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hidharmanyāyānusāraśāstra (Apidamo Shun Zheng Lilun)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
Scroll 54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第五十四尊者眾賢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辯隨眠品第五之十
[0642b17] 如是已辯隨眠并纏。世尊說為漏瀑流等。為 唯爾所為更有餘。頌曰。
由結等差別 復說有五種
[0642b20] 論曰。即諸煩惱結縛隨眠。隨煩惱纏義有別 故。復說五種且結云何。頌曰。
結九物取等 立見取二結
由二唯不善 及自在起故
纏中唯嫉慳 建立為二結
或二數行故 為賤貧困故
遍顯隨惑故 惱亂二部故
[0642b27] 論曰。結有九種。一愛結二恚結三慢結四無 明結五見結六取結七疑結八嫉結九慳結。 以此九種於境於生。有繫縛能故名為結。如
契經說。苾芻當知。非眼繫色非色繫眼。繫謂 此中所有欲貪。又契經說。諸愚夫類。無聞異 生結縛故生。結縛故死。由結縛故從此世間
往彼世間。或有此故令諸有情合眾多苦故 名為結。是眾苦惱安足處故此中愛結謂三 界貪。此約所依及所緣故。所言貪者。謂有心
所樂。可意想所攝受行。即於諸有及諸有具。 所起樂著說名為貪。何緣此貪說名為愛。此 染心所隨樂境故。恚謂於違想及別離欲所
攝。受行中令心增背。慢謂七慢。如前已釋。 言無明結者。謂三界無知。此約所依非所緣 故。以諸無漏法不墮界故。無明亦用彼為所
緣故。此廣分別如緣起中。見結取結俱邪推 度相。別顯彼相廣如五見中。於前分別邊執 見處。見計為我有漏行中。計斷計常名邊執
見。於中斷見名何所目。謂執死後行不續生。 豈不此即是撥後有邪見。雖有此責現見世 間。有行相同而體差別。如慈與愛體異行同
如何行同而體差別。如起加行欲饒益他。若 屬染心從愛所起。若從慈起屬不染心。是謂 行同而體差別。如是於行見不續生。從邪方
便生此屬斷見。離方便而起此屬邪見。亦是 行同而體差別。此斷常見由何而生。且斷見 生或由尋伺。見諸行法有窮盡故。於緣起理
不覺了故。或由定力於他有情許有煩惱。彼 命終後不見中生二有續故。宿住隨念智有 礙故。由如是等有斷見生。若常見生或由尋
伺。見行相似相續轉故。能憶先時所更事故。 受持外道常見論故。或由定力隨念宿住所 更事故。如有頌言。
由觀見死生 或憶念前際
以闕正道故 外仙我見增
[0643a04] 此中三見名為見結。見戒禁取名為取結。依 如是理故有說言。頗有見相應法為愛結繫 非見結繫。非不有見隨眠隨增。曰有。云何集
智已生滅智未生。見滅道所斷二取相應法。 自部愛結為所緣繫非見結繫。遍行見結已 永斷故。自部見結所緣相應二俱無故。非不
有見隨眠隨增。二取見隨眠於彼隨增故。何 緣三見別立見結。二取別立為取結耶。三見 二取物取等故。謂彼三見有十八物。二取亦
然故名物等。說此物等於義何益。於結義中 見有益故。此言意說如貪瞋等。一一獨能成 一結事。三見二取各十八物。和合各成一結
事故。若異此者應說五見各為一結。如貪瞋 等故見及取各十八物。共立一結方敵貪等。 若爾身見邊見見取有十八物。戒取邪見十
八亦然。豈非物等。不爾本釋其理決定。所以 者何。以取等故三見等所取二取等能取。所 取能取有差別故。謂於諸行計我斷常。或撥
為無後起二取執見第一。或執為淨不雜亂 故本釋為善。有說。由物及聲等故。有說。貪著 有及財者見結於彼繫用增上。若有貪著涅
槃樂者。取結於彼繫用增上。疑結謂於四 諦猶豫。此異於慧有別法體。於四諦者。謂於 苦諦心懷猶豫為苦非苦。乃至於道猶豫亦
然。前四能牽正決定起。後四能引邪決定生。 自外事中邪猶豫轉。非迷諦故不名為疑。已 見諦者彼猶未滅。簡彼故言於諦猶豫。令心
不喜說名為嫉。此異於瞋有別法體。故有釋 嫉不耐他榮。謂此於他諸興盛事。專求方便 破壞為先。令心焦熱故名不喜。是瞋隨眠
等流果故。專心為欲損壞他故。正隨憂根而 現行故。唯欲界繫非色無色。欲界諸處皆通 現成。唯除北洲成而不現。令心悋著說名為
慳。謂勿令斯捨離於我。令心堅執故名為慳。 耽著法財以為上首。不欲離己故名悋著。此 是欲貪等流性故。專心護己資具等故。唯欲
界繫非色無色。何故纏中嫉慳二種。建立為 結非餘纏耶。若立八纏應作是釋。二唯不善 自在起故。謂唯此二兩義具足。餘六無一具
兩義者。無慚無愧雖唯不善非自在起。悔自 在起非唯不善餘兩皆無。若立十纏應作是 釋。唯嫉慳二過失尤重。故十纏中立二為結。
由此二種數現行故。謂生欲界雖有九六三 結無結。而經唯說嫉慳二結惱亂人天。以勝 趣中二數行故。又二能為賤貧因故。謂雖生
在二善趣中。而為賤貧重苦所軛。現見卑賤 及諸乏財。乃至極親亦不敬愛。又二遍顯隨 煩惱故。謂隨煩惱總有二種。一慼俱行。二歡
俱行。嫉慳遍顯如是二相。又此二能惱二部 故。謂在家眾於財位中。由嫉及慳極為惱亂。 若出家眾於教行中。由嫉及慳極為惱亂。或
能惱天阿素洛眾。謂因色味極相擾惱。或此 能惱人天二眾。如世尊告憍尸迦言。由嫉慳 結人天惱亂。或此二能惱自他眾。謂由嫉故
惱亂他朋。由內懷慳惱亂自侶。故十纏內立 二為結。佛於餘處依差別門。即以結聲說有 五種。頌曰。
又五順下分 由二不超欲
由三復還下 攝門根故三
或不欲發趣 迷道及疑道
能障趣解脫 故唯說斷三
[0643c07] 論曰。何等為五謂有身見戒禁取疑欲貪瞋 恚。如是五種於下分法。能為順益故名下分。 然下分法略有二種。一下界謂欲界。二下有
情謂諸異生。雖得聖法而不能超下分界者。 由為欲貪瞋恚二結所繫縛故。雖離欲貪而 不能越。下有情者由為身見戒取疑結所繫
縛故。諸有情住欲界獄中。欲貪及瞋猶如獄 卒。由彼禁約不越獄故。身見等三如防邏者。 設有方便超欲界獄。彼三執還置獄中故。順
下分結由此唯五。已見諦者由欲貪瞋。不超 下界其義可爾。唯此但是欲界繫故。離欲貪 者見斷一切皆令不越下分有情。何故世尊
唯說三種。雖有此責而佛世尊略攝門根且 說三種。言攝門者見所斷惑類總有三。唯一 通二通四部故。說此二種攝彼三門類顯彼
故。言攝根者身見等三。是餘三根以邊執見 見取邪見。如其次第隨有身見戒禁取疑三 種勝根而得轉故。說此三種攝彼三根。故順
下分唯有此五。若唯此五名順下分結。何故 世尊訶具壽大母。癡人何故如是受持唯立 爾所名下分結。以彼唯立如是五種。正現行
時名下分結。世尊意立設不現行亦順下分。 是故訶彼顯身見等。若行不行但未斷時皆 順下分。依如是理故責彼言。若爾汝同嬰兒
外道所解庸淺乃至廣說。若已斷便失順下 分性耶。順下分相雖斷不失然若被斷失彼 結名。若已斷時不名結者。三結先斷已失結
名。契經不應作如是說。斷五下分結得成不 還果。以不還果總說有二。一次第證二超越 成。斷二斷三如次得果。由不定故說五無失。
約容有說可斷五故。諸得預流六煩惱斷。何 緣但說斷三結耶。此亦如前攝門根故。雖但 有一通於二部。即舉彼相以顯彼體。由此故
說攝彼三門。或有餘師作如是釋。趣異方者 有三種障。一不欲發。謂見此餘方功德過失 故息心不往。二迷正道。謂雖發趣而依邪路
不至彼方。三疑正道。謂不諳悉見有二路人 皆數遊。便於正道心懷猶豫。此於趣彼為是 為非。如是應知趣解脫者。亦有如是相似三
障。謂由身見於蘊涅槃。見執我斷功德過失。 故於解脫不欲發趣。由戒禁取雖求解脫。而 迷正路依世間道。徒經辛苦不至涅槃。由疑
不能善自觀察。見諸邪道有多人修。便於正 道心懷猶豫。於趣解脫為是為非。佛顯預流 永斷如是。趣解脫障故說斷三。雖見行常亦
不趣解脫。見世道勝亦迷失正道。撥無聖道 者亦不信正道。而前三種是後三根後三必 隨前三轉故。舉本攝末但說前三。佛於餘經
如順下分。說順上分亦有五種。頌曰。
順上分亦五 色無色二貪
掉舉慢無明 令不超上故
[0644a29] 論曰。如是五種體有八物。掉舉等三亦界別 故。唯修所斷名順上分。順益上分故名順上 分結。要斷見所斷彼方現行故。見所斷惑未
永斷時。亦能資彼令順下分。故要永斷見所 斷惑。方現行者名順上分。此中既說色無色 貪及順上言。知掉舉等亦色無色非欲界繫。
品類足論既作是言。結法云何。謂九結。非結 法云何。謂除九結所餘法。由此證成掉舉一 種。少分是結謂二界繫。少分非結謂欲界繫。
於少是結謂聖者。於少非結謂異生。有位是 結謂已離欲貪。有位非結謂未離欲貪。由如 是等差別不定。品類足論不說為結。掉舉擾
惱三摩地故。於順上分建立為結。即由此理 順上分中。不說惛沈順等持故。已辯結縛 云何。頌曰。
縛三由三受
[0644b16] 論曰。以能繫縛故立縛名。即是能遮趣離 染義。結縛二相雖無差別。而依本母說縛有 三。一者貪縛。二者瞋縛。三者癡縛。所餘諸結
品類同故攝在三中。謂五見疑同癡品類。慢 慳二結貪品類同。嫉結同瞋故皆三攝。又為 顯示已見諦者。餘所應作故說三縛。通縛六
識身置生死獄故。又佛偏為覺慧劣者。顯麁 相煩惱故但說三縛。有餘師說。由隨三受勢 力所引說縛有三。謂貪多分於自樂受。所緣
相應二種隨增。少分亦於不苦不樂。於自他 苦及他樂捨。唯有一種所緣隨增。瞋亦多分 於自苦受。所緣相應二種隨增。少分亦於不
苦不樂。於自他樂及他苦捨。唯有一種所緣 隨增。癡亦多分於自捨受。所緣相應二種隨 增。少分亦於樂受苦受。於他一切受唯所緣
隨增。是故世尊依多分理。說隨三受建立三 縛。何類貪等遮趣離染說名為縛。謂唯現行。 若異此者皆成三故。則應畢竟遮趣離染。若
爾諸有非一切智。欲為有情說對治者。如何 方便得如實知。所化有情貪等行別。而為如 實說對治門。如何不知貪等行別。諸貪行者
有如是相謂多言論面色熙怡。含笑先言多 為愛語。離忿能忍黠慧好奇。耽話樂詩愛 歌著舞。喜以粧服嚴具瑩身。好事朋從數 加沐浴。性多婬逸輕躁歡娛。多笑舒顏軟
心愍物。錄德鄙悋怯弱隨媚。欣多知友厭背 寂靜。性無沈密不察所作。輕有悲哀多無 義語。肌膚軟膩容貌端嚴。巧為怨傷好樂忌
苦。輕交薄行多汗體溫。身臭處形纖軟爪 齒。鮮鬚髮美面易皺髮早白。於巧明術性好 存功。欣說有宗多喜樂福。好居眾首愛集明
鑒。喜自顧瞻近尋分賞。恭施愛視目送淺觀。 通俗別機多覺少恚。不能久制身四威儀。輕 能棄捨財法友欲。而復因斯尋生追悔。聞智
巧術欲習速成。纔得成已尋復忘失。此等名 為貪行者相。諸瞋行者有如是相。謂性躁烈 卒暴凶險。多懷忿恨難與共居。樂譏他多憂
慼。無慈喜鬪。怒目低精少睡少言。沈思難 喜堅持所受。固友固怨所為急躁。黠慧沈 密難壞知恩。剛決勤勇無悲樂斷。志猛念強
堅銳難當。好多觀察性欣出離。樂施利根多 正直言。意懷難得是處見過。觸事猜疑嫉妬 形殘。多諸病惱寡知友饒。怨結慘容色信堅
固。少驚無畏大勇多愁。頭項臂麁難可摧伏。 強額多力為性佷戾。巧術聞智欲習易成。既 得成已卒難忘失。財法友欲捨已不追。此等
名為瞋行者相。諸癡行者有如是相。謂多猶 豫樂說無宗。雖無能為而多高舉。不敬闕信 樂闇多沈。不樂審觀伏眠難覺。多樂敬奉外
道邪天。所作凶勃所作左僻。勝解劣多忘 失。 懶 墮無策心昧 [夢-夕+登] 瞢。破壞法橋常喜閉 目。所作不了蹙面顰眉。不聰明不相委。不
相信不別機。憎嫉賢良所為專執。於善惡說 不鑒是非。戾若狻貌卒難開曉。不能了別怨 親處中。鬚髮毛爪多長堅利。眼口衣服眵
垢可厭。不好花鬘嚴具莊飾。所作昧略輕有 所為。多食多愁少慚少愧。不教便作令作不 為。應怖情安應安反怖。應傷反悅應悅反傷。
應笑反啼應啼反笑。於所應作難勸修行。不 應作中難令止息。少福德煩惱羸。不能別知 酢淡等味。多寱語唾齘齒好舐。脣齒穢密。
能久安住身四威儀。此等名為癡行者相。諸 慢行者有如是相。謂心高身矬小。體實堅鞕 好物參譽。於可遵崇不能敬重。誇衒自德
樂毀他能。不可引導堅持可受。不樂聽聞師 友教勅。於他所有多不印順。貪敬殉名大眉 耐苦。少親友薄風範心廣。大志勇決少懷憂
慼。多樂出家言論知量。所為不躁知足大欲。 具妙辯才不諂不柔難可迴轉。有大勝解不 可摧伏。發言質直不曲順情。此等名為慢行
者相。諸見行者有如是相。謂執堅固鈍根諂 曲。樂惡喜福輕爾發言。好談論愛思擇。難屈 伏強習誦。凡有所作不隨他緣。難得意懷難
令生喜。少厭捨闕正信好持齋戒。厭報災祥。 親惡朋疎善友。性無悲愍懷聰叡慢。亂顧視 慘姿顏多惡。夢多分別喜懷猜阻。心恒擾亂
耽惡所作。性好尋思樂施少憂。堅守難厭見 行共相。總述如是別相。一一如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