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fang Guang Fo Huayan Jing Sui Shu Yan Yi Chao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Scroll 26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二十六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0194b25] 疏。土既不同下。第二釋文於中四。一躡前 生起。二正釋經文。三料揀解妨。四次第鉤 鎖。
[0194b27] 疏。初三者下。第二正釋經文釋第一句。
[0194b28] 疏。文有二。一正釋。二解妨。今初。言一切淨 穢者。此通三土唯除法性。以言通慧力 所成故。此即偈文智慧神通力如是也。言為
物而取擬將普應者。除自受用皆為物故。
[0194c03] 疏。佛應統之下解妨。此有二妨。一皆名佛 土妨。謂土有淨穢穢豈佛土。故今答云。穢 亦佛土。三界朽宅屬于一人。娑婆雜惡居華
藏內是我佛土。二然就佛言之。故無國而不 淨者。通於穢土稱為淨妨。此由淨名經中。 寶積願聞得佛國土清淨。而佛答云。眾生之
類是則不揀淨穢穢亦淨土。故生疑云穢 名佛土。就佛統之穢名淨土。復據何理故 有此答。然佛土皆淨。所以身子見丘陵坑坎。
佛言我此土淨。而汝不見。言既即穢而淨 故。不思議者。即以上義會下偈文。偈云。世 尊境界不思議故。
[0194c14] 疏。若是法性即本識等者。 約如來藏隨緣成立淨穢諸土。如三昧品引 楞伽說。此從通相不局眾生。亦不局佛。
若云法爾者。即法爾道理如十地說故。
[0194c17] 疏。 會二文於理可見。
[0194c18] 疏。業有善惡下。先總釋。 後淨名下。後引證。引三經四文。淨名有二 皆佛國品。初云以萬行為因者。經云。寶積。
當知直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不諂眾 生來生其國。深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 時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菩提心是菩薩
淨土。菩薩成佛時大乘眾生來生其國。次列 六度等。故云萬行為因。二又云眾生之類。 是菩薩佛土等者。亦是此文。次云為法性雖
一下。雙釋上二。疏文有三。初隨業成異。釋 上萬行為因。此是土因。二佛隨異類取土攝 生釋上文。又云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此
是土緣。三涅槃下。別引他經成其初義。就第 二中亦具引文。佛國品寶積獻蓋。佛為現 變化淨土相。便求其因故。初問云。願聞
得佛國土清淨舉果也。唯願世尊說諸菩 薩淨土之行 (徵因也) 佛答云。眾生之類是菩薩 佛土 (標也下徵釋文) 所以者何。菩薩隨所化眾生。而
取佛土。隨所調伏眾生。而取佛土。釋曰。 上二句總明取土一向為物。經云。隨諸眾 生應以何國入佛智慧。而取佛土。隨諸 眾生應以何國起菩薩根。而取佛土。釋曰
此明土異之由。下經徵釋云。所以者何。菩 薩取於淨國。皆為饒益諸眾生故。釋經意 云。菩薩修因取土皆緣眾生。若無眾生取
土何用。此皆他受用土。及變化土緣故。唯識 中二土皆以利他行成。明為物取故。彼經 舉喻。欲造宮室須依空地。若無虛空終 不能成。欲修淨土必緣眾生。若無眾生
無修土處。
[0195a18] 疏。涅槃微善者下。別引他經成 其初義。即二十一經高貴德王菩薩品。琉璃 光菩薩從不動世界而來。無畏菩薩問佛。
此土眾生當造何業。而得生彼不動世界。 佛以偈答廣列十善。一一皆生。言微善者。 彼有偈云。若於佛法僧供養一香燈。乃至
獻一華。則生不動國。若為怖畏故。利養及 福德書是經一偈。則生不動國。又云造像 若佛塔。猶如大拇指。常生歡喜心。即生不 動國是也。
[0195a27] 疏。觀經三心者。有三種。三心第 一佛為韋提希現淨土竟。韋提希願生求 因。佛言欲生彼國當修三福。一者孝養
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 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 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是
三事名為淨業。佛告阿難及韋提希。汝今知 不。此三種業。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 正因。釋曰。若具此三何淨不致。然以生
就佛總名為生。如上引直心是菩薩佛土。 菩薩成佛時不諂眾生來生其國。第二上品 上生文中云。若有眾生願生彼國。發三種
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 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足三心者。必生 彼國。第三云。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
等為三。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 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迴向發願 願生彼國。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
往生。釋曰。第三三心多同初三句。而合初 二開其後一。此上諸心。非但得生彼國而 為生因。亦能成彼淨國得為修因故。觀經
云。三世諸佛淨業正因故。今引為佛國因 也。
[0195b20] 疏。上三初一因二緣三因者。然因略有 二。一變化因。即第一如來通慧。二感淨剎 因。即是第三。緣亦有二。一約境利物眾生
為緣。二攝境從心皆自識變。此中第二義而 是真心隨緣變耳。
[0195b24] 疏。次四別明有因有緣者。 如鏡智所成是緣變化土因。通因通緣。佛 以生為緣生以佛為緣。
[0195b26] 疏。眾生菩薩共搆 一緣者。上已總明即是直心是菩薩淨土等。 若菩薩自修直心。眾生諂曲何由得生。是故
勸物同修直心。故菩薩以直心之因。取直 心之土。以應直心眾生為同搆一緣來生 其國。萬行皆然故云隨其行業。言凡聖同
居者。即變化土。若他受用唯聖所居。變化之 土凡聖同居有二意。一就機化故。二於凡 身中初證聖果。尚亦為居之。
[0195c05] 疏。三四二種 他受用土因者。略如上引唯識論文。唯識 一向就佛說因。今通菩薩。謂佛因中修此
二因。成他受用。即是佛因。二住地菩薩修此 二因得他受用。約菩薩因。初地八地地經 廣說。
[0195c10] 疏。勝解印持隨心轉變者。勝解以於 境印持為性。印持萬境隨心轉變。
[0195c11] 疏。一 善根所流因中者。即圓融修行自他二利無 障礙行。故得爾也。
[0195c13] 疏。其法性土下。第三料 揀妨難。問上之十句含於四土。何以特明三 土因耶。故為此釋。次復問云。四土之外別
說圓融應有五土。故今答云故。其後三但 融他四即是我宗。非別有體。其圓融之因 亦如上說。又說淨土總有二義。一者行淨 業為因感淨相果。二以德業為因感自在
淨果。行業始自凡夫終至十地。德業始起 不動。終至如來故。第二別明是行業淨。第 三融攝。是自在淨。第一總明具斯二淨故。 疏為三。
[0195c23] 疏。又此十事下。生鉤鎖偈中。
[0195c23] 疏。成 唯識下。此下之文前已總引。今當略釋大圓 鏡智相應淨識。即果位第八此是依因。依此
頓變故。由昔所修下。此是行因。從初成佛下。 辯其果相。初明竪長。後周圓下。明其橫廣。
[0195c28] 疏。論云。謂平等性智等者。上已具引。先智後 行俱是緣因。亦以行為因以智為緣。故 云因緣。亦上二皆因。隨十地菩薩為緣。如
上隨所化眾生等變化為淨土。即是果相。 初地見剎等百三千。故名為小。二地即千三 地萬等。後後大於前前。前前即劣後後漸勝。 下所引地義並如本品。
[0196a05] 疏。又第七偈依中有 依下。以義料揀成無礙行門。此即賢首華藏 觀意。彼有五門。一成立因緣。正當此門起
具因緣。二相狀布列。即華藏品風輪香海等。 三具德圓滿。四依正融攝。五攝成觀智。今 疏有二。先牒經略明即彼第四。二從然其無
礙通有十種下。即彼第三但解此二自成觀 智。略無第五。然彼具德指一香樹。亦明十 義。一此香樹即佛智身德。二即轉法輪。三事
理無礙。四悲智德。五難思德。六體用無礙。七 定亂無礙。八微細德。九佛境界德。十緣起 無礙德。而內外相參以成十門。亦不引證。
今為順經加減廢立皆引文證。而具事理 事事無礙。疏中有四。初總摽。二諸教說土下 立意。或是無常者。通大小乘。或云心變。唯
是大乘理事懸隔明非實教。三一事理無礙 下。開門別釋。一中引經即第十經偈末句云。 安住於空虛今但取莊嚴為事法界為理
無差別言即是無礙。二成壞中不引文者。義 易了故。亦是此偈故云一一。剎種中劫燒 不思議所現雖敗惡其處常清淨。三中經云。
體相如本等者。即第八經釋剎種章偈。及 後四相入中所引。即前偈前半具云以一剎 種入一切。一切入一亦無餘體相。如本無 差別無等無量普周遍。五相即無礙證文即
第七經。六清淨珠玉等即第八香水河偈。 具云清淨珠玉布若雲一切香河悉彌覆其 珠。等佛眉間相炳然顯現諸佛影。今但取 初後二句。是顯微細之義。七隱顯中略不
引經。以義多故。即此中偈。隨心造業不思 議一切剎土斯成立。即其義也。以同處異 見故不可思議。又形狀偈云。一切塵中所
現剎皆是本願神通力。隨其心樂種種殊於 虛空中悉能作。釋曰。既一塵隨樂種種皆作 則隱顯自在也。然疏文中略出二種隱顯。一
染淨隱顯。如感娑婆者。對華藏而見娑 婆。則淨隱染顯。感華藏者。對娑婆而見華 藏。則染隱淨顯故。摩竭提國其地金剛等。
二明異類隱顯。如須彌山形世界。一類顯 時江河等形即皆隱也。長剎顯時短剎則隱。 餘可例知。八重現無礙亦不引文。以華藏
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見法界已頻引故。若 更引者。依住偈云。或有國土周法界清淨 離垢從心現如影如幻廣無邊。如因陀羅 各差別等。九所引即第八經釋小海中偈十
中。又下文云。即第八經河間樹林偈。
[0196b21] 疏。此十 無礙下。四結釋六相之義。略如前說廣如 十地別章。
[0196b23] 疏。如何廣大下。隨難別釋。釋第 八九有二義釋。前通諸教。後由無漏下。即 事事無礙宗故。上普賢云。一切剎土入我身
所住諸佛亦復然。汝應觀我諸毛孔。我今 示汝佛境界等。
[0196b27] 疏。所現國土似彼報故重重 而現。不離一毛者。如十盞燈共照一毛。 則一毛之上有千重光也。準喻思法。
[0196b29] 疏。第 四剎體中諸教不同下。即五教出體釋有二 意。一則別配八微是小乘。唯心是始教。法 性是終頓二教。或一切法是圓教。二則通明
圓教具於四義。頓教唯法性小乘唯八微。始 終二教通於前三。若三各別即二是始教。若 三無礙性相圓融即是終教故。法相宗出體
之別。一法性土。以真如為體。二實報土。力 無畏等。一切功德無漏五蘊以為體性。若 攝相歸性亦真如為體。三色相土。攝境從
心自利後得智為體故。佛地論云。最極自在 淨識為相。相即體相。若約相別即四塵為 體。四他受用土。攝境從心利他後得智為 體。攝相歸性亦以真如為體。若約相別
亦是四塵。五變化土同前他受用體。是知始 教具用三法。圓教則以性融相相無礙故 通一切法。則事事無礙而為其體。是故疏 云。今皆具之。次引經具收。後融無礙。
[0196c17] 疏。第 五段剎莊嚴中至或寶為嚴等者。然莊嚴有 三。即名三淨。一處所淨。即眾寶為嚴。二住 處眾生淨。即人寶為嚴。三法門流布淨。即
以法為嚴。對文可知。
[0196c21] 疏。第六段明剎清 淨。疏文有四。一總摽大意。二別顯其相。三 對教揀定。四對文揀濫。今初。言唯約淨
者。以言清淨故不同形等。通於染淨。言 行致者。即生公意。彼淨名注云。行致淨土 非造之也。造於土者。眾生之類矣。十四
科中釋致義云。問云何致而非得耶。答夫 稱致者。體為物假雖獲非己。釋曰。謂因他 而得故名為致。謂佛修萬行直趣真極不 取色相。他受用等因他眾生。遂以大悲為
物取土。故云行致。既因萬行而致於土 必招淨也。
[0197a03] 疏。然淨有二下。第二別顯其相。 展轉開之乃成四重。皆以方便為因清淨 為果。第一對中言以六行為方便者。謂厭
下苦麁障。欣上淨妙離故。以色無色界而 為淨土。
[0197a07] 疏。此復二種下。第二對二乘淨土玄 中已明。
[0197a08] 疏。然出世上上淨中下。第三對言仁 王經等者。即菩薩行品。波斯匿王讚佛。此前 一偈半云。正覺無相遍法界。無生忍盡智圓
明。寂照無礙真解脫。大悲應現無與等。湛然 不動常安隱。光明遍照無所照。三賢十聖 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在文易知。若瓔
珞經亦云。佛子有土名一切賢聖所居之處。 是故一切眾生一切聖賢。各有自居果報之 土。若凡夫眾生住五陰中。為正報之土。山
林大地名為依報之土。初地聖人亦有二 土。一實智土。前智為住後智為土。二變化 淨穢經多劫數量應現之土乃至無垢地土亦 如是。一切眾生乃至無垢地。盡非淨土住
果報故。唯佛獨居中道第一法性之土。是故 我昔在普光堂。廣為一切眾生說淨土門。 以上二經唯佛為淨。
[0197a23] 疏。未極之中下。第四對 也。言永絕色累者。即生公十四科淨土義 云。夫未免形累者。八地已前在生空觀。即淨
土出即居穢土。八地已上長在生空。即長在 淨土。故須託土以自居之。八地已上永絕 色累。照體獨立神無方所。土復何為。意云。
八地淨無生忍得色自在。捨於分段故云 永絕色累。一切世間出世間心悉不現前。故 云照體獨立。稱性普周故云神無方所。神即
心神。易云。神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故神 無方而易無體。既無色累。故其土相難以 名目。
[0197b05] 疏。七地已還等者。未出三界者。依直 往者。未捨分段故。無漏觀智有間斷者。即 六地已下若至七地觀無有間。依十地經
六地已下為染。八地已上為淨。七地亦名 中間。亦可名染亦得名淨。或非染非淨。今 取染義故非純淨。
[0197b10] 疏。若依瑜伽下。第三對 教揀定可知。
[0197b11] 疏。然淨方便下。第四對文揀 濫。於中有二。先對此文。上來四對。皆約清 淨為果方便為因。今以義通方便亦果。親
近善友即是方便。今得人寶為嚴則兼於 果故。極樂等土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是等流 果也。
[0197b16] 疏。然望莊嚴下。第二對前文揀也。如莊 嚴中云。或以說一切菩薩功德莊嚴與此 增長廣大功德雲遍法界故文同。又彼偈
中多舉因顯果。與此長行同。此云慈悲廣 大遍眾生。以此莊嚴諸剎海。與莊嚴同起 具因緣。諸淨剎因與此長行修淨因同故。 為此揀。
[0197b22] 疏。文有二。一明門別。謂所用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