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hīśāsakavinaya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
Scroll 4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五分律卷第四 (彌沙塞)宋罽賓三藏佛陀什 共竺道生等譯
第一分之三不定法
[0022c15] 佛在舍衛城。爾時跋難陀常出入一居士家, 晨朝著衣持鉢往到其舍,敷尼師檀與居士 婦,獨屏處坐,說婬欲麁惡語。
[0022c17] 時毘舍佉鹿子 母,聞跋難陀與居士婦獨屏處坐,說婬欲麁 惡語,念言:「若居士還見,必生惡心向餘比丘,
使其長夜受諸苦痛;我當遣人,往白世尊。」即 語常供養婆羅門那隣伽言:「汝往佛所,頭面 禮足,廣說此事。」婆羅門即往白佛,佛為說種
種妙法已,發遣令還。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 跋難陀:「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呵 責,如婬事中說已,告諸比丘;「以十利故,為諸
比丘結不定法,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0022c26] 「若比丘, 共一女人獨屏處、可婬處坐。可信優婆夷見, 於三法中,一一法說:若波羅夷、若僧伽婆尸
沙、若波逸提。若比丘言:『如優婆夷所說!』應三 法中,隨所說法治。是名不定法。」
[0023a02] 獨者:一比丘、一女人,更無第三人。
[0023a02] 屏處者:眼 所不見處。
[0023a03] 可信者:見四真諦,不為身、不為人、 不為利,而作妄語。
[0023a04] 優婆夷者:受三自歸,絕於 邪道。
[0023a05] 不定者:若於三法中說一事,諸上坐 比丘,應問是比丘:「汝往彼家不?」若言:「往。」未應
治。復應軟語問:「汝與女人獨屏處坐、麁惡語、 行婬欲不?」若言:「不!」上坐、下坐比丘,應切語問: 「汝實語,莫妄語!如優婆夷說不?」若言:「如優婆
夷說。」然後乃應隨所說法治。
[0023a10] 沙彌,突吉羅。
[0023a11] 第二不定法,與女人在露處坐,除若波羅 夷,餘皆如上說。
[0023a12] 露處者:眼所見處也。
五分律第一分之四捨墮法
[0023a14] 佛在舍衛城。爾時世尊教諸比丘唯畜三 衣,而六群比丘食前、食後、晡時,皆著異衣。諸 比丘見,問言:「世尊不聽畜長衣,汝不聞耶?」
答言:「我亦聞之,但我此衣,或僧中得、或居士 間得、或是糞掃衣、彼以著故與我,本不使 我為五家畜。」諸比丘種種呵責,將至佛所,以
事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六群比丘:「汝 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呵責:「汝等不 聞,我先讚歎少欲知足,衣裁蔽形,食足支命
耶?譬如眾鳥,毛羽自隨。比丘如是,三衣常俱。 汝今云何畜積非法?」種種呵責已,告諸比丘: 「以十利故,為諸比丘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 說:
[0023a26] 「若比丘,畜長衣過一宿,尼薩耆波逸提。」
[0023a27] 爾時諸比丘,若須一一衣,眾僧羯磨,所應分 物與之。時阿那律衣麁弊壞,諸比丘語言:「汝 衣弊壞,何不從僧取作,使一日成?」阿那律言:
「我不敢取,恐一日不成,犯尼薩耆波逸提罪。」
[0023b01] 爾時波利邑諸比丘,來舍衛城,欲後安居。時 到不及,便於娑鞞陀邑結坐。安居訖,十六 日便進佛所,道經埿水,三衣麁重,極大疲
極;到禮佛足,却坐一面。佛問諸比丘:「安居和 合,乞食不乏,道路不疲耶?」答言:「安居和合,乞 食不乏。我等先住波利邑,欲來此安居,多諸
知識不得早發,欲及後坐,而復不及,遂往 娑鞞陀結坐。安居訖,十六日便來,道經埿水, 三衣麁重,極大疲極。」諸比丘因是,具以阿那
律事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讚少欲知足、 讚戒、讚持戒已,告諸比丘:「從今聽受迦絺那 衣,得不犯五事:一者、別眾食;二者、數數食;三
者、食前食後,行至餘家,不白餘比丘;四者、畜 長衣;五者、別宿不失三衣。」
[0023b14] 時諸比丘作是念: 「佛以受迦絺那衣,聽畜長衣,為得幾時?」念 已白佛。佛言:「受迦絺那衣時聽畜。從今是 戒應如是說:
[0023b17] 「若比丘,三衣竟,捨迦絺那衣已, 長衣過一宿,尼薩耆波逸提。」
[0023b18] 爾時阿難得二 張劫貝,為舍利弗故受。時舍利弗於異處 住,阿難作是念:「世尊不聽畜長衣過一宿,舍
利弗今不在此,此當云何?」念已白佛。佛問阿 難:「舍利弗幾日當還?」答言:「或十日,或不至十 日。」佛以是事集比丘僧,種種讚少欲知足、讚
戒、讚持戒已,告諸比丘:「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0023b25] 「若比丘,三衣竟,捨迦絺那衣已,長衣乃至十 日;若過,尼薩耆波逸提。」
[0023b27] 三衣竟者:浣染縫竟。
[0023b27] 捨迦絺那衣者:白二 羯磨捨。
[0023b28] 長者:三衣之外,皆名長。衣者:劫貝 衣、欽波羅衣、野蠶綿衣、紵衣、麻衣。
[0023b29] 十日者: 若一日得衣,應即日捨,若受持、若施人、若淨 施;若即日不捨,二日更得衣,應此日皆捨;若
此日不捨,三日乃至十日更得衣,亦應此日 皆捨;若此日不捨,至十一日明相出時,十 日中所得衣,皆尼薩耆波逸提。若有過十日
衣,應捨與比丘僧,若與一、二、三比丘,不得 捨與餘人及非人;捨已,然後悔過。若不捨而 悔過者,罪益深。除長三衣,若長餘衣乃至手 巾,過十日,皆突吉羅。
[0023c08] 比丘尼亦如是。式叉摩 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
[0023c09] 若淨施,不犯 (一事竟) 。
[0023c10] 佛在舍衛城。爾時十七群比丘安居竟欲遊 行,作是念:「我尋還此,一衣便足,何須多為?」作 是念已,即便幞結餘衣,置於架上,寄住比
丘,於是而去。
[0023c13] 時六群比丘於他處還,語住比 丘言:「差房與我。」時住比丘即差十七群所置 衣房與之,六群比丘見架上衣,問言:「汝何以
故畜此長衣?」答言:「此是十七群比丘安居竟, 遊行人間,不能持去,留寄我耳!」時六群比丘種 種呵責,以事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十
七群比丘:「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 呵責:「汝等愚癡!不聞我說:比丘應與三衣鉢 俱。譬如鳥飛,毛羽自隨耶?」呵責已,告諸比丘:
「以十利故,為諸比丘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 說:
[0023c23] 「若比丘三衣竟,捨迦絺那衣已,三衣中 若離一一衣,宿過一夜,尼薩耆波逸提。」
[0023c24] 爾時 有一糞掃衣比丘,欲向娑竭陀邑,衣重不能 持去,欲捨。不知云何?以是白諸比丘,諸比丘
將至佛所,以事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告 諸比丘:「若比丘持糞掃衣重,欲遊行餘處,不 能持去者,是比丘應從僧乞不失衣羯磨。」
[0024a03] 脫 革屣,頭面禮足,胡跪合掌,作是言:「大德僧聽! 我某甲比丘,欲遊行某處,糞掃衣重不能持
去,欲留;今從僧乞不失衣羯磨。」如是第二、第 三乞已,僧中一比丘唱言:「大德僧聽!此某甲 比丘欲遊行某處,糞掃衣重,不能持去,欲留;
從僧乞不失衣羯磨。今僧與作不失衣羯磨。 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是。」
[0024a10] 「大德僧聽!此某甲 比丘欲遊行某處,糞掃衣重,不能持去,欲留; 從僧乞不失衣羯磨。今僧與作不失衣羯磨。
誰諸長老忍,默然;不忍者,說。僧已與某甲比丘 作不失衣羯磨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0024a15] 時諸比丘見世尊聽羯磨離衣,便常作羯磨離 衣宿,亦羯磨盡離三衣,著弊壞衣行。長老比 丘見,問言:「汝何故著弊壞衣行?」答言:「佛聽羯
磨離衣,是故我等常羯磨離衣宿,亦羯磨盡 離三衣。」諸比丘種種呵責,將至佛所,以事白 佛。佛言:「汝等不應常羯磨離衣宿,及羯磨盡
離三衣。此二非法羯磨,比丘及僧,二突吉羅; 以此羯磨離衣宿,一衣一宿皆犯失衣罪。今 聽諸比丘羯磨留衣,前安居者九月日,後安
居者八月日。不得羯磨留僧伽梨、安陀會, 聽羯磨優多羅僧。有賊難處,三衣中割截衣 最勝者,聽隨所留。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0024a26] 「若比 丘,三衣竟,捨迦絺那衣已,三衣中若離一一 衣,宿過一夜,除僧羯磨,尼薩耆波逸提。」
[0024a29] 離衣者:園同界、異界,屋同界、異界,比丘尼精 舍同界、異界,聚落同界、異界,重屋同界、異界,
乘同界、異界,船同界、異界,場同界、異界,樹下 同界、異界,露地同界、異界,行道同界、異界。
[0024b03] 園 同界者:僧羯磨作不失衣界,而於中得自在 往反。異界者:僧不羯磨作不失衣界;雖作,而
於中不得自在往反。屋、比丘尼精舍、聚落、重 屋亦如是。
[0024b07] 乘同界者:於中得自在,若取、若舉。 異界者:於中不得自在,若取、若舉。船亦如是。
[0024b09] 場同界者:踐穀麥處,得自在取。異界者:不得 自在取。
[0024b10] 樹下同界者:樹蔭所覆處。異界者:樹 蔭不覆處。
[0024b11] 露地同界者:結加趺坐,面去七 尺。異界者:七尺之外。
[0024b12] 行道同界者:面去身 七弓。異界者:七弓之外。
[0024b13] 至明相出,時比丘 還到界,乃至一脚入界,不失衣。若口言:「我捨 是衣。」亦不失衣;若不言捨,至明相出時,尼薩 耆波逸提。
[0024b16] 比丘三衣外,餘所受用衣,離宿突 吉羅。
[0024b17] 比丘尼亦如是。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 突吉羅 (二事竟) 。
[0024b19] 佛在舍衛城。爾時諸比丘三衣竟,捨迦絺那 衣已,得非時衣。諸比丘慚愧言:「佛未聽我等 受非時衣。」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
諸比丘:「汝等實得非時衣,慚愧言:『佛未聽我 等受非時衣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讚少 欲知足、讚戒、讚持戒已,告諸比丘:「從今聽受
非時衣。」
[0024b25] 時六群比丘作是念:「世尊聽我等受 非時衣。」便多受,不受持、不施人、不淨施。諸比 丘見,問言:「汝不聞世尊制,不得畜長衣耶?」答
言:「佛雖制畜長衣,而聽受非時衣。」又問:「汝等 一切時畜非時衣,不受持、不施人、不淨施耶?」 答言:「如是!」諸長老比丘種種呵責,以事白佛。
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六群比丘:「汝實爾不?」 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呵責:「汝愚癡人!不 應多求、多欲。外道法中,受者無厭,施者籌量;
我正法中,少欲知足,施者雖無厭,受者應少 取。」呵責已,告諸比丘:「若比丘得非時衣,不受 持、不施人、不淨施,乃至一宿,突吉羅。」
[0024c07] 爾時有 一住處諸比丘多得衣,受持、施人、淨施,餘段 與諸比丘。諸比丘不受,言:「佛未聽我等受不
具足衣。」語言:「且受,當足令足。」
[0024c10] 時長老伽毘,得 一狹短衣,日日舒挽,欲令廣長。佛常五日案 行諸房,見伽毘牽挽衣,問言:「汝作何等?」答
言:「得此衣小,不得受持。」佛復問:「汝更望得衣 處不?」答言:「有。」又問:「幾時可得?」答言:「若一月、若 減
一月。」佛以是事,種種讚少欲知足、讚戒、讚 持戒已,告諸比丘:「從今聽畜非時衣。不足,望 足,至一月。」
[0024c17] 佛既聽畜非時不足衣,諸比丘便 持此衣遊行過一月。諸比丘見,問言:「佛不聽 畜非時不足衣過一月。汝等云何擔此衣遊
行過於一月?」種種呵責,將至佛所,以事白佛。 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告諸比丘:「以十利故為 諸比丘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0024c22] 「若比丘,三 衣竟,捨迦絺那衣已,得非時衣,若須應受,速 作受持。若足者善;若不足,望更有得處,令具
足成,乃至一月。若過,尼薩耆波逸提。」
[0024c26] 非時衣者:捨迦絺那衣已,有所得衣,皆名 非時衣。
[0024c27] 須者:三衣中有故壞,須以補易。
[0024c27] 望更 有得處者:應更有得衣處,望一日乃至一月 得。
[0024c29] 若比丘,一日得不具足衣,即日有望,若得 應足成,受持、若施人、若淨施;若不受持、不施 人、不淨施,至十一日明相出時,尼薩耆波逸
提。二日,乃至十日亦如是。
[0025a03] 十一日有望,若得, 即此日應足成,受持、若施人、若淨施。若不受 持、不施人、不淨施,至十二日明相出時,尼薩
耆波逸提。乃至三十日亦如是。
[0025a06] 比丘尼亦如 是。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 (三竟) 。
[0025a08] 佛在舍衛城。爾時優善那邑,有年少居士出 行遊戲,見一女人名蓮華色,色如桃華,女相 具足;情相敬重,即娉為婦。其後少時婦便有
身,送歸其家,月滿生女。以婦在產,不得附 近,遂乃私竊通于其母。蓮華色知,便欲委之, 絕夫婦道,恐累父母,顧愍嬰孩,吞忍恥愧;還
于夫家,養女八歲,然後乃去。至波羅奈,飢渴 疲極於水邊坐。時彼長者出行遊觀,見甚重 愛,即問鄉居,父母氏族,今為係誰,而獨在此?
蓮華色言:「我某氏女,今無所屬。」長者復問:「若 無所屬,能為我作正室不?」答言:「女人有夫,何 為不可?」即便載歸,拜為正婦。蓮華色料理其
家,允和大小,夫婦相重,至于八年。爾時長者 語其婦言:「我有出息在優善那邑,不復債 斂,於今八年,考計生長,乃有億數。今欲往債,
與汝暫乖。」婦言:「彼邑風俗女人放逸,君往 或能失丈夫操,財物糞土,亦何足計?」答言: 「吾雖短闇,不至此亂。」婦復言:「若必宜去,思聞
一誓。」答言:「甚善!」便言:「若我發此,至還入門,一 生邪心,與念同滅。」於是別去到于彼邑,債斂 處多,遂經年歲。去家日久,思室轉深,作是思
惟:「我當云何不違先誓,而遂今情?」復作是 念:「我若邪婬,乃負本誓;更取別室,不為違 要。」於是推訪,遇見一女,顏容雅妙,視瞻不
邪,甚相敬愛,便往求婚。父以長者才明大富, 歡喜與之。債索既畢將還本國,安處別宅然 後乃歸。晨出暮反,異于在昔,蓮華色怪之,
密問從人,從人答言:「外有少婦,是故如此。」其 夫暮還,蓮華色問:「君有新室,何故藏隱不令 我見?」答言:「恐卿見恨,是故留外。」婦言:「我無
嫌妬,神明鑒識,便可呼歸,助君料理。」即便將 還,乃是其女;母子相見,不復相識,後因沐頭 諦觀形相,乃疑是女;便問鄉邦、父母、姓族,女
具以答,爾乃知之。母驚惋曰:「昔與母共夫, 今與女同婿,生死迷亂,乃至於此!不斷愛欲, 出家學道,如此倒惑,何由得息?」便委而去,到
祇洹門,飢渴疲極,坐一樹下。
[0025b15] 爾時世尊與 無央數眾圍遶說法,蓮華色見眾多人往反 出入,謂是節會,當有飲食,便入精舍。見佛世
尊為眾說法,聞法開解,飢渴消除。於是世尊, 遍觀眾會,誰應得度;唯蓮華色應得道果,即 為說四真諦法,苦集盡道,便於坐上遠塵離
垢,得法眼淨。既得果已,一心合掌向佛而住。 佛說法已,眾會各還,蓮華色前禮佛足,長跪 合掌,白佛言:「於佛法中,願得出家。」佛即許之,
告波闍波提比丘尼:「汝今可度此女為道。」受 教即度與出家受戒,勤行精進,遂成羅漢。 成羅漢已,遊戲諸禪解脫,顏容光發,倍勝於 昔。
[0025b27] 到時持鉢入城乞食,一婆羅門見生樂著, 心作是念:「此比丘尼今不可得,唯當尋其住 處,方便圖之。」蓮華色乞食畢,還安陀園,入
所住房,彼婆羅門隨後察之,知其住處。後 日時到,復行乞食,彼婆羅門於後逃入,伏其 床下。是日諸比丘尼竟夜說法,疲極還房,仰
臥熟眠。於是婆羅門從床下出作不淨行,比 丘尼即覺,踊升虛空;時婆羅門,便於床上,生 入地獄。蓮華色因從空中往詣佛所,頭面禮
足,以是白佛。佛問:「汝當爾時,意為云何?」答 言:「如燒鐵爍身。」佛言:「如此無罪。」復白佛言: 「獨宿當有犯不?」佛言:「得道者無犯。」
[0025c09] 時有群賊 聚共議言:「我等當於何處分物,用易美食,又 得好色。」咸言:「此安陀園比丘尼住處,必有好
色,亦當多有上美供養,往彼分物必得所欲。」
[0025c13] 時彼賊帥,信樂佛法,聞此不悅,即作是念: 「此諸人等,必當惱亂諸比丘尼,我當密遣一 人,先往告語。」即便遣之,語比丘尼言:「暮當
有惡人往,恐必相惱,幸可避去。」諸比丘尼聞, 即入舍衛城。彼城大臣先以一宅施比丘僧, 而無僧住,諸比丘尼暮到往宿。
[0025c18] 時彼群賊, 夜入安陀園,都無所見,賊帥歡喜念言:「比 丘尼脫此艱難,何其快哉!」即以最上衣,盛滿
生熟上美飲食,懸著樹枝,念言:「若有得道神 通比丘尼,取此衣食。」於是蓮華色比丘尼,如 力士屈伸臂頃,從舍衛城往安陀園樹上取
之。明日食時,以所得食為長老優波斯那 及跋難陀設供。時至皆往,下種種食,食訖 行水,取小床於眾前坐,請說妙法。優波斯那
為說法已,從坐而去。跋難陀留後語蓮華色 言:「姊妹!何從得此美食?」蓮華色具以事答。 跋難陀言:「可示我衣。」即以示之。跋難陀見,便
生貪著,即從索之。蓮華色言:「此不可得!何以 故?女人薄福,應畜五衣。」跋難陀言:「如人以象、 馬布施,不與鞍韉。汝亦如是,云何種種餚饍
供養,惜此一衣而不見與?」如是無數方便苦 索,遂不獲已,便持與之。跋難陀得衣還歸所 住,諸比丘見,語言:「汝福德人,得此好衣。」答言:
「我無福德,強說比丘尼,僅乃得之。」諸比丘聞, 種種呵責:「汝云何強說,奪比丘尼衣?」
[0026a09] 爾時世尊,患於四眾來往憒鬧,告諸比丘:「我 今欲三月入靜室,不聽有人來至我所,除一 送食比丘。汝等亦當相與立制。」奉教即立:「從
今不聽,輒至佛所,唯除一送食比丘,犯者 波逸提。」
[0026a13] 時長老優波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