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Commentary on Mahāyāna Dharmadhātu Advaya Treatise 大乘法界無差別論疏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乘法界無差別論疏 ()
魏國西寺沙門法藏

[0061a11] 名言 緣生涅槃起滅出入動靜
自性所以 所以太虛
隱祕法界 差別緣起其實 如來陵替
學者堅慧菩薩傑出中天證實萬行 所知
菩提心涅槃界因果勝地清淨土 功德 白法還源煩惱
思議一味滿眾生界斷常 寥廓摩尼不足 清明義玄平等
然而不變實相 緣起然而退妄見作者
庶幾顏子大乘 法界差別玄奧解釋精微無二

[0061b07] 略作十門二明 顯教分齊四教能詮教體 釋論題目造論緣起傳譯
文解釋

[0061b11] 瑜伽六十 造論法義 流布種種信解有情由此因緣
正法沒種義門 開顯 甚深種種美妙言詞莊嚴法義
淨信十因 光輝報佛 鈍根深經不能開悟方便解釋
解故外道謗佛引導 小乘不信大乘 大乘權教解釋
如來廣大甚深玄奧 真實大菩提心 根本起行解釋
眾生心如來藏決定 釋經無二唯有一乘究竟 佛果法身諸眾生如來藏無二因果平等唯一

[0061c01] 第二三藏契經藏調伏對法藏對法藏 菩薩藏聲聞藏菩薩
釋義二乘

[0061c06] 第三顯教分齊二門戒賢智光三教華嚴中說 現今一代聖教大小乘
總有四宗法執阿含 真空無相宗般若 唯識法相宗深密瑜伽
如來藏緣起楞伽起信 四宗略舉 三乘二乘同許定性二乘
不成唯一以此入寂二乘 智光三教第八 初二六識八識
六識後說六識八識 生滅後說八識如來藏生滅不生 約法
圓成 非空非有如來藏隨緣 緣起無性
理事交徹空有 二邊故云約法分說小乘達磨多羅所立龍猛
聖天所立無著世親所立 堅慧所立可知 正當第四

[0062a01] 第四四宗初小 眾生無人 第二第三一切眾生
不為種性菩薩種性不定性 所為三定即非因故第四一切眾生所為
當成涅槃經除草無心 佛性有心佛性佛性論 無性不了義大乘
佛性究竟清淨楞伽 種性得佛如來不捨 眾生如此定性二乘入涅
發菩提心法華第三生滅 涅槃求佛智慧是故 佛乘法華決定聲聞未熟
菩薩授記方便發心 涅槃無實涅槃楞伽三昧 乃至然後得佛無上
涅槃眾生眾生 應有生法眾生 聖教正理入寂二乘
則是眾生眾生令眾生 應有眾生眾生唯識論 有漏無漏無漏法有漏
眾生入滅眾生眾生 眾生聖言佛說 無上依經佛性論三界
聲聞緣覺大力菩薩變易智論九十三法華第三淨土三界阿羅漢其中是故入滅
二乘分段入涅槃實有變易淨土 佛教化行菩薩道迴心 變易迴心已去即是漸悟菩薩
二乘故知三界外變易小乘以為 大乘變易涅槃勝鬘聲聞緣覺涅槃如來涅槃
唯有一乘應有 涅槃同一法界下劣涅槃勝妙 以此二乘涅槃無不
菩提一切眾生皆是所為

[0062b13] 第五能詮教體隨事 三歸同性無礙初中 名句音聲但是
正體唯識論不異 無礙音聲 屈曲無體雜集論
無性攝論第一弘誓 菩提法處解故淨名經
音聲語言文字作佛事十地論 二事聽者二事音聲名字聲名以為二事
淨名經說法者 聽法無得十地論文字猶如彩畫 虛空音聲猶如空中無所得如是
說法即是說說四句 小乘四句大乘四句合為 無異有無無礙
六境一切法皆可生物 教體默然淨名經楞伽 三歸一切教法
是故無不唯識 名言種子生起現行言說 聞者上文教法攝論
十一言說唯識 起信論離心一切境界 可知同性前門能變
相從無自性無不皆是真如起信論真如是故 一切法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
畢竟平等無有變易不可破壞 真如一切言說假名無實 不可得無礙四門
心境理事無礙同一緣起存亡自在 障礙以為教體以前四門聖教 相違相離法體無二

[0062c21] 第六法界差別以為分別略作 二門一定開合初中三門
染淨權實理事初中 生死真性差別法界下文不增不減經即是法身本際
煩惱無始生死生滅 流轉眾生界下文煩惱 如來藏差別法界
流出真性差別法界起信論 修行一切善法自然歸順真如萬行同一起信始覺
本覺是故名為差別法界 以為權實淨法 三乘權教定性二乘
三乘因果差別差別法界一乘 一切二乘無不大菩提 名為差別法界以為
二義涅槃經第十迦葉菩薩 差別差別差別聲聞緣覺 菩薩如來佛猶如
差別聲聞獨覺未來世譬如歸於是故 差別法界理事就此一乘法
之中隨事緣起相異理事非一差別法界以為二明開合法界差別
一法聖法 真性二義因位行法二果 二義因位如來藏二果
差別 法身無二無異約法因位行法與果無二
成果無異約法 差別法身隨緣生無性 身故因位法界圓融
二法無礙緣起因果混同 法界差別 眾生信受起行成果真法
大用橫遍十方三際

[0063b04] 第七釋論題目大乘法界 差別意趣 大乘中法差別以為
包含運載 體用故云大乘大有三義一體真如平等增減二相具足無漏
功德用大一切世間出世間 善因起信論莊嚴論 三義理性妙智
佛性論無分別 萬行佛果理智 萬行菩薩以為
攝論大性名為大乘大乘主持可知三義自性
軌範解故意義意識所知 三義聖法攝論法界一切淨法因故
三性實性起信論真如即是一法法門 真如海故云三分諸法
分齊名為名為法界一法名為法界 三義凡夫菩薩
諸佛法界差別約法差別如下 唯一唯一是故因果法界
剖析深義解釋佛經妙理 現前本經故稱即是

[0063c05] 第八造論緣起堅慧菩薩 堅固菩薩 菩提薩埵其三
以此二法所緣境菩提佛果薩埵有情度眾生 是以外緣菩提
佛果薩埵行者菩提薩埵 境智和合菩提薩埵勇猛 有志大菩提勇猛論主
堅固以為三藏西 相傳地上菩薩佛滅七百中天竺剎利逸群
家學大小乘無不 菩薩行留意大乘平等法示眾究竟廣大饒益是故究竟
一乘法界差別大乘 究竟

[0063c22] 第九翻譯于闐國三藏法師 般若云天超倫三藏在於本國獨步上京
梵本有餘垂拱年內 供養安置魏國東寺大德 翻譯經論華嚴
徵召翻譯華嚴 境界華嚴大乘智炬陀羅尼經諸佛集會陀羅尼經造像
德經法界差別沙門慧智 譯語沙門法華沙門復禮綴文沙門 其餘經論未及
遂便遷化龍門日照三藏 道俗如喪考妣

[0064a07] 第十文解釋之中分為二分初一 致敬菩提 以是迴向
初一其二歸敬三寶 解釋初中法寶菩提心 體能法寶佛寶所得
法身佛寶三寶菩提心 因位菩薩所有所得法身佛果 有法十二
覺心是故便初一標致三句
身業菩提佛果 大覺故云菩提 自性淨心則是菩提
菩提心菩提故云 三句 二義殊勝方便
方便即此覺心殊勝佛果 方便方便覺心為此 故云方便所得
法身無生 過失初三 業報二障如下
第二中有 數列生起次第 解釋初中標舉結成
初中二種要略 省略要略聖教菩提心 華嚴經五十九菩提心二百
十二無不故云要略結成 十二一部故云 知者以是精粹
聰明智慧所能是故 如次所謂數列 菩提心所得二種涅槃如初
菩提菩提心別有三自性菩提心
二相染相異名依法 常樂我淨自性清淨心不思議
差別若干無有 種差分位隨緣 不同眾生菩薩諸佛染淨
無染心性煩惱無染 心性在生老死不變 相應顯性恒沙功德淨法相應
義利如是功德 無明不能饒益十一 義利心性佛果廣大饒益
無二唯一 唯一無二第三十二 門生次第建立十二不少
十二之中何故最初菩提心令眾生勝利因故二次 勝利
然後安立 發心心性為生 般若一切諸佛從此阿耨菩提
從此故此 異名自性有名 故云異名差別
一切 染淨不一無有 諸位
無染為生老死 改變淨法 共相不為染污
恒沙功德淨法相應十不淨無諸功用 既有恒沙功德相應何不大利不成
十一清淨利益 起用便大義十二涅槃 大用所謂
如是乃至次第 相生次第可知次第解釋 故云第四何者解釋
十二分即為十二果分平等差別 涅槃菩提法身
菩提心為生 是故二果所得 結果致敬初中
釋義釋義 所以其所 一明二明至極
涅槃二乘所得二乘分段 涅槃寂靜 變易無明住地地上菩薩
不得 二乘越過十地涅槃圓寂 無不無不聖法
名為中有涅槃 諸佛至極法屬 故云
所以者何二乘涅槃 微細煩惱 二乘菩薩未盡是故方能
涅槃第二涅槃平等之中 無生永不
法身意生身永不名曰無生下文楞伽地上菩薩意生
一三昧樂意生身自性意生身 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隨意 意生
不生意生身老者 功德涅槃寂靜功德 增上因位之上殊勝勝過二乘
圓滿佛果齊備究竟無為 衰變功德改變故云 不變無漏
變易無漏 衰變顯老死者 微細變易退因位無漏
故云變易勝鬘 不死 思議變易退變易
病者二障 清涼煩惱習 無始根本無明住地習氣眾苦
故云所知 三藏住地無明無明勝鬘所知
細分若爾煩惱煩惱 所知微細
過失佛果三業錯誤過失永不 羅漢無故十八不共 中說第一第三
第二業障第四第五第六 第二結果 究竟初中
勝果萬行菩提心最上方便以是不退 當成佛果最上
不退菩提心 退失華嚴退失菩提心善根 以此菩提心果決故云
退 未成不退究竟 功德菩提心功德
究竟到彼岸涅槃界菩提何者涅槃轉依
圓滿具有恒沙功德故云不思議 中有轉依菩提心致敬以此菩提心勝果
世人白月悉皆滿 因故以為吉祥華嚴經 良醫善財童子為重菩提心
天王菩提心白月增長 煩惱黑月漸減涅槃第二 菩提初二
一句一句中有菩提心世間三義菩提 成佛利益人天展轉
菩提心未成勸化饒益一切世間善法菩提心退轉 人天善報利益文中菩提心生長
世間立宗 增長故云生長以是 世間善法菩提心生長
故云同喻猶如大地 生長 提心生長二乘聖法生長
一切聖法立宗以是法寶積聚 二乘法寶菩提心生長三義 同喻大海珍寶
菩提心聖法聖法 乘法非唯二乘種子菩提心親生佛果相續出生一切
佛樹立宗法身為了故云 為生故云 佛樹佛果未來際斷絕相續
菩提心佛果正因不同 同喻種子猶如大樹種子佛果菩提
種子親生不同 不同前門為了涅槃故云 為生第二
前生四句中有云何 菩提心積集可知
輪王四緣生長 出胎乳養成王未名 菩提心菩提心
釋種子大乘廣大法寶 起信種子 唯識別有信實諸法
實事深信三寶 淨德深信一切 深信有力希望
信實自性佛性 引出佛性無窮功德佛性 起信論四種信心信根所謂
真如信佛有無功德親近 恭敬發起善根願求一切智 大利修行波羅蜜四信
修行自利利他常樂親近諸菩薩求學 實修般若智慧力通達 加行
根本智通達後得智 名為菩薩三三昧胎藏禪定證法
攝持一切修善安住增長 廣大胎藏四大乳母大悲 拔苦種智因此圓滿乳母
養育菩薩二種大悲 大悲佛性 悲者救濟不能真實大悲者
不捨大悲眾生 無緣佛地論智論可知 佛性論
略作八門就地深信十信二智十解三禪定 四大十迴向由此地前四行生成
行相修行信樂大乘 般若虛空三昧四大闡提不信外道
聲聞獨覺大悲建立不受定則救生是故
不增不減成因淨德 樂德常德地上 初二三地信樂般若
九地三昧十地佛地大悲理實 如次四德可知
五法佛子更加 便華嚴經第六二十佛子 第三自性
解釋上半無染自性下半自性可知 釋義初中前因
菩提二種 釋義無染有法 自性無染清淨煩惱
本來對治 是故心性二種方便本覺始覺
心性本性 自性 無垢
淨心煩惱四德 本覺般若二寶本性功德三空 解脫水喻本性清淨
我德樂德常德淨德可知 三義第三 自性如來法身清淨功德如意
虛空淨水相似相對 外道我執 聲聞虛空獨覺
四土混濁闡提不信 一切煩惱可知自性離垢 可知如是一切
離垢可知白法 二種 白法一切
淨法一切 恒沙功德自性即此 冥合不二清淨
二相染相自性本性 不空如來藏在於因位對治 在於果位
合為無礙緣起一門統攝 二義 以下本性山王
瑠璃玻瓈可知自性第四 名門中有 初一異名因明
上半佛果名為 阿羅訶菩提心阿羅訶應供十號之一上半同法
所知障故云煩惱障故云 法界無二故云下半異名 不思議恒沙深廣難測
如下自性 成就是故不復菩提心
佛果初三佛果 圓滿如來法身經解 勝鬘經四德
第三二種如來 法身波羅蜜一本來自離垢清淨二種如來法身
我波羅蜜遠離外道虛妄 戲論遠離聲聞無我戲論二種如來法身波羅蜜遠離
一切意生身遠離一切 一切法二種如來法身 波羅蜜不滅一切有為斷見
無為涅槃常見如來 法身歸義常樂我淨法身 淨心異名故云差別
如下第二不增不減經因位 法顯異名法性即是法界 真如實際無染
名性淨心恒沙佛果 不思議異名第五差別
法身眾生差別 差別可知
中法菩提因果一味 淨心即是法身所謂作者
無為以是真如無為 後際染法是故
所知性空智能名性以此方能 一切一切法同一無我
是故一味 無相真如 積聚是故不可以
七聖所行二乘故云大聖菩薩如來所知境界 甚深地上菩薩窮盡
法依止染淨諸法依止心性諸法勝鬘如來藏 生死染法如來藏涅槃淨法
無始諸法依止 涅槃阿毘達摩大乘經勝鬘經總是如來藏
唯識攝論阿賴耶識故知不同 非常染法不常三義 不住楞伽如來藏受苦
染法 如來藏不常佛性論真如 無常染法無始
故云非常真如法性是故 不可淨法和合未來際
淨法法性 初三三際
果行約法初一能持 染淨染淨 第六分位
前門不淨 就正三句 差別心性在於雜染眾生
自性佛性眾生 染淨菩薩 未盡淨德名為
淨德名為 是故名為真如 引出佛性清淨如來習氣
福智圓滿故云以此心性 佛果名為如來無垢真如 佛性不增不減經
是故 即為不淨 法體即此法身心性差別
本際法身眾生 本際無邊煩惱 纏縛無始漂流
名為眾生界以為 法身眾生界 本際煩惱法身無始
本際本際無邊煩惱煩惱生死本際 以此住地煩惱一切
是故名為煩惱無始法身眾生法身 一心本來清淨以此心性
眾生即如前門 眾生界阿賴耶識變現 眾生何故法身隨緣眾生
眾生甚深佛智小乘一切眾生 有為無為無人龍樹
提婆眾生有為無為一切 眾生中論有空一切法 無著世親一切眾生
異熟實法有所 真如有為無為相離 非一其二雜亂馬鳴
堅慧一切眾生皆是如來藏自性清淨 煩惱眾生有為法 無為有為眾生空性
自性清淨無為法不異有為 無為楞伽如來藏受苦起信論大海
風波水相捨離 如是眾生 清淨心無明無明無形
捨離乃至廣說 金石本來無水共和 流動藏識如是流轉共相
流轉如是如來藏隨緣 眾生成立 復次染淨中法菩提
即此法身法體眾生 中法故云即此厭離 菩提成行三結
厭離地前 地上斷行十波羅蜜成行十地一度
通行對治 四千煩惱十度 菩提所為菩提
法身斷行 菩提勝鬘經世尊如來藏 不得苦樂涅槃何以六識
心法七法剎那不住眾苦不得 苦樂涅槃世尊如來藏 滅法苦樂菩提乃至廣說
佛性 佛性清淨正因不定聚眾 二種世間種種苦惱
涅槃寂樂欲心願心 二種善根眾生一切真如 佛性因緣如是因緣
如是一闡提涅槃菩提 佛性一切客塵煩惱三乘未曾修習一乘信心親近
知識修習親近善知識因緣是故 華嚴性起乃至邪定聚眾生 有如來日光照故作眾生利益
未來善根增長白法一闡提 入涅槃云何示現 因緣迴轉誹謗大乘
大乘無量如是說 清淨不得畢竟清淨 華嚴成立真如佛性
是故一切眾生有性起信論 真如眾生厭求涅槃佛性 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
如來清淨無垢華嚴性起 眾生心無師智無相真如 本覺出世法正因瑜伽
並不生滅有為種姓 無性真如無為 種姓是故一切皆有佛性
定性邪定 佛性究竟三極 法身解脫如來中有
殊勝自在 初中三句解脫煩惱 二障隨眠遠離變易
一切隨眠 無不清淨 無不三句清淨
二障法性清淨 清淨法性 淨法清淨
二乘因位 一切眾生殊勝三句眾生 大悲所知大智
無二大福恩德眾生仰觀厭足二明智德所知 無不福德最勝無比
得無自在三句所知 自在煩惱自在故云 證法自在故云一切法自在
華嚴不思議品第三 如來上來 是故無二三門一本
全體印定定義初中 三門 菩薩眾生眾生不異法身
法身不異眾生 佛說如來藏以為阿賴耶不能 賴耶如來清淨世間阿賴耶
指環展轉差別中法 如來藏眾生界阿賴耶二門二義
不變斤兩隨緣二義空義無體現有 宛然不異
隨緣即是不變無二不堪隨緣 自體不成是故二義唯一
現有即是空義無二 現有是故 空有唯一隨緣即是
現有由是道理 法身不異眾生界上空即是 不變此道眾生
異法眾生界身等明全印定 四句 法身無不法身
即是 法身眾生眾生法身 即是
無二眾生法身法身眾生定義中略三門能持
能持只得說法眾生不得 眾生法身法身隨緣眾生無有 眾生作法眾生一向所持虛假
法身能持真實眾生法身不得說法眾生 眾生妄法無體即是法身法身不依
眾生不可說法身無體即是眾生何以 有無眾生有法無有無法 眾生真妄能所
法身隨緣眾生界是故眾生相法身法身不變眾生界
真性是故眾生差別法身由此道理眾生 法身
是故唯一法身名為眾生名為 無餘眼目異名 分位第七無染
上半下半上半下半 無染中將無染何故 法身明顯即是
無染 無染應名本來無染故云 前門法身
眾生既是法身 如何眾生界 法身何所顯現故云云何
譬如法身隨緣眾生界隨緣 不變清淨本來是故
清淨法身二義 隨緣海浪不變日喻煩惱二義無體主義
不無文中約法不變煩惱 不無以此二義故云 清淨不無即是法身隨緣
是故煩惱即是法身染法法身 不變即是煩惱無體是故法身即是 煩惱恒常清淨常住主義
必當離去即是是故一切 煩惱無有不可即非 無體不無是故
真如清淨無染第八 初一不同無常 無常何故
二義無常不堪 無常即非無常不異無常無常真如
後半 是故 生死生滅流轉法身
無常生滅若是無常 法身譬如法身真常生滅
虛妄法身生滅 法身生滅法身 若是無常
真常不異無常 真常常見不到勝鬘經 無常斷見正見涅槃常見
正見生滅法身 是故 生滅真法是故虛空劫火
華嚴經譬如世界有成虛空 增減無師智虛空佛性眾生煩惱
世間虛空生無漏界 虛空如是老病 佛性乃至三災如是
風災業煩惱水災老病火災 陰界入世自性清淨心虛空常住陀羅尼自在王菩薩經
煩惱無體真性明淨一切煩惱 毘婆舍那大力虛空自性清淨心 一切煩惱虛妄分別自性清淨心不分 乃至虛空等
可知是故勝鬘經 第二 生死隨俗
道理無體是故隨俗 虛妄生死無所有二世 無義如來藏虛妄
虛妄如來藏不動水上 動靜別有
自體 中道如來藏 明體無妄妄為
自體無妄 二世明體有為 相者無為寂靜四德
清淨不變寂靜清涼陀羅清涼寂靜不斷二門
離過離過第四 不死清淨不變 第一
不增不減經舍利弗如來 法身不異不盡無分別 如來法身不變滅法作法
寂靜淨德常住常德不變 我德不斷樂德第九相應 初一
下半上半如來 下半不空如來藏佛性論 客塵法界相離無上不空法界
相隨 佛果云何得知佛法 功德真性相應
復次教證 三義一體
赤色光照 三義同時和合無異諸佛 佛果功德
無垢真如燈明無垢 相似如來法界依果相應 法相一者二者漏盡漏盡
五通光明相相對受用 智相相似 偈言漏盡智者相似
業煩惱無有相似偈言 漏盡轉身漏盡色相 無垢清淨光明具足無垢相似偈言
無垢乃至無漏法彼此 捨離不差法界平等畢竟名相 隨事所知障
二智 三佛眾生中法身體 不二故云相應如是說教證
諸佛諸佛功德法身 恒沙功德略作
定義三相 相中恒沙不可說略舉起信 真如自滿一切
所謂自體大智慧光明遍照法界 真實自性清淨心常樂 清涼不變自在具足如是
恒沙不斷不異不思議佛法乃至滿 無有名為如來藏如來 第五四德
中有定義 功德如來藏實有不實 實有
若非實有恒沙 實有功德不異真如 如來藏如此差別功德
佛果 若爾何不過失以是修德真如
如來藏實有如此恒沙法性如來藏佛眼觀眾生 貪欲煩惱有如如來如來
結跏趺坐儼然不動乃至無異 乃至廣說華嚴性起佛子如來智慧無相智慧無礙智慧具足
眾生愚癡眾生顛倒不知 不見不生信心乃至廣說涅槃經佛性 名為智慧佛性論真如應得
一切佛法聖教處處真如不可分異功德決定有如八功德水同一不可以功德池水
是故不同有為法八功德水無不 是故實有中道 起信論妄染問曰
真如平等一切云何 有如種種功德答曰實有功德差別等同一味唯一真如
云何無分別分別是故無二 差別業識生滅相云何一切法本來唯心妄心
起念境界無明心性即是 大智慧光明起見不見心性即是遍照法界
真識無有自性非常非我 衰變不自在乃至具有恒沙妄染 心性恒沙
功德示現可念 有所如是淨法無量功德即是一心是故滿足名為法身如來
差別差別真如平等一味差別差別妄說恒沙功德 無二差別差別無障礙
同一功德本性功德無不成果成果 功德無非功德莫不是故 佛性自性佛性
佛性應得佛性論 可知第三分齊功德真如 大中相大起信論體大真如平等
增減相大具足無漏功德用大 世間出世間善因以此相大 妄染相違反對是故
是故差別中道 妄染相違
真妄相依 無體覆障三反 覺分隨緣不變
三反真妄 眾生第二自性清淨第三具足功德第四
名為佛性三義 身為眾生界法身涅槃 佛地真如
無障礙是故真如 真如本性清淨 不生不滅第二真如具足
恒沙功德第三真如 出世第四是故相違真如甚深
第三若爾功德云何 不可 無染不可說正在
觀見真如不同妄染說淨 有染淨德豈不中計即是緣起
不同是故真如 有為說淨功德真如淨法 有為過失
故云淨法 故云第四相應 法身相應互相故云
起信論中有 無不不增不減經具有 三不不異不思議一一
法身功德不二故云 若是相違相離互相 故云功德
功德故云功德一一各三際 故云不斷不可故云
功德即是一切無二水乳異法相和故云不異別異恒沙超過尋思故云不思議
不可思第四 恒沙功德諸如來眾生生死樂求涅槃真如第四
勝鬘經世尊如來藏不得 樂求涅槃佛性 正因不定聚眾二種一見
種種離心二見 寂樂乃至廣說起信論 真如熏習無始無漏
不思議業境界二義恒常 熏習有力令眾生厭生死苦樂求 自信己身真如發心修行次復
問答釋疑涅槃經一闡提 善根佛性未來善根如是非一第五恒沙功德
如來藏總是因位名性功德 總是果位名為法身因時 果位名為解脫本覺
佛果般若能持 佛果有法以此三德 是故應得具有佛法
恒沙如是說中燈明智德二寶 福德
三形相離舍利弗 梵本法身諸佛功德
二義一明恒沙佛法法身相離二明法身智德以此 法身故云
法身故云 所謂恒沙淨德大智慧光明 恒沙染法恒沙功德
勝鬘經第二 境智何等 三義如來藏妄染不為
故云名為真妄以為不到見鬼 不見不至於
見鬼 虛妄不同不同
法爾道理勝鬘經煩惱 煩惱云何有染是故 妄法有空起信論妄心
如來藏妄染實體 自體空也如來藏隨緣 煩惱煩惱即是如來藏中空是故起信
無明不可 無行成佛貪欲入法界體性經佛言文殊師利
何為男子女人說法文殊師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我見即是 說法世尊不滅貪欲說法
所以者何諸法本性無生無滅世尊實際我見所生乃至廣說聖法煩惱
不空三義一有自體 妄法無體恒沙功德不同恒沙 起信論不空自體無漏
三體不二不同妄法 差別起信論無有可取離念 相應可知相應
第十義利中有 解釋四攝初二句法四句實有
眾生中法 佛果功德相應何故佛果 起用如何得知佛法
文中 是故決定 法身其二法身
法身蓮華法身正行邪惡 惡見法身
覺觀不正思惟 月喻法身大我虛妄我慢隱藏池水混濁法身貪欲混濁
不清金山法身大悲瞋恚眾生虛空 身空愚癡出現
法身本覺根本無明習氣 世界未成法身種姓六處 真如六根中說
如是六根無始畢竟究竟諸法無上依經真如瑜伽 六處殊勝有為不同
法身故云相違 現前不得修行有無 煩惱故云總結覆障
因緣實有相應佛法 起用二重明了記持 三句明法不得起用有法略舉
初二之下一句便 大用義利第十一義利 中有初三
初二 初一明喻說出
澄清 下半功德故云
離欲解脫功德如是初一 上半明智光照福地 生物三德此後
下半令眾生 解脫三事一智善根證聖上來
後半三德悲智 二心三定初中
有性大智明了有空 大悲者大悲不捨眾生 不盡
不著不盡 不著無二唯一無礙悲智無二唯一無住維摩經
無盡法門可知佛心明心 有若不盡不著 實際空處無障礙
為生說法猶如 無實是故現身即是安住實際等於
如是 涅槃現身生死八相法身常住法身起作用可見
三定無量三昧門得法相應無量陀羅尼持法是故 眾生大法前門
世間雲雨一起 如次四句 下半世間二種
炎熱生長法雨 故云一切未有用法是故大義利益
中文一總前門 利用 斷德究竟無不
成就明智圓滿無不 法成
證法成人大菩提故云 乃至等覺受用法樂 涅槃涅槃界常住
不變寂靜二障清涼遠離熱惱不思議涅槃界 具有無邊功德圓寂究竟安樂
領納如此究竟未來際斷絕故云四句顯示四德圓滿究竟
法身解脫清涼般若三德涅槃不思議一切 說法令眾生歸向義利
第十二 初一異義上半 境智一味下半因果一乘初中
此前成佛 法界如來藏 眾生界清淨法身
不增不減經舍利弗如來藏即是法身 恒沙功德依止相離名為
得了引出名為如來約法 虛妄第一義諦 涅槃別異故云即是
法身如來聖諦涅槃功德 涅槃不異 境智一味句法
同體 證智境智故云 不異以此如來藏
是故不異一切種智一切 習氣涅槃第一義 如來法身無漏界一味
捨離一法一法一切法一切智一切智煩惱障 二種無漏法不異不差
不斷相離乃至廣說猶如 三義前後三門同一 涅槃
證智水乳相合故云不異同一 故云不異涅槃離生 熱惱水喻佛智澄清水喻
涅槃本性潤滑佛智熱惱 因果一乘佛果功德眾生如來
相離是故眾生無不得佛涅槃 無異三乘別異涅槃 異義境智一味
因果一乘初中法身涅槃 二義差別 小乘說戒功德以為法身
乃爾無餘涅槃如來 身等眾生界 清淨法身功德
依止涅槃自性 故障本性顯德故云 即如來者顯得果德名為
復次勝鬘經差別 四事即為四句一佛 涅槃法身三法即如如來
聖諦初中阿耨菩提涅槃界 一佛涅槃菩提大智 圓寂正理菩提涅槃
不同智證無分別名為 同理凝然菩提二種 菩提始覺菩提本覺
寂滅菩提諸相本覺故云涅槃始覺亦即涅槃即此 始覺緣成無自性無性理即
涅槃智證一切諸法悉皆 平等獨自不等是故平等大涅槃菩提
以此涅槃一切法具有菩提涅槃 如來藏緣起是故
無明即今本性起信論始覺本覺攝論無不 法身無不法身
之中即此涅槃界 如來法身第二涅槃法身真理 佛果具足恒沙功德
名為法身世尊如來第三 法身即如來義真性不二方名如來轉法輪第一義諦
正覺正覺第一義諦如來復次 第四如來聖諦初中不異苦滅諦
法身不異法性平等真理 心性無二是故勝鬘經 苦滅
小乘滅智破壞 方名滅諦故云苦滅諦本性
中有苦滅二明 苦諦真如體大 集諦真如相大十一
初六後五何以 不待以此無始本際緣起諸緣
本來性故云 所生法性 不可得三從
不可得故云無生 不生無法故云不待故云 故云
本際不生故云以後不滅 中間故云不變三際故云無有斷絕無住五處
故云自性清淨遠離遠離一切煩惱 具足明顯不空如來藏
是故不空以為佛身 法身上來世尊即此 法身第二境智一味
證法二明 三結境智無二即此法身 恒沙功德如來藏
功德煩惱之內如來藏 世尊如來藏 明證玄妙三句
如來藏如來如來其二如來藏其實故云 纏身不空故云
如來藏本覺不空因果法體無二 如來三世
二乘不能見道不見修道 諸位勝鬘一切阿羅漢辟支
大力菩薩不見不得 菩薩雖是地上 佛世尊妙智所能
斷德究竟明智圓滿 滿足方能證得冥合無二是故 第三境智故云涅槃無有
由此境智楞伽 涅槃無有涅槃無有涅槃遠離 可知第三復次
因果一乘中有一乘 文中無異小乘 二明無異小乘
無二初中唯有一乘道者 因果一道解脫涅槃經一切眾生歸一 一道大乘諸佛菩薩眾生
華嚴文殊法常法王唯一 無礙一道出生
權教不信一乘 如來大涅槃別有二乘涅槃 教宗涅槃無餘故知唯有一乘
勝鬘經阿羅漢辟支佛有餘生法 有餘梵行不成究竟 有所有所不斷
涅槃界何以唯有如來正等覺 般涅槃成就一切功德阿羅漢辟支佛不成 一切功德涅槃方便唯有
來得般涅槃乃至廣說經論二乘 涅槃教理同一法界歸順同一如來藏法界
二種涅槃應有二種法界 唯一法界故知無有涅槃 不可無異小乘
既得 涅槃三乘因而 三乘獨覺
聲聞二乘 不同故云以此一佛涅槃 不應理故云不可三乘因果
各別不成三乘 成佛而今 處處大乘二乘當成
不許二乘 無學 迂迴不可以二乘
無上佛果故云不可 三明二乘 菩薩道汝等所行菩薩道漸漸
作佛是故無二故云無勝 因而四明二乘皆是大乘 是故不許有別勝鬘經摩訶衍
出生一切聲聞緣覺世間出世間善法 阿耨八大乃至廣說同一 法界不許同一大乘不許
是故一乘如此現見 正理現見世間差別 無有多種同生
是故 究竟唯一方便是故 無二無異
是故一味三句世尊 無等者小乘大乘權教 差別涅槃實證
涅槃無勝差別二世平等 平等諸法差別涅槃差別證得涅槃
平等法涅槃 三世平等平等 證智平等平等解脫
所得平等所見平等解脫知見 證得涅槃明理能所 證實涅槃是故一味
一味境智無二所謂 出體何等平等同一真性解脫味二障平等無間
道中能所解脫味解脫道 法界迴向

大乘法界無差別論疏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44 No. 1838 大乘法界無差別論疏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