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ayavastu (Genben Shuo Yiqie You Bu Pi Nai Ye Yao Shi)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
Scroll 15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 卷第十五大唐三藏義淨奉 制譯
[0069a25] 爾時佛告大王:「當於爾時,散彈長者於十二 年飢儉亢旱供養千聖獨覺,于時帝釋助作 功德,來降大雨者,大王!莫作異見,其散彈長
者,即我身是。大王!我於過去,非唯以此布施 而證菩提。勿作異見,由我正信,善根積集 善根功德因緣故,更修無量福業,而證無上 菩提。」
[0069b03] 攝頌曰:
馬王仙作證, 蛇命鳥王恩,
鸚鵡尾提訶, 龜蘇二商主。
[0069b06] 佛言:「復次大王!我求無上菩提故,利益攝受 一切有情。大王諦聽!於《中阿笈摩.僧祇得分 藥叉經》中廣說。我於爾時,作一馬王,名婆羅
訶,而為利益化諸有情。
[0069b10] 「復次大王!我求無上菩提故,攝受利益有情 之事。大王諦聽!乃至古昔,於婆羅痆斯,去 城不遠有仙人住,心行慈愍悲念有情。去彼
不遠有二農夫,耕墾種植遂共相爭,互為瞋 鬪遂即相打。俱到仙所,並請為證,一人即往 王邊,以事白王。王即告曰:『汝等相爭,何人證
見?』白言:『大王!我等二人爭,是誰先過?』仙人 答:『若依轉輪王法,我為作證;若行別法,我不 為證。』王言:『如是。』仙人答曰:『此人瞋彼,彼人瞋
此。彼既打此,此還打彼。』王言:『若如是者,二俱 合罰。』仙人曰:『我先有言:「若依轉輪王法斷事, 我以為證;汝若不依,我不為證。」』時王白言:『大
仙!云何作轉輪王法而斷事耶?』仙人答曰:『大 王!若轉輪王法,除無益事,令住有益。』其王告 二人曰:『汝去!更勿如是。』」佛告大王:「爾時仙人
以法作證者,勿作異見,即我身是。我於過去, 雖作證見,依法為證,作真實證。由彼因緣,積 集善根政信故,而證無上菩提。
[0069b28] 「復次大王!又為求無上菩提故,攝受有情。菩 薩爾時在不定聚,捨自身命,饒益一切有情。 大王!乃往古昔,於一方處大叢林中,有師子
王於中居止。復有五百商人經過險路,由 語聲故,有大蟒蛇驚動睡覺,五百商人悉被 蟒蛇圍遶。爾時商人甚大驚怕,發聲號叫求
諸天神。其師子王聞此叫聲來至,乃見蟒蛇 圍彼商人。去此不遠有少年象,爾時師子即 往象邊告言:『此諸商人今被蟒蛇圍遶欲食,
汝能捨命救彼商人耶?』其象答曰:『欲遣如何?』 師子答曰:『我須上汝頭上,後脚捉頭,以我雙 爪打彼蛇腦。後之兩足入汝頭中,汝當必
死;我打蛇腦,蛇當定死;其蛇口吐毒氣,我亦 應死。』象曰:『且為利益拔濟多人,寧顧身命?』時 師子王昇象頭上,擲身打彼蟒蛇。師子按足,
象便命過;打彼蟒蛇,蛇亦即死;由蛇毒氣,師 子身亡。三箇一時並皆捨報,諸商人等遂全 身命。商人欲發,空中諸天告商人曰:『此師子
王是賢劫菩薩,今為汝等捨自身命拔救諸 人。汝等宜應供養菩薩,然後進發。』時諸商 人即以種種供具供養師子王身,遶已而去。」
佛告大王:「爾時師子王者,勿作異觀,即我身 是。我於爾時在傍生趣,能救五百商人,捨 自身命,害彼毒蛇。由我慈心攝受有情,功
德因緣,積集善根,正信力故,而證無上菩 提。
[0069c25] 「復次大王!乃往古昔,於一方處有好叢林。然 有菩薩在不定聚傍生之中作共命鳥,一身 兩頭:一名達摩、二名阿達摩。是時達摩食好
甘菓,後時阿達摩便食毒果,兩俱悶亂,共 相平論。一作邪願:『願我所生之處,常共汝 為惡友,能為損害。』二者發願:『願我生生之處,
常行慈心,利益汝身。』」佛告大王:「於汝意云何? 爾時名達摩者,即我身是。其名阿達摩者,即 提婆達多是。我為慈悲心故,由彼因緣,積集
善根故,而證無上菩提。
[0070a06] 「復次大王!乃往古昔,於一方處有好流池。菩 薩爾時於不定聚作其鳥身,於五百鳥中 而為鳥王。其中有一老鳥,不能遠求食飲,
常食小鳥及諸鳥卵,徐劣而行,既食飽已一 足而立。時諸小鳥,常被食噉,心大愁苦,共 詣王邊,作鳥語聲,白言:『鳥王!具說如前,愁
悲苦惱。』鳥王即為尋訪斯事,是誰食噉諸鳥 子等?菩薩雖在惡趣心常無異,如是訪察,乃 見老鳥詐劣徐行,在池岸邊翹足而立。于
時鳥王菩薩即便覺知是損害之者,而說頌 曰:
「『食噉諸鳥卵, 并餘小鳥等;
翹足一脚立, 猶如持戒者。
徐徐而縮脚, 微劣詐言談;
曲項嬌為斯, 必是多姦詐。』
[0070a21] 「爾時老鳥便作是念:『今者鳥王既察知我,我 今歸依。』鳥王告曰:『汝可設計,勿令諸鳥知汝 怨事。』老鳥聞已速即逃去。于時眾鳥安隱無
憂。」佛告大王:「爾時鳥王者,莫作異見,即我身 是。我為鳥王之時,由能慈攝一切有情。由彼 因緣,積集善根正見力故,證得無上正等菩 提。
[0070a28] 「復次大王!乃往古昔,於一方所叢林之中,菩 薩爾時在不定聚作鸚鵡鳥,常解人語。然於 彼時,婆羅痆斯有王名曰梵德,正紹王位,以
法化世。而有一鳥欲害鸚鵡,鸚鵡飛投大王 手中,告言:『大王!莫非法化世。』時王見鳥來投 手中,心生憐念,即於鸚鵡邊而受五戒,以法
化世,勅群臣曰:『今於一切鳥獸,以無畏施。』」佛 告大王:「莫作異見。爾時鸚鵡,解為人語者, 見善根故,而證無上菩提。
[0070b08] 「復次大王!乃往古昔,於婆羅痆斯有梵德王, 正紹王位。去此不遠,有尾提訶國起逆,其梵 德王常欲伐彼不臣。其梵德王兵眾強盛,其
尾提訶國雖兵馬驅勝,而常心行慈悲於 梵德王。其梵德王貪愛其國,興舉四兵往擊 尾提訶國。其王聞梵德王四兵欲來,即令掃
灑城邑無諸瓦石,懸繒幡花,辨諸飲食。又勅 諸臣等,令城內人民出城預前二十五里,香 花迎接,復作百種言詞,讚美王德。其梵德
王聞此事已,瞋心乃息,便作是念:『既逆善言, 不相違逆,今可迴軍。』時尾提訶國群臣等讚 梵德王曰:『願王過國,所有軍眾,廣陳設會。』尾
提訶王說伽他曰:
「『大王受懺摩, 我當親奉敬;
諸事隨王作, 幸賜為親友。』
[0070b23] 「爾時梵德王復以伽他答曰:
「『由忍得解脫, 瞋心寂無起;
為一切能故, 能勝一切人。』
[0070b26] 「爾時二王共為和合,其梵德王即歸本國,尾 提訶國一切人民皆悉無畏。」佛告大王:「爾時 尾提國王者,莫作異見,即我身是。我為調
伏其心,由彼積集正信善根故,而證無上菩 提。
[0070c02] 「復次大王!乃往古昔,菩薩爾時在不定聚,於 大海中作一龜王。復於後時,有五百商人乘 船入海,乃被海獸打破船舶。其龜取五百商
人置於背上,渡出海中。爾時商人皆悉安隱, 全其身命。」佛告大王:「然於彼時大龜王者,莫 作異見,即我身是,為由慈攝有情,由彼因緣,
正信積集善根故,而證無上菩提。
[0070c09] 「復次大王!乃往古昔,時毘提訶國有五百群 臣。其中有二兄弟,最為大臣:兄名蘇斯那、弟 名斯那。其名斯那者,心常好覓人過,無利益
心。其蘇斯那者,於一切時常行利益。為由蘇 斯那常行利益故,其斯那既無利益,惱亂人 民,城中眾俱來白王,說彼所作無利益事。其
王即令擯出境外,便往婆羅痆斯城,事梵德 王。後於異時,其蘇斯那聞弟被擯出境,在婆 羅痆斯梵德王所以為臣佐,即白毘提訶王
言:『今欲往彼婆羅痆斯看弟,作其和順之事。』 城中人眾皆生怪愕:『其弟常於兄處作無益 事。其弟王擯出國境,此兄尚於弟處能行
饒益,共為和可。』」佛告大王:「莫作異見,於彼 時中,名蘇斯那大臣者,即我身是,常為利 益有情。由彼因緣,正信積集善根故,而證無 上菩提。
[0070c25] 「復次大王!乃往古昔於一方所,有一大城。其 城中有二商人居止,將五百乘車載其寶貨, 行至曠野險路,具如《中阿笈摩》說。其一商人,
已被藥叉噉食。第二商主,平安得出曠野 之中。」佛告大王:「其第二商主,平安得出曠 野之嶮者,莫作異觀,即我身是。為慈攝有
情,由彼因緣,正信積集善根故,而證無上菩 提。
[0071a04] 「復次大王!乃往古昔,於一方所叢林之中,多 饒河 澗 ,花菓滋茂。爾時菩薩在不定聚,作六
牙象王,在其林內。其象王妻名曰拔陀,於母 象中為最尊貴。是時象王出群,在於閑僻之 處,有別雌象,端正悅意,詣象王處,共為私
竊。既為夫婦,甚加憐愛,行住相隨,意不相 離,心相繫著。時拔陀母象,便生嫉妬,即自思 念:『作何方計,便我當得殺六牙象王并彼母
象?』正住思惟,心大嫉妬,無計可得,遂便發 願:『願我生生之處,能害二人。』作是願已, 於山頂上投身而下,便即命終,生毘提國大
夫人腹,而處其胎。十月滿已誕生一女,眾相 具足,漸漸長大,嫁與隣國梵德大王為第一 夫人。由彼宿業,於六牙象等生大瞋恨,然而
夫人有宿命智,即白梵德王言:『於彼方所,有 六牙大象,我今要此象牙,願王令取。』于時王 勅諸城所有獵師皆悉喚集,令取六牙大象。
獵師集已,告曰:『汝等往取象牙將來。』時諸獵 師,王既勅已,依命即去。其獵師大將告獵人 曰:『汝等並散,各歸本業,我獨自往取其象牙。』
是時大將即取祭祀之物,并著衣甲毒箭等 物,造詣方所。見彼象王并及母象,二俱別住 於閑靜處,各離象群而住,見已遠至遙望。爾
時獵師身被忍服,覆其弓箭,所有衣甲藏在 草中,欲為殺害。爾時母象遙見獵師,即告夫 曰:『我等速向餘處,今有人來欲殺我等。』象王
曰:『其人作何形貌?』答曰:『身被忍衣,外現慈 相。』『若如是者,當須無畏。在袈裟中,無不善事。 此之幢相覆蓋之人,心住慈悲,當須無怖,勿
生疑惑。如月無熱,斯人亦如是。』于時母象及 以象王,並無疑惑,隨意遊行。爾時獵師既得 其便,即放毒箭,射彼象王,中於要處。母象告
曰:『如何乃言著袈裟人無有害心?』爾時象王 以頌答曰:
「『心非生過患, 亦非衣所作;
此過由煩惱, 由心離慈愍。
如金裹銅葉, 入火銅性現;
患人雖不了, 智者善能知。
弓箭人俱毒, 咸由彼為惡;
袈裟本寂靜, 皆悉由心作。』
[0071b15] 「爾時母象心生瞋恚,告其夫曰:
「『我不違君語, 如君今所說;
我欲碎斯人, 節節令其斷。』
[0071b18] 「是時象王聞此語已,生如是念:『作何醫療此 煩惱事?若是菩薩婦起怨害心者,此不應也。』 說伽他曰:
「『如被多鬼所著心, 見醫即作非供養;
醫人見彼常非恨, 應生如是歡喜心。』
[0071b23] 「爾時母象聞其菩薩象王所說,默然而住。時 諸群象詣象王處,便作是念:『勿此母象損害 獵師。』若菩薩在傍生趣中,常行菩薩行。是時
象王往獵師邊,以人言音告獵師曰:『汝莫怪 畏。』恐損獵師,象王以鼻遶取獵師,抱在胸 前,又令母象別向餘處,然後告曰:『丈夫!母象
已去。汝若須我身上物者,任意取之。』是時獵 師心極怪愕:『此乃是人,我非人也。我是人中 象,汝是象中人。汝在傍生,有是情智?我居人
類,反無斯慧。』悲啼泣淚。菩薩問曰:『為何啼 泣?』獵師答曰:『汝已損我。』時象王聞已,作是思 惟:『我現相救,不曾有損。』復更思惟:『不是雌象
而來損耶?』又問獵師曰:『誰損汝耶?』獵師答曰: 『象王!汝身有無量功德,無辜加害,即是損 我。汝身被箭所傷,可有治療。我心被射,愚癡
無智,難可療治。』而說頌曰:
「『我今觀察象王行, 功德廣大猶如海;
起害之人猶發慈, 此之菩薩心難得。
假說我今身是人, 了無如是真智覺;
但有如斯瞋害毒, 身空無有少功德。
莊嚴形貌似人身, 不如生在傍生趣;
汝在傍生有人智, 象王為最象中尊。
不言形貌即成人, 不以傍生非是人;
若有人慈功德者, 彼乃當知即是人。』
[0071c18] 「爾時象王告曰:『不勞廣說多言語,不用多述 巧言辭。汝今云何箭射我?速說斯事令我知。』
獵師答曰:『我奉王教,須汝身牙,緣此射之。』象 王告曰:『仁所須者,幸時早取。菩薩為懷,無不 捨者,任汝拔牙,將所利益。』說伽陀曰:
「『利益一切有情等, 速離漂流生死海;
常證無上菩提智, 唯願早入涅槃城。』
[0071c25] 「爾時獵師心生羞恥,告象王曰:『我須汝牙。』象 王告曰:『任意拔將。』答曰:『我不能拔。若令我
拔,願住慈悲,我方能拔;若其不住慈悲之心, 正拔之時,手必墮落。』象王告曰:『若汝不能拔 者,我自拔與。』象王曰:『為我牙根入肉深遠。』當
拔之時白血流注。拔已欲與獵師,象王身 色鮮白如優曇鉢花,血流遍身,如山雪覆,亦 如襇文。
[0072a04] 「爾時象王自心覩見身相如是,恐有退轉,欲 堅其心,不令嬈亂。由彼菩薩多習性故,而行 其施,豈有退邪?至於死路,唯歸佛陀。於彼時
中,有種種異相,為空中諸天心得滿足,便生 喜悅,現希有事。然由象王作是苦行,空中有 天而說頌曰:
「『我等諸天見, 象王行苦行;
當正拔牙時, 受於無量苦;
內心猶喜悅, 必不退菩提。』
[0072a13] 「別有一天而問彼天曰:
「『如此拔牙身受苦, 云何能發趣菩提?
猶如地獄受苦人, 必不能發慈悲意。』
[0072a16] 「爾時象王拔牙已,默然而住。獵師念曰:『云何 拔牙,執持而住?欲生悔耶?不與我耶?』于時象 王觀知彼意,即持優曇鉢花白色六牙,引其
前足,而以六牙欲捨與之,告曰:『待住少時!待 住少時!我今極痛。』象王又作此念:『受者現前, 何須久住?如何不施?本為此牙欲殺於我,今
既無牙,何慮餘事。』告獵師曰:『汝應善聽。』說伽 他曰:
「『賢首汝應棄惡事, 所持利劍弓箭物;
被此袈裟仁者衣, 我今見此心歡悅。
或有施淨受亦淨, 或有施淨受不淨;
我今觀汝淨應供, 施者受者二俱淨。』
[0072a28] 「爾時象王見彼被離欲衣,心自喜悅,即與六 牙,告曰:
「『若實毒箭射我身, 不生少許瞋恨意;
此實願速證菩提, 當救輪迴得解脫。』」
[0072b03] 佛告大王:「於意云何?彼時六牙大象王者,莫 作異見,即我身是。我以慈悲苦行布施故,而 由未證菩提。由彼因緣,正見積集善根,而證
無上菩提。
[0072b07] 「復次大王!我曾作兔,捨其身肉,布施與彼仙 人之時,廣說應知。
[0072b09] 「復次大王!我於往昔,父母二俱無目,常以肩 背負擔,將行供養。經無量時,而由未證,廣說 應知。
[0072b12] 「復次大王!我為利益諸有情故。大王諦聽!世 間邪見,而依俗法,父母將老,或令飢餓、溺在 河中、或將入火燒身之事,言得生天。我設方
法,並令禁斷此非法事,廣說應知。
[0072b16] 「復次大王!更有無量因緣,並於《那迦藥叉經》 中廣說。
[0072b18] 「大王!菩薩在不定聚,作獼猴王,於五百獼猴 中為尊貴。婆羅痆斯被梵德王怕懼之時,我 於爾時,捨自身命,救五百獼猴,廣說應知。
[0072b21] 「復次大王!菩薩在不定聚時,生於雉身,如《雉 本生經》中廣說。
[0072b23] 「復次大王!菩薩在不定聚時,生在象中,如《象 本生經》中廣說。
[0072b25] 「復次大王!菩薩在不定聚時,生在龍趣,名曰 矚波龍子,於《龍本生經》中廣說。
[0072b27] 「復次大王!菩薩在不定聚時,作鵝王身,如《鵝 本生經》中廣說。」
[0072b29] 爾時勝光大王白佛言:「大德世尊!於何時初 發無上菩提之願?」佛告大王:「乃往古昔無量 劫時,有王名曰光明。其光明王有一象寶,身
色鮮白如優鉢花,七支圓滿,形貌端嚴,人所 喜見。時王即勅調象之人:『令調此象,堪乘之 時,將來見我。』其調象人受王勅已,即將調
教。既成就已,還詣王所。王即乘象,并調象 人,王在後坐,出城遊獵種種禽獸。然而象王 聞母象氣,尋香而走。王見象走其疾如風,告 象師曰:
「『我見虛空轉, 四方上下迴;
山地如陶輪, 樹亦空中去。
象足不曾移, 猶如騰空去;
觀前山走來, 後山無不動。
須勒象令住, 極打令其怕;
象王既未調, 死生今在即。』
[0072c16] 「爾時調象師白王曰:
「『我誦大仙所說呪, 并以鐵鉤鉤極打;
誦呪鉤打唯加急, 所用之法皆無益。
無索無鉤能禁制, 王知無物何能止;
貪欲入心無調者, 欲在心中如掘釘;
此欲發時甚廣大, 無有能為止息者。』
[0072c22] 「爾時調象師作種種法,不能止息而令象迴。 又白王言:『其象走困,願王攀取樹枝,放象隨 意。』即逢一樹,王及象師攀枝而住,喻如從死而
得再生。王告象師曰:『汝不調此象成就,便即 將來與我乘騎。』白王曰:『我調成就,然為彼象 聞雌象氣,貪欲醉故不受言教。其象雖去,思
憶本處,至第七日,必還來到。所以者何?由見 母象,共行欲已,思憶象坊。』至第七日,其象還 還來。時調象人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