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hāsaṅghikavinaya (Mohesengzhi Lu) 摩訶僧祇律
Scroll 29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摩訶僧祇律卷第二十九東晉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羅 共法顯譯
明雜誦跋渠法之七
[0460b07] 復次佛遊俱薩羅國。爾時諸比丘持和上、 阿闍梨衣鉢在前,去界內聚坐待師,畏失依 止故不出界。佛知而故問:「此是何等比丘聚
坐?」諸比丘以是因緣具白世尊。佛告諸比丘: 「此非是離依止,待如來俱薩羅國遊行還舍 衛城時語我,當為諸弟子制捨依止法。」佛還
舍衛城,諸比丘以上因緣具白世尊:「今正是 時,唯願世尊為諸比丘制捨依止法。」佛告諸 比丘:「若和上命終時離依止,若罷道、被舉、和
上出界宿、若共住弟子出界宿,是名離依止。 若依止阿闍梨、若命終、罷道、被舉、若出界宿、 若依止弟子出界宿、若滿五歲善知法善知
毘尼,得離依止,是名捨依止。若比丘不善知 法、不善知毘尼、不能自立、不能立他,如是比 丘盡壽應依止住。若比丘滿十歲善知法、善
知比尼、能自立復能立他,如是比丘得受 人依止。」是名和上、阿闍梨共住弟子依止弟 子法。
[0460b24] 沙彌法者,世尊不樂欲,父母愛重為之 泣淚,臨得轉輪王捨家出家,乃至尊者羅睺羅 出家因緣應廣說。佛告舍利弗:「汝去度羅睺
羅出家。」舍利弗言:「我云何度羅睺羅出家?」佛 言:「汝往教言:『我羅睺羅,歸依佛、歸依法、歸依 僧。』如是三說。『我羅睺羅,歸依佛竟、歸依法竟、
歸依僧竟,盡壽不殺生、不盜、不邪婬、不妄語、 不飲酒。佛婆伽婆出家,我羅睺羅隨佛出家。』 如是三說。『佛婆伽婆出家,我羅睺羅隨佛出
家,捨俗服著袈裟,盡壽不殺生持沙彌戒;盡 壽不盜持沙彌戒;盡壽不婬持沙彌戒;盡壽 不妄語持沙彌戒;盡壽不飲酒持沙彌戒;盡
壽不著華香持沙彌戒;盡壽不觀聽歌舞作 樂 持 沙彌戒;盡壽不坐臥高廣床上持沙彌 戒;盡壽不過時食持沙彌戒;盡壽不得捉金
銀及錢持沙彌戒。如是憶念持。』」
[0460c11] 復次佛住舍衛城,廣說如上。爾時尊者阿難, 有一知識檀越家,合門疫病死盡,唯有一小 兒在,恒在市肆前拾粒自活。時尊者阿難行
過時,小兒見已隨後而喚翁翁,阿難不聞遂 去,為世人譏嫌言:「云何沙門釋子他有父 時,強親如父如子,今見衰喪而不顧錄。」小兒
追喚不已,阿難顧視識之,呼言:「子來。」時小兒 隨後入祇洹精舍。佛見已知而故問:「是誰小 兒?」阿難以上因緣具白世尊:「此小兒得出家
不?」佛告阿難:「汝作何心?」答言:「慈愍心。」佛言: 「得出家。」「世尊當云何與出家?」如上羅睺羅出 家中廣說。
[0460c23] 復次佛住舍衛城,廣說如上。爾時有摩訶羅 出家,聚落中安居竟,欲詣世尊問訊,將十 沙彌。爾時世尊在露處坐。摩訶羅遙見世尊!
便指語諸沙彌言:「是汝祖翁。」時諸小沙彌競 前趣佛,或捉床座、或牽捉衣、或摩足、或捉澡 罐,佛知而故問:「是誰沙彌?」答言:「是我許。」佛
言:「汝云何多度沙彌?從今日後不聽畜眾。」 若畜一極至三聽畜,若大德比丘多人宗重, 應語:「與餘人。」復白言:「我知有餘人,但欲在
阿闍梨下受誦經法增長修學,是故與阿闍 梨。」如是應語:「與餘人,得自教詔。」若畜眾沙 彌,得越毘尼罪。
[0461a06] 復次佛住舍衛城,廣說如上。爾時有比丘將 一沙彌歸看親里,路經曠野,中道有非人化作 龍右遶沙彌,以華散上,讚言:「善哉!大得善利,
捨家出家不捉金銀及錢。」比丘到親里家,問 訊已欲還時,親里婦言:「汝今還去道逈多乏, 可持是錢去市易所須。」沙彌受取繫著衣頭
而去,中道非人見沙彌持錢在比丘後行,復 化作龍來左遶沙彌,以土坌上,說是言:「汝失 善利,出家修道而捉錢行。」沙彌便啼。比丘顧
視問沙彌:「汝何故啼?」沙彌言:「我不憶有過,無 故得惱。」師言:「汝有所捉耶?」答言:「持是錢來。」 師言:「捨棄。」棄已,非人復如前供養。比丘以是
因緣往白世尊。佛言:「從今日後不聽沙彌持 金銀錢。」若比丘使沙彌最初捉金銀錢者,得 越毘尼罪。若見沙彌先已捉,後使捉者無罪。
[0461a21] 復次佛住舍衛城,為諸天世人之所供養,廣 說如上。爾時尊者大目連,共專頭沙彌,食後 到閻浮提阿耨大池上坐禪。時專頭沙彌見
池邊金沙,便作是念:「我今當盛是沙,可著世 尊澡罐下。」尊者目連從禪覺,即以神足乘 虛而還。時專頭沙彌為非人所持,時目連迴
見喚沙彌來,答言:「我不能得往。」問:「汝有 所持耶?」答言:「持是金沙。」「汝應捨棄。」捨已即 乘虛而去。諸比丘以是因緣具白世尊。佛言:
「從今日後不聽沙彌捉金銀及錢。」
[0461b02] 復次佛住迦維羅衛尼拘律樹釋氏精舍。諸 檀越設供飯僧,時有沙彌在中逐鳥驅蠅,並 拾遺飯骨菜菓蓏而噉。時有諸母人情多憐
愍,見已作如是言:「沙門釋子無有慈心,食不 平等,如畜犢子先乳後 [穀-禾+牛] 。而今比丘畜此 小兒,獨食不與。此壞敗人,何道之有?」諸比丘
以是因緣具白世尊。佛言:「從今日後出家人 食應等與。」沙彌法者。沙彌有三品:一者從七 歲至十三,名為驅烏沙彌。二者從十四至十
九,是名應法沙彌。三者從二十上至七十,是 名名字沙彌。是三品皆名沙彌。爾時尊者優 波離,知時而問世尊:「沙彌云何與安居衣分?」
佛言:「若得比丘意應與,若半、若三分之一。得 比丘意者,持戒能作淨事。」優波離復白佛言: 「云何與沙彌非時衣分?」佛言:「等與。」若沙彌得
多衣,畏作非法去者,若與半、若與三分之 一。若彼和上、阿闍梨言:「等與。」是沙彌無他,應 隨師語與。亡人衣分亦如是。是名沙彌法。
[0461b19] 鉢 法者,佛住尸利曼荼羅林中成佛不久,時有 商人,一名帝隸浮娑,二名跋梨伽。應廣說 乃至持 麨
蜜往詣世尊。世尊作是念:「過去諸 如來、應供、正遍知,為手受食、為器受食耶?」作 是念已,時四大天王各持金鉢來奉世尊。佛
言:「不應受如是銀鉢,一切寶鉢皆不應受。」復 各持石鉢來,佛復作是念:「若受一鉢,恐諸王 意不悅。」即時受四鉢,累置左手中,右手按之
合成一鉢,令四際現。佛受鉢已,受商人 麨 蜜, 廣說呪願。爾時商人歡喜,前白佛言:「願賜爪 髮還起支提。」佛即剪爪剃髮與之起塔。
[0461c02] 復次佛住孫婆白土聚落,爾時孫婆天神來 至佛所,白佛言:「世尊!是中過去諸如來、應供、 正遍知受用此間瓦鉢,唯願世尊聽諸比丘
受用瓦鉢。」佛言:「從今日後聽受用瓦鉢。」
[0461c06] 復次佛住舍衛城,爾時有比丘往至法豫瓦師 所,作如是言:「長壽!為我作鉢。」爾時作好瓦鉢,
令色如金與比丘,佛言:「不聽作金色。」復作 銀色,佛言:「不聽作銀色。」佛語諸比丘:「今是齋 日,喚法豫優婆塞,洗浴著淨衣受布薩。」時優
婆塞洗浴著淨衣,來至佛所受布薩已,世尊 示土處:「汝知是土,如是和、如是打、如是 [土*廷] 、如 是作、如是熏作鉢。熏作鉢成就已,作三種
色:一者如孔雀咽色;二者如毘陵伽鳥色;三 者如鴿色。」佛言:「熏時當伺候,使作如是色。」
[0461c16] 復次佛住舍衛城,爾時有比丘,優婆尸婆國 土持鉢來,白佛言:「世尊!聽用是鉢不?」佛言:「聽
用。」如是迦絺耶國持鉢來,佛言:「聽用。」北方 比丘持赤鉢來,白佛言:「聽用是鉢不?」佛言:「不 聽用。」
[0461c20] 復次佛住舍衛城,五事利益故,如來、應 供、正遍知五日一行諸比丘房,見一比丘痏 手,佛知而故問:「比丘!汝安樂不?」答言:「世尊!
我手痏,失鉢墮地,破鉢故是以不樂。」佛言: 「從今日後聽諸比丘用鐵鉢。用鐵鉢時,應 作鉢爐熏,熏時當用阿摩勒核、佉陀羅核、巨摩、 竹根熏。」
[0461c27] 復次佛住王舍城,爾時王阿闍世作大新堂 竟,作如是念:「此堂誰能知其過失?唯有諸 沙門釋子,聰明智慧能知此過失。」又作是念:
「我不可直喚諸比丘來看此堂,正當設會,處 處著人微聽所說。」爾時諸比丘來入,有一比 丘作是言:「此堂都好,唯一角差降一 � 麥許。」
復有一比丘作是言:「此堂都好,唯閣道上戶 楣額太下,王剎利種羽儀扇蓋不得平行出 入。」時有一摩訶羅比丘,見地斷材頭,作是念:
「此好,可作鉢。」比丘食訖還去,爾時諸人各白 王所聞。王即喚巧匠以綖量度,如說無異,即 勅巧匠使令改之。王憶摩訶羅語,「諸比丘故
當須鉢。」即喚巧師旋作木鉢,作種種飯食盛 滿鉢。復持瓦鉢、鐵鉢盛滿飯食,遣人送往奉 上世尊。佛言:「不聽用木鉢,受垢膩故,亦是外
道幖幟,故不得受。」此中淨者世尊即受,不 淨者不受。
[0462a14] 復次佛住王舍城,爾時阿闍世王 未與毘舍離離車有怨,時南國商人持一段 摩尼來與王。阿闍世得已作是念:「此寶是
諸舅所須。」即遣人送與離車。離車得已作是 念:「此寶不可分。」即著摩尼庫中。離車後行 諸庫,見摩尼已,「此寶可中作器飲釋伽羅漿。」
即喚摩尼師來作器。器成偶似鉢形,離車作 是念:「此是出家人器,非俗人所宜,應與薩 遮尼揵子。」復有言:「應與姊子尼健。」復有言:
「何故與是噉酒糟驢?應與世尊。」如是眾多各 各不同,即行籌取定,與佛者多。眾人議言:「我 等不可空鉢與佛,應當莊嚴校飾。」即以碎寶
滿鉢置寶籠中。復持瓦鉢、鐵鉢盛種種食奉獻 世尊。佛語諸離車:「此摩尼鉢不應受,是中碎 寶及寶籠亦不應受。聽鐵鉢、瓦鉢,不聽寶鉢。
淨者應受,不淨者不應受。」離車即持寶鉢還 歸,眾人議言:「應與姊子尼犍。」復有人言:「是噉 酒糟驢,不應與寶籠及碎寶,應作繩絡囊盛
空鉢與。」即作繩絡盛空鉢,遣人送與。時有一 離車信敬尼揵,先往具白此事:「彼送鉢來者, 慎莫與受。」鉢至已,尼犍言:「是空鉢不應受,麻
繩作絡亦不應受。先與瞿曇沙門後與我,故 亦不應受。我今唯受一事,若截諸年少離車 舌,合鹽油熬,盛滿鉢來我當受。」信還具白
諸離車。諸離車言:「此是我姊子,怨傷故作是 言耳,但當送與。」如是三反,所言不異。諸離車 言:「此是奇事,我以厚施,反生怨毒。」即遣人往
持搏打殺。諸比丘以是因緣具白世尊:「云何 薩遮尼揵子坐舌害身?」佛言:「非但今日坐舌 害身,如《舉吉羅本生經》中廣說,《巔多利鳥生
經》中說、如《鼈生經》中說、如《鸚鵡生經》中說。」
[0462b15] 復 次佛住舍衛城,爾時有比丘,鉢中安隔盛種 種食。佛知而故問:「比丘!汝鉢中作何等?」答
言:「世尊!是中一處安飯、一處安羹、一處安肉 菜。」佛言:「汝貪著種種味耶?從今日不聽鉢中 安隔,若安隔者越比尼罪。若以餅隔及飯隔
者無罪。」復有比丘,用生鉢食故而吐,佛言:「應 熏,當用阿摩勒核、熏佉陀羅核、巨摩、竹根 熏。」爾時諸比丘鉢底盡,佛言:「底應安曼荼羅
鍱。」爾時諸比丘用金銀寶物作,佛言:「不應用 金銀作,應用赤銅、白鑞、鉛錫。」爾時諸比丘盡 通遍覆鉢,佛言:「不聽一切盡覆,極大者去
緣四指,極小者如尸舍樹葉。」諸比丘曼荼羅 上作鳥獸形像,佛言:「不聽作鳥獸形像。若作 鉢鍱者,若方、若圓。」曼荼羅法者,若鉢無曼荼
羅不得著地。若著地者,得越毘尼罪;應著鉢 支上、若葉若草上。若鉢安曼荼羅者,著地無 罪。若泥地曼荼羅者,著地無罪。下至水灑地
安鉢無罪。若停鉢置地者,越毘尼罪。是名鉢 法。
[0462c05] 粥法者, 佛住舍衛城,時城內難陀母、憂婆斯荼羅 母半月中三受布薩,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布 薩日作食,先飯比丘後自食,至明日復作布
薩食,作釜飯逼上飯汁自飲,即覺身中內 風除、宿食消,覺飢須食,作是念:「阿闍梨是 一食人,應當須粥。」取多水著少米,合煎去兩
分,然後內胡椒蓽茇。粥熟已盛滿甕,持詣 祇洹精舍。至已稽首佛足,却住一面白佛言: 「唯願世尊聽諸比丘食粥。」佛言:「從今日後聽
食粥。」其日有檀越,精舍中飯僧。諸比丘心生 疑:「世尊制戒不得處處食,我等云何作淨得 食?」佛言:「若粥初出釜,畫不成字者,是非處處
食、非別眾食、非滿足食。若粥初出釜,畫成字 者,名處處食,亦名別眾食、滿足食。」爾時世尊 說偈呪願:
「持戒清淨人所奉, 恭敬隨時以粥施,
十利饒益於行者, 色力壽樂辭清辯,
宿食風除飢渴消, 是名為藥佛所說;
欲生人天常受樂, 應當以粥施眾僧。」
[0462c25] 復次佛俱薩羅國遊行,漸漸至呵帝欽婆羅 門聚落應廣說,乃至婆羅門車載粳米、豆、胡 麻、酥油、石蜜,隨逐世尊六月中,欲伺無人作
供時我當作供。佛在世人民信心歡喜多設 供養,前食、後食都無空缺。世尊還舍衛城,時 婆羅門家遣信來追,種作時至宜應速還。時
婆羅門問尊者阿難:「世尊明日從何門出趣 舍衛城?」阿難言:「婆羅門汝何故問?」婆羅門言: 「我所有米豆欲散道中,願佛比丘僧蹈上而
去,便為受用。」阿難言:「婆羅門須我問佛。」爾時 尊者阿難以是因緣具白世尊。佛言:「阿難!誰 曾教化受彼供養?」答言:「尊者舍利弗。」佛問舍
利弗:「汝曾受彼供養耶?」「世尊!我曾受彼一食。」 佛言:「汝即是教化彼者,可往語彼婆羅門, 明日能為僧作粥不?」舍利弗即往說法,乃至
「能為眾僧作粥不?」婆羅門言:「我乃欲以米豆 布地令佛及僧蹈上過,作粥何以不能?」即夜 辦種種粥:酥粥、乳粥、油粥、酪粥、肉粥、魚粥。晨
朝佛比丘僧坐已,手自行粥,佛知而故問:「米 置何處?」答言:「此處。」「何處煮?」答言:「此處。」佛言: 「內宿不聽,內煮亦不聽。聽餘淨粥,不聽是
粥。」
[0463a17] 復次佛俱薩羅國遊行,至故石婆羅門聚 落。爾時有剃髮師摩訶羅父子,出家住此聚 落。時摩訶羅聞世尊來,即語兒言:「汝持剃髮
具入聚落,求米、豆、酥、油、石蜜,世尊至當作種 種粥。」兒即入聚落,眾人問言:「汝剃髮欲得何 物?」答言:「我須米、豆、酥、油、石蜜。」「汝用何為?」答
言:「明日世尊至,當作種種粥。」時諸居士聞已 信心歡喜加倍與之,即持還住處。世尊至已, 摩訶羅自作種種粥,至明旦佛比丘僧坐已,
摩訶羅自洗手躬自行粥,佛知而故問:「比丘! 此何等粥?」答言:「世尊!我本在家時供養諸比 丘,常作是念:『何時當得自手供養世尊?』今故
作此粥。」佛言:「何處得米?」答言:「小兒客作剃 髮得。」佛言:「內宿不聽、內煮不聽、自煮不聽、 客作得亦不聽。聽餘淨粥淨作得食。」
[0463b02] 復次佛 鴦求多羅國遊行,時雞尼耶螺髻梵志聞世 尊來,作種種粥:酥粥胡麻粥、乳粥、酪粥、油粥、
魚肉粥。佛比丘僧坐已行種種粥,諸比丘心 生疑:「世尊制戒不得處處食,我等云何得淨 而食?」佛言:「若粥初出釜,畫不成字者聽;除肉
粥、魚粥,餘一切粥,非處處食、非別眾食、非滿 足食。若比丘乞食,煮飯未熟合泔汁 [戀-心+廾] 與,食 者無罪。若但取飯與,食者,名別眾食、處處食、
滿足食。」是名粥法。
[0463b12] 餅法者,佛住舍衛城,世尊四月一剃髮,剃髮 時世人持種種餅食來看世尊。時有一婆羅 門問婦言:「家中有餅具不?」答言:「有粳米二斗、
油四升。用作何等?」答言:「沙門瞿曇今日剃髮, 諸人悉持餅往,汝可疾疾作餅,我欲隨伴供 養沙門瞿曇。」即作餅盛著器中,以淨巾覆上
持去。爾時世尊大眾圍遶,國王、大臣、剎利、婆 羅門、十八大聚落主,悉在會中。此婆羅門疑 懼不敢逆前,獨在一處作是念:「若沙門瞿曇
一切智、一切見者,常觀世間無不見、無不知, 若照世間我今亦是世間,亦應知見我心。」佛 知婆羅門心念已,即遙喚婆羅門來。來已,佛
知而故問:「婆羅門!汝器中何等?」答言:「是餅。世 尊!」佛語婆羅門:「行與眾僧,人人與一 [米*番] 。」答
言:「此大眾五百,今餅甚少,不能得遍。」佛言:「汝 但行。」婆羅門即行餅,人與一 [米*番] ,餅故不減, 乃至三遍猶故不減。時婆羅門作是念:「沙門
瞿曇有大神力,如是少餅,大眾三遍,猶故不 減。」佛知婆羅門心歡喜已,隨順說法示教利 喜,婆羅門即得須陀洹道。諸比丘白佛言:「世
尊!云何婆羅門以少因緣得大果報?」佛言:「不 但今日以少因緣得大果報,過去世時已曾 如是。如《本生經》中說。」餅者,大麥餅、 � 麥餅、
小麥餅、米餅、豆餅、油餅、酥餅、摩睺羅餅、鉢波勒 餅、牛耳餅、波利斯餅、芻徒餅、曼坻羅餅、歡喜丸 肉餅,如是比一切皆名餅。除肉餅、賓荼餅,餘
一切餅,非別眾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