於此義中意說地獄趣, 名有損害世間。所以者何?謂生地獄趣已,眼 所見色乃至意所了法,一切不可意非可意,
廣說乃至不平等相非平等相,彼由此緣純 受憂苦。彼生有損害世間已觸有損害觸 者,謂生地獄趣已觸地獄觸,於此義中意說
地獄觸,名有損害觸。彼觸有損害觸已受有 損害受者,謂觸如是類觸,定受如是類受,觸 順苦受觸時必受苦受,由此故說觸有損害
觸已受有損害受。一向不可愛、一向不可樂、 一向不可喜、一向不可意者,謂彼苦受,一切 有情皆共不愛不樂不憙亦不可意,由此故
說一向不可愛乃至不可意。如那落迦諸有 情類者,謂顯趣向地獄世間諸有情類,由此 故說如那落迦諸有情類。彼由此類有此類
生者,謂彼有情有所依事有因有緣而生於 彼,由此故說彼由此類有此類生。生已復觸 如是類觸者,謂生地獄已復觸地獄觸,由此
故說生已復觸如是類觸。是故我說彼諸有 情隨自造業者,謂設若造有損害身語意行、 若不造有損害身語意行,俱積集增長有損
害法、或俱不積集增長有損害法;若積集增 長有損害法、若不積集增長有損害法,俱感 得有損害自體、或俱不感得有損害自體;若
感得有損害自體、若不感得有損害自體,俱 生有損害世間、或俱不生有損害世間;若生 有損害世間、若不生有損害世間,俱觸有損
害觸、或俱不觸有損害觸;若觸有損害觸、若 不觸有損害觸,俱受有損害受、或俱不受有 損害受,則不應言是故我說彼諸有情隨自
造業,以若造有損害身語意行,則積集增長 有損害法;若不造有損害身語意行,則不積 集增長有損害法。若積集增長有損害法,則
感得有損害自體;若不積集增長有損害法, 則不感得有損害自體。若感得有損害自體, 則生有損害世間;若不感得有損害自體,則
不生有損害世間。若生有損害世間,則觸有 損害觸;若不生有損害世間,則不觸有損害 觸。若觸有損害觸,則受有損害受;若不觸有
損害觸,則不受有損害受。由此應言,是故我 說彼諸有情隨自造業。是名黑黑異熟業者, 謂此業是不善感非愛異熟。云何白白異熟
業?答:如世尊為持俱胝牛戒補剌拏說:圓滿 當知,世有一類補特伽羅,造無損害身語意 行。彼造無損害身語意行已,積集增長無損
害法。彼積集增長無損害法已,感得無損害 自體。彼感得無損害自體已,生無損害世間。 彼生無損害世間已,觸無損害觸。彼觸無損
害觸已,受無損害受,一向可愛、一向可樂、一 向可喜、一向可意,如超段食天諸有情類,彼 由此類有此類生,生已復觸如是類觸。是故
我說,彼諸有情隨自造業。圓滿當知,是名白 白異熟業。造無損害身語意行者,謂造善身 語意行,於此義中意說善身語意行,名無損
害身語意行。彼造無損害身語意行已,積集 增長無損害法者,謂造善身語意行已,造作 增長遠離法,於此義中意說造作增長遠離
法,名積集增長無損害法。彼積集增長無損 害法已,感得無損害自體者,謂造作增長遠 離法已,感得色界中有,於此義中意說色界
中有,名無損害自體。所以者何?謂住彼中有 中,眼所見色、耳所聞聲、身所覺觸、意所了法, 一切可意非不可意、悅意非不悅意、可意相
非不可意相、平等相非不平等相,彼由此緣 純受喜樂。彼感得無損害自體已,生無損害 世間者,謂感得色界中有已,生色界天趣,於
此義中意說色界天趣,名無損害世間。所以 者何?生色界天趣已,眼所見色乃至意所了 法,一切可意非不可意,廣說乃至平等相非
不平等相,彼由此緣純受喜樂。彼生無損害 世間已,觸無損害觸者,謂生色界天趣已,觸 色界天觸,於此義中意說色界天觸,名無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