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 Shuo Fenbie Shan E Suo Qi Jing 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0516c25]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 諸所有生死之類故,結出讖微,分別善惡,都 有五道——人作善惡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天道
無親,常與善人——何謂五道?一謂天道,二謂人 道,三謂餓鬼道,四謂畜生道,五謂泥犁、太山 地獄道。人不求度世道者,生死憂苦不斷絕,
往來五道,不得解脫。賢者黠人厭於憂苦,見 師則承事,不見則思師教誡。師教人去惡 就善,示人度世之道。父母養育,老病死亡一
世耳,佛度人,萬世不極。賢明智者宜熟思惟 之。
[0517a06] 佛告諸弟子:「皆聽!我為汝陳說善惡之禍 福。」諸弟子皆長跪叉手言:「諾!受教。」
[0517a07] 佛言:「人於 世間慈心不殺生,從不殺得五福。何等五?一 者,壽命增長;二者,身安隱;三者,不為兵刃、虎
狼、毒蟲所傷害;四者,得生天,天上壽無極; 五者,從天上來下生世間,則長壽。今見有百 歲者,皆故世宿命不殺所致。樂死不如苦生, 如是分明,慎莫犯殺。」
[0517a13] 佛言:「人於世間不取他 人財物,道中不拾遺,心不貪利,從是得五善。 何等五?一者,財物日增;二者,不亡遺;三者,無
所畏;四者,得生天,天上多珍寶;五者,從天 上來下生世間,保守其財產,縣官、盜賊不敢 侵犯取其財。今現有保財至老者,皆故世宿
命不敢取他人財物所致也。亡無多少,令人 憂惱。亡遺不如保在,如是分明,慎莫取他人 財物!」
[0517a22] 佛言:「人於世間不犯他人婦女,不念邪僻, 從是得五善。何等五?一者,不亡費;二者,不畏
縣官;三者,不畏人;四者,得上天,天上玉女作 婦;五者,從天上來下生世間,多端正婦。今尊 者見有若干婦端正好色,皆故世宿命不犯
他人婦女所致也。見在分明,慎莫犯他人婦 女!」
[0517a28] 佛言:「人於世間不兩舌讒人,不惡口罵 人,不妄言綺語,從是得五善。何等五?一者,語 言皆信;二者,為人所愛;三者,口氣香好;四者,
得上天,為諸天所敬;五者,從天上來下,生世 間為人好口齒,他人不敢以惡語污之。今見 有從生至老不被口謗者,皆故世宿命護口
善言所致也。如是分明,慎莫妄讒人!」
[0517b06] 佛言:「人於世間不飲酒醉,從不醉得五善。何 等五?一者,傳言上事,進見長吏,語言不謬誤,
亦仕宦如意;二者,家事修治,常有餘財;三者, 假借求利疾得,亦為人所敬愛;四者,得上 天,亦為諸天所尊重;五者,從天上來下,生世
間潔白自喜,黠慧曉事,皆從故世宿命不飲 酒所致。慎莫飲酒!」
[0517b13] 佛言:「人於世間不持刀杖恐人,不以手足加 痛於人,不鬪亂別離人,己所不欲,不施於人, 從是得五善。何等五?一者,身體強健;二者,
臥起常安隱;三者,為諸天、龍、鬼神所護視;四 者,得上天,天上樂無極;五者,從天上來下生 世間,身體完具無疾病。今見有從生至老無
有疾病者,是皆故世宿命不加痛於人所致。 如是分明,慎莫加惡於人!」
[0517b21] 佛言:「人於世間和心不瞋恚,見賢者敬之,愚 者忍之,從是得五善。何等五?一者,為人所稱 譽;二者,人見之皆歡喜;三者,身自安隱亦潤
澤好;四者,得上天,天上端正淨潔;五者,從天 上來下生世間,為人善性,端正姝好。今見有 好人萬人之選,皆故世宿命和心善性忍辱
所致也。不瞋恚,如是分明,慎莫瞋恚於人!」
[0517b28] 佛言:「人於世間孝順父母,敬事長老,恭執謙 卑,先跪後起,後言先止,常教惡人為善,從是
得五善。何等五?一者,為人所敬愛;二者,人皆 道其善;三者,自意歡喜;四者,得上天,為諸天 所敬愛;五者,從天上來下生世間,為眾人所
媚愛。今見有善心孝順,為眾人所媚愛者,皆 是故世宿命孝順、敬事長老所致。如是分明, 可作孝順事於長老!」
[0517c07] 佛言:「人於世間用諫曉事,善心好意,敬事尊 老,禮節兼備,從是得五善。何等五?一者,仕宦
得好職;二者,在官疾遷,賣買得利;三者,百姓 見之皆歡喜;四者,得上天諸天見之皆歡喜; 五者,從天上來下生世間,為王侯公卿作子,
皆故世宿命行禮作福所致。如是分明,慎莫 憍慢於人!」
[0517c14] 佛言:「人於世間不慳貪,好喜布施,愛視諸家 親屬貧窮者,若乞匃兒,飲食常當使飽,衣亦 當完好,從是得五善。何等五?一者,財產日增;
二者,為諸天下人所稱譽;三者,為州、郡、國所 尊敬;四者,得上天,天上所侍;五者,從天上 來下生世間,大富樂為眾人所敬,皆故世宿
命布施行善所致。如是分明者,亦可行德布 施!」
[0517c21] 佛言:「人於世間,有明經賢者,若沙門道士, 喜往問度世之道,心不嫉妬、貪愛高遠賢者,
從是得五善。何等五?一者,得黠;二者,多聞,亦 多知多見;三者,多敬難之;四者,得上天,天 上識所學;五者,從天上來下生世間,即明經
曉道,為國家所敬重,亦為人所歸仰。今見有 明經曉道者,此皆故世宿命作道行德所致 也。如是分明,亦可行道德!」
[0517c28] 佛說經已,諸弟子 皆歡喜,前為佛作禮。
[0518a01] 佛言:「聽說作惡得惡!」諸弟子皆叉手言:「諾!受 佛教!」
[0518a02] 佛言:「人於世間喜殺生無慈之心,從是 得五惡。何等五?一者,壽命短;二者,多驚怖;三 者,多仇怨;四者,萬分已後,魂魄入太山地獄
中——太山地獄中,毒痛考治,燒炙烝煮,斫刺 屠剝,押腸破骨,欲生不得——犯殺罪大,久久 乃出;五者,從獄中來出生為人,常當短命,或
胎傷而死,或墮地而死,或數十百日而死,年 數十歲而死者。今見有短命人,若形瘢瘡,身 體不完,跛蹇禿傴,或盲聾、瘖瘂、鼽鼻塞壅,
或無手足,孔竅不通,皆由故世宿命屠殺、射 獵、羅網、捕魚,殘殺蚊虻、龜鼈、蚤虱所致。如是 分明,慎莫犯殺!」
[0518a14] 佛言:「人於世間偷盜劫人,強取他人財物,求 利不以道理,欺詐取財物,輕秤、小斗、短尺欺 人,若以重秤、大斗、長尺侵人,道中 拾
遺取非 其財,負債借貸不歸,觝觸以行互人,從是得 五惡。何等五?一者,財物日耗減;二者,王法所 疾,覺知當辜,少有脫者;三者,若身未甞安
歸,常懷恐怖,亦自欺身;四者,死後魂魄入太 山地獄中——太山地獄中,考治數千萬毒——隨所 作受罪;五者從獄中來出,隨所負輕重償
債,或有作奴婢償者,或作牛、馬、騾、驢、駱駝償 者,或作猪、羊、鵝、鴨、鷄、犬償者,諸禽獸、魚鼈之 屬,皆是負債者。經言:『債不腐朽』所謂也!今見
有下賤畜生之屬,皆由故世宿命貪利,強取 人財物所致也。畜生勤苦如是,見在分明,慎 莫取他人財物!」
[0518a29] 佛言:「人於世間婬妷犯他人婦女,從是得五 惡。何等五?一者,家室不和,夫婦數鬪,數亡錢
財;二者,畏縣官,常與捶杖從事,王法所疾,身 當備辜,多死少生;三者,自欺身,常恐畏人;四 者,入太山地獄中——太山地獄中,鐵柱正赤身
常抱之,坐犯他人婦女故得是殃——如是數千 萬歲,形乃竟;五者,從獄中來,出生為鷄、鳧、 鳥、鴨、人,魂魄無形,所著為名。今見有鷄鳧婬
妷,不避母子,亦無節度。亦有犬、馬之貞,狗 貞於夫,畜生之屬皆有信足,而鷄鳧婬妷, 獨無止足,皆從故世宿命婬妷犯他人婦女,
受是鷄鳧身,當為人所噉食。如是懃苦,不可 數說。如是分明,慎莫犯他人婦女!」
[0518b13] 佛言:「人於世間喜兩舌讒人,喜惡口、妄言、綺 語,自貢高,誹謗聖道、嫉賢妬能、啤呰高才,從
是得五惡。何等五?一者,多怨憎;二者,自欺身, 亦從是人皆不信;三者,數逢非禍;四者,入太 山地獄中——太山地獄中,有鬼從人項拔其舌,
若以燒鐵鉤其舌斷,若以燒鐵 [矛*良] [矛*害] 刺其咽, 欲死不得,欲生不得,不能語言——如是數千萬 歲;五者,從地獄中來出,為人惡口,齒或免
缺,彌筋蹇吃重言,或瘖瘂不能言語。今見有 是曹人,皆故世宿命兩舌讒人,誹謗聖道所 致也。如是分明,亦可慎惡口!」
[0518b24] 佛言:「人於世間喜飲酒醉,得三十六失。何等 三十六失?一者,人飲酒醉,使子不敬父母,臣 不敬君,君臣、父子無有上下;二者,語言多
亂誤;三者,醉便兩舌多口;四者,人有伏匿隱 私之事,醉便道之;五者,醉便罵天溺社,不 避忌諱;六者,便臥道中,不能復歸,或亡所持
什物;七者,醉便不能自正;八者,醉便低仰橫 行,或墮溝坑;九者,醉便躄頓,復起破傷面目; 十者,所賣買謬誤妄觸觝;十一者,醉便失事,
不憂治生;十二者,所有財物耗減;十三者,醉 便不念妻子飢寒;十四者,醉便嚾罵不避王 法;十五者,醉便解衣脫褌袴,裸形而走;十六
者,醉便妄入人家中,牽人婦女,語言干亂,其 過無狀;十七者,人過其傍,欲與共鬪;十八者, 蹋地喚呼,驚動四隣;十九者,醉便妄殺蟲豸;
二十者,醉便撾捶舍中付物破碎之;二十一 者,醉便家室視之如醉囚,語言衝口而出; 二十二者,朋黨惡人;二十三者,踈遠賢善;二
十四者,醉臥覺時,身體如疾病;二十五者,醉 便吐逆,如惡露出,妻子自憎其所狀;二十六 者,醉便意欲前蕩,象狼無所避;二十七者,醉
便不敬明經賢者,不敬道士,不敬沙門;二十 八者,醉便婬妷,無所畏避;二十九者,醉便如 狂人,人見之皆走;三十者,醉便如死人,無所
復識知;三十一者,醉或得疱面,或得酒病, 正萎黃熟;三十二者,天龍鬼神,皆以酒為惡; 三十三者,親厚知識日遠之;三十四者,醉便
蹲踞視長吏,或得鞭搒合兩目;三十五者,萬 分之後,當入太山地獄,常銷銅入口焦腹 中過下去,如是求生難得、求死難得千萬歲;
三十六者,從地獄中來出,生為人常愚癡,無 所識知。今見有愚癡、無所識知人,皆從故世 宿命喜嗜酒所致。如是分明,亦可慎酒!酒有
三十六失,人飲酒皆犯三十六失。」
[0518c29] 佛言:「人於世間喜持杖恐人,以手足加痛於 人,喜鬪亂別離人,己所不喜強持與人,從是 得五惡。何等五?一者,自欺身,亦為人所患毒;
二者,身為恐怖;三者,又數病疾;四者,入太山 地獄中,隨所作受罪,久久萬歲;五者,從獄 來出,生為人多病身不離杖。今見有多病者,
皆故世宿命喜加痛疾之所致也,多病不如 強健。如是分明,慎莫加惡於人!」
[0519a08] 佛言:「人於世間常喜瞋恚不和調,見賢者亦 恚,見愚者亦恚之,不別善惡,但欲瞋恚而已, 從是得五惡。何等五?一者,為自燒身;二者,亦
自亂意;三者,臥起不安隱,或憂恚自殺;四者, 入太山地獄中,毒痛考治數千萬歲;五者,從 太山地獄中出,生為人面目常惡,色萎黑黃
熟。今見有惡色人,皆從故世宿命喜瞋恚所 致,面醜惡色,不如端正好色。如是分明,慎 莫瞋恚!」
[0519a17] 佛言:「人於世間不孝父母,不敬長老,見他人 有孝父母、敬事長老者,常瞋恚之,不喜作善,
從是得五惡。何等五?一者,常得惡夢;二者,為 人所憎;三者,惡名聞;四者,入太山地獄中,考 治數千萬歲;五者,從地獄中來出,生為人弊
性不媚,為眾人所憎。今見有不媚急性,為眾 人所憎者,皆從故世宿命不孝父母、不敬長 老所致也。如是分明,慎莫憍慢!可孝順、敬事 長老。」
[0519a26] 佛言:「人於世間不孝尊老,無有禮節,輕易憍 慢,自用自強,從是得五惡。何等五?一者,失亡
職位;二者,自欺身;三者,不為人所敬;四者,入 太山地獄中,考治數千萬歲;五者,從獄中來, 出生為人,當作下賤醜惡,為人所輕易。今見
有下賤人,皆從故世宿命憍慢、不敬尊老所 致也。如是分明,慎莫憍慢!」
[0519b03] 佛言:「人於世間得 財產,慳貪不肯布施,不愛視諸家貧窮者,不 給與之,不供事沙門明經道士,不匃不與乞
兒,若病人食飲不敢自飽,衣被不敢自完,從 是得五惡。何等五?一者,自欺身,亦為人所不 敬;二者,人皆呼守錢奴;三者,恒荷慚愧;四者,
墮餓鬼,勤苦不可言,或千歲百歲,不能得水 飲,遙望見江湖若谿谷水,走往欲飲之,水便 化作銷銅、若膿血不可飲,如是勤苦不可
縷說;五者,從餓鬼中來出,生為人當貧窮凍 餓,從人乞匃,脊骨相支柱,乞匃不能得,人當 唾罵之。今見有貧窮乞人,皆從故世宿命慳
貪不肯布施所致也。如是分明,慎莫慳貪!」
[0519b16] 佛言:「人於世間有明經賢者,若沙門道人,不 喜往問度世之道,嫉妬高才,誹謗賢者,從是
得五惡。何等五?一者,不慧;二者,少知;三者,不 為人所敬;四者,入太山地獄——入太山地獄中, 考治數千萬歲;五者,從獄中來出,生為人愚
癡無所識知,與畜生同例。今見有愚癡不別 白黑者,皆從先世宿命不喜道德,嫉妬高遠 所致也。如是分明,慎可行道!」
[0519b24] 佛言:「人求壽得壽,不求壽不得壽;求病得病, 不求病不得病;求端正好色,得端正好色;求 醜惡色,得醜惡色;求媚得媚,不求媚不得媚;
求下賤得下賤,求富得富,求貧得貧;求明經 曉道得明經曉道,求愚癡得愚癡。人作善得 善,若干福得上天,若為人得尊貴,亦得端
正。若人作惡得惡若干罪,或入太山地獄 中,或墮餓鬼中,或墮畜生中;設得作人,當作 下賤貧窮,無所識知,亦復醜惡色。如人種苦
得苦實,種甜得甜實。長實譬如種五穀,種 稻得稻、種豆得豆,如人作善得善、作惡得惡 矣!」
傳遠踈通戒於太察, 篤信守一戒於壅蔽,
勇猛剛毅戒於暴亂, 仁愛溫良戒於不斷,
廣心浩大戒於狐疑, 沈清安舒戒於後時,
刻削溢急戒於剽疾, 多人長辭戒於無實。
賢者且守戒, 行之有三善,
見敬多求愚, 壽盡受天身。
住戒行已盡, 已慧制意行,
行至必當至, 悉斷所當受。
從戒可滅痛, 三世戒在上,
制使邪毒龍, 不犯有戒人。
善哉有戒尊, 以信可為伴,
是道非凡言, 故名戒有尊。
戒尊善可怙, 身終不見燒,
既臥於夜安, 已夢復歡然。
為眾所見敬, 力善自為身,
法見自為尊, 捨世為天王。
我是世獨尊, 我已脫世患,
悉是人天世, 猶我校魔兵。
惟佛歷勤苦, 畢劫不可數,
往來五道中, 未能具 [糸*爾] 縷,
姦匿序厥得, 號呼見視短。
今日禮佛者, 一心皆叉手,
從禮得上天, 人中得長壽。
佛尊覺第一, 已現慧具足,
當前禮法眾, 恩德若江海。
是以吾演說, 佛之聖典籍,
從本起因緣, 所行有善惡。
廣採以撰立, 隨經義要趣,
集敘如佛指, 所作殃福事。
佛已自覺法, 梵釋來下請,
尊乃刪說經, 至要難見聞。
苦從苦因緣, 苦盡乃為尊,
如應八道成, 苦滅是為淨。
從行有苦果, 人雄之所演,
是本為從心, 勞行從是有。
眾勞除愈者, 是行之妙要,
故為次第說, 誠如大聖尊。
是故著經典, 令世觀摸法,
合應正無疑, 智者所宜取。
亦非神所化, 令禍福無緣,
亦非性自然, 又非時可傳。
在天豈無緣, 時與性亦然,
殊勝與不勝, 其實非無行。
從癡致有勞, 斯勞從行致,
已作脫復過, 聽此非一輩。
鈔綴經妙旨, 及律之雜要,
足知世所由, 部部各分明。
神化解疑結, 以經現世間,
善行有福報, 當可不識此。
已作不義行, 其死墮惡道,
即時見閻王, 王哀便繫束:
「嬰兒老病死, 諫以當就罰,
知有五使者, 何為不修德?
身口意所行, 唯戒施為上,
爾獨何志念, 而能不為善?」
是時有罪人, 聞王以法諫,
自揆無良操, 入怖而對曰:
「但以親惡友, 聞凡非法言,
坐以貪濁故, 不能修德善。」
王曰人難得, 幸得奚不善,
為性何難悟, 冤造泥犁行。
汝本興斯惡, 則非父母為,
非沙門道士, 非君非我教。
愚癡快心意, 作此不善業,
自身之所為, 今當受其報。
造以五使者, 忠正之言誨,
然後閻法王, 默而不與語。
爾乃錄罪 人 , 置於閻界中,
掔將入地獄, 見惡甚惶懅。
始入黑繩獄, 大小並喚呼,
次入阿鼻摩, 熾火燒其形。
蹈棘跂熱土, 徑涉沸灰水,
鐵獄凡十六, 自到刀葉樹。
為人犯惡故, 令有此泥犁,
故列其本行, 次現所應受,
至于千億歲, 生生而輒殺。
由是結怨多, 賊害賢人雄,
生妄挐無過, 離敗人朋友,
常喜讒惡人, 死入黑繩獄。
有持多詐便, 指治酷虐人,
後更山機迮, 擣之以鐵杵。
為人好殺生, 馬牛鹿羊豕,
鷄犬及諸蟲, 亦更山機迮。
癡貪懷怯弱, 苟以毒害彼,
求財不用法, 鐵輪轢其軀。
恃量以力教, 伏彼無力者,
喜施惱於人, 常為象所蹋。
今生惱父母, 沙門婆羅門,
嬈故令欝毒, 後身被熱炙。
或邁擊父母, 仁賢奉道者,
及他所當敬, 後世更煮治。
迫脅從受取, 證入無辜民,
然後身長燒, 喚呼獨痛呻。
侵人以益己, 受寄而直抵,
後燒在火室, 大呼無誰救。
非法言是法, 是法言非法,
篾毀誰無聖, 後生阿鼻獄。
學居廟堂淨, 而為過失行,
由是令謗賢, 從是入深獄。
棄捐正善業, 從邪樂得生,
後身沒溷中, 啖溷蟲為食。
放火燔草野, 以害諸虫豸,
後入積薪獄, 燒之如野火。
陰賊親厚者, 軀為利刀刺,
啄鳥鐵耳狗, 宛轉共食之。
若有壞法橋, 謗訕至德者,
墮獄蹈踐越, 履刀刃之道。
犯人婦女者, 巨軀有百足,
容貌似美女, 與友便攫之。
好樂於婬妷, 放意於人婦,
斯常與苦會, 身攀抱刺樹。
若為諸巧便, 殺水所生蟲,
殺後墮沸湯, 灰河之中生。
借貸不歸者, 身常被鐵鉤,
剛鐵燒烔然, 洋銅以飲之。
懷恨意忿怒, 果敢為非法,
見人窮苦喜, 死為閻獄鬼。
生作不善行, 死即入地獄,
其痛不可數, 一切但有苦。
如是已具說, 地獄種所行,
聽解畜生事, 餓鬼及鬼神。
身意各有三, 口四為不善,
躁擾心速變, 死墮畜生中。
若多婬欲態, 後生為癡蟲,
鴈鴿鳩鴛鴦, 孔雀亦蜚蛾。
喜縛撾捶者, 後世多受惱,
自為象馬牛, 瞋恚死成蛇。
憍傲常慢人, 後生為猛獸,
輕易者後世, 為猪犬狐驢。
常內懷嫉妬, 心亦不一住,
後世為獼猴, 強面目成鳥。
慳貪而邪誑, 多行盜賊人,
死後為猫犲, 虎狼肉食獸。
布施多瞋怒, 持心不質直,
然後墮龍中, 乃有大神力。
廣施有恚心, 輕人而自大,
後作迦留鳥, 致有大威猛。
身自食甘美, 以惡施與人,
死為溷餓鬼, 常食臭中蟲。
好調嬈老小, 乞兒與病人,
後為臊餓鬼, 食產乳惡露。
雖與心慳悔, 恒自懼不足,
後為黑餓鬼, 從下掣得食。
謂施為無福, 未甞肯少施,
後為鄙餓鬼, 主食人所吐。
不與追謗施, 食麁外自舉,
後為竇餓鬼, 恒食人欬唾。
自有既不與, 常望求於人,
後為窮餓鬼, 所欲不能得。
喜陰識彼短, 治人以望財,
後為弊餓鬼, 主食死人肝。
麁言以惱彼, 中傷說人短,
後為焦餓鬼, 常吞食火烟。
勸訟好會鬪, 酷虐恐熱人,
後為焰火鬼, 食於蜚蛾蟲。
禁止人布施, 身亦不自與,
後為大身鬼, 其口若針鼻。
擁財以遺子, 不食亦不施,
其死屬閻界, 子祭乃得食。
生為隘 陬 長, 侵人以行患,
為鬼形醜大, 所欲終不得。
語言常欺調, 不與不持戒,
歡娛行急促, 終生鬼神中。
殺蟲以為餌, 鉤生蒙其利,
取殺而食之, 後世為魅魍。
布施望其後, 不誠多忿怒,
後成臼注鬼, 顏貌極醜惡。
既以恚且貪, 好施而嗜酒,
喜於鼓樂舞, 死為守地神。
於家內外親, 無惡亦無嫉,
後為有力神, 乘雲風而行。
布施屋室乘, 亦與諸美味,
為神在所之, 廬舍隨其飛。
好欲而懈怠, 喜以華香施,
後為天伎人, 遊戲自恣心。
於是畜生行, 餓鬼及鬼神,
悉已為總說, 又復聽善因。
至於為所行, 亦有若干比,
其應非一種, 今為如事說。
天人阿須羅, 欲求長壽者,
內意當自省, 無害一切生。
若以不施勞, 不縛捶嬈彼,
恒發安群生, 為人則無病。
不殺好恩德, 意固不復動,
終不害一切, 為人常仁賢。
未甞有少施, 頗受於幾微,
然後身極苦, 求少得或不。
好取他人財, 而以為惠施,
後雖得財富, 猶速亡失之。
不妄取非物, 亦都無所與,
恒自勤苦求, 後傳世得財。
既不取彼物, 常自樂布施,
累世有財富, 得利甚弘廣。
自好持戒齋, 後生必明智,
愛法得譽安, 足賢意端正。
子善供養父, 既亡屢祭祀,
亦以敬施天, 後所之得食。
好施飯食者, 後生得命色,
有力辯達富, 無病常安隱。
好施衣被者, 失慚好容色,
心善人樂見, 快樂得所欲。
施與屋舍者, 後世所止安,
宮舘諸所居, 事事嚴具足。
施井設義漿, 沐浴蓮華池,
後世得不得, 所欲一切富。
今世好布施, 履屣船車橋,
象馬亦諸乘, 後世得天乘。
無怒人愛見, 一切所歸仰,
後生高長子, 其施園樹者。
好以奴婢施, 加以恭敬意,
後得於姓譽, 侍使無所乏。
先祖大布施, 子孫繼不絕,
後生巨億富, 輒得父餘財。
好稱布施德, 有意不能與,
後雖墮人倫, 生於貧狹家。
謗施謂無益, 但為哀故與,
雖無布施意, 猶生富財家。
心常樂智慧, 然而不布施,
後常得聰明, 生於貧窶家。
常好喜布施, 而不學智慧,
於智不敏達, 生於大富家。
設兼行施智, 亦兼受其福,
設兩不兼行, 亦兩無所得。
施與望姓譽, 未施若已施,
若後欲施者, 斯為食惱苦。
布施雖無信, 然猶得財產,
若樂彼施財, 後意頗有喜。
布施如有信, 後世常富財,
多貨能得尊, 其意甚歡悅。
如侍敬有德, 善意供養施,
後得財可意, 既得最殊勝。
常以輕易意, 施與修德者,
然後雖得財, 安時不得食。
布施欲安人, 不行詖陷人,
然得所愛敬, 親屬靡不敬。
施與恣所有, 修德無所諍,
後獲所愛喜, 法德利具足。
施與有黠眼, 不諂求非物,
福祚傳子孫, 累世常保財。
慧人行布施, 用時不勞彼,
雖少不失時, 食福時自恣。
修身以自守, 不好犯人婦,
後得所愛欲, 貞良有戒德。
婦人有非時, 智士能自絕,
後為人無怨, 受性大清淨。
若修清淨行, 所行無論議,
後生有威譽, 為天所供養。
去離於醉酒, 修行常清淨,
後識不迷惛, 得利內明慧。
為身若人故, 終而不妄語,
後生身中適, 莫得說其短。
友諍輒和解, 不好妄傳說,
後親不別離, 身常為人雄。
恒以柔軟言, 忠至入人心,
後語工可眾, 聞者莫不愛。
集會坐論議, 如事言得中,
後世得辯和, 語時人樂聽。
一切彼所有, 其心不念取,
後世心中安, 終無忘遺憂。
已知事事思, 眾善之報應,
為人都近善, 食福果甚多。
常欲利成就, 望譽天上安,
知生不常久, 心必思修德。
好惡信在行, 人倫之大利,
種雜故得雜, 在白不白中。
少壯或長老, 自在作行時,
然後如時得, 苦樂各應本。
暫行若長行, 所為善不善,
中作中時得, 長作乃長得。
師友忠恕言, 今世後世厚,
怱蔑不承用, 後生常聾聵。
詐為欺慢者, 後生傴短陋,
瘖瘂或惡色, 族姓莫欲見。
不親老則愚, 事有道則利,
不慢後尊貴, 憍慢則卑賤。
布施後則富, 無與意則貧,
瞋恚得惡色, 不怒後好色。
好姦不男女, 欲犯不可婬,
騬割諸畜生, 後生為黃門。
思婬若熾火, 身根心口犯,
專行求女人, 後生為黃門。
說布施善道, 來勸已樂從,
等心視憎愛, 後生有三眼。
喜以好衣服, 施與有德者,
後 世 常好雅, 光潤色若金。
視人如赤子, 護老病亦然,
後常值聖人, 皦若星中月。
不干奉齋戒, 兼身產乳婦,
後得伎女樂, 犯者有干謗。
禮敬汎愛眾, 後軟手足掌,
保貨安不動, 得敬如大山。
不問訊使伶, 無求但好施,
後得食具足, 有財聚若海。
有德蒙上天, 法善眾歸仰,
後豪尊歡樂, 生為帝王種。
身口恒習善, 布施用和顏,
後富莫能嫉, 受樂生北方。
陰以善報讎, 終不妄施惡,
口諍而心柔, 後為阿修羅。
如有見善道, 具足以睹正,
後 得生天上, 曜若日之光。
善孝事父母, 後生貴姓家,
不諍不好怒, 食福忉利天。
無所與言諍, 亦不參鬪訟,
守善心修德, 後生豔天上。
多聞安思惟, 好利而求脫,
念善德以善, 後生兜術天。
守戒常禪思, 依法無所恃,
亦勸彼令然, 生不驕樂天。
自守好最施, 不逆不自稱,
平均愛有道, 生彼尼密天。
鞭杖繩之惱, 不以加群生,
安慰一切人, 食福於梵天。
心慈口言善, 念安人若己,
有求而輒與, 生彼迦夷天。
念行常如齋, 不願世喜樂,
定意立安靜, 生阿波蘇天。
定心棄愛女, 除三習一樂,
能歡思正止, 得生遍淨天。
苦樂計非常, 身所行則知,
見識最清淨, 生墮苛頗天。
曉了不淨想, 多行有王處,
棄習而無想, 生無有想天。
無倚有微倚, 恢廓行四業,
念禪自清定, 生五淨天中。
柔軟意殊勝, 心正性中和,
廣博修天業, 生阿迦膩天。
解色猗無常, 樂求無邊志,
所識意無際, 思惟得出生。
已離諸情識, 無甫所向生,
有念亦已過, 欲無想而想。
雖決猶復生, 報現有平行,
智士自觀察, 知善行可作。
是法有特異, 故為人具說,
非天非時種, 所受從自作。
生非常可觀, 慧不思望倚,
凡往生善處, 皆為由行倚。
若已解非身, 無為生死空,
寂放滅苦辛, 是樂最第一。
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17 冊 No. 0729 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維習安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三寶弟子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