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A Chronicle of Buddhism in China 佛祖統紀

Scroll 6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佛祖統紀卷第六
四明東湖沙門志磐

東土第三之一

[0177c08] 高祖無畏論龍樹尊者相大禪師

[0177c09] 建立中觀北齊尊者圓悟禪師

[0177c10] 證法華南尊者止觀禪師

[0177c11] 天台智者法空禪師

[0177c12] 五祖結集宗教尊者總持禪師

[0177c13] 祖傳觀法尊者禪師

[0177c14] 祖傳天宮尊者全真禪師

[0177c15] 祖傳尊者禪師

[0177c16] 天台荊溪尊者圓通禪師

[0177c17] 佛祖言說至於 當機印可授受以為傳道 金口二十四親承口訣
然則古今邪正境智 言說經論 滿真丹不能
專業講說未有 聖哲北齊尊者宿
自然親承龍樹 心觀南岳南岳 六根智者智者法華
開拓一家而言 在行在於於是約略五時開張 八教總括歸宗法華 文句教理觀行
復述止觀心中 所行開解次之二十五方便觀法三千
理即百家 明教禪師 講授執筆 後學
三時專門之際有所 足以始終法華 常住滿閻浮提 [-+]
使天台不生不行不明佛法已滅大統 法華法華七百天宮 天宮求道無數
學徒 法華三世繼體專事講說 而已荊溪
不得不學者異言 記述不得不指南申明正宗 後世 記功東土

[0178a25] 高祖龍樹尊者 (本紀西第十三) 入楞伽經善逝 未來世南天竺比丘
能破有無大乘歡喜地往生安養

[0178a29] 安有智者觀心論歸命龍樹 龍樹高祖 龍樹曾祖
諸君始祖所謂 功德無上 龍樹 始祖智者高祖佛心宗
紹隆道統後人通稱金口 二十四 相繼誠如荊溪功德無上


[0178b11] 北齊尊者慧文北朝 (東魏北齊文宣) 行佛道者第一多用七方 便
(小乘七方便智者未曾有七方便) 第二 心性諸法無礙第三三世
第四多用多用 一如第六多用內外中間 不可得第七覺心三昧滅盡
三昧無間三昧一切法無分別第八 多用安樂行第九 止觀相承法門 大論爾前
(高僧傳南岳 三昧隨喜智者受業師從受法
多同互相法門相承北齊自此授受始終不異論師)
天真 大智度論 (第三十) 大品道智 道種智般若道種智具足
般若一切智具足一切 般若一切種智煩惱般若自問一心一切智
種智一切種智一切煩惱云何 一切智具足一切種智一切種智 答曰一切一時令人
般若波羅密次第差別令眾生 清淨心是故如是說復次一心初中後次第一心三相因緣
因緣心心數法相應 口業道智具足一切智一切智 一切種智一切種智煩惱
修心三智實在 心中一心前後 一心三智 無生忍中論
(大智度論中觀一品) 四諦 因緣所生我說即是空名為 中道恍然大悟諸法無非 因緣所生因緣不定不定
空有不二名為中道釋論 龍樹高齊 (高祖 東魏齊王文宣
高祖據此時尚東魏化行北齊受禪之後 高齊蕭梁元魏) 專業大乘獨步
法門可知學者 以為心觀 南岳南方門人
(止觀) 。

[0178c26] 北齊以上姿中觀 所能 口訣南岳門徒
不能南山 龍樹一心 自悟

[0179a05] 南岳尊者慧思李氏元魏豫州 (南岳乙未十一月十一魏國豫州宣武延昌
梁武帝天監十四乙未) 兒童入道 法華經樂法情深 無人教授日夜悲泣非人
古城棲身乞食 流淚頂禮不休 浮腫忍心消滅普賢
象王摩頂自然 頂上肉髻十五 (莊帝永安) 出家受具 人事法華唯一不受
野人 草舍誦經如初 受戒作法安能開發 四十二羯磨圓滿戒法
(四十二四十二妙覺南岳六根清淨十信四十二大士妙覺加法) 常業阿彌陀彌勒
說法彌勒勝友 非常精進二十 (東魏天平元年) 勝定讚美禪定
摩訶衍經行修禪 口訣觀心驅馳僧事 坐禪三七日觀見
善惡業相勇猛四肢 隨心觀察病者從業 外境 觸發根本禪
() 三生行道上堂 在世滿證道
受法豁然 法華三昧之後聞經不疑 東魏武定 (年三十) 河南兗州眾議
比丘垂死復活保元 (年三十) 常在河南大乘禪師 遊行刺史 (文宣)
國內禪師 供養 (南北朝朝廷) 方便 刺史摩訶衍
論師一心念 般若波羅蜜消散光州五百刺史摩訶衍般若 光州摩訶衍
(東坡光山縣四十山南淨居禪師父老
三蘇父老無有山神其後禪師得法) 西摩訶衍惡論
加害金字般若經無量 方國講說一切惡論 不退轉南定刺史 惡論惡心檀越
五十弟子乞食復發決定金字般若講說
比丘名曰自言既得 教化境內 造成大品般若法華經二部
自述其事彌勒佛 一時出現一切世間 道俗殷勤惡知識
好心忿怒所有學士不可剎利亦復如是
(法智道俗學士剎利如是上文南岳) 遠聞學徒日盛
是非大聖在世不免 無德宿 私事佛法 ( 釋道二教)
何方忽聞 定當南岳裴回光州 講說十四 (光州光大南岳 十四)
光州邊境烽火不遑 光大南岳 正當以後 (南岳至大十年)
梁朝高僧 一見舊識以是 一日祝融神會檀越坐具
飛錫以定 () 福地弟子何所石鼓 平地 (塑像石鼓) 說法
一日檀越 一生坐禪 尋獲 (一生) 西南
指大髑髏 宿 () 三生此地
器皿 般若經 (三生) 無水 () 大建元年
道士歐陽正則 法王 巫蠱 () 兵器山上
遣使 考驗石橋使者退 檀越前行貧道
使者尚未飛錫金陵四門 使者進謁便殿 乘空梵相異常驚悟
道士誣告 害人貧道放還 僧眾有司 十四道士十四
禪師 精舍
神異何以至此道俗傾心大都明徹
便明徹大驚復歸山中 法如老病 香積欲留 (道士)
鐵券收藏其事名曰皇帝南岳思 禪師降伏道士鐵券今世 神通不如後五百年
道士 異日袈裟伽藍遺體
(宋太宗大臣湖南異日道士得志報復碑石 改名天竺
三生大觀道士熒惑天移文物色
瞻禮便合於三生
為己執事十四靈骨黃金石屏歐陽正則主首知事 不少大驚
[//] 州縣逮捕掩藏
自悔南岳至此七百
惡誓足以南岳) 將順 連日說法聞者寒心
不惜身命修法念佛三昧 方等懺悔常坐苦行者有所
入寂弟子不覺號哭 惡魔出去眾聖受生 端坐來迎合掌顏色
異香滿大建六月二十二 六十三四十九般若一心萬行有所
大品次第 圓頓中一諸法 身證不必十地 一生
(十住) (六根清淨十信三十 梵行瓔珞)
禦寒唯一 (法華經納衣空閑納衣納受以為)
一切不受所居靈瑞重沓供物 自滿諸天以為侍衛現形 藏身異香奇迹不可
不遠 不得頓悟 開寶藏隱顯靈通真相獨行
化身無數縱令塞滿虛空 不見微塵可笑無比 尋常見說不思議標名
天不能蓋不能 無障礙青黃不在中間 內外超群出眾太虛
著述口授門人成章四十 二字無諍行門大乘止觀釋論 安樂行次第三智觀門 (南岳
南山續高僧傳傳燈令人何不下山教化眾生三世諸佛 一口
眾生南岳自序誕生天監十四光大南岳
五十四入滅久矣不當別有後人) 。

[0180c19] 南岳北齊一心三觀 天台功業盛大 安有禪師伊洛 (高深)
十年方等常坐一時 (見天別傳) 自行至於 三昧開拓義門北齊未知
荊溪禪師內觀視聽而已 (止觀大意) 不信

[0180c27] 天台智者智顗德安 晉朝避亂荊州華容 (江陵公安縣)
散騎常侍益陽 香煙體重
(大同戊午) 以為 生子驚異內外 以為不成
道德必當出家 (帝王世紀十四) 耀 (漢書項羽童子)
父母藏護 令人合掌 西伽藍口授普門品一遍 成誦十七江陵
(湘東武帝 第七文帝遂即江陵九月西魏十七別傳十五)
親屬長沙佛像沙門 (晉孝武江陵五色沙門曇翼金佛一身光相梵書阿育王長沙寺
即今長沙佛像江陵以為州長天人長沙寺荊州) 瑞像金色三摩
由是出家親愛 拜佛 如夢高山臨海山頂舉手 須臾至於山麓接入伽藍
造像悲泣自陳三世佛千部論師無礙四事恩惠 相繼
(荊州遊方父母慈心水化
據此不同出家父母時事) 十八 (元年參軍)
() 故舊 法緒出家 (出家) 二十 受具
(太平九月禪位武帝) 方等大賢 () 法華 普賢三部進修
現前見道廣博莊嚴 紛雜 (雜亂) 高座繩床 正經 (法華旨意區別使歸於)
精通 常樂禪悅怏怏湘東 () 陳文 元年 (二十三) 禪師光州
頂拜昔日靈山聽法 宿緣普賢道場 安樂行
(南岳安樂行四明遊方南岳 其後流布) 昏曉
誦經真精真法供養如來身心豁然入定
(妙樂三昧陀羅尼同名三昧陀羅尼法華前方便陀羅尼) 法華幽谷 (正午)
諸法太虛 南岳更為開演自心 加進百年南岳 非我入定法華三昧前方便
陀羅尼 (真修十信方便
五品陀羅尼入空千萬億陀羅尼法音方便陀羅尼二觀
方便中道陀羅尼總持大師入定前方便五品觀行
陀羅尼十信相似因此五品轉入十信昔人五品
陀羅尼三昧正是至於臨終 五品
行為謙辭觀行大師弟子汝等種善根功德大師 不可等覺妙覺)
縱令文字 不可說法 最為第一禪師門人 師子吼他人
層樓 立下怒目 結舌
諸法實相魔事南岳 般若三三昧三觀用以 南岳如意
可謂法王 南岳 傳燈最後 (最後末法)
南岳光大元年 法喜二十七金陵 (廢帝年三十金陵 建康建康) 有法自矜禪學
有人入定山地無常 (建康止觀無常祕要三十六觀門地水火風
空觀次第四果) 答曰不深 說定無礙驚起老僧因此朝野
請益大建元年 () (晉哀帝瓦窯沙門慧力西面) 法華經
一日群臣僕射 祿侍中尚書僕射 稟戒開釋
大義白馬法歲 法安金陵北面自此 大智度論次第禪門 (三十
禪波羅蜜漸次止觀) 為毛六妙門 (不定止觀) 前後門人
初年四十得法百餘得法 不滿其後徒眾得法 天台昔人見稱將息展平
四月 九月天台 (年三十 ) 宿石橋老僧禪師
皇太子用以三國 (三國南朝陳北朝一者) 大勢 (太子)
鼎峙 見佛隴南 (見佛) 裴回留意三十
招手 空中 ( 竹木)
此處金地 北山宜居 伽藍引流宛若 頭陀後夜大風雷震魑魅
可畏安心空寂自然退 悲哽流涕實相 不能
(天子所為修行少有天子) 明星 (淨名經)
說法問曰大聖法門 云何弘宣答曰一實諦 般若大悲以後自行兼人
影響安居 隨意 (胡麻 ) 安貧二月下詔
佛法雄傑道俗 豐縣調 (天台六朝稅賦) 民用薪水於是來集
五月僕射禪師修禪 (尚書大慈) 新野 登山淨名專心齋戒
聽法琉璃山陰 虹橋 不見發心改造
天台瀕海 [-+(/(@))] 所為放生臨海內史 光明漁者聞法好生
[-+(/(@))] 六十三三百成法 臨當伏法禪師 吐沫明旦
(錄放) 講經 海口芙蓉夢遊海上一日
月暈黃雀謝恩至德元年 () 國子祭酒 功德 ()
(主從) 東陽 (別傳 一路總稱) 躬行方等 家人淨戒
群臣名勝對曰 禪師高邁親承北面陛下 京都宣弘大法正月前後 使 ()
三月州郡 勸請 (東陽大師東陽) 主上 若一有益四生
不得已金陵四月太極殿大智度論仁王 (高座法師)
() () 天子聽法莫不僧尼 無業不通
調達萬言未免 (智論調達 五逆地獄大權大師方便護法) 槃特 一偈四果
(法句槃特一偈如是行者得度 豁然阿羅漢)
從嚴自稱法名光宅所在
下詔國家 太極殿 光宅寺舍身聽講仁王
皇后立法 正月皇太子菩薩戒太子 戒法 (南史受戒) 明元
光宅法華經 (文句 十七聽受金陵六十九) 正月 歸於以時喪亂杖策
(上聲去聲竹杖杖策追光荊州湖北湖南) (江州地名)
老僧瑞像 守護廬山永遠二師圖像 俄而潯陽反叛 (江州) 焚毀 免於
(廣州海上 文殊武昌寒溪寺荊州送還本寺法師飄然) 。 開皇十年正月
(南北歸一正統) 文帝下詔 光宅禪師佛教敬信 佛法發心
受命遂即興復離世 化人用光大道 (光宅舊稱) 孝王楊州
(文帝江南 ) 使者相見 既而大風水陸
不成十一 (楊廣揚州) 遣使奉迎 有緣束衣順流不日
菩薩戒不免一者 禪學 庠序規矩 傳燈四者丘壑
餘年四心 淨戒以是 一月二十三聽事僧齋 菩薩戒大王
總持大師佛法 智者 (受戒往來弟子總持) 城外 西先有
相違 二月棲霞送別十二二月 檀越
三月啟行 安居不許有司發遣 廬山七月遣使廬山
衡山營建功德十一 奉迎十二月荊州 當陽玉泉
(此地荊州時分荊門) 創立精舍重修十住道俗稟戒聽講五千至當 清溪以為道場
百餘 婆娑趺坐 一日天地風雨妖怪倏忽
巨蟒張口內向陰魔 所為生死貪著
月明 威儀長者豐厚 致敬關羽漢末紛亂九州
曹操不仁孫權自保蜀漢 時事相違有志不遂有餘 大德神足此地
道場生身 攝受 弟子
(先主前將軍率眾不克孫權江陵 及其唐書侍中德宗) 護持
佛法安禪 若是晝夜
一日弟子今日聞出 受戒菩提五戒於是威德 遠近莫不肅敬
(智者玉泉必應神異 當陽出神別傳不及所聞
玉泉聽講不語神怪安禪事迹
有所玉泉至若別傳敘事之際 )
十三二月入朝 行次 荊州奉迎四月 法華玄義 (江陵) 五月
玉泉伽藍 樹皮袈裟 (梁武帝外國) 答曰奉旨當陽出神
(正言王建) 百姓 風雨交集民眾大喜歌詠滿荊州
入山不已退臨危未嘗如今 (隋書涼州謀反) 七月
玉泉八月荊州弟子 法華十四四月玉泉摩訶止觀二時 (早晚) 岳州
宣武大乘戒學士 光明專業聞法感化於是 一千殺業十五
久留京師遣使奉迎 揚州六月求學 昔年定品
未知開化天台舊居禪定一門 智者
在陳折角 (莊嚴寺漢書鹿岳岳彭城
梁朝頷下智者議論便左傳退) 。

[0184a06] 前往荊州舊學名僧莫不歸服不智 金口 (止觀不智) 弟子即日 彌勒
(法華經彌勒世尊 變相以何因緣云云) 七月淨名 荊州玉泉
十住檀越荊州 檢校棲霞 行道安心遠天
棲霞咫尺本誓 既是弟子一旦無常 天台伽藍修葺
檀越八月 棲霞寺沙門本寺田園 九月懇辭東歸
不敢吳越沿 荒蕪十二 竹木將至駐錫
逡巡聖賢 吟詠遊行深山 豈不十七四月 上座
() 遣使 參問江都八月會稽 沙門吉藏百餘講法 皎月說法
侍者明旦因緣大風寶塔 機緣如火
影響機用 南岳 禪師說法念言法名
三觀三智最初他力 (國名所在) 相望必應吾等
此地所以勢必 不久西南 白塔使見者發菩提心 弟子商行去留
可悲口授觀心論 十月遣使入山奉迎即日 貧乏殿堂 ()
畫作圖形以為模式 乃是王家 () 不測
次日使出山行石城 大王使知命 在此不須前進石城天台西門
當來處所最後用心衣鉢 彌勒羯磨西 專念彌陀觀音般若
請進 何所往日何所觀心
何所請進非但 (不過) 無緣即真 (無能 )
十一月二十一發願文言吳縣 迦葉阿育王 三世莊嚴
付囑後人使經營是日口授 手書四十六 (四十六親筆) 蓮華犀角如意
如意石像 畢命室內三衣 侍者二部最後聽法
法門父母 難測四十餘年唯獨 明了不能今日
(伯牙莊子) 無量壽四十八 莊嚴淨土寶樹無人火車 改悔往生行道
唐捐吳郡 大光滿 漱口十如不生十法界
三觀四無量心四悉檀四諦十二因緣波羅 一一法門攝一切法清涼 病患諸法二十五 (涅槃經商行)
最後 (策試鞭策) 最後善寂 (入寂)
宗仰汝等種善根功德破除六根 五品
師友侍從觀音來迎波羅提木叉 四種三昧 汝等法相 眷屬維那人命鐘磬
正念氣盡為期云何 世間哭泣喪服 三寶三昧二十四
未時春秋六十四十安坐在外經歷 道俗奔赴號泣之後流汗 不休弟子
神力應時開霽西南 從先傳法弟子三十二 得法自行不可稱數 (禪林寺深心
十二) 三十六 天台玉泉天下 十五旃檀畫像八十
四千三十 () 冬夏未嘗有所 入眾章疏無礙辯
契理大機著述 淨名義疏二十八為毛六妙門小止觀學徒覺意三昧法華三昧行儀法界次第
( ) 常在高座次第禪門一遍章疏五十 (禪師記為三十十五)
法華玄義圓頓止觀半年一遍 章疏三十三法常時講授 以為十八智者弟子上首
使灌頂普明遺書淨名義疏三十 楊州遣使 義疏悔恨司馬
吳郡 嚴飾遣使 法會遺書淨名而立
未能 神通智者七寶珊瑚
四月十六僧眾 坐禪上座智者常服行堂 上座驚起瞻拜悲歎十一月
景賢入山五百二十皇太子仁壽元年正月永嘉智者
一夕光照林木奔馳 瞻禮十月智者弟子上首使 灌頂智
春宮皇太子 檀越經理王家 三國
從先 至此十二月皇太子 侍郎灌頂僧齋
致敬舍利靈體不動 七月皇太子登位十一月使煬帝大業元年
車駕巡幸楊州十月殿 出家
對曰天台即是 不敢 必當弟子
行狀對曰先師靈異 灌頂當即祕書監 智者
瓔珞龍樹馬鳴三觀四教 (云云) 楊州五十天台 禪門五淨居使
禪師之後智者 三國 大力人為
國清寺先師靈瑞 殿雌黃大篆 舍人正方入山十一
二十四忌辰四十九僧齋有司滿足臨齋 智者化身是日午後使 大眾而已使者
群臣智者戒師 仁壽元年龕室 正方靈體不可
得道沙門光宅忽聞遷化無已智者 法華經以求
智者觀音西疑心邑人 心念智者趺坐焚香
家貧 香氣年邁 香火來世得度
忽聞應聲彈指 如初九十 十八殷勤
步履平正荊州玉泉弟子 江都智者江津流汗 色身不異 申請追諡法空尊者
(當時 ) 本朝寧宗慶元荊門 禪師 (別傳高僧傳三部疏記南北玉泉祠堂)


[0186a12] 神智佛出世雖說 法華阿難之後天親 通經
而已至於大事教化始終 羅什翻譯消釋 非一智者靈山親承 發揮上乘釋經
文句明淨 法門於是解行陳義可謂行人 明燈天竺大論 震旦人師所能 (云云)
設問 相承北齊 北齊覺心三昧 何故但是智者
北齊開演法華 中論相比天竺大論 智者如來明法龍樹北齊不及無生宗旨三觀
行門其實龍樹北齊南岳師資 相承宛如宿 (云云) 。天台三諦 三觀出乎仁王瓔珞經三智三德
涅槃大品法華 智論指南 (云云) 。

[0186b06] 天台學而佛法 聖教經論正義之際
法華立言判教一音四相四時六宗紛紜 三北當時小王自尊
(分位小王) 不知金輪飛行 四海威德智者禪師 功德以為承祖三觀
未遂光大於是約法止觀 大道萬世至於 餘者望風四宗 宣布太平聖人
為此大業然則佛法 天台

佛祖統紀卷第六 ()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49 No. 2035 佛祖統紀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