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 Yuan Zhu Lin 法苑珠林
Scroll 10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法苑珠林卷第十西明寺沙門釋道世撰
千佛篇第五之三 ◎納妃部第九 (此別六部)
* 述意部
* 灌帶部
* 求婚部
* 疑謗部
* 胎 難部
* 神異部
述意部第一
[0353c10] 夫法身無形隨應而現。機緣萬途故化迹非 一。或離欲而受道。或處染而現權。若不示其 納妃。凡識謗非人種。雖示五欲之境。不改
一心之志。故歷王城之四門。衰老病死之八 苦。乃自嗟曰。人生若此。在世何堪。脫屣尋真 其於斯矣。故維摩經曰。先以欲拘牽後。令 入佛道也。
灌帶部第二
[0353c18] 依因果經云。太子年大。父王勅下餘國。却後 二月八日灌太子頂。皆可來集立為太子。勅 既至已。諸國王及群臣等。至時並皆雲集。看
立太子放大鴻恩。
[0353c22] 長安西明寺道宣律師者。德鏡玄流。業高清 素。精誠苦行。畢命終身。早得從師。五十餘 年。栖遑問道。志在住持。但一事可觀。資成三
寶。緝綴儀範百有餘卷。結集高軌。屬有深 旨。粵以大唐乾封二年仲春之節。身在京師 城南清宮故淨業寺。逐靜修道。年至桑榆。
氣力將衰。專念四生。又思三會。忽以往緣 幽靈顧接。病漸瘳降。勵力虔仰。遂感冥應。 時有諸天四王臣佐。至律師房門。似人行動
蹀足出聲。律師問言。是誰。答言。弟子張瓊。 律師又問。何處檀越。答言。弟子是第一欲界 南天王之第十五子。王有九十一子。英略神
武各御邦都。所統海陸道俗區分。持犯界別。 並親受佛教護持善惡。使遺法載隆積殖其 功也。依經即是護世四王南方毘留離王之
子。常加守衛不徒設也。律師又問。檀越既 不遺德劣故來相看。何故門首不入。答云。 弟子不得師教不敢輒入。律師云。願入就座。
入已禮敬伏坐。律師又問。檀越既篤信三寶。 又受佛屬護持。善來相看。何不現形。答言。 弟子報身。與餘人別。光色又異。驚動眾心。共
師言論足。得不勞現身。律師又問。貧道入 春已來氣力漸弱醫藥無効。未知報命遠近。 答云。律師報欲將盡無煩醫藥。律師又問。定
報何日。答云。可須道時。但知律師不久報 盡。生第四天彌勒佛所。律師又問。同伴是誰。 答云。弟子第三兄張璵。通敏超悟信重釋宗。
撰祇桓圖經百有餘卷。列峙天宮無聞地 府。律師承此告。及踊思尋之請述用開道俗。 又有天人韋琨。亦是南天王八大將軍之一
臣也。四天王合有三十二將。斯人為首。生 知聰慧早離欲塵。清淨梵行修童真業。面受 佛囑弘護在懷。周統三洲住持為最。亡我亡
瑕。殷憂於四部。達物達化。大濟於五乘。所以 四有佛教。互涉頹綱。僧像阽危無非扶衛。屢 蒙展對。曲備嘉猷。歎律師緝敘餘風。聖迹住
持刪約撰集。於是律師。既承靈囑。扶疾筆 受。隨聞隨錄合成十卷。律師憂報將盡。復慮 天人將還。筆路蒼茫。無暇餘事。文字亦復疏
略。但究聖意不存文式。所有要略住持教 迹不決者。並問除疑以啟心惑。合有三千八 百條。勒成十篇。一敘結集儀式。二敘天女偈
頌。三敘付囑舍利。四敘付囑衣鉢。五敘付囑 經像。六敘付囑佛物。七敘結集前後。第八第 九 (此二不成闕於名字) 十敘住持聖迹。律師既親對冥傳。
躬受遺誥。隨出隨欣耳目雖倦不覺勞苦。但 恨知之不早文義不周。今依天人所說。不違 三藏教旨。即皆編錄。雖從天聞還同佛說。
始從二月迄至六月。日別來授無時暫閑。至 初冬十月三日。律師氣力漸微香幡遍空。天 人聖眾同時發言。從兜率天來請律師。律師
端坐。一心合掌。斂容而卒。臨終道俗百有 餘人。皆見香華迎往昇空。律師是余同學。昇 壇之日同師受業。雖行殊薰莜好集無二。若
見若聞。隨理隨事捃摭眾記。簡略要集編錄 條章。並存遺法住持利益也。
[0354b20] 爾時有四天王白宣律師。如來臨涅槃時。與 人天大眾在于香山頂阿耨達池南牛頭精舍 住告大迦葉。汝將須菩提。在須彌山頂吹大
法螺。召集十方十地諸菩薩及聲聞僧。百億 梵釋及四天王等。亦召十方諸佛來集香山。 迦葉隨教。大眾雲集。爾時世尊跏趺而坐。入
金剛三昧定。大地六種震動。又放眉光遍照 大千。經于七日。大眾咸疑不知何緣。世尊從 三昧起。熙怡微笑告諸大眾言。我初踰城始
出宮門。外有揵闥婆王。將領部族。奏百千 天樂。來至我所。即問我言。欲往何所。我答 言。欲求菩提。彼語我言。汝定成正覺。有拘留
孫佛。欲入涅槃時。付囑我金瓶。瓶中有寶 塔盛七寶印。黃金印有二。百白銀印有五。 將付悉達常使我護。若成正覺時我尋來至。
依言受瓶。已不久成道。大梵天王與地神堅 牢。於菩提樹南。以黃金白玉造大金剛壇眾 寶莊嚴。爾時揵闥婆王白十方佛言。我見過
去佛初成道時。咸昇金剛壇。金瓶盛水用灌 佛頂成就法王位。今見釋尊始得菩提。亦如 前佛昇金剛壇。我聞山王下七重青海內有
八功德水。往古諸佛欲昇法王位。皆登金剛 壇用水灌頂。我自往取欲灌釋迦頂。彼揵闥 婆王。開瓶出印塔。將瓶取水。爾時十方諸佛
命我昇壇。我即繞壇三匝。從于南面上。西轉 而北住。至于壇中心。自敷尼師壇。禮十方佛。 諸佛命我。坐入金剛三昧。十方來佛又告娑
竭龍王。汝往大海底寶馬王洲上頻伽羅山 頂。彼有大巖窟。名為金剛藏。用貯輪王鍾。及 貯法王鍾。皆用黃金作。七寶白玉用填其上。
諸佛出世皆用千鍾灌頂之上。輪王出世亦 千鍾灌。汝持佛鍾來。不用輪王者。即盛八功 德水以灌釋迦。爾時龍王承佛教已。即取金
鍾以授十方諸佛。諸佛受已命揵闥婆王。汝 持彼水來瀉我金鍾內。諸佛受已地為六種 震動。十方諸來佛各放白毫光。而彼光明中
歎佛寶功德。我從三昧起亦放眉光。共諸佛 光合成一寶蓋。遍覆大千界。日月星辰大海 諸山及眾生業報蓋中悉現。而是寶蓋中有
百億諸佛土。諸佛命我起立金壇。又禮十方 佛。時十方諸佛。又告和脩龍王。往頻伽山頂。 彼山有窟。藏諸佛座輪王座。皆用黃金作
之。如須彌山。佛座九龍繞之。輪王座五龍繞 之。今法王登位時座。于時十方諸佛。又命 大魔王。及大梵王。共輿佛座來至于金壇上。
諸佛命我坐。我即依言便却踞坐。時十方 諸佛以金鍾盛水用灌我頂。諸佛灌已。次及 四王帝釋魔梵。次第灌之。我灌頂已得淨三
昧。無量佛法一時皆現。地又大動。百億諸魔 皆來降伏。十方諸梵王各執天樂奏佛成道 曲。而諸樂器中皆放光明說六波羅蜜。時揵
闥婆王。將前七寶印來授十方佛。諸佛受 已。印我面七竅。佛又告我言。今印汝七竅。 今具七覺分。最初印面門。為揀擇煩惱及諸
智數。如是耳目鼻等次第印之。又以黃金印 用授十方諸佛。諸佛受已。即印我胸三處。由 獲法印。故證得三空智。解了諸佛法。次持
白銀印。又授十方佛。諸佛受已。即印我頂及 以手足。既得印已證成無漏智。具五分法身。 諸佛印竟。咸舒金色手以摩我頂。我得摩已
證百千三昧。得千法明門。斯等諸佛法我已 久證。為諸眾生故示同輪王相。又示希瑞相。 我頂及手足。皆放五色光明。一一光中具百
千樓觀。我諸分身佛並在樓觀中。皆如我受 印登大法位。我自成道來。常持此瓶塔。未曾 示汝等。今時方現。又佛告普賢大士。開瓶出
寶塔。依命出塔已在世尊前立。世尊起禮塔 已塔門自開。中有真珠觀。其數十三萬。觀別 成一印并金疊毘尼。還有十三萬。中有五比丘
入于滅盡定。佛告文殊。汝取我法角黃金為 釦。至彼比丘所。吹我出世曲及起深定曲。比 丘聞樂音。尋從定起問文殊師利。今何佛興
世耶。答曰。此賢劫中第四釋迦佛。比丘又言。 我是。拘留孫佛聲聞大弟子。彼涅槃時。令我 住此塔內守護諸印等。及至樓至佛方始涅
槃爾時比丘。即從座起遙禮世尊。問訊起居 已又告文殊。彼佛勅我。釋迦臨涅槃時。汝於 諸印中。取二十三印。將付釋迦佛滅度之後
所有遺教。彼時眾生。垢重邪見。不持禁戒。諸 天龍神皆不擁護。令諸四部無有威德。我留 此印與釋迦文佛。令大菩薩於後世中將二
十三印遍印遺法。印彼四部無有毀犯。若樂 讀誦經者。印彼人口無有遺忘。若修定人行 直心者。並用印之。令彼終後屍形不壞。或有
光明。諸惡眾生見如上瑞。皆生欣重心。說是 語已。塔門還自閉之。
求婚部第三
[0355b20] 如佛本行經云。爾時太子漸向長成。至年十 九時。淨飯王為於太子。造三時殿。一者暖殿 以擬隆冬。第二涼殿以擬夏暑。第三中殿用
擬春秋。於後園廣造池臺栽蒔華菓。眾人作 樂隨時侍衛。不可具陳。淨飯王復憶太子初 生之時。相師私陀記為輪王。復記威王復記
成道。作何方便令不出家得紹王位。釋族報 王。今當速為太子別造宮室令諸婇女娛 樂。是則太子不捨出家。而說偈言。
阿私陀所記 決定無移動
諸釋觀立殿 望使不出家
[0355c02] 王復語釋種言。汝等當觀。誰女堪與太子為 妃。爾時五百釋種各各唱言。我女堪為作妃。 王復籌量。忽取他女。說不稱可則成違負。
若語太子終不可道。復更思惟。可以雜寶作 無憂器持與太子令施諸女。密使觀察。看太 子眼目瞻矚在誰。即娉作妃。王即於迦毘城
振鐸唱言。從今已去至七日來。我太子欲見 諸釋女施與一切雜寶種種玩弄無憂之器爾 時一切諸女莊嚴其身。來集宮門欲見太子。
以太子威德大故。不敢正看。但取寶器。各各 低頭速疾而過。寶器盡已。最後一女。波私 吒族釋種大臣摩訶那摩。其女名為耶輸陀
羅。前後侍從圍繞而來。遙見太子駊峨注 睛。徐舉雅步。瞻觀直眄目不斜窺。漸進前 趨來迎太子。如舊相識曾無愧顏。即白太子。
可與我寶。太子報言。汝來既遲皆悉施盡。女 復白言。我有何過。汝令欺我不與寶器。太 子答言。我不欺汝。但汝不及。是時大指邊有
一所著印環。價直百千。從指脫與。耶輸白言。 我於汝邊可止直爾許物耶。太子報言。我之 所著自餘瓔珞任意所取。女復白言。我今豈
可剝脫太子。止可莊嚴太子。作此語已。心不 歡喜。即迴還去。
[0355c25] 爾時世尊成佛已後。尊者優陀夷而白佛言。 云何如來。將身一切無價瓔珞。脫持施與耶 輸陀羅。不能令彼心喜。佛告優陀夷言。至心
諦聽。我當說之。優陀夷言。願為我說。爾時佛 告優陀夷言。我念往昔無量世時。迦尸羅國 內波羅奈城。時有一王。信邪倒見而行治化。
彼王有子。造少罪愆。父王驅擯令出國界。漸 漸行至一天寺中。共婦相隨居停而住。食 糧罄盡。王子游獵殺捕諸蟲以用活命。所獵
之處見一鼉蟲。趁而殺之。即剝其皮。內水 中煮。其欲向熟汁便竭盡。是時王子語其婦 言。肉未好熟。卿更取水。彼王子婦即便取水
婦去已後。王子飢急不能忍耐。即食鼉肉。一 切悉盡不留片殘。時王子婦取水迴還。問其 夫言。此中鼉肉今在何處。王子報言。鼉忽然
還活。今已走去。其婦不信何忽如是。鼉肉 已熟云何能走。婦心不信而意思念。必是我 夫飢急食盡。誑我言走。情壞瞋恨心常不
歡。於後數年其父命終。時諸大臣即迎王子 灌頂為主。既作王已。所得眾寶皆悉與妃。 其妃不悅。王語妃言。何故顏不悅。其夫人 即說偈。以報王言。
最勝大王聽 往昔游獵時
執箭或持刀 射殺野鼉已
剝皮煮欲熟 遣我取水添
食肉不留殘 而誑我言走
[0356a22] 佛告優陀夷。此汝當知。爾時王者我身是也。 其王后者今耶輸是也。我於爾時少許犯觸。 猶今不喜。又佛本行經云。爾時大臣摩訶那
摩。見於太子一切技藝勝妙智能最為上首。 而作是言。唯願大子受我懺悔。我於先時 謂言。太子不解多種技藝。令我心疑不嫁女 與。我今已知。願受我女用以為妃。
爾時 太子。 占良吉日及吉宿時。稱自家資而辦具禮。持 大王勢將大王威而用迎納。耶輸陀羅以諸 瓔珞莊嚴其身。又復共五百婇女相隨而往。
迎取入宮。共相娛樂受五欲樂。是故說偈 言。
耶輸陀羅大臣女 名聞蓋國遠近知
占卜吉日取為妃 迎將來入宮殿內
太子共其受欲樂 歡娛縱逸不知厭
猶如天王憍尸迦 共彼舍脂夫人戲
[0356b09] 爾時世尊於後。最初得成道已。時優陀夷即 白佛言。未審世尊。往昔之時。與瞿多彌釋種 之女。有何因緣。乃能令彼捨諸童子。直取如
來用以為夫。而心娛樂云何而得。爾時佛告 優陀夷言。汝優陀夷。至心諦聽。其瞿多彌釋 種之女。非但今世嫌餘釋童而樂於我。乃往
過去世時亦復如是。不用彼等諸釋童子。取 我為夫。我念往昔。雪山之下多有雜類。無量 無邊諸獸馳游。各各相隨任其所食。時彼獸
中有一牸虎。端正少雙。於諸獸中無比類者。 彼虎如是毛色光鮮。為於無邊諸獸求覓欲 取為對。各各皆言。汝屬我來。汝屬我來。復有
諸獸。自相謂言。汝等且待莫共相爭。聽彼牸 虎自選取誰。即為作偶。彼獸即是我等之 王。時諸獸中有一牛王。向於牸虎而說偈言。
世人皆取我之糞 持用塗地為清淨
是故端正賢牸虎 應當取我以為夫
[0356b26] 是時牸虎向彼牛王。說偈答言。
汝項斛領甚高大 止堪駕車及挽犁
云何將此醜身形 忽欲為我作夫主
[0356b29] 是時復有一大白象。向於牸虎。而說偈言。
我是雪山大象王 戰鬪用我無不勝
我既有是大威力 汝今何不作我妻
[0356c03] 是時牸虎。復以偈答彼白象言。
汝若見聞師子王 膽讋驚怖馳奔走
遺失 屎 屎狼藉去 云何堪得為我夫
[0356c06] 爾時彼中有一師子。諸獸之王。向彼牸虎。而 說偈言。
汝今觀我此形容 前分闊大後纖細
在於山中自恣活 復能存恤餘眾生
我是一切諸獸王 無有更能勝我者
若有見我取聞聲 諸獸悉皆奔不住
我今如是力猛壯 威神甚大不可論
是故賢虎汝當知 乃可為我作於婦
[0356c14] 時彼牸虎向師子王。而說偈言。
大力勇猛及威神 身體形容甚端正
如是我今得夫已 必當頂戴而奉承
[0356c17] 爾時佛告優陀夷言。汝優陀夷。應當悟解。彼 時師子諸獸王者即我身是。時彼牸虎者今 瞿多彌釋女是也。時彼諸獸現今五百釋童
子是。當於彼時。其瞿多彌已嫌諸獸。意不願 樂。聞我說偈即作我妻。今日亦然。捨諸釋 種五百童子。既嫌薄已取我為夫。又因果經
云。時太子至年十七。王集諸臣而共議言為 訪索婚。有一釋種婆羅門。名摩訶那摩。其人 有女名耶輸陀羅。顏容端正聰明智慧賢才
過人。人禮備舉。有如是德。故索為妃。太子雖 納為妃。然常與妃行住坐臥。未曾有世俗之 意。但修禪觀。又普曜經云。時諸力士釋種長
者啟王。若太子作佛斷聖王種。王曰。何所 有玉女宜與太子為妃。以權方便令當試之。 使上工匠玄端金像以書文字。女人德義如 吾所流能應 聘
耳。王告左右梵志。入迦夷衛 國。偏瞻周行覩一玉女。淨猶蓮華類玉女 寶。是執杖釋種女名俱夷。見太子奇異才術。 以女俱夷為菩薩妃。又年十七。王為納妃。
簡選數千。最後一女。名曰裘夷。端正第一 神義備舉。是則宿命賣華女也。雖納為妃久 而不接。婦人情欲有附近心。太子曰。汝却
女人有污垢必污此褻。婦不敢近。諸女咸疑 太子不男。太子以手指妃腹曰。却後六年爾 當生男。遂以有娠。又五夢經云。太子有三妃。
第一妃姓瞿曇氏。是舍夷長者女。長者名 水光。其婦名餘明。婦居近邊城。生女之時 日將欲沒。餘明照其家內皆明。因立字之瞿 夷 (此云明女)
即是太子第一妃也。第二妃生羅雲 名耶檀。亦名耶輸。其父名移施長者 (案瑞應本起善權眾
經及智度論。並云。羅睺羅是第二耶輸生。依五夢十二游經等云。第一妃生。十二游經。前無如是。復闕流通。 恐是西方諸羅漢。別集釋前卷已會之)
第三妃名鹿野。其父名釋長 者。太子以三妃。故白淨王為立三時殿 (依西方。 一年立為三時。春夏冬。不別立秋。用四月為一時。故云三時殿也) 殿別有二萬
婇女。以娛樂太子。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