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hāratnakūṭasūtra (The Great Treasures Collection Sūtra) 大寶積經
Scroll 4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寶積經卷第四十二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菩薩藏會第十二之八尸波羅蜜品第七之一
[0242a07] 爾時佛告舍利子:「云何菩薩摩訶薩尸羅波羅蜜多?菩薩摩訶薩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依此勤修行菩薩行。舍利子!菩薩摩訶薩行尸羅波羅蜜多故,有三種妙行。何等為三?一者身妙行,二者語妙行,三者意妙行。舍利子,何等名為身妙行、語妙行、意妙行耶?舍利子!所謂菩薩摩訶薩遠離殺生、離不與取、離欲邪行,是名身妙行。舍利子!菩薩摩訶薩遠離妄語、遠離離間語、遠離麁惡語、遠離綺語,是名語妙行。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於諸貪著、瞋恚、邪見皆無所有,是名意妙行。菩薩摩訶薩具足如是三妙行故,是名尸羅波羅蜜多。
[0242a20] 「復次舍利子!菩薩摩訶薩行尸羅波羅蜜多時,如是思惟:『云何身妙行、語妙行、意妙行耶?』舍利子!菩薩摩訶薩如是思惟:『若身不造殺生不與取欲邪行業者,是名身妙行。』菩薩摩訶薩如是思惟:『若語不造妄語、離間、麁惡、綺語業者,是名語妙行。』菩薩摩訶薩如是思惟:『若意不造貪著、瞋恚、邪見業者,是名意妙行。』由具如是正思惟故,是名菩薩摩訶薩行尸羅波羅蜜多。
[0242a29] 「復次舍利子!如是菩薩摩訶薩行尸羅波羅蜜多時,作如是念:『若業不由身語意造,此業為可建立不?』菩薩摩訶薩如是如理觀察,若業不由身語意造,此業不可建立,若青若黃、若赤若白、若紅若頗胝色。此業又非眼所識、非耳所識、非鼻舌身意所識。何以故?舍利子!由於此業非能生非所生非己生,不可執受,都無有能了別此業。菩薩摩訶薩如是了知此尸羅性不可為作,若不可為作則不可建立,若不可建立我等於中不應執著。如是菩薩摩訶薩由觀解力故,不見妙行及以尸羅,亦不見有具尸羅者,不見尸羅所迴向處。菩薩摩訶薩如是觀已,畢竟不起妄有身見。何以故?舍利子!有身見故可有觀察,此是持戒、此是犯戒。如是觀已,於彼守護及以儀則,若行若境皆悉具足正知而行,正知行故名持戒者。菩薩摩訶薩不取著自不取著他而行於行,不毀尸羅不取尸羅而行於行。若取著我即取尸羅,若不著我不取尸羅。若知尸羅是不可得,即不毀犯所有律儀。若於律儀無毀犯者,即不名為毀犯尸羅,又亦不名執取尸羅。舍利子!以何因緣於是尸羅而不執取?謂一切法知他相故。若由他相則無有我,若我是無何所執取?」
[0242b23]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
「若有身語意清淨, 行時恒修一切淨,
常住清淨諸禁戒, 是名菩薩具尸羅。
賢聖聰慧諸菩薩, 能善護持十業道,
不由身語及意作, 如是智者說尸羅。
若非造作非所生, 非執無形亦無顯,
由無有形有顯故, 未曾可得而建立。
尸羅無為亦無作, 非眼能見非耳聞,
非鼻非舌亦非身, 又非心意所能識。
若非六根之所識, 則無有能施設者,
如是觀察尸羅淨, 曾未依執住尸羅。
不恃持戒生憍慢, 不計我想護尸羅,
善護尸羅無戒想, 具足尸羅行覺行。
妄有身見已除遣, 見與見者曾無有,
無有能見無彼處, 不觀持戒犯戒者。
善入無護法理趣, 威儀具足不思議,
妙善正知能守護, 除斯更無具戒者。
無我想者無尸羅, 無所依我能依戒,
我說究竟常無畏, 不執身我與尸羅。
說無我者不取戒, 說無我者戒無依,
說無我者不希戒, 說無我者戒無心。
不毀尸羅不執戒, 亦不計我起尸羅,
無所依我及戒想, 甚深慧行菩提行。
如是尸羅無所畏, 此人常不犯尸羅,
若能不執有諸法, 如是尸羅聖所讚。
若住我見諸愚夫, 計我具戒能持戒,
彼受護戒果終已, 於三惡趣常纏縛。
若有斷盡諸我見, 彼無有我及我所,
是真持戒無見故, 無復怖畏墮諸惡。
若能如是知戒行, 無有能見犯尸羅,
尚不觀我及三有, 況見持戒及犯戒。
[0242c26] 「復次舍利子!如是行尸羅波羅蜜多菩薩摩訶薩行菩薩行清淨戒時,具有十種極重深心。何等為十?一者發起深心信奉諸行,二者發起深心勤加精進,三者猛勵樂欲諸佛正法,四者廣具崇重一切諸業,五者深懷信奉一切果報,六者於諸賢聖深發敬心,七者於諸尊重鄔波柁耶、阿遮利耶清淨侍奉,八者於賢聖所興起供養,九者於諸正法勵意求請,十者求菩提時不顧身命。舍利子!如是行尸羅菩薩摩訶薩有如是等十深心法。菩薩摩訶薩安住深心修諸善法。何等名為諸善法耶?所謂三種妙行:身妙行、語妙行、意妙行。若諸菩薩摩訶薩安住如是三種妙行,為欲勤求大菩薩藏微妙法門。何以故?以諸菩薩摩訶薩依此法門,能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0243a12]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
「由身而發起, 佛所讚善業,
為得聞法故, 供養諸賢聖。
於法及聖人, 猛勵起恭敬,
為利諸眾生, 慈心不嫉妬。
當演智人言, 無談不愛語,
所說欣樂相, 發語無麁鄙。
意業常居善, 曾無樂諸惡,
恒觀察法性, 恭敬住慈心。
於如來聖教, 敬心而聽法,
於法恭敬已, 速悟大菩提。
[0243a23] 「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行尸羅波羅蜜多時,安住如是十最勝法,勤求菩薩藏法門故,於諸賢聖一切師長,勤加恭敬奉事供養,乃至施及貯水之器。復次舍利子!菩薩摩訶薩行尸羅波羅蜜多時,應具如是十種發心。何等為十?舍利子!菩薩摩訶薩觀是病身,諸界毒蛇恒相違害,多諸苦惱多諸過患,癲狂癰癤疽癬惡癘、風熱痰飲眾病所聚。又是身者如病如瘡、如被箭刺、如暴水流、如魁膾者,搖動不息速起速滅。又觀是身虛偽羸弱老朽疾壞,暫時停住難可愛樂狀若塚間。爾時菩薩復作是念:『我此病身雖經此苦,曾不值遇如是福田。我今得值,又復善感如此之身,我當依諸福田長養慧命,捨不堅身獲於堅身。為欲勤求大菩薩藏微妙法門故,於彼賢聖鄔波柁耶、阿遮利耶諸尊師所奉事供養,乃至施及貯水之器。』舍利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一發心。」
[0243b11]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
「諸界暴毒蛇, 展轉相依附,
隨一興增動, 生則致大患。
所謂眼耳鼻, 舌齒內腹藏,
如是諸患惱, 皆悉依身生。
癰癤與癲狂、 疽癬大疾癘,
諸餘種種病, 無不依身生。
是身猶如病, 如癰如中箭,
如是毒害身, 速壞暫時住,
如趣彼塚間, 悉是無常相,
搖鼓爛壞身, 眾病速生滅。
我當修佛身, 所因賢善業,
以彼朽爛壞, 衰老無常身,
轉成於佛身, 及難思法身。
以如是朽壞, 遍常流穢身,
當證得如是, 無流無穢身。
若人怖寒熱, 遮障堅防護,
畢為老病死, 諸苦同煎害。
若人於寒熱, 身遍能堪忍,
莊嚴丈夫業, 速成無上身。
我當勤供養, 世所同尊重,
以不堅實身, 當貿彼堅實。
[0243c04] 「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行尸羅波羅蜜多時,發如是等第一心已,為欲勤求大菩薩藏微妙法門故,於說法師倍復奉事勤加供養,乃至施及貯水之器。
[0243c08] 「復次舍利子!菩薩摩訶薩行尸羅波羅蜜多時,發如是念:『身是不堅性非牢固,當假覆蔽洗濯按摩,而復終歸破壞離散摩滅之法。』舍利子!譬如陶師埏埴瓦器,若大若小終歸破壞。如是舍利子!身為不堅終歸破壞,如彼瓦器。又舍利子!譬如樹枝所依花葉果實,終歸墮落。如是舍利子!身為不堅必墮落法,勢非久住如熟果等。又舍利子!譬如草端霜露凝滴,日光照灼必不停住。如是舍利子!身為不堅,如霜露滴亦不久住。又舍利子!譬如大海及以眾流,有泡沫聚一切不堅,其性虛弱不可[敲-高+亭]觸。如是舍利子!是身不堅猶如沫聚,本性虛弱亦復如是。又舍利子!如天大雨流泡亂浮徐起徐滅。如是舍利子!身為不堅如水上泡,其性輕薄亦復如是。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深自觀身,見是事已復作是念:『我於長夜感得如是不堅固身,曾未值遇如是福田。我今得值,又復善感如此之身,我當依諸福田長養慧命,以不堅身貿易堅身,為欲勤求大菩薩藏微妙法門故,於說法師奉事供養,乃至施及貯水之器。』舍利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發心。」
[0243c29]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
「如世諸陶師, 埏埴坏成器,
皆當歸破壞, 眾生命如是。
譬如依樹枝, 所有葉花果,
皆歸墮落法, 人命亦如是。
如草端垂露, 日光之所照,
須臾不暫停, 人命亦如是。
如河海聚沫, 其性本虛弱,
如是不堅身, 虛浮亦如是。
譬如天大雨, 生起水浮泡,
剎那速消滅, 不堅身亦爾。
不堅起堅想, 於堅想不堅,
邪分別所行, 不能證堅實。
於堅起堅智, 不堅知不堅,
正分別所行, 能證於堅實。
為修堅實想, 微施於水器,
故以不堅身, 貿易彼堅實。
[0244a18] 「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行尸羅波羅蜜多時,發如是第二心已,為欲勤求大菩薩藏微妙法門故,於說法師倍復奉事勤加供養,乃至施及貯水之器。
[0244a22] 「復次舍利子!菩薩摩訶薩行尸羅波羅蜜多時,發如是心:『我於長夜遠離善友,諸惡知識之所拘執,其性懈怠不修精進,下劣愚鈍多邪惡見,妄起如是癡不善心,無施無愛亦無福祀無有善作,及以惡作無作增長諸業果報。』菩薩摩訶薩作如是念:『我為貪欲之所惑亂,長夜流轉,造作種種惡不善業。由此不善惡業力故,感得穢惡自體報果,生鬼國中乏資生具,無有一切最勝福田。又我曾生餓鬼趣中,恒食炭火經無量歲,又於眾多百千歲中,不聞水名況復身觸。』又作是念:『而我今者值遇如是最勝福田,又感善身果報成就多資生具,我當依諸福田廣修善業,不顧身命承事師長鄔波柁耶、阿遮利耶,為欲勤求大菩薩藏微妙法門故,於說法師奉事供養,乃至施及貯水之器。』舍利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三發心。」
[0244b09]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
「如是善知識, 常親近敬奉,
便成如是性, 故應數親近。
為惡友拘執, 遠離賢善友,
懈怠鄙精進, 慳嫉多諂曲,
無施等邪見, 非撥於一切。
我曾生鬼趣, 受弊惡形質,
於生死長夜, 可畏大闇中,
飢渴遍煎惱, 多受於眾苦,
於多百千歲, 曾不聞水名,
不見淨福田, 不得無是難。
我今感於此, 難得之世間,
又奉值賢明, 獲無難具足,
復離惡知識, 得逢賢善友,
誓不顧身命, 當為證菩提。
以清淨善心, 恭侍尊師長,
亦當供諸佛, 為證菩提故。
[0244b27] 「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行尸羅波羅蜜多時,發如是第三心已,為欲勤求大菩薩藏微妙法門故,於說法師倍復奉敬勤加供養,乃至施及貯水之器。
[0244c01] 「復次舍利子!菩薩摩訶薩行尸羅波羅蜜多時,發如是心:『我於長夜遠離善友,惡友拘執懈怠懶惰,下劣精進無智愚癡,由如是見由如是忍,謂有眾生受諸苦惱,如是悲泣號哭之時,復以身手妄加捶打種種惱害。以此因緣,便生如是無量惡見,謂無惡業無惡業報。復由瞋恚覆蔽心故,造作種種惡不善業,以是業報得穢惡身,生畜生中乏資生具,無有一切最勝福田。』菩薩摩訶薩作如是念:『我於彼趣,或作馲駝及牛驢等,食噉芻草,加諸杖捶訶喝恐怖,情所不樂強令馱負。』復作是念:『我於往昔雖經此苦,曾不值遇如是福田。我今得值,又復善感如此之身,我當依諸福田不顧身命,以不堅身貿易堅身,供事師長,為欲勤求大菩薩藏微妙法門故,於說法師奉事供養,乃至施及貯水之器。』舍利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四發心。」
[0244c18]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
「我於彼長夜, 未知登聖道,
墮在駝牛驢, 多受諸勤苦。
我今得人身, 當修賢善業,
由此證菩提, 是為聰慧相。
我當起恭敬, 建立諸佛法,
奉覲說法師, 為得菩提故。
過去難思劫, 循環生死輪,
往來非義利, 無福田養命。
遠離善知識, 常親近惡友,
隨彼教誨轉, 數墮諸惡處。
我曾於傍生, 閉縛驅打罵,
由斯惡業故, 受不愛苦果。
遂墮於惡處, 作馲駝牛驢,
負重猶加杖, 不親善友故。
我今得難得, 人身及善友,
既蒙生善處, 又得值無難,
如龜久處海, 欣遇浮木孔,
身語善防護, 精進心強盛,
無諂事善友, 長養慧命身。
若有尊重師, 發我慧心者,
能宣說勝妙, 菩提道大師,
供養兩足尊, 諸塗香末香,
種種衣花鬘, 我當承敬奉。
現在十方佛, 勝義常開示,
無邊金色日, 當修行供養。
遍遊諸佛土, 廣供調御師,
為淨菩提道, 當昇大覺座。
[0245a17] 「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行尸羅波羅蜜多時,發如是等第四心已,為欲勤求大菩薩藏微妙法門故,於說法師倍增奉事勤加供養,乃至施及貯水之器。
[0245a21] 「復次舍利子!菩薩摩訶薩行尸羅波羅蜜多時,發如是心:『我昔長夜遠離善友、惡友拘執,懈怠懶惰下劣精進,無智愚癡由興惡見,如是信忍、如是欲樂,妄作是念。若以一切有情一切眾生,或取身肉同煮一鑊、或取其身同剉為膾,雖作如是不名非福。又興惡見,不由此故而招於惡,不由此故而生於惡。由妄見故,又於大海此岸所有眾生,一切布施悉令充足,雖作如是不名非罪。妄生異計,不因此故而招於福,不因此故而生於福。以妄見故,又於大海彼岸所有眾生一切斬害,亦不因此而招於惡,又不因此而生於惡。』菩薩摩訶薩作如是念:『我於往昔如是作已,不能了知是罪非罪、是福非福,習近惡見愚癡所蔽,多造不善諸重惡業。由此業報,感得下弊穢惡地獄之身,於地獄中或噉鐵丸、或以鋸解,受於種種堅硬苦味,純苦無間相續不已,乃至經彼多百千歲,尚不聞樂聲何況身觸。』爾時菩薩復作是念:『我於往昔雖經此苦,曾不值遇如是福田。我今得值,又復善感如是之身,我當依諸福田長養慧命,以不堅身貿易堅身,不顧身命奉事師長,為欲勤求大菩薩藏微妙法門故,於說法師奉事供養,乃至施及貯水之器。』舍利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五發心。」
[0245b16]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
「我曾親惡友, 為惡心欺誑,
依止眾惡見, 徒興造惡業。
盡大海此岸, 所住諸眾生,
施飲食充滿, 謂不招生福;
盡大海彼岸, 所住諸眾生,
我悉加殺害, 謂非招惡業。
如是諸惡見, 數習恒親近,
墮極苦地獄, 壓榨於身首。
昔於三惡趣, 徒盡百千身,
未曾見諸佛, 世間之導首。
世善友名稱, 其聲尚難聞,
我幸人中利, 當修賢善業。
得人身甚難, 既得長命難,
正法聞難會, 諸佛出世難。
我已得人身, 感茲危脆命,
逢值佛興世, 預如來正教。
我不復當行, 身語心惡業,
勿令我未來, 受不愛苦果。
我以清淨心, 當修清淨業,
由身語及意, 行世所難行。
我終不違師, 眾人所許教,
又當興供養, 為佛菩提故。
以我不諂誑, 及無幻偽心,
當開修直路, 為佛菩提道。
無畏大菩薩, 已發如是心,
奉施貯水器, 慧方便具足。
[0245c14] 「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行尸羅波羅蜜多時,發如是第五心已,為欲勤求大菩薩藏微妙法門故,於說法師倍增奉事勤加供養,乃至施及貯水之器。
[0245c17] 「復次舍利子!菩薩摩訶薩行尸羅波羅蜜多時,發如是心:『我於長夜遠離善友、惡友拘執,懈怠懶惰下劣精進,無智愚癡,由是惡見如是信忍、如是欲樂,妄生是念,撥無迎逆、曲躬跪拜、合掌問訊,諸善業報為慢所蔽多造惡業。由惡業報,在人趣中感鄙穢形,於諸福田未曾長養清淨慧命。』菩薩摩訶薩作如是念:『我憶往昔受於孤露貧窮下賤、繫屬於他奴婢等類,又受耽嗜色欲有情眾生,貪著一切諸色欲相,住不平等惡行之數,起於種種諸惡邪見,毀壞尸羅、毀壞正見,安住三種不善根中,安住四種不應行處,為五種蓋之所覆蔭,於六尊重不懷恭敬,於七種法未能隨轉,八邪性中邪決定行,九惱害事之所惱害,十惡業道常登遊踐。地獄因道常面現前,於天因道背而不面,遠離一切諸善知識,為諸惡友之所執持,隨逐魔怨自在而行,遠諸善法現行一切不善之法。又為如是,橫加鞭杖訶喝恐怖,情所不忍強抑驅役供給於他。』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我昔未值如是福田故受諸惡。我今得值,又復善感如來之身,我當依諸福田,以不堅身易於堅身,又當自養慧命,不顧身命奉事師長,為欲勤求大菩薩藏微妙法門故,於說法師奉事供養,乃至施及貯水之器。』舍利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六發心。」
[0246a13]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
「親近惡友增憍慢, 經於無量多劫海,
人趣受生奴婢身, 於諸有流長夜轉。
我今已得於難得, 第一勇猛善人身,
又得生於妙國土, 值佛清淨無諸難。
諸有賢善最勝友, 能宣菩薩行道者,
心寶增長諸菩薩, 多拘胝劫今乃值。
無常無恒虛薄身, 譬如水泡并聚沫,
又似幻事及戲變, 如夢所見寱言等。
命如雲電不久住, 於世念念將消滅,
是命將逝剎那間, 故以不堅易堅命。
我憶往昔多時中, 墮在慢山深險處,
曾於過去被欺誑, 經不思議百劫海。
我今盡捨身貪愛, 又無顧戀壽命心,
當速捨離憍高慢, 於尊重師深敬奉。
又世所共同尊長, 所謂父母諸兄等,
當速捨離憍高慢, 第一崇遵極恭仰。
近妙菩提諸菩薩, 與我同奉菩提行,
應生堅固愛敬心, 當樂供養專承事。
昔具重慢慢增長, 不知調御斷慢法,
當以無上智金剛, 令憍慢山永摧碎。
菩提妙行圓成已, 安止最勝菩提座,
摧伏鬪諍魔軍眾, 當度四流群生等。
十方所有諸患人, 臥自糞中為眾厭,
於彼興發慈悲意, 為作拔濟所歸趣。
安住大施波羅蜜, 於佛威德能防護,
具足修成於忍行, 發起正勤令現前。
得具淨慮波羅蜜, 此時調伏心令住,
安住大慧善方便, 當為一切尊福田。
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