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armaguputakavinaya (Si Fen Lu) 四分律
Scroll 38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四分律卷第三十八 (三分之二)姚秦罽賓三藏佛陀耶舍 共竺佛念等譯
自恣揵度之二
[0837c20] 爾時自恣日,有異住處,有一比丘住,彼自 念言:「世尊有教,和合一處共自恣。我當云 何?」即白諸比丘。諸比丘白佛,佛言:「自恣日
於異處有一比丘住,彼應往說戒處,掃灑、 敷座具、具盛水器、具洗脚器、然燈、具舍 羅,為客比丘。若客比丘來五人、若過五人,
應作白羯磨差受自恣人。若有四人更 互為自恣言:『今日眾僧自恣,我某甲比丘亦 自恣清淨。』第二、第三亦如是說。若有三人、二
人亦如是自恣。若一人,心念口言自恣:『今 日眾僧自恣,我某甲比丘自恣清淨。』第二、第 三亦如是說。若有五人,一人受欲,不得白
差受自恣人。若有四人,不得受第五人 欲更互自恣。若有三人,不得受第四 人欲更互自恣。若有二人,不得受第三 人欲更互自恣。若有一人,不得受第二
人欲心念自恣。」
[0838a07] 爾時自恣日,眾僧集聚欲自 恣。佛告諸比丘:「寂靜今日眾僧自恣。」餘比 丘白佛言:「有病比丘不來。」佛言:「聽與自
恣,聽囑授自恣。應如是與病人言:『與汝 自恣。』若言:『我語汝自恣。』若言:『為我說自恣。』 若動身與自恣、若廣說自恣,如是名為與
自恣。若不動身、若不口言,不成與自恣, 應更與自恣。囑授比丘若到病人所,便 命過、若出界去、若休道、若至外道所住處、
若入破僧伴黨、若至戒場上、若明相出、若自 言犯邊罪、若犯比丘尼、若賊心入道、若從 外道中還、若黃門、若殺父母、若殺阿羅漢、
若破僧、若惡心出佛身血、若是非人、若是 畜生、若二根人、若為他所舉、若滅擯、若應 與滅擯者,若與如是人等,不成囑授自
恣,應更與餘人。若在道中、若至僧中,有 如是事起,若僧為作不見罪羯磨、若作不 懺悔罪羯磨、若作不捨惡見羯磨,如是不
成囑授自恣,應更與餘人。若眠不說、若入 定、若忘誤、若不故作至自恣處,是為囑授 自恣。到,若故不說,突吉羅。若能如是作者
善,若不能爾者,彼應扶將病比丘去,若 以繩床木床、若合衣舁去,至自恣處。彼比 丘作如是念:『我曹扶將病比丘,或能增病、
或能死。』眾僧應盡來至病人所作羯磨自 恣。若有多比丘病集在一處者善,若不能 者,諸比丘應出界外作羯磨自恣,不應別 眾自恣。」
[0838b05] 爾時有比丘,受囑授自恣便命 過、若休道、若至戒場上、若至明相出,諸比 丘自念:「為失囑授自恣不?」佛言:「失。」
[0838b07] 爾時有 比丘,囑授自恣,二道斷、賊虎狼師子難、水 大漲、界內道斷不得往出界外持囑授 自恣來。諸比丘作如是念:「不失囑授自恣
不?」佛言:「不失。自今已去受囑授自恣比丘, 若有命難淨行難,界內無道,聽從界外持 囑授自恣來,我說不失囑授自恣。」
[0838b13] 諸比丘 受一人囑授自恣,畏慎不敢復受,即白佛, 佛言:「聽受。」時比丘受二人囑授自恣,畏慎
不敢復受,即白佛,佛言:「聽受。」時比丘受 三人囑授自恣,畏慎不敢受四人囑授自 恣,即白佛,佛言:「聽受,乃至隨能憶字多少
應受。若憶字盡應說字、若不憶字應說 姓、若說相貌、若言我受眾多比丘囑授自 恣。」
[0838b21] 彼如法僧事與欲說自恣,年少比丘不知 自恣,告諸比丘。諸比丘白佛,佛言:「自今已 去,應和尚阿闍梨教詔,若教憙忘不憶,
應使授自恣者教詔。若故復忘,應共句句 說。」
[0838b25] 若比丘受囑授自恣已,有事起,諸比丘 白佛,佛言:「自今已去,聽更轉與餘人,應 如是與:『我為眾多比丘受囑授自恣,我今
有事,為彼與欲,并復自與欲,如法僧事與 欲說自恣。』」彼比丘與欲竟事還息,彼畏慎,我 已轉囑授自恣竟,不知云何?諸比丘往白
佛,佛言:「事還息應往,若不往應如法治。」
[0838c03] 時六群比丘作是念:「我不往自恣處,恐為 我作羯磨若遮自恣。」諸比丘白佛,佛言:「不 應作如是念:『我不往自恣處,恐諸比丘為
我作羯磨若遮自恣。』若為知識親厚不 往自恣處亦如是。」
[0838c07] 時六群比丘作是念:「我 往自恣處不坐,恐諸比丘為我作羯磨若 遮自恣。」諸比丘往白佛,佛言:「不應作如
是念:『我往自恣處不坐,恐諸比丘為我 作羯磨若遮自恣。』若為知識親厚亦如是。」
[0838c12] 彼作如是念:「我若往彼不說自恣,恐諸比 丘為我作羯磨若遮自恣。」諸比丘白佛,佛 言:「不應作如是念:『我往彼不說自恣,恐
諸比丘為我作羯磨若遮自恣。』若為知識 親厚亦如是。」
[0838c16] 爾時自恣日,有異住處,眾僧 和合欲自恣,聞有賊來,恐怖離座而去,竟 不自恣。諸比丘以此事白佛,佛言:「聽。若有
八難事來,聽略說自恣。是中難者:王難、賊 難、火難、水難、病難、人難、非人難、毒蟲難。是中 事者:若眾僧多坐處迮、若多人病,應略說
自恣。若眾僧多、若房屋少、若天雨,應略說 自恣。若布薩夜過多、若鬪諍事、若論阿毘 曇、若毘尼折喻、若說法夜已久、眾僧未
起、明相未出,應羯磨自恣。受他囑授自恣, 不得至明相出。若至明相出,不得羯磨自 恣。諸比丘作如是言:『為難事略說自恣,
而難事尚遠,我等容得廣說自恣。』彼比丘 應廣說自恣,若不廣說者應如法治。諸比 丘作如是言:『為難事略說自恣,今難事不
遠,我曹不得廣說三語自恣,當再說自恣。』 彼即應再說自恣,若不再說應如法治。諸 比丘如是言:『為難事略說自恣,今難事近,
不容得再說自恣,可得一說自恣。』彼比 丘即應一說自恣,若不應如法治。諸比丘 作如是言:『為難事故略說自恣,難事近, 不得一說自恣,我等可容各各共三語自
恣。』諸比丘即應作白,各各共三語自恣,應 如是白:『大德僧聽!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 各各共三語自恣。白如是。』如是白已,各各
共三語自恣。再說、一說亦如是。諸比丘作 如是言:『為難事故各各共三語自恣,難事 近,不得各各共三語自恣,亦不得白。』彼比 丘即應以此難事去。」
[0839a15] 爾時有異住處比丘 犯僧殘,彼不知云何?告諸比丘。諸比丘往 白佛,佛言:「若比丘於異住處犯僧殘,彼比
丘若應與覆藏,當與覆藏,與覆藏羯磨 竟應自恣。應與本日治,當與本日治,與本 日治羯磨竟應自恣。應與摩那埵,當與摩 那埵,與摩那埵羯磨竟應自恣。應與出
罪,當與出罪,與出罪羯磨竟應自恣。」
[0839a22] 爾時 自恣日,異住處有比丘犯波逸提,或言犯 波逸提,或言犯波羅提提舍尼。彼作如是 言:「我等當云何?」即告諸比丘。諸比丘白
佛,佛言:「若自恣日,異住處有比丘犯波逸 提,是中比丘或言犯波逸提,或言犯波羅 提提舍尼。若知犯波逸提者,即應將此
人在一處,令彼言。犯波羅提提舍尼者,眼 見耳不聞處,教令懺悔已,到彼言犯波羅 提提舍尼比丘所,語言:『彼犯罪比丘,我教懺
悔已。』應作如是方便已自恣。」
[0839b03] 爾時自恣 日,異住處有比丘犯偷蘭遮。諸比丘或言 犯偷蘭遮,或言犯波羅夷。言犯偷蘭遮者,
皆是多聞,通《阿含》、《阿毘曇》、持律,多知識比丘 比丘尼、優婆塞優婆私、若王、若大臣、若種 種外道沙門、梵志。言犯波羅夷比丘,亦是多
聞,通《阿含》、《阿毘曇》、持律,亦復多知識比丘、 比丘尼,乃至沙門梵志。諸比丘作如是言: 「若今日自恣,眾僧必當有諍事,或能破僧,
或生僧塵垢污染眾僧,使僧別異。我等 當云何?」即告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佛,佛言: 「若自恣日,異住處有比丘犯偷蘭遮。諸比
丘或言犯偷蘭遮,或言犯波羅夷。言犯偷 蘭遮者皆是多聞,通《阿含》、《阿毘曇》、持律,多 知識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私、若王若大
臣、若種種外道沙門梵志。言犯波羅夷者 比丘,亦是多聞,通《阿含》、《阿毘曇》、持律,亦復多 知識比丘比丘尼,乃至沙門梵志。諸比丘作
如是言:『若今日自恣,眾僧必當有諍事,或 能破僧,或生僧塵垢污染眾僧,使僧別 異。』者,若畏破僧,不應即日自恣,應小停 自恣。」
[0839b24] 自恣時,六群比丘聞佛聽遮自恣,即 遮清淨比丘不令自恣,諸比丘往白佛,佛 言:「不應遮清淨比丘自恣,若遮猶如不遮。
若遮無根不作者,是謂不遮自恣。若遮有 根有作者,是謂遮自恣。若遮無根有餘不 作者,是謂不遮自恣。若遮有根有餘作者,
是謂遮自恣。若遮無根無餘不作者,是謂 不遮自恣。若遮有根無餘作者,是謂遮自 恣。未說三語自恣,若遮,是謂不遮自恣。說
三語自恣竟,若遮自恣,是謂不遮自恣。當 三說自恣時,若遮自恣,是謂遮自恣。一說、 再說亦如是。遮自恣人,若身業不清淨、口
業不清淨、意業不清淨、無智不分明、不知 問、不能答,餘比丘應語此比丘:『止!長老!不 須起此鬪諍事,莫用此比丘語。』便應自
恣。若遮自恣人身業清淨,口意業不清淨、無 智不分明、不知問、不能答,餘比丘語此比 丘:『止!長老!不須起此鬪諍事,莫用此比丘
語。』便應自恣。若遮自恣人,身口業清淨,意 業不清淨、無智不分明、不知問、不能答,餘 比丘語此比丘:『止!長老!不須起此鬪諍事,
莫用此比丘語。』便應自恣。若遮自恣人,身 口意業清淨,有智分明,能問能答,餘比丘語 此比丘言:『汝以何事故,遮此比丘自恣
耶?為以犯戒故遮、破見故遮、破威儀故 遮耶?』若答言:『以犯戒故遮。』應問:『犯何等 戒?』若言犯波羅夷、若僧殘、偷蘭遮,是謂犯
戒。若言:『不以破戒故遮,以破見故遮。』應 問:『云何破見?』若言:『六十二見、諸邪見。』是謂 破見。若言:『不以破見,以破威儀故遮。』應問:
『云何破威儀?』若言:『犯波逸提、波羅提提舍尼、 突吉羅、惡說。』是謂破威儀。復應更問:『以何 事故遮他自恣耶?為以見故聞故疑故耶?』
若言:『見故。』應問:『見何事?云何見?汝何因 故見?彼比丘復以何因緣使汝見耶?汝 在何處住?彼復在何處住?見何事?為犯
波羅夷、為僧殘、為波逸提、為波羅提提舍 尼、偷蘭遮、突吉羅、惡說耶?』若言:『不見,以聞 故。』應問:『聞何事?云何聞?從誰聞?為從比
丘聞?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聞耶?聞犯何 事?為波羅夷、為僧殘,乃至惡說耶?』若言:『不 聞,以疑故。』應問:『疑何事?云何疑?從誰聞而
生疑?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聞耶? 疑何事?為疑波羅夷、僧殘,乃至惡說耶?』若 遮自恣人,不能答有智人,若以波羅夷遮,
應與僧殘罪,然後僧自恣。若以僧殘罪 遮,應與波逸提罪,然後僧自恣。若以波逸 提罪遮,應與餘罪,然後僧自恣。若以餘
事遮,應如法治,然後僧自恣。若遮自恣人, 能答有智人,若以波羅夷遮,應滅擯已, 然後僧自恣。若以僧殘遮,應與波利婆
沙、若本日治、若摩那埵、若出罪,與已應自恣。 若以波逸提遮,懺悔已應自恣。若以餘事 遮,應如法治,然後自恣。」
[0840a19] 爾時自恣日,有住 處病比丘遮病比丘自恣。彼不知云何?即 告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佛,佛言:「若有住處
自恣日,病比丘遮病比丘自恣,彼比丘語此 比丘言:『佛如是語:「今日病比丘不應遮。」 須待此病差,長老應如法說。』彼亦當如 法說,如是作已然後自恣。」
[0840a25] 爾時有住處,自 恣日病比丘遮無病比丘自恣,彼比丘語 此比丘言:「長老!佛如是語:『須待病差,
應如法說。』」彼亦當如法說,如是作已然後 自恣。
[0840a29] 爾時有住處,自恣日有無病比丘遮 病比丘自恣。彼比丘語此比丘言:「佛如是 語:『須待病差。長老應如法說。』」彼亦當如
法說,如是作已然後自恣。
[0840b03] 爾時有異住處, 眾多比丘結安居,精勤行道得增上果證。彼 作如是念:「我曹若今日自恣者,便當移住
餘處,恐不得如是樂。我曹當云何?」即告諸 比丘。諸比丘往白佛,佛言:「若有住處,眾多 比丘結安居,精勤行道得增上果證。諸比
丘作如是念:『我曹若今日自恣,便當移住 餘處,恐不得如是樂。』彼比丘即應作白增 益自恣,作如是白:『大德僧聽!若僧時到僧
忍聽,僧今日不自恣,四月滿當自恣。白如 是。』應作如是白四月自恣。」
[0840b13] 爾時有異住處, 眾多比丘共住。自恣日,諸比丘聞彼住處比 丘鬪諍不和合,欲來此自恣。我曹當云
何?即告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佛,佛言:「若有 住處,眾多比丘共住,自恣日聞異住處比丘 鬪諍不和合,欲來此自恣。彼比丘應若二、
若三減日自恣。若十五日自恣,減作十四日。 若十四日自恣,減作十三日。若聞今日來, 便應集僧疾疾自恣。若聞已至界內,便應
出外自恣。若聞已入寺內,應為具洗浴 器、應具浴床、浴瓶、具刮垢刀、水器、泥器、 澡豆、藥草、白上座然火,請僧入浴室。舊比
丘應密從浴室一一出至界外自恣。若客 比丘喚自恣,應答言:『我曹已自恣竟。』若舊比 丘自恣竟,客比丘遮自恣,不得遮;客比丘
自恣時,舊比丘遮,得遮。若能如是方便得作 者善。若不能者,彼比丘應作白增上自 恣,作如是白:『大德僧聽!若僧時到僧忍聽,
僧今日不自恣,至黑月十五日當自恣。白 如是。』應作如是白增上自恣。若客比丘住 至黑月十五日,舊比丘應作白第二增上自
恣,作如是白:『大德僧聽!若僧時到僧忍聽, 僧今日不自恣,後白月十五日當自恣。如 是白。』應作如是白第二增上自恣。若客比
丘不去,舊比丘應如法如律強和合自恣。」
[0840c09] 爾時自恣日,有住處自恣時不識罪、不識 人,自恣竟識罪、識人。彼作如是念:「我曹 當云何?」即告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佛,佛
言:「有住處自恣時不識罪、不識人,自恣竟 識罪、識人。若自恣竟,不應以前聽舉他 罪。」爾時有住處,自恣時不識罪、識人,自恣
竟識罪識人。「若自恣竟,不應以前聽舉 他罪。」爾時有異住處,自恣時有識罪、不識 人,自恣竟識罪、識人。「若自恣竟,不應以 前聽舉他罪。」
[0840c18] 爾時有異住處,自恣日有客 比丘來十四日,舊比丘十五日,諸比丘不 知云何?即告諸比丘。諸比丘白佛,佛言:「若
有住處,自恣日有客比丘來少,客比丘十 四日,舊比丘十五日,客比丘應從舊比丘, 若不從應如法治。若有住處,自恣時,有客
比丘來,與舊比丘等,客比丘十四日,舊比 丘十五日,客比丘等,應從舊比丘,若不從 應如法治。若自恣時,有住處客比丘來多,
客比丘十四日,舊比丘十五日,舊比丘少, 應從客比丘求和合。若彼與和合者善,若 不與者,舊比丘應出界外自恣。若自恣
日,有異住處客比丘來少,客比丘十五日, 舊比丘十四日,客比丘少,應從舊比丘求 和合。若與和合者善,若不與,客比丘應出
界外自恣。若自恣日,有異住處客比丘來, 此舊比丘等,客比丘十五日,舊比丘十四 日,客比丘等,應從舊比丘求和合,若與
和合者善,若不與,客比丘應出界外自恣。 若自恣日,有異住處,客比丘來多,客比丘十 五日,舊比丘十四日,舊比丘少,應從客比
丘,若不從如法治。十五日十六日亦如是。」
[0841a11] 爾時自恣日,有住處舊比丘集欲自恣。自 恣時,客比丘來,彼比丘作如是念:「我曹當 云何?」即告諸比丘。諸比丘白佛,佛言:「若自
恣日,有住處舊比丘集欲自恣。自恣時,客 比丘來少,客比丘上座,隨上座次自恣;下 座,隨下座次自恣。若說自恣竟,舉眾未起、
若多未起、若都已起,若客比丘來少,應與 清淨,若不與如法治。」
[0841a18] 爾時自恣日,舊比丘 欲自恣,客比丘來等,「舊比丘應更自恣,若 不自恣如法治。自恣竟,若舉眾未起、若多
未起、若都已起,客比丘來等,舊比丘應更 自恣,若不者如法治。」
[0841a22] 爾時自恣日,有住處 舊比丘欲自恣,有客比丘來多,「舊比丘應 更自恣,若不自恣應如法治。若自恣竟,舉
眾未起、若多未起、若都已起,客比丘來多, 舊比丘應更自恣,若不者如法治。」
[0841a26] 爾時有住 處,自恣日客比丘坐欲自恣,舊比丘來少, 「舊比丘上座,隨上座自恣處自恣;下座,隨
下座處自恣。若自恣竟,舉眾未起、若多未 起、若都已起,舊比丘來少,應說清淨自恣, 若不說者如法治。」爾時有住處,自恣日客
比丘坐欲自恣,舊比丘來等,「客比丘應更自 恣,若不如法治。若自恣竟,舉眾未起、若多 未起、若都已起,舊比丘來等,客比丘應更 自恣,若不如法治。」
[0841b06] 爾時有住處,自恣日客 比丘坐欲自恣,舊比丘來多,「客比丘應更自 恣,若不自恣如法治。若自恣竟,舉眾未起、
若多不起、若都已起,舊比丘來多,客比丘 應更自恣,若不如法治。」舊比丘舊比丘 來亦如是,客比丘客比丘來亦如是。
[0841b11] 爾時 有住處,自恣日客比丘來。客比丘知舊比 丘未來:「我等若有五人、若過五人,可作 羯磨自恣。」即作羯磨自恣。作羯磨自恣
時,有舊比丘來,客比丘自念:「我當云何?」即 告諸比丘。諸比丘白佛,佛言:「若自恣日 有住處,客比丘來。客比丘知有舊比丘未
來:『我等若五人、若過五人,可作羯磨自恣。』 彼比丘即作羯磨自恣。作羯磨自恣時,舊 比丘來少,舊比丘上座隨上座次自恣,若下
座隨下座次自恣。若自恣竟,舉眾未起、若 多未起、若都已起,舊比丘來少,舊比丘應 說清淨自恣,若不說如法治。」
[0841b23] 爾時有住 處,自恣日客比丘來。客比丘知舊比丘未 來:「我等若五人、若過五人,可作羯磨自恣。」
即作羯磨自恣。「作羯磨自恣時,舊比丘來 等,客比丘應更自恣,若不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