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Collection of records concerning the Chinese Buddhist Canon (Chu San Zang Ji Ji) 出三藏記集

Scroll 1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出三藏記集卷第十一
建初寺沙門僧祐

* 中論第一 長安僧叡
* 中論第二 曇影法師
* 百論第三 僧肇法師
* 十二門論第四 長安僧叡
* 成實論第五 後記
* 成實論第六 
* 成實論第七 
* 訶梨跋摩第八 江陵玄暢
* 菩薩波羅提木叉後記第九 未詳作者
* 比丘尼戒本末第十 
* 比丘大戒第十一 
* 大比丘二百六十三部第十二竺曇無蘭
* 關中二種夏坐十二雜事第十三
* 摩得勒伽後記第十四 後記
* 善見律毘婆沙第十五 
* 千佛名號第十六 賢劫經 竺曇無蘭

中論第一

僧叡

[0076c15]中論五百龍樹菩薩其實不盡
其實菩薩行道倒見三界耿介
故知大覺在乎不足有無一道不盡未可中途道俗
菩薩是以龍樹大士中道使諮詢蕩蕩
可謂玄門宇內甘露茅茨
區區靈鷲而今而後云天
學者無不以為不少天竺梵志青目
深法不雅其中重者法師左右未盡百論斯文
大智釋論淵博十二四者日月無不不能釋手
豈期

中論第二

法師

[0077a16]無相無心至人無心妙慧無相內外
其間然則名數
是故如來真覺大乘空法適當不二
末葉之中膚淺不明便罪福使有無生滅
大士龍樹無生忍遺教故作折中立論無言不窮無法
不盡會通二諦真諦無有俗諦無有
斷滅見名曰問答所以作者大意
中觀心論(羅什法師弘始十一)。

百論第三

釋僧肇

[0077b11]百論聖心真諦泥洹八百餘年出家大士提婆氣高當時
三藏十二法城于時外道異端逼真正道聖教陵遲
沈淪故作所以大明是以正化邪道
淵玄文義婉約制作婆藪開士明慧
訓釋使宣流
失真天竺沙門鳩摩羅什器量不可
以為心要方言躊躇乖迕大秦風韻
內外大道時務法言不輟良多弘始年歲壽星沙門
正本使無間二十五十以為無益
君子

十二門論第四

僧叡法師

[0077c11]十二門論實相折中道場十二大數開通
不盡不窮殊致殊致大士是以龍樹
十二十二有無無不有無造化
在乎可以幾乎幾乎虛實得失無際無際造次
一致道場佛地恢恢可謂無間宇內有無域外
學者以南大覺夢境如是
日用歲計不勝敬仰之至
以此(羅什法師弘始十一)。

成實論第五



[0078a07]大秦弘始十三年歲九月尚書來年九月十五外國法師拘摩羅耆婆自傳筆受

成實論第六



[0078a12]成實論十六羅什法師長安筆受曇影使自轉依舊永明十月文宣王
招集京師學名五百法師謝寺法師使研覈幽微安樂
法師二部七百十誦律志念四眾淨業大乘經淵深滿正法樞紐近世
次等論師成實簡繁要略使正月二十
三業不及三十二十而已流通使

成實論第七



[0078a29]數論出乎一音其所莫不足以名數方等契闊不可
成實論三乘因位解惑凡聖其中本位抑揚優柔
[@]自發至道其中二百莫不出於邪門
陳規為著正經無染異學雖則是以
大典發跡無不本期重趼
廣義泥洹法華維摩勝鬘至於大品精義十住
處於使大典榛蕪成實既有不可學者流於
成實學士方等
學者使典故好學相得道心隨喜

訶梨跋摩第八

江陵玄暢

[0078b29]訶梨跋摩樞機後進荊州事跡

[0078c03]訶梨跋摩師子泥洹九百中天竺婆羅門變通
圍陀陰陽提舍高論承習心要遇見梵志
薩婆多部達摩沙門摩羅弟子非凡迦旃延阿毘曇
眾經三藏要目專精尋究悟道不遠於是跋摩文義
名相常情先達如今支離
名相以為先聖適時之中三藏九流方知五部
迦旃使歸宗繁文不振
道者洪範敏捷懸河于時
他日本末值此如何過人吾等經論
意謂自足可知何為相與情深世宗
不能廢舊問道少年何者自然五部自來千載
正法跋摩異學不同所以五部先師
以免雷同跋摩廣心傲然忘懷擇木僧祇
巴連弗遵奉大乘五部跋摩超群相與方等銳意九部採訪
於是百家五部異端考覈迦旃延歸本
成實三藏大明極為二百旬日之間
摩竭于時天竺外道論師弟子明鑒崇敬三寶
杖策直至摩竭不悅境內國師英豪高名跋摩
奉迎跋摩便外道于時外道志氣傲然大宗
繁文簡旨斬首跋摩
對曰所以無知
外道退無知於是
臣民國師舊居
歸正弘教乖迕濁亂宣告像教大宗使八方
跋摩絕倫超群經籍三藏五部
其所其所明辯眾說於是方名異見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