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hua Wen Ju Ji 法華文句記
Scroll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法華文句記卷第二 (上)唐天台沙門湛然述
[0172b05] 迦葉緣起,《傳》中最廣,豈可具書?迦葉是姓故 云氏也。負圖者,如此方河圖。《十二遊經》云: 「佛成道第三年始度五人,第四年化大迦葉
及三兄弟,第五年化目連、身子。」「聚落」,多人所 居,但勝人當名。「畏勝王」者,民物不合勝 王耳。「三捨」者,捨此已下是也。「後時佛語」等者,
《增一》云:「佛在迦蘭陀與五百比丘俱,時迦 葉乞食前至佛所,却坐一面。佛言:汝年老 長大志衰根弊,可捨乞食及十二頭陀,亦
可受請并受長衣。迦葉曰:我不從佛教,若 如來不成佛,我作辟支佛,辟支佛法盡壽行 蘭若行。佛言:善哉!善哉!多所饒益。若迦葉
行頭行在世者,我法久住增益人天,三惡 道滅成三乘道。」《十住婆沙》十二頭陀一一各 具十種功德,廣在第十四卷〈十二頭陀品〉中。
《增一》四十六在增十一文中,樹下、露坐合之 為一,故知法相不可一準。《大論》四十九,說 無生忍為十二頭陀,屬通非藏,故今約教
極在涅槃。有無同異具如《止觀》第四記。「四神 三昧」者,四神足定也,由四神足有此四用。「無 形」者,能隱沒故。「無量意」者,知他心故。「清淨
積」者,能變穢故。「不退」者,能入惡故。言四定 者,此是必定定得諸禪及以無漏,能善簡擇 戒法具足,由是諸事得無退轉。「文陀竭王」
者,頂生王也。「天人咸等」者,《增一》云:「迦葉聞 天人稱為佛師,起鳴佛足云:佛是我師, 我是弟子。」「又迦葉」下,如《別譯阿含》第二十云:
「佛在迦蘭陀,迦葉共阿難入城乞食。阿難 云:日時未至,且往比丘尼精舍。迦葉如言, 諸尼遙見來,歡喜敷坐具竟,迦葉即為尼
說法。時偷羅難陀心不甘樂,即私云:長老 迦葉在阿難前說法,如販針兒至針師門 求欲賣針,終不可售。迦葉亦爾,在阿難前
而說於法。迦葉天耳遙聞,語阿難言:何足 可怪?迦葉於比丘尼前作師子吼,從座而 起即還所止。」今文從「迦葉語尼言」去文,即
迦葉師子吼文也。又《別譯阿含》乞食法,從家 至家不足便止。有云:至七家,不足便止。「四 大弟子」者,迦葉、賓頭盧、羅云、軍屠鉢漢。文
列七大,若并本族大及諸天戀慕為慈悲 大,合為九大。若以此為四悉者,姓及捨受 即世界;三行大即為人,聞名覩行皆生善; 故第四印可即是對治,以佛印可息疑怪
故;位與慈悲即第一義,見理入位故。集法 持法並入位之功。集法中引肇公者,明集 法功多。又文中「位大」者,不獨論無學位也,
以德高望重所掌職大。「云云」者,因緣縱多並 為四悉攝盡。
[0172c23] 次約教中先約事境,次「且約」 下乃約諦觀以分教別。事境中云「離五怖」 者,王、賊、水、火、惡子。「二是衣」等者,從初次第以
數對之,但文中闕次第乞。下之三教並以 初事為境,說者須委。解十二頭陀各作八 十八使、三十七品等,頭陀既爾,況餘劣行。忝
預道流,聞此勝法而不自省心行耶?「相似 相續」者,念念生滅迷謂相續,凡夫不了妄謂 為常。三受俱苦,適意之受其實苦也。動非
自在,動故無我。通教者,事境指前,但約行 相以辨諦觀,亦應可見。別教,法身為所依 者,期心法身修二德故。文後「云云」者,不委
明橫豎位位抖擻,別位橫豎自他門戶不可 卒備故也。圓教既云住處即二,驗知即是本 有三德,修得亦然。「一即一切」等者,不出三
德:一即一切行,衣也;一切即一慧,食也;非一 非一切身,處也。「云云」者,未明行相,且對頭 陀。
[0173a11] 約本迹中云「捨法愛」者,既云與如來 同得,即捨真似兩愛也。乃至隨在何地,地 地離愛,故論久本本地三德,迹示五味頭
陀事中衣等。凡釋本迹大旨,如前明數中 辨。
[0173a15] 「觀」下「云云」者,亦不暇具述諸觀次第。圓 頭陀者,正當不生不生之三德也。故下三人 復對三德,其理宛同。
[0173a17] 「剎」者,應云剎摩,此云 田,即一佛所王土也。今名「剎柱」者,表田域 故,故諸經中多云「表剎」。若欲明四悉者,初
是世界,族姓住處不同故;「毘婆尸」下為人也, 共立剎柱以為善因;「佛作」下是對治,見佛 即能除惡故也;「佛即語云」下第一義,能於小
乘見真理故。「佛作十神變」者,文中一往且 列十事,然《律》、《論》文不專此十。又文中雖列,事 未委悉,《增一》、《瑞應》廣明其事,今略出之使文
可見。《增一》云:「佛入迦葉窟,毒龍放火等,佛 收毒龍住於盋內,至迦葉所。迦葉請住,三 月供養。時至請食,佛言:前去。便往閻浮樹
取閻浮果。乃至云:沙門雖神不如我道真。 次往東弗婆提,取毘梨勒果;次往瞿耶尼, 取呵梨勒果;次往欝單越,取自然粳糧 (皆如 前云沙門等)
。又於閻浮提,取呵摩勒果。欲作大 祀,五百弟子欲破薪斧舉不下,迦葉問佛, 佛言:欲得下耶?斧即下。下又不舉 (如前) 。欲
然火,火不然;欲滅火,火不滅 (如前) 。迦葉念 欲大祀,必有諸王貴人來,瞿曇端正,若人 見者令我失利;若明日不來我則大幸。佛
知已,且往北方取粳糧,瞿耶尼取乳汁,往 阿耨池食。暮還石窟中,迦葉問:昨何不來? 佛言:我知汝心,我不來。具為說前事。又因
四天王來聽法夜有光明,明日問佛,佛具為 說。次帝釋、梵王來亦爾。迦葉問:能令我祖父 來聽法不?佛便令來 (云云) 。恒水卒長,迦葉恐
佛為水所溺,使弟子往看,水不沒足,在水 上行 (如前) 。佛言:汝是盲人,目無所覩如是神 變,固云道真。佛云:汝能水上行不?今方共水 上行
(云云) 。汝若不捨邪見,令汝長劫受苦。 聞已頭面禮佛求悔,乃告弟子:合隨所宜, 我師世尊。語弟子言:我見降龍時已有心
歸佛。乃至五百弟子皆聞善來得成沙門 果,並以術具投之於水,隨流而下。二弟復 有五百弟子,見火具下 (云云) 。亦皆善來以成
沙門。佛欲至迦毘羅衛,問佛:何以至彼?佛 言:一切諸佛俱有五事,一轉法輪,二為父 說法,三為母說法,四當導凡夫立菩薩
行,五授菩薩記。是以至彼為父說法。父王 因令千釋出家,以自圍繞。」
[0173b28] 約教者,亦應具 列四教解三人行德,而列五味者,味攝教 故。約本迹中以三人對三德者,圓德必一 人具三,但一人偏從所表一德為名,既是
共表體同性一故也。觀中亦爾,初得中道、次 遮邊倒、後照邊諦,故知三德即不思議圓無 生也。
[0173c05] 釋舍利子引《生經》等,亦具四悉,初是 世界,以明宿世及胎中故;「難陀」下生善,以 令國人生信及見頞鞞能生善故;「調達」下
對治,能治調達及度差故;「中含」下第一義, 歎與佛等故。「昔者」等者,彼經五卷,出第一 卷,今更略出令文可見。彼釋著我所中云:
「昔無數劫,甥舅俱為官御織師,見藏中好物 便生貪心,即共議云:吾等織作勤苦,具知藏 物好醜,寧可共取用解貧乏。後人定間盜 得無貲。監覺白王
(下如疏文) 。後時復來,甥語舅 言:舅年衰弱恐為守者所得,令從地窟却 入,如他人見,我力強壯便能濟舅。果如甥言,
甥知不濟恐明人識,輒截頭留身而去。王 令棄屍 (如疏) 。王令微伺,伺之不密,甥因教 童兒執火舞戲猥鬧投火,伺者不覺 (如疏) 。王
復出女嚴飾璣珠,安置房舍於大水邊 (如疏) 。 王先教女 (如疏) ,女執其衣,其曰:用執衣為? 汝執我手。其甥凶黠先備死人 (如疏)
。王曰:如 此方便無雙,當奈之何?女妊娠十月,生男 端正,使乳母抱周遍國界,令有鳴者捉之。 終日不獲。甥為餅師住爐下,小兒啼哭,餅
師與餅而鳴。乳母白王。王云:何不縛來?乳 母曰:兒飢,餅師與餅,不意是賊。王又令如 近兒者捉來。甥又沽醇酒,喚乳母及伺者 飲,伺者大醉,盜兒而去
(如疏) 。前後各二百五 十騎,甥在中央不下,王因往入騎中捉 之,云:汝是前盜不?前後捉汝何不得耶?稽 首答曰:乞此餘命。王曰:卿聰黠天下無雙,
隨卿所願 (如疏) 。」「兼則相不祥」者,在道以相 則之,所則之相凡屬己者皆悉不祥。「師事 沙然梵志」等者,《增一》云:「舍利子與目連二人
求道無剋,乃問師。師云:我自歷年求道無 剋,為道無耶?他日師疾,舍利弗在頭,目連 在脚,命欲終時乃笑,二人俱問笑意 (如疏) 。 二人筆受
(如疏) ,由是發誓,若得甘露必與共 甞。」「中含第二至寧可盡」者,彼《七車喻經》云: 「舍利子見滿慈子」 (如疏) 彼第二〈七法品〉中,廣
述緣起。言「生處安居」者,經云「生地」,即本生 處也。生處諸比丘白佛,稱說滿慈子等 (如疏) 。 「白晢」 (音析)
光悅也。若析音,美色也。二義俱通。「戒 淨」等者,準《淨名疏》云,戒淨者正語、業、命,心淨 者正精進、念、定,見淨者正見、正思惟,斷疑淨
者是見道。知道非道淨者亦名分別淨,道迹 知見淨者亦名行淨,此二是修道。道迹智斷 淨亦名涅槃淨,即無學道。至約教中方分
教別,後二須用同體見思,此以「有餘稱無 餘」者,七淨始從事戒終至智斷皆是有餘, 報終入滅方證無餘。七淨乃是無餘之門,若
即以七淨為無餘者,故知乃以有餘稱無 餘耳。無餘必假七淨方至,故云離七亦無。 「拘薩羅」者,舍衛。「婆雞帝」者,地名,未知里數。
「作師子吼」者,《雜含.舍利子師子吼經》中,佛說 一句義,三問身子,三不能答。佛少開已入 於靜室,舍利子集諸比丘,語言:佛未示我
事端即不能答,我於七日七夜演其法而 不能窮。「佛命目連往祇洹喚身子」等者, 佛在阿耨達泉五百比丘俱,阿難侍佛坐金
蓮華,七寶為莖,五百皆集。時龍王云:此眾 空缺不見舍利弗,願佛遣一比丘喚。時舍 利弗在祇洹補故衣 (五納祇是雜色) 。舍利弗曰:汝先
去至彼,我即來。目連云:汝神力可勝我耶? 乃令前去。目連曰:若不時去,吾捉汝臂將 向彼泉。舍利弗言:目連試弄我。舍利弗即
解衣帶著地,語目連言:汝能舉此衣帶 不?然後捉吾臂將去。於時目連念:舍利弗 輕弄於我。目連曰:此必有意事不徒然。申
手取帶不動一毫,盡其神力亦不能動。舍 利弗取帶繫閻浮樹枝令舉,時閻浮提地 一切皆動。舍利弗言:目連尚能動閻浮提地,
何況此帶?今當繫餘天下。乃至三天下皆 能動之如動輕衣。次繫須彌山小千中千 大千,皆能動之。是時天地大動,唯佛座及
阿耨達池不動。龍王問佛:何故地動?佛答 (如疏) 。龍王曰:誰神力勝?佛言:舍利弗勝。龍王 曰:前何故云目連神通第一?佛言:目連能
住一劫,舍利弗住多劫。他云邊際定者,秖 此定耳。舍利弗入三昧,目連不知名。舍利 弗復作是念:目連動於大地,蠕動死者無數,
我躬聞佛說如來座者不可移動,今以此 帶繫之。目連復舉所以不動,今云他方佛 座脚小異耳。目連自念:不於神力有退乎? 欲往佛所而問其事。目連捨至世尊所,遙
見舍利弗在佛前坐。又念:佛弟子中我神 力第一,然今不如舍利弗耶?便往問佛:將 無不失神力耶?我前發今在後到。佛言:
汝神力不退,但舍利弗所入汝不識耳。龍王 聞此甚大歡喜。諸比丘私論:佛弟子中目連 神力第一,今不如舍利弗。便於目連起輕
薄心。佛告目連:汝現神力。目連禮佛,即於 佛前,往東方七恒沙界,佛名奇光,往盋緣 上行。彼眾見謂蟲,示彼佛。彼佛云:西方七 恒沙界 (云云)
,彼佛令現神力,莫令諸比丘起 輕想。乃至令盋囊盛五百等著梵天,一足 蹋梵天、一足蹋須彌,說偈聲滿祇園。諸比 丘聞,不知所在。問佛,佛言:在彼界
(云云) 。諸比 丘白佛,令目連歸 (云云) 。彼比丘欲來,佛令將 來,佛為說六界法令還,目連送歸 (云云) 。
[0174c14] 「如般 若中說」者,彼經富樓那說破菩提見,故是 通意。「諸賢聖自說己法」等者,此中釋通教,
因引《般若》共菩薩行必破菩提法輪等見,方 名菩薩。故引諸大乘經中凡諸菩薩自說己 證,皆為利生或對佛述解,非如凡夫自 謂己見而稱己能,故云「妄有所說」。
[0174c20] 釋目連 中「吉占」等者,父名吉占,其父初生時,相者占 之言吉,因以為名。「目伽略兮度」五字,並是
西音,故論第十釋如來語密中,引目連尋 聲,彼佛告云:目伽路子度何故來此?目連乃 答言等。乃是彼佛稱此五字而命目連,即
是二土音輕重耳。文中「路」字者誤作「略」字,「子」 字誤作「兮」字。「同名者多」者,如《中含》三十五 云:「有算數目連,善知算法」。彼經佛在舍衛
鹿母堂,算數目連中後仿佯至佛所問訊, 却坐白佛:願有所問,佛言:恣汝所問。乃至 云,我以算法存命,歸佛出家存本俗業故
云也。瞿墨善知法相。目連不一,故別標大。 見貴與取重,文語從異,其義一也,皆以德 行重之耳。舍利弗才高而智明,目揵連族豪
而神爽,爽亦明也。藝謂六藝,略如《釋籤》,然 西方智藝有殊此土,以有得禪者故,故四 韋陀所攝甚廣。此中因緣亦具四悉:初是世
界,「釋論」去為人,「外道」下對治,「涅槃」下第一義。 「左面弟子」者,所以以身子、目連為轉法輪 左右弟子者,通因定生即定慧一雙,以此
二法為一切法之根本,亦是福慧一雙;悲多 現通,亦是悲智一雙,成破法輪準此可知。 「簸峨」者,傾側貌也。有作「 [跳-兆+叵] [跳-兆+我]
」、有作「 [跳-兆+叵] [跳-兆+我] 」,並 不見所出,準《文選.江海賦》云:「陽侯砐硪以 岸起」,砐字 (五合切)
今作簸者,扇動意耳。「難陀」等 者,《增一》二十八云:「佛在給孤獨園,帝釋白 佛:如來在世應行五事,母在三十三天 須行說法。佛默然受 (云云)
。於是便往 (云云) 。龍嗔 放火大風,閻浮提洞然,阿難白佛:云何有此 大煙火耶?佛具答。迦葉、那律等各起白佛,欲
降此龍,佛皆言:此龍力暴難可化度,卿可 安坐。目連白佛,佛亦止之。又問:汝云何降? 答言:先以極大身恐怯,次以極小身鑽齧,
然後以常身降之。佛言:善哉!汝能堪任。佛 復誡言:固心勿亂,恐為所嬈。目連禮佛足 至山上,現十四頭,繞山十四匝。龍見恐怖,
自相謂言:我今試降為勝我不?二龍即以 尾擲大海水,不至忉利;目連以尾擲水,水 至梵宮,并灑二龍。二龍知劣,極大嗔恚,雷
電霹靂放大火焰。目連自念:夫龍鬪者皆以 煙火霹靂,設我亦爾,閻浮叨利悉皆被害。乃 化為小形 (云云) 。二龍伏退,念言:四生龍中無
出家者,此龍威力乃爾,身毛皆竪。尊者知龍 心伏,乃復常身於龍眼 睫 上行,二龍於是 始知非龍。歎曰:甚奇!甚奇!白目連曰:何為
相惱?何所誡耶?目連曰:汝昨有念云:此禿 沙門恒飛我上耶?龍曰:如是。目連曰:須彌 山者是諸天路,非汝居處。龍曰:願恕其過,
從今已去願為弟子。目連曰:汝莫歸我;歸 我所歸。龍曰:我歸如來。目連將二龍至舍 衛。目連曰:世尊今為無量大眾說法,莫作
汝形。龍曰:如是。乃作端正人,佛為說法,為 優婆塞。時波斯匿王來問煙火事 (云云) 。佛具答 (云云) 。王見二龍不起,二龍嗔,復念:國中人民於
我無惡 (云云) 。二龍便於匿王宮上現大霹靂 等,尊者變為優曇華;龍嗔復雨大山,復變 為餅食;龍倍嗔而雨刀劍,復變為好衣;龍
更嗔,復變為七寶。匿王不知,便云:閻浮有 德不過於我,宮內常有如是等物,當作輪 王乎?龍又自念:何無勢力一至如斯?念已
始復知是目連之力,見已便去。王得七寶飯 等不敢自受,將至佛所以事白佛。佛令 供養目連,王得目連力。王問:何故爾耶?佛 具答。王方知 (云云) 。」
[0175b26] 「調達引五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