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fang Guang Fo Huayan Jing Sui Shu Yan Yi Chao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Scroll 43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四十三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0328c06] 第二饒益行。
[0328c06] 疏。皆顯三聚等者。廣略皆顯 故。今初初句為總。總該三聚。是略中具也。 即戒自性者。是九戒之一也。意地無染是真
律儀者。出三聚相。起心即破菩薩戒故。 二亦為生下。攝眾生戒下顯持戒意含於 攝善。亦是於果無依。即第九清淨戒之一也。
[0328c12] 疏。謂一切利養等者。出堅相也。四分戒云。 明人能護戒能得三種樂。名譽及利養。死得 生天上。若希此三非真堅持。
[0328c14] 疏。本隨煩 惱者下。經自出。
[0328c15] 疏。又具明纏即隨惑。縛即 根本。言一切惡止者。即是律儀。善行即是 攝善。
[0328c17] 疏。纏謂八纏下。釋此纏字。疏文有五。 一釋八名。二辯障業。三釋總名。四明十 纏。五者結示。然初八纏廣如論釋。無慚無愧
十藏廣明。餘之六事前後頻有。二初二障戒 下。辯障業。雜集第七云。修尸羅時無慚無 愧為障。由具此二犯諸學處無羞恥故。
次二障止者。論云。謂修止時惛沈睡眠二法。 為障於內引沈沒故。修智慧時掉舉惡作 二法。為障於外引散亂故。釋曰。此論約
二順障。今疏反此者。以約違障。掉舉惡作 正違止故。惛沈睡眠正違慧故。後二障捨者。 論云於修捨時慳嫉為障。由成就此於自 他利悋妬門中數數搖動心故。
[0328c29] 疏。即障 善法饒益者。止觀是善法捨即饒益。
[0329a01] 疏。於相 修中纏繞身心者。三釋總名。亦出偏說所 以也。本論云。數數增盛纏繞於心故名為 纏。釋論中云。由此諸纏數數增盛纏繞一
切觀行者心。於修善品為障礙故。
[0329a05] 疏。或 說十纏者。即第四明十纏。俱舍頌第五隨眠 品云。纏八無慚愧嫉慳。并悔眠掉舉與惛沈。 或十加忿覆。論云八纏者。品類足論或十
者。毘婆沙師言於被舉時為重障者。忿以 令心忿發為性。覆以覆藏自罪為性故。
[0329a11] 疏。此即隨惑下結示。
[0329a11] 疏。縛謂四縛者。先標 列。後會經。今初。雜集等論但有三縛。謂貪 瞋癡由此三縛。縛諸有情令處三苦。今言
四者此經第三地文。亦云此菩薩於一切欲 縛。色縛有縛無明縛皆轉微薄釋曰。此即修 所斷中三界煩惱。及無明故。於見縛之外
說四。并前即五住地惑也。今此四縛即按 次文。貪利已下。會經四相。初貪利即經貪 求為一。二熱惱即瞋。三諸難逼迫。毀謗即
是戒取。四濁亂即是我見。正於持戒而說 四故。然其戒取由癡而生。不了諸難而生。 毀謗亦是邪見同意三業故。故亦不出三 毒及見。我見持為諸見之主故。
[0329a23] 疏。不毀 不特釋經得佛所讚平等正法。故淨名第三 見阿閦佛品云。不施不慳。不戒不犯。不忍 不恚。不進不怠。不定不亂。不智不愚。不誠
不欺。不來不去。不出不入。今取此勢但用 一戒中義耳。不犯故事相無違。不持故了 戒空寂。
[0329a29] 疏。初攝律儀二攝善法等者。唯識 十度但有三名而無解釋。若梁攝論三學之 中具有解釋。本論中云一攝律儀戒。謂正遠
離所應離法。二攝善法戒。謂正修證應修 證法。三饒益有情戒。謂正利樂一切有情。 無性釋云。律儀戒者。謂於不善能遠離法防
護受持。由能防護諸惡不善身語等業故 云律儀攝善法戒。能令證得力無畏等一 切佛法。饒益有情戒。能助有情如法所作。 平等分布無罪作業成熟有情。有說。後二依
初建立。釋曰。此下釋立三所以。無性云。此 能建立後二尸羅。由自防護能修供養佛等 善根。及益諸有情故。世親云。住律儀者。
便能建立攝善法戒。由此修集一切佛法。 證大菩提。復能建立益有情戒。由此故能 成熟有情。準梁攝論及釋云。若人不離惡
法。攝善利他則不得成。有說。前二為成後 一。梁論云。若人住前二種淨戒。則能引攝 利眾生戒為成熟他。梁論三戒大意同前。
故彼論云。此三品戒即四無畏因。何以故。初 戒是斷德。第二戒是智德。第三戒是恩德。四 無所畏不出三德故。由此故說戒有三品。
本業經云。戒有三緣。一自性戒。二善法戒。 三利益眾生戒。義皆同也。
[0329b23] 疏。今初即堅持 不犯為第一難者。即難行戒。準瑜伽論第四 十二。有其三種。一者謂菩薩。現在具足大
財大族自在增上。棄捨如是大財大族自在 增上。具受菩薩淨戒律儀。是名第一難行戒。 二者菩薩若遭急難乃至失命。於所受戒尚
無缺減。何況全犯三者。如是遍於一切行 住作意。恒住正念常無放逸。乃至命終。於 所受戒無有誤失。尚不犯輕何況犯重。釋 曰。今即第一次二疏中具之。
[0329c03] 疏。祇陀末利 唯酒唯戒者。末利夫人為救厨子。飲酒塗 飾等。祇陀太子為順國人。亦和光飲酒而 不忘戒。並如別說。
[0329c06] 疏。深起大悲是善士相 者。論云。云何菩薩善士戒。當知此戒略有 五種。謂諸菩薩自具尸羅 (一) 勸他受戒 (二) 讚
戒功德 (三) 見同法者深心歡喜 (四) 設有毀 犯如法悔除 (五) 。釋曰。今正當中三疏文自配。 自具尸羅前文已有已毀令悔文中略無。
[0329c11] 疏。 謂依似執實者。眾生是依他似有故。顛倒謂 執似為實。如依繩之依他執為蛇實。
[0329c13] 疏。 依執似起者。即唯識云依他起自性分別緣 所生。謂依遍計之執起依他之似。似即眾 生。
[0329c16] 疏。第二對明不相在。即不於顛倒內有眾 生等。疏言不離者。此句牒前。上言不離眾 生有顛倒等。明因果相待方得緣成。釋上
義也。依似執實待果成因也。依執似起待 因成果也。上辯前對之是。非先有下揀前 對之非。即先有先無門。從因中無果下。示
其正義。以釋經文二句之中皆先順說正義。 後反顯先有之過。初云因中無果故。倒內 無生者。順說正義也。次若必下反釋揀非。
非先有故遍計是因因中有果。故遍計中 有依他起。從果中無因故生內無倒者。順 說正義也。若要令有下。反釋揀非也。若果 有因有眾生等即有顛倒。今有不倒眾生
故。知果中無有因也。第三對中言不壞因 果能所遍計者。因即能遍計。果即所遍計。 所遍計即依他也。從由前下結歸中道。
[0330a02] 疏。 第四對當體以辯者。不對眾生說顛倒等 故。亦皆先順明。後反顯。如倒心託境方生 故。非內即先順明。次若是內下反顯。
[0330a05] 疏。既 如是知下。結成二利。
[0330a06] 疏。實則愚夫自誑者。 如獼猴執月。月豈有心誑獼猴耶。愚夫執 虛為實明是自誑。經云誑愚夫者。是愚夫 不了之境義似誑耳。
[0330a09] 疏。即前悲智所成之果 者。如是解者覺了一切等即智果也。通達 生死及與涅槃具二果也。有大悲故通達
生死。有大智故通達涅槃。又自度等即智 果也。令他得度即悲果也。二利皆即悲智果 耳。
[0330a14] 疏。亦九戒中二世樂戒者。論云。當知此 戒略有九種。謂諸菩薩為諸有情。於應遮 處而正遮止 (一) 於應開處而正開許 (二)
是諸 有情應攝受者正攝受之 (三) 應調伏者正 調伏之 (四) 菩薩於中身語二業常清淨轉。是 則名為四種淨戒。復有所餘施忍精進靜慮
般若波羅蜜多俱行淨戒。則為五種。總說 名為九種淨戒。能令自他現法後法皆得安 樂。釋曰。今但通說悲智之果。智果了一切
行。即般若相應故云亦是。若別配者令他解 脫離垢。即是遮止開許斯即制聽二戒。可以 離垢解脫。其令他安隱即是攝受。令他調
伏其名全同。皆令他得二世樂也。五度助 戒含在其中有攝善。故第三無違逆行。
[0330a27] 疏。 謙尊而光卑而不可踰者。即周易謙卦云。謙 亨君子有終吉。彖曰。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 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
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 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踰君子之終也。象 曰。地中有山謙。君子以褒多。益寡稱物平
施。釋曰。上所引文其相並顯。但謙之象。 地在上山在下。山合出地。今入地下謙 之象也。又言褒多者褒聚也。聚其多而益
其寡。是益謙義故為平施。若王注云。多者 用謙以為褒。少者用謙以為益。隨物所施 不失平者也。謙下者。忍之本也。
[0330b10] 疏。若海 之下等者。即老子德經云。江海所以能為百 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 聖人欲上人以其言下之。欲先人以其
身後之。是以處上而人不為重。處前而 人不為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釋曰。特 由謙卑天下歸之。天下德趣之。
[0330b16] 疏。一無 如前境而自刑害者。天宮云。自害略由五緣。 謂貪瞋邪見愚癡不善心。
[0330b18] 疏。苟心讚他者。智 論五十三說。舍利弗讚須菩提善說法。好 人相不自讚。不自毀於他外人。亦不讚
毀。若自讚非大人相。不為人讚而便自美。 若自毀者。是妖諂人。若毀他者。是讒賊人。 若讚他者。是諂媚人。須菩提了無生法故。
舍利弗雖讚而不諂。以稱實讚故。又以 斷法愛故。心不高亦不愛著。但益無障 礙因。所謂一切法無所依止故無障礙。又 言取即是著。唯識第八釋三熏習中云。惑
苦名取。能取所取故。取是著義。業不得名 取著。智論取增名著。七十四云。初染曰取。 生愛名著。
[0330c01] 疏。上來皆是清淨忍者。論云。略 有十種。謂諸菩薩遇他所作不饒益事損惱 違越終不反報 (一) 亦不意憤 (二) 亦不怨嫌
(三) 意樂相續恒常現前欲作饒益。先後無異 非一益已捨而不益 (四) 於有怨者自生悔 謝。終不令他生疲厭已然後受謝 (五) 於不
堪忍成就增上猛利慚愧 (六) 依於堪忍於 大師所。成就增上猛利愛敬 (七) 依不損惱 諸有情故。於諸有情成就猛利哀愍愛樂 (八)
一切不忍并助伴法皆得斷故 (九) 離欲界 欲 (十) 由此十相當知菩薩所修行忍清淨無 垢。釋曰。不可別配大意同經。
[0330c12] 疏。初耐怨 害等者。三忍之義略見初會。今更重依攝 論釋之。無性論云。耐怨害者。是諸有情。世 親釋云。能忍他人所作怨害。勤修饒益有
情事時。由此忍力化生。雖苦而不退轉。 言安受苦忍者。是成佛因。寒熱飢渴種種 苦事。皆能忍受無退轉故。言諦察法忍者。
是前二忍所依止處。堪忍甚深廣大法故。世 親云。堪能審諦觀察諸法。或由諦察為 前二依者。世親釋云。由此忍力建立次前
所說二忍。梁攝論云。由觀察法忍。菩薩能 入諸法真理。此忍即是前二忍依處。以能 除人法二執故疏。此亦九中難行忍也。難
行有三。一忍羸劣有情所不饒益。二忍自 臣隷所不饒益。三忍種性卑賤所不饒益。今 同第三。
[0330c27] 疏。若說此勝利成善士行者。論云。 善士忍有五種。謂諸菩薩先於其忍見諸 勝利。謂能堪忍補特伽羅。於當來世無多
怨敵。無多乖離。有多喜樂。臨終無悔。於身 壞後當生善趣天世界中。見勝利已自能 堪忍 (一) 勸他行忍 (二) 讚忍功德 (三) 見能行忍
補特伽羅慰意慶喜 (四) 應有設有不忍如法 悔除 (論闕第五恐是脫漏故今具之) 而疏云說此勝利正是第 三讚忍功德。如失自要即是第一自不忍。
不能令他安忍。今不不之即是第二既自 慶慰。亦能慶他當第四五也。
[0331a08] 疏。故鍊磨頌 者。即三種鍊磨心。斷除四處障中之一。即 無性攝論第六釋入現觀云。由何能入由 善根力所任持故。謂三種鍊磨心斷除四
處障故。若唯識論第九明資糧位。釋於二 取隨眠。猶未能伏滅。云此位二障雖未伏 除修勝行時。有三退屈而能三事鍊磨其 心。於所證修勇猛不退。一聞無上正等菩
提廣大深遠心便退屈。引他況己證大菩 提者。鍊磨自心勇猛不退。釋曰。即第一菩 提廣大屈引他況己鍊。廣者無邊。大者無
上。深者難測。遠者時長。由斯故退。引他 鍊之。攝論頌云。十方世界諸有情。念念速 證善逝果。彼既丈夫我亦爾。不應自輕而
退屈。唯識論云。二聞施等波羅蜜多。甚難 可修心便退屈。省己意樂能修施等。鍊 磨自心勇猛不退。釋曰。即第二萬行難修 屈省己增修。鍊頌云。汝昔惡道經多劫無
益勤苦尚能超。今行少善得菩提大利不 應生退屈。唯識論云。三聞諸佛圓滿轉依 極難可證心便退屈。引他麁善況己妙因。 鍊磨自心勇猛不退。釋曰。即第三轉依難
證屈引麁況妙。鍊頌云。博地一切諸凡夫 尚擬遠證菩提果。汝已勤苦經多劫。不應 退屈却沈淪。唯識論云。由斯三事鍊磨其
心。堅固熾然修諸勝行。釋曰。今是十行正 是其位故。疏引之言斷四處障者。無性攝 論但舉四云。由離聲聞獨覺作意故 (一) 由
於大乘諸疑離疑。以能永斷異慧疑故 (二) 由 離能聞所聞法中。我我所執斷法執故 (三) 由於現前現住安立。一切於中無所作意。 無分別斷斷分別故
(四) 釋曰。即由此四是四 處故。然三鍊磨通治四障。然皆由忍三 輪故。忍三輪者。自他過失分別也。
[0331b12] 疏。二諸 法空下。令他成忍至皆清淨有。十如前已 引。今但總相是彼之意亦不別配。
[0331b14] 疏。然莊 嚴論中由三思五想者。即第二論中。言此三 等在安受忍中者。前念無始劫受諸苦惱。 即是自業及行苦也。亦令他得此法即況
二乘也。言對前可思者。前性空無二即不 可得無有真實。即是無常若苦若樂即是苦 想廣為人說等即攝取想略無本親。攝在無 始生死之中。
[0331b21] 疏。愍彼淪倒寧懷恨心者。準 智論云。羅睺羅被外道打悲泣。人問其故。 答曰。我苦少時爾奈渠長苦何。即愍其淪
溺而言倒者。亦愍其因但由顛倒。如提婆 菩薩被外道開腹弟子欲追。菩薩廣說法 空誡諸弟子云。此等顛倒妄見我人故生 此惡。不了性空無有真實等。
[0331b27] 疏。斯即九 中二世樂者。論云。二世樂忍有九。謂菩薩 住不放逸 (一) 於諸善法悉能堪忍 (二) 於諸 寒熱悉能堪忍
(三) 於諸飢渴 (四) 於蚊虻觸 (五) 於諸風日 (六) 於蛇蠍觸 (七) 於諸劬勞所生種 種。若身若心疲倦憂惱 (八)
於墮生死生老 病死等苦。有情現前哀愍而修忍行 (九) 上 七皆有悉能堪忍之言。論云如是順忍得二 世樂。斯亦總相愍念眾生。令得二世樂也。
第四無屈撓行。
[0331c07] 疏。撓者曲也。弱也者。即周 易大過卦意。易云。大過棟撓利有攸往亨。 彖曰。大過大者過也。棟撓本末弱也。釋曰。
大過兌上巽下上下皆陰故云本末弱也。易 文以弱釋撓。音義云。撓者曲也。曲之與弱 義相似也。今取弱義。釋無屈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