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Commentary on the Bodhisattva Precepts 菩薩戒本疏

Scroll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菩薩戒本疏 ()
新羅沙門義寂

[0670a12] 二次 總結四十八 應有廣說
三聚 律儀四十八分為攝律儀戒所謂
波羅夷攝善法戒所謂八萬四千法門 所謂慈悲喜捨一切眾生眾生 安樂四十八三十
十八利生四十四 三十三十一利生彼此 戒相出沒相似
教本不得相異 相中第二一切在家 一切二分淨戒
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 律儀戒諸菩薩七眾別解脫 即是苾芻近事女如是依止
在家出家二分應當菩薩律儀戒攝善法戒諸菩薩律儀戒所有 大菩提身語意積集名為
攝善法戒云何諸菩薩 止觀獨處精勤修學如是 時時尊長精勤修習合掌問訊
恭敬尊長勤修敬事疾病 供給善哉 功德補特伽羅真誠讚美十方一切
有情一切福業意樂淨信心發言 一切違犯安忍 一切善根迴向無上菩提
時時發起種種一切供具 佛法僧恒常勇猛精進修習 語意不放逸學處正念正知正行
根門初夜後夜 親近依止善友審諦了知 見過了知見過專意
護持佛菩薩同法至心 如法如是所有攝護增長 善法菩薩攝善法戒云何菩薩
有情十一何等十一諸菩薩有情義利事業 有情所生疾病
亦作諸菩薩出世種種 有情方便如理義利諸菩薩先有
有情其所應現酬報 菩薩種種師子鬼魅水火 有情救護如是怖畏
諸菩薩喪失財寶親屬有情 離愁諸菩薩匱乏資生 有情施與一切資生諸菩薩
順道依止如法諸菩薩隨順 世間事務言說呼召去來談論隨時 受取飲食以要言之遠離
無義現行隨轉諸菩薩顯示所有真實功德 有情歡喜進學諸菩薩
利益安樂增上意樂調伏 不善安立善處諸菩薩 神通力方便示現那落迦
有情厭離不善方便入佛聖教歡喜 信樂希有勤修正行四十八 說文出沒開合不同次第前後
不同制教隨事 開合意義斟酌



第一敬事尊長

[0670c20] 佛言佛子國王轉輪王百官 菩薩戒一切鬼神救護 諸佛歡喜既得孝順恭敬
上座和上阿闍梨大同同行 禮拜問訊菩薩癡心 瞋心禮拜問訊一一不如法供養
賣身男女七寶百物供給  如是時時尊長 精勤修習合掌問訊恭敬
尊長勤修敬事 敬事緣成 理應性罪未必
緣中欲樂方便 性罪業道必應具有第四煩惱 不必輕重
學處同異大小聲聞離過 菩薩七眾同犯在家
十八第五優婆塞受持比丘比丘尼長老宿優婆塞 禮拜問訊優婆塞得失
墮落不淨文中 二明三明
初二第三通道出家菩薩 高位
法令順行神佛 安身受戒 敬事既得
孝順教訓從而不敢恭敬 德行不敢上座 無人上座和尚正應
受戒阿闍梨 正應軌範剃髮出家三教羯磨依止
同學同行同學中年同學大法大行 癡心不孝
不恭不知即是癡心 賣身捨身禮敬 四十四第三諸菩薩安住菩薩
淨戒律儀可敬同法 嫌恨心懷 語言談論請問憍慢
嫌恨心懷正理發言酬對有所違犯憍慢 嫌恨 懈怠妄念無記
有所違犯違犯 重病狂亂睡眠他生 語言談論請問
說說論義決擇談論 說法論義決擇違犯正法 護法方便調
不善安立善處 酬對違犯

第二不飲酒

[0671b19] 佛子飲酒過失無量自身 飲酒五百何況不得 一切一切眾生飲酒飲酒一切
不得  放逸善法大小乘 七眾二十八第二優婆塞
受持飲酒得失 不得 飲酒
始終飲酒 飲水理應飲酒 過失無量
故云過失無量 醉酒破僧一切無不 智度論三十六四分律
過失阿難飲酒過失一者 顏色二者不明四者 五者資生疾病
無名惡名流布智慧 減小身壞命終墮惡道自今 乃至不得草木
入口酒器酒器酒器 後說五百
酒器得無 生人得無五五百歲五百地獄五百尿三五
作曲蛆虫五百五五作人 無知五百或是最後不得一切不得
眾生飲酒不得飲酒 放逸 粳米米酒大麥有餘
酒色酒味 酒色酒味 酒味酒色
酒味酒色酒味廣說有如不差一切

第三食肉

[0672a01] 佛子食肉一切不得食肉 慈悲佛性種子一切眾生是故一切 菩薩不得一切眾生肉食得無
大慈聲聞涅槃 涅槃以後一切 菩薩前後一切七眾 一切
不得不淨不得大慈 佛性種子食人故殺 慈悲一切眾生
身子戰懼習氣 如是不斷三毒食肉得無殺害得無

第四

[0672a15] 佛子不得五辛大蒜 一切不得 淨法大小七眾
傳說嶺南
大蒜臭氣 羅門西域 嶺南形似氣味
有病不治身子行法 別有五辛五辛 二十五東方阿鼻上流 下流洗衣不得
(云云) 。三戒身語意不放逸

第五

[0672b01] 佛子一切眾生八戒五戒十戒 八難一切犯戒懺悔菩薩 利養布薩眾說不舉
悔過  聲聞不許大士 利生利益
安樂增上意樂調伏 不善安置善處菩薩教化眾生 成佛
審諦了知見過 見過大小出家二眾 在家八戒五戒
在家十戒沙彌十戒 比丘尼戒十戒四十八 如下八難
三塗八難八難中說 十三黃門畜生非人 八難既是懺除
二道異道入佛 利養是故入教四十四 第七諸菩薩犯戒有情
嫌恨心懷犯戒方便 棄捨饒益有所 懈怠棄捨忘念饒益
有所違犯何以 諸菩薩淨持戒身語意寂靜現行有情 憐愍饒益犯戒有情
苦因違犯狂亂 方便調廣說 方便棄捨饒益

第六請法

[0672c04] 佛子見大乘法師大同學同行 僧坊城邑千里來者 禮拜供養日日三時供養日食三兩百味
飲食床座醫藥法師一切給與請法三時說法日日三時禮拜不生瞋心 法滅請法不懈
過人請法 布薩應供 未解五法法應第七此外
自度滿菩薩知者七眾同犯中有 請法一匝供養飲食
供養日日三時供養三時非時 非時漿供養日食三兩故作
一偈身等 供養一切給與請法三時請法 朝中不生瞋心法師
違心不生瞋心自身供給 不生法滅請法 疾病法師如此

第七聽法受戒

[0672c27] 佛子一切處講法毘尼經律大宅 講法新學菩薩經律法師 聽受山林中一說法
聽受聽受 學處同異 二十八第八優婆塞四十
中有講法不能得失文中講法 毘尼經律法名毘尼 四十四第三十二戒諸菩薩聞說
正法論議決擇憍慢嫌恨心懷 有所違犯懈怠違犯
違犯不覺疾病氣力 說法者了知 所聞所持多聞具足聞持
積集住心引發 勝定了知上品愚鈍 聞法難受攝心 違犯

第八大乘戒

[0673a18] 佛子大乘常住經律佛說受持 二乘外道惡見一切禁戒邪見經律者  聲聞
各異七眾文中大乘常住 佛說猶豫未決 方便
心中二乘外道經律 未成中邪計畫未成
菩薩事故言說 法想說戒若非法想第十 大乘受持二乘法想未必
有人發大心菩薩戒未曾 大乘深經小乘三劫修行 大乘甚深不生佛說不退
大心生法犯重菩薩 四十四第二十諸菩薩 甚深最勝甚深真實法義諸佛菩薩難思
不生信解毀謗不能不能如來不能利益安樂有情 違犯如是毀謗非理
作意隨順甚深甚深 不信菩薩爾時信受諂曲如是如來
宣說諸如來密意語言誹謗 如是無知如來諸佛無不 觀見如是正行違犯
誹謗文言二乘聲聞外道惡見 聲聞二乘聲聞即此聲聞大乘 菩薩道故云外道惡見六師外道
惡見菩薩地諸菩薩菩薩異道 論及研求善巧深心愛樂味著有所 違犯 (第二十)
二十四顯示 三戒修學

第九病人

[0673b26] 佛子一切疾病應供養無異 福田中看福田第一福田父母 病苦供養
瞋恨乃至僧坊城邑曠野山林 救濟  聲聞師友同法
此外大士一切 七眾疾病 文言一切疾病供養
無異之至無異八福田中看 福田第一福田崇敬悲心
看病父母 一切不無先後親眷利生十一第二
諸菩薩有情疾病嫌恨 有所 違犯懈怠
違犯違犯自有氣力 有力隨順病者病者自有勢力了知
支持廣大無上殊勝 護持修善無間 上品愚鈍所聞法難受難
攝心供養 病者

第十具戒

[0673c25] 佛子不得一切弓箭 網羅殺生一切不得菩薩 父母不加一切眾生 杖者
見思不無 即是學處正行防守惡事 大小道俗貴人 王子弓箭理應
傷害貴人護法無害涅槃經在家人 護法不得釋文

[0674a06] 如是十戒應當學奉持廣明 如是總結勸持別有

[0674a08] 第二十 初四自行攝化初四

第一不通使

[0674a11] 佛言佛子不得利養惡心通國使命軍陣 興師無量眾生菩薩不得 往來故作國賊故作
勝負 等慈大小乘 七眾身語意不放逸
惡心放逸 使命放逸往來放逸文言 利養惡心
惡心彼此在家不禁通國 使命使兩國軍陣 交兵興師無量眾生使
興師興起使 重罪使 不得往來戰場非道
道俗在家菩薩身 官名不得安國許身不得釋種琉璃戰時出家
因緣應許二三宿

第二販賣

[0674b02] 佛子販賣良人奴婢六畜棺材 作者 
大小七眾不共販賣 生口道俗販賣布帛 優婆塞在家人
應作四分供養父母妻子二分如法 放逸 販賣良人販賣
販賣奴婢六畜雖是有分 得罪棺材 即是
故作作者中舉自況他者飲酒 放逸販賣 自況

第三良善

[0674b18] 佛子惡心良人善人法師 國王貴人父母兄弟六親 孝順慈悲心更加
如意 毀謗善人 大小乘七眾 放逸第六
差別二戒 四句四句一向 重罪輕罪
重罪輕罪三向重罪輕罪
罪犯過犯四句一向重罪
三句作法有人 第六四眾罪過文言良善
二戒 理應聲聞 何故菩薩反之聲聞
輕重不同菩薩 退前人無實毀謗
文言惡心 利益心故云惡心 無端故云良人善人
故云良善 法師國王貴人 重者
重者父母兄弟六親三世 無非更加故云 不如意處墮在意處

第四放火

[0674c24] 佛子惡心放大火燒山林曠野四月 九月放火他人城邑僧坊 鬼神一切不得
事實大小乘七眾出家五眾 一切在家二眾 產業事故俱許
不得二重 殺生防盜理應 放逸文中惡心放大
故云惡心焚燒 曠野四月乃至九月 他人一切
放火害命 一切不得 生物不解
四月九月 命中 經文。

第五教授

[0675a15] 佛子佛弟子外道惡人六親一切 一一受持大乘經解義使 菩提心三十心中一一其次法用
惡心瞋心二乘聲聞經律外道邪見  自下利他 學處正念正知正行防守
二戒學處正知防守 自學正行防守 正知教授教授使
正道大小不共七眾 文中佛弟子一切善知識 一一受持大乘經
受持能詮文句解義 義理使發菩提心文義使發心 發菩提心
發心發心發菩提心 菩薩云何發菩提心以何因緣 菩薩親近善知識供養諸佛善根
勝法柔和能忍慈悲淳厚 平等信樂大乘求佛智慧如是 十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四緣發心無上菩提何謂一者 諸佛發菩提心二者過患發菩提心慈愍眾生發菩提心四者最勝
菩提心思惟諸佛發菩提心思惟十方 諸佛煩惱 正覺無上尊以此緣故發菩提心
三世諸佛勇猛各各無上菩提菩提得法應得事故 菩提心思惟三世諸佛大明
無明建立積集苦行超拔 三界如是自拔事故菩提 思惟一切諸佛為人度生
煩惱大海丈夫事故 菩提心思惟一切諸佛精進捨身 一切智諸佛
發菩提心因緣廣說 廣義發心 本業經從不凡夫
佛菩薩教法一念便發菩提心爾時菩薩假名菩薩名字菩薩所謂信心心念
心慧定心戒心迴向護法捨心願心發心菩薩要行發起金剛心堅固金剛心
一一其次法用便發心 修行次第先後法用菩薩故云

第六說法

[0675c06] 佛子好心大乘威儀經律開解 義味新學菩薩千里大乘 經律如法一切苦
供養諸佛出家菩薩乃至 師子一切餓鬼捨身手足供養 然後一一次第正法使心開意解
利養應答說經文字 謗三寶 顛倒說法教訓 大教
雖說大乘隱沒義理前後聲聞 教訓他人隱沒使義理不了犯罪七眾文中好心大乘威儀
開解義味如此戒經決定毘尼菩薩地 大乘威儀經律新學菩薩
說法中有苦事 後說正法大志 苦事大行正法
苦事二事諸佛說法一次說法次第淺易
難解後說三學次第 菩薩應答不盡說經律者正說文字前後
後置謗三寶 涅槃眾生佛性 佛性謗佛法僧犯重
菩薩地第六諸菩薩求法 嫌恨心懷嫉妬 有所違犯懈怠
無記有所 違犯違犯外道 重病狂亂方便調
善處安立善處於是通利 不生恭敬無有羞愧威儀聽受 鈍根法教得法究竟
怖畏邪見增長邪執 非人施與違犯

第七乞求

[0676a16] 佛子飲食錢財利養名譽親近國王 王子大臣百官形勢打拍牽挽 錢物一切名為求教他人
慈心孝順 自下自學 正行防守乞求第二 第三第四不濟
乞求虧損大小乘七眾文中
打拍牽挽打拍 牽挽取錢非理奪取 乞求
一切名為非理 厭求名為他人 自行他人慈心孝順
他人慈心孝順

第八

[0676b04] 佛子誦戒日日六時菩薩戒 理佛菩薩不解一句一偈戒律 詐言即為自欺欺誑他人一一
不解一切法不知他人  無德二乘 道俗夫婦故知
文中誦戒乃至義理佛性 晝夜 六時學人
每日六時菩薩戒受持 義理開遮輕重佛性 因果佛性所知
自心故云自欺 解故一一不解一一法門不解 一切法不知一切法不知 小結

第九兩頭

[0676b21] 佛子惡心持戒比丘 兩頭賢人  教行二乘
七眾文中惡心和合 淨行故云惡心持戒比丘乃至菩薩行 兩頭
彼此故云彼此 訓釋無妨賢人
賢人 十三運心 離間賢人
過失 兩頭正是放火善心離間
菩薩地菩薩有情 朋友攝受親愛不捨菩薩 憐愍發生利益安樂意樂
惡友相親有情 長夜無義無利菩薩如是饒益 離間語乖離違犯功德

第十報恩

[0676c14] 佛子慈心放生應作一切 一切女人生生無不 受生六道眾生皆是父母
父母一切 本體常行放生生生受生常住 法教放生世人畜生方便
苦難教化講說菩薩戒救度眾生 父母兄弟死亡請法菩薩戒經 亡者諸佛生人天上
慎終追遠故殺死難 以資亡靈報恩善行 大小不共大士一切等慈
正在眷屬此外自度七眾同犯 文中放生死難以資 亡靈慈心放生方便
苦難初中慈心放生業者臨死 慈心一切男子 救生慈心中有
一切生起一切一體男女父母隔世 父母眾生皆是
不得不父母 一體 乘勢一體一切
一切本體眾生 四大成體聚集離散集散無非
聖人群生為己萬物為己不然豈能常行放生救濟生生受生方便苦難生生受生
更生悲觀世人 便救度現在 當來能所救度
方便救護苦難殺生教化講說菩薩戒救度眾生殺生 父母以資亡靈法力
不空神靈 必得相續云何修福 因果因果道理
無我彼此目連 修善免於 必然

[0677a27] 如是十戒應當學奉持滅罪廣明 一一戒相 如是總結勸持

[0677a29] 自下第三十戒明和敬和敬 三業見利十戒初三戒明 一明四明二明
尊長敬事 三戒不忍 教訓一一三業不和如次

第一忍受違犯

[0677b08] 佛言佛子不得父母 兄弟六親不得國主他人 殺生不順孝道奴婢打拍
日日三業得罪無量故作 出家菩薩乃至六親  一體
孝順 違犯安忍二乘七眾 父母兄弟六親不得
怨親定異故云父母天下 從昆弟不為 三世怨親一貫
父兄不得不可 長壽王經 報怨不滅以德報怨
他人不得國主 故殺不得國主國主 我國敵國
不得他國長生 其事殺生不順孝道 生命
孝順重罪報怨 故作 一切名作逆耳
出家菩薩報酬出家 在家乃至六親故作 伯叔兄弟六親六親應報
菩薩地第十六諸菩薩 有所違犯

第二心受

[0677c11] 佛子初始出家未有自恃聰明高貴宿大姓大解大福 七寶以此憍慢法師經律
法師年少貧窮 實有一切經新學菩薩不得觀法 種姓不來受法第一義諦
大小 七眾文中出家未有入道 佛法未有自恃聰明
世事聰明高貴宿 高貴年歲宿大性大族家門大解大福才德豐饒
以此憍慢以上五事憍慢法師 法主 菩薩
不在卑賤說法天帝 受法

第三好心教授

[0677c29] 佛子佛滅度好心菩薩戒 菩薩形像受戒佛前懺悔 見好便不得好相三七
乃至要得好相好相便得佛菩薩 受戒不得好相佛像受戒 菩薩戒法師受戒不須見好
法師不須好相是以法師 受戒重心便千里 戒師得佛菩薩形像受戒
好相法師解經大乘學戒國王 百官以為善友新學菩薩 惡心一一不好答問
教訓大小 文中二明法師不好教授緣中一明
受法二明受法二受聲聞 出家五眾在家二眾 瑜伽論五十三廣說菩薩
不分七眾七眾受戒 分別法師 第十六

第四不專異學

[0678a23] 佛子佛經大乘正見正性正法 不能修習七寶邪見二乘外道 阿毘曇一切書記佛性
行菩薩道故作  大道大小不共七眾 六和文中佛經
律者現有佛教佛法 時世佛法滅盡大乘大乘 教法正見大乘行法為主正性
大乘正法大乘不能 捨本逐末七寶大乘 經本不捨七寶
棄捨世間七寶法寶不捨 不能邪見二乘外道 大乘邪見外道
毘曇書記二乘後世論師 文義淺近異見紛紜不順大乘 道理是故專心大乘
研究異見莊嚴大乘暫時 菩薩地諸菩薩菩薩藏精研菩薩藏一切棄捨聲聞藏一向修學 有所違犯
(二十六) 。 現有佛教佛教精研異道 精勤修學有所 違犯違犯聰敏
能不 如理觀察成就動覺日日 二分修學佛語違犯 (二十七)
第二十五戒諸菩薩如是 如是菩薩聲聞乘相應法受持修學菩薩聲聞乘
應法聽聞受持精勤有所 違犯何以菩薩外道 精勤研究佛語違犯一向
小法如是說一向 小乘菩薩戒

第五

[0678c02] 佛子佛滅度說法行法僧房 主教化主坐禪慈心 三寶無度自己反亂
三寶  大眾無憂寶物 如是正法不斷大小
七眾同學在家二眾文中 佛滅度後者時節說法講說 講說檀越說法行法
施行教法僧房寺主 教化教化道俗坐禪 禪定
供給統御 一應慈心 三寶如法受用不得
受用寶梁經 准行菩薩 用物重罪不善

第六主客

[0678c22] 佛子僧房菩薩比丘 僧房城邑國王宅舍乃至夏坐安居 大會送去飲食供養
臥具繩床事事給與無物自身 男女供給檀越 眾僧有利養分僧房次第
不差房主得無 畜生無異沙門釋種故作  
聲聞不許大士大小道俗不共 中有僧物主客檀越
主客初中住處 檀越無物自身男女
客人在家菩薩檀越檀越 僧事差人 法成
持戒清淨行法然後 差人出家五眾破戒乃至解脫 出家僧殘行法白四
磨人學戒沙彌三歸五戒沙彌 十戒涅槃經
大小不同不可差會僧俗自然作法古來 唯有上座
周而復始沙彌次第上座得名 次等乃是異名十方
小見不得一處何況 五部異見不共 小乘住處大乘不信大乘
大乘住處不得小乘大乘 皆是佛法蓋聞西國大乘住處通行 八部早晚六受
僧房得無他人 理應同犯畜生無異
過重不見畜生無異 非法息惡佛教釋種

第七不受

[0679b06] 佛子一切不得受別利養利養 十方十方僧物 福田諸佛聖人一一父母病人自己
施主眾僧不受聲聞俱許菩薩一向 之中應制出家五眾文中一切不得受別 利養聲聞頭陀不受
頭陀菩薩不問頭陀 頭陀一切一切不得受別 利養十方菩薩不受
所得十方菩薩受別 十方故云 僧物八福田自己非但
十方亦復八福田菩薩 不受八福田兼有受別 八福田一佛聖人和尚
阿闍梨病人和尚 經本二師一一 菩薩地諸菩薩來迎
飲食衣服資生憍慢嫌恨心懷其所 有所違犯
懈怠忘念無記其所不受 有所違犯 不受不受
論文不受既是一向不受不受不受違背眾生
施主請僧菩薩施物 不得不除開不受 違犯疾病氣力
方便調 不善安立善處無間 善法未曾有
所聞法義無退所聞法義 退論義決擇 來迎嫌恨 其所不受違犯

第八請僧

[0679c16] 佛子出家菩薩在家菩薩一切檀越 福田僧坊知事 請僧知事次第十方賢聖
世人五百羅漢菩薩僧不如 凡夫請僧外道七佛請法 不順孝道請僧 
不得大小不共聲聞 菩薩七眾菩薩 僧齋一向不得次第
便一處多少便 文中出家 菩薩菩薩一切檀越
請僧 乃至次第次方道俗 檀越福田心所
清淨無非五法 知事次第 故云次第十方賢聖廣博
十方一切賢聖莫不不得賢聖 凡夫十方 十方賢聖十方不受
十方罪福 為主何不 一切意樂一切
一切律儀 何不如是律儀一切 律儀業道
不無一切 福業 殺業害得殺生
布施捨心為主一切福業 一切受用 羅漢菩薩僧不如凡夫
羅漢菩薩 一切師子長者請僧
五百羅漢不如凡夫請僧 外道諸佛為主是故 順世
教門佛法食肉 如是故云外道七佛 本教不孝順道

第九邪命

[0680b01] 佛子惡心利養販賣男女 占相男女解夢吉凶 工巧調醫方法和毒藥毒藥
金銀慈心孝順故作  二戒 邪命淨命大小
七眾文中惡心 販賣男女下凡 女色三自占相男女
解夢吉凶呪術工巧調方法 和合毒藥初一三道 第二第三第四第五
俗人活命第六 第七出家菩薩若非活命護身 應許

第十

[0680b17] 佛子惡心自身謗三寶便 空行白衣男女交會 六齋日三長齋月殺生劫盜
犯戒 正業大小 道俗五事第五不敬 文中五事一身
謗三寶便空行 白衣媒合男女作惡 第五犯戒隨事
聲聞未必 別戒菩薩善法 在家出家持齋不論
時節出家 齋日藥師經出家五眾 八戒增長善法六齋日
日中鬼神得勢傷害人民聖人為人鬼神制戒佛出世
八戒黑白第八十四 摩醯首羅十五一切 長齋
十五五月齋日十五九月 十五長齋因緣廣說 亡者修福正月
九月十住論鬼神得勢 持齋冬至四十五

[0680c15] 如是十戒應當學奉持制戒廣解

[0680c16] 如是總結勸持

[0680c16] 眾生

[0680c17] 初九分為初一戒明 八戒法攝

菩薩戒本疏 ()

菩薩戒本疏 ()

第一救贖

[0680c25] 佛言佛子佛滅度惡世見外道一 惡人佛菩薩父母形像經律販賣 比丘比丘尼發菩提心菩薩道
使一切奴婢菩薩 慈悲心方便救護處處教化佛菩薩 比丘比丘尼發心菩薩一切經
有損 行人大士護法救贖 諸菩薩種種師子
水火有情救護 如是怖畏大小不共聲聞眷屬 第七不見菩薩
一切不得不力所不及七眾同學文中佛菩薩父母形像大慈 父母故云菩薩父母父母
之類故云父母形像販賣比丘 救贖行人文中說道

第二損害

[0681a16] 佛子不得販賣弓箭 形勢財物繫縛破壞成功長養 猪狗 八戒法攝
中有行法第八教法 初二戒明離過後五戒明 離過損害放逸
畜養損害大小 文中不得弓箭殺害第十
利生不得 防盜形勢 財物第十七乞求
防盜四害繫縛 未必破壞成功他人 長養侵害 臨危

第三不行

[0681b04] 佛子惡心一切男女軍陣 不得琴瑟箜篌 伎樂不得 [/] 波羅
六博投壺八道行 楊枝鉢盂髑髏卜筮不得盜賊使命 不得故作 正業
大小七眾不共文中 無緣道俗不得 自娛道俗供養三寶道俗
自身三不道俗 不得卜筮道俗如法 俗人不得盜賊使命十一
使命使命道俗

第四

[0681b18] 佛子護持禁戒行住坐臥日夜六時讀誦 猶如金剛大海如草 常生大乘善信自知未成諸佛
發菩提心念念一念 外道 五戒 大願
不遜長幼 大行道俗同學大小 各異文中誦戒
護持禁戒護持日夜 六時讀誦猶如 金剛堅固因緣
大海愛惜守護欲漏涅槃經如草比丘謹慎不敢 大乘自知未成
佛性諸佛成佛 勝果發菩提心念念 一念

第五發願希求

[0681c08] 佛子一切孝順父母三寶 同學善知識大乘經發趣 長養金剛十地使開解如法修行堅持
佛戒捨身念念若一菩薩  勝果 發願七眾同學大小
不共文中一切隨事 一空華嚴淨行品 故云一切大願發菩提心
論說孝順一切三五孝順父母不違父母生養 應順
同學善知識遭遇 大乘經律者發趣乃至 十地使開解如法修行
勝行堅持佛戒護持 行基

第六作誓自要

[0681c26] 佛子大願禁戒 以此熾然火大三世 諸佛經一切女人不淨
羅網周匝纏身不以破戒 信心檀越一切衣服以此 不以破戒
信心檀越百味飲食 羅網地上不以破戒 身受信心檀越床座 身受三百
一劫不以破戒 身受信心檀越百味醫藥以此 不以破戒身受 信心檀越房舍宅園田地
打碎從頭微塵 破戒身受信心檀越恭敬禮拜 不以破戒
好色 耳根一劫不以破戒音聲不以
不以破戒食人百味 不以破戒
一切眾生成佛   隨緣傾動立誓自要大小不共
七眾同學文中大願 十三大願所立十三心中 然後故云大願別有
初心菩薩先發發菩提心 云何發趣菩提業行成就菩提心 菩薩堅固攝受
一切無量眾生無上菩提救護度脫 無有究竟無餘涅槃是故初發心 為首悲心大正何為
一者先世種善根 善根施與一切無邊眾生迴向無上 菩提念念增長世世所生
陀羅尼守護二者 迴向大菩提以此善根一切 供養一切諸佛不生佛國土
諸佛親近隨侍左右 剎那遠離諸佛四者親近 我所說法成就菩薩
五者成就菩薩五通通達世諦 假名流布第一義諦真實性正法 正法眾生
示教利喜開解開解 眾生佛神力十方無餘世界供養 諸佛聽受正法眾生諸佛
正法隨轉清淨法輪十方世界 一切眾生我法捨離 煩惱發菩提心一切眾生
發菩提心常隨無利無量捨身攝受眾生荷負正法 荷負正法正法所行諸菩薩
正法所行無不行為化眾生 發心菩薩大正 眾生界攝受一切恒河沙眾生
眾生不可大願 無有禁戒立誓自要 十二最後作證
十二律儀戒後五五根 一對立誓可畏 立誓涅槃聖行大意

第七隨時頭陀 (頭陀避難)

[0682c05] 佛子二時頭陀冬夏坐禪結夏安居 楊枝三衣坐具錫杖香爐 手巾刀子鑷子繩床經律佛像菩薩
菩薩行頭陀遊方千里十八常隨頭陀正月十五 三月十五八月十五日至十月十五
二時十八常隨 新學菩薩半月半月布薩四十八 諸佛菩薩形像
布薩乃至 高座聽者各各 袈裟結夏安居一一如法行頭
難處國界國王土地高下 深邃師子水火道路 一切難處不得頭陀行乃至夏坐
難處不得 頭陀抖擻抖擻蕭然 隨行
不得避難其所 聲聞避難二時常行不必 文中二時頭陀春秋二時
調適無妨在此二時瑜伽論何故名為杜多功德譬如世間 [*] 爾時不輕
造作 時分柔軟造作如是 行者飲食飲食衣服
衣服敷具敷具 如是杜多功德淨修 柔軟有所隨順依止
梵行是故名為杜多功德飲食中有美食 修善斷除美食乞食次第乞食斷除
衣服中有 修善 三衣斷除
毳衣斷除糞掃衣敷具修善 屋宇敷具
阿練若斷除屋宇斷除 常住斷除
斷除敷具如常成就杜多 功德乞食差別 十二乞食差別便十三冬夏
坐禪大寒大熱損傷 遊行靜坐結夏安居一處 故云安居遊行
有利益處隨緣開許受日出界受日 五部應用常用 楊枝 五德常用清淨常用十八
三衣坐具錫杖香爐手巾十一刀子十二 十三鑷子十四繩床十五十六
七佛十八菩薩十四資身道具 出世常隨不得頭陀 正月時節非但時調有所
心王布薩日下 法如聲聞 上方大士
聲聞不得羯磨菩薩理應如此不得 高座聽者恭敬
在下各各袈裟以此三衣入眾 三千威儀泥洹不得
不著不得不著 故知 () 。結夏安居一一 如法受日出界自恣
頭陀難處行頭 夏安居避難道俗教化不得
道俗安居布薩出家 優婆塞優婆塞僧伽梨衣鉢 未知十八菩薩僧半月 兩邊布薩大小
(本文) 。 菩薩半月 由旬寺舍菩薩布薩 自家由旬菩薩會集


第八尊卑次第

[0683b28] 佛子如法次第受戒在前 在後不問老少比丘比丘尼貴人國王 王子乃至黃門奴婢受戒在前
受戒次第莫如外道 無後次第佛法 後者後坐菩薩次第 憍慢隨順教法大小道俗
同學世尊比丘僧汝等 第一第一第一迎送禮拜恭敬 問訊有言大姓顏貌
有言阿蘭若有言乞食 糞掃衣如是乃至有言 多聞有言法師有言持律
有言坐禪諸比丘過去 因緣汝等我法出家 恭敬如是佛法流布自今已去聽隨
恭敬禮拜迎送問訊 一切女人大戒大戒 十三一切非法語者
何等小沙彌沙彌尼沙彌 比丘尼比丘如是等人一切 年少沙彌沙彌尼
比丘一切 比丘尼比丘比丘 大比丘比丘比丘
大比丘大比丘釋迦法 菩薩僧文中 如法次第上下次第不違
行法不同一說菩薩戒 比丘菩薩戒比丘 比丘在前比丘在後
男女黑白尊卑類別受戒不得交雜 受者戒法 本位菩薩戒
菩薩戒受戒還本 比丘比丘受者
受者 同在本位沙彌 威儀聲聞
次序聲聞菩薩受者 聲聞比丘菩薩比丘 智度論諸佛聲聞菩薩
彌勒菩薩文殊師利菩薩釋迦 菩薩僧入聲次第 受者在前受者在後
聲聞菩薩戒在家菩薩歲數 在家受戒 聲聞五戒菩薩五戒受者
受者不得 後說不問老少老少
沙彌受戒 不問老少次第比丘 比丘尼二眾受戒
在後比丘男女尊卑 貴賤分別次第 不以長幼次第佛法

第九福慧

[0684b01] 佛子教化一切眾生建立僧坊山林 作佛冬夏安居坐禪處所一切行道 菩薩一切眾生講說大乘經
疾病父母兄弟和上阿闍梨 三七日五七乃至七七日 讀誦講說大乘經一切福行治生
大火大水船舫江河大海 羅剎讀誦講說經律乃至一切罪報 三惡八難杻械枷鎖繫縛
愚癡疾病讀誦講說經律 菩薩 福慧善事 一種勝果大小不共
七眾同學文中教化修福 初中教化一切眾生乃至 一切行道修福
且說建立行道 能化 一切眾生講說大乘經律者
自有智者講說疾病 報恩講說國土
惡人往來治生經本水火 羅剎一切罪報八難
繫縛煩惱疾病自身 疾病講經使 業障神明智慧增長

[0684b29] 如是應當學奉持 如是總結

[0684c01] 第二初五 戒法攝受悲心教化 初三戒法二明戒法自攝菩薩
自攝則是利他初三 一明便第二教令 懺除第三受者

第一堪受

[0684c08] 佛言佛子受戒不得簡擇一切國王 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信女 十八六欲天二根黃門奴婢一切
受戒袈裟使壞 相應使青黃紫色一切乃至 壞色著衣一切染色若一國土
中國人著衣比丘與其 受戒問言現身 法師不得現身受戒
和上阿闍梨羯磨 聖人現身不得一切 受戒出家人國王禮拜
禮拜六親不敬鬼神解法 千里求法菩薩法師惡心瞋心 一切眾生 
簡擇便 菩薩受者不得 聲聞不許
七眾同學夫婦文中 受戒不得簡擇乃至受戒十七 受戒文中在家出家沙彌具足
下文出家 律法受者應須簡擇 三歸三聚理應
受五戒近事 應許受具比丘 准的智者袈裟
壞色 不正色相應 使青黃紫色小乘五部異見
一色菩薩偏執 五者 乃至臥具壞色非但三衣壞色
一切衣服乃至臥具三衣使壞 著衣乃至與其國土衣服 方法
比丘通俗說道壞色受戒時下 現身不能納戒
作法十三 五逆加害 出佛身血和上
闍梨羯磨轉法輪聖人 法輪破法 羯磨異見
破法羯磨羯磨轉法輪破法一向羯磨應當 分別法想非法
聲聞菩薩二師 聲聞菩薩 聖人學無學不同五逆
菩薩聲聞相對分別非難應作四句聲聞菩薩十三五逆 菩薩聲聞
聖人羯磨二師 聲聞聖人 未曾受者非難
五逆非難 不得遮戒 具有緣成名為
一身受具大比丘一身 未曾二師破僧
應得極多 不得一一不成 佛滅度不須破僧
出家人國王禮拜乃至鬼神 出家在家在家菩薩 隨俗鬼神
世間受戒 鬼神菩薩

第二

[0685b23] 佛子教化起信菩薩他人 法師受戒二師和上阿闍梨二師問言遮罪現身遮罪
受戒受戒 十戒懺悔佛菩薩形像前日 四十八三世千佛
好相若一三七日乃至見好好相摩頂光華種種便滅罪好相無益現身不得
受戒四十八懺悔便 不同教誡於是中一 不解大乘經是非不解第一
習種性長養不可壞種性正法 其中多少觀行出入一切行法一一 中意菩薩利養名聞
弟子一切經自欺 欺詐他人  大小
七眾之中正在出家在家在家 文中教化起信教化 菩薩戒菩薩他人
法師他人受戒和上 和上受戒 教令和上
羯磨教令人為阿闍梨 羯磨阿闍梨聲聞沙彌受法 五眾受戒菩薩地受戒
二師相似羯磨請和 上文何故彼此不同答理二師文中請和教師
是故不須 和上阿闍梨是故二師 問言二師
羯磨人為二師 問罪一向不得
二十相得不得不得 受法便 懺除四十八不須
好相無益無罪 現身不得非但不得亦復不得
受戒不得 受戒 受戒不得
受戒不得現身不得 所以得知瓔珞經
無悔使受戒威儀使悔過對手菩薩地 由此棄捨菩薩淨戒律儀於現法
不堪苾芻別解脫 勝處於現法決擇分 因緣棄捨菩薩律儀清淨
由此菩薩戒犯重四十八輕者對手 對手清淨
合手故云對手面首 故云菩薩地菩薩 一切違犯皆是惡作有力
小乘大乘補特伽羅發露 聲聞菩薩 菩薩以上違犯勝處戒律
應當中品違犯勝處 戒律應當中品違犯 勝處應對補特伽羅
發露惡作稱述犯事應作 長老專志大德如是 毘那耶惡作苾芻
發露惡作如是說下品 勝處違犯應對 伽羅發露隨順
發露爾時菩薩淨意 決定防護當來不重 不同
四十八是故不同一向 不得戒師教師解法不解大乘經是非相者
教法輕重是非 為重四十八為重故作為重誤作輕重
大乘小乘 是非不解第一 不解理法真實
第一義不解行法種姓 發趣長養長養不可壞 金剛即是地前三賢十地
正性佛地本業經種姓種姓種姓種姓聖種等覺妙覺 之中等覺故此道性
種姓正性十地等覺妙覺不可 道性十迴向 善根入聖方便其中
觀行出入一切行法一一不得 中意不得意趣 第十八百三昧
別名未詳十八 初禪覺觀喜樂一心二禪
三禪取捨安慧四禪 菩薩
無德十八受者必須為重必須
所行所為 利生

第三說戒

[0686c15] 佛子不得利養菩薩戒 外道惡人千佛大戒邪見不得 國王一切不得惡人不受
戒名畜生生生不見三寶無心 名為外道邪見木頭無異菩薩於是 七佛 戒法尊重
罪過 七眾菩薩地諸菩薩 菩薩戒律儀具足受持究竟
菩薩藏有情宣示開悟所以者何聞已不能信解無知 覆蔽便誹謗誹謗菩薩淨戒
律儀成就無量大功德誹謗 罪業乃至一切惡言惡見 思惟棄捨不遠文中不得 利養菩薩戒乃至邪見
不得不為受知戒相 諸菩薩菩薩菩薩 菩薩法藏摩怛履迦菩薩
聽受慧觀意樂 堪能菩薩戒非唯 堅固菩薩堪受菩薩淨戒律儀
戒法正授故知受者 聲聞後方菩薩 無異不得聲聞
不得外道惡人 異見邪見毀謗 國王自在成敗知法
惡人不受 無心受者惡人戒經 比丘罪過菩薩戒不信受教
不成優婆塞不成沙彌戒不成 波羅提木叉不得菩薩戒聽者得罪比丘波羅不愧菩薩戒
偷蘭不愧菩薩戒僧殘 僧殘不愧菩薩戒波羅夷 十八僧殘是故
如是不信不信

第四犯戒

[0687a25] 佛子信心出家 不得一切檀越供養不得國王地上不得國王五千
城邑脚跡一切 佛法一切眾生 畜生無異木頭無異
自攝 戒行淨戒信施大小乘
聲聞未見大士 利生正在五眾文言信心出家 本罪
本罪輕重 信心出家出家受戒 福田出家
制戒虧損 故云不得一切檀越供養 不當五千前者
非分非人一切世人罵詈 虛損信施世人

第五供養經典

[0687b17] 佛子一心受持讀誦大乘經剝皮 折骨書寫佛戒 竹帛七寶無價
一切經律不如法供養  尊敬 不如法多虧七眾
同學大小不共文中受持 四書供養第四剝皮 堅心未必
應作心願必須 菩薩地三通 淨戒律儀日日如來如來
制多正法正法經卷所謂 諸菩薩摩怛理迦僧伽 大地諸菩薩不以
供養供養禮敬四句頌讚佛法僧真實功德 清淨心隨念三寶真實功德
日夜有所不恭 違犯違犯失念違犯違犯違犯狂亂證入
淨意違犯清淨意樂菩薩 得證苾芻法爾佛法僧 承事供養善生經衣服
父母師長受用然後 香花

第六悲心唱導

[0687c15] 佛子大悲心一切城邑 眾生應當唱言汝等眾生三歸十戒 見牛一切畜生心念
生發菩提心菩薩一切處山川使 一切眾生發菩提心菩薩教化眾生  教化
初二眾生正法法住 護法即是化人初二戒明 教化說法教化
道俗同學大小聲聞 文中大悲心苦海內心發言
十戒或是十善業道或是菩薩 無盡菩薩心畜生之中 黠慧領解當時無能領解聲光
毛孔菩提因緣

第七說法

[0688a03] 佛子常行教化大悲心檀越貴人 一切不得白衣說法白衣 高座坐法比丘不得四眾說法
說法法師高座香華供養四眾聽者 孝順父母婆羅門說法者 不如法 道聽途說
七眾同學文言比丘 師範大小文中常行教化 大悲心悲心教化
輕薄一切說法 儀式中有一明白衣說法 四眾說法
孝順父母 婆羅門

第八不立制戒

[0688a18] 佛子信心佛戒國王太子百官 四部弟子自恃高貴破滅佛法戒律 四部弟子出家行道亦復造立
形像佛塔經律官制使籍記菩薩 比丘白衣高座非法事主 菩薩正應一切供養使非法
國王百官好心佛戒 故作破法  正法正教
破法因緣華嚴造立大小 文中信心受戒受戒
信心國王邪慢破佛 因緣破佛非法 出家行道三寶
故作破法便

第九愛護正法

[0688b07] 佛子好心出家名聞利養國王 佛戒比丘比丘尼菩薩戒弟子 繫縛法如師子
師子如是佛子破佛外道天魔能破佛戒佛戒 事父母不可菩薩外道惡人
惡言破佛三百刺心 打拍無有地獄百劫不一惡人惡言破佛
破佛破法因緣孝順故作  戒法祕密理應 妄說佛戒祕要
行人繫縛正法衰人 不由大小七眾同學 出家好心出家好心
名聞好心名利國王 百官佛戒聖言 比丘繫縛佛戒非理
繫縛師子 佛子不由外道天魔佛戒 何況

[0688b28] 如是應當學奉持 如是八戒應當 總結

[0688b30] 諸佛四十八汝等受持過去諸菩薩 未來諸菩薩現在諸菩薩  佛子第三總結受持

[0688c03] 諸佛諦聽四十八三世諸佛 如是汝等一切大眾 國王王子百官比丘比丘尼信女受持
受持讀誦解說書寫佛性常住 流通三世一切眾生化化不絕千佛 世世墮惡道八難常生人道天中
在此七佛汝等大眾一心 波羅提木叉歡喜奉行無相天王勸學 一一廣明三千學士聽者心心 頂戴歡喜受持
佛子諦聽流通分 中有法令初中佛子諦聽付囑三千 時眾頂戴中有戒經受持
二我戒法奉行

[0688c17] 爾時釋迦牟尼佛說上蓮華世界盧舍那 心地法門無盡戒法 釋迦如是說天王至此
十住說法一切菩薩不可說大眾 受持讀誦解說如是世界蓮華 世界微塵世界一切佛心藏地無量
行願因果佛性常住如如一切佛說無量 一切法藏世界一切眾生受持 奉行開心相如華光 中說

  能持如是  未成佛道
  一者十方佛  念常守護
二者命終  正見歡喜  生生
菩薩  四者功德聚  成就
五者今後  性戒福慧滿  行處
智者善思  相者  不能
滅盡取證    菩提
光明世間  應當靜觀  諸法真實
不生亦不滅  不常不斷  不一亦不異
不來亦不去  如是一心  方便莊嚴
菩薩應作  應當次第  無學
生分  第一  摩訶衍
一切戲論  由是  諸佛薩婆若
由是  是故諸佛  勇猛
諸佛淨戒  護持明珠  過去諸菩薩
於是中學  未來  現在
行處    隨順
福德無量  眾生  一切智
  成佛

[0689a17] 菩薩戒經

菩薩戒本疏 ()



[0689a20] 義寂 最為爾來髣髴尊者 首楞嚴
書林古書法師 驚歎頂受傳寫 不為
庶幾自利流布往往註疏 中有是故天台
以便 易解 而已

[0689b03]

[0689b04] 元年甲子自恣比丘 ()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40 No. 1814 菩薩戒本疏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伽耶山基金會提供北美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