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plement to Records of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Lamp 續傳燈錄
Scroll 17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續傳燈錄卷第十七大鑑下第十四世
丹霞淳禪師法嗣
[0579a12] 明州天童宏智正覺禪師。隰州李氏子。母夢 五臺一僧解環與環其右臂。乃孕遂齋戒。及 生右臂特起若環狀。七歲日誦數千言。祖寂
父宗道久參佛陀遜禪師。甞指師謂其父曰。 此子道韻勝甚非塵埃中人。苟出家必為法 器。十一得度於淨明本宗。十四具戒十八遊
方。訣其祖曰。若不發明大事誓不歸矣。及 至汝州香山。成枯木一見深所器重。一日聞 僧誦蓮經。至父母所生眼悉見三千界。瞥然
有省。即詣丈室陳所悟。山指臺上香合曰。裏 面是甚麼物。師曰。是甚麼心行。山曰。汝悟處 又作麼生。師以手畫一圓相呈之。復拋向後。
山曰。弄泥團漢有甚麼限。師曰錯。山曰。別見 人始得。師應喏喏。即造丹霞。霞問。如何是 空劫以前自己。師曰。井底蝦蟇吞却月。三更
不借夜明簾。霞曰。未在更道。師擬議。霞打一 拂子曰。又道不借。師言下釋然遂作禮。霞曰。 何不道取一句。師曰。某甲今日失錢遭罪。霞
曰。未暇打得爾且去。霞領大洪師掌牋記。後 命首眾。得法者已數人。四年過圓通。時真 歇初住長蘆。遣僧邀至眾出迎。見其衣舃穿
弊且易之。真歇俾侍者易以新履。師却曰。吾 為鞋來邪。眾聞心服懇求說法。居第一座六 年。出住泗州普照。次補太平圓通能仁。及長
蘆天童屋廬湫隘。師至創闢一新衲子爭集。 上堂。黃閤簾垂誰傳家信。紫羅帳合暗撒真 珠。正恁麼時視聽有所不到。言詮有所不及。
如何通得箇消息去。夢回夜色依稀曉。笑指 家風爛熳春。上堂。心不能緣口不能議。直 饒退步荷擔。切忌當頭觸諱。風月寒清古渡
頭。夜船撥轉琉璃地。上堂。空劫有真宗。聲前 問 己 躬。赤窮新活計。清白舊家風。的的三乘 外。寥寥一印中。却來行異類。萬派自朝東。上
堂。今日是釋迦老子降誕之辰。長蘆不解說 禪與諸人畫箇樣子。秖如在摩耶胎時作麼 生。以拂子畫此⊙相曰。秖如以清淨水浴金 色身時又作麼生。復畫此
[○@水] 相曰。秖如周行 七步。目顧四方指天指地。成道說法神通變 化。智慧辯才四十九年三百餘會。說青道黃 指東畫西入般涅槃時又作麼生。乃畫此⊕
相。復曰。若是具眼衲僧必也相許。其或未然 一一歷過始得。上堂僧問。如何是向去底人。 師曰。白雲投壑盡。青嶂倚空高。曰如何是却
來底人。師曰。滿頭白髮離岩谷。半夜穿雲入 市鄽。曰如何是不來不去底人。師曰。石女喚 回三界夢。木人坐斷六門機。乃曰。句裏明宗
則易。宗中辯的則難。良久曰。還會麼。凍雞未 報家林曉。隱隱行人過雪山。僧問。一絲不著 時如何。師曰。合同船子並頭行。曰其中事作
麼生。師曰。快刀快斧斫不入。問布袋頭開時 如何。師曰。一任填溝塞壑。問清虛之理畢竟 無身時如何。師曰。文彩未痕初。消息難傳際。
曰一步密移玄路轉。通身放下劫壺空。師曰。 誕生就父時合體無遺照。曰理既如是事作 麼生。師曰。歷歷纔回分化事。十方機應又何
妨。曰恁麼則塵塵皆現本來身去也。師曰。透 一切色超一切心。曰如理如事又作麼生。師 曰。路逢死蛇莫打殺。無底籃子盛將歸。曰入
市能長嘯。歸家著短衫。師曰。木人嶺上歌。石 女溪邊舞。上堂。諸禪德。吞盡三世佛底人。為 甚麼開口不得。照破四天下底人。為甚麼合
眼不得。許多病痛與爾一時拈却了也。且作 麼生得十成通暢去。還會麼。擘開華岳連天 色。放出黃河到海聲。師住持以來受無貪而
施無厭。歲艱食竭己有及瞻眾之餘賴全活 者數萬。日常過午不食。紹興丁丑九月謁郡 僚及檀度。次謁越帥趙公令詪與之言別。十
月七日還山。翌日辰巳間沐浴更衣端坐告 眾。顧侍僧索筆作書遺育王大慧禪師請主 後事。仍書偈曰。夢幻空花六十七年白鳥煙
沒秋水連天。擲筆而逝。龕留七日顏貌如生。 奉全軀塔于東谷。諡宏智。塔名妙光。
[0579c26] 真州長蘆真歇清了禪師。左綿雍氏子。襁褓。 入寺見佛。喜動眉睫。咸異之。年十八試法華 得度。往成都大慈習經論領大意。出蜀至 沔
漢扣丹霞之室。問如何是空劫已前自己。師 擬對。霞曰爾鬧在且去。一日登鉢盂峯豁然 契悟。徑歸侍立。霞掌曰。將謂爾知有。師欣然
拜之。翌日霞上堂曰。日照孤峯翠。月臨溪水 寒。祖師玄妙訣。莫向寸心安。便下座。師直前 曰。今日陞座更瞞某不得也。霞曰。爾試舉我
今日陞座看。師良久。霞曰。將謂爾瞥地。師便 出。後遊五臺之京師浮汴。直抵長蘆謁祖照 一語契投。命為侍者踰年分座。未幾稱疾退
閑。命師繼席學者如歸。建炎末遊四明。主補 陀台之天封閩之雪峯。詔住育王。徙溫州龍 翔杭州徑山慈寧。皇太后命開山臯寧崇先。
上堂。我於先師一掌下伎倆俱盡。覓箇開口 處不可得。如今還有恁麼快活不徹底漢麼。 若無銜鐵負鞍各自著便。上堂。久默斯要不
務速說。釋迦老子待要欵曲賣弄。爭奈未出 母胎已被人覻破。且道覻破箇甚麼。瞞雪峯 不得。上堂。上孤峯頂過獨木橋。驀直恁麼行。
猶是時人脚高脚低處。若見得徹不出戶身 遍十方。未入門常在屋裏。其或未然。趁涼搬 取一轉柴。上堂。道得第一句不被拄杖子瞞。
識得拄杖子。猶是途路中事。作麼生是到地 頭一句。上堂。處處覓不得。秖有一處不覓自 得。且道是那一處。良久曰。賊身已露。上堂。
口邊白醭去。始得入門通身紅爛去。方知有 門裏事。更須知有不出門底。乃曰。喚甚麼作 門。僧問。三世諸佛向火焰裏轉大法輪。還端
的也無。師大笑曰。我却疑著。曰和尚為甚麼 却疑著。師曰。野花香滿路。幽鳥不知春。問不 落風彩還許轉身也無。師曰。石人行處不同
功。曰向上事作麼生。師曰。妙在一漚前。豈容 千聖眼。僧禮拜。師曰。秖恐不恁麼。師一日入 厨看煮麫次。忽桶底脫。眾皆失聲曰。可惜許。
師曰。桶底脫自合歡喜。因甚麼却煩惱。僧 曰。和尚即得。師曰。灼然可惜許一桶麵。問 僧。爾死後燒作灰撒却了。向甚麼處去。僧便
喝。師曰。好一喝秖是不得翻欵。僧又喝。師 曰。公案未圓更喝始得。僧無語。師打曰。這死 漢。上堂。苔封古徑不墮虛凝。霧鎖寒林肯彰
風要。鉤針穩密。孰云漁父栖巢。秖麼承當。自 是平常快活。還有具透關眼底麼。良久曰。直 饒聞早便歸去。爭似從來不出門。上堂。乍雨
乍晴乍寒乍熱。山僧底箇山僧自知。諸人底 箇諸人自說。且道雪峯口除喫飯外要作甚 麼。問僧。瑠璃殿上玉女攛梭。明甚麼邊事。曰
回互不當機。師曰。還有斷續也無。曰古今不 曾間。師曰。正當不曾間時如何。僧珍重便出。 上堂撼拄杖曰。看看三千大千世界一時搖
動。雲門大師即得雪峯則不然。卓拄杖曰。三 千大千世界向甚麼處去。還會麼。不得重梅 雨。秧苗爭見青。上堂。幻化空身即法身。遂作
舞云。見麼見麼恁麼見得過橋村酒美。又作 舞云。見麼見麼。恁麼不見隔岸野花香。上堂。 還有不被玄妙污染底麼。良久曰。這一點傾
四海水。已是洗脫不下。僧問。如何是空劫已 前自己。師曰。白馬入蘆花。上堂。窮微喪本。 體妙失宗。一句截流。淵玄及盡。是以金針密
處不露光鋩。玉線通時潛舒異彩。雖然如是 猶是交互雙明。且道巧拙不到作麼生相委。 良久曰。雲蘿秀處青陰合。巖樹高低翠鎖深。
上堂轉功就位是向去底人。玉韞荊山貴。轉 位就功是却來底人。紅爐片雪春。功位俱轉 通身不滯。撒手亡依。石女夜登機。密室無人
掃。正恁麼時絕氣息一句作麼生相委。良久 曰。歸根風墮葉。照盡月潭空。師終于臯寧崇 先。塔于寺西華桐塢。諡悟空禪師。
[0580c08] 隨州大洪慧照慶預禪師郢州胡氏子。上堂。 進一步踐他國王水草。退一步踏他祖父田 園。不進不退正在死水中。還有出身之路也
無。蕭騷晚籟松釵短。游漾春風柳線長。上堂。 舉船子囑夾山曰。直須藏身處無蹤跡。無蹤 跡處莫藏身。吾在藥山三十年秖明此事。今
時人為甚麼却造次。丹山無彩鳳。寶殿不留 冠。有時憨有時癡。非我途中爭得知。
[0580c16] 處州治平湡禪師上堂。優游實際妙明家。轉 步移身指落霞。無限白雲猶不見。夜乘明月 出蘆花。
淨因成禪師法嗣
[0580c20] 台州天封子歸禪師上堂。卓拄杖一下。召大 眾曰。八萬四千法門八字打開了也。見得麼。 金鳳夜栖無影樹。峯巒纔露海雲遮。
[0580c23] 太平州吉祥法宣禪師。僧問。如何是祖師西 來意。師曰。久旱無甘雨。田中稻穗枯。曰意旨 如何。師曰。今年米價貴。容易莫嫌麁。
[0580c26] 台州護國守昌禪師上堂。拈拄杖卓曰。三十 六旬之開始七十二侯之起元。萬邦迎和氣 之時。東帝布生成之令。直得天垂瑞彩地擁
禎祥。微微細雨洗寒空。淡淡春光籠野色。可 謂應時納祐慶無不宜。盡大地人皆添一歲。 敢問諸人。且道那一人年多少。良久曰。千歲
老兒顏似這。玉萬年童子鬢如絲。
[0581a04] 鄧州丹霞普月禪師上堂。威音已前誰當辯 的。然燈已後孰是知音。直饒那畔承當。未免 打作兩橛。縱向這邊行履。也應未得十全。良
由杜口毘耶。已是天機漏洩。任使掩室摩竭。 終須縫罅離披。休云體露真常。直是純清絕 點。說甚皮膚脫落。自然獨運孤明。雖然似此
新鮮。未稱衲僧意氣。直得五眼齊開三光洞 啟。從此竿頭絲線自然不犯波瀾。須明轉位 回機方解入 廛 垂手。所以道。任使板齒生毛。
莫教眼眼顧著。認著則空花繚亂。言之則語 路參差。既然如是。敢問諸人。不犯鋒鋩一句 作麼生道。良久曰。半夜烏龜眼豁開。萬象曉 來都一色。
[0581a17] 東京妙慧尼慧光淨智禪師上堂。舉趙州勘 婆話。乃曰。趙州舌頭連天。老婆眉光覆地。分 明勘破歸來。無限平人瞌睡寶峯照禪師法 嗣。
[0581a21] 江州圓通真際德止禪師。金紫徐閎中之季 子也。世居歷陽。師雙瞳紺碧神光射人。十歲 未知書多喜睡。其父目為懵然子。暨成童強
記過人。學文有奇語。弱冠夢異僧授四句偈。 已而有以南安巖主像遺之者。即傍所載聰 明偈。自是持念不忘。後五年隨金紫將漕西
洛。一夕忽大悟連作數偈。一曰。不因言句不 因人。不因物色不因聲。夜半吹燈方就枕。忽 然這裏已天明。每嘯歌自若。眾莫測之。乃力
求出家。父弗許欲以官授之。師曰。某方將 脫世網不著三界。豈復刺頭於利名中邪。請 移授從兄珏。遂祝髮受具。未數歲名振京師。
宣和三年春徽宗皇帝賜號真際。俾居圓通。 上堂。山僧二十年前兩目皆盲了無所覩。唯 是聞人說道。青天之上有大日輪。照三千大
千世界。無有不遍之處。籌策萬端終不能見。 二十年後眼光漸開。又值天色連陰濃雲亂 湧。四方觀察上下推窮。見雲行時便於行處
作計較。見雲住時便於住處立箇窠臼。正如 是間忽遇著箇多知漢。問道。莫是要見日輪 麼。何不向高山頂上去。山僧却徵他道。那裏
是高山頂上。他道。紅塵不到處。是諸仁者好 箇端的消息。還會麼。長連床上佛陀耶。上堂。 昨夜黃面瞿曇將三千大千世界來一口吞
盡。如人飲湯水蹤跡不留應時消散。當爾時 諸大菩薩聲聞羅漢及與一切眾生。盡皆不 覺不知。唯有文殊普賢瞥然覷見。雖然得見
渺渺茫茫。恰似向大洋海裏頭出頭沒。諸人 且道。是什麼消息。若也檢點得破。許他頂門 上具一隻眼。示寂闍維煙氣所及悉成設利。 塔司空山分窆疊石原。
[0581b23] 台州真如道會禪師上堂。空劫中事自肯承 當。日用全彰有何滲漏。正好歸家穩坐。任他 雪覆青山。不留元字挂懷。誰顧波翻水面。且
道。正不立玄偏不附物。一句如何舉似機絲 不挂梭頭事。文彩縱橫意自殊。
[0581b28] 興國軍智通大死翁景深禪師。台州王氏子。 自幼不群。年十八依廣度院德芝披剃。始謁 淨慈象禪師。一日聞象曰思而知慮而解。皆
鬼家活計興不自遏。遂往寶峯求入室。峯曰。 直須斷起滅念。向空劫已前掃除玄路。不涉 正偏盡却今時。全身放下放盡還放方有自
由分。師聞頓領厥旨。峯擊鼓告眾曰。深得 闡提大死之道。後學宜依之。因號大死翁。建 炎改元開法智通。上堂。來不入門去不出戶。
來去無痕如何提唱。直得古路苔封 羚 羊絕 跡。蒼梧月鎖丹鳳不栖。所以道。藏身處沒蹤 跡。沒蹤跡處莫藏身。若能如是。去住無依了
無向背。還委悉麼。而今分散如雲鶴。爾我相 忘觸處玄。僧問。如何是正中偏。師曰。黑面 老婆披白練。曰如何是偏中正。師曰。白頭翁
子著皂衫。曰如何是正中來。師曰。屎裏翻筋 斗。曰如何是兼中至。師曰。雪刃籠身不自傷。 曰如何是兼中到。師曰。崑崙夜裏行。曰向上
還有事也無。師曰。捉得烏龜喚作鼈。曰乞師 再垂方便。師曰。入山逢虎臥。出谷鬼來牽。曰 何得干戈相待。師曰。三兩線一斤麻。紹興初
歸住寶藏岩。以事民其服。壬申二月示微恙 乃曰。世緣盡矣。三月十三為眾小參。仍說偈 曰。不用剃頭。何須澡浴。一堆紅焰。千足萬
足。雖然如是。且道向上還有事也無。遂 斂 目 而逝。
[0581c25] 衡州華藥智朋禪師。四明黃氏子。依寶峯有 年無省。因為眾持鉢。峯自題其像曰。雨洗淡 紅桃蕚嫰。風搖淺碧柳絲輕。白雲影裏怪石
露。綠水光中古木清。噫爾是何人。至焦山枯 木成禪師見之歎曰。今日方知此老親見先 師來。師遂請益其贊。成曰。豈不見法眼。拈夾
山境話曰。我二十年秖作境會。師即契悟。灌 胡野錄云。成指以問師曰。汝會麼。師曰。不 會。成曰。汝記得法燈擬寒山否。師遂誦至誰
人知此意令我憶南泉。於憶字處成遽以手 掩師口曰。住住。師豁然有省。乃曰。元來恁麼 地。成曰。汝作麼生會。師曰。春生夏長秋收冬
藏。成曰。直須保任。師應喏。紹興初出住華藥 婺之天寧。後遷清涼。上堂。海風吹夢嶺 猿 啼 月。敢問諸人。是何時節。恁麼會得無影樹下
任遨遊。其或未然三條椽下直須打徹。後退 居明之瑞岩。建康再以清涼挽之。明守亦勉 其行。師不從作偈送使者曰。相煩專使入煙
霞。灰冷無湯不點茶。寄語甬東賢太守。難教 枯木再生花。未幾而終。
石門易禪師法嗣
[0582a17] 吉州青原齊禪師。福州陳氏子。二十八辭父 兄。從雲蓋智禪師出家執事首座。座一日秉 拂罷。師問曰。某聞首座所說莫曉其義。伏望
慈悲指示。座諄諄誘之。使究無著說這箇法。 踰兩日有省。以偈呈曰。說法無如這箇親。十 方剎海一微塵。若能於此明真理。大地何曾
見一人。座駭然因語智得度。遍扣諸方。後至 石門深蒙器可。出住青原僅一紀。示寂日說 偈遺眾曰。昨夜三更過急灘。灘頭雲霧黑漫 漫。一條拄杖為知 己
。擊碎千關與萬關。
[0582a27] 越州天衣法聰禪師高郵人。上堂。幽室寒燈 不假挑。虛空明月徹雲霄。要知日用常無間。 烈焰光中發異苗。因裝普賢大士開光明次。
師登梯秉筆顧大眾曰。道得即為下筆。眾無 對。師召侍者。與老僧牢扶梯子。遂點之。
[0582b03] 遂寧府香山尼佛通禪師。因誦蓮經有省。往 見石門。乃曰。成都喫不得也。遂寧喫不得也。 門拈拄杖打出通忽悟曰。榮者自榮。謝者自
謝。秋露春風好不著便。門拂袖歸方丈。師亦 不顧而出。由此道俗景從得法者眾。
天寧誧禪師法嗣
[0582b09] 西京熊耳慈禪師上堂。般若無知應緣而照。 山僧今日撒屎撒尿。這邊放那邊屙。東西山 嶺笑呵呵。幸然一片清涼地。剛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