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Dafang Guang Fo Huayan Jing Shu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

Scroll 40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四
清涼華嚴寺沙門澄觀

[0806b10] 第二一心一門 歸本如來 依持三觀
第二第一義諦生起云何第一義 如是第一義解脫 所以第一義緣生
心作一心故云第一義但是一心一切三界唯心 轉變
唯心云何一心三界三義一二不了唯心 一心真諦之一轉變 異熟賴耶名為一心外境
一心如來藏清淨一心無二 一心初一菩薩不為 心經三觀清淨一心 二心二觀一心
之一假說一心 外法變動唯一 二相一心八識
心所變相本影具足熏習 變現三界依正大乘 廣說一心
變相見識 解深密經二十唯識 四攝一心
八識心所無體變故 莊嚴論歸本一心 皆是差別功能楞伽 常住境界種種騰躍
轉生譬如海浪無有若干 如是不可得別有
八識自體如來藏平等顯現 一切眾生涅槃相等楞伽 壞相無相無相如是
非一性相一心如來藏 隨緣諸事自性本不生 理事無礙是故一心二諦
起信一心二種乃至 佛說如來藏以為阿賴耶 指環勝鬘自性清淨
了知 了知成俗生滅門本來真淨真如門
是故一心二諦深思有味 事相一心心性圓融無礙 成事障礙一切
一中無量一一見法天人 一塵非一事相 一心事事心性
彼此異事一切即一上文即是 一等無礙一心一中 一切一切一切重重無盡
心識如來藏圓融無盡十門初一 不共下同無礙一部大宗 隨一一門各異可以
本末依持終於十門皆是世諦 本寂應觀何以世諦 隨順世諦第一義
真詮無性中論不知 世諦不得第一義故此何者 依止
因故二門 苦集邪見不厭 三次一門
因緣三門 初二建立染相正觀 觀行依止
因緣有分染相依止一心二諦差別純真不生 一心雜染和合因緣
一心分別十二十二 一心所持如來一心 不知如來過去
相續展轉傳說十二 行列前後何以一心 中論古來識心
一切不成 依持非唯 三世真心一念十二 前後一心俱舍第九剎那
因緣是以一門緣起 攝論二種緣起第二緣起 一分別自緣起阿賴耶識諸法
即今一心依持二分緣起 緣起善惡分別種種 釋文前後
俱舍第九緣起一者剎那二者 分位四者三通 中正第一云何剎那剎那
具有十二廣說相與大同不必依次一心隨事貪欲 共生所行 一念十二
了別 行者即是意業 二行不知
迷惑無明共生名色名色 共生 名色俱舍三蘊總稱名色
受蘊名色增長 不生五識十界五識 即是增長增長
開顯俱舍名色六處六根 開成名色 即是 不捨即是欲取
即是有所 諸法便是老者 死者剎那大乘
故經云初生不為不斷十二支五蘊名分 即此無始名為大小
八識聖教 不解同時異體十二 同時同體十二第一義
即是無明有漏便名為即是 名色即是意處 體現 老死以此十二
總有五世十二支過去 過去過去煩惱煩惱 過去五果生苦
未來未來更生未來復生 三世假說展轉 無窮三世二世一世 前後建立如初同時異體
同體即如大悲隨順 第二求解凡夫愚癡顛倒 阿賴耶識求解
我我所求解 無我一心 諸佛解脫眾生心 藏識能藏一切雜染法令
我見執藏以為 異生執持執持 一切
論主染淨 云何我執阿賴耶 賴耶無漏
妄心真心顯現 非心一切相智 第二依止二種
第一義心識即是 染淨 第三 諦觀二門
無明名為從前無明 無明名為
無後無明 自性大悲一切名為方便無明
名為 不從大悲自在 一切相智因緣相三觀 異文大同論文妄為
一門二業 他者無明
二明十一生起增上緣通義四緣相望
增上緣起經文中三緣有無不定不明 有望因緣
識支業種亦作因緣相望因緣集論 無明因緣無明業習氣 無明假說無明瑜伽論
相望因緣相望因緣初二 假說無明
有餘現行相望無間緣故有望無間有所緣緣所生
相望非有 順次雜亂緣起 不定逆順次第 多義不同
十二支 不異二門論主老死二業以此無明老死
十一為生起因老死 。經文無明 老死不覺
不絕不覺知者無明是以十二因緣 猶如汲井無有斷絕 覺知復生論主二業 故云五陰後生不見
後生 不知即是無明無明 十二支相續不絕不見
大悲隨順之中 第三異道求解顛倒 自在苦行
四門因故顛倒 僧佉所知 解脫求解 所知迦羅
自在天自在天眾生 受苦自在天眾生 苦行苦行
解脫阿耆多眾生 不由萬法自然便解脫眾生異道 四門
因緣二種 因緣不由 一生之中便解脫
萬劫脫期一切 第三方便因緣 後方便不生
解脫方便第四捨離三門 因之上文無明自生緣事
無後無明 無明以是 不斷以是因故 無明緣行
無明無明 不成不即不離 二義論主中論眾因緣生法
亦復不異非常 以是所生亦復 生生所生非常
不常不異不斷因故 不斷不常不異因故不常不斷 因果不斷不異因果不常
相續 不常不斷文中無明二種
子時二果中子不斷 緣事示現種子現行 前已種子
不斷成行子時 等引不斷成行子時十一二時
後際是故十二 因緣不出三際過未是故 不斷
不假大悲隨順 顛倒自在天眾生 無明不從 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