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Miaofa Lianhua Jing Xuan Yi 妙法蓮華經玄義

Scroll 10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十
天台智者大師

[0800a19] 第五釋教相者不明教相法華》,不明文義 教法
出神阡陌縱橫有所 修多羅無義不可
南岳大師有所經論 佛語天台略明 去取判教

[0800a27] 大意無名相中假名經典 華嚴》,高山
次第次第修行地上功德如來阿含》,《 人天因果,《深義,《禪定,《
外道無常知苦斷集 不明如來方等 小彈歎大褒圓慈悲行願事理不明
般若菩薩陰入 不明涅槃在後三修
五味如來原始要之 皆是得益 意趣

[0800b12] 法門 大小觀法十力無畏種種規矩 如來布教元始
中間取與適時大事因緣究竟 大化宿淳厚 菩薩位功德
我身我所信受如來。」 不堪無量樂法 便附近:「讚佛眾生
。」如此以此入佛既得彈斥即如方等:「切責。」
滿大品 :「眾人。」 家業

[0800b27] 如來大綱 微細綱目譬如 無量義:「無量義
。」一佛乘分別無量 大數如是法身
道樹佛智 久矣:「一大事因緣出現」, 久矣:「殷勤方便」,
:「諸佛真實」,照會 久矣!〈信解品:「師子床便 」,大機久矣!「
小機久矣!「方便附近」,久矣!「 」,調久矣!「知眾」,
久矣。「後付家業」,教行久矣

[0800c13] 深遠彌勒不識所為因緣下地二乘 凡夫:「十方佛。」
已今當最為難信難解 不明易解。《無量義 易解。《涅槃
易解 重疊 意即佛智佛智
如此艱難

[0800c23] 道場梵王直言請法 疑網往復殷勤方等可知 華嚴金剛藏
人師法華小乘 不及菩薩一邊身子 :「所生合掌瞻仰諸菩薩
具足」,小乘 彌勒文殊解脫金剛藏

[0801a02] 本門菩薩佛說佛法菩薩菩薩菩薩就此有加十方雲集皆是盧舍那
宿世知識雲集菩薩 發心我所一往不無 十方佛華嚴同名
金剛藏舍那分身 三變土田一方四百萬億那由他滿 諸佛釋尊分身

[0801a10] 華嚴復出兩句 法華開權前後
不比佛教 聖心所以 教相如來權實二智甚深如是

[0801a17] ○即為所謂

[0801a18] 南北通用教相不定。《 菩薩日照高山名為頓教三藏
小乘半字十二 大乘五時般若乃至常住 漸教別有
佛性常住,《勝鬘》、《光明 偏方不定教通途共用

[0801a24] 一者 丘山不定更為 十二年前三藏得道十二法華明見得道無相
最後一切眾生佛性闡提作佛常住

[0801a29] 二者法師不定 四時莊嚴 無相常住之前指法
會三歸一菩提同歸

[0801b03] 二師道場觀法 不定五時教光宅 四時無相之後同歸
之前淨名》、《思益方等經褒貶抑揚

[0801b08] 四者亦作五時教 為人淨名》、《般若無相 南方

[0801b10] 五者菩提流支滿十二 年前皆是半字十二皆是滿字

[0801b11] 佛馱三藏學士光統四宗判教因緣毘曇四緣假名
三假相宗大品》、三論涅槃》、《華嚴常住佛性湛然

[0801b15] 五宗華嚴 護身大乘

[0801b17] 有人 光統四宗有所六宗 同歸諸佛真實名為
真宗。《染淨法界名為 四宗即是

[0801b21] 禪師二種大乘相大無相 大乘相者華嚴》、《瓔珞》、《大品階級
十地功德無相楞伽》、《思益》,真法 一切眾生涅槃

[0801b25] 四宗五宗六宗二相滿一佛 無二一音說法隨類諸佛
常行一乘眾生見但是一音

[0801c01] ○三明五時不成 四時三時十二年前 成實論:「
三藏實義。」實義所謂無相 三藏十二年前阿含中說:「 老死老死邪見老死法空
老死生空。」三藏二空 豈非無相釋論:「三藏明法 大空。」摩訶衍十方大空
大空無相成道 摩羅》,無相無相 (云云) ?大論:「得道泥洹
般若。」般若

[0801c13] 復次十二年前 得道不得得道》。 四諦調心方便不得
得道得道 不得最初 佛法寂然無聲真實知見最初
豈非十二年前得道得道 不得邪說得道何等 得道無相不見
九十五非得佛道 (云云) 。

[0801c23] 十二無相 佛性常住無常八十 會三歸一褒貶
可解無相無常有無 何謂無相不明佛性法身常住 般若佛性法身不共般若
云何佛性?《大經:「佛性 首楞嚴般若。」般若乃是佛性 稱佛
三德般若無相般若 ,《涅槃第八:「摩訶般若 中說無我不二。」不二即是
實性實性即是佛性如此明文 意言涅槃佛性法性常住 可變。《般若實相實際即是
無生無生即是二義故知 實相即是正因佛性般若觀照即是 佛性五度功德般若即是佛性
三般若涅槃三佛?《金剛般若 :「菩提菩提。」 實名實相菩提豈非
佛性異義分別 帝釋無常 十年佛說佛性常住,《涅槃:「八十
娑羅入滅。」 (云云) ?《釋論:「生身法身」,生身同人 寒熱病患法性身光明
無邊猶如虛空法性身 菩薩說法聽法生死何況 。《釋論:「生身法身佛
無量」,豈可無常八十法身 法身不滅均提沙彌憂惱和尚戒身答言乃至解脫
答言何況般若法身而言無常 般若何故問住:「諸天 三菩提應當入聲
不能三菩提何以生死 三菩提 所以者何上人不斷
功德。」聲聞何所隨喜隨喜 即是般若,《大品:「二乘智慧猶如螢火菩薩一日智慧
日照四天下。」十三卷云:「譬如不從 大家作務當來男女 般若枝葉聲聞辟支佛
行經。」:「像觀。」 褒貶般若 二時諸天白佛:「第二法輪
不見第二般若?《淨名:「 道樹降魔甘露覺道乃至 不無。」相對第二
輪轉。《法華:「波羅柰轉四諦法輪最上法輪。」《涅槃:「波羅 轉法輪天人須陀洹果
此間拘尸那城轉法輪八十萬億 不退轉。」第二 般若十二無相
般若故知無相眾多 ( ) 。

[0802b23] 褒貶第三七百阿僧祇無常不明常住褒揚而已般若時大弟子說法
菩薩法門 不識不知故知褒貶 般若之後第三彌勒
屈折聲聞七百阿僧祇 不然佛身無為 度眾生
金剛七百;《涅槃金剛 常住:「實相觀佛」,不思議 解脫真性方便即是三佛
塵勞如來豈非正因佛性 三義宛然無常涅槃佛性

[0802c09] 第四同歸正是收束 一乘不明佛性神通延壽 恒沙不明。《
一種性相一地所生其所說法 一切智:「開示悟入 。」《華嚴佛智菩薩智慧菩薩
如來智慧十方。《法華 智慧十方非常,《華嚴 云何常住華嚴道場
正覺成佛。《法華成佛久遠中間今日 皆是而言本地 不明無量義經:「華嚴歷劫
修行未曾宣說如是甚深無量義經。」甚深無量義經甚深甚深法華豈不常住天子
:「世間相常住」,:「無量 僧祇壽命無量常住不滅。」伽耶城壽命 數數示現應佛壽命阿僧祇壽命無量
報佛壽命常住不滅法佛壽命三佛宛然常住。《法華示現 一者應化菩提示現
釋氏伽耶城不遠道場 三菩提報佛菩提十地滿足 涅槃:「成佛無量無邊千萬
那由他。」法佛菩提如來藏 涅槃清淨不變:「如來如實知 ……不如三界三界。」眾生界
涅槃界眾生界如來藏:「 汝等汝等當作。」正因佛性:「令眾生知見」,佛性
:「佛種緣起」,佛性。《法華 佛性佛如來大菩提究竟滿 一切智慧:「不敢汝等
當作諸眾生皆有佛性 云何涅槃:「出世 果實利益安樂一切令眾生
如來如法華中八千聲聞得受記 果實秋收冬藏。」八千 法華不見佛性,《涅槃
明文涅槃二十五:「究竟 畢竟一切眾生所得一乘一乘名為 以是一切眾生佛性
眾生一乘。」一乘 涅槃涅槃三乘得道 ;《涅槃本義處處
處處未來常住三世人眾 神通延壽滅盡神通延壽 (云云) 。

[0803a27] 五時教常住眾生佛性闡提作佛論師二諦 五時教二諦二諦
二諦無常二諦 不出二諦別理二諦別理
無常眾生佛性闡提作佛例如 故知明理何為常住

[0803b06] 頓教可解既是何為別異應從大小顛倒 ( ) 。

[0803b08] 偏方不定教次第一緣金光》、《勝鬘》、《楞伽》、《:《
次第彈斥分明釋梵四王十弟子乃至文殊 訶斥宛然次第而今
。《淨名次第淨名往昔追述不堪 十二年前
偏方淨名 ,《淨名:「塵勞如來」, 次第 (云云) ?

[0803b18] 涅槃五味五時 三藏十二年前十二般若無相
出生方等褒貶同歸法華醍醐 常住現見文義顛倒相生
次第何者:「」, 二部云何十二部對於九部 一者十二部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