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Da Ban Niepan Jing Shu 大般涅槃經疏

Scroll 14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十四
頂法

天台沙門湛然

[0122c06] 迦葉云何菩薩第二釋文 聖行五一聖行戒行
戒行次第次第次第戒行
人緣 人緣聲聞病者 良醫大涅槃良藥聞已
無上道大正 正行解脫諸佛佛寶無上道法寶大眾僧寶無法
人緣法緣有方即是 經卷三德三寶愛樂貪求即是 捨離即是得法
因緣分明菩薩僧坊第二行文 受戒二持一處二受
出家第二持戒 中有四重僧殘偷蘭吉羅第三 三十九
(云云) 。捨墮宿 為此羅剎 知識顛倒止觀第四持戒 清淨菩薩二明次第
事理輕重 根本即是前後眷屬方便 律儀戒意地
護持正法念清淨 攝善法戒迴向大乘攝眾生戒 派出迦葉二種
事理凡人能行正法 相應聖人能持三復二種 事理名為譏嫌
菩薩差別 之類禮記破瓜而已
諸子不得 中空波羅 近代
八道行善男子菩薩 誓願自願十二初一 破戒不受
不為菩薩護持下次 護持一種清淨 善法善法
離過善法後五無閡 眾生不退酒肆王宮退 相應畢竟一切波羅蜜
彼此持戒具足一切 一切法界攝一切法戒行 菩薩修治第二因應
報果感人習果 常住法身不遠不動地 十地第八不動地
初地成就不動地 尸羅不動即是 次第次第上分
取證證道即是 次第三學入理 不動十住功德名為
十行無所畏 此次 不單正是初地證道
便解釋 不動 不動不退 (云云)
釋論八風不動 云何尋常不動菩薩三諦色聲
香味俗諦中善地獄俗諦 惡果聲聞辟支佛真諦中人異見 真諦中法生死善惡涅槃人法不能
不退中道常樂 三障三身三毒煩惱障 謗法業障退還家去法
業障應身煩惱障報身 初地三身現前三障皆除第三四德 不動淨德不為陰魔樂德
天魔退我德不為死魔常德初地具足常樂我淨便 善男子結戒聖行善男子云何聖行
第三聖行 一舉偏圓 定慧二法七財七覺
聖人聖人聖法聖法成聖聖行 證道初地戒定慧七財七覺 聖行第三復次善男子第二
聖行次第二明初文 行次四念處隨之不然
四念處四念處 堪忍聖行四念處次之 堪忍堪忍四念處
四念處明慧 應用戒行即是 ( ) 。十六八背捨九想法門
根本慧能無常無我 無我 念處初文背捨
明證觀察 從頭菩薩 證法初文其中唯有
三十六 內外中間十二三十六 (云云) 。 上下河西
桃核中有扁鵲 其中菩薩專念 勝定不生味著中文
無我空無除去皮肉 八背捨一明二明 皮肉正是白骨
正是次復 無有味著斷除一切色欲 下去四重只是
三欲九想 不見修文背捨九想 大地勝處
大地菩薩 背捨眉間青黃 內觀外觀
內觀 即是外觀不忍所以 長養定心
菩薩爾時第二 俱解脫定慧 四念處念處堪忍
第五禪波羅蜜堪忍 別圓別論 還是初地貪欲饑渴
法忍蚊虻生忍身心苦惱 迦葉白佛第二料簡 破戒戒行在此
無異 堪忍只是一地持戒未能 不得定能見機
中正定意不動 破戒云何若非 自在
可解不復是故
前後不定 問答第三文殊 理順應得惡果復次
聖行第三明慧聖行一明二明行文 次第
四諦二諦 開合畢竟空中
十六乃至無量無量十六合十 合一入空散開名義 不同大有一往三藏
四諦二諦一實 次第 (云云) 。 四諦四諦苦集滅道皆是
即是 智能境智相成四諦聖諦只是佛性涅槃
無漏出世聖諦一見不當四諦 今文列出四諦
四諦真諦則是無生四聖諦有無相去則是 無量四聖諦四諦菩薩
大乘大般涅槃即是四諦能所 釋名
釋名 眾苦 生長只是寂滅相生
大乘四諦三藏 云何大乘若一三藏 菩薩道最勝大乘
現相果報果報顯現 因相數人見著 即是世人不須
相續現相業力相續 變故相者 復次三相
二十五有數人不斷 招集二十五有 二十五有復次有漏五明有漏
無漏因果四諦復次八相 四諦即是十力道者莊嚴果地非道乃是因而十力中分
十力無畏因果果地菩提 涅槃無異善男子 第二廣明四諦即為苦諦
八苦八苦會通八苦 初生有身六根 託胎一期增長
增長出胎種類出胎 牙齒增長 增長
增長長至老是病苦四大 地大轉動不如是故 地大死者三句財物
猶在財物失命 可解不是 (云云) 。河西命者本應 千年百年
非命福業未盡不復 可解二義不同過去
殺害現在 放逸破戒命根不放逸 捨命捨命
便死屍善根慧命謗法闡提 名為放逸四重禁名為破戒 八苦有別一總
經文五陰善惡 即是方便 (云云) 。迦葉 根本第二廣明八苦初生
一明二明生死相關三明 過患生苦 世間眾生第二生死相關
有法說中凡夫貪著 厭離 貪著初文一生
可惡三生相關四明菩薩 無人但是生境菩薩觀智賓主凡夫
菩薩入舍 美麗 主人菩薩女人
次復門外第二可惡往復 在生門外醜陋 使萬事死生相違
血氣主人持刀 精勤持刀智慧 主人問言生死相關
在生相離 菩薩 第四菩薩
其所 喜慶第二貪著往復 凡夫凡夫
第二凡夫貪愛功德天第三生境 凡心答言第四凡心 所以迦葉菩薩菩薩
凡夫復次迦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