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Miaofa Lianhua Jing Wen Ju 妙法蓮華經文句

Scroll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二
天台智者大師

[0016b05] ◎「憍梵波提」,,《無量壽牛王,《 :「五百牛王
唼唼人稱 。」五百 五百比丘
憍梵天上尸利沙天王供養。《:「天上不樂人間比丘第一。」 天上樂欲世界悉檀
所致為人對治 第一義 (云云) 。:「 不知羅漢得罪
天上故居 。」佛滅度迦葉羅漢 使憍梵憍梵:「和尚。」答言:「。」
:「佛住佛滅。」道流 大迦葉 (云云) :「大象世尊和尚滅度在此何為?」


[0016b22] 三藏得道 通教
界內善惡別教善惡實相圓教

[0016b26] 四無所畏安住 牛王第一義天天上

[0016b28] 觀心心性中道安步平正 牛王

[0016b29] 「離婆多」, 星宿宿和合,《文殊常作 父母星辰乞子
得出本字和合有人 釋論》,宿不免
手足小鬼煩惱不測身故和合常作 本身眼見若是
疑惑猶豫:「 ?」常作眾僧:「。」語云: 「遺體 。」得道 ( )
。《:「坐禪入定比丘 第一。」

[0016c13] 五陰非我所有三藏五陰非我分別十法界 五陰非我
實相

[0016c16] 日星宿 三昧

[0016c17] 觀心觀心念佛十方佛 (云云) 。

[0016c18] 「畢陵伽婆蹉」,餘習五百婆羅門恒水:「 。」神往
合手:「。」大眾佛言:「如此。」《:「 避風婆蹉比丘第一。」

[0016c23] 三藏 十法界高下自在具足佛法

[0016c26] 常樂我淨自在 梵聲惡口

[0016c27] 觀心第一義 (云云) 。

[0016c28] 「薄拘羅 然而端正一百六十
不死後母 不死殺戒九十一施僧
能持莊嚴堅持 五戒 ( ) 。寂靜閑居不樂不樂
玄黃不樂世間 不曾為人兩句常在 禪定散亂乃至舍利塔閑靜
羅漢說偈言:「 無明利益。」二十。《:「飛出來著
驚怪閑靜少欲乃至。」《 :「壽命常樂閑居不處 薄拘羅第一。」

[0017a16] 三藏 寂靜寂靜二邊 圓寂

[0017a18] 寂滅長壽寂靜 四德六根寂靜

[0017a20] 觀心 中道淨觀

[0017a21] 「摩訶 拘絺羅」,舍利弗由來不勝 出胎? (云云)
南天竺十八 :「累世一生。」: 「在家出路。」不休
無暇梵志還家所在:「佛弟子。」憍慢:「 沙門道術
?」思惟良久不得一法入心佛言:「一切法不忍安義一切 能破使不得一切法不忍。」
:「?」我見:「一切不忍。」我見不忍低頭法眼淨身子
羅漢果。《:「四辯 第一。」南方天王隨侍

[0017b08] 四韋陀三藏三藏四辯 無所得如是通教 十法界別教實相一切


[0017b12] 住口不思議 大慧

[0017b13] 觀心觀心 (云云) 。

[0017b14] 「難陀」, 難陀歡喜淨飯王 十萬釋出:「 。」

[0017b17] 歡喜歡喜三藏 歡喜歡喜通教歡喜地 歡喜圓教

[0017b19] 實際不喜歡喜

[0017b20] 觀心觀心 相似相應歡喜

[0017b21] 「孫陀羅難陀」, 陀羅端正難陀種姓 中說四月
殊異入眾中有不識謂言 。《:「摩竭裸形外道聰明國人智者見者身子論議結舌
佛法出家難陀 :『短小比丘智慧堂堂?』難陀 出家極端相離
阿難行乞高樓 :『。』白佛 :『轉輪王云何?』
阿難:『難陀。』阿難 剃頭握拳 :『持刀閻浮提。』不得
剃頭明日五百比丘 掃地 逃走歸去
升空佛見:『何故?』:『 。』天堂地獄 (云云) 。」

[0017c13] 俗諦有法真諦三藏教通教法喜 中法別教一切法


[0017c16] 觀心 (云云) 。

[0017c16] 「富樓那」,滿願多羅滿梵天 求子正值滿七寶滿
滿遂願 滿願多羅知識四韋陀以此為
通稱通稱既是 所生慈子。《:「滿 梵行滿慈子。」從父
得名故云滿慈子內外經書 不知滿滿。《:「 廣說分別義理滿願子第一。」下文:「
說法人中最為第一。」第一滿字 還本利益佛言:「弊惡云何?」:「 毀辱不得
不得不得 刀刃五陰。」滿滿。《中說:「大智舍利弗
一切梵行頂戴 大利。」滿滿

[0018a06] 殷勤所作已辦三藏滿 空法得證通教滿法眼具足別教 滿祕密圓教滿

[0018a09] 本願 滿說法第一示眾知識

[0018a10] 觀心止觀中人善知識

[0018a11] 「須菩提」, 空生倉庫筐篋器皿一切空生
依報器皿正報依正 空生修空善業供養 常樂石窟 寂靜修行入空
無諍三昧空法有所分別 眾生 即行忉利頂禮端坐 石室諸法乃至
乃至豁然悟道蓮華 :「色身須菩提 法身。」

[0018a24] 自有 生空 空生而今

[0018a27] 實相法身

[0018a28] 觀心不在內外中間自有觀心法身

[0018a29] 「阿難」,歡喜無染淨飯王太子金輪憂惱:「。」
:「阿夷瑞相。」 :「成佛。」未決須臾信報:「昨夜天地 太子成佛。」歡喜白飯:「。」
舉國歡喜父母阿難 端正人見使覆肩衣女人 阿難目視不覺
。《中阿含:「四眾阿難無不歡喜發問大眾歡喜四眾行住坐臥
處分歡喜。」阿難四月 二十五五十 阿難二十五五百
阿難阿難順從五百歡喜目連 阿難佛言:「預知譏嫌不受 自利出入。」佛印佛言
阿難勝過過去聞說 發言阿難如來須是不須 。」阿難如來歡喜四天王
合成四緣宛然 阿難歡喜。《中阿含第七 :「阿難二十五所聞八十揵度
不重一句。」念力歡喜阿難 天人龍宮見天人龍無染 能不一切天人龍神無不
佛滅度師子床迦葉大眾:「 淨滿青蓮佛法大海流入 。」入涅槃離車
恒河三昧分身 四分毘舍離 阿育王阿難千萬
攝持法身法燈法住佛智 上供念持所聞微妙世尊 讚歎天人。」《:「
無疑多聞奉持 第一。」

[0018c08] 歡喜阿難三藏阿難 典藏阿難阿難

[0018c09] 歡喜歡喜法身虛空智慧 能持歡喜

[0018c11] 觀心相似即 相應觀心歡喜乃至 相應 (云云) 。

[0018c13] 「羅睺羅」,覆障往昔 婆羅門由是緣故覆障 出家不許殷勤不已:「
有子出家。」菩薩:「 。」覆障真諦三藏: 「羅睺本名修羅能手日月
。」佛言:「我法出家 世世覆障。」出家
寶女火坑誓願:「遺體 !」變為蓮華
國人不疑羅睺 歡喜羅云幼稚大眾 以此有子
覆障歡喜:「其父 金輪?」長大 出家不許上高目連
出家舍利弗弟子出家王位覆障羅睺 妄語國王大臣婆羅門居士
求見羅云:「不在。」無量不得 由是妄語使 羅云澡盆然後
命令注水羅睺:「注水不立。」佛言: 「佛法中法不立實語妄語。」修道殷勤
:「為人五陰?」答言:「。」「。」 ,「十二入十八界說法 得道得道說法。」
廣說竟然得道覆障既已得道見愛皆除三界覆障三界不能覆障四大羅漢不得
滅度我法滅盡由是住持 無餘涅槃覆障 (云云) 。

[0019a18] 法道 四住三藏法道四住通教 次第三智別教一心三智 圓教

[0019a21] 中道障塞二邊涅槃一種生死一種 生死涅槃無餘

[0019a23] 觀心 可解 (云云) 。

[0019a24] 。「如是所知」, 聞名

[0019a26] 眾生滿字 半字知識 (云云) 。

[0019a27] 觀行知識止觀

[0019a28] 知識知識。「復有學 」,歎德 知識絕交不分
退讓隨順眾生 有若不可以多少

[0019b04] 「 三藏十八學人無學 名學地名無學通教九地
佛地無學別圓功用 具足具足學無學。《阿含:「 :『羅漢?』佛言:『羅漢作惡
善法無學名為。』」若爾學人 亦稱無學學人其所不復即是 無學四句五方便無學便
四教二十

[0019b14] 法身大士滿字學無學眾生 半字學無學莊嚴

[0019b15] 中道二邊中間即是無學如是 名為觀門色心 十法界十如
標本即是

[0019b19] 以此二眾不用二眾不可但是 何須名為大小多少

[0019b22] 」,大愛道憍曇彌天竺女人通名

[0019b24] 法門 千佛生育導師

[0019b25] 中觀廣博 無緣通名 受生 自行

[0019b28] 「

[0019b28] 觀門 六根清淨功德八百 滿法門

[0019c02] 「羅睺羅耶輸陀羅花色名聞溫良恭儉 太子在家菩薩天人知識
出家位居無學無名 ?《十二遊經夫人第一瞿夷 鹿野。《未曾有羅睺
。《涅槃法華二義云何 此處所生。《釋論 毘陀寶女不孕即是瞿夷故知

[0019c11] 太子故知寂定微妙法喜 。《:「寶藏誓願。」

[0019c13] 觀空 無漏法鹿野假道種智 中法瞿夷

[0019c16] 上當分明觀心總論 觀行精微首楞嚴種種示現稱適根性不為王宮
降神法身菩薩行化 三十二姿大士各各出生皇皇太子
學道大士才藝 宗匠法輪甘露門 大士化緣未熟不受分庭抗禮
能化化緣 革凡成聖師宗上首弟子智慧神通辯才三昧
各各第一法王方等座席菩薩不可思議功德 嗚呼自責如來無量 不知云何得佛無上
為生般若摩訶衍 種智取與 奉命
轉生 天性父子授記大乘 歸一同一醍醐
滅度如來滅度滅度法王 大事出世方便半字二十 利益眾生
滿二乘菩薩廣大 利益聖人常住滿字 之前祕密究竟利益
主將滿身子目連 不久:「 本誓滿足如來不久入涅槃。」
燈明迦葉佛 法華究竟師弟菩薩道聲聞。「成佛
無量億劫」,以此羅漢法身隨緣學無學首楞嚴方便善權 (云云) 。

[0020a24] 上師化法 方便行人無益 心數甚多
十善十數心王革凡成聖一切法
十弟子行化眾生佛法 天眼第一五根 以東入佛
迦葉頭陀第一抖擻勤苦 持律第一念力憶持定數目連神通第一身子智慧
皆可阿難多聞第一多聞 除邪顯正
解空第一平等 相應富樓那說法第一 辯說無窮羅云持戒第一
可解十數心王觀行一念 善法三寶具足佛寶僧寶 實際無數法寶實際

[0020b16] 大地十數心王 一切解脫富樓那假名
假名辯才迦葉迦葉 世間無為 論義往復
身子可解念持之上 羅云行陰實行持戒解脫 解空
天眼三摩提定數 目連可解阿難多聞領持 專門宣示佛道眾生
身子乃至多聞阿難法王

[0020b29] 觀心如是一一 心中 開悟入道入道
心王心數塵勞 作佛事觀行 無漏觀行塵沙
無明醍醐醍醐 心法不行行般若波羅蜜。《普賢 :「觀心無心不住罪福
。」即是無心無數名為正觀心數 不盡:「眾生不成正覺。」即此 (云云) 。

[0020c11] 第二菩薩 ,《釋論:「菩薩出家在家四眾 :『菩薩四眾四眾
菩薩發心作佛。』」 作佛菩薩氣類大數階位歎德結句

[0020c16] 氣類即是菩薩摩訶薩 菩提薩埵摩訶薩埵二字
菩提薩埵摩訶諸人廣博大道成熟眾生道心大道氣類菩薩多種
釋論迦旃延子六度滿 調眾生大品 菩薩發心薩婆若相應調
大品菩薩發心遊戲神通 佛國土淨名不思議解脫能變受屈調
為生大品菩薩發心 道樹成正覺轉法輪度眾生 調醍醐下文:「菩薩
疑網皆已除。」:「菩薩法華》, 善行菩薩道善行菩薩道。」涅槃:「菩薩涅槃》,常有希望
》,希望。」

[0021a05] 難測等覺法王善財 法界文殊無邊法門深遠 釋迦菩薩普現色身三昧
不可思議隨宜廣說可以不可以所以 一實譬如
一期本地究竟成就 大乘寂滅道場高山所為

[0021a14] 中道觀心 菩提塵勞 眾生 (云云) 。

[0021a16] 「萬人經集 或是大數 不可同謀 (云云) 。

[0021a18] 觀心 十法界十界交互百法性相十善萬法八正道萬法 (云云) 。

[0021a21] 「阿耨三菩提不退轉阿耨無上中說中說不退轉不退分別
不生三惡道不退不生邊地完具 不受即行不退常識宿命不退阿鞞跋致三藏
菩薩信根退 初地不退凡夫二乘名位 退正使未能修萬行
退地名不退二乘 退地道雙流流水 退阿鞞跋致三乘十地
:「十住不退十行不退 迴向不退十地不退。」別教不會不用。《瓔珞:「初地三觀
心心寂滅自然流入。」別教不退 不用華嚴明初如來一身無量三不退圓教不退一實

[0021b10] 本地寂滅十地 不退 圓教正在
論師不識安能 其中增減何謂歎德觀心 三不退一心三觀一心三不退 ( )
:「陀羅尼歎德不退 成上歎德:「歎德十二分為初三
三句四句兩句 不同故稱歎德初一自行
行為諸佛 本行福德既有福德 慈悲
中間兩句心慧報身一句法身名為度眾 。」分文眉眼無趣
通教通教三身入佛 種種不成別教別教初地 二乘云何聲聞
圓教無不退進退 不用

[0021c03] 十三 十地便 便。「不退轉即是即是
歎德初地初地歡喜不退 二邊中道三不退故知歡喜地 。「陀羅尼地名離垢
陀羅尼 離垢地。「樂說辯才三地三地 有種
最勝故知第三。「 退轉法輪地名能破 轉法輪
故知第四焰地。「供養 諸佛地名難勝地此地 神通力難勝一念
供養諸佛故知第五。「諸佛 德本地名現前 供養諸佛種智種智現前
故知第六。「 第七遠行地此地二智方便 一切修利佛心故知
。「修身第八不動地正智不動 不出三界五道 說法方便正法
故知第八。「入佛第九 九地善慧深入實際本源 故知第九。「通達大智第十
十地法雲法身虛空禪定智慧大雨入佛法名佛法 。「彼岸十地
彼岸中說不久。「名稱 十地深廣 內外相稱等覺
。「眾生餘地一界 十地故稱 功德而今出沒為人
十地便易解

[0022a11] 可解初發心一發一切 中道寂滅念念流入
薩婆若不退轉 無知無明般若解脫法身 陀羅尼十信妙音遍滿
三千界何況口密功德樂說 辯才分身世界作佛其實 無量無邊作佛說法教化
退法輪不思議神力承事法界 諸佛供養諸佛實相知見知見
諸佛無緣普現 色身應法修身 入佛一心三智無能
障礙故云通達大智事理究竟 彼岸真實名相 名稱諸佛世界十法界
依止安立救護眾生 有無無邊不可思議種種功德十三 乃至等覺亦復如是大品
:「阿字門四十一功德 功德中間功德。」

[0022b04]

[0022b05] 斷惑三藏不斷聲聞何不歎德

[0022b06]

[0022b06] 方便

[0022b08]

[0022b08] 云何功德

[0022b08] 答曰

[0022b08] 如是功德」, 不以今圓
何況?《法華:「 相應。」不退轉一句 退示現聞法不退轉即是陀羅尼
不退轉即是樂說辯才不退轉即是 不退法輪善知識不退轉即是供養 諸佛德本不退轉即是諸佛
不退轉即是修身一切智 不退轉即是入佛我空法空 退轉即是通達大智如實不退轉即是
彼岸應作不退轉即是 即是即是:「二者
攝取示現諸菩薩何等清淨地中何等方便何等境界何等應作。」 從此菩薩無妨

[0022b25] 觀心 不退轉陀羅尼空觀 陀羅尼假觀陀羅尼中觀法音 方便陀羅尼空觀觀心有名
陀羅尼假觀觀心無量心數法皆是 法門即行陀羅尼中觀觀心實相 陀羅尼假觀觀心十法界
無礙辯中觀觀心十法界實相 空觀觀心十法界有名語言 無礙辯一心三心三心一心
一切旋轉無礙樂說無礙辯空觀 轉位不退法輪假觀轉行不退法輪中觀 轉念不退法輪供養隨順
佛教三觀即是供養 解脫供養三諦 供養觀智供養
智心開發境界供養境智 實相觀智觀智 種植德本觀智
境界境界觀智有所照常 即是空觀法緣 假觀眾生中觀無緣 空觀佛慧假觀佛慧
中觀佛慧空觀一切智彼岸假觀 道種智彼岸中觀一切種智彼岸空觀 真諦假觀俗諦中觀中道
第一義諦三諦空觀四住 假觀塵沙眾生中觀無明 眾生一心三觀有無不能

[0022c25] 大士大名法門 本願雖是無量義 十八菩薩

[0022c27] 「文殊師利」, ,《大經:「了了見佛猶如妙德。」《無行
滿殊尸利」,《濡首」,《思益:「雖說 諸法法相非法 。」《:「行菩薩道化眾生
十方成正覺天眼悉皆 國土一生菩薩勸發道心 行菩薩道無有寶藏佛言:『功德
甚深甚深妙土文殊 北方歡喜世界作佛歡喜摩尼 寶積。』」現在聞名四重罪菩薩
影響釋迦觀心三德祕密 妙德

[0023a10] 「觀世音天竺 。《思益:「眾生見即時 眾苦觀音。」《
眾生受苦 天眼所見不得正覺 :『一切眾生大悲心 觀世音。』」下文釋名
(云云) 。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二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二

天台智者大師

[0023a23] ◎觀心釋三智三諦三觀

[0023a24] 「得大勢,《思益:「 震動三千大千世界魔宮殿大勢 。」《:「世界觀世音無有
寶藏佛言:『大千世界 大勢至。』」

[0023a28] 觀心釋 三諦十法界一切見愛 傾動 (云云) 。

[0023b01] 「不休息,《思益:「恒河沙 日夜三十十二月 億劫一佛如是恒河沙
梵行修習功德然後受記不休息 不休息。」

[0023b05] 觀心觀空不住不住 不住二諦不休息

[0023b07] 「寶掌,《:「乃至無能 大乘夢中二乘 實心通慧為人珍寶
寶掌。」

[0023b10] 觀心不思議三諦 一心三觀以此 自利利他故云寶掌

[0023b12] 「藥王,《:「 賢劫一千四佛成道供養諸佛入滅 苦惱救護刀兵疾疫
大醫王然後作佛寶藏佛言:『 藥王在後作佛如來。』」觀心釋 (云云) 。菩薩

[0023b17] 「跋陀婆羅 。《思益:「眾生聞名 三菩提。」

[0023b19] 中道正觀 最為上首

[0023b20] 「彌勒 慈氏。《思益:「眾生見慈心三昧慈氏。」《:「國王調
得名慈氏。」《:「發願 擁護眾生。」

[0023b24] 中道正觀即是 大慈慈善根力心數同體大慈 不善故稱慈氏
阿逸多無勝下文 (云云) 。 寶積

[0023b28] 「導師,《思益:「邪道眾生 悲心正道導師。」

[0023b29] 三觀妙智一切二邊 導師 (云云) 。

[0023c02] 、「 結句

[0023c03] 第三凡夫 中有中有云天 人眾中有不便
所謂五道是故方等 地獄,《中陰經無色隨機 不可不可其次
在前,《無量義經 國王不論 賓主相讓經家有別
帝釋 鬼神為此 不可其次中有得道
得道果報其中 二乘道者無漏智無明煩惱 其中菩薩道
其中得佛道者一法一切法如是豈可凡夫 可以五道人天 (云云) 。

[0023c21] 「釋提桓因」,因陀羅忉利天忉利三十三四面三十三須彌
須彌三百三十 萬里前列。《雜阿含四十 :「比丘:『何故釋提桓因?』:『
為人堪能作主 。』『何故陀羅?』『為人數數。』 『何故?』『為人。』『何故
婆羅?』『為人布施。』『何故憍尸迦?』 『為人。』『何故?』『。』『何故?』『為人聰明
一時觀察稱量。』『 因提?』『三十二天主。』」《瓔珞第三:「 拘翼。」

[0024a06] 教門,《阿含帝釋阿那含 十方般若釋提桓因釋提桓因首楞嚴三昧內證不同
賢劫二十四作佛無著世尊 ( ) 。

[0024a10] 十住三十十地等覺 妙覺為主第一義天實相 甘露須彌頂

[0024a12] 觀心 十善隨喜三十即是三十三觀門

[0024a14] 「三天內臣 三光天子吉祥 月天子大勢至應作明星天子虛空
應作寶光寶意日天子觀世音應作

[0024a18] 三觀二智三智 三光三諦三智 (云云) 。

[0024a19] 「 天王帝釋武將寶山須彌二十四萬里提頭賴吒
持國安民黃金揵闥婆富單那毘留勒叉增長瑠璃薜荔多西
白銀毘舍闍毘沙門 種種多聞水精
夜叉惱人故稱護世

[0024a28] 常樂我淨四王護持佛法 外人枝葉破壞東方 南方西
無我北方不淨 利益一切眾生四王 護世

[0024b06] 四諦即是四王 愛見二惑即是愛見 ,《大論妙善
忉利三百三十六萬里兜率陀 上天來集不著 不來

[0024b12] 「自在第五,「大自在第六五欲五欲 (云云) 。有人色界 大自在

[0024b14] 自在自在王天耳

[0024b15] 觀心 入空自在大自在 (云云) 。

[0024b16] 色界天。「娑婆」,眾生安於 不肯出離人名故稱。《
:「云何娑婆諸眾生忍受三毒 忍土。」 (云云) 。「離欲下地上升色界
亦稱。「尸棄頂髻外國 樹提尸棄火光 梵王尸棄
釋論尸棄 中間 覺觀有言得主修禪
四無量心初禪梵眾梵輔大梵

[0024b29] 「光明二禪 無量光三禪少淨無量淨遍淨四禪無量
廣果無想無想那含 善見善現色究竟大自在摩醯首羅, 經文等等諸天
教門觀心

[0024c06] , 「難陀歡喜,「兄弟摩竭提 以時瓶沙王一會百姓
歡喜從此得名目連

[0024c10] 歡喜地

[0024c10] 三觀中道生法

[0024c11] 「伽羅」, ,《華嚴得名 大海滄溟

[0024c13] 「和修吉」,多頭 普現色身三昧 多頭分別無量 (云云) 。

[0024c16] 「德叉迦」, 兩舌樂說無礙辯法門。 「阿那婆達多」,得名無熱池
長阿含十八:「雪山阿耨達池中有龍王其中
骨髓以為苦惱風暴 殿以為苦惱 娛樂金翅鳥
熱惱 即便命終無熱惱池。」清涼 三觀妙慧
(云云) 。

[0024c28] 「」, 大身大意大力修羅海水無邊身法 大體中道正觀廣博
(云云) 。

[0025a02] 「 」,蓮華得名 法華三昧三觀即是
蓮華。《正法念經:「諸天 修羅興兵。」故知

[0025a07] 緊那羅真陀羅 人非人天帝法樂 寶山奏樂說法
弦歌法門:「 十二因緣六度 。」四教法門不可思
起滅定安合掌千萬偈讚諸法 歌詠十力觀音隨順三諦即是讚佛

[0025a15] 天帝
勝者

[0025a19] 「阿修羅 天下採花大海魚龍業力不變酒神不端彌天
」。諂曲名相 二種鬼道大海畜生道 大海

[0025a24] 「婆稚五處 不得故云 帝釋本能
外道為此。《正法最勝 三觀實際

[0025a28] 「佉羅騫馱」, 肩胛海水,《二智眾生肩胛
三觀生死大海

[0025b02] 「毘摩 淨心種種海水出聲毘摩質多。《觀佛三昧:「
天生此地使不淨 八千二十四水精八千
十四千手海水音名毘摩質多乾闥婆帝釋業力其父 寶殿其父交兵
帝釋般若不能。」 《燕居」。色心為此 正觀中道即是淨心

[0025b13] 「羅睺羅」,日月畜生身長四千 由旬寶珠天女
四天下孝養父母供養沙門 威力上空諸天 不出放光不能
手掌世人日蝕種種邪說如是大聲世人 種種邪說日月
日月日月羅睺:「 日月。」羅睺支節日月日月眾生佛力因緣不能
婆羅門聰明四千曠野 一佛惡人四千 滅火歡喜發願大身欲界第一
正信生光 羅睺羅修羅。《吸氣」。 (云云) 。

[0025b29] 迦樓羅金翅金色四天 大樹相去三百三十六萬里有人 :《莊子亦稱
金翅 云何?「大威德勝群 ,《具足」。「大身
大滿充滿。「如意 ,《不可」。有神 天子變為天女住處
百味不能 。《觀佛 :「正音一日山東龍王五百
小龍周而復始八千臨終 [*] 不得 金剛山穿地輪不能
金剛山如是七返山頂命終寶山難陀 七返山上
如意珠即為人王 。」

[0025c20] ,「韋提希」,思惟 娑羅。「阿闍世未生怨 內人
善見。《大經:「 不生。」不生佛性 煩惱煩惱不見佛性不生
見佛不生 八法阿闍世 本義。《普超經:「阿闍世文殊懺悔
柔順命終地獄 上方佛土得無生忍彌勒不動菩薩當作淨界如來。」
豈可法華清淨眾 迦葉法華受記涅槃不堪付囑不可

[0026a06] 貪愛無明故稱 非道通達佛道

[0026a07]

[0026a07] 人中 人眾

[0026a08]

[0026a08] 不少 :「小王轉輪聖王。」《無量義 國王國民

[0026a10]

[0026a10] 見佛聞法地獄一道無色一界

[0026a12]

[0026a12] 見佛不見持戒 見佛有權
涅槃一句 四句 通論
一切善法一切稱戒皆是人天五乘即是三歸五戒十善出家律儀
防身惡道得人聞經觀智推尋四諦 六度生滅無生智能煩惱
三界大品:「有相 不動不出無相善能。」即此下品人中
小乘人中三藏教見佛 聞法報身通教大乘 乃至方便大乘經見佛聞法
報身華嚴法華 見佛聞法列為中品欲界小乘
欲界三藏見佛聞法 上品修禪定無色 天等小乘無色三藏
見佛聞法第一句 三途 三途三藏見佛聞法
第二 欲界人天無色三乘 出世三乘愛著
不見聞法舍衛不見 聞者三界諸天第三三途不見聞法
第四地獄 上乘不能法華 聞法
色天身著上乘 不能法華見佛聞法有餘一一天龍八部
本緣緩急不來可解淨名》。 觀行三世因果

[0026b24] 「禮佛總結

[0026b26] ◎「爾時世尊 疑念發問答問光宅
生起乃至 由於乃至翻覆緣起 相連正意因緣
不明二三四緣無趣 正中四一疑念行一問答因緣
三藏乃是 壽量 本地四一可知不復觀心 (云云)
威儀 ,《法華威儀如法

[0026c09] 「四眾 :「出家在家合為四眾。」 發起當機眾
影響結緣發起者權謀發動利益大象使 所謂發起發起瑞相乃至發起
問答發起當機宿德本 合時得道 當機眾諸佛法身菩薩
法王無為 結緣 過去
三慧不生現世見佛聞法四悉檀未來得度因緣 比丘眾合十六眾
大通智勝佛王子發起聞法得道當機眾聞法世世 聲聞地結緣
佛世時尚四十六佛道 圓教十六三教可知

[0026c29] 可解

[0026c29] 觀心名字觀行 結緣相似當機眾發起 (云云) 。

[0027a02] 「圍遶 出世未知淨居天為人 右旋敬禮聽法
以為因緣圍遶 四門機動 教門佛身周匝相好莊嚴
瞻仰念佛觀心觀佛 見法

[0027a09] 「供養三業 供養別論恭敬專注 尊重發言美名讚歎依報
中文無量義經廣說即是供養大莊嚴菩薩 大士合掌叉手即是恭敬一心瞻仰即是
尊重七言即是讚歎 說法儼然座席 法華》,故知三業供養不得

[0027a18] 諸菩薩大乘 佛舍利七寶塔」,現相 光宅
說法入定動靜上天下地 大眾歡喜如來外放光明
內外光宅 名義便表報明智因果感應一說定則
天花六處地動 大乘瑞相 :「相如」,人情
密報奇異何所妙理 之至人情悠悠不能尊重 常情常情
略明表報 說法表報說法 入定表報雨花瑞表報
表報表報眷屬 放光表報感應神通是故 現相

[0027b09] 「大乘經,《戒經七大十二部毘佛略 菩提菩薩藏
見道淨心 (云云) ;莊嚴福德智慧 三僧祇具足相好菩提
合為大乘經 可解

[0027b16] :「無相空理大乘 封三不能取信 無相法華。」若爾般若》、《淨名
無量義:「如此 。」:「若爾,《無量義 通途相生。」:「空理無形
故云無量如是。」:「 有成無量。」:「 ,《大品法華所指
。」元嘉 南海郡朝廷曇摩耶舍武當山永明既已
送還天竺光宅:「《無量義同歸 成佛,《法華無二 即為。」同歸二三何不
同歸二三不異 何不無二 無序取經
不成劉虬 :「無相無相一法含義不貲。」含義 不貲即是有相何謂無相
有相有成三藏無相有成通教 不貲別教
法華法華十七法華異名無量義法華之一 申論
。《大品》、《金光明》、《涅槃》,唱名無妨經文古佛無量義:「 大乘經妙法蓮華」,唱名
無量義一法其一所謂無相無相名為實相 實相無量所謂二法三道四果
無相無生相者 涅槃無相中道 實相二法華嚴中一
三藏方等般若一切法 三乘四果羅漢菩薩 法名無量實相
無量法入譬如 師從歸一 歸一 亦復如是如此消釋不違經論
經合 (云云) 。

[0028a01] 復次無量義明法 紫金。《普賢 波羅蜜住處前後
中間壽量而是無常:「何所?」,《涅槃純陀 何所淨名金剛無為
無數正說不明,《法華 純陀,《涅槃正應無常正常

[0028a09] 「菩薩無量義 菩薩下文:「一切 此道:「眾生佛道
即此

[0028a12] 「護念無量義 證得是故如來護念下文:「 大乘開示眾生根鈍
。」護念

[0028a15] 「佛說無量 三昧相成不智 說法
先後無有:「 何故入定?」 :「後說可解
法華何者 定作稱為瑞相即此次第
三昧法華三昧明文彰顯 時眾彌勒殷勤文殊故知 。」

[0028a26] 「身心不動相應 本源虛空理性畢竟大通智勝身體手足寂然不動
憺怕未曾有散亂金剛不可虛空無有分別無量義處三昧 身心不動稱為無量 知世間從此一法無量
身法不動心法 分別不分

[0028b05]

[0028b05] 瑞相本論 奇異說法入定

[0028b06]

[0028b06] 說法 時眾有所故知說法來集奇特
瑞相文殊古佛 瑞相何以 豈可凡情

[0028b12] 「天雨:「大白。」《正法:「大意 。」《釋論九十九:「天花
曼陀羅。」七十九:「八百比丘成佛 五色曼陀羅。」舊雨大白 二眾出家二眾因而
未果不當四眾 十六不盡四十八是故 密報四眾
何故雨花故云不當雨花 二乘
今天雨花小白習種性 知見大白種性十行
種性十迴向 琉璃聖種十地入佛知見 因由
由是因位有趣 故而如此因果 時眾大眾下文 大法
四句正說開示悟入 大車中遊四方節節相承皆是 因位

[0028c06]

[0028c06]

[0028c07]

[0028c07] 通義尚無 不得

[0028c08]

[0028c08] 賢聖

[0028c08]

[0028c08] 》,天雨四眾 如此三藏通義四眾菩薩釋出通義
並非法華。《法華

[0028c13] 「佛世界 因果決定三藏三乘 通教三乘通教約法
因果同異 舊家別教三乘 因時三法
縱橫三法縱橫 無明無明未曾 破壞動地無明
變為佛世界六種震動 。《優婆塞清淨行經: 「菩薩動地無復煩惱
眾生應得道者煩惱。」即此

[0028c26] 文殊釋疑古佛 意即 世尊 (云云) 。

[0028c28] 觀行六根堅固六根未曾 大乘 西東方主眼西方
眼根功德鼻根煩惱 鼻根功德眼中煩惱 生滅亦復如是
一一 四天下大千如是合十十八 (云云) 。

[0029a09] 大眾雨花 甘露大機

[0029a11]

[0029a11] 喜怒人之常情

[0029a11]

[0029a11] 天花 地動,《大經:「令眾生 。」非常
不為一心觀佛歡喜人天真諦無漏心通義 實相


[0029a18] 放光應機 除疑白毫種種功德,《觀佛三昧:「初生苦行時長
得佛時長俱空 琉璃內外清淨初發心中間種種 相貌乃至入涅槃一切功德。」
之間中道柔軟 自在放光 中道智慧光照自覺

[0029a27] 復次二乘二諦不知中道 白毫別教三諦不能 一切法法界
圓教

[0029b01] 復次眾經放光 不同,《大品足下輪相乃至頂髻 萬億光明廣說。《大經面門
白毫放光不同 不同,《:「記過 從前未來。」不見現在
現在地獄 畜生脚指 輪王金輪諸天
聲聞緣覺白毫菩薩肉髻 而今白毫未見 放光現在光明
將來諸佛 放光諸佛開示悟入任運 放光光是
放光三藏 放光通義放光 毘盧遮那法身放光
:「。」 東方八千即是 斟酌:「十方東方
一乘因果因果之上 果位滿八千因果東方 何所?」
十住說法生身菩薩十住知見故云: 「不周」。諸位
本門說法四方佛本門說法法身 菩薩增長

[0029b29] 八千十八界百法性相 境界佛慧應當
:「阿鼻獄有頂六法 諸佛菩薩比丘十界具足 :「不周」,即此分文
即是

[0029c06] 光照一見六趣二見諸佛 下凡佛說四見 得道即是人法五見菩薩行
見佛涅槃即是始終既有化眾生能化說法說法 弟子弟子即是
眾生自覺 眾生諸佛 六趣眾生菩薩
諸佛七寶塔廣說六趣眾生
五濁出現出世 諸佛說經 無相一法華嚴
諸比丘 三藏 菩薩三藏之後方等、《般若
三藏之後 七寶塔」,般若之後開權 無量一法入涅槃
光照始終究竟炳然 無量 必當無量一法開權 歸真

[0030a02] 復次種種因緣 正是 之後不共般若助道戒定慧
有種因緣 人種因緣種種相貌不共四門一一有無相貌五百比丘
不共四門如是故知因緣相貌 種別無量皆是因緣相 一緣

[0030a11] 「爾時彌勒」, 彌勒疑念大眾疑念 正念
文殊第二

[0030a15] 「神變名天 天然變動即是。《 佛住不二神通法王法力
一切彌勒不測不知 至此庸人不知不知 凡人不知聖者不知身子身子
菩薩菩薩不知補處補處不知極處不知彌勒 髣髴應須明示
大眾正念 :「四眾 。」第三
補處先有補處發問為此 大眾一念

[0030a29]

[0030a29] 文殊彌勒何故

[0030b01]

[0030b01] 賓主 聖人不能法門 有權補處
又名便彌勒 眾生應須文殊妙德應須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二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34 No. 1718 妙法蓮華經文句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西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