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ddharmasmṛtyupasthānasūtra (Sutra of the Right Mindfulness of Dharma) 正法念處經
Scroll 5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正法念處經卷第五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
生死品之三
[0023b21] 「◎又彼比丘如是觀察:云何眾生有種種色、 種種形相,有種種道、種種依止?又彼觀察有 種種心、種種依止、種種信解、有種種業,此
如是等種種諸色、種種形相、種種諸道、種種 依止,譬如黠慧善巧畫師、若其弟子觀察善 平堅滑好地,得此地已,種種彩色、種種雜
雜、若好若醜隨心所作,如彼形相。心業畫 師、若其弟子亦復如是,善平堅滑業果報 地、生死地界,隨其解作種種形相、種種諸
道、種種依止;心業畫師,業作眾生。
[0023c02] 「又諸彩色取白作白、取赤作赤、取黃作黃,若 取鴿色則為鴿色,取黑作黑。心業畫師亦復 如是,緣白取白,於天人中則成白色。何義
名白?欲等漏垢所不染污,故名白色。又復 如是:心業畫師取赤彩色,於天人中能作 赤色。何義名赤?所謂愛聲味觸香色,畫觀
察衣。又復如是:心業畫師取黃彩色,於畜 生道能作黃色。何義名黃?彼此迭互飲血噉 肉、貪欲瞋癡、更相殺害,故名黃色。
又復如是:心業畫師取鴿彩色,攀緣觀察,於 餓鬼道作垢鴿色。何義名鴿?彼身猶如火燒 林樹,飢渴所惱種種苦逼;心業畫師嫉心
所秉、癡闇所覆。又復如是:心業畫師取黑 彩色,於地獄中畫作黑色。何義名黑?以黑 業故,生地獄中,有黑鐵壁,被燃被縛得黑
色身,作種種病、飢渴苦身、無量苦逼,皆是 自業,非他所作。
[0023c19] 「又彼比丘觀察如是三界五道五種彩色生死 畫衣,於三地住,謂:欲界地,色、無色地。心業 畫師習近婬欲、攀緣欲界種種色畫,緣色
依止。有二十種離欲四禪以為畫筆,依十 六地是所畫處,畫作色界,離緣色界三摩 跋提、緣無色界,畫為四處。心業畫師廣畫 如是三界大衣。
[0023c26] 「又彼比丘觀察如是心業畫師,更復異法,畫 作眾生。心如畫師、身如彩器、貪欲瞋癡以 為堅牢;攀緣之心猶如梯蹬,根如畫筆,外
諸境界聲觸味色及諸香等,如種種彩;生 死如地、智如光明、勤發精進如手相似、眾 生如畫、神通如彼無量形服,有無量種業果 報生,如畫成就。
[0024a04] 「又彼比丘依禪觀察,心業畫師有異種法。如 彼畫師不生疲倦,善治彩色,各各明淨,善 識好筆,畫作好色。心業畫師亦復如是不
生疲倦,若修禪定,善治禪彩,攀緣明淨,如 彩光明修道之師,如善好筆,知禪上下;如善 識知,有取有捨,如不疲倦,如是禪定,心業
畫師畫彼禪地,如彼好色。又彼如是,心業 畫師若有疲倦則畫不善,地獄、餓鬼、畜生道 處同業因緣。鐵杵為筆不善彩色,畫非器
人,所謂地獄、餓鬼、畜生,如是等色,非好色 畫,廣說如前。
[0024a14] 「又彼比丘次復觀察心之猿 猴,如見猿猴;如彼猿猴躁擾不停,種種樹 枝花菓林等,山谷巖窟迴曲之處,行不障
礙。心之猿猴亦復如是,五道差別如種種 林,地獄、畜生、餓鬼諸道猶如彼樹,眾生無 量如種種枝;愛如花葉:分別愛聲諸香味
等以為眾果;行三界山,身則如窟,行不障 礙是心猿猴。此心猿猴常行地獄、餓鬼、畜生 生死之地。
[0024a22] 「又彼比丘依禪觀察心之伎兒, 如見伎兒。如彼伎兒取諸樂器,於戲場地 作種種戲。心之伎兒亦復如是,種種業化
以為衣服;戲場地者,謂五道地;種種裝飾、種 種因緣、種種樂器,謂自境界。伎兒戲者,生 死戲也;心為伎兒,種種戲者,無始無終長 生死也。
[0024a29] 「又彼比丘依禪觀察心彌泥魚,如見彌泥。如 彌泥魚在於河中,若諸河水急速亂波、深 而流疾,難可得行,能漂無量種種樹木,勢
力暴疾,不可遮障。山 澗 河水迅速急惡,彼 彌泥魚能入能出、能行能住。心之彌泥亦 復如是,於欲界河急疾波亂,能出能入、能
行能住。地獄有河,其河名曰鞞多羅泥,彼 河極深,濤波湧迅無時暫停,甚可怖畏,急 疾亂流,善不善業以為流水,難可得行,一
切世間愚癡凡夫所不能渡。此五道河,無量 劫中常漂眾生,境界疾流迅速不斷,勢力 暴惡不可遮障,無常相續,力勢所牽不可
約截。愛河急惡,心彌泥魚能行此河,若入 若出,出者天、人,入者地獄、餓鬼、畜生。心彌 泥魚在愛河中,如是入出。
[0024b15] 「又修行者內心思惟——隨順正法觀察法行——云 何彼比丘修禪念住、知業報法,觀察一切眾 生之心常自在行,為心所使、為心所縛?如
是觀察,彼見聞知或天眼見:一切眾生心 業自在,依心業行,為心所使。
[0024b20] 「又復觀察,云何眾生縛在生死,無始無終,無 量轉行?彼見聞知或天眼見:以心染故,眾 生繫縛;以心淨故,眾生解脫。如是心者,無
量種種攀緣壞相、自體壞相、同業壞相。心 有五種,謂五道中自在秉執與結使心和合 相應,常在生死,離第一依,謂虛空等三無
為法。五根壞相有五種心,無量無邊愛心依 止種種壞相。以要言之,此是染分。云何方 便得離染分三煩惱根?有三對治,過去未來
一切諸佛正遍知說如是正道:欲以不淨,瞋 以慈心,癡以因緣。
[0024c02] 「彼於身中如是觀欲,如是比丘緣身行已,分 分觀身,從足爪等乃至於頭,分分觀察:『此 麁身分,何者是我?何者我所?』自身分中如
是足爪,離身觀察:『爪非是身,足指非身,何 者是身?何者是我?何者我所?足掌非身,何 處起心,謂是我所?此內踝者,非是我身。此
足跟者亦非我身,踹非我身,膝非我身,圓 非我身,陰非我身,此髑髏者亦非我身,糞 門之處亦非我身;如是背處四十五骨,皆
非我身;頭非我身,面中之骨亦非我身,頭 中之骨亦非我身。』彼比丘如是觀察,於分 分中不見有身,一一分分皆不見身,又復
不見如是分分。復觀眼耳鼻舌身意,皆不見 身。又復觀察我中無我,彼如是等唯是微 塵,如是分分觀察彼身,猶如芥子,乃至微塵。
又復分分觀察諸大:『何者是我,何者地界?』如 是次第:『何者是我,何者水界?何者是我,何 者火界?何者是我,何者風界?』彼如是觀:『界
非是我,我非是界;非別有我,非別有界;非 異界我,別更有物。』如是皆以第一義諦,譬 如無量多樹和合,則見於林,樹非是林,異
樹無林,是第一義;離樹之外,無別名林。又 復觀樹,離彼根莖枝葉等外,別更無樹;第 一義諦無如是樹,依世諦故有林有樹。身
亦如是,足等和合,唯有名字,依世諦故,得 言有身。彼比丘知身法已,離於身欲;離身 分欲,得離一切根受界欲;既離欲已,彼喜
欲愛不能繫縛。如是勤觀欲心對治。
[0025a01] 「又彼比丘云何勤觀瞋心對治?彼住慈心,常 勤觀察:惡行眾生,所謂五道生死退生,常 有怖畏,如死無異。比丘觀之,如母悲子:『彼
諸眾生如是苦惱,云何可瞋?我若瞋之,則 是瘡上復更與瘡。如是眾生本性苦惱,不應 瞋之。』瞋是第二最大煩惱,如是勤觀瞋心對 治。
[0025a08] 「又彼比丘,云何次第勤觀第三最大煩惱?癡 覆眾生,身不善行、口不善行、意不善行,身 壞命終墮於惡道,生地獄中。彼若離癡,修
行正見,身行善行、口行善行、意行善行,諦 知善法及不善法。如是諦知法、非法心,則滅 第三最大煩惱,如是勤觀癡心對治。
[0025a14] 「又彼比丘如是勤觀三種煩惱、三種對治, 彼三種滅已,一切煩惱結使皆滅,如斷樹 根,皮莖枝葉、花菓緣等,一切悉乾。如是能
斷此三煩惱,一切煩惱皆悉斷滅。
[0025a18] 「又修行者內心思惟——隨順正法觀察法行——云 何彼比丘第七地中修第八地,得第八地?彼 見聞知或天眼見:彼比丘最初如是如實
觀眼,云何世間愚癡凡夫眼見色已,或貪、或 瞋、或生於癡?彼諸凡夫,若見知識、若見婦 女,心則生貪;若復異見則生於瞋;見他具
足貪、瞋所覆,以眼於色不如實見,癡蔽於 心。愚癡凡夫唯有分別,眼見於色,若貪、若 瞋、若癡所覆;愛誑之人,自意分別此我、我
所,如是染著;譬如狗齩離肉之骨,涎汁和 合,望得其髓。如是貪狗,齒間血出得其味 已,謂是骨汁,不知自血有如是味。以貪味
故,不覺次第自食其舌,復貪其味,以貪覆 故,謂骨汁味。愚癡凡夫亦復如是虛妄分 別,眼識見色,貪著喜樂,思量分別以色枯骨
著眼口中,境界如齒,如是齩之,染意如涎, 愛血流出貪愛血味,謂色為美,於色得味,猶 如彼狗。凡夫愚癡,眼識見彼如骨之色,虛 妄分別,如狗 齩
骨。如是觀察:眼見於色,猶 如枯骨。如是一切愚癡凡夫,虛妄分別之所 誑惑。
[0025b10] 「又彼比丘如是思惟:云何比丘於愛生畏、厭 離生死、捨一切欲?譬如龍象至年六十,其 力盛壯,善調象人革鬪捉取,縛其五處,置
牢檻中,然後乃多與歡喜摶,及以甘蔗、甘 蔗酒等種種美味,以諸樂器、歌聲樂之,望 使不愁、不憶林樂。若忘林樂,得與凡象同共
止住,極令調善,繫屬他人。彼象雖復如是將 息,如是供養,不能令其心離憂悶,然其不忘 林間之樂,自在遊行,不忘山曲樹林花菓、眾
鳥音聲、河傍處樂;思惟念已,絕縛而去,憶彼 樂故,於調象人不生忌難,壞其牢檻,去向林 中,心不顧念——多多蹇荼、美歡喜摶及以甘
蔗、甘蔗酒飲、琴樂歌聲,心不可調、心不可 誑,不忘林樂,不樂凡象共行共住,還向林 中。修行比丘亦復如是,無始以來流轉世
間,五縛所縛。何等為五?所謂愛聲、觸、味、香、 色。誰為善調?所謂眼、耳、鼻、舌、身、意,如是六 識。何者牢檻?所謂喜樂妻子眷屬、止住之處、
僕使富樂,染著煩惱之所遮障,多歡喜摶及 甘蔗酒、種種美味諸飲食者。分別之心為 歡喜摶,婬欲為飲食,心愛網以為作樂歌
笑等聲。邪見凡夫猶如凡象,共同住者謂 有身見、戒取、疑網,口中甜者所謂喜樂邪見 言說,繫屬他者屬欲瞋癡;善調之象謂修行
者,一切染癡以為供養,憶念出離則名為 山,禪三摩提以為山窟,生正道心此名為 花,涅槃為果,眾鳥聲者所謂法師,智慧為
河,河濟口者所謂一心,言地分者謂四梵 行——慈、悲、喜、捨。彼修行者猶如壯象,隨順思 量禪定之樂,趣僧伽藍為還林去。比丘如
是修行道者,猶如壯象;若不爾者,如狗無 異。
[0025c13] 「又修行者內心思惟——隨順正法觀察法行——云 何彼比丘於八地處修第九地,得第九地?彼 見聞知或天眼見:一切三界皆是無常、苦、
空、無我、不淨等器,觀一切欲亦復如是。譬 如林中極大山崖嶮峻之處,有大高樹名佉 殊梨,有無量刺,於彼樹頭少有果實而復
難得,若取彼果,多有諸過,恐此樹果墮在 嶮處,復畏失命;樹腹有孔,孔坎脆爛,欲上 彼樹,復畏孔壞危人之命,彼樹極高,墮樹
尚死,況墜高崖嶮惡之處。愚癡凡人盲無智 目,貪著眾味,望見彼果,不看峻崖樹腹爛 孔。彼愚癡人貪其果味而上彼樹,未到果
所,即便墜墮,即爾命終。更有餘人,少知方 便或有命業,則不墮墜,少得果味,多受苦 惱。如是如是,彼修行比丘觀五道林,中
間有孔、極大嶮崖謂一切病,佉殊梨樹所 謂欲心,無量刺者所謂無量百千煩惱,求 彼苦果所謂苦也,樹頭果者一切欲意,諸
愛聲觸味色香等難可得者,是欲果也。所謂 入海、若有刀畏、親近於王、作賊治生如是 等苦,乃得所欲;如彼得苦、多諸過者貪欲
瞋癡,墮高崖者謂墮地獄、畜生、餓鬼,即命 終者法命盡也,樹爛孔者皆空無物、一切 不堅,癡人往者所謂愚癡邪見人也;有如是
等無量諸過,復有多過,如是欲果,味少過 多。彼比丘如是觀於一切欲心,不生分別。 「又彼比丘觀察欲心猶如火焰、猶如燈焰,明
色可愛,其觸甚熱,飛虫癡故,見彼明焰,貪 著愛樂,入中即死。愚癡凡夫亦復如是,欲 瞋癡覆,於一切欲,心生愛著,如彼飛虫,見
燈明色,若入欲燈則墮地獄、畜生、餓鬼,如彼 飛虫入燈而死。彼比丘如是觀察,心得離 欲。
[0026a17] 「又彼比丘內心思惟——隨順正法觀察法行—— 又此世間一切眾生何縛所縛,輪轉生死? 彼見聞知或天眼見:二縛所縛,繫在世間。何
等為二?一者食縛,二者觸縛。食縛有四:一 者摶食;二者思食;三者禪食;四者觸食。何 者摶食?謂四:人處、欲界六天、八大地獄、鬼
中一分。二、思食者,所謂魚中。三、禪食者,所 謂行禪色界天等。四、觸食者,所謂諸鳥。何者 為觸?觸者謂欲,有執手者或有笑者、有眼
見者,如是皆為欲觸所誑。如是一切愚癡凡 夫,謂欲界中,人及餓鬼、畜生、地獄,此等習 欲,故名欲界;又無色界三摩跋提,攀緣為
食;以此二縛,常在世間,不得離欲,常為一 切結使所縛。
[0026b02] 「又彼比丘如實觀眼:眼識見色,若生樂觸則 攀緣樂,非樂報業。又如實觀,如是如是眼 識見色,是惡意處,若眼觸生,攀緣於苦,是
樂報業。彼如實知:何者名為眼識見色,攀緣 於樂,非樂報業?於此法中隨順觀察眼見 色已,不善思惟、觀察攀緣,憶念味著而生樂
心,現在雖樂,後得苦報,成就地獄、餓鬼、畜 生。何業現在得不樂報,後得樂報?眼識見 色而生眼觸,心善思惟、觀察攀緣,於現在世
心不樂著,現在不樂,非苦報業,轉生人天受 勝妙樂,終到涅槃。如是耳、鼻、舌、身、意識皆亦 如是。
[0026b13] 「又修行者內心思惟——隨順正法觀察法 行——云何彼比丘眼識見色心行於捨?謂:彼 比丘眼見色已,心不喜樂、非不喜樂、不貪
不惡,心不悕望、非不悕望,亦不憶念、非不 憶念,亦非不善觀察覆障,如是行捨,是名捨 處,非苦樂處。又彼比丘得第十地六地處
行,謂阿那含初禪地中乃至四禪,得登彼 地。彼觀諸法出沒生滅,常勤修行八分聖道, 欲覺欲到解脫之門。彼比丘如是精勤,魔
宮隱蔽,彼地夜叉見已歡喜,即以上聞虛 空夜叉,虛空夜叉聞四大王,彼四大王聞四 天王,彼四天王如是復聞三十三天,三十三
天聞焰摩天,彼焰摩天聞兜率天,彼兜率天 聞化樂天,彼化樂天復向他化自在天說,彼 自在天復向梵天如是說言:『閻浮提中某善
男子,廣說如前,乃至八地攝於六地。』彼既聞 已,甚大歡喜。梵迦夷天,出禪樂行,既實聞 已,轉復歡喜。」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若善若不善, 業果皆決定,
自作業自食, 皆為業所縛。
如是煩惱地, 初甜而後苦,
捨境界如毒, 以不饒益故。
智不屬煩惱, 屬於智境界,
此世若後世, 一切時受樂。
智常燒煩惱, 如火能焚草,
煩惱覆智梵, 故佛說三寶。
若樂智境界, 寂靜如牟尼;
若煩惱蛇齧, 彼人一切失。
若人知二諦, 勇猛諦知見,
彼行第一道, 捨離生死處。
若人樂生死, 喜樂煩惱怨,
彼人常被縛, 流轉有隘處。
若人有出意, 常行寂靜行,
死生天眾中, 到梵世界處。
若不愛欲等, 供養佛法僧,
彼人捨生死, 如風吹乾草。
若不為心使, 而能使於心,
則能除煩惱, 如日出無闇。
心怨最第一, 更無如是怨,
心常燒眾生, 如放燒時樹。
若心自在行, 愚癡不調根,
彼苦不寂靜, 去涅槃太遠。
知苦及苦報, 復能知苦因,
則脫一切縛, 普離諸煩惱。
智為第一明, 癡為第一闇,
取如是光明, 是名黠慧人。
癡為第一惡, 黠慧人能捨,
若令癡自在, 寂靜難可得。
若欲自安隱, 寧觸入大火,
毒蛇同處住, 終不近煩惱。
智第一甘露, 第一安隱藏,
智為第一親, 智為第一寶。
如是之智火, 常燒煩惱山,
燒煩惱山者, 則到安樂處。
若人無智慧, 如盲入闇處,
則不厭生死, 非法諍鬪籠。
若人常念法, 善得於人身,
不為心所誑, 應受善人供。
[0027a13] 「彼比丘如是知法、非法,依法正行,如是淨 心,則能破壞無量百千高大生山,無有餘 氣,更不復生,離煩惱刀,近於涅槃。
◎
◎正法念處經地獄品第三之一
[0027a17] 「又彼比丘隨順思惟業果報法,觀法、非法,云 何惡業無量種種,皆因於心,相續流轉?如 河浚流漂諸眾生,令墮惡業果報之地,在於
地獄受極苦惱。彼比丘觀善不善,諦意思 量:此諸眾生云何如是為心所誑、為愛所 誑,墮活、黑繩、合喚、大喚、熱及大熱、阿鼻惡
處地獄中生?彼諸地獄各有別處,皆有官 人,如業相似,各各證知,彼地獄處名為何 等?眾生何業到何地獄?墮在何處?彼比丘
若見聞知或天眼見:有大地獄名活地獄,復 有別處。別處有幾?名為何等?處有十六:一名 屎泥;二名刀輪;三名瓮熟;四名多苦;五名
闇冥;六名不喜;七名極苦;八名眾病;九名 兩鐵;十名惡杖;十一名為黑色鼠狼;十二 名為異異迴轉;十三名苦逼;十四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