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Venerable Kumārajīva's Great Meaning 鳩摩羅什法師大義

Scroll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鳩摩羅什法師大義
[0129c13] 廬山慧遠法師草堂摩訶 法師鳩摩羅什大乘經深義 法師一一分為
(七事五事) 。

[0129c17] 問答法身感應 問答法身  色法 問答羅漢受決 問答觀佛 三昧 問答四相 問答如法真際

法身感應

[0129c21] 問曰善於 菩薩神通不能 遠遊無由化眾生佛國土而言
四大四大五根 神通神通隨感法身 菩薩四大五根四大五根神通
法身至於 莫大神通 如來通慧通慧則是一切智
法身祥雲 由於神通 以致用盡不同
一氣安在十住 節目高下管窺

[0130a07] 答曰法身明法無有 寂滅名為法身如法 不可戲論所得不可戲論若有若無
四大五根三界凡夫法身 法相寂滅清淨微細微細 欲界令人不見色界
欲界欲界得色禪定大神通不見微細禪定 無數常隨不可
菩薩四大五根凡夫二乘不能以上諸菩薩 變化說欲變化
欲界四大色界變化依止色界四大 法身如是變化別自微細四大 五根神通可以三界聲聞所能
菩薩清淨無障礙 不可思議解脫十方大法菩薩 聽法爾時二百五大阿羅漢
不能先世見大法身菩薩 因緣夢中見天及至 不見水火三昧
一處所見法身菩薩 神通不須四大五根施用世間 四大五根地上
變化 不得四大五根神通 種種十方作佛事佛心
菩薩法身如是度眾生 現身如是不可分別戲論如鏡中像面相而已不須戲論有無
神通以致用盡 聖人引導群生器用無非神通 中說神通
果報所得果報不須功業隨意 果報定力有所 十住所見不同十住所見
決定何故諸佛所見 法身決定十住所見住所 虛妄不然有所淺深
乃至須陀洹實相十住 菩薩所見蚊子大海乃至 阿修羅王深淺
佛法聲聞 菩薩實相菩薩 純厚信力所見過於
實相密迹得無生忍 菩薩所見佛身無量無邊世間端正第一 無比不生貪著因此甚深
三昧陀羅尼如是聲聞所有 不同須陀洹斯陀含所得大道顛倒斯陀含微妙大利人為
大利小利菩薩一地一地 無生法忍實事一地 本地不明微妙
名為異同不出實相實相 別異大小菩薩分別佛身所見

法身佛

[0130c07] 問曰大智阿羅漢辟支佛 草木有餘劫燒 菩薩違法
煩惱乃至成佛如此 而後不重云何 法華經羅漢究竟菩薩其中可以
煩惱不在殘氣三獸度河三士 聞經大類立言 以為法身佛殘氣
三十四無礙解脫 無礙一解脫三十四煩惱 殘氣聲聞
無礙解脫煩惱九品 無有煩惱殘氣三界 輕微尚無一品
一解脫三界九地應有殘氣 從不用以世俗何者無漏法世俗
九品 無漏世俗 法身經
成說殘氣所願

[0130c29] 答曰聲聞阿羅漢辟支佛 煩惱是故世間大劫 大為菩薩道場煩惱
分別有餘無餘摩訶衍得無生忍菩薩煩惱六神通 不同菩薩煩惱漏盡通
阿羅漢阿羅漢永不復生不然所以者何菩薩習氣 涅槃大悲心不能復生菩薩
生生不絕有人菩薩無生法忍 三界煩惱習氣法身菩薩 結使雖然不妨行佛
所能菩薩結使 地中道場成佛滅盡 中說如是妨礙
不滅而今菩薩具足十地法身菩薩 煩惱三界凡夫煩惱法身菩薩不斷煩惱菩薩
細微煩惱有所 第二增益先有 第二應有
三十四九無礙道解脫道佛說 四阿含毘尼摩訶衍 阿毘曇如是分別
本末不受三十四 無礙解脫道是以 智論分別二乘摩訶
一念一切煩惱習所有 無不通達一念無量劫修習最為第一不復心力
聲聞辟支佛諸菩薩所有智慧不能如是九無礙道解脫 大力利刀
如是道場末後第一無能勝 一時煩惱無餘 殘氣有為羸劣和合
有所最後金剛不然 大力相應共生心心數法不須 心力如是說便凡夫結使習氣
不能大悲口業 不淨菩薩結使如是勢力 罪業稽留菩薩佛道是故
說法菩薩成佛煩惱習菩薩 阿毘曇地中分別諸菩薩結使及其功德大品十地若干若干
不謂無須菩薩阿毘曇 殘氣未有不可以 分別是故不得

問答色法

[0131b20] 問曰四大不能 鏡像因而
如何鏡像色陰 色陰何以 有色則是
如此阿毘曇無用

[0131b27] 答曰一切所有則是四大四大 所生深遠地水火風名為四大四法
四大 無所不在眾生各各以為 五根五根五識所知不得
所以者何譬如雖是身分 分別癩病身根 皮肉是故皮肉之內別有
生身以是名為身根假令 有身不知 是故別有舌根若然四大
五根分別五塵五根 五識所知是故四大 生色五根名為四大生色
何以四大所生答曰五塵亦復 微細鏡像眼見無有
無有住處因緣無聲不可得是故 四大所生身根
一體其餘瞳子 眼根因此名為其餘 如是身根有所凡夫人身
不以如是眾生 五欲婬欲偏重死者
佛經 所見便其事身根 實用無有身根生身
名為四大身根 何故四法其餘七法 四大四大根本輕重
覺分分散 為重二種一微塵 名為微塵名為
本相火力名為
便 常有不可一切法二相
通達一切法本末 使不捨 是故飢渴
火力消食消食人身是故 如是 分別四大無量長短
方圓皆可身根覺知何止 七事一切智是故四大 四大所生眼見草木出生如是
從何有人 無緣自然有人萬物 大生有人微塵有人
佛言四大所謂地水火風 有餘四大四大成果能持水相成熟
如是無有是故 四大入胎能持水能 成熟風能增長爾時
未有不能分別身根分別四大所能是故一切四大 根本十二八十八
為人中分小兒入胎 未有四大虛空 有色香味不覺不為利益
六入既成名為 意識眼識所見分別 乃至所知分別中間十八
所謂分別 智慧不虛誠諦 寂滅次第
大劫唯有虛空爾時 虛空互相天雨 水上有風擾動生水水沫
草木一切 能持是以所有盡皆 四大根本四大因緣
因緣得名穀子 大有色有四大 分別先後因果四大入胎
不淨之中有色香味 不覺不知唯有身根覺知四大有用因此四大為生是故十二
因緣第三因緣四大所生 微細未能因緣名色四大成就名為
成就名為所謂成就了了是故四大為生佛言所有 四大三大大一
四大三大死人無有 火大熱水 無有四大生色如是
飲食有味淨潔玉器 天雨有色無有香氣地氣 如火日出無味有色
鏡像唯有一色四大不能 傳譯所有四大
所生四大復生四大四大復生 四大四大所生復生四大所生 互相外道四大
佛說所有皆是四大外道 邪見是故佛言非唯四大而已 四大有色四大所生色有
不善口業生天 四大不善口業三惡 自然共生阿毘曇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