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gācāryabhūmiśāstra (Yujia Shi Di Lun) 瑜伽師地論
Scroll 5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二彌勒菩薩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攝決擇分中五識身相應地意地之二
[0584b28] 復次云何等無間緣。謂此諸心心所無間。彼 諸心心所生。說此為彼等無間緣。若此六 識為彼六識等無間緣。即施設此名為意
根。亦名意處亦名意界。云何所緣緣。謂五 識身以色等五境。如其次第為所緣緣。若 意識以一切內外十二處為所緣緣。
[0584c05] 云何增上緣。謂眼等處為眼識等俱生增上 緣。若作意於所緣境。為諸識引發增上緣。 若諸心心所。展轉互為俱生增上緣。若淨
不淨業。與後愛非愛果及異熟果為先所作 增上緣。若田糞水等。與諸苗稼為成辦增 上緣。若彼彼工巧智。與彼彼世間工巧業處 為工業增上緣。
[0584c12] 復次是四緣中。因緣一種望所生法能為生 因。餘三種緣望所生法。當知但為方便因。 是故彼彼諸行生。方便緣現在前時。彼彼諸
行種子便能生起彼彼諸行。是故諸行無有 同時頓生起義。當知依止如是四緣建立 十因。如菩薩地等中已說。
[0584c18] 問如世尊言。過去諸行為緣生意。未來諸 行為緣生意。過去未來諸行非有。何故世 尊宣說彼行為緣生意。若意亦緣非有事
境而得生者。云何不違微妙言說。如世尊 言。由二種緣諸識得生。何等為二。謂眼及 色。如是廣說乃至意法。答由能執持諸五
識身所不行義故。佛世尊假說名法。是故 說言緣意及法意識得生。問何因緣故知 佛世尊有是密意。答由彼意識亦緣去來 識為境界世現可得。非彼境識法處所攝。
又有性者安立有義能持有義。若無性者 安立無義能持無義。故皆名法。由彼意識 於有性義。若由此義而得安立。即以此義 起識了別。於無性義。若由此義而得安立。
即以此義起識了別。若於二種不由二 義起了別者。不應說意緣一切義取一 切義。設作是說。便應違害自悉彈多。又不 應言如其所有非有亦爾。是如理說。是故
意識如去來事非實有相。緣彼為境。由此 故知意識亦緣非有為境。
[0585a09] 復有廣大言論道理。由此證知有緣無識。 謂如世尊微妙言說。若內若外及二中間都 無有我。此我無性非有為攝非無為攝。共
相觀識非不緣彼境界而轉。此名第一言 論道理。又於色香味觸。如是如是生起變 異。所安立中施設飲食車乘衣服嚴具室宅 軍林等事。此飲食等離色香等都無所有。
此無有性非有為攝非無為攝。自相觀識 非不緣彼境界而轉。是名第二言論道理。 又撥一切都無所有邪見。謂無施無愛亦 無祠祀。廣說如前。若施愛祠等無性是
有。即如是見應非邪見。何以故。彼如實見 如實說故。此若是無諸邪見者。緣此境界 識應不轉。是名第三言論道理。又諸行中 無常無恒無不變易。此諸行中常恒不變
無性。非有為攝非無為攝。共相觀識非不 緣此境界而轉。若緣此境識不轉者。便 於諸行常恒不變無性之中。不能如實智 慧觀察。若不觀察應不生厭。若不生厭
應不離欲。若不離欲應無解脫。若無解 脫應無永盡究竟涅槃。若有此理。一切有 情應皆究竟隨逐雜染無出離期。是名第 四言論道理。又未來行尚無有生。何況有
滅。然聖弟子於未來行非不隨觀生滅而 住。是名第五言論道理。由此證有緣無意 識。復有所餘如是種類言論道理。證成定 有緣無之識。如應當知。
[0585b07] 問如世尊言。有過去業。若過去業體是無 者。不應今時有一領納有損害受。或復不 應有一領納無損害受。此何密意。答過去
生中淨不淨業已起已滅。能感當來愛不愛 果。此業種子攝受熏習。於行相續展轉不 斷。世尊為顯如是相續。是故說言有過去 業。又佛世尊觀二義故作如是說。一為遮
止不平等因論者意故。顯此道理。謂彼妄 見從大自在帝釋梵王自性丈夫及所餘等。 一切有情淨不淨轉。二為遮止一切無因論 者意故。顯此道理。謂彼妄見都無有因一
切有情淨不淨轉。
[0585b19] 問如世尊言。有過去行。於彼行中我具多 聞聖弟子眾無顧戀住。有未來行。於彼行 中我具多聞聖弟子眾無希望住。此何密
意。答過去諸行與果故有。未來諸行攝因故 有。所以者何。現在諸行三相所顯。一是過去 果性故。二是未來因性故。三自相相續不斷
故。為顯此理故佛世尊說如是言。又觀二 義故作是說。一為遮斷於去來法實有 執故。顯此道理。謂若去來諸行性相是實有 者。不應由彼去來之性說言是有。二為
遮斷撥無執故。顯此道理。謂彼妄計如 去來世現在亦爾都無所有。問如世尊言。 有過去界有未來界有現在界。此何密意。 答若已與果種子相續。名過去界。若未與
果當來種子相續。名未來界。若未與果現 在種子相續。名現在界。當知此中如是密 意。若苾芻等於如是種子相續中而得善 巧。名於彼彼一切法中證得無量種種自
性諸界善巧。
[0585c09] 復次云何應知生老住無常離色等蘊無 別實有。謂已遮未來諸行實有性。當知亦 遮生實有性。所以者何。未來世生自無所
有。云何能生所餘諸行。亦非現在生能生 現在諸行。由此生相有差別名。所謂諸行若 生若起。若現在性。離此差別生之異相定 不可得。諸聰慧者不應說言。即由現在
令彼諸行成現在性。所以者何。若作是說。 生生諸行。當知義顯即現在性能成現在。 又一切法各各別有自種子因。何須計有 異生能生。又此生相為即諸行生耶。為是
諸行生因耶。若即諸行生者。計此生相能 生諸行由有生故諸行得生。不應道理。若 是諸行生因者。諸行生時於一一行便有二
生。謂生能生。不應道理。如生如是。老住無 常由此道理如應當知。故知生等於諸行 中假施設。有由有因故諸行非本自相始 起說名為生。後起諸行與前差別說名為
老。即彼諸行生位暫停說名為住。生剎那後 諸行相盡說名為滅。亦名無常。
[0585c29] 問若有為法。生老住滅四有為相具足可得。 何故世尊但說三種。一生。二滅。三住異性。 答由一切行三世所顯故。從未來世本無
而生。是故世尊由未來世於有為法。說生 有為相。彼既生已落謝過去。是故世尊由過 去世於有為法。說滅有為相。現在世法二
相所顯。謂住及異。所以者何。唯現在時有 住可得。前後變異亦唯現在。是故世尊由現 在世於有為法。總說住異為一有為相。
[0586a09] 問佛聖弟子應觀有為具足三相。何故但 說聖弟子眾於諸蘊中隨觀生滅而住。不 說隨觀住異性耶。答生及住異俱生所顯。
是故二相合為一分建立生品。即說隨觀 一生相住。於第二分建立滅品。即說隨觀 一滅相住。又若由此相起厭思惟。今於此 中但說此相。謂於諸行中觀無常相。能起
厭患離欲解脫。故但思惟無常性相。無常 性相本無今有。有已還無所顯。本無今有。 是名為生。有已還無是名為滅。
[0586a19] 復次生差別有多種。謂剎那生。相續生。增長 生。心差別生。不可愛生。可愛生。下劣生。處 中生。勝妙生。有上生。無上生。此中諸行剎那
剎那新新而起。名剎那生。若具諸結或不 具結。從彼彼有情聚沒往彼彼有情聚。諸 蘊續生名相續生若從嬰孩童子等位。乃 至往趣衰老等位。名增長生。若緣彼彼境
界。於彼彼晝夜彼彼剎那臘縛牟呼栗多等 位。數數遷謝非一眾多種種心起。或樂相應 或苦相應。或不苦不樂相應。或有貪心或
離貪心。廣說乃至或善解脫心或不善解脫 心。如是名為心差別生。若那落迦傍生餓 鬼苦趣中生。如是名為非可愛生。若於人 天樂趣中生。名可愛生。若於下劣欲界中
生。名下劣生。若於處中色界中生。名處中 生。若於勝妙無色界生。名勝妙生。復有差 別。謂最初入胎者。名下劣生。中二入胎者。
名處中生。最後入胎者。名勝妙生。復有差 別。謂染污法及染污果生。名下劣生。若諸善 法及善果生。名勝妙生。除善不善果無記
法。所餘無記法生名處中生。若依墮界生 說。始從欲界乃至無所有處生。名有上生。 非想非非想處生。名無上生。若依墮續生
剎那相續生說。除阿羅漢等最後終位。所有 諸蘊餘一切位所有行生。名有上生。若阿羅 漢等最後終位所有行生。名無上生。
[0586b16] 復次老差別當知亦有多種。所謂身老心老 壽老變壞老自體轉變老。此中衰變等乃至 身壞。廣說如經。是名身老。若樂受相應心
變。苦受相應心轉。或善心變。染污心轉。或 於可愛事中希望心變。希望不果心轉。是 名心老。若於彼彼晝夜彼彼剎那臘縛牟
呼栗多等位。數數遷謝壽量損少。漸漸轉減 乃至都盡。是名 壽 老。若諸富貴興盛退失。無 病色力充悅等變。名變壞老。若從善趣增盛
聚中自體沒已。往於惡趣下劣聚中。自體生 起。名自體轉變老。復有一老為緣。能成 如上所說一切種老。所謂諸行剎那剎那 轉異性老。
[0586b29] 復次住差別當知亦有多種。謂剎那住。相續 住。緣相續住。不散亂住。立軌範住。若已生諸 行生時暫停。名剎那住。若諸眾生於彼彼處
彼彼自體。由彼彼食為依止故。乃至壽住。 外器世間大劫量住。名相續住。若樂受苦受 不苦不樂受。若善不善無記法等。乃至各別
緣現在前爾所時住。是名緣相續住。若諸定 心由三摩地正起現前。名不散亂住。若於 彼彼異方異域。國城村邏。王都王宮。若執理
家商估邑義諸大眾中。古昔軌範建立隨轉。 如是名為立軌範住。
[0586c11] 復次無常差別當知亦有多種。謂壞滅無常。 生起無常。變易無常。散壞無常。當有無常。現 墮無常。若一切行生已尋滅。名壞滅無常。若
一切行本無今有。名生起無常。若可愛諸行 異相行起。名變易無常。若不變壞可愛眾 具及增上位離散退失。名散壞無常。即四無
常在未來時。名當有無常。即現在世正現 前時。名現墮無常。若受用欲塵多放逸者。 但能思惟變易無常散壞無常現墮無常。廣 起悲歎愁憒憂悴。然於諸行不能厭離。
若諸外道即於如是諸無常性。多起思惟。 少能方便厭患離欲。但於諸行一分厭離 不能究竟。若聖弟子圓滿思惟諸無常性。 於一切行究竟厭患乃至解脫。
[0586c25] 復次云何得獲成就。謂若略說。生緣攝受增 盛之因說名為得。由此道理當知得是假 有。若言得是實有。此為是諸行生因。為是
諸法不離散因。若是諸行生因者。若從先來 未得此法。此既無有生因之得。應常不 生。由此亦應畢竟不得。若是諸法不離散
因者。一切善不善無記法得既俱有。彼雖相 違應頓現行。是故二種俱不應理。又生因 者。所謂各別緣所攝受諸法自種。不離散
因者。謂由餘緣現在前故餘緣離散。若於 引發緣中勢力自在假立為得。以此自在 為依止故。所有士夫補特伽羅。雖彼彼法 已起已滅。若欲希彼復現在前。便能速疾
引發諸緣令得生起。是故亦說此名為得。 當知此得略有三種。一種子成就。二自在成 就。三現行成就。若所有染污法諸無記法生
得。善法不由功用而現行者。彼諸種子若 未為奢摩他之所損伏。若未為聖道之 所永害。若不為邪見損伏諸善如斷善根 者。如是名為種子成就。所以者何。乃至此
種子未被損伏。未被永害。爾時彼染污 等法。若現行若不現行皆說名成就。故若 加行所生善法。及一分無記法生緣所攝受 增盛因種子。名自在成就。若現在諸法自相
現前轉。名現行成就。
[0587a21] 復次云何命根。謂由先業於彼彼處。所生 自體所有住時限量勢分。說名為壽生氣命 根。此復多種差別。謂定不定。隨轉不隨轉。若
少若多。若有邊際若無邊際。若自勢力轉若 非自勢力轉。除贍部洲人壽分量。所餘生處 壽量決定。此贍部洲或時壽命廣無有量。或
時短促壽量不定。北拘盧洲人壽量隨轉。如 決定量畢竟隨轉。無中夭故。餘一切處名 不隨轉。贍部洲人十歲時壽名為少壽。傍生
一分亦名少壽。所以者何。一分傍生或一日 夜壽量可得。或有一分若二若三。乃至極多 十日十夜壽量可得。非想非非想處受生有
情。名為多壽。經於八萬大劫數故。阿羅漢 等名有邊際壽。若諸有學於現法中定般涅 槃。若諸異生住最後有。亦名有邊際壽。當
知所餘壽無邊際。若阿羅漢等若諸如來若 諸菩薩。於壽行中延促自在所有命根。名 自勢力轉。當知所餘名非自勢力轉。
[0587b10] 復次云何眾同分。謂若略說。於彼彼處受 生有情。同界同趣同生同類位性形等。由彼 彼分互相似性。是名眾同分。亦名有情同
分。此中或有有情由界同分說名同分。謂 同生一界。或有有情由趣同分說名同分。 謂同生一趣。或有有情由生同分說名同 分。謂同生一生。或有有情由類同分說名
同分。謂同一種類。或有有情由分位體性容 色形貌音聲覆蔽養命同分說名同分。或有 有情由過失功德同分說名同分。如殺生
者望殺生者。廣說乃至諸邪見者望邪見者。 離殺生者望離殺生者。乃至正見者望正見 者。從預流者乃至阿羅漢獨覺望預流等。
菩薩望菩薩。如來望如來。如是更互說名 同分。
[0587b25] 復次云何異生性。謂三界見所斷法種子。唯 未永害量名異生性。此復略有四種。一無 般涅槃法種性所攝。二聲聞種性之所隨
逐。三獨覺種性之所隨逐。四如來種性之 所隨逐。
[0587b29] 復次云何和合。謂能生彼彼諸法諸 因諸緣。總略為一說名和合。即此亦名同 事因。又此差別者。或有領受和合。謂六處
緣觸。或色等緣或作意等緣。或觸緣受。或 有引生後有和合。謂無明緣行等。受緣 愛愛緣取。廣說乃至生緣老死。或有六處
住和合。謂四食及命根。或有工巧處成辦和 合。謂工巧智及彼相應業具士夫作用。或有 清淨和合。謂十二種無雜集會。即自他圓滿
等。又有世俗和合。謂諸有情依等意樂增上 力故互不相違。無諍無訟亦不乖離。
[0587c11] 復次云何名身。謂依諸法自性施設自相施 設。由遍分別為隨言說唯建立想。是謂 名身。云何句身。謂即依彼自相施設所有諸
法差別施設。建立功德過失雜染清淨戲論。 是謂句身。云何文身。謂名身句身所依止 性所有字身。是謂文身。又於一切所知所詮
事中。極略相是文。若中是名。若廣是句。若 唯依文但可了達音韻而已。不能了達所 有事義。若依止名。便能了達彼彼諸法自性
自相。亦能了達所有音韻。不能了達所 簡擇法深廣差別。若依止句。當知一切皆 能了達。又此名句文身。當知依五明處分
別建立。所謂內明。因明。聲明。醫方明。世間 工巧事業處明。
[0587c25] 復次云何流轉。謂諸行因果相續不斷性。 是謂流轉。又此流轉差別多種。或有種子流 轉。謂有種子不現前諸法。或有自在勢力
流轉。謂被損種子現行諸法。或有種果流 轉。謂有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