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Dafang Guang Fo Huayan Jing Shu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

Scroll 9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九
清涼華嚴寺沙門澄觀

如來現相品第二 (第二正宗分第六第十一)

[0562a22] 四門分別一來釋名 釋文多用增減 來意
初三分之自下正宗正宗 四分之中明教起因 辯說儀式來者
現相 釋名正宗宗旨流通四分
依正信樂是故 因果依果 品名如來
能所能所體用 如來現相如來五者法性
瑜伽虛妄 涅槃三十二理智 法輪第一義諦正覺
第一義諦如來成實大同 般若如來從來 如來一如無二
無不名為 無法亦即如是來者真如現相 五者面門光相十方眉間
說法三振四佛 華表依果白毫出眾 如是如來現相品
三分正宗 四分佛果無邊剎海 三世間無盡自在以為諸菩薩
淨信修行 光相表示釋文 說法儀式當分方便分為
現相遠方便三昧 便初一分為 有緣稱揚佛德
無窮料揀 有無 儀式不同權實初中
四有起因 第二升降 差別第七
大位第八因果 無礙
第七因果別有 入法界差別四處 及第四十第八
第九三十難思 兩會信解第八 廣果成行第九全同
及第 異生二眾法眾第二
自問各自 儀式二義約言
二種一言一言 相望 之中問答現相長行
法主華表 三昧言重 第二如來
言說佛心自在不待佛力殊勝 現相第八菩薩 第九請示 相應言說
二八兩會 第五權實 菩薩位
眾生佛果因果 有理可通 無非法界
有力緣起 念念疑念念常模因成像之下之下
成像緣起法理應釋文長行 舉人
利生緣起云何 四十二十 疑念二十
第二諸佛四十
初二中間 通問依正染淨因果 所行所知
可分疑念 圓滿
初十唯有有神自在 世界成就今文 或是脫漏或是無能攝取之中
法界無能攝取 唯有自在故此三事 出沒不同佛地智德分位
無量同性不出清淨 法界四智五法大覺
佛地經論說唯有 真理妙智無二諸佛 生成住持功能名為
佛果佛境界 佛地境界悲智 緣故分齊無量
出現不思議品廣說出現明體 不思議品故云無比 因果體用不同
瑜伽如來境界差別一有 二世三法調伏調伏加行 唯有真俗
攝化如下 瑜伽大同唯有約分 今文
三佛加持任持有所 無量不思議 離世間品攝持
不出一如加持化身舍利耆婆作佛事神通不同六通
神境一有加持加持即是神力所行不思議 諸佛世尊失時
所行出現無礙如來 大悲大智成事 便善巧究竟名為
所行既是能所不同 境界之中攝化不同瑜伽七十八 深密經文殊所行
一切如來共有不思議無量功德莊嚴 如來境界一切差別 五佛大力自在有無
廣大 不思議品無畏無諸畏懼 世間無畏如常
二乘功德佛力 功德無畏外道功德未必十力 無畏不共二乘上來大智
七佛三昧佛果等持師子不思議品有無不思議三昧 神通發起無礙
十如十通品不思議品一切諸佛有無 邊際無礙解示現無盡大神通十通 菩薩如常 自在任意
成就有無 自在自在 離世間品不思議品諸佛世尊一切法自在
攝取無能制伏無能 無有天上人中沙門 二乘大菩薩神力是故
勝法不思議品諸佛 最勝無能毀壞 勇健不思議
云何諸佛眼下 顯著六根三業身業 身光放光光明不思議
諸佛普遍無量無邊法界 無邊離世間品一一各十門 出現三業
不思議品光明 不可說不可說種種色相以為 明藏出生無量圓滿光明普照十方無有 障礙放光有時會面
毫相之類其一 光明放光通常分別 去來佛智
不出清淨 四智唯有根本 唯一諸法實相無障礙
十方
深廣初文唯有 安立一世界用處 藏品二眾所持
法界安立世界成就通明法界安立因緣 賢首化生
法界施設安立經論世諦 安立安立方便法式 云安安立法式四佛
能化華藏 不思議波羅蜜成行 離世間品解脫所得如法
七佛變化臨機神變 身業光明覺 長行身業阿僧祇皆是演說
說法語業四諦 名號隨機名號壽量 住世壽量品
深廣生死 大心佛果積集菩提福智 資糧四運諸菩薩慈悲 菩薩行真理
可知通有初二 十信二十十行 出離登地一等
一切菩薩始終 一切菩薩故此通行 法界深廣無邊故云如下
願佛既是四十相應皆是
當之既是常隨 不盡故知 會同 分之因果
從此光明覺 十因不思議品二十四十會同
一世界成就世界安立 華藏世界海遮那引因現相 三昧但是說法並非
如來名號四諦演說光明覺十忍品 眾生因之化生阿僧祇
變化長行 廣明變化重重微細壽量住處 壽量八不思議五品二十
佛海深廣 波羅蜜諸位成行 第九解脫證入法界大用
自行 次第先有世界眾生 波羅蜜解脫 大用臨機變化隨宜說法
先人大用四海 自利因果眾生 可通為生種種隨宜
現相 下文二者言說 未盡成就第二
時下中分因緣 已知 使大眾
自然因緣 威力同異菩薩 供具供具法界正說
初三歎德 初二歎佛 滿
無異後半
中分初四初十 便一切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