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alog of the Inner Canon of the Great Tang Dynasty 大唐內典錄
Scroll 9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唐內典錄卷第九京師西明寺釋氏撰
歷代眾經舉要轉讀錄第四
[0312c23] 序曰。觀夫大聖乘機敷說聲教。離惱為本不 在曲繁。故半頌八字。號稱開空法道。一四句 偈。喻以全如意珠。廣讀多誦。未免於生源。常
不說法。乃聞於具足。是以法行比丘。形于大 集之典。捨栰明況。備之般若至乘。斯道顯 然由來不沒。會西明寺真懿律師。博見識機
通鑒時俗。欲興法藏歲別轉持。然以重譯廣 文多生倦怠。告余此致因而演之。然則頃代 轉讀多陷廣文。識鈍情浮彌嫌觀博。此並在
人勤惰。豈以卷部致懷。何以知耶。故心薄淡 者。望卷大而眉顰。意專精者。見帙多而意 勇。據斯以論。考性欲之康衢也。原夫五濁交
運四惑現行。聖賢晦迹是稱遭命。不可約之 以一揆。固得引之以殊途。故知天挺英靈不 局言方。陶誘中流存學必假善說津梁。夫以
廣略二教。無興極聖之言。知幾其神。已明 恒俗之訓。今則去其泰甚隨務行藏。舉大部 而攝小經。撮本根而捨枝葉。文雖約而義廣。
卷雖少而意多。能使轉讀之士。覽軸日見其 功。行福清信。開藏歲增其業。此則卷卷常度。 無負施之譏訶。品品情欣。絕厭法之深咎。事
不獲已觀機而立。此篇撫應長慨摧折。一何 若此。豈不聞龍海藏錄。竟夏尋而不周。鐵圍 結法。億象負之莫盡。沮渠巖窟。恒鎮十二寶
乘。那伽幽寺。常住億千聖範。東流震旦萬不 一來。而厚夜沈冥重於厭怠。無明障深。輕於 博觀。自可悲哉。且生滅催切。命報泫露之光。
心相不留。興言飛電之頃。隨聞教旨即用循 身。略得時緣便依領觀。何暇廣尋聞海通覽 法門。故論云。智者應修道剋獲解脫果。然後
以多聞而作妙瓔珞。然則凡小使性互有不 同。自慨不能靜坐思微。則須披讀經論開決 耳目。分解性靈道揚理義。識邪正之方隅。
陶化未聞。揚佛宗之位致。此則宅生推日不 負遣寄。茲篇成樹同存有歸云爾。
[0313a29] 大乘經本七百九十卷一萬三千七十九紙
* 大乘律本三十二卷四百三十紙
* 大乘論本四百四十五卷八千一百一十五 紙
* 都合大乘經律論合三百三十七部 (一千二百六十七卷 二萬一千六百二十五紙) 。
大乘經正本
[0313b06] 二百五十四部
* 大方廣佛華嚴經 (六十卷或五十卷一千八十七紙紙二十八行)
[0313b08] 東晉義熙年佛陀跋陀羅於楊都譯
[0313b09] 右一經。前後異譯。一十四部。所謂度世漸 備信力十住興顯羅伽住法本業兜沙佛藏 等。並抄略本部。支品流行。文或出沒義理
無異。故非所錄。
* 大般涅槃經 (四十卷或三十六卷七百二十紙)
[0313b14] 北涼沮渠玄始年曇無讖於涼都譯
[0313b15] 右一經五譯。支條不具。未足通行。故舉上 經總攝餘部。
*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四十卷或三十卷六百一十九紙)
[0313b18] 後秦弘始年羅什於常安逍遙園西明閣譯
[0313b19] 右一經。前後十譯。謂放光光讚道行小品。 各有新舊。明度無極遺日抄品。重沓罕 尋。舉前以統大義斯盡。玉華後譯大般若
者。斯乃明佛一化十有六會。依會敷說六 百許卷。可謂智度大道佛從來。智度大海 無涯極。得在供養難用常行。故羅什譯論 千卷有餘。秦人所傳十分略九。今則通貫
彼此隨時制宜。
* 大方等大集經 (六十卷或五十八卷一千一百五十紙)
[0313b28] 北涼曇無讖譯前三十卷
[0313b29] 北齊隋時耶舍譯後三十卷
[0313c01] 右一經。前後一十四譯。所謂大哀空藏寶 髻寶女無盡意阿差末寶星淨行自在王奮 迅王須彌藏無言童子等。並錄本經之別
品。後人隨部別行。今總會通重本。未足 開其後代。
* 大威德陀羅尼經 (二十卷二百六十五紙)
[0313c07] 隋開皇年闍那崛多於京師大興善寺譯
* 法炬威德陀羅尼經 (二十卷三百紙)
[0313c09] 隋大業年達摩笈多於東都上林園翻經 舘譯
* 大菩薩藏經 (二十卷四百一十紙)
[0313c12] 唐貞觀年玄奘於京師弘福寺譯
* 菩薩瓔珞經 (十二卷或十四卷三百三十七紙)
[0313c14] 前秦建元年竺佛念於長安譯
* 菩薩見實三昧經 (十四卷二百三十八紙)
[0313c16] 後齊天保年耶舍於鄴都譯
* 佛名經 (十二卷二百四十七紙)
[0313c18] 後魏天平年菩提留支於鄴下譯
* 月燈三昧經 (十一卷或十卷二百二紙)
[0313c20] 後齊天統年耶舍於鄴下譯
* 賢劫經 (十三卷一百九十五紙)
[0313c22] 西晉元康年竺法護於長安譯
* 華手經 (十三卷二百二十五紙)
[0313c24] 後秦弘始年羅什於常安譯
* 十住斷結經 (十卷二百五十四紙)
[0313c26] 前秦建元年竺佛念於長安譯。
* 大灌頂經 (十二卷或九卷一百一十二紙)
[0313c28] 東晉元帝年帛尸利蜜多於楊都譯
* 觀佛三昧經 (十卷或八卷一百五十九紙)
[0314a01] 宋永初年佛陀跋陀羅於楊都譯
* 悲華經 (十卷一百九十四紙)
[0314a03] 北涼玄始年曇無懺於涼都譯
[0314a04] 右一經。再譯。稱大悲分陀利經八卷。失翻 人代。文義大同於前。
* 大方等菩薩念佛三昧經 (十卷一百三十二紙) 隋大業年笈多於東都上林園翻經舘譯
[0314a08] 右一經。前譯稱念佛三昧經六卷。宋大明 年功德直楊都翻出。二本大同。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十卷一百七十一紙)
[0314a11] 唐永徽年玄奘於京師慈恩寺譯
[0314a12] 右一經前譯。稱大方廣十輪經八卷。失翻 人代。文義分明。二本大同。
* 妙法蓮華經 (七卷一百四十八紙)
[0314a15] 後秦弘始年羅什於常安譯
[0314a16] 右一經西晉竺。法護初譯稱正法。華經十 卷。隋大業年。笈多後譯。加藥草品之五紙。 諸呪並異。移囑累品在後。隨機所尚無減 秦翻。
*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四卷九十二紙)
[0314a21] 宋元嘉年求那跋陀羅於楊都譯
[0314a22] 右一經。後魏菩提留支晚譯。稱入楞伽經 十卷。文相乃多。義理如舊。
* 五千五百佛名經 (八卷一百一十六紙)
[0314a25] 隋開皇年耶舍於京師興善寺譯
* 大方便佛報恩經 (七卷一百二十四紙)
[0314a26] 失譯人時代
* 大薩遮尼乾子經 (七卷或八卷一百三十一紙)
[0314a28] 後魏正光元年菩提留支於鄴都譯
[0314a29] 右一經。前譯云。菩薩行方便神化經三卷。 失譯人時代。二本大同。
* 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 (七卷一百二十一紙)
[0314b03] 陳時外國王子月婆首那於九江郡譯
* 金光明經 (六卷或八卷一百一十五紙)
[0314b05] 北涼曇無讖譯。前四卷陳真諦譯後經
* 寶雲經 (七卷一百紙)
[0314b07] 梁天監年曼陀羅於楊都譯
* 法集經 (六卷或七卷一百二十二紙)
[0314b09] 後魏延昌四年菩提留支於洛都譯
* 菩薩處胎經 (五卷一百一十三紙)
[0314b11] 前秦建元年竺佛念於長安譯
* 大悲經 (五卷八十八紙)
[0314b13] 後齊天統年耶舍於鄴都譯
* 大集賢護菩薩經 (五卷或六卷九十二紙)
[0314b15] 隋開皇年耶舍於大興善寺譯
* 大雲經 (六卷九十二紙一名大方等無相經)
[0314b17] 前秦竺佛念譯。寶昌錄云。曇無讖於涼 都譯
* 密迹金剛力士經 (五卷一百一十二紙)
[0314b20] 西晉竺法護譯
* 大方等陀羅尼經 (四卷六十二紙)
[0314b22] 北涼釋法眾於高昌郡譯
* 海龍王經 (四卷七十三紙)
[0314b24] 北涼曇無讖於涼都譯
* 央掘摩羅經 (四卷七十八紙)
[0314b26] 宋元嘉年求那跋陀羅於楊都譯
* 無所有菩薩經 (四卷六十紙)
[0314b28] 隋開皇年笈多等於興善寺譯
* 僧伽吒經 (四卷五十一紙)
[0314c01] 後魏月婆首那王子於鄴都譯
* 觀察諸法經 (四卷六十紙)
[0314c03] 隋開皇年崛多等於興善寺譯
* 七佛神呪經 (四卷七十紙)
[0314c04] 失譯
* 大樹緊那羅王問經 (四卷六十五紙)
[0314c06] 後秦弘始年羅什於常安譯
[0314c07] 右一經。後漢支讖前譯。稱屯真所問經。 二卷。在文隱質於義大同。
* 持世經 (四卷七十五紙一名法印經)
[0314c10] 後秦弘始年羅什於常安譯
[0314c11] 右一經。西晉竺法護初譯。稱持人所問經。 四卷。二本大同。
* 弘道廣顯三昧經 (四卷五十三紙)
[0314c14] 西晉永嘉年竺法護於長安譯
[0314c15] 右一經。竺法護初譯。稱阿耨達龍王經。三 卷。同本異譯。存於一經。
* 菩薩本行經 (三卷五十二紙)
* 稱揚諸佛功德經 (三卷五十五紙)
[0314c19] 後秦弘始年羅什譯
* 菩薩藏經 (三卷六十一紙)
[0314c21] 後秦羅什譯
* 力莊嚴三昧經 (三卷四十六紙)
[0314c23] 隋開皇年耶舍於興善寺譯
* 須真天子經 (三卷或四卷四十六紙)
[0314c25] 西晉太始年竺法護於長安譯
* 首楞嚴三昧經 (三卷或二卷五十一紙)
[0314c27] 後秦羅什譯
* 般舟三昧經 (三卷或二卷四十七紙)
[0315a01] 西晉竺法護譯
* 普超三昧經 (三卷六十七紙)
[0315a03] 西晉太康年竺法護於長安譯
[0315a04] 右一經。後漢支讖初譯。稱阿闍世王經。二 卷。文義無爽。且存後譯。
* 等集眾德三昧經 (二卷或三卷四十九紙)
[0315a07] 西晉竺法護譯
[0315a08] 右一經與集一切福德三昧經同本異譯。
* 大方等善住意天子問經 (四卷六十八紙)
[0315a10] 隋大業年笈多於東都翻經舘譯
[0315a11] 右一經。三譯。西晉竺法護譯。稱如幻三昧 經。二卷。後魏留支譯。稱聖善住問經。三 卷。文理大同。故存後出。
* 廣博嚴淨不退轉法輪經 (四卷或六卷七十八紙)
[0315a15] 宋元嘉年智嚴等於楊都譯
[0315a16] 右一經。三譯。西晉竺法護譯稱阿惟越致 遮經。三卷。又異譯稱不退轉法輪經。並同 本異出。
* 思益梵天問經 (四卷八十二紙)
[0315a20] 後秦羅什譯
[0315a21] 右一經。三譯。西晉法護譯。為持心梵天 問經。四卷。或云等御諸法經等。後魏菩 提留支譯。稱勝思惟天問經。六卷。文理大
同。隨時尚者。思益為重。
* 佛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 (二卷或三卷三十六紙)
[0315a26] 西晉太康年竺法護譯
[0315a27] 右一經。西晉安法欽譯。為道神足變化經。 四卷。同本異翻。
* 解深密經 (五卷七十三紙)
[0315b01] 唐貞觀年玄奘於京師慈恩寺譯
[0315b02] 右一經。四譯。初宋時求那跋陀羅出名相 續解脫經。陳時真諦出。名解節經。文略不 具。與後魏留支所譯深密解脫經同。故存 後本為定。
* 維摩詰所說經 (三卷六十一紙)
[0315b07] 後秦羅什於常安逍遙園渭陰譯
[0315b08] 右一經。三譯。吳時支謙所譯。為毘摩羅 鞊經。二卷。唐玄奘所譯。為說無垢稱經。 六卷。繁略折衷難逮秦翻。終是周因殷禮 損益可知云。
* 諸法無行經 (二卷三十一紙)
[0315b13] 後秦羅什譯
[0315b14] 右一經。再譯隋崛多所翻。為諸法本無經。 三卷。詞力未足同本故略。
* 無極寶三昧經 (一卷三十紙)
[0315b17] 西晉永嘉年竺法護譯
[0315b18] 右一經。再譯。異翻一本云寶如來三昧經。 二卷。失譯人代。文同故略。
* 方等泥洹經 (二卷三十五紙)
[0315b21] 東晉佛陀跋陀羅共法顯於楊都譯
[0315b22] 右一經。三翻。異譯為哀泣經。二卷。隋時崛 多譯。為四童子經。三卷。文無以異。故存晉 本。
* 慧上菩薩問太善權經 (二卷三十紙) 西晉太康年竺法護譯
[0315b27] 右一經。二本。西晉天竺居士竺難提譯。稱 大乘方便經。三卷。既同前本。故略不出。
* 文殊師利現寶藏經 (三卷四十三紙)
[0315c01] 西晉太始年竺法護譯
[0315c02] 右一經。又譯云大方廣寶篋經。三卷。不顯 人代。文同故略。
* 等目菩薩問三昧經 (二卷或三卷五十一紙)
[0315c05] 西晉竺法護譯
* 明度五十挍計經 (二卷四十紙)
[0315c07] 後漢安世高譯
* 菩薩瓔珞本業經 (二卷十八紙)
[0315c09] 前秦竺佛念於長安譯
* 護國菩薩經 (二卷四十二紙)
[0315c11] 隋開皇年崛多等於大興善寺譯
* 超日明三昧經 (二卷四十六紙)
[0315c13] 西晉太始年竺法護譯
* 月上女經 (二卷二十七紙)
[0315c15] 隋開皇年崛多譯
* 中陰經 (二卷二十七紙)
[0315c17] 前秦竺佛念譯
* 須彌藏經 (二卷四十八紙)
[0315c19] 後齊耶舍於鄴都譯
* 佛華嚴入如來不思境經 (二卷二十一紙)
[0315c21] 隋開皇年崛多等於興善寺譯
* 大法鼓經 (二卷三十一紙)
[0315c23] 宋求那跋摩於楊都譯
* 諸佛要集經 (二卷三十三紙)
[0315c25] 西晉竺法護譯
* 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 (二卷三十四紙)
[0315c27] 西晉永熙年竺法護於洛陽譯
* 濡首無上清淨分衛經 (二卷二十七紙一名決了諸法如幻三昧經)
[0315c29] 宋時翔公於南海郡譯
* 大乘同性經 (二卷三十九紙)
[0316a02] 後周天和年崛多共僧安於長安譯
* 阿閦佛國經 (二卷三十八紙一名佛剎菩薩學成經)
[0316a04] 後漢建和年支讖於洛陽譯
* 蓮華面經 (二卷三十三紙)
[0316a06] 隋開皇年耶舍譯
* 大乘譬喻王經 (二卷三十三紙)
[0316a08] 隋開皇年崛多等於興善寺譯
* 迦葉經 (二卷二十九紙)
[0316a10] 後魏月婆首那王子於洛陽譯
* 孔雀王陀羅尼經 (二卷三十二紙)
[0316a12] 梁僧伽婆羅於楊都占雲舘譯
* 發覺淨心經 (二卷二十七紙)
[0316a14] 隋開皇年崛多等於興善寺譯
* 無上依經 (二卷三十一紙)
[0316a16] 陳真諦於廣州譯
* 移識經 (二卷三十三紙)
[0316a18] 隋開皇年崛多等興善寺譯
* 未曾有經 (二卷四十紙)
[0316a20] 南齊曇景於楊都譯
* 大方廣如來性經 (二卷或三卷五十一紙)
* 不思議功德經 (二卷或四卷三十八紙)
* 大吉義呪經 (二卷或四卷三十八紙)
* 菩薩夢經 (二卷三十四紙)
* 文殊師利問經 (二卷四十九紙)
* 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二卷二十八紙)
* 法界體性無分別經 (二卷二十四紙)
* 密迹金剛力士經 (二卷三十六紙)
* 大方廣如來祕藏經 (二卷三十四紙)
* 善臂菩薩所問經 (二卷二十六紙)
* 大淨法門經 (一卷二十四紙)
[0316b05] 西晉竺法護譯
[0316b06] 右一經。隋耶舍又譯。為大莊嚴法門經。二 卷。文義大同。
* 順權方便經 (三卷或一卷二十七紙一名轉女身菩薩經)
[0316b09] 西晉竺法護譯
[0316b10] 右一經。宋時法海又譯。稱樂瓔珞莊嚴方 便經。一卷。文同不錄。
* 大雲輪請雨經 (二卷二十八紙)
[0316b13] 隋開皇年耶舍譯
[0316b14] 右一經。三譯。初後周崛多譯。稱大雲請雨 經。後隋崛多又譯。加大方等字。意同故 略。
* 如來莊嚴智光入佛境經 (一卷三十四紙)
[0316b18] 後魏菩提留支於洛都譯
[0316b19] 右一經三譯。梁時僧伽婆羅出者名度諸 佛境智嚴經。又別譯加智慧光嚴經。同本 異譯。
* 德護長者經 (二卷二十六紙)
[0316b23] 隋開皇年耶舍於長安譯
[0316b24] 右一經。三譯。初晉竺法護翻出。名月光童 子經。一卷。又別譯云申日經。文同故略。
* 善思童子經 (二卷二十紙)
[0316b27] 隋開皇年崛多譯
[0316b28] 右一經。三譯。初名大方等頂王。亦名維摩 詰子問經。後又出云大乘頂王經。文相大 同。
* 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 (一卷二十五紙)
[0316c04] 西晉竺法護譯
[0316c05] 右一經。三譯。初後漢安玄出。名法鏡經。後 魏僧鎧出。名郁伽問經。文理大同。
* 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二卷六十紙)
[0316c08] 魏時帛延譯
[0316c09] 右一經。三譯。吳時支謙出者。名阿彌陀經。 二卷。西晉竺法護出者。名無量壽經。二卷。 文理無異。故略。
* 虛空孕菩薩經 (二卷三十紙)
[0316c13] 隋開皇年崛多譯
[0316c14] 右一經。四譯。後秦佛陀耶舍出者。名虛空 藏神呪經。宋時曇摩蜜多出。名觀空藏菩 薩經。又別譯為虛空藏經。廣略殊文。義同 一揆。
* 緣生經 (二卷二十三紙) 隋大業年笈多於東都上林園譯
[0316c20] 右一經。再譯。唐玄奘出。名分別緣起經。 二卷。雖言巧妙尋者易廻。
* 東方最勝燈王如來經 (十三紙已下一百四十八單經)
[0316c23] 隋開皇年崛多於大興善寺譯
* 諸法最上王經 (二十二紙)
[0316c25] 隋開皇年崛多譯
* 成具光明定意經 (二十二紙)
[0316c27] 後漢靈帝時支曜譯
* 太子須大拏經 (十六紙)
[0316c29] 西秦乞伏國仁時法堅譯
* 太子慕魄經 (五紙)
[0317a02] 西晉竺法護譯
* 須賴經 (十九紙)
[0317a04] 吳黃武年支謙譯
* 金色王經 (八紙)
[0317a06] 後魏般若留支於洛都譯
* 獨證自誓三昧經 (八紙一名如來自誓三昧)
[0317a08] 西晉竺法護譯
* 摩訶摩耶經 (二十五紙)
[0317a10] 南齊曇景於楊都譯
* 大方等如來藏經 (九紙)
[0317a12] 東晉義熙年佛陀跋陀羅於楊都譯
* 如來方便善巧呪經 (十紙)
[0317a14] 隋開皇年崛多譯
* 勝鬘師子吼一乘方便經 (十九紙)
[0317a16] 宋元嘉年求那跋陀羅於楊都譯
* 須摩提經 (八紙一名須摩提菩薩經)
[0317a18] 西晉竺法護譯
* 希有挍量功德經 (六紙)
[0317a20] 隋開皇年崛多譯
* 梵女首意經 (六紙)
[0317a22] 西晉竺法護譯
* 差摩婆帝受記經 (四紙)
[0317a24] 後魏留支於洛都譯
* 月明菩薩經 (三紙)
[0317a26] 吳黃武年支謙譯
* 滅十方冥經 (六紙)
[0317a28] 西晉元熙年竺法護譯
* 出生菩提心經 (十一紙)
[0317a30] 隋開皇年崛多於興善寺譯
* 普門品經 (十二紙)
[0317b02] 西晉太康年竺法護譯
* 商王天子經 (十六紙)
[0317b04] 隋開皇年崛多於興善寺譯
* 心明經 (三紙)
[0317b05] 西晉竺法護譯
* 月燈三昧經 (十紙一名文殊師利十事行經一名建慧三昧經)
[0317b07] 宋時先公譯
* 不思光菩薩所說經 (十二紙一名無思光孩童菩薩經)
[0317b09] 西晉竺法護譯
* 文殊師利問菩薩署經 (二十紙一名問署經)
[0317b11] 後漢靈帝時支讖譯
* 德光太子經 (十九紙一名須賴問德光太子經)
[0317b13] 西晉太始年竺法護於長安譯
* 施燈功德經 (十四紙)
[0317b15] 後齊耶舍於鄴下譯
* 菩薩呵色欲經 (二紙)
[0317b17] 後秦弘始年羅什於常安譯
* 人本欲生經 (十四紙又竺法護出人所從來經失本)
[0317b19] 後漢桓帝時安世高譯
* 不增不減經 (六紙)
[0317b21] 後魏留支譯 (時以正光年於洛陽出)
* 佛語經 (三紙)
[0317b22] 後魏留支譯
* 無字寶篋經 (六紙)
[0317b23] 後魏留支譯
* 師子吼經 (五紙)
[0317b25] 後魏菩提留支共佛陀扇多譯
* 十法經 (二十紙)
[0317b27] 梁普通年僧伽婆羅於楊都譯
* 不必定入印經 (二十一紙)
[0317b28] 後魏留支譯
* 十二佛名神呪經 (六紙)
[0317c01] 隋開皇年崛多譯
* 魔逆經 (十八紙)
[0317c03] 西晉太康年竺法護譯
* 濟諸方等學經 (十四紙)
[0317c05] 西晉竺法護譯
* 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六紙)
[0317c07] 西晉竺法護譯
* 內藏百寶經 (八紙)
[0317c09] 後漢靈帝時支讖譯
* 大方廣總持經 (十三紙)
[0317c11] 隋開皇年毘尼多留支譯
* 彌勒問本願經 (八紙)
[0317c13] 西晉竺法護譯
* 文殊般若波羅蜜經 (二十二紙)
[0317c15] 梁天監年曼陀羅於楊都譯
* 堅固女經 (六紙)
[0317c17] 隋開皇年耶舍譯
* 演道俗業經 (九紙)
[0317c19] 西秦法堅於河南譯
* 菩薩生地經 (三紙一名差摩竭經)
[0317c21] 吳黃武年支謙譯
* 私呵三昧經 (十一紙一名菩薩道樹一名道樹三昧)
[0317c23] 吳黃武年支謙譯
* 寶網經 (二十二紙一名寶網童子經)
[0317c25] 西晉竺法護譯
* 百佛名經 (六紙)
[0317c27] 隋 開皇年耶舍譯
* 無量義經 (十七紙)
[0317c29] 南齊建元年曇無耶舍於廣州譯
* 觀彌勒上生兜率經 (八紙)
[0318a02] 北涼沮渠安陽侯京聲譯
* 觀無量壽經 (十六紙)
[0318a04] 宋元嘉年畺良耶舍於楊都譯
* 觀普賢行法經 (十六紙)
[0318a06] 宋元嘉年曇無蜜多於楊都譯
* 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十九紙)
[0318a08] 宋元嘉年畺良耶舍譯
* 請觀世音消災經 (十一紙)
[0318a10] 宋時外國舶主竺難提譯
* 觀世音授記經 (十四紙)
[0318a12] 宋時曇無竭於楊都譯
* 鹿母經 (四紙)
[0318a13] 西晉竺法護譯
* 鹿子經 (三紙)
[0318a14] 吳建興年支謙譯
* 除恐災患經 (十五紙)
[0318a15] 魏時帛延譯
* 溫室洗浴眾僧經 (三紙)
[0318a17] 西晉竺法護譯
* 四不可得經 (四紙)
[0318a18] 西晉竺法護譯
* 福田經 (六紙一名諸德福田經)
[0318a20] 西晉法炬共法立譯
* 出家功德經 (五紙)
[0318a21] 吳時支謙譯
* 入法界體性經 (十紙)
[0318a23] 隋開皇年崛多等於興善寺譯
* 彌勒成佛經 (十七紙)
[0318a25] 西晉竺法護譯
[0318a26] 右一經。三譯。後秦羅什譯。為彌勒下生。文 乃流便事義闕略。又人別譯為彌勒來時 經。三紙許。詞理不具。故存前本。
* 不空羂索神呪經 (十二紙)
[0318b01] 唐玄奘譯
[0318b02] 右一經。與前隋崛多出為不空羂索經同 本。
* 無量壽佛經 (五紙)
[0318b05] 後秦弘始年羅什譯
[0318b06] 右一經。三譯。與宋時求那跋陀羅所出。小 無量壽。及唐玄奘所出。稱讚淨土攝受經。 同本。故不兩出。
* 藥師琉璃光經 (十三紙未廣尋者多以為疑經)
[0318b10] 宋鹿野寺沙門譯出
[0318b11] 右一經。三譯。與隋笈多出藥師本願經同。 又與唐玄奘所出者不異。
* 老母經 (二紙亦名老女人經)
[0318b14] 吳時支謙譯
[0318b15] 右一經。與人別譯老母六英經同。不可雙 行。隨存一本。餘經例然。
* 文殊尸利行經 (七紙)
[0318b18] 隋開皇年崛多譯
[0318b19] 右一經。與後魏留支譯文殊巡行經同本。
* 金剛場陀羅尼經 (十四紙)
[0318b21] 隋開皇年崛多譯
[0318b22] 右一經。與後魏扇多所出金剛上味經同。
* 善恭敬經 (七紙)
[0318b24] 隋開皇年崛多譯
[0318b25] 右一經。與扇多所出正恭敬經同。
* 得無垢女經 (二十五紙)
[0318b27] 後魏瞿曇留支於鄴都譯
[0318b28] 右一經。三譯。與離垢施女經無垢施菩薩 應辯經同。
* 無畏德女經 (十五紙)
[0318c02] 後魏元象年佛陀扇多譯
[0318c03] 右一經。與西晉法護出阿闍世王阿術菩 薩經同。
* 尊勝入諸門陀羅尼經 (十七紙)
[0318c06] 後齊居士萬天懿鄴都譯
[0318c07] 右一經。與法堅所出無涯持法門經同。
* 大威燈光仙問疑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