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fang Guang Fo Huayan Jing Sui Shu Yan Yi Chao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Scroll 29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二十九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0218a06] 疏。又究此四下。第四無作四諦。文中亦三。初 總明。言非唯但空者。揀上無生但顯空義。 便為真實正是所宗。二今了下別示四相。陰
入皆如者。前云即空。今云即如理已別矣。 又言無苦可捨非是空故。無有可捨今體 即如。如外無苦何所捨耶。此句言如如尚似
空。集言無明塵勞。皆即菩提。豈同前空苦。 菩提體外無別可斷。不同無生空無可斷。 前則空中無華云何可摘。今則波即是水
不得除波。下二諦例然。生死即涅槃。非是 體空無生滅也。邊邪皆中正者。非離邊外 別有中道。非離邪外別有正道。亦非無邊
無邪無可修也。細尋可見。勿濫無生。故涅 槃四諦品云。若知如來常住名修習苦。若 知法常是名修集。若修滅者。若多修空名
為不善。何以故。滅壞一切法故。壞於如來 真法藏故同於外道。若有說言。有如來藏 雖不可見。若滅煩惱乃能得入。若發此心
一念因緣。於證得中而得自在。結云以如 來祕密藏者。即是滅諦。道聖諦者所謂佛法 僧寶。及正解脫。若能一念發心見如來常住
無變。法僧解脫亦復如是。名修習道。上皆 無作四諦意也。
[0218a28] 疏。無苦無集下第三束歸一 諦。一實諦義亦是涅槃十三文。文殊問佛。世 尊第一義中有世諦不。世諦之中有第一
義不。如其有者即是一諦。如其無者。將非 如來虛妄說耶。善男子世諦即第一義諦。世 尊若爾則無二諦。善男子有善方便。隨順
眾生。說於二諦等皆一諦義。亦下文殊問 言。所言實諦其義云何。答云實諦名為真 法。若法非真不名實諦。又名無顛倒。又無
有虛妄名曰大乘。是佛所說非魔所說。又 言善男子實諦者。一道清淨無有二也。善 男子有常有樂有我有淨。是則名為實諦 之義。
[0218b11] 疏。故斯一品下第二會經結示。上第三 段中。言此經正同無量四諦。且從一義耳。 今則具結通具四種也。故上疏云而文義
包博言含性相。相即生滅及與無量性即無 生。及與無作。相以廣狹成二四諦。性以空 實成二四諦。經宗必融舉一收四方是經 旨。以四種四諦義出諸師故。疏闇用使合
經文不標名目。恐驚常聽。結歸二對順 常經論。或名有作無作。或名有量無量。今 之結意有作即生滅。有量同無生。於有量 上說無生耳。餘二名同五地十重。至文自
見。今略示名。一善知俗諦。二善知第一義 諦。三相諦。四差別諦。五成立諦。六事諦。七 生諦。八盡無生諦。九入道智諦。十善知一切
菩薩地。次第成就諦。乃至善知如來智成就 諦。
[0218b26] 疏。答以名雖在小等者。通此一問有二 意。一四諦包含故。二開權顯實故。今初名 雖在小者。經中多言為求聲聞者說四諦
故。義通大小。即生滅無生等。言事理具足 者。如十二緣但事而無理。今滅諦是理十二 因緣名廣事略。事亦不具。但有苦集而無
道故。六波羅蜜但顯此出世間無世間故。 但有道滅無苦集故。謂苦集二諦下出具 足相。言世界有異。此獨無改者。十方諸佛出 世教化皆令捨於世問證涅槃故。三世同
然。故涅槃云。我昔與汝等不識四真諦。是 故久流轉生死大苦海。況無量無作下收後 二重。但用前二性相具足大小包含。況加此 二一實之旨。於是乎在。
[0218c10] 疏。又為破計下。第 二開權顯實故。以諸經等多說四諦為小。 今開此局名周法界。亡所執相即入無生。
引入一乘則會真實。況六度等而不周耶。 五正釋文。
[0218c14] 疏。如睫毛者全是俱舍頌云。如 以一睫毛置掌人不覺。若置眼睛上為苦 極不安。凡夫如手掌不覺行苦睫。智者如
眼睛。緣極生厭怖。從而復以苦等者。即法華 經第一云。不求大勢佛及與斷苦法。深入 諸邪見以苦欲捨苦。為是眾生故而起大 悲心。
[0218c20] 疏。有業惑者。繫縛三界者。然三雜染業 惑為集。別有多門總不出二。
[0218c21] 疏。煩惱名諍 即俱舍論云。煩惱名諍觸動善品故。今滅 煩惱故名無諍。
[0218c23] 疏。非唯滅惑而已者。如成 實等亦說滅者。譬如燈滅則膏明俱竭。無 復別有一實盡處也。肇公亦用此言。實則
滅惑所顯法身常住有實體也。故涅槃第四 迦葉問言。如佛所言如燈滅已無有方所。 如來亦爾。既滅度已亦無方所。佛告迦葉。
善男子如人然燈之時。燈器大小。悉滿中 油。隨其油在其明猶存。若油盡已。明亦俱 盡。其明滅者喻煩惱滅。明雖滅盡燈器猶
存。如來亦爾。煩惱雖滅法身常存。下文又 云。如燈滅者是羅漢涅槃。又四諦品云。若 言修習空法。是名不善。滅壞一切如來真
法藏故。同於外道。故知滅體法是真實故。 次云自性住者。證成上文體真實義。則體真 實揀非虛妄及非空無。自性住言即是法
住法正位也。本來寂滅即成上文自性住義。
[0219a10] 疏。集中病源者。謂有攀緣者。即淨名第二 云何謂病本。謂有攀緣從有攀緣即為病 本。下文云何斷攀緣以無所得。若無所得
則無攀緣。釋曰。正引病本無得因便。
[0219a13] 疏。惑 由妄起故。分數塵沙等者。即大般若中般若 波羅蜜多清淨若色清淨。若一切智智清淨 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故無二分是一分
耳。是以生公云。萬善理同而相兼亡異而域 絕。善因伏惑成別故。有八萬行名。行雖參 差俱果菩提。總由一理以統之故。何有二 分。理不可分如虛空故。
[0219a20] 疏。所之在滅者。滅 為最上之者適也。道能證滅故為上行。此 言在於周易。故謙卦云。地道卑而上行。噬嗑
卦彖辭云。柔得中而上行。注云。上行謂所 之在進也。凡言上行所之在貴也。今借 此文勢。
[0219a25] 疏。言觀方謂觀四諦也者。即涅槃三 十六迦葉品中云。如恒河邊有七種眾生。 一者沈沒。二者沒已還出。出已復沒。三者沒
已却出出已不沒。四者出已觀方。五者觀 方已去。六者出去淺處則住。七者到彼岸 廣有合文。今但取第四觀方一義。經云。是
名第四遍觀四方。四方者即是四諦。釋曰。 能觀四諦即是道諦故。道名觀方。
[0219b03] 疏。更有 四方如十定品者。即第四十二阿耨達池喻 中合池四方云。佛子何者名為菩薩四方。 所謂見一切佛而得開悟 (一)
聞一切法受 持不忘 (二) 圓滿一切波羅蜜行 (三) 大悲說法滿 足眾生 (四) 釋曰。若觀此四。為菩薩道也。
[0219b08] 疏。 生老病死猶四山。臨人等者。涅槃二十九中 釋八喻。非喻云。云何非喻。如我昔告波斯 匿王云。大王有親信人。從四方來各作是
言。大王有四大山。從四方來欲害人民。王 若聞者當設何計。王言世尊。設有此來無 逃避處。唯當專心持戒布施。我即讚言善哉
大王。我說四山即是眾生生老病死。生老病 死常來害人。云何大王不修施戒。即其事 也。故賢與不肖。豪強羸弱同為四遷。一無
脫者。梵王帝釋貧窮下賤。堯舜桀紂三苗四 凶。併歸灰壞皆為苦依。
[0219b19] 疏。從惑生惑業者。 即俱舍頌具云。從惑生惑業。從業生於事。 從事事惑生。有支理唯此。此偈六地當釋。
今但要此句從惑生惑者。謂從愛生取也。 言從惑生業者。即從取生有及無明生行。 事即是苦。今但說集唯舉惑業。
[0219b24] 疏。蠟印印 泥者。涅槃二十九下當廣釋。次下疏文即彼 經文。今當略引。經云。善男子如日垂沒山
陵塠阜。影現東移理無西逝。眾生果報亦復 如是。此陰滅時彼陰續生。如燈生暗滅燈 滅暗生。善男子如蠟印印泥。印與泥合印
滅文成。而是蠟印不變在泥。文非泥出不 餘處來。以印因緣而生是文。現在陰滅中陰 陰生。是現在陰終不變。為中陰五陰。中陰五
陰亦非自生。不從餘來因現陰故生中陰 陰。如蠟印印泥印壞文成。名雖無差而時 節有異。釋曰義至下釋。今意在破印耳。陰
即是苦。若證滅理。現在之陰不為後因。後 陰不生即破印也。
[0219c08] 疏。照實則生死可盡者。此 正立理故。中論下引證。先舉偈文即邪見 品。先有偈云。若世間有邊云何無後世。若
世間無邊。云何有後世。上反釋之。次云。五 陰常相續猶如燈火焰。以是於世間不應 邊無邊。釋曰。以緣生性空故。不屬邊無邊。
復次如中百觀說真法及說者等。此約相 說。不遇因緣則生死無邊。遇則有邊。此有 三事。一真法如良藥。二說者如良醫。三聽
者如可治之病。若具此三煩惱病愈。生死 可盡。盡即是有邊。不具此三煩惱浩然生 死無畔。斯則無邊。故結云非有邊非無邊 也。
[0219c20] 疏。謂三事難得故下。疏釋上偈。即影公 意。彼疏云難得故非有邊。難得故非無邊。 言猶難見故。取意釋。夫言難得非全不得。
若全不得一向無邊。今有得者得則有邊。以 難得故則無邊耳。此亦約一人而說。若總 望一切難有其邊。疏業寄於集者。設修
善業。有漏心修。是寄於集諦因盡報謝。故 云還亡。無漏心修是寄於道。道符於理直 趣菩提故。疏二十五有各一分者。頌云。四
洲四惡趣。梵王六欲天。無想五那含。四空 并四禪。廣如涅槃十四。
[0220a01] 疏。數體即集者。有 為之法總名為數。亦心數也。今總中取別 云即集也。
[0220a03] 疏。無一理以貫之則業惑萬差者。 生公云。凡順理生心名善。乖背為惡。萬善 理同而相兼亡。異而域絕。即斯義矣。疏未入
忍來常有墮性者。俱舍云。煖必至涅槃。頂終 不斷善。忍不墮惡趣。第一入離生。四善根 中第三善根方免地獄。故知苦依之身地獄 性矣。
[0220a09] 疏。同淨名五受陰洞達空者。即迦旃延 章。謂不生不滅是無常義。五受陰洞達空無 所起是苦義。諸法畢竟無所有是空義。於我
無我而不二。是無我義。法本不生。然今則無 滅是寂滅義。今唯要第一句。至第三會當 廣分別。生公云。夫苦之為事會所成者。豈得
有哉。是以言五受陰空是苦義也。五受陰苦 之宗也。無常推生及滅事不在一。又通有 漏無漏故言諸法苦。以即體是無義起於內。
又得無漏者。不以失受致苦。故唯受陰而已 也。洞達者苦以空為其體故。洞達無所起者。 假會之法宜配起也。
[0220a20] 疏。愛見等者。愛見羅剎 前已釋竟。二地經云。身見羅剎於中執取。 將其永入愛欲稠林。言妄體本空故。無可取
者由二義。一段前名執取後名無所取義 似相違故。
[0220a24] 疏。牒釋下引中論釋無所取。即是 行品。行即是陰。謂小乘人為菩薩立過云。 若一切法空。何以佛說虛誑妄取。若有妄
取法則不空故。偈云。如佛經所說。虛誑妄 取相。諸法妄取故。是名為虛誑。故論主舉 偈以答。即如今疏所引偈。是此答意云。由
不了空。無所取中。而生取著。故云妄取。 若有可取不名妄取。明知。說於妄取正為 說空。如責翳人妄取空華。正為顯華是 非有故。
[0220b04] 疏。滅性離言者。諸法寂滅相不可 以言宣故。道令言離者。亡心體極離言契 滅故。
[0220b06] 疏。無為無因而體是果者。即涅槃師 子吼品云。涅槃無因而體是果。若涅槃有因。 不得名為般涅槃也。謂涅槃之體畢竟無
因。如無我我所故。亦如俱舍無為無因果。 謂六因無五但有能作故名捨因而體是 果。則離繫果菩提之道。望此亦因者要得菩 提證涅槃故。此菩提亦名為因。是果中因
故。滅理涅槃亦是因家之果。又是菩提果家 之果故。
[0220b14] 疏。非習道學浮沈而不已者。亦涅槃 三十二師子吼品。恒河七人之意。習道是法 學。浮是喻。經中因師子吼問。若一切眾生
乃至闡提定有佛性。即當定得無上菩提。 何以一切眾生不得涅槃。若有佛性力故 何須修習八正道等。佛便讚歎。謂舉此喻。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恒河邊有七種人。 若為洗浴恐怖賊寇。或為採華則入河中。 第一人者。入水則沒。何以故羸無力故。不
習浮故。第二人者。雖沒還出出已復沒。何 以故。身力大故則能還出。不習浮故出已 還沒。第三人者。沒已即出出便不沒。何以
故。身重故沒力大故出。又習浮故出已即 住。第四人者。入已便沒。沒已還出。出已即住 遍觀四方。何以故。重故則沒。力大故還出。
習浮即住。不知出處故觀四方。第五人者。 入已即沒沒已還出。出已即住住已觀方。觀 方已即去。何以故為怖畏故。第六人者。入
已即去淺處即住。何以故。觀賊遠近故。第 七人者。既至彼岸登上大山。無復恐怖離 諸怨賊。受大快樂。善男子生死大河亦復如
是。有七種人。畏煩惱賊故發意欲度。此 下則義引經文。第一者。謂出家披衣。隨逐 惡友聽受邪法。撥無因果即一闡提。沒生
死河不能得出是第一人。第二人者。欲度 生死斷善根故沒。親近善友得信心故 出。又遇惡友復斷善根。故復沒也。第三人 者。斷善根故沒。近善友得信心故出。信
如來常住修習淨戒。讀誦書寫十二部經。 堅住施慧故名不沒。修戒施慧即是習浮。 第四人者。出沒與住皆同第三。但合觀方。
云觀四方者。四沙門果。第五人者。餘義同 前。但即去者。心無退轉是住無退轉已即 便前進。前進者謂辟支佛。第六人者。前喻之
中但云入已即去。及至合中亦同第五。皆 有沒出住去。去至淺處則住者。謂諸菩薩 欲為度脫諸眾生。故住觀煩惱。經云第七 人者。發意欲度生死大河。斷善根故於中
沈沒。親近善友獲得信心。得信心已是名 為出。以信心故。受持讀誦書寫解說十 二部經。為眾生故廣宣流布。樂於慧施修 習智慧以利根故。堅住信慧心無退轉。
無退轉已即便前進。既前進已得到彼岸。 登大高山。離諸恐怖。多受安樂。善男子彼 岸山者。喻於如來。受安樂者唯佛常住。大
高山者。喻大涅槃。善男子是恒河邊如是諸 人。悉具手足而不能度。一切眾生亦復如 是。實有佛寶法寶僧寶。如來常說諸法要
義。謂八聖道大般涅槃。而諸眾生悉不能 得。此非我咎。亦非聖道眾生等過。當知悉 是煩惱過惡。以是義故。一切眾生不得涅
槃。釋曰。是知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