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ūlasarvāstivādabhikṣuṇīprātimokṣasūtra (Genben Shuo Yiqie You Bu Bi Chu Ni Jie Jing) 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尼戒經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尼戒經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別解脫經難得聞, 經於無量俱胝劫;
讀誦受持亦如是, 如說行者更難遇。
諸佛出現於世樂, 演說微妙正法樂;
僧伽一心同見樂, 和合俱修勇進樂。
若見聖人則為樂, 并與共住亦為樂;
若不見諸愚癡人, 是則名為常受樂。
見具尸羅者為樂, 若見多聞亦名樂;
見阿羅漢是真樂, 由於後有不生故。
於河津處妙階樂, 以法降怨戰勝樂;
證得正慧果生時, 能除我慢盡為樂。
若有能為決定意, 善伏根欲具多聞;
從少至老處林中, 寂靜閑居蘭若樂。
[0508b04] 「諸大德!春時爾許過,餘有爾許在,老死既侵 命根漸減,大師教法不久當滅。諸大德!應懃 光顯,莫為放逸。由不放逸,必當證得如來、應、
正等覺,何況所餘覺品善法!大德僧伽!先作 何事?佛聲聞眾少求少事。未受近圓者出。不 來諸苾芻尼說欲及清淨 (其持欲者各對比坐而說) 。」
合十指恭敬, 禮釋迦師子;
別解脫調伏, 我說仁善聽。
聽已當正行, 如大仙所說;
於諸小罪中, 勇猛亦懃護。
心馬難制止, 勇決恒相續;
別解脫如銜, 有百針極利。
若人違軌則, 聞教便能止;
大士若良馬, 當出煩惱陣。
若人無此銜, 亦不曾憙樂;
彼沒煩惱陣, 迷轉於生死。
[0508b20] 「大德尼僧伽聽!今僧伽黑月十四日 (或云:『白月十五日。』) 作褒灑陀。若苾芻尼僧伽時至聽者,苾芻尼
僧伽應許苾芻尼僧伽今作褒灑陀,說波 羅底木叉戒經。白如是。」
[0508b23] 「諸大德!我今作 褒灑陀,說波羅底木叉戒經。仁等諦聽,善思 念之,若有犯者當發露,無犯者默然。默然
故,知諸大德清淨。如餘問時即如實答,我今 於此勝苾芻尼眾中乃至三問,亦應如實答。 若苾芻尼憶知有犯不發露者,得故妄語罪。
諸大德!佛說故妄語是障礙法,是故苾芻尼 欲求清淨者,當發露。發露即安樂,不發露不 安樂。」
[0508c02] 「諸大德!我已說戒經序。今問諸 大德!是中清淨不?」 (如是三說) 「諸大德!是中清淨,默 然故,我今如是持。」
[0508c05] 「諸大德!此八波羅市迦法,半月半月戒經中 說。」
[0508c07] 攝頌曰:
不淨不與取, 斷人稱上法,
觸八事覆隨, 斯皆不共住。
[0508c10] 「若復苾芻尼,與諸苾芻尼同得學處,不捨學 處、學羸不自說,作不淨行兩交會法,乃至共 傍生,此苾芻尼亦得波羅市迦,不應共住。
[0508c13] 「若復苾芻尼,若在聚落、若空閑處,他不與 物以盜心取。如是盜時,若王、若大臣,若捉、若
殺、若縛、若驅擯、若呵責言:『咄女子!汝是賊, 癡、無所知,作如是盜。』如是盜者,此苾芻尼亦 得波羅市迦,不應共住。
[0508c17] 「若復苾芻尼,若 人、若人胎,故自手斷其命、或持刀授與、或自 持刀、或求持刀者、若勸死、讚死,語言:『咄女
子!何用此罪累不淨惡活為?汝今寧死,死勝 生。』隨自心念,以餘言說勸讚令死。彼因死 者,此苾芻尼亦得波羅市迦,不應共住。
[0508c23] 「若復苾芻尼,實無知無遍知自知,不得上人法 寂靜聖者殊勝證悟智見安樂住,而言我知 我見。彼於異時,若問、若不問,欲自清淨故,作
如是說:『諸具壽!我實不知不見,言知言見,虛 誑妄語。』除增上慢,此苾芻尼亦得波羅市迦, 不應共住。
[0508c28] 「若復苾芻尼,自有染心、共染 心男子,從自腋已下膝已上作受樂心,身相 摩觸、若極摩觸,於如是事,此苾芻尼亦得波
羅市迦,不應共住。
[0509a02] 「若復苾芻尼,自有染 心、共染心男子,掉舉戲笑,指其處所,定時 現相,來去丈夫,情相許可,在可行非處縱身
而臥,於是八事共相領受。若苾芻尼作如是 事者,亦得波羅市迦,不應共住。
[0509a06] 「若復苾 芻尼,先知他苾芻尼犯他勝罪,而不曾說。彼 身死後,若歸俗、若出去,方作是語:『尼眾應
知,我先知此苾芻尼犯他勝罪於如是事。』此 苾芻尼亦得波羅市迦,不應共住。
[0509a10] 「若復 苾芻尼,知彼苾芻,和合僧伽與作捨置羯磨, 苾芻尼眾亦復與作不禮敬法。彼苾芻於僧 伽處現恭敬相,希求拔濟,自於界內乞解
捨置法。彼苾芻尼報苾芻言:『聖者!勿於僧 伽處現恭敬相,希求拔濟,自於界內乞解捨 置法。我為聖者供給衣鉢及餘資具,悉令
無乏,當可安心讀誦作意。』時諸苾芻尼告 此尼曰:『汝豈不知眾與此人作捨置羯磨,苾 芻尼與作不禮敬法?彼苾芻起謙下心,自於
界內乞解捨置法。汝便供給衣鉢等物,令無 乏少。汝今應捨此隨從事。』諸苾芻尼如是 諫時,捨者善;若不捨者,應可再三慇懃正
諫,隨教應詰,令捨是事。捨者善;若不捨者, 此苾芻尼亦得波羅市迦,不應共住。」
[0509a24] 「諸 大德!我已說八他勝法,苾芻尼於此隨犯一 一事,不得與諸苾芻尼共住。如前,後亦如是,
得他勝罪,不應共住。今問諸大德!是中清淨 不?」 (如是三說) 「諸大德!是中清淨,默然故,我今如是 持。」
[0509b01] 「諸大德!是二十僧伽伐尸沙法,半月半月戒 經中說。」
[0509b03] 攝頌曰:
媒嫁及二謗, 二染并四獨,
夫棄契作解, 二諍雜獨住。
破僧與隨伴, 污家并惡性,
眾教有二十, 八三諫應知。
[0509b08] 「若復苾芻尼,作媒嫁事,持男意語女、持女意 語男,若為成婦及私通事,乃至須臾頃,僧伽 伐尸沙。
[0509b10] 「若復苾芻尼,懷瞋不捨故,於清 淨苾芻尼以無根波羅市迦法謗,欲壞彼淨 行。後於異時,若問、若不問,知此是無根謗。
彼苾芻尼由瞋恚故作是語者,僧伽伐尸 沙。
[0509b14] 「若復苾芻尼,懷瞋不捨故,於清淨苾芻 尼以異非分波羅市迦法謗,欲壞彼淨行。後 於異時,若問、若不問,知此是異非分事,以少
相似法而為毀謗。彼苾芻尼由瞋恚故作是 語者,僧伽伐尸沙。
[0509b18] 「若復苾芻尼,有染心, 從染心男子共相領受,隨取何物,僧伽伐尸 沙。
[0509b20] 「若復苾芻尼,向苾芻尼作如是語:『隨 汝無染心,受染心男子物,我復何過?』者,僧伽 伐尸沙。
[0509b22] 「若復苾芻尼,獨從尼寺向餘處宿 者,僧伽伐尸沙。
[0509b23] 「若復苾芻尼,獨從尼寺 晝向俗家者,僧伽伐尸沙。
[0509b24] 「若復苾芻尼, 獨在道行者,僧伽伐尸沙。
[0509b25] 「若復苾芻尼, 獨浮渡河者,僧伽伐尸沙。
[0509b26] 「若復苾芻尼,知 他婦女作非法事,眾人共嫌、為夫所棄并 白王知,度令出家者,僧伽伐尸沙。
[0509b28] 「若復 苾芻尼,依他舊契,自為己索亡人物者,僧伽 伐尸沙。
[0509c01] 「若復苾芻尼,知苾芻尼被苾芻尼 眾為作捨置羯磨,便出界外為作解法者,僧 伽伐尸沙。
[0509c03] 「若復苾芻尼,共諸苾芻尼鬪 諍紛擾,作如是語:『我捨佛法僧。非但此沙門 釋女具戒具德、有勝善法,於餘沙門,亦具戒
具德、有勝善法,我當詣彼修習梵行。』時諸 苾芻尼語言:『汝可捨此罪惡之見。』如是諫 時,捨者善;若不捨者,應可再三慇懃正諫,隨
教應詰,令捨是事。捨者善;若不捨者,僧伽伐 尸沙。
[0509c10] 「若復苾芻尼,共諸苾芻尼鬪諍紛 擾,諸苾芻尼語是苾芻尼言:『姊妹!莫鬪諍紛 擾。』此苾芻尼作如是語:『汝有愛、恚、怖、癡,於鬪
諍人有遮不遮。』諸苾芻尼語言:『大德!他諫誨 時莫作是語:「汝有愛、恚、怖、癡,於鬪諍人有遮 不遮。」姊妹可止此語!』諸苾芻尼如是諫時,捨
者善;若不捨者,應可再三慇懃正諫,隨教應 詰,令捨是事。捨者善;若不捨者,僧伽伐尸沙。
[0509c18] 「若復苾芻尼,共餘苾芻尼雜亂而住,掉舉戲 笑。諸苾芻尼語是苾芻尼言:『姊妹!莫雜亂 住、掉舉戲笑。汝雜亂住時,令善法衰損,不得
增益,應可別住。別住之時令善法增益,不復 衰損。』諸苾芻尼如是諫時,捨者善;若不捨者, 應可再三慇懃正諫,隨教應詰,令捨是事。捨
者善;若不捨者,僧伽伐尸沙。
[0509c24] 「若復苾芻 尼,知餘苾芻尼樂為獨住。諸苾芻尼語是苾 芻尼言:『大德!莫為獨住,汝獨住時令善法衰
損,不得增益。姊妹!應可共住。令善法增益, 不復衰損。』諸苾芻尼亦應告言:『大德!勿樂獨 住,令善法衰損。大德!應可捨此獨住惡見。』作
是諫時,捨者善;若不捨者,應可再三慇懃正 諫,隨教應詰,令捨是事。捨者善;若不捨者,僧 伽伐尸沙。
[0510a03] 「若復苾芻尼,興方便欲破和 合僧伽,於破僧事堅執不捨。諸苾芻尼應語 彼苾芻尼言:『姊妹!莫欲破和合僧伽堅執而
住。姊妹!應與僧伽和合共住歡喜無諍,一心 一說如水乳合,大師教法令得光顯安樂久 住。具壽!汝可捨破僧事。』諸苾芻尼如是諫
時,捨者善;若不捨者,應可再三慇懃正諫,隨 教應詰,令捨是事。捨者善;若不捨者,僧伽伐 尸沙。
[0510a11] 「若復苾芻尼,若一、若二、若多,與彼 苾芻尼共為伴黨,同邪違正隨順而住。時此 苾芻尼語諸苾芻尼言:『大德!莫共彼苾芻尼
有所論說若好、若惡。何以故?彼苾芻尼是順 法律、依法律,語言無虛妄,彼愛樂者我亦愛 樂。』諸苾芻尼應語此苾芻尼言:『具壽!莫作是
說:「彼苾芻尼是順法律、依法律,語言無虛妄, 彼愛樂者我亦愛樂。」何以故?彼苾芻尼非順 法律、不依法律,語言皆虛妄,汝莫樂破僧,
當樂和合僧。應與僧和合歡喜無諍,一心 一說如水乳合,大師教法令得光顯安樂久 住。具壽!可捨破僧惡見順邪違正勸作諍
事堅執而住。』諸苾芻尼如是諫時,捨者善;若 不捨者,應可再三慇懃正諫,隨教應詰,令捨 是事。捨者善;若不捨者,僧伽伐尸沙。
[0510a25] 「若 復眾多苾芻尼,於村落城邑住,污他家、行惡 行,污他家亦眾見聞知,行惡行亦眾見聞知。
諸苾芻尼應語彼苾芻尼言:『具壽!汝等污他 家、行惡行,污他家亦眾見聞知,行惡行亦眾 見聞知。汝等可去,不應住此。』彼苾芻尼語諸
苾芻尼言:『大德有愛、恚、怖、癡,有如是同罪苾 芻尼,有驅者、有不驅者。』時諸苾芻尼語彼苾 芻尼言:『具壽!莫作是語:「諸大德有愛、恚、怖、
癡,有如是同罪苾芻尼,有驅者、有不驅者。」何 以故?諸苾芻尼無愛、恚、怖、癡。汝等污他家、行 惡行,污他家亦眾見聞知,行惡行亦眾見聞
知。具壽!汝等應捨愛恚等言。』諸苾芻尼如是 諫時,捨者善;若不捨者,應可再三慇懃正諫, 隨教應詰。令捨是事。捨者善;若不捨者,僧伽 伐尸沙。
[0510b11] 「若復苾芻尼,惡性不受人語,諸 苾芻尼於佛所說戒經中,如法如律勸誨之 時,不受諫語,言:『諸大德!莫向我說少許若好、
若惡,我亦不向諸大德說若好、若惡。諸大德 止!莫勸我、莫論說我。』諸苾芻尼語是苾芻尼 言:『具壽!汝莫不受諫語,諸苾芻尼於佛所說
戒經中,如法如律勸誨之時應受諫語。具 壽如法諫諸苾芻尼,諸苾芻尼亦如法諫具 壽,如是如來應正等覺佛聲聞眾便得增長、
共相諫誨。具壽!汝等應捨此事。』諸苾芻尼如 是諫時,捨者善;若不捨者,應可再三慇懃正 諫,隨教應詰,令捨是事。捨者善;若不捨者, 僧伽伐尸沙。」
[0510b23] 「諸大德!我已說二十僧伽 伐尸沙法,十二初犯、八至三諫。若苾芻尼隨 一一犯故覆藏者,二部僧伽應與作半月行 摩那 [卑*也]
。行摩那 [卑*也] 竟,餘有出罪,若稱可二部 僧伽意者,二部僧伽各二十眾,當於四十眾 中出是苾芻尼罪。若少一人不滿四十眾,是
苾芻尼罪不得除,二部僧伽得罪。此是出 罪法。今問諸大德!是中清淨不?」 (如是三說) 「諸 大德!是中清淨,默然故,我今如是持。」
(尼無二不定法)
[0510c03] 「諸大德!此三十三泥薩祇波逸底迦法,半月 半月戒經中說。」
[0510c05] 初攝頌曰:
持離畜浣衣, 取衣乞過受,
同價及別主, 遣使送衣直。
[0510c08] 「若復苾芻尼,作衣已竟,羯恥那衣復出,得長 衣齊十日不分別應畜。若過畜者,泥薩祇波 逸底迦。
[0510c10] 「若復苾芻尼,作衣已竟,羯恥那 衣復出,於五衣中離一一衣界外宿,下至 一夜,除得眾法,泥薩祇波逸底迦。
[0510c12] 「若 復苾芻尼,作衣已竟,羯恥那衣復出,得非時 衣,欲須應受,受已當疾成衣。若有望處 求令滿足,若不足者,得畜經一月。若過者,泥
薩祇波逸底迦。
[0510c16] 「若復苾芻尼,與非親苾芻 浣染打故衣者,泥薩祇波逸底迦。
[0510c17] 「若復 苾芻尼,從非親苾芻取衣者,除貿易,泥薩祇 波逸底迦。
[0510c19] 「若復苾芻尼,從非親居士、居士 婦乞衣,除餘時,泥薩祇波逸底迦。餘時者,若 苾芻尼奪衣、失衣、燒衣、吹衣、漂衣,此是時。
[0510c22] 「若復苾芻尼,奪衣、失衣、燒衣、吹衣、漂衣,從非 親居士、居士婦乞衣。彼多施衣,苾芻尼若須,
應受上下二衣。若過受者,泥薩祇波逸底迦。
[0510c25] 「若復苾芻尼,有非親居士、居士婦共辦衣價, 當買如是清淨衣,與某甲苾芻尼及時應用。 此苾芻尼先不受請,因他告知,便詣彼家
作如是語:『善哉仁者!為我所辦衣價,可買如 是清淨衣及時與我,為好故。』若得衣者,泥薩 祇波逸底迦。
[0511a01] 「若復苾芻尼,有非親居士、居 士婦各辦衣價,當買如是清淨衣與某甲苾 芻尼。此苾芻尼先不受請,因他告知,便詣彼
家作如是語:『善哉仁者!為我所辦衣價,可共 買如是清淨衣及時與我,為好故。』若得衣者, 泥薩祇波逸底迦。
[0511a06] 「若復苾芻尼,若王、若大 臣、婆羅門、居士等,遣使為苾芻尼送衣價。彼 使持衣價至苾芻尼所,白言:『聖者!此物是某
甲王、大臣、婆羅門、居士等遣我送來,聖者哀 愍為受。』是苾芻尼語彼使言:『仁此衣價我不 應受,若得順時淨衣應受。』彼使白言:『聖者!有
執事人不?』須衣苾芻尼言:『有。若僧伽淨人、若 鄔波斯伽,此是苾芻尼執事人。』彼使往執事 人所,與衣價已,語言:『汝可以此衣價,買順
時清淨衣,與某甲苾芻尼令其披服。』彼使善 教執事人已,還至苾芻尼所白言:『聖者!所示 執事人,我已與衣價,得清淨衣應受。』苾芻尼
須衣,應往執事人所,若二、若三令彼憶念,告 言:『我須衣。』若得者善;若不得者,乃至四、五、六 返往彼默然隨處而住。若四、五、六返得衣者
善;若不得衣,過是求得衣者,泥薩祇波逸底 迦。若竟不得衣,是苾芻尼應隨彼送衣價處, 若自往、若遣可信人往,報言:『人為某甲苾芻
尼送衣價,彼苾芻尼竟不得衣。仁應知,勿令 失,此是時。』」
[0511a26] 第二攝頌曰:
捉金銀出納, 賣買鉢乞線,
織師自奪衣, 迴他病長鉢。
[0511a29] 「若復苾芻尼,自手捉金銀錢等、若教他捉者, 泥薩祇波逸底迦。
[0511b01] 「若復苾芻尼,種種出納 求利者,泥薩祇波逸底迦。
[0511b02] 「若復苾芻尼, 種種賣買者,泥薩祇波逸底迦。
[0511b03] 「若復苾 芻尼,有鉢減五綴,堪得受用,為好故更求 餘鉢得者,泥薩祇波逸底迦。彼苾芻尼應 於眾中捨此鉢,取眾中最下鉢與彼苾芻
尼,報言:『此鉢還汝,不應守持,不應分別,亦 不施人,應自審詳徐徐受用,乃至破,應護 持,此是其法。』
[0511b09] 「若復苾芻尼,自乞縷線,使 非親織師織作衣,若得衣者,泥薩祇波逸 底迦。
[0511b11] 「若復苾芻尼,有非親居士、居士婦為 苾芻尼使非親織師織作衣。此苾芻尼先不 受請,便生異念,詣彼織師所,作如是言:『汝
今知不?此衣為我織。善哉織師!應好織淨梳 治,善揀擇極堅打。我當以少鉢食、或鉢食 類、或復食直而相濟給。』若苾芻尼以如是
物與織師求得衣者,泥薩祇波逸底迦。
[0511b18] 「若復苾芻尼,與苾芻尼衣,彼於後時惱瞋罵 詈生嫌賤心,若自奪、若教他奪,報言:『還我衣 來,不與汝。』若衣離彼身自受用者,泥薩祇波
逸底迦。
[0511b21] 「若復苾芻尼,知他與眾物,自迴 入己者,泥薩祇波逸底迦。
[0511b22] 「如世尊說:『聽 諸病苾芻尼,所有諸藥隨意服食,謂酥、油、 糖蜜,於七日中應自守持觸宿而服。』若苾
芻尼過七日服者,泥薩祇波逸底迦。
[0511b25] 「若 復苾芻尼,畜長鉢得經一宿,若過畜者,泥薩 祇波逸底迦。」
[0511b28] 第三攝頌曰:
不著捨不捨, 乞金銀染衣,
得利有五殊, 買藥衣二價。
[0511c02] 「若復苾芻尼,於半月內不著五衣者,泥薩祇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