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vāstivādavinaya (Shi Song Lu) 十誦律
Scroll 59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十誦律卷第五十九 (第十誦之四)後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羅譯
比尼誦殺戒之餘
[0438b21] ◎有父子二比丘,遊行憍薩羅國,欲到舍衛 國。至一無僧伽藍聚落中,兒語父言:「今於 何處宿?」父言:「此聚落中宿。」兒言:「此聚落中
白衣住處,若我在中宿與此何異?」父言:「當 何處宿?」兒言:「當此空地宿。」父言:「此中有虎 畏,若我睡時汝當莫睡。」答言:「爾。」父即臥睡,
有鼾聲,虎聞便來嚙父頭,父便大喚。兒看 見父頭破,父因是即死。兒比丘生疑:「父由我 故死,父欲在聚落中宿,我若用父教者,父
則不死。我欲空地臥故令父死,我將無得波 羅夷并逆罪耶?」是事白佛,佛言:「無罪。應當 大喚然火怖虎令去。」
[0438c03] 比丘以殺心,遣使殺某 甲人,是人若死,是比丘,得波羅夷。若不死, 得偷蘭遮。
[0438c05] 有比丘殺一獼猴,諸比丘言:「汝 得波羅夷。」是比丘言:「何以故?」諸比丘言:「獼 猴似人,若殺與人何異?」是比丘生疑:「我將
無得波羅夷耶?」是事白佛。佛言:「不得波羅 夷,得波逸提。」
[0438c09] 諸比丘遊行憍薩羅國,向舍 衛城,見一空寺入中觀看,見臥具、床榻、釜鑊、 盆器、斗斛、瓶甕眾僧生活物,無所乏少,自相
謂言:「我等何不是中安居?」餘比丘告言:「隨 意。」是中安居已立制:「我等三月過不自恣, 到八月當自恣。夏末月布施物我等當得。」夏
末八月賊發時,賊作是念:「何處有不須器仗 鬪戰而得錢物耶?」作是念已共相謂言:「當 奪沙門釋子物。」賊即來圍繞是寺。是僧中有
比丘得神通力,亦有本是大力士,及本是 大射家子,是諸比丘作是念:「我等以好心出 家,不應與賊共鬪。」作是念已默然住。賊來
劫奪衣被令皆裸露。諸佛常法,二時大會 集諸弟子:一春末月、二夏末月。春末月,諸 方處處國土諸比丘來至佛所,佛與我等說
法,我等三月安居中,當念修習,是初大會。 為聽法故夏末月,自恣竟作衣畢,持衣鉢 到佛所,作是念:「我等久不見佛世尊!」是第
二大會,為見佛故。是被賊比丘,自恣已作 衣竟,持衣鉢向舍衛,到佛所頂禮佛足在一 面坐。諸佛常法,客比丘來,以軟語勞問
如是言:「汝忍不?足不?安樂住不?乞食不乏、 道路不疲耶?」爾時佛以如是語勞問諸比丘: 「汝忍不?足不?安樂住不?乞食不乏、道路不
疲耶?」諸比丘言:「世尊!我等忍足、安樂住、乞 食不乏、道路不疲。」具以上事向佛廣說。佛即 以是因緣故集僧,集僧已種種因緣讚戒、讚
持戒,讚戒、讚持戒已,語諸比丘:「汝等賊來時, 應作大音聲擊鍾振鈴令賊怖畏。」諸比丘從 佛聞是事,見是過罪,後歲還本處安居,安
居已還復立制:「我等不應三月自恣,當到 八月自恣。為夏末月得安居施物用故。」夏末 八月如本賊發時,賊作是念:「何處當有不須
器仗鬪戰而得錢物耶?」作是念:「沙門釋子不 與人鬪,我當往劫取財物。」念已即往圍繞僧 房。諸比丘先備防賊具,賊來已即入房舍,
閉門下店上樓閣上,作大音聲恐怖諸賊, 擊鍾振鈴。有二比丘,闇中擲石恐怖,石墮 殺賊。是兩比丘自相謂言:「我與汝俱放石,
不知誰石殺賊?」即生疑:「我將無得波羅夷 耶?」是事白佛,佛言:「無罪。放石時應唱言: 『石下!石下!』」 (第三波羅夷竟) ◎
◎大妄語戒
[0439a23] 佛在毘耶離婆求沫河邊,佛與婆求沫河諸 比丘結戒,言:「先作無罪。」是諸比丘作是念: 「我等多時空無過人法妄語,不知何者是先?
何者非先?」心生疑悔。是事白佛,佛言:「未結 戒前婆求沫諸比丘一切時不犯,是故先作 無罪。」
[0439a28] 比丘人前作非人想,自說得過人法, 是比丘生疑:「我將無得波羅夷耶?」是事白佛, 佛言:「人中生人想,得波羅夷。人中生非人
想,得波羅夷。人中生疑,得波羅夷。非人中 生非人想,得偷蘭遮。非人中生人想,得偷 蘭遮。非人中生疑,得偷蘭遮。」
[0439b04] 有比丘,居士 前自稱得過人法。是居士不解,居士言:「大 德何所道?」比丘言:「置不須問。」是比丘生疑:
「我將無得波羅夷耶?」是事白佛,佛言:「不得 波羅夷,得偷蘭遮。」
[0439b08] 有人問比丘言:「汝是阿 羅漢不?汝應受上座上水上供養不?」若默 然受,得偷蘭遮。
[0439b10] 人問比丘言:「汝是婆羅門 除滅惡法不?」若默然受,得偷蘭遮。
[0439b11] 人問比 丘言:「汝好守六根門不?」若默然受,得偷蘭遮。
[0439b13] 人問比丘言:「汝若是阿羅漢便受是衣被。」若 默然受,得偷蘭遮。飲食湯藥資生之物亦 如是。
[0439b15] 比丘常入出一居士家,是比丘中前著 衣持鉢到是居士舍,居士出在門下立言:「若 是阿羅漢,入我舍坐處坐,手受水受飲食,
受已呪願,呪願已去。」若是比丘默然入坐, 飲食呪願,呪願已去時,得偷蘭遮。
[0439b19] 有一比 丘常入出一居士家,是比丘中前著衣持鉢 到其舍,居士出在門下立言:「大德!若是阿
羅漢便入。」比丘言:「我非阿羅漢,若聽入當 入。」若居士聽入無罪。坐處坐、受水飲食、呪願 出門亦如是。
[0439b24] 一時目連語諸比丘:「從阿鼻地 獄乃至阿迦尼吒天,我能於中遍至,身自在 來往。」諸比丘言:「目連!汝何有此事?聲聞弟
子身通,極遠能至梵世。汝空無過人法故妄 語,汝目連滅擯驅出。」是事問佛,佛語諸比丘 言:「汝等莫說目連是事罪過。何以故?若人
依初禪,善修習如意足得神通,是人則能 從阿鼻地獄乃至阿迦尼吒天,身自在往來。 若比丘依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亦如是。目
連比丘依四禪,善修如意足得大神通,若欲 從阿鼻地獄上至阿迦尼吒天,於中身得往 反自在,目連語實無罪。」
[0439c06] 又一時目連語諸 比丘言:「從阿鼻地獄乃至阿迦尼吒天,其中 眾生所有音聲,我以天耳皆悉能聞。」諸比丘
言:「目連汝何有此事?聲聞弟子天耳,極遠 能聞上至梵世。汝目連空無過人法妄語,汝 目連滅擯驅出。」是事問佛,佛語諸比丘:「汝
等莫說目連是事過罪。何以故?若有依初禪 得天耳,是人則能從阿鼻地獄乃至阿迦尼 吒天,其中音聲自在能聞。若比丘依第二、第
三、第四禪亦如是。目連比丘依四禪,善修天 耳通,若欲聞阿鼻地獄乃至阿迦尼吒天其 中眾生所有音聲,皆悉能聞,目連實語無罪。」
[0439c18] 又一時目連語諸比丘言:「從阿鼻地獄乃至 阿迦尼吒天,其中眾生所有心念,我能悉知。」 諸比丘言:「目連!汝何有是事?聲聞弟子極
遠能知乃至梵世。汝空無過人法故妄語,汝 目連滅擯驅出。」是事問佛,佛語諸比丘:「汝 等莫說目連是事過罪。何以故?若比丘依初
禪,善修知他心通,是人則能從阿鼻地獄乃 至阿迦尼吒天,其中眾生所有心念皆悉能 知。若比丘依第二、第三、第四禪亦如是。目連
比丘依四禪善修他心通,若欲知從阿鼻地 獄乃至阿迦尼吒天其中眾生所有心念,皆 悉能知,目連語實無罪。」
[0439c29] 又一時目連語諸比 丘:「從阿鼻地獄乃至阿迦尼吒天,其中眾生 宿命,我悉能知。」諸比丘言:「目連!汝何有此
事?聲聞弟子宿命通,極遠能知從阿鼻地獄 乃至梵世。汝空無過人法故妄語,汝目連 滅擯驅出。」是事問佛,佛語諸比丘:「汝等莫
說目連是事過罪。何以故?若比丘依初禪善 修宿命通,是人則能從阿鼻地獄乃至阿迦 尼吒天,其中眾生所有宿命,皆悉能知。若
比丘依第二、第三、第四禪亦如是。目連比丘, 依四禪善修宿命通,若阿鼻地獄上至阿迦 尼吒天,其中眾生所有宿命,皆悉能知,目 連語實無罪。」
[0440a12] 又一時目連語諸比丘:「從阿鼻 地獄上至阿迦尼吒天,其中所有眾生死此 生彼,我以天眼悉能見之。」諸比丘言:「汝目
連!何有此事?聲聞弟子天眼,極遠能見阿 鼻地獄乃至梵世。汝空無過人法故妄語,汝 目連滅擯驅出。」是事問佛,佛語諸比丘:「汝
等莫說目連是事過罪。何以故?若比丘依初 禪善修天眼通,是人則能從阿鼻地獄上至 阿迦尼吒天,其中眾生死此生彼,皆悉能見。
若人依第二、第三、第四禪亦如是。目連比丘, 依四禪善修天眼通,若從阿鼻地獄乃至阿 迦尼吒天,其中眾生死此生彼,皆悉能見, 目連語實無罪。」
[0440a24] 又一時目連語諸比丘言:「若 人言求漏盡阿羅漢,梵行已立所作已辦, 捨於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智已得解
脫者,則我身是。何以故?我是阿羅漢漏盡, 乃至正智已得解脫。」諸比丘言:「汝何有此事? 得阿羅漢漏盡,乃至正智已得解脫。何以故?
目連多事多欲。目連!汝空無過人法故妄語, 滅擯驅出。」是事問佛,佛語諸比丘:「汝等莫 說目連是事過罪。何以故?若人求實阿羅漢
漏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捨於重擔逮得己 利,盡諸有結,正智已得解脫者,目連是也。 何以故?目連實是阿羅漢漏盡,乃至正智已 得解脫,目連語實無罪。」
[0440b07] 又一時目連語諸比 丘:「我見有一眾生五百由旬大火焰燒身,虛 空中來大喚啼哭極受苦切。」諸比丘言:「何處
有是眾生、有如是大火焰?汝空無過人法故 妄語,汝目連滅擯驅出。」是事問佛,佛語諸 比丘:「汝等莫說目連是事過罪。何以故?我
亦見是眾生五百由旬火焰燒身,虛空中來大 喚啼哭極受苦切,但不欲向餘人說。何以故? 畏人不信,若人不信如來語,長夜受大衰惱。 目連語實無罪。」
[0440b16] 又一時目連語諸比丘:「我見 有一眾生,五百夜叉鬼持五百斧,經五百 日夜斫一肋。是肋墮海水中,海即擾濁。」
諸比丘言:「目連!何處有如是眾生、有如是 肋?汝目連!空無過人法故妄語,汝目連滅 擯驅出。」是事問佛。佛語諸比丘:「汝等莫說
目連是事過罪。何以故?我亦見是眾生,五 百夜叉鬼持五百斧,經五百日夜斫斷一肋, 墮海水中海即擾濁,而不欲向人說。何以故?
畏人不信。若人不信如來語,長夜受大衰惱。 目連語實無罪。」
[0440b26] 又一時目連語諸比丘:「我見 一眾生,身如一大木船,頭如酒甕,喘息如雷 聲,眼睛如憍薩羅大銅釪,口中出舌如黑
雲中掣電。」諸比丘語目連言:「何處有此眾生? 汝目連!空無過人法故妄語,汝目連滅擯驅 出。」是事問佛,佛語諸比丘:「汝等莫說目連
是事過罪。何以故?我亦見是眾生,身如一 大木船,頭如酒甕,喘息如雷聲,眼睛如憍 薩羅大銅釪,口中出舌如黑雲中掣電。如
來而不欲向人說。何以故?畏人不信。若人 不信如來語者,長夜受大衰惱。目連語實無 罪。」
[0440c08] 又一時目連語諸比丘:「北方有池,名漫 陀緊尼,廣長五十由旬,周圍二百由旬,底 布金沙,八功德水常滿其中,甜美如真蜜,
青黃、赤白、紅紫種種雜色蓮花遍覆池上,種 種眾鳥哀聲相和甚可愛樂,遶池四邊種種 花樹果樹。」諸比丘語目連:「何有如此池?汝
空無過人法故妄語,汝目連滅擯驅出。」是事 問佛,佛語諸比丘:「汝等莫說目連是事過罪。 何以故?北方有是漫陀緊尼池,縱廣五十由
旬,周圍二百由旬,底布金沙,八功德水常滿 其中,甜美如真蜜,青黃、赤白、紅紫種種雜色 蓮花遍覆池上,種種眾鳥哀聲相和甚可愛
樂,遶池四邊種種華樹果樹,目連語實無罪。」
[0440c21] 又一時目連在耆闍崛山中,入虛空無色定, 善取入定相、不善取出定相,從三昧起,聞 薩卑尼池岸上大象聲。聞已還疾入三昧,作
是念:「我入三昧中聞是象聲。」從三昧起語諸 比丘:「我一時在耆闍崛山中,入虛空無色定, 聞薩卑尼池岸上象聲。」諸比丘語目連:「何有
此理?入虛空無色定中若見若聞,無有是事。 何以故?若人入無色定,破壞色相捨離聲相 故。汝空無過人法故妄語,汝目連滅擯驅
出。」是事問佛,佛語諸比丘:「汝等莫說目連 是事過罪。何以故?目連見先事不見後事, 如來亦見先亦見後。目連在耆闍崛山中,入
虛空無色定,善取入定相、不善取出定相。是 人從三昧起,聞薩卑尼池岸上象聲已,還疾 入虛空無色定,便謂我入定聞聲。若人入
無色定,若見色聞聲,無有是處。何以故?是 人破壞色相捨離聲相故。若目連空無過人 法故妄語者,亦無是處。目連隨心想說無罪。」
[0441a10] 又一時目連在耆闍崛山中,入識處無色定, 善取入定相、不善取出定相。從三昧起,聞 天城中諸天歌聲,聞已還疾入定,作是念:
「我在三昧中聞諸天歌聲。」從三昧起,語諸比 丘:「我一時在耆闍崛山中,入識處定,聞天 城中諸天歌聲。」諸比丘語目連:「何有此理?
入無色定而當見色聞聲耶?何以故?若人入 無色定,破壞色相捨離聲相。汝空無過人法 故作妄語,汝目連滅擯驅出。」是事問佛,佛
語諸比丘:「汝等莫說目連是事過罪。何以故? 目連見先事不見後事,如來亦見前亦見後。 目連在耆闍崛山中,入識處無色定,善取入
定相、不善取出定相。從三昧起,聞天城中 諸天歌聲,聞已還疾入定,便謂我入定聞聲。 若人入無色定,若見色若聞聲,無有是處。
何以故?是人破壞色相捨離聲相故。若目 連空無過人法故妄語者,亦無是處。目連隨 心想說無罪。」
[0441a27] 又一時目連在耆闍崛山中,入 無所有處無色定,善取入定相、不善取出定 相。從三昧起,聞阿修羅城中阿修羅伎樂音
聲,聞已還疾入定,作是念:「我在定中聞阿 修羅城中伎樂音聲。」從定起已語諸比丘:「我 一時在耆闍崛山中,入無所有處無色定,聞
阿修羅城中阿修羅伎樂音聲。」諸比丘語目 連:「何有此理?入無色定而當見色聞聲耶? 何以故?若人入無色定,破壞色相捨離聲相。
汝空無過人法故作妄語,汝目連滅擯驅出。」 是事問佛,佛語諸比丘:「汝等莫說目連是 事過罪。何以故?目連見先事不見後事,如
來亦見前亦見後。目連在耆闍崛山,入無所 有處無色定,善取入定相、不善取出定相。 從定起聞阿修羅城中伎樂音聲,聞已還疾
入定,便謂我入定聞聲。若人入無色定,若 見色若聞聲,無有是處。何以故?是人破壞 色相捨離聲相故。若目連空無過人法故妄
語者,亦無是處。目連隨心想說無罪。」
[0441b16] 又一 時目連語諸比丘:「北方有阿耨達池,縱廣五 十由旬,周圍百五十由旬,底有金沙,八功
德水常滿其中,甜美如真蜜,青黃、赤白、雜色 蓮花遍覆水上,種種眾鳥哀聲相和,如音樂 聲甚可愛樂,遶池四邊種種花樹果樹,善住
象王宮殿住處,有八千象以為眷屬。若轉輪 聖王出於世時,八千象中最下小者,出為象 寶給聖王乘。」諸比丘言:「何有此池?何有此
象?汝空無過人法故妄語,汝目連滅擯驅出。」 是事問佛,佛語諸比丘:「汝等莫說目連是事 過罪。何以故?北方有阿耨達池,縱廣五十
由旬,周圍百五十由旬,底有金沙,八功德水 常滿其中,甜美如真蜜,青黃、赤白、雜色蓮花 遍覆水上,種種眾鳥哀聲相和,如音樂聲甚
可愛樂,遶池四邊種種花樹果樹。善住象王 宮殿住處,有八千象以為眷屬。若轉輪聖王 出於世時,八千象中最下小者,出為象寶給 聖王乘。目連語實無罪。」
[0441c05] 又一時目連語諸比 丘:「外大海內洲有明月山,婆羅醯馬王宮殿 住處,有八千馬以為眷屬。若轉輪聖王出於
世時,八千馬中最下小者,出為馬寶給聖王 乘。」諸比丘言:「何有此處、有如此馬?汝空 無過人法故作妄語,汝目連滅擯驅出。」是事
問佛,佛語諸比丘:「汝等莫說目連是事過罪。 何以故?外大海內洲有明月山,婆羅醯馬王 宮殿住處,有八千馬以為眷屬。若轉輪聖王
出於世時,八千馬中最下小者,出為馬寶 給聖王乘。目連語實無罪。」
[0441c15] 又一時諸比丘問 目連:「是多浮河水從何處來?」目連答言:「此 水從阿耨達池中來。」諸比丘言:「阿耨達池其
水甜美,有八功德,此水沸熱醎苦,何有 此事?目連!汝空無過人法故作妄語,汝目 連滅擯驅出。」是事問佛,佛語諸比丘:「汝等
莫說目連過罪。何以故?阿耨達龍住處,去 此極遠,是水本有八功德甜美,經歷五百 小地獄上來,是故醎熱。汝等若問目連:『是水
何故醎熱?』目連能隨相答汝。目連實語無罪。」
[0441c25] 又一時目連語諸比丘:「耆闍崛山底有五百 由旬池,池底有金沙,八功德水充滿其中, 甜美如真蜜,青黃、赤白、雜色蓮花遍覆水上,
種種眾鳥哀聲相和如音樂聲,遶池四邊有 種種花樹果樹,是摩那斯龍王宮殿。」諸比丘 言:「何有是池?何有是龍?汝空無過人法故作
妄語,汝目連滅擯驅出。」佛聞是事語諸比丘: 「汝等莫說目連是事過罪。何以故?是耆闍 崛山底,有五百由旬池,底布金沙,八功德
水充滿其中,甜美如真蜜,青黃、赤白、雜色蓮 花遍覆水上,種種眾鳥哀聲相和如音樂聲, 遶池四邊有種種花樹果樹,是摩那斯龍王 宮殿。目連語實無罪。」
[0442a08] 又一時目連語諸比丘: 「三十三天有善法堂,堂有五百柱。有一寶柱, 如毫毛許,不到碠上。有寶樓,是釋提桓因
坐處,眾花莊嚴。其邊皆有諸天坐處,亦以 花莊嚴。」諸比丘語目連:「何有是事?汝空無 過人法故作妄語,汝目連滅擯驅出。」佛聞
是事語諸比丘:「汝等莫說目連是事過罪。何 以故?忉利天上善法堂,堂有五百柱,有一 寶柱,如毫毛許不到碠上。有寶樓,是釋提
桓因坐處,眾花莊嚴。其邊皆有諸天坐處, 亦以花莊嚴。目連語實無罪。」
[0442a18] 又一時目連入 定,見跋耆夜叉與摩伽陀夜叉共鬪,跋耆夜 叉破摩伽陀夜叉。目連從三昧起語諸比丘:
「跋耆人當破摩伽陀人。」後阿闍世王,善將兵 眾破跋耆人。諸比丘語目連:「汝先言:『跋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