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Jing Tu Wang Sheng Chuan 淨土往生傳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淨土往生傳

沙門戒珠

[0108b21] 給孤聖賢時眾如來遽然西方十萬國有淨土廣博眾生如願十二分教萬有無問自說之一嬰兒手足如來說法五十隨機其間龍天釋梵聲聞緣覺大菩薩頭目髓腦珍寶殷勤非一如來之至五濁異生流浪不息五濁淨土在乎專念念言之至十六觀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心想無上深心深心確乎不可一念三塗十念九品大乘方等西有人大法經文西晉江東三事拳拳亂世遺風東晉廬阜同意法師釋道竺道生佛陀耶舍在家英豪遺民雷次宗一百二十三締結方外來集不克夢遊不可以長存無量壽清淨三塗六趣眾生不一寶幢之前於是相與蓮社蓮社云云以為淨土曇弘有道之間通識道綽善導𥾝淨業有年以前不得相從慧皎道宣傳記通慧大師七十五有所暗昧有所復修發明六十二生平想像至於之際不足深信明哲其所不足

淨土往生傳
正傳十九 (十二)

* 西晉江東
* 東晉廬山慧永
* 東晉廬山慧遠 (佛陀耶舍慧持)
* 東晉山陰慧虔
* 東晉廬山僧濟
* 東晉廬山 (  )
* 東晉廬山
* 姚秦東安僧叡
* 劉宋江陵曇鑒 (   道光)
* 劉宋交阯曇弘
* 劉宋金陵法盛
* 劉宋丹陽
* 南齊
* 北齊慧光
* 北齊法琳
* 北齊靈鷲
* 後魏曇鸞 (龍樹)
* 蕭梁廬山釋道
* 後周河陽慧命 (法音)

[0109a25] 臨川南城累世因而 人事盛衰機巧
禪定西晉 江東名山
傳譯文備淨土三事 九品往生次第大喜 眾苦飛出塗炭
而後於是西 不懈九月一夕無量壽佛 乘空空中寶光
澡浴所見 因果既而 金臺西滿異焉

[0109b11] 慧永河內東晉 道安法師為時 于時中原吞噬
五嶺 廬山西林不易門徒 於是相與以為
三十不出西林 經律精明講說布衣疏食 宅心三昧
其所之至馴伏 乘馬使梗阻
退追悔 自然
安養義熙十年 西俄而懷疑
道俗奔赴

[0109c01] 慧遠俗姓雁門婁煩 莊老二十一 江東阻塞
道安像法 一面般若經豁然開悟 九流異議慧持
風韻嚴肅容止使 東土二十四講貫 實相往復
文類 建元襄陽 支離慧持
荊州未幾 其所 使
其後亢旱龍王升空須臾大雨 龍泉沙門慧永西林
所居褊狹不足刺史 往時廣州 漁人海上造像
武昌寒溪寺獨存 靈異遣使不能願心祈請飄然
荊州道經廬山 不倦
四十耳順豈不古人尺璧寸陰其所 長年追討左右
素王廬山 彼此遣使 姚興才思大智
龍樹 指歸大士桓玄入山
左右罪人 生死既而相見不覺 懷疑不敢復發征討
對曰軍旅 何以檀越安隱 出山左右未見
致敬尚書僕射 諸葛 奏議承旨同異紛紜
沙門不敬西江陵京師 無忌
慧遠頓首 貧道
謝靈運傲物 推許肅然心服佛教自居廬山三十不出
彭城遺民豫章雷次宗雁門新蔡南陽清河棄世 遠遊遺民僧俗一百二十
彌陀立誓 安養遺民撰文當時或稱蓮社
弘法僧徒西域委曲 罽賓沙門僧伽難提太元 重譯阿毘曇三法度論羅什入關
焚香遐想以致 稱賞南北千里 不絕義熙十二八月一日至于
大德稽顙 漿律師
春秋八十三道俗 車軌太守弟子 山西靈運
追悼僧慧 其事別傳 淨土克勤廬山十一
七月般若臺 彌陀佛身滿虛空圓光之中化佛
觀音侍立左右水流光明 十四一一水流上下演說 無常無我本願力來安
我國佛陀耶舍 法師 目擊分明
與其慧寶所見 十一淨土淨土次日
自勉

[0110c03] 慧虔皇甫持戒 廬山十年道俗佛道 風聞
勝法聾聵吾人無愧 及至山陰嘉祥寺
大開誘掖羅什傳譯 其所講道 遺教少善彌陀後五得病
見佛 海眾觀音為己 山陰
淨嚴假寐觀音 自高幢蓋日月問曰大士何所
對曰嘉祥於是自得 弟子長逝

[0110c20] 僧濟未詳何許人不知落髮晉安廬山問道內外經書紹隆大法
稱譽 枕席不能作者 心安
觀經 五更弟子 頃之
彌陀置于十方諸佛須臾一夕 觀念接引大慈至于
空中化佛菩薩隱顯來集 化佛於是西 三月肌肉

[0111a06] 俗姓豫章豐城入佛以來 三法友善力學不如淨土
力學佛道 奏樂而已聖人 胡為不可達人
昧昧 義熙十一
病苦忽忽六道 沿何止 既而死生去來 叩頭泣血安養病苦
一日無量壽佛 金臺金臺臺中 出光明
欣然長老受生 上品吾等不勝五濁 相依其日身心無諸

[0111a25] 彭城元王之後 少孤 州里自負于時
在前司徒 桓玄侍中都督謝安太尉劉裕 推薦諸公人傑
不足才不足以 尸祿天下不以 知人廬阜
官祿巍巍何不君臣疣贅盤石 何為遠聞大相太尉
不可以公議遺民雷次宗等同諸公淨土有心
加勉諸公 其事拳拳 榮辱十一末年念佛
彌陀佛身紫金悲泣 且自安得如來 俄而袈裟他日
身入七寶蓮華青白相間湛湛中有圓光 萬字池水八功德水
飲水甘美及其異香 淨土六和 證明廬阜來集
焚香釋迦遺教阿彌陀佛供養釋迦如來供養阿彌陀佛然後供養法華
菩薩至於十方佛菩薩一切有情 淨土長跪 一日中人

[0111b29] 僧叡館陶十八 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