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ūlasarvāstivādavinayavibhaṅga (Genben Shuo Yiqie You Bu Pi Nai Ye)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
Scroll 29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第二 十九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不舉敷具學處第十四之餘
[0783a14] 爾時薄伽梵在室羅伐城逝多林給孤獨園。 時有長者請佛及僧就舍而食。于時有一少 年苾芻,策勵身心修諸善品,便作是念:「今日
佛僧受請,我不入城乞求飲食,且當念誦待 至臨中赴其請處。」作是念已,便持座枯出於 寺外,詣一靜處情作業。時諸苾芻早去赴請,
鎖門而出詣施主家。時念誦苾芻望時而入, 覩見寺門鎖閉已了,便即生念:「我寧斷食不 應棄僧座物,自招愆咎。」遂不赴請,即便斷食。
彼諸苾芻食已迴還,此苾芻亦相隨入寺,乃 至食勢尚存繫心善品,食力既盡委脇而臥。 諸苾芻見,問言:「具壽!食是他物,腹豈他耶?汝
何故貪食遂令飽悶善品廢修?」報言:「我不赴 食,何容飽悶?」時諸苾芻問其所以,悉皆具告。 時諸苾芻聞斯說已,以事白佛。佛言:「苾芻不
應早去赴請令他斷食,應觀時節、鳴揵稚、 眾僧詳集相顧而去。師主咸可觀 己 門徒知 其去不?若閉門已後苾芻來至,有小床座,應
安樹下及以牆邊當赴食處,不應造次輒為 斷食。若無事斷食者,得越法罪 (斷食者,謂絕食一日) 。」時有 婆羅門居士,來至寺中用僧坐物,及至去時
棄在露地,無人收舉致有損壞,佛言:「若初見 者即應收舉。」時有年老羸劣苾芻,見僧坐床 棄在露地,不能擎舉,佛言:「老者應告授事人
知,其授事人應作敬心舉置床座,若不舉者 得越法罪。」時有苾芻,以僧敷具置於露地,行 乞食後有風雨來,現在苾芻應可為舉,彼得 食已憶念疾歸。
[0783b13] 時有施主以敬信心於山林中造一住處,時 有獵師為捕禽鹿縱燎原野,其火炎盛遍燒 村邑遂來燒寺。時諸苾芻見火燒寺,即便競
入取自衣鉢,於僧祇物無人為收,咸從火化。 施主聞已來至寺所,問苾芻曰:「聖者!物不燒 不?」苾芻答曰:「一不被燒。」有餘報曰:「但是僧物
燒盡無遺。」施主曰:「僧物罄盡,何言不燒?」苾芻 曰:「我物不燒。」施主曰:「若僧祇物亦俱出者豈 不善哉!我久辛苦如割身肉減妻子分,供養
僧田冀望勝福。云何仁等但收自物,不顧僧 祇?」作是嫌已捨之而去。時諸苾芻即以此緣 具白世尊。世尊告曰:「若被燒時亦收僧物。」後
於他日有餘苾芻被火燒寺,聞佛有教令出 僧物,遂各棄己衣物收出僧祇,自物並燒遂 便廢闕。佛言:「自闕惱重不並僧祇。若被火燒,
先出己物後取僧祇。」復有遭火,諸苾芻等咸 出己物置在外邊,入取僧物未出之頃,所有 衣物被賊盜將,佛言:「既出物已,應使人看。」時
諸苾芻遣強者看守,弱者出物不能擎舉,佛 言:「令弱者看,強者擎物。」時諸苾芻雖見盛火, 恐損僧祇便入取物,遂被火燒,佛言:「若火盛
者即不應入,物縱被燒此誠無過。」
[0783c06] 時有施主,於山谷中造一住處,遭天大雨洪 水彌漫寺皆漂蕩。時諸苾芻各出己物不顧 僧祇,事並同前。但以水火為異,廣說應知,佛
言:「如我所制,不依行者得越法罪。」餘義如 上。
不舉草敷具學處第十五
[0783c12] 攝頌曰:
南方二苾芻、 兩村二住處、
井邊染須草、 經行稕瓦盆。
[0783c15] 爾時佛在室羅伐城逝多林給孤獨園。爾時 南方有二苾芻:一老、一少,為禮佛故向室羅 伐城,在道日暮入寺寄宿。時諸苾芻遙見老
者告言:「善來大德!」即依次與房及臥具等,其 少年者但與其房而無臥具。此少苾芻立性 勤策,多覓乾草立與膝齊,用充臥物。其老苾
芻便作是念:「試觀少者臥物有不?」便往見彼 草敷厚煖,即作斯念:「我若明朝還僧臥具恐 廢行途,應還臥具就此同宿。」即還臥具,一處
經宵,至曉便去。後有眾蟻依此草敷穿壞房 舍。時有長者請佛及僧就舍而食。時諸苾芻 於日初分執持衣鉢詣長者家,世尊不赴,令
人取食,有五因緣如前露地戒中廣說。此時 佛欲觀僧臥具并制學處,由此為緣在寺內而 住,令人取食。
[0784a01] 爾時世尊眾僧去後,便持戶鑰遍觀寺中所 有房舍,乃至寺外近住園林。次至一房,於其 室內見草狼籍,多諸蟲蟻內外穿穴。見已便
念:「斯等房舍皆是信心婆羅門諸居士等,自 苦己身減妻子分,奉施僧田以求勝福。而諸 苾芻受用之時,不知其量、不善守護,遂令蟲
蟻非分虧損。」世尊即便以神通力令土與蟻 各在一邊,便以網輪具足百福莊嚴勝妙兩 手捧蟻徐出,於其房外陰涼之地安置諸蟻
令無損傷。于時世尊灑掃室已,收彼糞土棄 於房外,洗手足已入房宴默。時取食苾芻持 食既至,如前廣說。乃至爾時世尊食事既訖,
即出房外嚼齒木洗足已,旋入房中宴默而 住。爾時世尊日晡晚時就如常座,既坐定已 告諸苾芻曰:「向者僧伽赴食之後,我持戶鑰
遍觀房舍,隨所為事皆具告知。汝等苾芻!諸 有施主,苦自己身施僧求福,汝等不能如法 受用,虛損信施。」即說頌曰:
「於他信施物, 知量而受用,
自身得安隱, 令他福德增。」
[0784a21] 爾時世尊讚歎知足、如法受用信施物已,告 諸苾芻廣說如前,乃至「我今為諸苾芻制其 學處,應如是說:
[0784a24] 「若復苾芻於僧房內,若草、若葉,自敷、教人敷, 去時不自舉、不教人舉。若有苾芻不囑授,除 餘緣故,波逸底迦。」
[0784a26] 如是世尊為諸苾芻制學 處已,時有眾多苾芻,共諸商旅人間遊行到 一聚落。日既將昏,欲覓居止,問一長者:「頗有
宿處相容止不?」長者答曰:「先立要契方可相 容。」苾芻曰:「其要如何?」長者曰:「明於我舍受食 方行。」報言:「長者!我依商旅事不自由,行伴若
停當受請食,如其彼去我即隨行。」長者曰:「斯 亦善哉!」便與停處。苾芻白長者曰:「於仁舍中 有臥具不?」報言:「無有。」時彼苾芻多有俗人及
諸求寂共為伴侶,彼皆多覓乾草用充臥物, 積與膝齊一處同臥。于時商旅星夜發去,苾 芻見已棄草而行,長者至明作如是念:「我觀
苾芻,若有住者當為辦食。」不覩苾芻,見草狼 籍。時彼長者夫婦二人,屏除亂草幾將半日。 此是緣起,猶未制戒。
[0784b11] 復有眾多苾芻,隨諸商 旅行至此村,詣彼長者求覓宿處。長者報言: 「共立要契方可容宿。」苾芻曰:「其要如何?」長者
曰:「不取乾草為臥物者可隨意住。」苾芻問言: 「長者舍中頗有眠臥具不?」報言:「無有。」苾芻曰: 「堅鞕之地,若為安寢?」長者曰:「聖者!先有仁等
同梵行人投我寄宿,多聚乾草非分狼籍,令 我夫婦收除亂草半日艱辛,為此今時共為 要契。」時諸苾芻夜受辛苦明發便行,漸次而
去至室羅伐。苾芻見之慰問:「安不?」報言:「何有 安隱?」彼問其故?報云:「於一村中不許草臥,但 眠鞕地辛苦通宵。」苾芻問曰:「汝於何村受此
辛苦?」報言:「於某處村。」問曰:「寄宿誰家?」答曰:「某 長者宅。」一人報曰:「我曾彼宿安隱草敷,汝有 何辜獨遭鞕地?」苾芻問曰:「所眠之草誰為收
除?」報曰:「我天曉已自涉長途,我來之後彼當 屏棄。」苾芻報曰:「由斯惱亂彼致譏嫌,遣我通 宵鞕地而臥。」時諸苾芻以此因緣具白世尊。
世尊告曰:「雖在俗舍用草敷時,亦應除棄。」
[0784b29] 聞 佛教已,時有眾多苾芻,隨逐商旅人間遊行 至一聚落,中有長者為沙門婆羅門等故造 一客舍,遠求軟草以充敷具。時諸苾芻於此
宿已,並將其草棄糞穢處,各趣長途。長者至 天曉已往問苾芻,但見其草棄不淨地,不可 重收,因生嫌賤。復有眾多苾芻隨諸商旅行
至此村,詣彼長者求覓住處,長者報言:「我有 福舍隨情居止。」苾芻問曰:「頗有多少眠臥具 不?」答言:「無有。」苾芻報曰:「我等如何臥堅鞕地?」
長者答曰:「聖者!我為行客沙門婆羅門等造此 福舍,我從遠處求覓軟草,用擬供承諸寄宿 客。昔有仁等同梵行者來此寄宿,至天曉已
咸將軟草棄不淨中,若更欲求卒不可得。」時 諸苾芻便於鞕地辛苦經宵。時此苾芻漸次 遊行至室羅伐,彼諸苾芻問言:「行李安不?」報
言:「眠臥鞕地,何有安樂?」問言:「於何處宿受此 辛苦?」報言:「於某村福舍。」苾芻報曰:「我曾於彼 福舍中宿,所有臥草旦並棄之。」答曰:「由汝棄
草致生嫌賤,遂令我等鞕地而眠。」時諸苾芻 即以此緣具白世尊。世尊告曰:「所臥之草白 施主知,若云棄者即應除棄,若云留者隨語 應留。若違言者得越法罪。」
[0784c22] 於一聚落有僧住 處,於此寺中臥具寡少。時諸苾芻為供客 故,遂於遠處求臥具草安一房中。時有眾多
苾芻,人間遊行來至此寺,問主人曰:「我欲投 宿,頗有多少臥具物不?」苾芻報曰:「此寺先貧 無好臥具,我為客故遠求軟草,必不嫌者隨
意止宿。」彼既宿已欲棄草敷,主人報曰:「我為 客故遠求此草,實是難得,無宜輒棄。」客苾芻 曰:「仁等無知自身犯罪,欲令我等亦犯罪耶?」
作此責已,即便取草棄外而去,致令爛損。後 有眾多苾芻,遊歷人間遇至此寺欲求寄宿, 問:「有臥具不?」主人答曰:「此無臥具,我為客故
遠求軟草。前有苾芻來此投宿,所有草蓐並 欲收棄,我等不聽。不肯隨語反相責數,並棄 而行,故於今時更無可得。」彼便地臥。天曉便
行至逝多林,諸苾芻見共相問答,廣說如 前,乃至我於彼宿強棄其草,答言:「由此緣故 來寄宿者備受艱辛。」時諸苾芻以事白佛。佛
言:「此不應棄,若有苾芻囑授而去,遣棄方棄, 廣說如前。若異此者得越法罪。」
[0785a13] 復有眾多苾芻,共諸商旅人間遊行,遇至井 邊即便止宿。時諸苾芻多以乾草而為敷具, 去此不遠有婆羅門宿。時諸商旅曉便發去,
苾芻婆羅門咸留草敷俱隨商旅,道逢商旅 從遠而來。時婆羅門逢彼商人,所求之事皆 得稱心,即共商人返跡而去,至前井處,便為
宿止。于時有諸露形外道,於苾芻宿處便為 安止。時露形者共相告曰:「不知何物齧我身 體?」餘者報曰:「汝於昨日多噉酒糟,惡欲尋思
共相齩齧。」持火來看見有眾蟻便作是語:「誰 無智人曾於此宿,去時不解舉此草敷?」時婆 羅門聞而報曰:「前有釋子於此宿去。」露形罵
曰:「沙門釋子於諸人中自云有智,停宿之處 不舉草敷。」婆羅門曰:「沙門釋子不斷殺生,隨 處即眠不作觀察。」去斯不遠有鄔波索迦,聞
此說時默然而記,後至苾芻住處具以事告, 諸苾芻白佛。佛言:「雖居曠野亦舉草敷。」
[0785a29] 時諸 苾芻聞是教已,復有苾芻隨逐商旅至蘭若 村便為止宿,多用乾草以為臥具。商旅夜發, 苾芻棄草,時節遲晚不及商人,在後而行,便
遭賊劫。漸次方至逝多園林,苾芻見已共相 慰問:「行李安不?」報曰:「我被賊劫,何有安隱?」問 其何故?以事具陳。時諸苾芻白佛。佛言:「雖在
蘭若其草不應散棄,可聚一邊隨意而去。汝 諸苾芻如我所制不依行者,皆越法罪。」
[0785b09] 時諸苾芻為染衣事,於日光處布諸乾草以 曬衣服,草不收舉蟲蟻多生,佛言:「染衣既了 其草須棄。」復有苾芻為染衣故勸留其草,時
彼苾芻不受其語遂便棄擲,佛言:「餘有所須 即不應棄,應與彼人。」後曬衣已不肯收棄,云: 「非我草。」佛言:「前與後時應問彼曰:『草若用訖
汝能棄不?』若言:『能棄。』應可與之。若云:『不能。』即 不須與。」
[0785b16] 時有經行之處,其地堅鞕令足傷損, 佛言:「應布軟草勿令傷足。」彼布草已蟲蟻便 生,佛言:「應棄。」彼日日棄妨廢正修,佛言:「不應
數棄,時可觀察。若捨去時當須總棄。」又經行 處有設供事,須草稕坐,同前致蟻,佛言:「應 以繩繫挂在樹枝。」又經行處以瞿昧耶安在
地上,蟲蟻因生,佛言:「安破瓦中勿令其濕。」
[0785b22] 爾 時世尊讚歎持戒及尊重戒、少欲知足已,告 諸苾芻:「前是創制、此是隨開。若有難緣不須 囑授。是故我今為諸苾芻制其學處,應如是
說:若復苾芻於僧房內,若草、若葉,自敷、教人 敷。去時不自舉、不教人舉,若有苾芻不囑授, 除餘緣故,波逸底迦。」
[0785b29] 若復苾芻者,謂此法中人,餘義如上。
[0785b29] 僧房者, 謂是如來弟子住處,於中堪得為四威儀行 住坐臥。
[0785c02] 敷具者,謂若草、若葉,若自他敷。
[0785c02] 不自 舉去者,謂離勢分。時具壽鄔波離白佛言:「世 尊!未知齊何是敷具勢分?」佛言:「如生聞婆羅
門種樹之法,廣說如上。有四十九尋,是名敷 具勢分。」及五種囑授,乃至遍觀四方藏其戶 鑰,並廣說如上。
[0785c07] 有苾芻不囑授者,謂有苾芻 而不告語。
[0785c08] 除餘緣故,波逸底迦,亦如上說。
[0785c08] 此 中犯相其事云何?若苾芻於僧住處,若草、若 葉,自敷、教人敷,不舉而去,有人不囑授,乃至 未離勢分已來得惡作罪,若離勢分便得墮
罪。若苾芻初去之時忘囑其事,在路憶得,或 時在路逢見苾芻,或到前住處方始憶得,或 到住處見有苾芻以事相囑,心念口言,並廣
如上說。草敷有二種壞:謂風及蟻。風壞,謂 是風吹草卷。蟻壞,謂是蟻穿草穴。若苾芻於 日暮時,在僧房中安草敷具,若夜若晝時時
觀察,若壞不壞得罪輕重,廣說如上。若在甎 鞕地,或在沙石中,無蟲蟻處布以草敷,設不 數看此皆無犯。又無犯者,謂最初犯人,或癡 狂、心亂、痛惱所纏。
強牽苾芻出僧房學處第十六
[0785c23] 爾時佛在室羅伐城逝多林給孤獨園。爾時 具壽鄔陀夷至彼眾多少年苾芻處,勸喻之 曰:「汝等共我人間遊行,降伏他宗自獲名稱。
汝等所欲讀誦禪思,及衣食利皆令無闕。」時 諸少年聞斯勸已,各各自詣阿遮利耶、鄔波 馱耶所,白言:「我今請問二師,欲往人間隨意
遊涉。」彼師問曰:「汝欲共誰以為伴侶?」報云:「大 德鄔陀夷共我為伴。」彼師報曰:「具壽!彼人惡 性當惱於汝。」復白師曰:「大德鄔陀夷善言勸
喻,事同父母豈當惱亂?」時彼少年不受師言, 共鄔陀夷決意而去。時鄔陀夷將諸少年出界 外已報言:「具壽!汝等豈得無有依止遊歷人
間?」即並喚來令其長跪,教說依止方共前行, 或以三衣帒與之令負,或與鉢盂、或與雜帒、 或與君持淨器、或與常用觸瓶、或與錫杖、
或與皮鞋,所有資具悉令擎去,自垂兩手著 上下二衣,調弄諸人隨路而去。至一聚落近 大井邊,與諸門徒共為憩息。此聚落內有毘
訶羅,於日晡時便鳴揵稚,諸人聞已白鄔 陀夷曰:「阿遮利耶!寺鳴揵稚,我等往看。」報 言:「具壽!此或多是黑鉢之類嬾修善品,鳴搥
集僧欲有作務,我等既疲道路誰能執作?」門 徒答曰:「阿遮利耶!此或容是分物揵稚,我 及界者合得其分,如軌範師眾所知識,有大
福德財利易求。我等少年誰當見施?今欲入 寺觀彼何緣?」師便告曰:「隨汝意去,若有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