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hīśāsakavinaya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
Scroll 3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五分律卷第三 (彌沙塞)宋罽賓三藏佛陀什 共竺道生等譯
第一分之二第七事
[0014b28] 佛在拘舍彌國。爾時闡陀比丘常出入諸 家,為說法,料理官事,療治眾病;國王、大臣、長 者、居士無不親敬。有諸人等同來問訊,遇於
經行所,頭面禮足,為說妙法,示教利喜已,各 歸其家。闡陀便還,上座已據其房,如是展轉 乃至小房亦復如是;既不得住,便遊人間。後
諸人等復來問訊,見諸比丘露處經行,問言: 「我師闡陀今在何處?」諸比丘言:「我等不知。」遍 求不得,便各還歸。闡陀行還,著衣持鉢往到
其家,皆出問訊,白言:「長老!我等近至僧房,不 得相見,今從何來?」答言:「我最下座,一切諸房 上座已滿,是故遊行,致此乖互。」諸人白言:「可
求屋處,我等當為長老作之。既以見福,而使 長老得安隱住,又令我等不乖問訊。」闡陀答 言:「我不能自作以廢行道,年長自當以次得
之。」諸人又言:「我幸有物及有善心;財物無常, 善心難保。願為求處,必欲作之。」闡陀見其慇 懃,難相違逆,即便遊行求作屋地,見神樹處
最可建立,即便伐之。此樹有神,國人所奉,諸 祈請者多得如願;忽見斫伐莫不驚怪,不信 樂佛法者皆呵罵言:「沙門釋子無道之甚,苟
欲自利,傷害天人。」信樂佛法者便言:「此樹有 神,眾人畏敬,夙夜虔恭,不敢墮慢;而諸比丘 伐之無疑,一切色心晏安如故,可謂大神、
大貴可重。」毀譽之聲充滿國內。諸長老比丘 聞,種種呵責,將至佛所,以事白佛。佛以是事 集比丘僧,問闡陀:「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
佛種種呵責已,告諸比丘:「以十利故為諸比 丘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0014c27] 「若比丘,有主,為 身作房,應將諸比丘求作處。諸比丘應示作 處,無難處、有行處。若不將諸比丘求作處,僧 伽婆尸沙。」
[0015a01] 有主者:有檀越。餘如上無主中 說 (七戒竟) 。
[0015a03] 佛在王舍城。爾時瓶沙王日日次請五百僧 食,城內臣民亦復如是。時諸比丘各各行 道,未有專知差次請者。六群比丘常往好處,
諸人問言:「我等為僧次第設食,何故長老常 來,不見餘人?」如是呵責,而猶不已。
[0015a07] 時陀婆 力士子年十四出家為道,在靜處作是念:「今 瓶沙王日日次請五百僧食,城內臣民亦復 如是;而僧無有差次會者,致使六群選擇好
處,以失眾望,喪人施意。若我二十受具足戒 得阿羅漢,獲六神通,當為眾僧作差會及分臥 具人。」至年十六便成羅漢,得六神通,年滿二
十受具足戒,便作是念:「我先願為眾僧作差 會及分臥具人,今時已至,便應作之。」即詣王 舍城諸比丘所,說先所願。諸比丘即以白佛,
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陀婆:「汝實欲為僧作 差會及分臥具人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 讚少欲知足、讚戒、讚持戒已,告諸比丘:「今聽
陀婆為僧作差會及分臥具人。」
[0015a20] 僧應白二羯 磨,差一比丘白言:「大德僧聽!今此陀婆比丘 欲為僧作差會及分臥具人。若僧時到僧忍 聽。白如是。」
[0015a23] 「大德僧聽!此陀婆比丘,欲為僧作 差會及分臥具人。誰諸長老忍,默然;若不忍 者,說。僧已聽陀婆比丘作差會及分臥具人
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0015a27] 於是陀婆即為僧作差會及分臥具。分臥具 時,少欲知足、少欲知足共,樂靜、樂靜共,誦 修多羅、誦修多羅共,持律、持律共,法師、法
師共,唄 [口*匿] 、唄 [口*匿] 共,阿練若、阿練若共,乞食、乞 食共,坐禪、坐禪共;如是等眾行不同,各得其
類,隨宜示導。諸房舍處,一切比丘咸得所安。 諸方比丘有暮至者,輒詣陀婆求住止處,陀 婆即入火光三昧,左手出光,右手示臥具處, 莫不允合。
[0015b06] 時諸遠方聞陀婆比丘為王舍城 僧,差會及分臥具,有如是德,皆作是念:「我當 往彼問訊世尊,并見陀婆及覩神力。」於是發
來,投暮到城,至陀婆所求住止處。陀婆皆悉 如法安處;次差會人亦復如是。
[0015b11] 時王舍城有善飯長者,見法得果。日為二比 丘作上美食,自來請之。慈地兄弟並薄福德, 分臥具、差會時,常得麁惡階次,幸遇差至其
家。善飯知已,便生是念:「此等惡人無清淨行, 云何受我上美供養?」即便還歸,語其婦言:「汝 可更作麁惡之食,慈地等來,門外敷座,使婢
下之。」婦即受教,設辦麁惡。慈地兄弟至時 持鉢到善飯家就座而坐,群婢於是持麁食 出,慈地見便問言:「姊妹!汝家常作好食,今何
故麁?」婢言:「我是下人,不知所以。」
[0015b20] 食訖便還,道 中行罵:「陀婆力士子,要當令汝,受苦劇我!」
[0015b21] 到 所住已,向諸上座言:「陀婆力士子隨愛、瞋、癡、 畏,若畏與好,不畏與惡。」諸比丘言:「汝等莫作
是語:『陀婆比丘隨愛、恚、癡、畏。』何以故?陀婆 比丘得阿羅漢,備六神通,隨愛、恚、癡、畏無有 是處。」慈地言:「正以得神通故,觀見諸家有
好、有惡;好與餘人,惡輒差我,是故我言:『隨愛、 恚、癡、畏。』」作是語已,出於餘處,先為陀婆作 惡名聲,然後至王舍城,到其妹尼彌多羅
所。彌多羅見二兄來,迎禮問訊,慈地兄弟皆 不共語,彌多羅言:「不憶犯,兄何故如此?」慈地 答言:「汝不助我故,致使陀婆苦我如是。」彌
多羅言:「兄欲令我云何相助?」答言:「汝若助我, 可到佛所,白言:『世尊!無恐懼中,反致怖畏,我 今無處,而得安隱;本謂陀婆是梵行人,忽來
污我,犯波羅夷。』」彌多羅言:「陀婆清淨,我若謗 之,僧必當作自言擯我。我既出眾,當何所 依?」慈地等言:「我當證汝,擯於陀婆。何緣使汝
得自言擯?」彌多羅言:「若僧擯陀婆,我豈得異?」 慈地等言:「但令世尊斥逐陀婆,為吾受擯,亦 復何苦?我等自當好相安處。」妹敬重兄,不敢
違命,便到佛所,如上白佛。
[0015c13] 爾時陀婆及羅睺 羅在佛左右,佛問陀婆:「汝聞彌多羅所說不?」 答言:「已聞。佛自知之。」如是三問,答亦如是。於
是羅睺羅白佛言:「世尊!何須三問陀婆?但當 斥擯此比丘尼。」佛言:「若彌多羅以此謗汝,汝 當云何?」答言:「當言此事佛自知之。」佛言:「汝可
如是,陀婆亦然乎?」佛語陀婆:「汝起自明,今非 默時。汝當憶念,有當言有,無當言無。不得直 言佛自知之!」陀婆便從座起,更整衣服,長跪
合掌,白佛言:「世尊!我從生來,未曾夢中有此 念想,於今云何得有憶知?」佛讚言:「善哉,善哉! 汝快自明,欲自明者應當如此!」佛告諸比丘:
「應與陀婆憶念,比丘不應舉事;應與彌多羅 白四羯磨,自言滅擯。」
[0015c26] 一比丘唱言:「大德僧聽! 此彌多羅比丘尼自言:『陀婆污我。』僧今與自 言滅擯。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是。」
[0015c28] 「大德僧聽! 此彌多羅比丘尼自言:『陀婆污我。』僧今與自 言滅擯。誰諸長老忍,默然;若不忍者,說。」如是 第二、第三。
[0016a02] 「僧已與彌多羅比丘尼自言滅擯 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0016a04] 彌多羅比丘尼被滅擯已,出遊人間,慈地兄 弟猶語諸比丘言:「陀婆力士子壞我妹梵行, 故致使如是。」諸比丘復以白佛,佛以是事集
比丘僧,告諸比丘:「汝等應撿問慈地:『汝言 陀婆壞汝妹梵行,為實、為虛?』」諸比丘受教,即 問慈地,慈地答言:「我言是實。」僧復問:「汝何處
見?何時見?云何見?」答言:「我某處見,某時見,如 是見。」僧次問陀婆:「汝爾時為在何處?」答言:「我 在某處。」僧復語慈地:「處不相應、時不相應。汝
云何言某處、某時,如是見耶?」復語慈地:「若於 一堅信比丘前妄語,罪重傷殺無數眾生;於 一堅法,其所獲罪,過百堅信;如是展轉於僧
前妄語,其罪重於百阿羅漢。」又語慈地:「僧今 集會,不隨愛、恚、癡、畏。汝可更說,為實、為虛?」慈 地言:「陀婆隨愛、恚、癡、畏故,我作是語。」諸比丘
種種呵責,將至佛所,以事白佛。佛以是事集 比丘僧,問慈地:「汝實以無根波羅夷謗陀婆 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呵責:「汝愚癡人!
云何以無根波羅夷,謗於清淨梵行比丘?汝 豈不聞三種人墮地獄耶?一者、犯戒無沙門 法,自言已有;不修梵行,自言已修,於佛法中
猶如敗種。二者、作如是見、如是說:『婬欲非惡。』 而為放逸。三者、以無根波羅夷謗於清淨梵 行比丘。此三種人必墮地獄,汝今云何作此
惡事?」佛更種種呵責已,告諸比丘:「以十利故, 為諸比丘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0016a29] 「若比丘, 自不如法,惡瞋故,以無根波羅夷謗無波羅 夷比丘,欲破彼梵行。是比丘後時,若問、若不
問,言:『我是事無根,住瞋故謗。』僧伽婆尸沙。」
[0016b04] 自不如法者:自已事事不如法。
[0016b04] 惡瞋者:九惱 也。
[0016b05] 無根者:不見、不聞、不疑。
[0016b05] 無波羅夷者:於四 波羅夷,一一無犯。
[0016b06] 欲破彼梵行者:欲使還俗, 若作外道。
[0016b07] 後時,若問、若不問者:後撿挍,何處、 何時、云何見也。
[0016b08] 事有四種:言諍事、教誡諍 事、犯罪諍事、事諍事。
[0016b09] 若比丘不見、不聞、不 疑他犯波羅夷,若以此謗,僧伽婆尸沙。見疑、 聞疑、疑疑、見忘、聞忘、疑忘,而以無根法謗,僧 伽婆尸沙。
[0016b12] 若面前謗,解者,僧伽婆尸沙;不解 者,偷羅遮。
[0016b13] 若書、使、相、相似語、手語謗,解者,偷 羅遮;不解者,突吉羅。
[0016b14] 若謗比丘尼、式叉摩那、 沙彌、沙彌尼,突吉羅。
[0016b15] 比丘尼謗比丘尼,僧伽 婆尸沙;謗比丘,波逸提;謗式叉摩那、沙彌、沙 彌尼,突吉羅。
[0016b17] 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謗五眾, 皆突吉羅 (八事竟) 。
[0016b19] 佛在王舍城。爾時偷羅難陀比丘尼以陀婆 比丘神通大德故,數來問訊,共一處坐聽受 法教。慈地見之復欲誹謗,後從耆闍崛山下,
見二獼猴合會行欲,便作念言:「我今當與彼 二獼猴作假名字,雄者名陀婆,雌者名偷羅 難陀。」作是念已,便語諸長老比丘言:「我先以
無根法謗陀婆,今親自見與偷羅難陀作不 淨行。」諸比丘以是白佛,佛告諸比丘:「應集僧 撿問慈地:『汝言先以無根法謗陀婆,今親自
見與偷羅難陀作不淨行,為實、為虛?』」諸比丘 受教,集僧問慈地,乃至「汝可更說,為實、為 虛?」皆如上說。如是問已,慈地言:「我實不見陀
婆作不淨行,我見偷羅難陀數來往陀婆所, 意欲謗之。從耆闍崛山下,見獼猴雄雌共合, 我便假名雄者為陀婆,雌者為偷羅難陀,故
言親見為不淨行耳!」諸比丘種種呵責:「汝云 何於異分中取片,若似片,作波羅夷謗無 波羅夷比丘。」將至佛所,以事白佛。佛以是事
集比丘僧,問慈地:「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世 尊!」佛種種呵責已,告諸比丘:「以十利故,為諸 比丘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0016c10] 「若比丘,自不 如法,惡瞋故,於異分中取片、若似片,作波 羅夷謗無波羅夷比丘,欲破彼梵行。是比丘
後時,若問、若不問,言:『我是事異分中取片、若 似片法,住瞋故謗。』僧伽婆尸沙。」
[0016c15] 事者:言諍事、教誡諍事、犯罪諍事、事諍事。
[0016c15] 若 比丘見他犯僧伽婆尸沙,定生僧伽婆尸沙 想。瞋故,於異分中取片,若似片,謗無波羅夷
比丘,僧伽婆尸沙。聞、疑亦如是。見、聞、疑他犯 偷羅遮、犯波逸提、犯波羅提提舍尼、犯突吉 羅,以波羅夷謗亦如是。餘如上說 (九戒竟) 。
[0016c21] 佛在彌那邑阿 㝹 林下。爾時貴族諸釋種子 多於佛所出家學道。時釋摩男語阿那律 言:「今諸貴族並皆出家修於梵行,我等兄弟
如何獨不?我若出家,汝知家事;汝若捨家,我 當斷理。」阿那律言:「願兄出家,我知家事。」釋 摩男言:「汝先由我在家受樂,不知艱難;然出
家行道,亦復辛苦。汝今住家,吾當語汝營家 之法。」便種種語之:晝應爾,夜應爾。田商、貨殖、 驅役之法,悉以語之。阿那律言:「若營家如
此,乃得成立,我乃不能一日為之。願兄住家, 我當修道。」釋摩男言:「諸佛世尊,父母不聽,不 得為道。汝今自可啟白於母。」阿那律即便往
啟:「我欲於佛法出家學道。」母言:「我唯有汝兄 弟二人,愛念情重,如何生離?汝家大富,快修 功德。何須出家,奪吾此意?」苦請至三,母乃答
言:「若跋提王出家者,我亦聽汝。」
[0017a07] 時跋提王 與阿那律、阿難、難提、調達、婆婆、金鞞盧 等,甚相愛重,若有所為,誓不相違。於是阿那
律,往白跋提王言:「今有微願,願必見從。」王 言:「吾等本要,誓不相違;若相違者,頭破七分。 但令卿願,必可從耳!」阿那律即以母言白王。
王言:「如卿此願,我未能從。所以者何?我願作 王今日始果,親族富貴,無有外憂。何能捨此, 出家學道?」阿那律言:「若王出家,吾願乃果;貪
著寵榮,吾則永淪。願王三思,不違先誓!」王言: 「當從汝願。寬我七年,然後共汝出家學道。」阿 那律言:「却後七年,佛不必在;又,我危脆性命
難保,王今云何以此為期?」王復言:「七年若遠, 六年可乎?」答亦如上。五、四、三、二,至于一年, 七月至于一月,七日至于一日,皆亦如是。王
言:「我等長者,如何便得率爾而去?當設方便, 嚴駕出遊,因此微行,乃可得耳?汝今便可語 阿難陀等,令知此意。」阿那律即宣語五人,五
人欣然,莫逆於心;即便竟夜嚴四種兵,極世 儀飾,晨朝出遊。盡遊觀已,密將剃頭人優波 離,捨諸儐從,至隱僻處,寶衣與之,令其剃
髮,變服而去。去未久,優波離作是念:「諸釋豪 強,若知剃諸人髮,必當殺我。如此貴族尚能 捨家,我今何為不捨剃具及諸寶衣,隨彼而
去?」即自剃頭,以諸寶衣掛著樹上,作是念:「須 者取之。」於是疾行,須臾相及,語七人言:「我今 亦欲相隨出家。」七人即受,同詣佛所,頭面禮
足,白言:「世尊!我等今欲出家淨修梵行;而優 波離是我等僕,願佛先與受具足戒,然後度 我;當令我等及諸釋種,於彼人所破大憍慢。」 佛即先度,七人後度。
[0017b08] 爾時世尊作是念:「迦 維羅衛去此不遠,諸釋知者,或有留難。」便將 八人詣跋提羅城,住網林樹下,為說妙法:「眼
無常、色無常,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無常;乃 至意無常,法無常,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無 常。汝聖弟子!應作是觀,生厭離心,得解脫智。
所作已辦,梵行已立,不受後身。」說是法時,六 人漏盡,得阿羅漢。阿難侍佛,不盡諸漏。調達 一人,空無所獲。
[0017b16] 跋提王既得羅漢,心淨無畏, 若在樹下露坐、經行,輒自慶言:「快哉,快哉!」 有異比丘,聞此聲已,作是念:「跋提比丘必憶
世樂,不樂梵行。」即往白佛:「我向於彼,聞跋提 言:『快哉,快哉!』必憶為王時樂,不樂梵行。」佛告 比丘:「汝可呼來!」便往語言:「大師呼汝!」跋提
即到佛所,頭面禮足,却住一面。佛問跋提:「汝 實言快哉不?」答言:「實爾。世尊!」又問跋提:「汝 見何義,而言快哉?」跋提白言:「我昔在家,住
於七重城塹之裏,七行象、七行馬、七行車、七 行步,四兵圍繞,忽聞異聲,心驚毛竪;今在樹 下空露之地,坦然無憂,是故稱快。」佛告比丘:
「跋提已得羅漢,不樂梵行,無有是處。」
[0017b28] 爾時世 尊因跋提而說偈言:
「快哉阿羅漢, 無復恩愛縛,
已破欲恚癡, 無復諸結網;
既到於泥洹, 無有穢濁心,
不染著於世, 解脫無諸漏;
了達於五陰, 遊於七法林,
大龍所行處, 已伏諸恐怖;
成就十種分, 龍德三昧禪,
一切有漏盡, 世間之第一;
不動無所畏, 不復受後身,
已息寂滅處, 永無苦樂報;
住於無學智, 此身最後邊,
梵行堅固立, 無諸不可信;
天上天下中, 無復諸欲樂,
此名師子吼, 無能勝佛者。」
[0017c15] 於是,世尊與諸大德聲聞,受阿耨達龍王請; 調達未得神通,不能得去,羞恥益深,便作 是念:「我今當問修神通道。」便往白佛:「願佛為
我說修通法。」佛即為說,調達受學,安居之中 便獲神通。獲神通已,作是思惟:「誰應先化?」復 作是念:「瓶沙王太子名曰眾樂,先化導之,然
後餘人乃從我教。」作是念已,即於網林下沒, 在太子床上現,作小兒 [口*數] 指仰臥。太子見之即 大惶怖,問言:「汝為是天?為是鬼神?」答言:「我是
調達,勿恐,勿怖!」太子語言:「若是調達,復汝本 形。」即自變復,威儀如本。太子歡喜,而師事之; 日出問訊,乘五百乘車,調達復化作五百小
兒,在於車上仰臥 [口*數] 指;復以五百乘車,載上 美食,種種餚饍而供養之。時諸國人生希有 心,作是言:「調達有大神力,作此變化,使太子
日出問訊,種種餚饍而以供養。」於是調達遂 不自量,便欲招引,畜養徒眾。
[0018a02] 爾時世尊,從 網林出,遊行人間,到拘舍彌國,住瞿師羅園。 爾時目連住一別處。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