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vāstivādavinaya (Shi Song Lu) 十誦律
Scroll 28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十誦律卷第二十八 (第四誦之八)後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羅譯
七法中衣法第七之下
[0200b01] 佛語比丘:「布施有八種。何等八?一、界布施; 二、依止布施;三、制限布施;四、給得布施;五、
僧得布施;六、現前得布施;七、夏安居得布 施;八、指示得布施。」
◎
[0200b05] ◎云何名界布施?有一人言:「是衣布施是中 住處僧。」夏後月受迦絺那衣,是衣誰應受?佛 言:「雖夏後月受迦絺那衣,若比丘入是界內
者應受。」是名界得布施。
[0200b09] 云何名依止布施?如多比丘多住處作內界, 夏安居自恣竟捨本界,結僧坊垣壁作內界。 是中諸人為夏安居眾僧故,布施諸衣、應
分物,是衣誰應受?佛言:「雖捨本界,是諸比丘 本多住處作界內夏安居,是衣物諸比丘盡 應分。」是為依止得布施。
[0200b15] 云何制限布施?有一住處有二部比丘僧夏 安居,有受法眾、有不受法眾。是眾僧夏安居 竟,作如是制限:「此族布施我等受,彼族布施
汝等受。此家布施我等受,彼家布施汝等受。 是間行處布施我等受,彼間行處布施汝等 受。是間聚落布施我等受,彼間聚落布施汝
等受。是間去處聚落布施我等受,彼間去處 聚落布施汝等受。是間街巷多人處布施我 等受,彼間街巷多人處布施汝等受。」是中諸
人為夏安居僧故,捉上座手布施,與僧諸衣、 應分物,白佛言:「是衣物誰應受?」佛言:「隨何部 作上座,是物應屬一部。」「若檀越捉第一上座手、
第二上座手言:『是物施僧。』是物應屬誰?」答言: 「二上座是一部上座,應屬一部。」「若二上座各 是一部,應屬二部,云何應分?」答言:「次第等分
四分,第四分應與沙彌。」是名制限得布施。
[0200c01] 云 何給得布施?若為人作布施,為因緣作布施: 月八日、二十三日、十四日、二十九日、十五日、三
十日、十六日、月一日,乃至布薩時一錢給某 處,是諸物給處與,是為給得布施。
[0200c06] 云何僧得布施?是住處有檀越言:「是衣與 住處僧。」是時夏後月,是住處不受迦絺那 衣,白佛:「是衣誰應受?」佛言:「夏後月是住處,
雖不受迦絺那衣,諸比丘是中住處住,是衣 應屬。」是為僧得布施。
[0200c11] 云何現前得布施?有檀越言:「是住處與現前 僧。」是時夏後月,是住處受迦絺那衣,白佛 言:「是衣誰應受?」佛言:「雖夏後月是住處受
迦絺那衣,諸比丘是中住處現在,是衣是輩 應屬。」是為現前得布施。
[0200c16] 云何夏安居得布施?有檀越言:「是衣與是住 處夏安居僧。」是時非夏後月,此住處迦絺那 衣不受,白佛言:「是衣誰應受?」佛言:「若非夏
後月,此住處迦絺那衣不受,諸比丘是中住 處夏安居竟,是衣是輩應受。」是為夏安居 得布施。
[0200c22] 云何示得布施?有檀越言:「是衣與耆闍崛山 中、若毘婆羅跋首山中、若薩波燒持迦波 婆利山中、若薩多般那舊河山中。」白佛:「是
衣誰應受?」佛言:「是衣何處示?示處應受。」是 為示得布施。
[0200c27] 佛在舍衛國。是時長老意師,夏後月與大比 丘僧五百人遊行諸國。以長老意師故,僧大 得供養,時食怛鉢那種種粥、多諸衣布施。是
時諸比丘如是思惟:「以是長老意師故,僧大 得供養,時食怛鉢那、多諸衣布施。」諸比丘往 詣意師所問言:「為大德大得供養,時食怛鉢
那多諸衣物布施。長老!是衣物誰應受?」長老 意師言:「諸長老!如佛毘尼中語:『有一住處 一比丘夏安居,諸人雖為客比丘故布施,僧
諸衣應分物。是一比丘獨在此夏安居,是衣 應獨受。二比丘、三比丘、四比丘亦如是。有住 處、無住處、無聚落阿練兒處亦爾。』諸長老!汝
等如是比衣應受。」如長老意師多亦如是,如 長老耶舍、長老耶首陀亦如是。
[0201a12] 又一時眾多大上座比丘大迦葉為首,波羅 利弗城雍園中住。是時摩竭國一住處,獨一 比丘住。是中諸人為夏安居僧故,布施諸衣
應分物。是比丘如是思惟:「是住處諸人為僧 故,布施諸衣應分物。我一人非僧,我當往問 長老迦葉等諸上座比丘,是衣物誰應受?」即
具以是事問諸長老。諸長老言:「如佛毘尼中 說:『有一比丘,一住處夏安居,是諸人為夏安 居僧故,布施諸衣應分物。是一比丘獨夏安
居,是衣應受。二比丘、三比丘、四比丘亦如是。 有住處、無住處、無聚落、阿練兒處亦爾。如是 比衣應受。』」
[0201a24] 佛在舍衛國。是時給孤獨兒,字僧迦羅叉, 頂結髮故,詣祇林中多設食供養僧。諸比丘 大會千二百五十人,諸居士見大眾集,是中
為僧故,布施諸衣、現前僧應分物。舊比丘 言:「是夏末月是中受一日成衣,是時布施夏 安居僧應分物。」諸比丘不知當云何?以是
白佛。佛言:「雖夏末月受迦絺那衣,是名因緣 衣,現前僧應分。」
[0201b03] 佛在舍衛國。有阿羅漢比丘般涅槃,為是比 丘故,詣祇林中多設食供養僧,諸比丘多會 千二百五十人。諸居士見大眾集,是中為僧
故,布施諸衣、應現前僧分物。舊比丘言:「夏末 月是中受迦絺那衣,是衣施夏安居僧應 分。」諸比丘不知當云何?以是事白佛。佛言:「雖
夏末月住處受迦絺那衣,是因緣衣現前僧 應分。」沙彌來索衣分,諸比丘不與。諸比丘言: 「佛說夏安居衣分應與沙彌,隨比丘法物應
與沙彌,佛不語因緣衣應與。」以是事白佛。 佛言:「聽與。」諸比丘不知與幾許?以是事白 佛。佛言:「諸檀越布施,沙彌若立、若坐、若次第
自手布施,應屬沙彌。若檀越不分別,與作次 第分竟,四分與沙彌一分。」
[0201b17] 佛在舍衛國。是時給孤獨居士死,故祇林破, 諸比丘不知當云何?白佛。佛言:「比丘若可治 便如法治。」諸比丘治不能辦,轉破壞,白佛。佛
言:「給孤獨居士有子,字僧迦羅叉,應語:『是祇 林汝父作,而今傾損,汝能治不?』」諸比丘到語 言:「僧迦羅叉!是祇林汝父所作,今日傾損,汝
何以不治?」答言:「諸大德!我先知我父十八億 金買空地與佛及僧,今日破,此非我事。僧若 持祇林與我,我當治。」諸比丘不知當云何?以
是事白佛。佛言:「應與。有二人大得福德:一人 新起、一人補故,二人俱得無量福德。云何應 與?僧迦羅叉著內界中,一比丘應僧中如是
唱:『大德僧聽!是祇林無主,僧迦羅叉欲治。若 僧時到僧忍聽,僧祇林無主當與僧迦羅叉 治故。如是白。』『大德僧聽!是祇林無主,僧迦羅
叉能治。是祇林無主,當與僧迦羅叉治故。誰 諸長老忍祇林與僧迦羅叉治者,是長老默 然,誰不忍便說。』『僧與竟,祇林無主,僧迦羅叉
治,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0201c07] 憍薩羅國中一住處一比丘住,春月迦絺那 衣訖,是中僧得布施現前應分物。是比丘如 是思惟:「是中住處僧得諸衣物、現前應分物。
我一人非僧,我何以不到佛所問:『是衣物誰 應受?』」是比丘即到佛所,頭面禮足却坐一面, 須臾具以是事白佛。佛言:「春月迦絺那衣 訖。」
[0201c14] 憍薩羅國中一住處一比丘住,是中僧得布 施現前僧應分物。「我一人非僧,是衣物應云 何受?」佛言:「有一比丘一住處住,諸人為僧故
布施諸衣現前僧應分物。是比丘得此衣,應 心生口言:『是衣物僧所得,應分物應屬我,我 護我受我用。』如是作是名得羯磨。若餘比丘
來,不得強索。若不如是作,是比丘此衣不 應受;若受得突吉羅罪,亦應共餘比丘分。若 如是不作者,出界得突吉羅罪,亦應共異比
丘分。若有二比丘一住處,當云何分?應展轉 分、自受分。云何展轉分?一比丘應如是言:『是 衣諸人為僧故布施,諸衣僧應分物,是邊爾
許為我分,即此分與汝長老,是分屬長老,汝 護汝受汝用。』第二比丘亦如是,是名展轉分。 云何名自受分?一比丘應如是言:『是衣諸人
為僧故布施,諸衣僧現前應分物,是衣物中 爾許,汝應得應屬汝,汝護汝受汝用。』第二比 丘亦如是,是名自受分。若如是作,名得羯磨。
若餘比丘來,不得強索。若不如是作,是比 丘此衣不應受,若受得突吉羅罪,亦應共異 比丘分。如是不作出界,得突吉羅罪,亦應共
異比丘分。若有三比丘一住處。云何分?三比 丘應展轉分、若自受分、若墮籌分。云何展轉 分?如上說。自受分亦爾。云何墮籌分?是衣作
兩分,應如是言:『是分屬上座,是分屬下座。復 次是分屬下座,是分屬上座。』如是作竟,應墮 一籌。異比丘見不應更墮籌。若墮者,諸比丘
得突吉羅罪,亦應異比丘共分。若如是不作 者,出界得突吉羅罪,應異比丘共分。若有四 比丘一住處。當云何分?四比丘應展轉分、
若自受分、若墮籌分、若僧羯磨分。展轉分、 自受分、墮籌分亦如上說。云何僧羯磨分?是 衣僧應羯磨與一比丘,一心會僧,僧中一比
丘應唱:『大德僧聽!是衣是中住處僧得現 前應分物。若僧時到僧忍聽,僧是衣僧作羯 磨,與某甲比丘。如是白。』白二羯磨。『僧是衣
僧羯磨與某甲比丘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 是持!』若是比丘得僧羯磨與衣,取不肯還,如 是言:『實布施,善與、善取法、善斷事,皆出僧中,
何以還索?』」佛言:「是比丘應如是教:『是布施為 清淨故施。』還者善。若不還,應強奪。教突吉 羅罪懺悔。」
[0202a27] 爾時諸沙彌來索衣分,諸比丘不與,如是言: 「佛說安居起衣與沙彌分,隨比丘所須物與 沙彌分、因緣衣與沙彌分,未說非時衣與沙
彌分。」諸比丘不知云何?以是事白佛。佛言:「應 與。」諸比丘不知與幾許?白佛。佛言:「沙彌若坐、 若立,若次第檀越自手布施,應屬沙彌。若不
如是與,第四分與沙彌。」
[0202b05] 佛在舍衛國。憍薩羅土地有一住處一比丘 死,諸比丘不知衣鉢當云何?以是事白佛。佛 言:「應羯磨與一比丘。羯磨者,和合僧中
一比丘唱:『大德僧聽!某甲比丘死,是比丘所 有資生輕物,若衣、若非衣,現前僧應分物,僧 羯磨與某甲比丘。若僧時到僧忍聽,某甲比
丘死是比丘所有資生輕物,若衣、若非衣,現 前僧應分物,僧羯磨與某甲比丘。如是白。』『大 德僧聽!某甲比丘死,是比丘所有資生輕物,
若衣、若非衣,現前僧應分物。僧某甲比丘死, 是比丘所有資生輕物,若衣現前僧應分物 若非衣,僧羯磨與某甲比丘。誰諸長老忍某
甲比丘死,是比丘資生輕物,若衣、若非衣,現 前僧應分物,僧羯磨與某甲比丘。是長老忍 默然,若不忍便說。』『僧某甲比丘死,所有資
生輕物,若衣、若非衣,現前僧應分物,僧羯磨 與某甲比丘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0202b22] 憍薩羅國一住處一比丘死,是比丘衣鉢僧 分竟,問諸比丘:「誰看是病比丘?」有比丘言:「我。」
僧言:「擔是死人去。」比丘言:「大德!我非旃陀 羅、非白癩病,衣鉢物僧分,我何以擔死人去? 是人活時恭敬愛念我,我已報竟。是死人誰
欲得者便擔去。」是諸比丘不知云何?以是事 白佛。佛言:「應先與看病比丘六物,餘輕物僧 應,分重物不應分。看病人六物云何與?一心會
僧,僧中一比丘應唱:『大德僧聽!某甲比丘死, 是比丘所有六物現前僧應分物,僧羯磨與 看病人。若僧時到僧忍聽,僧某甲比丘死,是
比丘所有六物,現前僧應分,僧羯磨與看病 人。如是白。』『大德僧聽!某甲比丘死,是比丘所 有六物,現前僧應分。僧某甲比丘死,是比丘
所有六物,現前僧應分,僧羯磨與看病人。誰 諸長老忍某甲比丘死,是比丘所有六物,現 前僧應分,僧羯磨與看病人。忍者是長老默
然,不忍是長老便說。』『僧已忍某甲比丘死, 是比丘所有六物,現前僧應分,僧羯磨與看 病人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0202c13] 憍薩羅國一住處一比丘死,是比丘衣物處 處寄,是比丘衣物現前僧分竟,僧問是看病 比丘:「誰供養瞻視?」答言:「我等。」僧言:「汝等彼
處處所寄處衣索取。」諸瞻病人往索不得,便 起鬪諍相言,以是事白佛。佛言:「現前六物 先與看病人,餘輕物僧應分,重物不應分。」
憍薩羅國一住處一比丘死,是比丘多衣多鉢 多財物,不知是比丘受何等僧伽梨?何等欝 多羅僧?何等安陀會?何等鉢?何等漉水囊?何
等尼師檀?以是事白佛。佛言:「誰是根本看 病人?看病人先應問病者:『受何等僧伽梨?何 等欝多羅僧?何等安陀會?何等鉢?何等漉
水囊?何等尼師檀?』若如是問已,資生六物 與看病人,餘輕物僧應分,重物不應分。若如 是不問、若不知、不信,與不大好、不大惡六物,
餘輕物僧應分,重物不應分。」
[0202c29] 憍薩羅國一住處一比丘死,僧在死比丘尸 前分衣鉢物,是死比丘動起語諸比丘:「諸 大德上座!莫分我衣鉢物。」諸比丘不知云何?
以是事白佛。佛言:「莫即於死尸前分。若死尸 已去、若僧在異處應分。」
[0203a05] 憍薩羅國土地與學沙彌死,是衣鉢物諸比 丘不知云何?以是事白佛。佛言:「當死時,現前 僧應分衣鉢物。」
[0203a08] 憍薩羅國一住處有沙彌死,諸比丘不知衣鉢 當云何?以是事白佛。佛言:「所著內外衣應與 看病人,餘輕物僧應分,重物不應分。云何應
與?一心會僧,僧中一比丘應唱:『大德僧聽!某 甲沙彌死,是沙彌所有內外衣。若僧時到,僧 忍聽僧某甲沙彌死,內外衣現前僧應分,僧
羯磨與看病人。如是白。』『大德僧聽!某甲沙彌 死,是沙彌所有內外衣,現前僧應分物,僧羯 磨與看病人。誰諸長老忍某甲沙彌死,內外
衣現前僧應分物,僧羯磨與看病人者默然, 不忍者便說。』『僧與某甲沙彌死,是沙彌所有 內外衣,現前僧應分物,僧羯磨與看病人竟,
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0203a21] 佛在舍衛國,長老憂波離問佛言:「可分物、不 可分物。何等可分物?何等不可分物?」佛言:「一
切田地、一切房舍、一切床榻臥具、一切細車、 一切麁車、半莊車、步輿車不應分。
[0203a25] 「一切鐵物不應分,除釜瓶受二 斗 已下應分, 除鉢、小鉢、半鉢、鍵鎡、小鍵鎡、剃頭刀、鉗鑷、
截爪刀、針刀子、戶鉤、曲戶鉤、剃刀匣、刮污 篦、灌鼻筒、熨斗、香鑪、熏鉢、鉤衣鉤、壁上鉤、匕 鉢、榰禪鎮,除上爾所物,餘一切鐵物不應 分。
[0203b02] 「一切銅物不應分,除釜瓶受二 斗 已下應 分,除水盆、瓮蓋、刀匣、刮污篦、灌鼻筒、熨斗,
香鑪、熏鉢、鉤衣鉤、壁上鉤、禪鎮、匕鉢榰,除上 爾所物,一切銅物不應分。
[0203b06] 「一切石物不應分,除釜瓶受二 斗 已下應分: 水瓶、水盆蓋、水物刮污篦、灌鼻筒、熨斗、香
鑪、熏鉢鉤、禪鎮。除上爾所物,一切石物不應 分;一切水精物不應分,除釜、熏鉢鉤、香鑪、熨 斗,餘如上說。
[0203b11] 「一切瓦物不應分,除盆受二 斗 已下應分: 水瓶、水盆蓋、水物鉢、小鉢、半鉢、鍵鎡、小鍵鎡、
刀匣、刮污篦、灌鼻筒、熨斗、香鑪、禪鎮,除上爾 所物,餘一切瓦器不應分。
[0203b15] 「一切貝物不應分,除刀匣、刮污篦、灌鼻筒、熨 斗、禪鎮、香鑪、熏鉢鉤、衣鉤、盛藥函、匕鉢榰,是 一切貝物應分,餘一切不應分。
[0203b18] 「一切牙齒物亦如是。
[0203b19] 「一切角物不應分,除受半升已下應分,除刀 匣、衣鉤、壁上鉤、刮污篦、灌鼻筒、禪鎮、盛藥函、 匕鉢榰,如是一切角物可分,餘不應分。
[0203b22] 「一切皮物不應分,除盛酥油囊受半升已 下,繫革屣韋、繫鞾韋、鹿韋、熟韋、裹脚跟指 韋應分。
[0203b24] 「一切木物不應分,除杅受二升已 下,水瓶、水盆、甕蓋、刀匣、刮污篦、衣鉤、鉢 鉤、壁上鉤、鉢榰、禪鎮,如是一切木物可分,
餘一切不應分。
[0203b27] 「一切竹物不應分,除蓋、扇、箱 篋、席杖等應分,一切赭土不應分。
[0203b29] 「一切染色若煮、若未煮不應分。」
[0203c01] 佛在舍衛國,是時語諸比丘:「有住處,一守戒 比丘、一被擯比丘共住。若守戒比丘死,衣物 屬被擯比丘。若被擯比丘死,衣物屬守戒比
丘。若餘擯比丘來,不應與。
[0203c05] 「一住處,一守戒比丘、二被擯比丘共住。若守 戒比丘死,衣物屬被擯比丘。若被擯比丘死, 衣物屬守戒比丘。餘擯比丘來,不應與。
[0203c08] 「一住處,一守戒比丘、三被擯比丘共住。若守 戒比丘死,衣物屬被擯比丘。若被擯比丘 死,衣物屬守戒比丘。若餘擯比丘來,不應與。
[0203c11] 「有一住處,一守戒比丘、四被擯比丘共住。若 守戒比丘死,衣物屬被擯比丘。若被擯比丘 死,衣物屬守戒比丘。若餘擯比丘來,不應與。
[0203c14] 「有一住處,二守戒比丘、一被擯比丘;二守戒 比丘、二被擯比丘;二守戒比丘、三被擯比丘; 二守戒比丘、四被擯比丘,亦如是。
[0203c17] 「一住處,有三守戒比丘、一被擯比丘;三守戒 比丘、二被擯比丘;三守戒比丘、三被擯比丘; 三守戒比丘、四被擯比丘,亦如是。
[0203c20] 「一住處,四守戒比丘、一被擯比丘;四守戒比 丘、二被擯比丘;四守戒比丘、三被擯比丘;四 守戒比丘、四被擯比丘,亦如是。
[0203c23] 「一住處,一擯比丘、一守戒比丘共住。若擯比 丘死,衣物屬守戒比丘。若守戒比丘死,衣物 屬擯比丘。若餘守戒比丘來,應與。一擯比丘、
二守戒比丘;一擯比丘、三守戒比丘;一擯比 丘四守戒比丘,亦如是。
[0204a04] 「一住處,二擯比丘、一守戒比丘;二擯比丘、二守 戒比丘;二擯比丘、三守戒比丘;二擯比丘、四
守戒比丘,亦如是。一住處,三擯比丘、一守戒 比丘;三擯比丘、二守戒比丘;三擯比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