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Jingang Bore Jing Zan Shu 金剛般若經贊述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No. 1700 [cf. No. 235]

刊行金剛般若經贊述

[0124a22] 般若六百金剛精髓所謂深妙虛言無著彌勒天親出世日月幽冥東漸翻譯注疏傳說三藏法師常啼菩薩之後終於嘉瑞及其因緣般若宗旨可以本經注意是以經文搜索四方既已校訂善本癸酉一本大喜至於季秋卒業不遜不可不敢乙亥一言考訂無私篤志來由

文化十二年歲乙亥大僧都

金剛般若經贊述

[0124b21] 我曹眾生無始生死海出頭大聖世尊摩訶衍演說摩訶般若經四處十六金剛般若第二第九覺海要津入道是以支那日本大德僧肇本朝頗多大唐慈恩窺基法師稱贊傳本以來有餘學者豈非山子天資聰敏好學遊學有年流於善本刻苦校讎歲月付諸剞劂不喜後代海內天台宗智者大師華嚴宗相大三論宗吉藏法師法相宗法師大乘竊思諸子經疏一乘三乘教義性相宗法山子

[0124c14] 文化十年癸酉仲冬閏月越州京兆學寮

[0124c16] 校訂例言

[0124c17] ─其三興福寺傳本以此為並存可疑原文不敢臆斷之上善本

[0124c22] ─本經潤飾故此流傳一二右方於格

[0124c26] ─經文。首尾略去中間全文以便

[0124c28] ─本經刊行大藏抽出本經同異大藏宋本明本麗本之上不同其所

[0125a05] ─所得合議以便

[0125a08] ─往往不免剞劂不致

文化十年癸酉十月山野()

金剛般若經贊述
大乘 

[0125a18] 二明本文初中 空有阿僧伽 九百中道瑜伽
中邊分別論彌勒 差異二明大乘 二種聲聞藏菩薩藏中有
素怛覽阿毘達磨毘奈耶華嚴般若 菩薩藏素怛覽深密阿毘達磨 阿毘達磨藏毘奈耶瞿沙第三
梵本隱沒卷軸便 所以 達磨中有大乘加持菩薩 去世九百餘年無著菩薩
統攝七千對法論 浮陀師子三千 菩薩安慧
一部故稱雜集瑜伽之一 三十唯識迦旃延 三百發智論而後

[0125b08]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0125b09]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0125b09] 二明 二明般若上代總有 年代三藏貞觀十九
年初西最初翻譯對法 貞觀二十三三藏先帝 功德
般若三藏聖教 太子顯揚翻經 幽靈既有違和不暇于時
執筆 便五更翻譯 不重
詞句重譯無由 梵本三藏 梵文羅什崑崙真諦 經文題名不同三藏
無著 金剛三義無著 正見邪見正邪
金剛能所 金剛能破白羊 金剛無著一者
因故不可壞慧能 修慧稱為 修慧既是定心能破
修慧中有有漏無漏 無漏中有折伏斷惑二分 通理所知
理觀可知無間解脫 佛果解脫道
名為正斷名為狹義無著彩畫金剛 地前佛果十地 之中一行為首
金剛金剛般若能破金剛金剛般若
一切智斷惑即此故云唐國 流行世親
無著 聖教 十一十三非空
非有真智因而 生起妄想空門真心有空 說教二種隨機四諦二空 無相實相
一音華嚴如來演出無邊契經 法華攝入一乘勝鬘 出生攝入法華波羅蜜
不及受持聽聞法華菩提涅槃 牛車菩提汝等造作 應當等心各各勝鬘
波羅蜜不及真如 經文

[0126a10] 如是我聞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26a11] 第三本文始終其三初文 爾時須菩提即從座起下發 佛說修行中有
爾時世尊 如是我聞 聽者共相時分一時
勝法四化 勝處妙法舍衛國祇樹 孤獨五明二百五
據實菩薩婆伽婆八部 如下流通分聲聞 可知言說
天竺月氏 炎熱以為 月支舍衛國
室羅筏悉底德城 多聞欲境解脫即是 勝軍中印 國名憍薩羅恒河憍薩羅
憍薩羅國無有 名號祇樹誓多太子 誓多戰勝給孤獨園
達多太子處所 廣說緣起

[0126b06] 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0126b06] 第五 龍樹一者德城二者同時 究竟一時同心一味
四者一解脫五者 別解脫解脫三乘 如是名為
名稱大眾大人所知位次 聖果非凡功德漏盡證智 四修大菩提徒眾
二百五龍樹七寶 乃至好物如是 三寶乃至末後破戒
故經云瞻博迦 破戒惡行諸比丘外道持戒比丘
出家四魔乞士 淨命邪命三業 邪命利養故而希奇行人 數珠利養
利養 占相吉凶利養高聲 所得動人持戒威儀 修道果斷煩惱僧伽
理法二百五 成道初一等第二時 耶舍五十第三舍利子一百 第四目犍連一百第五
迦葉五百第六迦葉 二百九十五第七那提迦葉 如是總有二百五常隨
比丘尼 阿含經發趣聲聞乘般若 發趣大乘大乘
最上乘涅槃法華深密 一切有為無為 我所聲聞即是
發趣大乘菩薩發趣故此上來

[0126c15]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鉢入舍衛大城乞食 城中次第乞本處飯食收衣鉢 敷座而坐

[0126c17] 第二 一明化主世尊 食時衣服著衣
陳化舍衛大城乞食 城中次第乞 本處濯足飯食收衣鉢
安住敷座而坐世尊 四魔四魔可知佛地 論說自在永不煩惱熾盛
端嚴諸相 莊嚴名稱一切殊勝功德圓滿 不知吉祥一切世間親近供養
尊重一切方便利益 一切有情食時一一有所無垢稱
難陀諸佛所有威儀無非佛事 食時說經正中 其所大乘無相捨離空有二邊
說經差別時分無相 無相無量義經 無量義處三昧無量義
無相無相慧觀 妙理後方食時著衣 僧伽梨多羅
王城聚落眾說可知顯著三衣 精進甲鎧策勵宣說利樂
避寒猶如著衣柔和忍辱 忍辱不能猶如著衣 寒熱慚愧之上賢善
羞恥策勵 宣說無相妙法著衣量器一者食量二者不大
小名無分別智內證 受食舍衛大城 正法大城無相正法 無垢稱 ()
護法菩薩 正法城中菩薩即為 () 護法 入法界大城無相
舍衛大城乞食無分別智 無相次第乞 一家一家一一
本處無相 後得智 內心有染聞法
說法最勝故世 無著 顯示寂靜故此
世尊端身正念內能真理 無相金剛背面
生死涅槃 捨煩惱真理有空 中道如是對面

[0127b18] 時長須菩提大眾即從座起偏袒 右膝著地合掌恭敬白佛

[0127b19] 第二正說世親其二從此果報不可思議 爾時須菩提乃至云何應住應作
第二周中發心 如何發心乃至修行如何 周中菩薩自身修行 發心乃至
如是增上慢故第說法 發心第二說法者發心 修行 為生第二
所知內心修行 菩薩不住菩薩不住 無分別智真理證得 利鈍二眾故作
周中如是降伏 乃至正宗可以相見如來 不下般若二障
中有初善如來 讚嘆陳請初文
無著菩薩成立般若 波羅蜜成立種姓不斷 初三科判總有
善現讚嘆 名為種姓不斷善現名為發起行相發問修行如來
如是觀住處一部 即是住處對治 別有住處能所對治
如是相應住處二種 對治邪行正行見者 分別住處菩薩如是
所有眾生邪行對治如是 邪行菩薩眾生正行對治分別菩薩應斷
度眾生第二住處 布施邪行對治布施菩薩邪行正行對治
分別菩薩應斷布施就此 中有對治對治 正道增減住處之中
有人名為真如妙法 便正道二執故云 如來福德
福德增益分別 自性是故如來如來福德 不如言詞自性
如來福德乃至 佛法即非佛法如是釋名 信行凡夫
乃至一切法淨心 十地譬如人身長大三佛 莊嚴佛土乃至
可知金剛 十二分但是凡情 不可依據爾時長老西方
長老大德有方須菩提蘇補底善現即世弟子之中解空第一
應佛現生善能現前空義初生現時空寂相師名為善現中一空寂長大
解空善現具壽善現二種出世二者世間 色心相續慧命世間
不通出世故云具壽善現 一者得出慧命二者世間長命 長老即從座起二乘
一乘究竟偏袒右肩顯示 吉祥般若 吉慶右膝著地降伏生死過失
無始右手 生死苦合掌聽者冥合 恭敬表法無著因緣
須菩提一者諸眾生無始 無明在身煩惱疑惑四諦 三寶疑惑不能發問
疑惑起信解故經法不知起信發問般若起信解故甚深
般若信解甚深 未能發問甚深 退轉甚深解悟蚊虻
退轉發問無退 為生眾生生死 無量種種憂苦發問憂苦
正法久住如是 正法隱滅無人住持發問 當令正法

[0128b23] 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0128b24] 世親之中 可以廣破初中
初中所在大眾 三明讚嘆上來 第三讚嘆希有世尊住劫之中
佛出世賢劫千佛之中 四佛出世住劫之中 佛世第六中人萬歲拘留孫佛 出世第七中人三萬歲時拘那含牟尼
佛出世第八中人萬歲迦葉佛 第九中人歲時釋迦牟尼佛第十中人萬歲彌勒佛 第十五九百九十四一劫
住劫中有住劫從此 十二大劫星宿劫第一日光 從此三百有餘佛出世 諸佛出於值遇善護
世親同行 梵行菩薩發心諸佛 如來護念之一
自利增長善法同行菩薩 梵行教授利他付囑 未熟菩薩即是發心未熟
二種一者未有功德二者 功德退失以此根熟菩薩 教導退退
進修付囑不退不捨 大乘未熟 世尊未熟不捨大乘 名為付囑
一者菩薩之中退退 不捨大乘名為付囑無著 如來成道
菩薩過去善根成熟 住處住處中說聖道 分別對治斷除增減二執
正道凡夫菩薩佛地成立般若 如是名為善護念付囑 菩薩未能發心修行如來涅槃付囑
攝受菩薩以此 佛法攝受根熟菩薩 護念一者如來現在未來
二時護念現在安樂 作惡未來惡果名為利益慈母 兒子現在二者差別
善能差別善護念 般若攝益有情 世間破壞般若畢竟
普遍攝益 二乘自利相者信行地中凡夫 有種種別差別別異
付囑 名為安處付囑 未熟涅槃菩薩諸佛
善友二法 法爾攝益 傳說般若深法使傳燈
即是有所 正法正道悲者即是法爾 法爾攝益尊重轉授 般若故而展轉傳教

[0129a28]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0129a29] 第三 善男子烏波索迦不受別解脫不能親近承事名為
阿耨多羅無上 又名菩提 無上正等正覺等正覺
外道二乘菩薩 圓滿如是名為無上正等正覺即是法身勝鬘如來即是
法身法身涅槃界發心 名為云何問住 何處安住云何
修行發心如何修行云何降伏其心 修行煩惱所知如何除斷云何 眾生心云何修行
提心云何降伏厭離有為 一切即是云何降伏其心一切 云何修行一切眾生云何
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 世親無著不同
故作心思 一切修行相應三摩 三摩無分別三摩提
對治分別無分別三摩提無分別 有分是非是非 煩惱煩惱惡業惡業生死
無分別分別 降伏折伏折伏 三摩
折伏分別心散亂名為降伏 分別三摩名為修行何故不得 善男子等於三乘菩提云何
大乘勝鬘四重 攝益不可得 既是聲聞大乘行為不可得
二乘行者為難世尊善哉 菩提差別發行菩薩

[0129c10]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來善護 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如是如是降伏其心

[0129c13] 第二 中有一者二者 善哉善現少有合理印可
深廣善哉 宣說 聽受諦聽聽者
飢渴一心語義踊躍聞法 如是

[0129c21] 唯然世尊樂欲

[0129c21] 第三 敬詞其事

[0129c23] 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如是降伏其心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濕生 化生有色無色有想無想若非有想無想

[0129c26] 第四 次復云何修行須菩提菩薩 如是降伏之中廣大
第一常心顛倒 世親無著第三修行 住處差別十八
初十地前資糧加行凡夫修行 信行第十七證道十地菩薩行淨心 第十八佛地莊嚴佛土
下文住處住處 波羅蜜淨住等於初二住處即是十八 初二第三住處十八 色身法身故第障礙住處十二
第五淨心住處第十七證道第六 住處第十八佛地 一切住處
且如初二住處 廣大甚深二種住處住處之中初四信行初二
加行位無著不同世親 十八差別一一 菩薩如是菩薩如是
菩薩眾生相即非菩薩 如是修行相應三摩 眾生相人相壽者相菩薩
如是降伏其心世親 十八差別初二差別不同無著 一一云何
如何安處修行 菩提大利先發大菩提心 節餘能破 發菩提心一切
圓滿發菩提心譬如大海 最初發心亦復 如是五乘善法皆因世界初始
即為荷負諸眾生五趣 無量種類荷負依止空界無不 菩提心亦復如是空有厭離
菩提求證眾生 下劣一念多劫 發心修行利樂功德發心一者見聞
功德神力二者聞說菩薩藏見聞 佛法念言法住四者 眾生無慚憂苦惡行放逸懈怠
不信濁世如是煩惱 菩提願由此便大菩提心 發心十德
親近善友同道若非 善友涅槃善知識 不殺生不殺生
乃至邪見邪見善知識猶如十五日漸 供養諸佛供養現前
三修善根所為 勝法勝法如是 五心柔和猶如良馬
能忍菩提寒熱慈悲 一切深心平等怨親無二 信樂大乘求佛智慧法華
佛子心淨柔軟利根無量 深妙厭離有為 生死惡趣無暇眾苦逼迫自身之中
四大惡業九孔臭穢不淨三十 無量煩惱燒煮身心 念念造業六趣輪迴思惟
深心菩提觀佛果相功德 法身具戒無畏無量勝法 妙智慈愍眾生開導正路
皆除功德希求 眾生觀眾生不信 惡業正道信受邪道
眾苦惡業自行 悲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 生苦厭求犯戒
無間業無慚大乘聰敏善根自貢改悔 無暇匱法
妙果涅槃惡趣 深心發心如是發願決定 無上菩提有情一切義利
隨意諸佛釋迦佛 三無數劫勝觀寶髻釋迦牟尼佛無著菩薩由此清淨
堅固菩薩無數三大起信精進定慧降伏大願 善友以為惡友方便
棄捨大菩提心修善增長 退屈名為最初修行 初發心趣入無上菩提大乘
諸菩薩生死海作出勇猛定當 登彼岸唱名廣大心十方無邊 世界無邊眾生無邊如是無邊眾生無始
十惡發心眾生 攝受廣大心度脫無著 有想無想境界
境界有想有想無想 無想無想 識處有想無所有處無想
所有第三識處非非想 所有卵生如何無餘涅槃
緣故難處 難處眾生難處即令無妨

[0131a13] 我皆令入無餘涅槃滅度」。

[0131a13] 一心涅槃自性清淨 如來藏有餘生死無餘
生死無住大悲般若二行 方便涅槃菩薩 意樂無邊眾生無餘涅槃第一
無著何故涅槃如是 便世尊初禪方便涅槃初禪涅槃世間離欲但是士夫果
離繫果何故有餘涅槃 無餘涅槃 非一向者非一
云何無住涅槃三乘共通

[0131a26]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眾生 滅度

[0131a27] 常心菩薩 常度

[0131a29] 何以須菩提菩薩我相人相眾生相 壽者相即非菩薩

[0131b01] 第四顛倒 我等分別妄想 顛倒無有顛倒
服藥無實故世 三世五蘊差別見過我相 不斷眾生相現在命根不斷
命者命根斷滅過去後生六道 婆伽婆命者即是名人 不同

[0131b10] 復次須菩提菩薩法應布施 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香味法布施

[0131b11] 世親第二布施 一者在家三福出家六波羅蜜 二者在家
福業今世後世 愛樂賢良君子稱讚名為福業 施者諸眾生無始來生
慳貪使財色 貪著財色修行
禪定出家六波羅蜜出家修行先行 勝者眾聖最勝
相違第二世親 資生無畏法中一二三修行 無著一者資生
二種財施二者無畏離苦 怖畏三法隨機 中資無畏
作惡作惡不生怖畏法施 定慧正說疲倦 簡擇無性亦作現有
波羅蜜多財施無畏施法施 中一 如是不住
布施不著自身 自身菩提 報恩不住色不著增上果
奴婢自身報恩果報 不著異事 兩句初一
自身一句不著報恩果報

[0131c15] 須菩提菩薩如是布施不住於相

[0131c15] 第三中有 疑難不住相想分別心
不住分別心不著 外相不見受者施者施物故而 即是
不見便有病而且中道 波羅蜜多唯識最勝攝受 建立波羅蜜多安住依止意樂 事業便迴向清淨
無相即是第五便最勝釋疑中有 一者四者上來 無著不住
住處第二波羅蜜相應住處 第二淨心住處中文乃至 明淨住處不住於相 不堪顯示不住
從此相應解釋知者第二住處已去一者對治二者
攝持處所得當菩提 名為攝持四者安立安立真如 五者顯示顯示相應三摩
就此明淨住處不住 對治對治不住 布施攝持當來
不住施者第四安立不著 三事即是安立第一義第一義 無住無垢稱無住
安立無住故云不住 住相顯示相應三摩提及 散心二時不住相想如此
論說六波羅蜜二種一者未來 現在不住不著 波羅蜜未來不著五度
未來現在名為色聲 現法涅槃施者名為 法行故知
理應法行布施 論文

[0132a26] 何以菩薩不住相布施福德不可思

[0132a27] 世親第三上來 自下釋疑 三事
故而施者如何如來 無住最多何以 佛語須菩提何以教令無住 有相施者順世破壞
世間思議 無相施者出世間不可破壞得出 菩提堅牢不能算數不能
有相無相 施者寬廣無邊無有是故 最多不可以情思算數計量多少

[0132b11] 須菩提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 世尊須菩提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 世尊

[0132b13] 第二 東方虛空一一 善現山河大地
諸事大小有相布施 虛空大小分量無相布施 唯有虛空法身十方
虛空無邊不可無相 不可計量世親其事有種 不同
有相所有差別眾多 無相差別施者無限 成佛遍滿差別
別理空無普遍一切虛空

[0132b26]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 思量

[0132b27] 第三

[0132b28] 須菩提菩薩

[0132b28] 第四 教行無相 不久當成廣大汝等
世親無著就此明淨 明淨住處不住
故世顯示不住福德最多 菩薩聞說無相不生堪忍欲樂修習所行自體殊勝
果報無相何所有相 福德自體無相不能 有言學長無能
無名所以菩薩福德世尊 故而虛空猶如虛空 因緣一者遍一切處不住相中
虛空遍一切處無間有色 不同 長久無相虛空成佛已去周遍
圓滿長久不絕不住相中 無相果報菩提法身
提法不住有相不得 得佛菩提二者寬廣高大殊勝 虛空殊勝
殊勝 無相亦復如是無盡究竟不窮虛空畢竟常住無窮盡無相 如是無限無盡不窮

[0132c27] 須菩提云何可以相見如來

[0132c27] 世親上來宗正自下廣破 中論十三十二 四重校量第一校量
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不如受持四句 第二校量恒河沙一一 恒河如是恒河一一一世界
世界七寶滿布施不如 四句偈財施校量第三 恒河沙等身命布施不如受持
四句偈第四校量一日三時一一 恒河沙等身命布施不如經典 法施校量以內身行
供養初二財施校量財施 校量之中第二第三合為 一一初三 第四校量十二
校量之中一者可以相成 如來 須菩提白佛眾生 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校量之中初三校量 之中無相 無相因果無相
之中世尊善現如來 不住於相布施所行既是無相何故所得有相
佛化三相故而三相 未成名為生相成道後說 人名入涅槃名為
如常現形隨機接物 眾生有相便 不順不可以相見
如來法身無相如來三相 法身如來

[0133b03] 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 非身

[0133b04] 第二善現 善現 聰敏得意 即非相者
三相相者即非法身無相 三相即是有相即非相者 無相無相

[0133b11] 須菩提所有皆是虛妄諸相 如來

[0133b12] 第三重印所有皆是虛妄虛妄一者 如法無生名為真實
虛妄即此二者無漏法真實有漏名為虛妄中邊分別論 虛妄心心圓成名為真實
名為虛妄故此下文我相即是 乃至離一切諸相諸佛 有為無漏虛妄諸相
三相相者法身無相上來 自下無著 住處第三得色住處 住處第三住處住處中有
得色法身中文其三 科判得色菩薩發心 修行見佛三相相好具足便欲求
三相不是如來須菩提 得色菩薩 攝持安立顯現
即非相者攝持攝持 菩薩攝持可知

[0133c04] 須菩提白佛世尊頗有眾生如是言說 章句

[0133c05] 世親校量 第二上來無相得無 甚深不同有相佛滅度一切
在世眾生不生信心如來 成空來世惡人如何能信 未來菩薩三德
積集善根不空偈言 不空三德戒定慧一者修行
三學二者善友諸佛空有 無我文中言說章句能詮
無相因果眾生無相 智順有相返生善現 無著上來差別第四
得法住處住處第三住處 上來得法中有一者 說法二者得證得法言說法身
能詮證得法身 修行求證色身佛言有相虛妄法身 便求法無相無相
善知識思惟修習 言說法身

[0133c28] 須菩提如來滅後後五 持戒修福章句信心以此為

[0134a01] 第二無著世親世親修行 如來悉知福德二空不著
空有無著顯示修行顯示 顯示善友攝受皆是 須菩提疑問佛語善現
莫言不生實相實相 須菩提頗有眾生 言說法身後五 釋迦滅後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
比丘尼正法一千 教行證中正法住像法時而證法不得教行
正法末法教法 無行設有持戒修行名聞利養 後者即是第三五百年正法
正行藏經佛滅 第一五百年解脫堅固修行 解脫出離第二五百年禪定堅固
修行分得不得第三五百年 堅固經論達多第四五百 福德堅固福德第五
五百年堅固後五百年 持戒修福後五百年 具戒定慧無相因果經教淨信 隨順以為實相

[0134a27] 一佛五佛 無量千萬善根章句 一念淨信

[0134a29] 第二無著 天親前科 一念供養無量諸佛乃至
受持聽聞善根更多 何故一念 熏習在身當來成熟能破無量廣大生死

[0134b07] 須菩提如來悉知諸眾生如是 福德

[0134b08] 第三明達二空空有 無著善友攝受 世親如來悉知肉眼
見者比量現量 諸眾生無我所有持戒福德如來 佛智現量中說菩薩
福德 故云如是無量福德無著悉知 知名見者色身
住所依止即是 善友無量 即是攝持種子

[0134b20] 何以諸眾生我相人相眾生相

[0134b21] 第二無我無法 後五歲時菩薩 生起非有怨親是非
之類自心聞人二空 持戒所以如來佛智 三世五蘊差別一一 妄取名為我相相續不斷
現在名為眾生相現在 不斷名為命者命根斷滅未來復生 六道名為今人命者
不同自體相續名為我所 眾生二我我所乃至 命相展轉餘趣為人
為人上來故云無我相等

[0134c07] 無法相無非法相」。

[0134c07] 第二明法 之中四法結成筏喻中有空有相次初中
四法相次中有有法我人非法
我人不著空有 取法非法 空有
具有無法相凡情妄執執法 有名法相知法故云 無法相其所實有法相無非法相
圓成而是無名非法 無有智者圓成無非法相其所無我實有故此
無相無相無相無我 不可以宣說有為菩薩 聖者不可說故云
無相無言不可說有言智人 言辭執著

[0134c29] 何以諸眾生為著我人眾生

[0135a01] 不著空有相中

[0135a03] 取法我人眾生何以 非法我人眾生

[0135a04] 執法我人圓成 人我無二
故云無法相無非法相二執 一切空無人法二我實有 無我理體不可說不可以言說
有為法性言辭 取法為著我人 云何有無使現行煩惱無我
有無使者無明住地即是 分別法執現行煩惱現行 有種隨逐有法
現行煩惱障無著 隨眠不斷是故 諸眾生取法為著我等世親 法執取法故我便

[0135a20] 是故不應取法非法

[0135a20] 第二 取法取法 不如非法隨順
正說如是

[0135a24] 是故如來汝等比丘說法筏喻 何況非法

[0135a25] 結成筏喻 言說及其不假 上來世親
無著顯示實相對治 何者一者外道二者內法凡夫 聲聞增上慢菩薩四者世間
無想定第一我等第二法相第三者無法相有法有法 無法第四有想有想第五
無想無想定諸菩薩 顯示對治 修多羅章句
顯示言說法身 攝持諸菩薩 安立第一義取法非法

[0135b11] 須菩提云何如來阿耨多羅 菩提如來有所說法

[0135b12] 世親 第三無想得無 何故釋迦佛道場說法
入滅真諦偈言嬰兒 童子五明十年欲樂二十九 三十五成道四十五年中廣度諸眾生
即是有相不行無相 善現 一者法身真理
二者報身妙智化身 法身妙理菩薩不測報身實智二乘 不知現形便
實證菩提說法便是有想 真如法身善現

[0135b26] 須菩提無有法名 多羅三藐三菩提無有如來

[0135b28] 第二中有 世諦二身菩提 說法第一義諦真如法身
無得菩提無能說法無有 法身無相無有菩提 世諦 不定不定

[0135c06] 何以如來說法不可不可說非法非法

[0135c07] 展轉何以不可說 不可可取
無可無可不可說非法 非法愚夫人法有名 圓成無名非法聖者達人無名
圓成有名非法法身寂淨不可說 非法不可說非法應化非真 說法者說法不二
真佛假說 無二聖者不二取法 真理何故
不能 方能

[0135c21] 所以一切賢聖無為法差別

[0135c22] 聖者無分別智 真理方能斷惑而立差別聖人 無為法聖人證法如是說何況
何以法遠離言說相 來世無著經文即是第四 得法上來言說法身
二明得證得法中有一者智相 得法住處無分別智真如 智相住處二者福相得法
住處明初得色佛言色身 求法欲求法身即是 菩提法身智相智相法身
真如法身外事 眾生說法無相法身之中 菩提無法以為
善現答言真如 真如不可說非法 非法聽者真如
不可無得 世親真如說法非法 妄執取法非法人法
非法圓成

[0136a16] 須菩提云何滿三千大千世界 布施所得福德

[0136a17] 世親校量之中上來釋疑 校量真理之中菩薩所行無相豈不
世尊善現 善現如來

[0136a23] 須菩提甚多世尊何以福德即非 德性是故如來福德

[0136a24] 第二 財施福德即非 福德出世福德
聽聞發生無分別智得出無相 如來福德是故如來財施 世間福德

[0136b01] 佛言有人受持乃至四句偈 他人其福勝彼

[0136b02] 第三 校量之中校量所以乃至 四句偈受持四句領納
四句偈 圓足即為一句廣大第一 顛倒四心一句不住
布施即為一句如是 無分別分別色聲香味 句義不成
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 句義受持智慧 不空二種菩提

[0136b14] 何以須菩提一切諸佛諸佛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

[0136b15] 聽聞思惟修習 智圓滿從此生理 總合
一切諸佛從此諸佛 阿耨菩提法身佛從此 實名無為實相所得

[0136b22] 「須菩提佛法即非佛法

[0136b22] 無分別智真理 智圓名為佛法十方諸佛得名 佛法不得即非佛法初一
不解佛法第一 受持福德 上來世親無著說欲得證
法身中有上來明智法身 福相得法住處 真如智相法身無法
受持如來校量如來言說法身 得法受持四句甚多

[0136c07] 須菩提云何須陀洹

[0136c08] 世親校量釋疑校量釋疑 一者二乘一切聖人
無為法得名無為法何故 第二 疑云何故如來
所聞 第三何故菩薩莊嚴 淨國一切聖人
無為法差別不同前段 所生不住相想 之中一一文中
二種一者生死 出世生死即是逆流出世 便是預流

[0136c23] 須菩提世尊何以須陀洹名為 而無所入色聲香味觸

[0136c25] 第二善現正在無趣 趣入名稱預流
色聲有分真理 契理色聲預流
上來世親無著 上來差別第五修道得中 住處之中第四障礙住處
十二聖者 預流 時而無我三果 第四煩惱所知

[0137a09] 須菩提云何斯陀含 須菩提世尊何以斯陀含 一往往來斯陀含須菩提
云何阿那含阿那含果 菩提世尊何以阿那含名為不來 無不是故阿那含須菩提云何
羅漢阿羅漢道須菩提 世尊何以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 羅漢阿羅漢道即為我人 生壽

[0137a18] 此後三果三果之中應有即為我人 第四善現 阿羅漢善現


[0137a22] 世尊佛說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 第一離欲阿羅漢離欲 世尊阿羅漢道世尊
須菩提阿蘭那行者須菩提 須菩提

[0137a26] 引證第一離欲煩惱 以是俱解脫不同慧解脫 煩惱障之中
阿羅漢我人還有 不能無諍世尊無諍
故世無不得無

[0137b05] 須菩提云何如來然燈佛 有所

[0137b06] 世親第二 然燈 釋迦佛菩薩滿摩納
仙人定光佛女人 布髮掩泥 說法第三僧祇
女人聞言供佛取錢便共同因此 夫婦作善知識 聖人無為差別
釋迦取法光復 以為有所分別 執法無所得智證
分別心所得法分別心 得名無所得所得 所聞分別
所得真如中都無所得證智不可說不可 問言燃燈佛智證有所

[0137b24] 世尊如來然燈佛法實無所得

[0137b24] 第二可知理實智者 不分理實智者 智證分別無所得世親
無著第五 住處十二第二 所得名為多聞有所
定光佛分別有所

[0137c04] 須菩提云何菩薩莊嚴佛土

[0137c04] 世親第三無為法 不可不可說何故菩薩莊嚴 國土云何報佛法王云何
世間法王中有 菩薩莊嚴淨土法王初中善現後世
菩薩莊嚴佛國土初地 菩薩淨土分量一一見佛 不同自身淨土之中即是
嚴淨佛土何故前言聖人無為差別 諸菩薩 內證真理莊嚴外事形相之中
七寶莊嚴內證莊嚴外事形相之中而言莊嚴佛土 菩薩便是無相
莊嚴淨土唯識 修習無分別智唯識智相 真理即真莊嚴大乘十八
滿淨土出世善根說淨 發菩提心修行出世善根積集 名為廣大自在
相者淨土心淨佛土 以為 廣大法味喜樂所持空無
入門菩薩莊嚴佛土善現 形相菩薩莊嚴佛土

[0138a02] 世尊何以莊嚴佛土即非莊嚴 莊嚴

[0138a03] 第二 諸菩薩內證莊嚴七寶如觀西 池水莊嚴有形莊嚴即是
境界莊嚴佛土莊嚴即非莊嚴外形莊嚴莊嚴 無相莊嚴

[0138a09] 是故菩提諸菩薩摩訶薩如是清淨 香味

[0138a11] 第三 如是清淨心修習淨智清淨 外形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智證 無住無住無著十八差別 之中第七佛土住處十二
第三攀緣修道攀緣 有形莊嚴淨土西方

[0138a20] 須菩提譬如有人須彌山云何 身為

[0138a21] 第二法王 聖人 無為差別何故報身受用
法樂法王無限法界 世間法王 山王須彌山
無心山王眾生分別心自取 報佛無分別 眾生有分分別法王 無分別自取法王

[0138b02] 須菩提世尊何以佛說非身 大身

[0138b03] 第二佛說非身 有分大身無分別無著 第八成就眾生住處
第四眾生故此如來 形相攀緣報身廣大無量羅睺 阿修羅王須彌山大眾不見自體
何況欲界小眾如來捨離眾生 為此

[0138b11] 須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恒河 云何恒河沙

[0138b12] 世親第二校量之中上來 自下第二校量財施 初中校量
所以中有世尊 第三如來校量 四大所以偏將恒河
一者二者世間 四者說法恒河
恒河方廣深淺 四十恒河沙如是恒河 恒河一一恒河
無量恒河一一一佛世界以此 恒河三千大千世界布施 不如 受持乃至四句偈何以
受持功德菩提一切外緣不能 財施為生死因破壞

[0138c02] 須菩提甚多世尊恒河無數

[0138c03] 第二善現

[0138c04] 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 七寶滿恒河沙三千大千世界 布施不須菩提甚多世尊
善男子善女人乃至受持四句 他人福德福德

[0138c09] 第三校量中有一佛 菩提三佛校量

[0138c11] 復次須菩提乃至四句偈 此處一切世間天阿修羅應供養佛塔 何況有人受持讀誦須菩提
成就最上第一希有若是經典所在 即為尊重弟子

[0138c15] 自下第二 所以中有三復何以布施不如 受持三復一者
處處人人 二障三千大千財施 法施因故
處處人人佛塔 十方諸佛真法身故舍利 化佛般若經一切諸佛真法
無著即是十八差別 第九遠離隨順散亂故第 十二第五散亂
般若修學典籍文中 因緣顯示法勝 對治因緣即為
一者攝取福德二者天等 供養所有成就 希有四者如來

[0139a04] 爾時須菩提白佛世尊我等云何奉持

[0139a06] 世親第二復次所以 金剛能破煩惱金剛 般若除斷彩畫金剛無著
種種堪能受持般若功德 財施初善如來

[0139a11] 須菩提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 名字奉持

[0139a12] 如來 勸持所以

[0139a14] 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 波羅蜜

[0139a15] 諸佛 不獨佛說般若波羅 十方佛無分別
無分別法王 自體般若波羅蜜非一 般若諸佛出生
諸佛諸佛受持乃至四句 供養

[0139a23] 須菩提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 白佛世尊

[0139a24] 第二 不獨善現 一法如來善現

[0139a27] 須菩提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

[0139a28] 第三復次所以 受持所以釋疑中有 世界
其二一者受持便功德世界二者 財施煩惱
起種世界財施 生長煩惱世界財施亦作 持法甚多財施
煩惱財施不及受持 四句以為

[0139b10] 須菩提甚多世尊須菩提微塵如來 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 世界

[0139b12] 稱多 微塵世界微塵 微塵微塵
即如微塵 微塵微塵 微塵微塵世界
世界財物非世界財施 世界

[0139b20] 須菩提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 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如來何以 如來三十二相即是三十二相

[0139b23] 第二釋疑受持 甚多福德有相法身如來三十二相化身
三十二相化身即是 非法是名三十二相化身三十 二相上來世親無著
世界十八差別第十 眾生中觀破相即是 住處第六影像自在便故此眾生色身名身
便故作一合相方便一合相 中有一者色身二者名身色身一者微塵所有微塵
二者色身微塵如來 微塵名身世界非世界 無形不可世界
可以三十二相第十一供養 如來第七具足資糧 供養如來資糧 第一義法身

[0139c14] 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恒河沙等身 布施有人乃至受持四句 他人甚多

[0139c16] 世親 校量自下身命校量 校量福德所以無著
第十二遠離利養疲乏熱惱精進 退障礙第八 懈怠利養眾生
味著懈怠味著利養精進 功德退失遠離故而身命 校量進趣

[0139c25] 爾時須菩提聞說解義涕淚悲泣 白佛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 所得慧眼未曾如是

[0139c27] 世親自下所以中有四一 聞法二世 實相三世實相世尊
進發信心須菩提 聞說捨身深義菩提 悲泣無著自此
悲苦捨身聞法傷感世親 有人發起精進 味著懈怠諸菩薩慚愧

[0140a09] 世尊有人信心清淨 相當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0140a10] 第二聞經信心當來得無 分別智妄分別二空實相 是故多身不如受持捨身
輪生菩提

[0140a15] 世尊實相則是是故如來名實

[0140a16] 第三實相 無相即是相者虛妄 差別名實相者虛妄
名實聞說實相 妄分別不是

[0140a21] 世尊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 當來後五眾生 受持第一希有

[0140a23] 進發信心即是無著第三菩薩 惡世眾生實相 現在菩薩聞說般若進修惡人信解
希奇菩薩受持不足就此文中初善如來中有

[0140b01] 何以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0140b02] 第二中有世親 說法空也無著 人空明法人家

[0140b05] 所以者何我相即是人相眾生相 即是

[0140b06] 第二明法空也

[0140b07] 何以離一切諸相諸佛

[0140b07] 第三 有分生死分別 妄想生死諸佛 多身便是
受持聽聞無我 因故捨命

金剛般若經贊述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33 No. 1700 金剛般若經贊述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佛教電腦資訊功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