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Weimo Yi Ji 維摩義記

Scroll 4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維摩義記卷第四 ()
沙門慧遠

[0495c24] 第十六 無明二相分別 心緣不了名曰無明
妄心設有無明夢中有分昏睡樂受 行苦真心照說乃至
後門 真妄同體以為不二無明即是即真妄心即是
真心無明即是昏睡即是 三義言明不可取 何故
不可取 不可取一切 言明真心真心
虛空一切是故不可取可是二相以為不二無明 無明無明實性不可
一切明相二相名為 不二其中無二第十七
色陰 色陰二者二相 一色非我毘曇假名
定性成實三假 色相無所有 論義第三不二
二諦同體名為不二色即是空 無色 對治
因分陽炎自性不待 分為無水如是自性空無不 分之自性空
不二不二其中 第十八明相
二相地水火風 有別空名四大各別 空有相異名為
不二二法同體 不二種性即是空性正解 不二四大無性四大無相即是
後際不二生死涅槃後際聖道前後 大同不二如是種性解釋
第十九 十二入 不二眼色眼色
二相不二二相 不貪 性空體性
無期所生貪恚癡 不生名為不論
無癡寂滅一邊一邊可知 不二 可解安住其中不二

[0496b23] 第二十無盡意 不二不二 六度迴向不二布施
迴向布施迴向一切智二相諸佛 果德一切智施行名為迴向 一切智以為不二
相同名為不二布施 迴向同一空性 真心故云
不二不二 不二其中相者二十一
空無二相 云何 其中相對名為
以為不二二法同體不二 無相無相一空 龍樹摩訶衍
入空無相乃至 之中無相空無 無心意識
心意識七識 六識五識 差別楞伽推求
三體作用 其一一解脫即是 總結如是知者
二十二 佛法僧二相三寶 名為相對名為三寶
以為 異法同體名為不二非有不二即是
即是不二中一 三寶同體云何 一佛
名為之一 乃至毘曇性空三寶定性無性同體
大小乃至成實 破相空理三寶空無不但 無相同體
真實緣起其一三寶 如來藏佛性真識心緣集成 中說不定涅槃
三寶三寶涅槃一體涅槃 菩薩思惟云何三事一體三事大涅槃一體佛性
三寶三寶佛性一體 如是三歸即是真諦 三寶真諦涅槃
常住真諦三寶三寶 名為一體涅槃 佛法眾僧差別無有變易
差別空門三寶三寶空理 不二門三寶不二 一切一切非一
真實緣起真如法緣皆是 三寶 無為不二三寶真如常法
無為虛空等空無 三寶如是一切法以此三寶同體不二
悉皆同體故云不二 行解二十三無礙 二相生死
報名涅槃名為有無 不二二相 不二即是
不二無處無處 即是所以寶相 起見第一義空
實相由來無身有所 起見無二 歸一無故無二
二相無分別 其中不懼不二 小乘眾生聞說無身多生
宣說不懼無處不生驚怪 無處不生恐懼無處 無處不懼通則二十
身口意 二相故稱其中二相 名為不二二相
不二不二 三業作者不二空無 起名
不二無義一切法相者此類 一切法悉皆不二如是
二十五福田 福行罪行不動二相三塗惡業人天苦業名為罪行
人天一切善業樂業名為 上二界不動 不二二相不二
三行實性即是歸一 有罪不動不二三行 二十六
五陰和合假人我所造作 一切諸法我所別名
不二二相不二 實性二者二相無我 實相無有有所
不住二法無有 不二二十七 有所二相造作
苦樂報名所得所得之中苦樂 不二二相 不二無所得取捨
所得無所得可取 取捨二十八 二相
智慧 不二二相不二 不二無明無有
所以入滅無明顯示一切法亦復如是不二其中平等
二十九寶印手 涅槃不樂世間二相 不二二相不二
不樂涅槃不厭世間無有 所以 不二求解
二法可樂第三十 正道邪道
二者二相 凡聖相對凡夫名為 邪道一切聖人八正正道大小
相對小乘大乘 三相實相實證 如是外法佛法
小法大法三妄法名 第三邪正 名為以為不二二相
不二正則不分 邪正取法邪道 正道正對
無邪無邪 不可無邪不生 邪道不分正道
二相不二 十一 二相世諦虛假名為不實真諦
以為不二 見者不見何況略明不二
見者 不見何況名為不二所以如何
何所不見 肉眼慧眼 所見各異肉眼
天眼 法眼一切苦無常生滅法數 四者慧眼諸法五者佛眼
見法實性是故 眼見慧眼天眼法眼不見 是故肉眼慧眼無不
不見何況云何菩薩慧眼畢竟不見 外空
所見涅槃菩薩摩訶薩大涅槃不見 虛空如此不見無不涅槃 唯有慧眼如是見者
名為相似正解不見 易解不論不實不能空名 不見菩薩不見無不
上來第一維摩菩薩 不二自下第二諸菩薩文殊 不二如是諸菩薩
各各文殊何等菩薩入不二門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