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tra on the Attainment of the Radiant Concentration (Fo Shuo Cheng Ju Guangming Ding Yi Jing) 佛說成具光明定意經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佛說成具光明定意經後漢天竺三藏支曜譯
[0451b06] 聞如是:
[0451b06] 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精舍中止。晨 朝整服,呼語阿難:「汝請諸明士、除惡眾及無 著、履跡等來,今日當有上問異要。」於是阿難
受勅,應時遍宣如來教於四輩人。
[0451b09] 時,有除惡、 無著、履跡眾凡五千萬人,詣如來所,稽首于 地,畢而避住。復有賢女、棄惡眾及國中凡女人
隨諸賢女人,十四萬眾,詣如來所,稽首于地, 退座而坐。復有明士八十億萬二千人,詣如 來所,稽首于地,儼然恭住。復有文士、居家修
戒者,四萬人,相隨來至,稽首于地,畢各却住。
[0451b16] 佛以威神感動十方諸佛國明士及上諸天, 應當成者及當發者,凡八百億萬人,皆飛來 至佛所,稽首于地,列住空中。復有十二天神、
將軍,將諸官屬四十萬人,來詣佛所,稽首于 地,畢,各分部住佛左右立侍。
[0451b20] 所當是日,會時, 如一食頃,悉至佛所,佛即令坐。其有肉體未 得四神足者,應皆就榻;十方諸來明士及諸
天神身輕,或已得神足者,皆踊在空中坐自 然座,各各有化花蓋,行列奇好,皆佛威變之 所興化也。
[0451b25] 諸來明士、在會坐者,率皆妙行、心 清口淨、身服眾戒,三穢、六患、五蔽已索,眾煩 熱惱、雜垢沃若、疑網閉結、倒見之謬、不知
之本、十二牽連,皆已絕棄。淨如月花,各隨世 習俗,依行立字。
[0451c01] 有明士名無穢王、次復名光景尊、次復名智 如山弘、次復名大花淨、次復名轉根香、次 復名月精曜、次復名光之英、次復名整不法、
次復名善中善、次復名崑崙光、次復名日光 精、次復名師子威、次復名意雜寶、次復名 炎熾妙、次復名德普洽、次復名普調敏、次
復名敬端行、次復名慈仁署、次復名慧作、次 復名散結、次復名嚴儀具足、次復名高遠行、 次復名光德王、次復名護世、次復名導世、次
復名大力、次復名正淨、次復名天師、次復名 善觀、次復名觀音,如是眾名,各各別異。
[0451c12] 於時,有貴姓子,名曰善明,從同輩五百,人人 各有侍者,執蓋相隨,來詣佛所,稽首如來足 下,起住觀眾,四面甚盛,仰視空中,率皆上人,
天尊在座,端嚴直立,興心念言:「今日大福,遇 此眾會,欲設飲食,以供一日。計身所有,不能 供辦,施不等接,則非施也,我將如何?」
[0451c17] 於是佛 知善明所念,則勞之曰:「少年善來!寧聞法勸 之說乎?」
[0451c19] 曰:「未達也,起時則起,可謂智矣。不計 少多,有所希望,可謂施矣。向所念者,如來在 此,何患不辦?如來能使不辦者辦,不足者足,
一切常足,所作常辦,是謂如來。如來辦者,不 用衣、食、欲樂之物,乃以具戒,不聽六患、五蔽 之惑,不惟家樂,不有四食之想,亦無衣容冠
幘之飾。處計常之中,而知無常之諦;居惑樂 之地,則覺必苦之對。貪有之室,照空無之本; 於受有之體,明非身之真。無我、無作、無緣、無
著,斯如來之辦也。」
[0451c28] 於是,善明聞天尊說,心悅 結解,身輕踊躍,曰:「我本無黠,連縛十二,心起 就冥,墮俗三流,今日所聞,未曾有法,願身受
持,如天尊教,咸樂妙法。」因而歎曰:
「天人之尊, 如來為上; 慈哀勸救,
等施三界。 劣漏貧行, 攝以法財;
令一切惑, 解釋無疑。 身尊具貴,
相好無雙; 出意為人, 演法無窮。
叡慧眾流, 注如山洋; 法澤三界,
流衍十方。 大人相滿, 寶慧具足;
在在現法, 將導不逮。 慧照愚冥,
牽致淨處; 願身自歸, 得到彼岸。」
[0452a11] 於是,善明歎畢,更前長跪啟天尊曰:「願卒本 意,今日設饌,唯乞加哀,抂屈臨眄。」天尊默 然,自如常法;善明恭立,謂未見聽。
[0452a13] 於是阿難 開語之曰:「天尊默然,為己相許。」
[0452a14] 善明聞之心 則逸豫,稽首而出,住於門外,遣人入白言: 「今自計所有,可供二千人飯,願啟天尊,令知
如此。」阿難即白佛,具宣善明所言。
[0452a17] 佛告阿難: 「汝語善明,使還供設,盡汝所有,佛當與大眾 一切皆往,勿嫌不辦。」阿難即出,具語善明,如 佛教言。
[0452a20] 阿難又曰:「賢者便還,莫起二意,畏有 不足;佛神所至,無有不具。」
[0452a21] 善明即前禮阿難 而還。還舍,勅其妻子室內大小言:「今所請者 號曰天尊。神妙通達,為一切智。其以一物,施
是人者,世世受福,而無窮極。又能度人,解於 索結。汝等恭肅,淨施飯食,具設眾味,當令絕 美。」眷屬從使,各盡心極意:「天尊難遇,億劫時
有,其所當為,善令清淨。」
[0452a27] 於時,座中有明士,名 力辦眾有。佛告令行,共佐善明,供此大眾。於 時,十二天神王,及四天王、大勢龍王,承佛告
教,皆從力辦眾有明士,往而佐之。到則勞倈 語善明曰:「賢者勤心,佛使我等,來相營助。」
[0452b02] 善 明則前禮明士,及諸天王,敬意辭謝言:「勞屈 上人,今已辦二千人具,大眾當來,懼是小舍, 其將奈何?」
[0452b05] 於是,力辦眾有明士及諸天神王 答言:「莫憂。」因各左右顧視,屋室自然長廣高 大,像天之殿。於屋下,便有千億萬座,皆是
眾寶變地之形,紺瑠璃色。室中床座,亦復如 是。如彈指頃,即有百千億萬人飯具,而皆足 畢。燒眾名香,懸諸繒幡,其所行道,即便廣平。
色如水精,樹木行伍,自然音樂,雅聲相和甚 悲,說法之音,釋梵八種。
[0452b12] 於時,力辦眾有明士、 諸天神王,即還佛所。
[0452b13] 善明見此大變,驚喜踊 躍,來詣天尊,白言:「受佛大慈,所設已具。唯願 舉眾,抂屈尊神。」
[0452b15] 佛即令無穢王明士等六百 萬人,在於前導,或行虛空。佛處中央,其餘從 後。如來出門,地則肅震,諸天散花,燒眾名
香,乃作上樂,歌頌而從。到皆就座,諸天神王 即助施飯,佛口呪願,食已飽足,飯不消 [歹*斯] , 眾器飯具,滿則如故。
[0452b20] 善明心獨而言:「天尊威 變,弘廣乃爾,食訖行盥,當問此意。」水盥已 畢,如伸臂頃,佛與大眾,恍惚而還,在精舍 坐。
[0452b23] 於是善明,因復歎曰:
「天尊實神妙, 世所希見聞;
變改卓犖異, 覩者莫不欣。
諦觀甚奇雅, 現變難等雙;
不作而自具, 不勞飽滿眾。
不語自然使, 不教令自行;
不為而遇為, 是德以 何 將。
本行何術法, 生而有此榮?
積何德之本, 致斯巍巍尊?
願哀貧道者, 開饒以法財;
決心之結網, 放令無餘疑。」
[0452c05] 善明歎已,更避坐叉手啟言:「我所居止,去是 不遠,聚名福安。佛向所哀顧處是也。我在其 聚,常好學問,學世威儀古王之制,及學神仙
聖人之法。始聞天尊,近在此國,興意想像,夢 輒髣髴。天尊弟子名舍利弗,常到我舍,為我 說法。法甚深妙,我所希聞,心雖欣歎,猶懷瞢
瞢。今日輕來,禮佛天尊,并觀道法,所當則 行,至見心悅,如冥覩光。意欲設飯,因獲異問, 所有劣少,未敢發言。天尊神通,迎知我心,道
力助我,床座食饌,忽然而辦,食畢器具,滿則 如故。此何變化?神妙乃爾!
[0452c15] 「又觀天尊,三十二 相,相相有好,視之無厭。行則庠序,不遲不疾; 坐則中坐,不前不却;語聲八種,不緩不急。言
成法律,明誡如日,令一切眾,咸受恩福。本作 何行,生而有此?
[0452c19] 「又見天尊,足不履地,相輪昺 列,端嚴如畫,身空體輕,在所變現,此皆何行, 於世有是?願垂解了,令知本末。」
[0452c21] 於是佛言:「善 哉,善哉!如爾所問,如來當具演之,整心整意, 咸受莫忘。」
[0452c23] 善明則曰:「受教。」
[0452c23] 佛言:「我本先行六 德之行,世世不廢,是以至於得佛,恣意變化, 在所作為,為一切智,無物不達也。」
[0452c25] 則曰:「何 謂六德之行?」
[0452c26] 曰:「廣施、廣戒、廣忍、廣精進、廣 一心、廣智慧。」
[0452c27] 善明白佛:「何謂廣施?」
[0452c27] 佛言:「為 道者先當知身非常真物,四大所成,骨肉不 淨,皆當棄捐,還歸其本,不得常住。身不我有,
財物非我許,心無有形,了無常名。為緣緣行 縛,所以有身行,身無有常,亦當空朽。以計 如此,則立四信。內身外身,天地萬物,皆無常
住,當歸壞敗,棄散消融。此信已立,則觀體非 體,觀物非物,便能恣施,飽滿於人。又而法施 牽化愚曚,故曰廣施。」
[0453a06] 「何謂廣戒?」
[0453a06] 曰:「廣戒者, 謂能攝身之三殃、守口之四過、撿意之三惡。 身行者,若見一切眾生、蚑行蠕動,愍而哀傷,縱
而活之,隨其水陸,還而安之。若見眾寶珍琦, 柔軟細滑可意之物,雖身貧苦,內伏其心,不 令貪取。及見細色脂粉之飾,則內觀朽爛膿
血之臭,斯身之三戒。口行者,謂彼若以四過 加己,則而覺知口之失也,報以善言和語,至 誠不飾,答而化之,使反從己,斯口之四戒矣。
意行者,則心習智慧,思惟生死,常住慧處,不 惑流淟。又深 入 道品、空無之要,別了真喭 而無疑難。見善則勸,成則代喜,斯意之三戒。
故行道之始,先於十戒,既能自為,又化他人, 勤而不懈,行而不休,都無懈惓之想,故曰廣 戒也。」
[0453a20] 「何謂廣忍?」
[0453a20] 曰:「廣忍者,若人罵我,計從 聲出音來到此,觀了無形;本音所來,出於心 意,觀于心意,亦復無形。察心所猗,猗於四
大,四大還本,則亦無名、亦非彼我、亦非男女、 亦非老少,計了無主。慚辱所在,無形立字。 於兩無之中,又亦無形,計此三者,空無所有。
智者散意觀慮如此,則瞋恚不生,以空忍空, 又於眾惡,忍而不為。對來不起,撿心伏意,身 自能爾,又誨他人,此謂廣忍也。」
[0453a28] 「何謂廣精進?」
[0453a29] 「減於多食,不味於味;除於睡臥,驚意晨夜。遠 俗近道,行於眾戒。坐起之法,不失其儀,無犯 之行,當習於心;道品之要,汲汲樂誦,晝則
勤受,夜則經行。語則應律,身口意并,從猗憶 法,不離經文。坐而廣說,意不以煩,開教愚頑, 不以懈勞。違心反意,自逮專精,身既自能,又
誨他人。斯謂廣精進。」
[0453b06] 「何謂廣一心?」
[0453b06] 「孝事父 母,則一其心;尊敬師友,而一其心;斷愛遠俗, 而一其心;入三十七品,而一其心;空閑寂寞,
而一其心;在眾煩亂,而一其心;多欲多諍,多 作多惱,於是之處,而一其心;褒訕利失,善惡 之事,於是不搖,而一其心;數息入禪,捨六就
淨,而一其心。身自能行,復教他人,此謂廣一 心也。」
[0453b13] 「何謂廣智慧?」
[0453b13] 曰:「明士隨於受身,則有 三痛、六患、五蔽之垢、六十二沈吟之想、八十 八難解之縛、千八百鋒瘡之痛。若此之事,則
以智慧一一開了。觀其所起,察其所滅;視其 所病,選以何藥。既總其要,令身不毀戒,意不 入俗。處眾愛之中,心在道品之藏;寄六患之
舍,心在六淨之堂;住五蔽之室,心在斷滅之 戶;猗不固之屋,心思方便之護;坐虵蚖之地, 心念捨遠之徑;乘坏船之嶮,心圖自濟之路;
近盛火之林,心推灌滅之安。是以明士,行智 慧之便,拔出生死之難;絕三界之想,就滅度 之地。既自身行,又教他人,此謂廣智慧六德 之行義也。
[0453b25] 「向所問,如來神變相好,無量之德, 所以致之?行此六法及諸慧定三十七品總 持無邊底之行,故得佛號、天尊,無所不能為 也。」
[0453b28] 於是善明及眾會,聞天尊說,則皆舉言, 願發無上獨尊平等之意。皆言:「今日得大福, 令一切人疾逮此行。」
[0453c01] 善明時則得四淨法, 一為眼淨、二為身淨、三為口淨、四為意淨,欣 然低頭,默思法義。
[0453c03] 於是,善明避坐長跪,啟如 來曰:「天尊所說,廣度無極,法禁微妙,撿攝意 態,伏心就淨,殃垢消滅,其聞此者功德已大,
況乃履行,德難稱量。天尊又說,前世非但行 此六事而已,又行定意之法及總持無底邊 三十七品,乃成具佛事、四無所畏、十種力、十
八神妙特異之法,變化自在,所說無難,而面 見諸佛,飛到十方而授一切諸未度者,率化 度之;而壞邪藏,將導曲邪;而生受苦之
中不著、不斷,以不著、不斷,作因緣行,教諸 惑者。如此之妙德,無央數事行,何等定意致 得之乎?唯願天尊!為今現在及未來者,演其 深義,令獲解脫。」
[0453c15] 佛言:「善哉!善哉!所欲問者, 今為分別,具敷大要,整意善聽。」則曰:「受教」
[0453c16] 佛 言:「有定意法,名成具光明。其有人聞之者,若 能履行一日至七日,其功德福不可譬喻。其 聞是法者,先世已供養百千億佛,已於其坐
具聞不疑,今生乃復值遇是成具光明定意 法。今得修行行之,如彈指頃,長離三惡道, 功德漸滿,疾逮至佛。向所問諸事,悉能成具。」
[0453c23] 善明曰:「當行幾事而得此尊定?」
[0453c23] 佛言:「當淨 行百三十五事,乃得入此定耳。
[0453c25] 「遠身行、離口過、除意念、盡三穢、却六患、遏 五蔽,十二因緣已捐盡,解結束,明六十二沈 吟行。愈眾瘡、悅眾惱、捨諸大、棄骨血、避
親屬、絕諸習、斷於愛、無諸可無不可、剗貪 垢、刈欲根、不惑流、能制疾、不我計、無不 我、立四信、住四止、就四斷、插五根、習五力、
曉七智、履八正、入八念、八常勤,為已無勤 可行,離不可行。學上智、自尊意、不貢高而 濡軟、雨法雨,如一法不兩計、不三想、不為
無益想、無有際想、不空想、不想想、想無處、 不住無處想。善惟佛知佛淨、已知淨而善 學、心正住、不邪還、等善惡、如明冥、於明冥
知俱空、不疑法、不以有淨無、觀有無本為一。 已知一而除一,不於一而起想,勤受教、善習 行、因習行入無際、習勝意、不聽心、善防
識、不亂轉。往來三而不著、察諸性了無根、知 無根不可滿、以不滿而自整。縷觀法為同無, 常住無絕無想,常無常以過上,不念人、不
宥世、不著物、罷捨求,法合離了無見、身生 歿皆由化、上中下知法等,於是世往後世。
[0454a16] 「觀二因如虛空、心無欲而常仁、行清白善誘 人、知人向為反濁、於反濁而清澄、心遠愛 筋入火、以淨火燒眾垢、已盡垢寂然淨、不
念善不念惡、不惟好不惟醜、不念苦不 念樂、於毀譽無歡怒、心調淨所在入、開大 藏入大法、以道律護滿法、苦習審勤承行。
以盡道為光曜,視一切性識起,流結冥意思 止,勤求止以入道。剪三愛、除四失、增四城、 離五覆、絕六慢、修六敬、具六法證、行七慧、
強八力、拔九結、習九滅、十弘淨為已能、十 力慧已備足、十直法不復學、慧法種而常存、 於三寶已能備,以法施無極盡,於諸專能備
行、入無所著、入空無懈、却無吾念、無我想、 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