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Dasheng Yi Zhang 大乘義章

Scroll 7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乘義章卷第七
慧遠

[0597c28] 染法十六 (身等三業 三性 三受 三界  時報 三業 黑白 五逆  不善律儀 
 十不善業道 十四 十六 律儀 飲酒三十五) 。

身等三業分別 (釋名  開合 輕重 上下)

[0598a04] 第一釋名體性聚積 身業乃至意業名字如是體性云何身業
一者作業作業作業 毘曇三聚色法十二入 色入
實法所行色入所謂高下 不正成實三聚 二入法入十二
中法之中凡是 業者要是假色相續之中有損有益方名 成實有損
相續之中大乘 實有作業相續不得 作業如是作業毘曇三聚
色法十二入中法色法無作色所行意識 法入成實三聚
十二入中法有無 不同不同法入大乘
身業得名無色 色心身業如是口業一者作業 作業不同毘曇三聚
色法十二入中聲色法實法所行假名以為成實
色法十二入中法 色法假名所行法入 相續之中有損名為作業
毘曇三聚色法十二入中法 作法所行法入成實三聚
色心十二入法入不同 不同所行 法入大乘口業可知
之中不同毘曇作業 作業 善惡三性色法之中三性
善惡善心之中惡心 之中以是作業
三聚中心十二入中法心數心法所行 法入成實意地具有作業
無有因緣使意地作業 作業毘曇別有 若非何以
緣中名為作業三聚 色心十二入中法不同 非情色心所行法入大乘
中有其中作業三聚 中心十二入中法作業 心業
十二入中法意業如是 (一門) 。

[0598b29] 身業之中其三善惡無記中有 名為禮拜
名為 禮拜名為三惡邪婬 無記無記心所起身
名為起名問曰善惡 惡作以為以為 無記之中何不善惡為止
無記以為無記 無記以為 不捨惡作
善惡二門相違相違二相 一總 惡作
無記善惡二門相違 善惡二門無記
善惡二門無記善惡二門 當分之中口業善惡 中有口四名為
讀誦讚歎如法名為不善讀誦名為口四 名為無記無記心所
口業名為起名意業善惡 二種一切不善名為善業名為
善思為止 名為無記 工巧等心為止名作問曰
劫盜邪婬作者他殺仙人忿怒 乾陀羅國人不同 毘曇身業究竟在身
仙人忿 殺人近住鬼神國人成實則是口業
意業成實 名為身業業道 邪婬一種在身
涅槃三業中意正業二種名為期會期會集成
二業名為業果從業成身 (二門) 。

[0599a14] 開合開合不定 名為分為一者作業作業 中有分別
分別一者作業 二種作業作業所謂 作業所謂意業
分別所謂善惡無記 身業 口業以為唯有
成實意地 分為身口意業 善惡無記成實
業品何者說欲 其三作業作業 作業色界以為無色
作業二者作業無漏十三毘曇 一者不善無記
二者 無記羸劣身業既然口業以為意地唯有作業十三
成實意地善惡 十五二十三善業 不善
便是二十三分之 (三門) 。

[0599b10] 三業輕重三業之中何者 二業意業輕重別論意業
切身惡業中邪 善根一闡提善業之中三乘出道最為 世間之中皆是心作故知
三業輕重出佛身血所謂破僧方等經意中所謂邪見惡業如是善業之中菩提
以為中意 (四門) 。

[0599b20] 上下不同龍樹不善下生餓鬼畜生生地 下生修羅生人
天生分別 下生修羅餓鬼畜生 生地生人生天
上品二乘得無 涅槃中善下生 閻浮提
上下善生 難解道法中品 報分
南閻浮提道中善生果報 下生閻浮 三業如是

三性三門分別 (釋名 分相 分別)

[0599c07] 第一釋名三性業者所謂善惡 無記名為名為如下 五品十善無記
一對果分不能記得苦樂 無記分別如來 記為無記名義如是體性云何
二種一者宿二者方便 不善唯一不分方便何故 如是一切過去習性不假
方便不分無記所謂 威儀工巧變化苦樂名為往來威儀工巧 四化名為變化
(一門) 。

[0599c19] 別有 世法以為三性一切凡聖意中 名為齊名不善
威儀工巧變化通名無記約出家道 分別一切凡聖意中 齊名不善無記威儀工巧
變化別有中說 名為違法通名不善違順 無記果分生苦不善不能
無記凡夫學人 中止齊名不善生苦威儀工巧變化
無記不能無學聖人一切 無記不能記得未來故地羅漢 名為無記突吉羅無記
分別空理 無記凡夫 善惡無記不善空理
聖人三乘聖人隨事 無記分別不空如來 實性名為不善
無記諸佛菩薩凡夫二乘一切不善 無漏不善
不善非情無記 (二門) 。

[0600a15] 凡夫聲聞緣覺菩薩 二乘菩薩具有三業如來大小 不同小乘宣說如來無記無不
成實無記 大乘宣說如來一向無記故地唯有如來一切大智
宣說十八不共一向三性

三受三門分別 (釋名  處分)

[0600a24] 第一釋名三受所謂苦樂不樂 二種是故 名為不樂捨受業者善惡
三受名為問曰善惡五陰受業成實論三受故云受業
不論苦樂 過去善惡名實 正對善惡名實但是相從
最勝故云 受業餘者不如所以勝者因明 生厭名為不如
不如緣中故云受業不如不論云何 緣中如是一切
緣中發生差別酬報受業 (一門) 。

[0600b11] 問曰苦受乃至 捨受惡業苦受善業 二受惡業可知善業之中
何者毘婆沙別論 四禪 捨受不樂
樂受問曰下地 捨受毘曇下地捨受下地捨受寂靜下地作善
不為是故下地捨受如此 三禪無有命終所立上下捨受
中善如此三禪 三禪之中命終成實 向後上下
三禪捨受 四禪捨受善法 微妙寂靜是故上下
捨受樂受問曰捨受善生 因應名為名為所得應名輕微覺心不了
名為所得寂靜 覺心問曰上下名為 善應無記無記
不能記得當來果報方名無記記法 名為 上下覺心
問曰所得覺心便 不善所得覺心名為違心
覺知輕薄不違 問曰苦樂從業 三界有為
常生行苦苦受微細行苦生苦樂受微細 浮薄輕重
苦受樂受 捨受 (二門) 。

[0600c19] 第三三界 差別三界分別苦受業者 毘曇欲界所得果報欲界
成實苦受三界欲界欲界 上界所得果報三界 欲界正受上界
問曰上界云何上界 憂惱憂惱即是苦受 隨身至於四禪隨心至於有頂憂苦
苦受樂受業者毘曇 三禪三禪 成實樂受三界在於
三禪三禪三禪 所得三界在於三禪 三禪正受三禪
捨受業者三界不定成實三界問曰捨受三界何故 四禪捨受成實四禪
捨受不通 四禪捨受下地下地設有 方便三界如是五道分別
苦受業者五趣 人天受別樂受 毘曇五趣所得總有
人天樂受 云何善業現報業生報業後報業不定
地獄現報業地獄 善報明知餘趣通有 善報成實五趣所得
樂受五道善業大利得人 乃至涅槃善業小利乃至三塗 捨受業者毘曇人天
成實捨受五趣 三受如是

三界分別 (釋名   處分  )

[0601a27] 第一釋名三界所謂無色 欲界上界名為 欲界欲界己身五塵
上界色界 應名以此其所 名為上下色界無色
無色界其所應名以此 故云無色無色 業者就業
有漏三界是故名為三界 有漏業受 三界是故名為三界就業果相
三界業果是故名為三界成實地獄乃至報名 欲界繫梵世色究竟報名
界繫空處乃至報名無色 煩惱 問曰業果共相名為
煩惱煩惱
煩惱就業 故云問曰無記 不定界繫成實欲界繫
所以者何欲界業果 三業不通 業煩惱相應心心法 名義如是
(一門) 。

[0601b25] 中有無漏相對分別有漏無漏不定小乘一向大乘無漏
一向二者 變易因果 名為變易世間之中果報
善惡無記分別三界煩惱業者一切有漏 無記三界
三界因果名為有漏善惡名為 無記果報善惡二業 之中不善欲界善業一定
所謂欲界 禪定四禪色界四空定無色身口意業分別二業
意業一種三界罪福不動 分別所謂不善所謂散善 不動禪定罪福
欲界不動業上二界 (二門) 。

[0601c15] 中有一對其所 其所中分別有 有漏無漏分別毘曇有漏從業
無漏不從有漏成實一切有漏過去有漏無漏過去
但是業果業繫何故如是中說 無漏法 方便無漏
所以如是 共相著名大乘無漏變易無漏
三性分別毘曇無記無記 業果業繫成實有漏 三性過去有漏
業報其三善惡無記善報有人過去修善 善報不能貪欲毒蛇瞋恚
如是一切無記可知業報 所生無業云何故知諸法
內外分別毘曇眾生從業 山河一切境界不從 問曰一切山河大地乃是眾生依報
云何作善便好處人造便云何業繫 山河外法四大不由
業繫作善好處不善 業力善業諸眾生好處惡業諸眾生受苦
住處不由業繫成實一切 內外皆是業果問曰外法眾生 自有不由云何業繫
外法同類相生 業果成實 眾生而是眾生共業
外法同類相生不由業者 云何不然眾生從父和合所生外法同類迭相
一切不盡同類 初時一切萬物因而明知 三聚分別三聚所謂
色心毘曇色法之中 香味業果一切方便長養五根五塵
業果心法之中唯有心心 數法業果一切三性 業果心法唯有命根
無想天眾生種類相應生住滅 成實有漏一切色法一切心法
業果上來四門 其所毘曇欲界地中 一切有漏欲界煩惱欲界繫
色界地中一切有漏色界煩惱 色界繫無色成實論 (三門) 。

[0602b13] 處所分別毘曇欲界繫 欲界欲界色界繫 色界不通無色界
三界無色問曰 下界之中上界上界下地
問曰欲界繫 中說 散善欲界云何上界
福德因緣禪定梵世 遠緣 梵世禪定上界上界下界
正報梵世後生欲界身心云何而言下界上界 上界後生欲界
前後方便柔軟眾生 便是欲界欲界身心成實三界當地
欲界則是下界 上界邪見則是下界不善如初 婆伽梵梵眾
老死汝等不須瞿曇 不善見佛禮拜發言讚歎則是 欲界善業問曰上界邪見等心無記
云何下界不善成實 苦因所有四大一切邪見如是云何無記不善欲界
成實三界上二界 憂惱欲界上界 中說梵世上界
中說因緣正生梵世 欲界身心欲界上報大乘 成實一切
乃至正報殘氣 (四門) 。

[0602c18] 中有一總明治 毘曇不善煩惱 正斷名為
一切惡業善業 繫縛不斷不斷不名數成實煩惱名為
煩惱不同 毘曇
我慢見諦所生苦果 修道所生苦果
則是大乘 妄想心無法相如 毘曇三塗惡業
凡夫見諦 見道凡夫修道 欲界修道無礙
分別欲界地中人天受別惡業 那含一切人天善業那含 繫縛不行上界善業
各別九無礙道繫縛 涅槃不行成實三塗惡業 在於見道中斷問曰毘曇三塗中分
何故成實三塗 惡業見道各異毘曇 凡夫起見修道二輪煩惱
見諦緣事修道二種 三塗不善意業造業得法行人入見道見惑
一切欲界修道無礙修惑 不善一切 二業修惑剎那無得
欲界繫縛 名為成實凡夫起見修惑成就現行何故如是之中
煩惱凡夫見道 是故凡夫煩惱見惑聖人 輕微凡夫不能如是凡夫
修惑起見 三塗惡業見惑是故一切見道 人天惡業與欲一切善業
一切不行有禮用心 無漏欲界上界善業 一切不生修禪定用心
大乘三塗惡業 種姓畢竟 不定一者
現生二者定於三塗果報不定一時不定現生
不定無緣不受不定 道中便業者種姓 不復惡果種姓自在
不定初地故地宣說初地 惡道解行菩薩惡趣 明知初地惡業解行悲願
受生故地種姓解行惡道涅槃地前菩薩過去微塵願力一切問曰論說種姓菩薩
超過聲聞辟支佛聲聞入見道 惡道畢竟不受云何種姓乃至解行 惡道二乘生死中一厭離不願
見道三惡道畢竟不受地前菩薩悲願三塗惡果若爾地上 不受欲界人天惡業
初地畢竟惡業如是人天善業 初地見法空寂捨離取著不復通論種姓諸法不復
二種一者二者 不定隨順世諦假名 不定中正種姓不復
受生種姓六道自在種姓悲願不定受生初地究竟窮盡初地
出世間婆提宣說初地 分段楞伽初地菩薩二十五三昧 二十五有明知初地不定之中
正業初地初地 有法大品宣說 肉身在於究竟窮盡
涅槃阿那含不復 二十五有不定之中 習氣十地窮盡不得
名為有頂有頂 三界

三時分別 (釋名  分別 因緣分 多少分別)

[0603c19] 第一釋名業者所謂現生 善惡造作
名義如是如何開合 分為不定三時 不定受者名為不定分為以時
出現出現 報時不定通名分為中說
加一不定以為作業 不受不受現報業 作業次生受生不受不受
作業不受 後報業作業三時便 不遇不受不定向前
不定如何現時果報以為 現在不定便不遇
不受以為 以為不定便不遇不受以為
果報不可移轉以為 不定便不會 以為不定屬於三時三時
果報不可差脫以為不定 三時三時不定便不會 不受以為別有
一者不定二者不定三時四時不定如何 三時之中分為兩句以為
時報不定一句 不定不定三時業兩句 以為一句不定不定 一句不定
(一門) 。

[0604a23] 報以一切 受者次生受者為生
受者以定相分 別有隨心分別 為生
造業不定就業相隨 分別成實不重現報業所謂 賢聖父母善惡起名
不重以求善惡重心作業廣大 是故不重現報業問曰
不重末利夫人一食 便 現報業因為
末利夫人一食 現報業就業 不定果報現報業不利
過去不定緣事不利生報業五逆 一境不過不利
境界重心不能 為重不得何故如是 便是故現在
不受五逆 後報業所謂輪王菩薩 是故
是故 不利不重不定就此 善惡通論生報業後報業 隱顯
(二門) 。

[0604b24] 分別 三界六趣三界分別 三界一一相如
別論有無凡聖 九地欲界乃至凡夫九地 之中隨身何處煩惱未盡
地中欲界退種姓 地中退還 可知不退地中
三業不退 必定 退不退地中三業
生報業必定一切 上界無退退如是 未盡三業現報業在下
欲界地中退種姓 三業現報業在下退種姓 退不定
可知不退二業現生有餘二種在下現報業不退 必定生報業
在於初禪無所有地中煩惱 退不退地中二業所謂不定在下
無退隨逐下地一切 毘曇如是成實凡夫
地中不盡 地中所得三業現報業 下地現報業
三界凡夫如是聖人聖人欲界二禪三禪及第四禪 煩惱未盡以此
多生初禪地中煩惱 三業其後何故如是初禪之中 梵身一處梵輔大梵
一處聖人一處不重後報業毘曇 如是大智初禪四天 聖人初禪一切聖人
地中煩惱未盡二業 不定隨身 不定現在不定
後報業一切學人所在地中二業所謂 地中不重
問曰凡夫退種姓地中煩惱 聖人退種姓何為不得 聖人退
不得如是一切聖人 地中所得未盡 現報業欲界地中
退種姓現報業退種姓 退不退 一種不定不在
不生無生後報業 聖人初禪無所有地中 一種不定生天無退
何故聖人生天無退色界無退緣故下地中一學人如是無學云何無學不定二種善業
那含造業可知毘曇如是成實 中人不同有人聖人一向 受生不定
論文成實無學聖人學人 難解云何難解有人見道修得
初禪初禪見諦乃至那含 二禪三禪乃至之上則是聖人 造業受生云何以此
聖人一向學人不定一向 羅漢未盡問曰聖人作業何故一切聖人
不然答曰聖人非有成實 問曰此地此地
無我 不復無我聖人聖人 離欲明知起義
聖人造業何等中略三門 分別就地分別 相者一切聖人修道煩惱不同
煩惱名為 未有煩惱名為 煩惱名為未有
除名 斯陀含欲界修惑猶在 名為一切地中
畢竟 相如有無 多少不同聖人
中善 不善不定 意業意業不重是故
不定全無 不定一切
不能就地 人身欲界二禪三禪四禪煩惱未盡 一向初禪煩惱
未盡三業其後一向 地中未盡三業 一向下地一向
成實如是大乘分段種姓 一向不為分之不善種姓 人天善業初地一向不為地前
菩薩縱令悲願本業初地 法性身設有人天微細乃是本業 種姓造業不須
種姓未成相同 十信能不分段聖人 差別如是問曰頗有煩惱窮盡
造作欲界 未盡修習成就未來禪定則是 禪定初禪問曰
不定 凡夫修得三義現報業聖人修得二業所謂不定云何
凡夫欲愛未盡修得未來未來 初禪人命未來初禪 名為
欲愛未盡修得未來欲界未來初禪則是名為不定凡夫
如是聖人何故二業聖人之中初二 欲愛未盡未來欲愛未來初禪則是
不定可知後報業聖人欲界不上不同凡夫 未來下品
一身果報二身 阿育王傳欲界地中聖人 聖人未來禪定
凡夫界別如是 不善五趣人天 地獄之中現報業
地獄之中善報不行 難解婆羅門生地發生 信心甘露童女在地發生
地獄涅槃魔王地獄 專念如來隨喜地獄之中 發生善心云何不行論說不行
方便地獄聞思修 不行善根不行向前 成實善惡五趣三塗善報
(三門) 。

[0606a23] 因緣 獲報不得 過去不定
得名 因故宣說不重現報業
不定 親生 他者 (四門) 。

[0606b02] 問曰一身 不定一身現報業苦樂
不得一身多少如是問曰 作業之中不得未熟多時三時 如是



[0606b10] 毘曇宣說瞋恚欲生世尊 不端出生入涅槃猶如曲木
名為三業名為因果相似瞋恚 名為身口意業
似因貪心濁亂猶如名為 身口意業問曰 何故一門
所以

黑白分別 (釋名 )

[0606b22] 第一釋名眾經名字 白白黑白不善不善
白白善業善法 因果白白黑白 善惡黑白
業者無漏涅槃無漏寂靜 黑白是故名為問曰無漏 最勝名為成實一切
世人有漏無漏 涅槃寂靜其所故云無漏最勝
故云轉輪王 世間轉輪聖王清淨過人無漏 故云龍樹無漏空無
相應分別是故名為有漏黑白相待無漏 名字如是 (一門) 。

[0606c10] 毘曇色界善業名為白白三塗 一切惡業名為之中善業
人天一切善惡二業黑白 此前對治無漏第四 色有中善黑白
不淨無餘第四問曰何故色界善業名為無慚瞋恚欲界善業
何故不善無色善業何故 是以云何 三業十善道
中陰無色如是何故三塗 惡業因果一向
成實毘曇有人宣說色界善業以為 白白三塗以為欲界人天 以為黑白十七黑白
故知毘曇三塗惡業以為何故宣說之中善業以為 因時苦參
問曰何故善業不通 地獄不善 云何心中
辨明不定善業 現報業地獄善果 明知善業
阿修羅 善業問曰之中 何故成實毘曇有人宣說三塗
惡業不妨 成實成實論何所成實成實成實
宣說地獄之中 如是一切皆是 善果毘曇不善成實成實
善果何故人天一切善惡 惡果第四業者 論說十七無漏第四
何者十七 論說十二 十七
業者見道之中修道之中是故十二見道四者四法相應四正斷欲界地中
惡業故云問曰 忍心不斷 相從
眷屬得名問曰法智相應何故法智正斷所以不論相應何故
相應上界無記不斷 不善所以修道欲界地中修道 無礙解脫道無礙無礙
相應八正欲界故云 毘曇三塗以為見道中斷 何處而言修道
凡夫見修二惑三塗見道煩惱發意修道煩惱緣事 三業見修煩惱發意
入聖得令 見惑見道中斷修惑欲界修道 無礙第九一品在後別論
修惑起身二業剎那 無得修惑修惑 修業
發意相似四禪地中修道煩惱相應染繫縛 善業一一地中九品無礙解
繫縛四禪無礙第九相應 以為四正斷四禪繫縛名為不斷問曰四禪無礙
斷除繫縛第九 不能四禪 之中九品一切善法
第九繫縛猶在 中一善法不得第九 無礙染污地中
善法解脫 欲界修道無礙第九 相應正斷
第九欲界一切名為 黑白 不善意業得體
一切不善中一善法 不斷得體問曰欲界無礙非但
惡業隨分 未盡是故不得善業 惡業繫縛問曰
之上繫縛未盡不得名為業者無礙未盡不得 惡業隨分
繫縛不斷欲界 九品不善欲界一切善法無礙繫縛第九繫縛猶在
一切善法未有問曰使隨分得名 惡業
與欲合為 頭頂手足 人身手足殺人如是問曰
之中意業二業未免 得名
中意正業 口業未免正業斬頭手足
不善意業中意善惡 未免問曰無色無漏 何故無漏
對治所以不論毘曇如是成實 色界無色界一向欲界名為阿鼻
餘地 欲界人天樂業 通名一切無漏通名
無漏以為 成實業品意思通則 智論地獄
眾生苦悶名為一切 三界諸天自在明了名為修羅八部
黑白以此中有 苦樂一切無漏能破不善 眾生善惡
三塗上二界 欲界地中人天 無漏如是

五逆分別 (釋名 三業三毒分別 輕重分別 多少 次第 處分  不盡分別)

[0608a25] 第一釋名五逆 阿羅漢出佛身血和合僧 名為無間何故名為
福田 福田阿羅漢和合僧福田出佛身血福田問曰三寶皆是福田
違法謗法重於五逆是故五逆罪五逆四重 何故無間業無間
無間成實 無間受苦無間五逆阿鼻獄一劫 之中苦苦相續無有無間
壽命無間五逆阿鼻獄一劫 壽命名為無間身形 五逆阿鼻獄阿鼻地獄
四千由旬遍滿一切 遍滿障礙名曰無間名義 如是可知破僧
破僧羯磨 破法中略分別一明 二明三明四明破處五明
破法二種 能破就正出家眾羯磨出家
不如名為是故名為 出家眾出家行法所謂形壽 常坐形壽糞掃衣乞食
有病方名 方名不行名為是故 出家行法隨行所謂禮拜學問
誦經坐禪乃至修習無漏如是 一切出家是故 名為隨行出家
之一道俗通行不止出家名僧 羯磨第二 法輪其所
如是何者能破羯磨 破法一者乞食二者
三相妄語以此正法 破法如是中有一明 二明能破能所多少
其二羯磨出家之中具戒比丘 凡聖一界羯磨 羯磨二法出家
凡聖同行如來依正法輪有人四真諦法輪 法輪四諦乃是
中法法輪 法輪調達破僧四諦明知法輪
聖人法輪在家聖人 名為明知不以人為 世人四句
云何一者法輪無漏出家 奉行法輪證聖無漏二者無漏非法在家聖人
無漏不行非法無漏 法輪出家聖人無漏奉行法輪無漏非法
在家凡夫無漏不行 非法以此可知 凡聖破法
信成就不可如是能破羯磨見愛能破法輪 利根方能羯磨
淨行犯重能破破法 清淨人人不信不能破僧清淨能破能破如是
能破多少羯磨 界內極少破僧彼此作法 破法一界極少
何故其所 能破之中何故調達 自稱問曰
中有五者正中何不正中 是故不論中調自稱
不在 調達比丘無有威德不能破僧不論 問曰羯磨羯磨
彼此破法行法 何須彼此 法輪必須羯磨和眾邪法
彼此如是中有 一明二明羯磨時節在世乃至
破法時節短促在世不通 末代結界前後牟尼般涅槃 第一六時
法輪結界破僧破僧牟尼 瘜肉第一六時 破法結界破法羯磨羯磨
結界不得破僧前後破僧 破僧二時眾僧一味不可 破僧涅槃涅槃
無邪破僧瘜肉調達惡人惡見瘜肉 破僧第一舍利目連
弟子中標第一未有 何故如是調達見佛弟子學佛 弟子和合僧
破僧乃是佛力法力一切眾生 使然問曰世尊 破僧何故不論六時破僧
未有 是以不論以此六時破僧名為短促問曰破僧前後二時王舍城調達比丘
和眾五百 邪正作法二時何時 二時王舍行法
布薩是故二時破僧問曰布薩行儀 名為破法羯磨必定
名為破法 中說一宿和合因故 舍利弗目連目連調達
不覺五百比丘 舍利來歸 和合如是破處中說羯磨
三天破法 閻浮不在何故如是正道邪道
閻浮羯磨界內 界內破法破處一界之內 遍滿三千世界三千世界一時
禪定禪定乃至無漏聖道不得破處如是破相羯磨要是一界之內
分為彼此如法羯磨方名 破僧若一一處名為 不成破僧羯磨當作
非法羯磨羯磨不成其所 破法出家具戒 界內調達
自稱大師宣說違背不得破法有人調達人從方名破僧
不然正從破僧 破僧方名 羯磨相似問曰向前羯磨
如法羯磨方名破僧破法何不如是 相類羯磨
破法邪法 名為破相如是破僧口業不善
和合性不和四相第四壞相 之中隱沒無記破僧如是 羯磨破法罪重 上來第一釋名
(一門) 。

[0610a01] 三業 分別三業五逆之中 羅漢出佛身血身業破僧
三毒瞋心破僧一種名聞破壞 (二門) 。

[0610a06] 輕重 復轉出佛身血轉轉破僧成實破僧何故如是三寶
法寶 轉正大眾入聖不得入聖坐禪 學問讀誦禮拜如是一切不得所以 (三門)


[0610a12] 多少次第多少 極多 去世極多父母
羅漢問曰不過二三云何 別論二三次第
羅漢出佛身血四相其次何在 破僧父母羅漢破僧在先清淨能破
羅漢不信能破破僧 次第不同破僧 清淨能破四分律
破僧云何提婆達多 殺害其父佛化世故惡名流布利養斷絕
家家乞食破僧遂便 故知破僧其後云何聖言是非和會最初
破僧心所 破僧得出出血不得 (四門) 。

[0610b03] 處分 不能 五逆破僧男子不通
成實律儀不能 有成五逆破僧男子 男女不能所謂
三界五道三界之中欲界上界 五道之中人趣人趣破僧出血 閻浮三天 () 。

[0610b11] 報時五逆作者阿鼻獄 中一問曰有人五逆人為
一劫之中當前阿含 一劫厚薄涅槃毘曇 五逆不在一時成實
罪重於是還是 他方阿鼻獄問曰 生報業身受可是
便是云何名為生報業重罪報分所以 是故生報業 () 。

[0610b22] 五逆 不盡五逆對治 不可成實五逆
不可王法中有重罪赦令 不可諸佛懺悔如來阿闍世王重罪微薄滅盡



[0610c01] 成實所謂地獄畜生餓鬼 不定三塗業者 中說不善生地畜生下生
不善生地二重畜生輕者餓鬼成實 業品無量分別不可人天業者
人中散善 生色無色不定業者中說 惡名不定微末三塗
人天不定問曰三塗 善業云何三塗不同 地獄之中全無善果成實
三惡善果如是

不善律儀分別 (釋名 開合 對治分別  成就 分別)

[0610c16] 第一釋名不善律儀作惡不善禁制 惡行稱之為問曰何所
通名律儀不同一門 妄語兩舌惡口綺語如何中說律儀獵師
捕魚如是一切律儀問曰 云何名為殺生律儀
律儀常作活命律儀 中說非道行婬妄語 所謂兩舌律儀
讒謗讀誦國事如是惡口律儀獄卒惡口活命綺語律儀合集不正言辭令人 (一門) 。

[0611a02] 開合總之唯一三身 口業別有因分別有 十一是故
二十一分別六十三二十一 貪瞋癡煩惱是故六十三 有人心得律儀
得以不同毘曇 不重律儀相似成實念念有人貪心之中
律儀不善 不同可知 (二門) 。

[0611a12] 問曰律儀 一切眾生答曰一切眾生
別境不善律儀律儀 眾生惡業 律儀眾生一種律儀
問曰已知不善律儀一切眾生 現在眾生過未眾生不同毘曇現在眾生
過去未來不可成實三世 眾生三世惡心 (三門) 。

[0611a22] 成就毘曇二種一者二受有人
律儀 律儀乃至受事者有人 屠殺如是殺生
爾時不善律儀乃至皆然成實隨行念念 律儀問曰
律儀毘婆沙具足 律儀毘曇成實成實 律儀不能
律儀律儀明知 毘曇四時二者 命終設有眾生
不受不能成實 三時二者命終 三時律儀
不捨 不能律儀云何律儀問曰有人八戒律儀明清
八戒律儀有人 八戒律儀律儀明旦 律儀不得不律儀
受事如是成就問曰幾時 成實現在念念 成就律儀念念過未不成毘曇
最初一念現在成就第二念念之中現在成就過去心法 未來 (四門) 。

[0611b22] 分別五趣五趣之中成就餘趣之中業道 律儀成實成就毘曇
成實宣說律儀何故不得 律儀所以 不如所以不得如是
毘曇男女律儀 成實不能不善律儀

語義

[0611c03] 語者所謂見聞覺知不見不覺 如何見聞覺知 明見差別見聞覺知分別
分別毘曇眼識耳識 方知名為意識 分別成實六識
境界論說 境界論說聞名 賢聖不見境界見聞
知者以為論說知者 三心分別心云何分別 思惟
則是 覺心見聞三心不見不知後生不見
不見則是不見 不知第二分別 分別識心名聞
假名 違順分別四心 如是明見不同要略
眾多相如毘曇 三十二十六正語十六是故 三十二十六正語心境實有
虛心十六心境有人答言 覺知亦復如是以為不見
不見答言不見 亦復如是以為即為 虛心語者不見
便答言 名實覺知以為有人不見
答言不見 實語覺知以為 此前十六正語心境
實心是故 十六語者有人 答言不見覺知
以為不見不見 答言覺知亦復如是以為 實心語者有人
不見答言 當前心虛妄語覺知 以為不見不見便
答言不見當前心虛 妄語覺知亦復如是以為 合為十六成實論
差別不同有人見聞 各別覺者之後 分別心所知
二十四中有 是故二十四 成實云何得知
明見差別覺知 亦復如是覺知 知覺三十
上相問曰覺心云何有人 覺心答言 有人覺心不覺
答言不覺兩句有人 覺心覺心不覺答言不覺不違名實
有人覺心不覺便答言名實正語可知語義 如是

三門分別 ( 三性分別 分別)

[0612b13] 第一成實論名字論說欲界繫其三 作業作業作業色界
以為無色作業二者 作業無漏作業口業作業所謂
作業差別所謂五戒出家二心所謂禪戒 無漏八戒乃至一切
善惡如何世人 某時為此分齊 常生過期
有人今日為此 自從常生便人造作善惡業
善惡人造 橋梁受用名為 人造
善生名為人手 口業如是一切助緣 得罪此前成實
一種心法毘曇 餘者作業作者所謂意業意業
向前作業不同 無漏業者所謂無漏身口意業口業無漏意業
無色作業無身造作 (一門) 。

[0612c12] 三性分別三性 善惡無記欲界作業其三色界 作業無記不通不善欲界
不善毘曇 欲界不通無記無記羸劣不能發生作業色界善業
下界惡業不善無色 欲界作者三性色界 作者無記
欲界惡業不善無色作者 色界無漏業者 (二門) 。

[0612c22] 五趣毘曇成實人天欲界
雜阿含之中 鬼神富那說法入聖 鬼道無漏方等經
無漏明知 無漏法如是

不善分別 (釋名  次第 資料   三毒分別 分別)

[0613a03] 第一釋名不善業者所謂殺生乃至邪見多生相續名曰眾生隔絕相續 資財非理侵奪名為
邪婬三身問曰一切 何故所以不論 眷屬殺業正業隨之
是故不論業道根本方便 不當故稱有所 妄語彼此
兩舌言辭 惡口前言兩舌惡口 不正綺語
口業順境忿怒以為 正道推求邪見問曰三根 三毒之中何故邪見
邪見增上煩惱 增上邪見此後意業 相如別論
三義一對不善 名為通暢名為業道 起來名為
業道 名為 通人名為名義如是 (一門) 。

[0613a27] 體性身業之中 不同各異毘曇方便 作業方便色入所行
問曰色入青黃二十 所謂高下不正成實 名色法入云何色塵相續
有損作業有人宣說成實身業正體身為不然 前方便
身業假色成實論業相色法 有損名為身業明知不用正體色法相續
毘曇 成實色心法入 口業作別作業
所行成實假名 法入前後相續有損 作業身業意業
毘曇作業心法三性 論說 故意作業
心心法相成實作業作法作業 作業色心如是 (二門) 。

[0613b21] 次第中有一明次第 業道次第次第
四重第一三根煩惱第二次不善 第三三道煩惱第四起身殺生
從此起重通暢 然後威儀發動身手隔斷 既然次第如是
業道相對四句非道所謂 造作名為二道所謂邪見通暢
名為緣中故稱通暢名為非道所謂三根煩惱
不同 通名通名
問曰三根之中毘曇一切處三根 心法隨時不論成實
先後三根之中不得問曰 毘曇不善心常有煩惱 心法隨時所以
成實分之名為 問曰三道之中
三根相似問曰起身口業三道毘曇具有 隱顯所以曇無德爾時運動
威儀是故一切不善 威儀突吉羅 (三門) 。

[0613c23] 不善律儀 邪行一向
何者根本 便三通輕重是故 不善七律不善
三業 三通根本不通 便律儀
根本方便根本屠殺方便蓄養 (四門) 。

[0614a04] 根本業道 之中邪婬一種一向具足 究竟自身是故
有無有無業道 作業不定 故稱作業
不定根本如是方便 一切前後方便作業 不定云何不定重心作者有無心作
不定如是 () 。

[0614a15] 三毒分別毘曇一切 三毒不定殺生惡口業道瞋心貪欲究竟邪見業道
癡心三業三事成實邪婬 一種三事貪欲業道三事 三事各異難以會通 () 。

[0614a21] 分別業道三界毘曇 不善欲界欲界成實 欲界不定邪婬惡口兩舌欲界
妄言綺語俱起梵天王自言尊勝 老死即是妄語應法即是綺語邪見三界不善
五趣毘曇地獄業道惡趣地獄 五者地獄惡口綺語邪見業道
受罪惡罵獄卒惡口惡口違法即是綺語爾時忿怒即是瞋恚邪見 不行四者唯有綺語邪見
綺語邪見不行問曰何故業道 無有夫妻共相行婬無相
邪婬是故邪婬業道問曰 云何貪心成就 現行其實現行
心所十惡不善 業道貪欲業道現行 夫妻共相業道問曰
業道善惡無記三性 貪欲煩惱應名若是無記論說欲界一切煩惱身邊
不善貪欲無記不善便是 十惡業道貪欲業道 夫妻相不善
不善輕微三毒業道貪欲業道現行問曰 綺語綺語貪瞋癡何故
現行所有綺語 佛經宣說邪見以為業業癡心 以為業道是故復現但是
邪見現行推求 不行破僧問曰 應法即是妄語何故妄語
妄語三天 惡趣天趣 成實毘曇
三惡地獄 具有不善

十四

[0614c05] 十四長阿含善生經何者十四 中說結業以為四處 惡行以為
結業妄語問曰 兩舌惡口綺語在家不能所以四處所謂
故云四處 放蕩妓樂惡友 相得懈惰飲酒一者
二者生病四惡名流 智慧 財物三智
敬信為人盜竊放蕩 護身財貨三不 驚懼法常纏身
虛妄妓樂一者二者 琴瑟多羅 此後三門胡語不知惡友相得
一方便欺誑 家人圖謀財利懈惰一者不肯作務
貧窮不肯不肯四者 不肯五者不肯 不肯十四

十六律儀

[0615a01] 十六律儀涅槃經常生 律儀律儀不同宣說十六 養羊轉賣屠殺
利養轉賣屠殺 利養轉賣屠殺利養轉賣
釣魚十一獵師十二 十三十四兩舌破壞十五 十六毘曇宣說十二一者
二者四者捕魚五者 獵師作賊 十一十二
毘曇殺害 十六第一第二殺心
十六第三第四十六第七 第八捕魚獵師亦復 如是作賊常行劫盜
殺人存活 龍蛇 陀羅所謂王家
眾生 諸眾生律儀一切眾生悉皆 餘者問曰七律
律儀涅槃兩舌 以此毘曇 作賊皆是十六 如是

飲酒三十五

[0615b01] 飲酒三十五大智一者現世 財物二眾忿 裸露無恥惡聲不恭
智慧應得不得 散失論說種種事業 不成憂愁十一減少十二
形色損壞十三不知十四不知 不敬伯叔尊長十六不敬沙門十七不敬 婆羅門十八不知十九不知二十
不知二十一惡人二十二 二十三破戒飲酒戒法 十四無慚二十五不守根門二十六
放逸二十七憎惡二十八 貴重親屬知識擯棄二十九 善法飲酒多生三十棄捨善法
十一不信用三十二遠離涅槃三十三多種世世因緣三十四 惡道三十五為人所生 愚騃如是應當

大乘義章卷第七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44 No. 1851 大乘義章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