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line of the Treatise on the Awakening of Faith in the Mahāyāna 大乘起信論內義略探記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乘起信論內義略探記太賢作
[0409b29] 今釋此論。粗開二門。一述論大意。二探論中 義。
[0409c02] 初大意者。夫以真源寂寥。匪識所測。法性虛 凝。罔言修詮。但以大悲無息。教網亘苦海。而 濟人天之魚。慧日無私。瑞光照暗夜。以驚長
睡之夢矣。如來滅後。有菩薩之。厥號馬鳴。 道超三賢。位階十聖。明慧內融。慈悲外被。精 窮奧旨。審察物機。巧知性欲。造論當時。其為
論也。理苞群典。義括眾詮。文藻煥然。宗途易 了。假使十方諸佛長時廣歎。食頃正思之福。 亦不能盡。正道以之而隆。邪道因此而替。佛
日再輝。法轉更復。故摩耶經云。如來滅後六 百歲已。九十六種諸外道等競興。欲毀佛法。 有比丘名曰馬鳴菩薩。說法要。降伏一切諸 外道輩等也。
[0409c15] 第二探義中有三門。先明藏部攝。次釋題目。 後示其旨。
[0409c17] 初者有二。有三。三藏者。一素怛攬藏。此云契 經。二毘奈耶藏。此云調伏。三阿毘達摩藏。此 云對法。此經律論三以為能詮。彼定戒慧三
以為所詮。如次配之。二藏者。一聲聞藏。二菩 薩藏。十二部者。契經。應頌。記別。諷誦。自說。 緣起。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論義。今此
論是二藏之中菩薩藏攝。三藏之中對法藏 攝。十二部中論議經攝也。
[0409c25] 次釋題目者。大者。當體為目。包含為義。乘 者。約喻為稱。運載為功。法喻合舉。故名大 乘。大乘即是所信之境。體能為義。起信即是
能信之心。澄淨為性。心境合目。故云大乘起 信也。論者。是集義論也。謂賓主往復。折徵奧 義。論量正理。故名為論。又大者。約義有三。
一體大。謂遍於一切凡夫小乘菩薩諸佛及 一切器世間等。無增減故。二相大。謂此體大 具足無量性功德故。如水八德不異於水。三
用大。謂報化二用。初能成於世間因緣。後能 成出世間因果。盡未來際。不斷化用也。乘者 約用。即是佛性。三位成運。自性住佛性為所
乘。引出佛性為能乘。至得果佛乘至處。三義 體用唯一心轉。又瑜伽顯揚雜集莊嚴及十 二門論等。各釋七種大性。又餘處有十大義。
因繁不述。起者發起。自有本覺內熏為因。善 友聞熏。用大為緣。於此勝境。發淨信心。如水 精珠。唯識攝論各說三種信心。又此論下說
四種信心。唯識論云。一信實有。謂於諸法實 事理中。深信忍故。二信有德。謂於三寶真性 德中。深信樂故。三信有能。謂於一切世善深
信有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何故明信不言 餘行者。信是行本。故下云。自信己性。知心 妄動。修遠離法。又華嚴賢首品云。信為道元
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斷除疑網出愛流。 開示涅槃無上道等。三百餘頌歎信心德。又 淨行品。以百四十頌。明信心德。此中起信約
信成就處說。謂入住不退。令前信心成根不 失故也。
[0410a25] 第三示其旨者。於中略有八義。一歸敬三寶 義。二和合識義。三四相義。四本覺義。五無明 義。六生滅因緣義。亦名五意。七六染義。八佛
身義也。
[0410a29] 歸敬三寶義。此論三分。謂序正流通。釋有三 門。一約論主。二約論法。三約益生。初中三。 一論首三頌歸敬請加。即是論主起行所依。
二論曰下為物宣說正義。論主法施之行。三 末後一頌結說迴向。即隨行所起大願。是故 三分俱成論主照顯佛日法施群生之行願。
餘二如疏也。三頌分二。初二行頌明歸敬三 寶。後一行頌申敬意。前中亦二。初歸敬者。顯 能歸誠至。二盡十方下明所敬深廣。前中三
義。一歸者。是趣向義。命者。己身性命。生靈 所重。莫此為先。今此論主得不壞信。盡自重 命。歸向三寶。請加製述故。二歸者。敬順義。命
者。諸佛教命。此明論主敬奉如來教命傳法 利生。三歸者。還源義。謂眾生六根。從一心起。 而背自源。馳散六塵。今舉命根。總攝六情。歸
一心源。故云歸命。盡十方者。二意。一非直歸 一方三寶。亦乃盡十方齊敬。二十方內非歸 一二剎。亦乃一一方所各無盡剎一切三寶。
此二行頌。略有三釋。一云。初一句總。次三句 明佛寶。次三句明法寶。後一句明僧寶。一云。 初一行佛。次二句法。後二句僧。一云。初六句
是佛。次一是法。後一是僧。今約釋明佛寶中 四義。一約三業。謂遍知意業。無礙身業。悲救 語業。此三業勝。如次配三句也。二約二利。謂
初二句明自利德。謂內有遍知之智。外有 無礙之色。救世等句顯利他德。如大長者入 於火宅救燒焚苦也。三約三德。謂大定大智
大悲也。者謂結德屬人。具上諸德者。此即佛 也。四明文。此明報化二身。法身入法寶故。 遍知有二。一具智。遍知心真如門恒沙功德
等。二俗智。遍知心生滅門緣起差別等。理量 齊鑒。無倒遍知。第二法寶中有四。謂教理行 果。三句分二。初一句表。後二句釋。初中體即
體大。相即相大。以用大中辨報化身。是故體 相二大是法身攝。以彼用大依體相起會歸 本故。云彼身之體相也。下二句中。法性等者 釋體大。無量等者釋相大
(云云) 。第三僧寶中。 僧通凡聖。寶唯聖位。聖通大小。菩薩為勝。是 故此中唯歸地上大菩薩僧。證理起行。名如
實修。如實修行者。是正體智也。等者。是後得 智也。並如下文及法集經寶性論說也。
[0410c12] 第二申敬意中三意。一為益眾生。二為佛種 不斷。三為法久住。四句分三。一所為人者。正 是不定聚人。兼是邪定正定二人。又六位皆
是所為。即當初句也。二所成益有二。先離過 益。後成行益。即當次二句也初中疑故迷真失 樂。執故起妄種苦也。地論菩薩三種觀於眾
生。起大慈悲。一離第一義樂。二具足諸苦。三 於彼二顛倒。解云。真樂本有。失而不知。妄苦 本空。得而不覺。於彼得失。都無覺知。故菩薩
今生悲造論。即下立義分顯示正義中。除疑 悟真。治執離苦故。因緣分云。遠離癡慢。出邪 網故等。故云除疑捨邪執。此二成行者。既於
真不疑。於邪不執。未知於何乘起行。謂於大 乘以是究竟根本法故。未知於是大乘起何 等行。謂起信心行。以信是眾行之本故。故起
大乘正信。即下發趣道相。及修行信心分。成 此行也。三成益意者。謂令眾生離過滿信成 行成果。故云佛種不斷。故華嚴云。下佛種子
於眾生田。生正覺牙。是故能令佛寶不斷等。 復次三寶種不斷廣說。即當勸修利益分。又 有釋云。造論大意不出二種。上半明為下化
眾生。下半顯為上弘佛道。所以眾生長沒生 死之海。不趣涅槃之岸者。只由疑惑邪執。其 疑二種。一疑法障發心。二疑門障修行。初者
大乘法體為多為一。如其是一。即無異法。無 異法故無諸眾生。菩薩為誰發弘誓願。若其 多法。即非一體。非一體故物我各別。何起同
體大悲。由此不得發心也。疑門者。如來所立 教門眾多。若依何門。初發修行。若並可依。不 可頓入。若依一二。何去何就。由此不得起行。
今遣此二疑。故立一心法。開二種門。立一心 者。遣彼初疑。明大乘法唯有一心。一心之外 更無別法。但有無明。迷自一心。起諸波浪。流
轉六道。雖起六道之浪。不出一心之海。由一 心作六道。發弘誓願。六道不出一心故。能起 同體大悲。故得發心也。開二門者。遣第二疑。
教門雖多。初入修行唯有二門。依真如門以 修止行。依生滅門而起觀行。止觀雙運。萬行 斯備。入此二門。諸門皆達。故能起行。捨邪執
者。人執法執也。上弘佛道者。除二邊疑。起決 定信。信解大乘。唯是一心。故云大乘正信也。 捨二執分別。得無分別智。生如來家。定紹佛
位。故云佛種不斷。如智論云。佛法大海信為 能入。智慧能度。故舉信智。明弘佛道也。
[0411a27] 和合識義。略有二門。先釋五分八因。後明其 旨。初中亦二。初釋五分。後釋八因。前中有法 者。總舉法義。一心二門三大之法。即是法體
也。能起大乘信根者。辨法功能。謂約真如門。 信理決定。約生滅門。業用不已。約義大中。 信三寶不壞也。信根者。入住成根。根二。一能
持義。即自分不失。二生後義。即勝進上求也。 一言不自起。制必有由。名因緣分。二由致既 興。略表綱要。令物生信。名立義分。三宗要
既略。廣釋生解。名解釋分。釋已生解。依解起 行。有解無行。是非所應。故有修行信心分。雖 示行儀。鈍根懈慢。舉益勸修。故有勸修行 利益分也。
[0411b11] 後釋八因緣中。初一是總。後七是別。總意明 令有情離三苦二死得菩提涅槃。故能造論 也。別中初者。與立義分及解釋分中顯示正
義及對治邪執作因緣。若位配者。三賢位也。 生滅門中。本覺名如。始覺名來。始本無二。名 曰如來。即顯所證名如。能證名來。故諸眾生
未得正體智。是如無來也。第二者與發趣道 相作因。此當十信終心。第三者與修行信心 中四種信心及四修行文作因。此當十信住
心。餘四當十信初心。四中為下中上。後一策 修。三中上品生淨土。滿信心故也。
[0411b22] 立義分中。法者。大乘法體。位通染淨也。義 者。大乘名義。此心具三大義。故名大也。有 二。運轉名乘。即因乘果乘也。眾生心者。出其
法體。所謂一如來藏心。含和合不和合二識。 並在眾生位。若在佛地。無和合義。以始同本 唯真如故。今約隨流眾生中。具此二識也。攝
一切世出世法者。若隨染成不覺。即攝世間 法也。不變本覺及變染始覺攝出世法。又顯 大乘異小乘。良由此心通攝諸法。諸法自體
唯是一心。不同小乘諸法各體。此約生滅門 辨。若約真如門。即融攝染淨不分。故通攝 也。
[0411c05] 解釋分中三門。一顯示正義門。謂正釋所立 大乘法義。二對治邪執門。謂既明正理滅除 情或三分別發趣道相門。謂遣人法耶執。乃
明趣正階降也。
[0411c09] 第二明和合意者。一如來藏心含二義。一不變 自性絕相義。即真如門。謂非染淨。不生滅。不 動轉。平等一味。眾生即涅槃。更不待滅。凡夫
彌勒同一際故。二不守自性隨緣義。即生滅 門。謂隨熏動成染淨。而性恒不動。由不動故。 能成染淨。是故不動亦在動門也。識二義中。
本覺是與生滅自體。故經云。如來藏者。是善 不善因。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等。勝髮 云。不染而染。染而不染。難可了知等。是義。
此二門舉體通融而不分。體相無二。名曰一 心有二門。如楞伽集一切佛法品云。寂滅者 名為一心。一心者名如來藏。此三真如門。即
釋經本寂滅者名為一心。一心生滅門。即釋 一心者名如來藏。又此心體有本覺。而隨無 明。動作生滅。故此門中。如來之性隱而不顯。
名如來藏。如下文云。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 有生滅心。不生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 為阿梨耶識。此識有二種義。一者覺義。二者
不覺義。當知非但取生滅心為生滅門。亦通 取生滅自體及相。皆在生滅門。因義也。所謂 一心者。染淨諸法。其性無二。真妄二門。不得
有異。故名為一。此無二處。與一切法而作中 實。不同虛空。性自神解。故名為心。既其無 二。何處有一。一無所有。就誰曰心。如是道
理。離言絕慮。又名自內聖智證法。謂若欲證 見此一心者。要須摧破所有諸法。遠離一切 外塵分別。即能作意。自能通達。由是聖智永
離能所。方得證會一心法門。故名自聖智證 法。又此心名阿梨耶。謂諸眾生取為內我。所 以然者。此心之體。神解為性。微細總緣。似一
似常。故諸愚者。以似為真。取為內我。我見所 攝。是正以所攝為藏。是故二種我見永不起 位。即不成就阿賴耶名。無能攝故亦無所攝。
又此識名如來藏。謂一心隨無明風流轉。今 順如理。還歸心源。乘如而來。故號如來也。藏 者是隱義。如來法身隱顯無二。然眾生無明
所覆而無二。如來隱而未顯。名如來藏。如夫 人經。隱時名如來藏。顯時名法身也。又能攝 義。謂一心諸佛所歸。故能攝藏一切如來也。
所攝義者。謂如來至公。攝諸眾生以為自體。 如來所攝。是故能攝所攝無異。如經云。法 身即眾生。眾生即法身。法身與眾生。名異義
一也。真如門中。一絕言真如。謂文中離言說 相等六句。二依言真如。謂不空空二真如也。 空真如者。謂滅無一切煩惱之義。及破數論
等四宗外道執等也。又破滅者。計故也。不空 真如者。滿足常等四德之義。論云。常恒不變。 淨法滿足。故名不空。又此門中說理。雖真如
亦不可說。而亦非無。有佛無佛。性相常住。無 有變異。不可破壞等。又假立真如實際等名 如大品等經所說。又說不動真際建立諸法。
不壞假名而說實相等也。生滅門內。理雖離 相。不守常性。隨緣流轉。雖隨緣所染。而自性 清淨。又假立佛性本覺等名如涅槃華嚴等經
所說。又說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不染而 染。染而不染等也。今論所述。楞伽經等。通以 二門為其宗體也。為滅門內依如來藏故有
生滅心者。夫人經云。依如來藏故有生死。依 如來藏故有涅槃等也。如不動之水為風所 吹而作動水。動靜雖殊。水體是一。亦得依靜
水有動水。當知此中道理亦爾。自性清淨心。 名如來藏。因無明風。動作生滅。能依所依俱 入此門。故不生不滅者。是如來藏。生滅者。是
七轉識。此二和合名阿梨耶。生滅之心。生滅 無二相故。心之生滅。因無明成。生滅之心。從 本覺起。而無二體。不相離。故云和合。如下
云。如大海水因風波動。水相不相捨離。此水 之動是風相。動之濕是水相。以水舉體動故。 水不離風也。無動而非濕故。動不離水。心亦
如是。不生滅心。舉體動故。心不離生滅。生滅 無非真故。生滅不離心相。故云和合。此正不 生滅心與生滅合。以是隨緣門故。非生滅與
不生滅合。以不同本真如門故。論云。唯真不 生。單妄不成。真妄和合。方有所為也。非一非 異者。若不生滅與生滅。此二若一者。生滅識
相滅盡時。真心可滅。即隨斷。若異者。無明 風熏動時。靜心體可不隨緣。即隨通。離此 二邊。故云非一異。又若一。即無和合。若異亦
無和合。非一異。故得和合。又真妄和合四句。 一如來藏。唯不生滅。如水濕性。二轉識。唯生 滅。如水波浪。三梨耶識。亦生滅亦不生滅。如
海含動靜。四無明倒執。非生滅非不生滅。如 起浪猛風非水非浪。此四義中。隨舉一義。攝 緣起義。理無二相。且約濕性不生義邊。動靜
不一。故說水無浪中。豈浪離水外別體。此生 滅與不生滅不二之心。名阿梨耶識。又阿梨 耶及阿賴耶。並梵言訛也梁朝真諦三藏。訓
名翻無沒。今玄奘三藏約義翻為藏。是攝藏 義。無沒是不失義。義一名異。所攝名藏。又能 攝為名。謂能藏自體於諸法中。又能藏諸法
於自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