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hāprajñāpāramitāśāstra (Da Zhi Du Lun) 大智度論
Scroll 5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智度初品中摩訶薩埵釋論 第九 (卷第五)龍樹菩薩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奉 詔譯
[0094a19] 【經】
[0094a19] 摩訶薩埵。
[0094a19] 【論】
[0094a19] 問曰:
[0094a19] 云何名「摩訶薩埵」?
[0094a20] 答曰:
[0094a20] 「摩訶」者大;「薩埵」名眾生,或名勇心。此 人心能為大事,不退不還,大勇心故,名為 摩訶薩埵。
[0094a22] 復次,摩訶薩埵者,於多眾生中最 為上首故,名為摩訶薩埵。
[0094a23] 復次,多眾生中 起大慈大悲,成立大乘,能行大道,得最大 處故,名摩訶薩埵。
[0094a25] 復次,大人相成就故,名 摩訶薩埵。
[0094a26] 摩訶薩埵相者,如〈讚佛偈〉中說:
「唯佛一人獨第一, 三界父母一切智;
於一切等無與等, 稽首世尊希有比!
凡人行惠為己利, 求報以財而給施;
佛大慈仁無此事, 怨親憎愛以等利!」
[0094b02] 復次,必能說法破一切眾生及己身大邪見、 大愛慢、大我心等諸煩惱故,名為摩訶薩 埵。
[0094b04] 復次,眾生如大海,無初、無中、無後;有明 智算師,於無量歲計算,不能盡竟。
[0094b05] 如佛 語無盡意菩薩:「譬如十方一切世界,乃至虛 空邊際,合為一水,令無數無量眾生共持 一髮取一渧而去,更有無央數眾生如
前共持一髮取一渧而去,如是令彼大水 悉盡無餘,眾生故不盡。」以是眾生等無 邊、無量、不可數、不可思議,盡能救濟,令離
苦惱,著於無為安隱樂中。有此大心,欲度 多眾生故,名摩訶薩埵。
[0094b13] 如《不可思議經》中, 漚舍那優婆夷語須達那菩薩言:「諸菩薩摩 訶薩輩,不為度一人故,發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心,亦非為二、三乃至十人故,非百、 非千、非萬、非十萬、非百萬,非一億十百千 萬乃至億億。非為阿由他億眾生故發心,
非那由他億,非阿耶陀眾生故,非頻婆 羅,非歌歌羅,非阿歌羅,非簸婆羅,非摩 波羅,非波陀,非多婆,非鞞婆呵,非怖摩,
非念摩,非阿婆迦,非摩伽婆,非毘羅伽, 非僧伽摩,非毘薩羅,非謂閻婆,非鞞闍迦, 非鞞盧呵,非鞞跋帝,非鞞伽多,非兜羅,
非阿婆羅那,非他婆羅,非鞞婆耶婆,非 藐寫,非鈍那耶寫,非 醯 婆羅,非鞞婆羅,非 菩遮多,非阿跋伽陀,非鞞施他,非泥婆 羅,非 醯
犁浮陀,非波摩陀夜,非比初婆, 非阿犁浮陀,非阿犁薩寫,非 醯 云迦,非度 于多,非呵樓那,非摩樓陀,非叉夜,非烏
羅多,非末殊夜摩,非三摩陀,非毘摩陀,非 波摩陀,非阿滿陀羅,非婆滿多羅,非摩多 羅,非 醯 兜末多羅,非鞞摩多羅,非波羅多 羅,非尸婆多羅,非
醯 羅,非為羅,非提羅, 非枝羅,非翅羅, 非 尼羅,非斯羅,非波 羅,非彌羅,非婆羅羅,非迷樓,非企盧,
非摩屠羅,非三牟羅,非阿婆夜,非劍摩羅, 非摩摩羅,非阿達多,非 醯 樓,非鞞樓婆, 非迦羅跋,非呵婆跋,非鞞婆跋,非婆婆,
非阿羅婆,非娑羅婆羅,非迷羅浮羅,非 摩遮羅,非陀摩羅,非波摩陀,非尼伽摩, 非阿跋多,非泥提舍,非阿叉夜,非三浮陀,
非婆摩摩,非阿婆陀,非漚波羅,非波頭 摩,非僧佉,非伽提,非漚波伽摩,非阿僧 祇,非阿僧祇阿僧祇,非無量,非無量無量,
非無邊,非無邊無邊,非無等,非無等無 等,非無數,非無數無數,非不可計,非不可 計不可計,非不可思議,非不可思議不可思
議,非不可說,非不可說不可說。非為一國 土微塵等眾生故發心,非為二、三至十百 千萬億千萬億阿由陀、那由他,乃至不可說
不可說國土微塵等眾生故發心;非為一 閻浮提微塵等眾生故發心,非為拘陀尼、欝 怛羅曰、弗婆提微塵等眾生故發心;非為 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微塵等眾
生故發心;非為二、三至十百千萬億阿 由他、那由陀,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三千大千 世界微塵等眾生故發心。
[0095a04] 「非為供養供 給一佛故發心,乃至非為供養供給不可 說不可說諸佛故發心;非為供養供給一 國土微塵等諸佛故發心,乃至非為供養
供給不可說不可說三千大千世界微塵等 諸佛故發心。
[0095a09] 「非為淨一佛土故發心,乃 至非為淨不可說不可說三千大千世界微 塵等佛土故發心。
[0095a11] 「非為受持一佛法故發 心,乃至非為受持不可說不可說三千大千 世界微塵等佛法故發心。
[0095a13] 「非為令一三千 大千世界中佛種不斷故發心,乃至非為 令不可說不可說三千大千世界微塵等 三千大千世界中佛種不斷故發心。
[0095a16] 「非為 分別知一佛願故發心,乃至非為分別知 不可說不可說三千大千世界微塵等佛願 故發心。
[0095a19] 「非為莊嚴一佛土故發心,乃至 非為莊嚴不可說不可說三千大千世界 微塵等佛土故發心。
[0095a21] 「非為分別知一佛會 弟子眾故發心,乃至非為分別知不可說 不可說三千大千世界微塵等佛會弟子 眾故發心。
[0095a24] 「非為持一佛法輪故發心,乃 至非為持不可說不可說三千大千世界 微塵等佛法輪故發心。
[0095a26] 「非為知一人諸心 故、非為知一人諸根故、非為知一三千 大千世界中諸劫次第相續故、非為分別 斷一人諸煩惱故發心,乃至非為分別
斷不可說不可說三千大千世界微塵等人 諸煩惱故發心。」
[0095b02] 是諸菩薩摩訶薩願言:「盡 教化一切十方眾生,盡供養供給一切十方 諸佛,願令一切十方諸佛土清淨,心堅受
持一切十方諸佛法,分別知一切諸佛土 故,盡知一切諸佛弟子眾故,分別知一切 眾生諸心故,知斷一切眾生諸煩惱故,盡 知一切眾生諸根故,諸菩薩發心作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等十門為首,乃至百 千萬億阿僧祇門是為道法門,菩薩應知、應 入!略說如是諸菩薩實道。一切諸法皆入皆
知,智慧知故,一切佛土菩薩道中莊嚴故。」
[0095b12] 漚 舍那言:「善男子!我願如是:自有世界已 來,一切眾生盡清淨,一切煩惱悉斷。」須達那
言:「是何解脫?」漚舍那答言:「是名無憂安隱 幢。我知此一解脫門,不知諸菩薩大心如 大海水,一切諸佛法能持能受。諸菩薩心不
動,如須彌山;諸菩薩如藥王,能除一切諸 煩惱;諸菩薩如日,能照除一切闇;諸菩薩 如地,能含受一切眾生;諸菩薩如風,能益
一切眾生;諸菩薩如火,能燒一切外道諸煩 惱;諸菩薩如雲,能雨法水;諸菩薩如月,福 德光明能照一切;諸菩薩如釋提桓因,守
護一切眾生。是菩薩道法甚深,我云何能盡 知!」
[0095b25] 以是諸菩薩生大願,欲得大事,欲至 大處故,名「摩訶薩埵」。
[0095b26] 復次,是《般若波羅蜜經》 中摩訶薩埵相,佛自說:如是如是相,是摩 訶薩埵相。
[0095b28] 舍利弗、須菩提、富樓那等諸大弟 子各各說彼品,此中應廣說。
大智度初品中菩薩功德釋論第十
[0095c02] 【經】
[0095c02] 皆得陀羅尼及諸三昧,行空、無相、無作,已 得等忍。
[0095c03] 【論】
[0095c03] 問曰:
[0095c03] 何以故以此三事次第 讚菩薩摩訶薩?
[0095c04] 答曰:
[0095c04] 欲出諸菩薩實功德 故,應讚則讚,應信則信;以一切眾生所不 能信甚深清淨法讚菩薩。
[0095c06] 復次,先說菩薩 摩訶薩名字,未說所以為菩薩摩訶薩,以 得諸陀羅尼、三昧及忍等諸功德故,名為 菩薩摩訶薩。
[0095c09] 問曰:
[0095c09] 已知次第義,何以故名 「陀羅尼」?云何陀羅尼?
[0095c10] 答曰:
[0095c10] 「陀羅尼」,秦言能 持,或言能遮。
[0095c11] 能持者,集種種善法,能持 令不散不失。譬如完器盛水,水不漏散。
[0095c13] 能遮者,惡不善根心生,能遮令不生;若 欲作惡罪,持令不作。是名陀羅尼。
[0095c14] 是陀 羅尼,或心相應,或心不相應;或有漏,或無漏; 無色不可見無對;一持、一入、一陰攝:法持、 法入、行陰;九智知
(丹注云:除盡智) ;一識識 (丹注云:一意識) 。阿 毘曇法陀羅尼義如是。
[0095c18] 復次,得陀羅尼菩 薩,一切所聞法,以念力故,能持不失。
[0095c19] 復次, 是陀羅尼法常逐菩薩,譬如間日瘧病;是 陀羅尼不離菩薩,譬如鬼著;是陀羅尼常 隨菩薩,如善不善律儀。
[0095c22] 復次,是陀羅尼持 菩薩,不令墮二地坑;譬如慈父愛子,子欲 墮坑,持令不墮。
[0096a02] 復次,菩薩得陀羅尼力 故,一切魔王、魔民、魔人無能動、無能破、 無能勝;譬如須彌山,凡人口吹不能令動。
[0096a05] 問曰:
[0096a05] 是陀羅尼有幾種?
[0096a05] 答曰:
[0096a05] 是陀羅尼多 種。
[0096a06] 一名聞持陀羅尼。得是陀羅尼者,一切 語言諸法,耳所聞者,皆不忘失,是名聞持 陀 羅 尼。
[0096a08] 復有分別知陀羅尼,得是陀羅尼 者,諸眾生、諸法,大小好醜,分別悉知。
[0096a09] 如偈 說:
「諸象馬金, 木石諸衣, 男女及水,
種種不同。 諸物名一, 貴賤理殊,
得此總持, 悉能分別。」
[0096a14] 復有入音聲陀羅尼,菩薩得此陀羅尼 者,聞一切語言音,不喜、不瞋。一切眾生 如恒河沙等劫惡言罵詈,心不憎恨。
[0096a16] 問曰:
[0096a17] 菩薩諸漏未盡,云何能如恒河沙等劫忍此 諸惡?
[0096a18] 答曰:
[0096a18] 我先言:得此陀羅尼力故能爾。
[0096a19] 復次,是菩薩雖未盡漏,大智利根,能思惟 除遣瞋心。作是念:若耳根不到聲邊,惡 聲著誰?又如罵聲,聞便直過,若不分別,誰
當瞋者?凡人心著吾我,分別是非而生恚 恨。
[0096a23] 復次,若人能知諸言隨生隨滅,前後不 俱,則無瞋恚。亦知諸法內無有主,誰罵誰 瞋?若有人聞殊方異語,此言為好,彼以為
惡,好惡無定,雖罵不瞋。若有人知語聲 無定,則無瞋喜。如親愛罵之,雖罵不恨; 非親惡言,聞則生恚。如遭風雨,則入舍
持蓋;如地有刺,則著鞾鞋;大寒燃火,熱 時求水;如是諸患,但求遮法而不瞋之。罵 詈諸惡,亦復如是,但以慈悲息此諸惡,不 生瞋心。
[0096b03] 復次,菩薩知諸法不生不滅,其性 皆空。若人瞋恚罵詈,若打若殺,如夢如化, 誰瞋誰罵?
[0096b05] 復次,若有人如恒河沙等劫眾 生,讚歎供養衣食、臥具、醫藥、華香、瓔珞,得 忍菩薩,其心不動,不喜、不著。
[0096b07] 問曰:
[0096b07] 已知 菩薩種種不瞋因緣,未知實讚功德而亦 不喜?
[0096b09] 答曰:
[0096b09] 知種種供養恭敬,是皆無常;今 有因緣故,來讚歎供養;後更有異因緣則 瞋恚,若打若殺,是故不喜。
[0096b11] 復次,菩薩作 是念:「以我有功德智慧故,來讚歎供養;是 為讚歎功德,非讚我也,我何以喜?」
[0096b13] 復次, 是人自求果報故,於我所作因緣,供養我 作功德;譬如人種穀,溉灌修理,地亦不 喜。
[0096b17] 復次,若人供養我,我若喜受者,我福德則 薄,他人得福亦少,以是故不喜。
[0096b18] 復次,菩 薩觀一切法如夢如響,誰讚誰喜?我於三 界中未得脫,諸漏未盡,未得佛道,云何 得讚而喜?若應喜者,唯佛一人。何以故?一切
功德都已滿故。
[0096b22] 是故菩薩得種種讚歎、供養、 供給,心不生喜。如是等相,名為入音聲陀 羅尼。
[0096b24] 復有名寂滅陀羅尼、無邊旋陀羅尼、隨 地觀陀羅尼、威德陀羅尼、華嚴陀羅尼、音淨 陀羅尼、虛空藏陀羅尼、海藏陀羅尼、分別諸法
地陀羅尼、明諸法義陀羅尼。
[0096b27] 如是等略說五 百陀羅尼門,若廣說則無量。以是故言諸菩 薩皆得陀羅尼。
[0096b29] 「諸三昧」者,三三昧:空、無作、無 相。
[0096c01] 有人言:「觀五陰無我、無我所,是名為 空;住是空三昧,不為後世故起三毒,是 名無作;緣離十相故:五塵、男、女、生、住、
滅故,是名無相。」
[0096c04] 有人言:「住是三昧中,知 一切諸法實相,所謂畢竟空,是名空三 昧。
[0096c06] 「知是空已無作。云何無作?不觀諸法 若空若不空、若有若無等。如佛說《法句》中偈:
「『見有則恐怖, 見無亦恐怖,
是故不著有, 亦復不著無。』」
[0096c10] 是名無作三昧。
[0096c10] 「云何無相三昧?一切法無有 相,一切法不受不著,是名無相三昧。如偈 說:
「『言語已息, 心行亦滅, 不生不滅,
如涅槃相。』」
[0096c15] 復次,十八空,是名空三昧;種種 (丹注云:五道生有、本有、死有、中 有、業) 有中心不求,是名無作三昧;一切諸相破
壞不憶念,是名無相三昧。
[0096c17] 問曰:
[0096c17] 有種種禪 定法,何以故獨稱此三三昧?
[0096c18] 答曰:
[0096c18] 是三三 昧中,思惟近涅槃故,令人心不高不下,平 等不動,餘處不爾。以是故,獨稱是三三昧。
[0096c21] 餘定中,或愛多、或慢多、或見多;是三三昧中 第一實義實利,能得涅槃門。以是故,諸禪定 法中,以是三空法為三解脫門,亦名為三
三昧,是三三昧實三昧故,餘定亦得名定。
[0096c25] 復次,除四根本禪,從未到地乃至有頂地, 名為定,亦名三昧,非禪;四禪亦名定,亦 名禪,亦名三昧;諸餘定亦名定,亦名三昧:
如四無量、四空定、四辯、六通、八背捨、八勝處、 九次第定、十一切處等諸定法。
[0097a04] 復有人言:「一 切三昧法有二十三種。」
[0097a05] 有言:「六十五種。」
[0097a05] 有 言:「五百種。」
[0097a06] 摩訶衍最大故,無量三昧,所謂遍 法性莊嚴三昧、能照一切三世法三昧、不分 別知觀法性底三昧、入無底佛法三昧、如虛
空無底無邊照三昧、如來力行觀三昧、佛無 畏莊嚴力嚬呻三昧、法性門旋藏三昧、一切 世界無礙莊嚴遍月三昧、遍莊嚴法雲光 三昧,菩薩得如是等無量諸三昧。
[0097a12] 復次,《般 若波羅蜜.摩訶衍義品》中,略說則有一百八 三昧:初名首楞嚴三昧,乃至虛空不著不染
三昧;廣說則無量三昧。以是故說諸菩薩 得諸三昧。
[0097a16] 「行空、無相、無作」者。
[0097a16] 問曰:
[0097a16] 前言菩 薩得諸三昧,何以故復言「行空、無相、無作」?
[0097a18] 答曰:
[0097a18] 前說三昧名,未說相,今欲說相,是 故言「行空、無作、無相」。若有人行空、無相、 無作,是名得實相三昧。如偈說:
「若持戒清淨, 是名實比丘;
若有能觀空, 是名得三昧。
若有能精進, 是名行道人;
若有得涅槃, 是名為實樂。」
[0097a25] 「已得等忍」者。
[0097a25] 問曰:
[0097a25] 云何「等」?云何「忍」?
[0097a25] 答曰:
[0097a25] 有 二種等:眾生等、法等。
[0097a26] 忍亦二種:眾生忍、法忍。
[0097a27] 云何眾生等?
[0097a27] 一切眾生中,等心、等念、等愛、等 利,是名眾生等。
[0097a28] 問曰:
[0097a28] 慈悲力故,於一切 眾生中應等念,不應等觀。何以故?菩薩 行實道,不顛倒,如法相;云何於善人不
善人、大人小人、人及畜生一等觀?不善人 中實有不善相,善人中實有善相,大人、小 人,人及畜生亦爾。如牛相牛中住,馬相馬
中住;牛相非馬中,馬相非牛中,馬不作牛 故。眾生各各相,云何一等觀而不墮顛倒?
[0097b07] 答曰:
[0097b07] 若善相、不善相是實,菩薩應墮顛倒。 何以故?破諸法相故。以諸法非實善相、非 實不善相,非多相、非少相,非人、非畜生,非
一、非異。以是故,汝難非也。如說諸法相 偈:
「不生不滅, 不斷不常, 不一不異,
不去不來。 因緣生法, 滅諸戲論,
佛能說是, 我今當禮。」
[0097b15] 復次,一切眾生中,不著種種相,眾生相、空相, 一等無異。如是觀,是名眾生等。
[0097b16] 若人是中 心等無礙,直入不退,是名得等忍。
[0097b17] 得等 忍菩薩,於一切眾生不瞋不惱,如慈母愛 子。如偈說:
「觀聲如呼響, 身行如鏡像;
如此得觀人, 云何而不忍?」
[0097b22] 是名眾生等忍。
[0097b22] 云何名法等忍?善法、不善法, 有漏、無漏,有為、無為等法,如是諸法入不二 入法門,入實法相門,如是入竟。是中深入
諸法實相時,心忍直入,無諍無礙,是名法 等忍。如偈說:
「諸法不生不滅, 非不生非不滅,
亦不生滅非不生滅, 亦非不生滅,
非非不生滅。」
[0097c01] 已得解脫 (丹注云:於邪見得離,故言解脫也) ,空、非空 (丹注云:於空 不取,故言非也)
,是等悉捨,滅諸戲論,言語道斷,深入 佛法,心通無礙,不動不退,名無生忍,是助 佛道初門。
[0097c04] 以是故說「已得等忍」。
[0097c05] 【經】
[0097c05] 得無礙陀羅尼。
[0097c05] 【論】
[0097c05] 問曰:
[0097c05] 前已說諸菩 薩得陀羅尼,今何以復說「得無礙陀羅尼」?
[0097c07] 答曰:
[0097c07] 無礙陀羅尼最大故。如一切三昧中,三 昧王三昧最大,如人中之王;如諸解脫中無 礙解脫大 (丹注云:得佛得道時所得也)
。如是一切諸陀羅尼 中,無礙陀羅尼大,以是故重說。
[0097c10] 復次,先說 諸菩薩得陀羅尼,不知是何等陀羅尼? 有小陀羅尼,如轉輪聖王、仙人等所得;聞持
陀羅尼、分別眾生陀羅尼、歸命救護不捨陀羅 尼;如是等小陀羅尼,餘人亦有。是無礙陀 羅尼,外道、聲聞、辟支佛、新學菩薩皆悉不得;
唯無量福德智慧大力諸菩薩獨有是陀羅 尼,以是故別說。
[0097c17] 復次,是菩薩輩自利已具 足,但欲益彼,說法教化無盡,以無礙陀羅 尼為根本。以是故,諸菩薩常行無礙陀羅 尼。
[0097c21] 【經】
[0097c21] 悉是五通。
[0097c21] 【論】
[0097c21] 如意、天眼、天耳、他心 智、自識宿命。
[0097c22] 云何如意?如意有三種:能到、 轉變、聖如意。
[0097c23] 能到有四種:
[0097c23] 一者、身能飛行, 如鳥無礙;二者、移遠令近,不往而到;三者、 此沒彼出;四者、一念能至。
[0097c25] 轉變者,大能作小, 小能作大,一能作多,多能作一,種種諸物皆 能轉變。外道輩轉變,極久不過七日;諸佛 及弟子轉變自在,無有久近。
[0098a03] 聖如意者,外六 塵中不可愛不淨物,能觀令淨;可愛淨物, 能觀令不淨。是聖如意法,唯佛獨有。
[0098a05] 是如 意通,從修四如意足生;是如意足通等,色 緣故次第生,不可一時得。
[0098a07] 天眼通者,於眼 得色界四大造清淨色,是名天眼。天眼所 見,自地及下地六道中眾生諸物,若近若遠, 若覆若細諸色,無不能照。
[0098a10] 見天眼有二 種:一者、從報得,二者、從修得。
[0098a11] 是五通中天 眼從修得,非報得。何以故?常憶念種種光 明得故。
[0098a13] 復次,有人言:「是諸菩薩輩得無生 法忍力故,六道中不攝,但為教化眾生 故,以法身現於十方三界中;未得法身
菩薩,或修得,或報得。」
[0098a16] 問曰:
[0098a16] 是諸菩薩功德, 勝阿羅漢、辟支佛,何以故讚凡夫所共小 功德天眼,不讚諸菩薩慧眼、法眼、佛眼?
[0098a18] 答曰:
[0098a19] 有三種天:一、假號天,二、生天,三、清淨天。轉輪 聖王、諸餘大王等,是名假號天;從四天王 天,乃至有頂生處,是名生天;諸佛、法身菩
薩、辟支佛、阿羅漢,是名清淨天。是清淨天修 得天眼,是謂天眼通。佛、法身菩薩清淨天 眼,一切離欲五通凡夫所不能得,聲聞、辟
支佛亦所不得。所以者何?小阿羅漢小用 心,見一千世界;大用心,見二千世界。大 阿羅漢小用心,見二千世界;大用心,見三 千大千世界。辟支佛亦爾。
[0098a28] 是名天眼通。
[0098a28] 云 何名天耳通?於耳得色界四大造清淨色, 能聞一切聲:天聲、人聲、三惡道聲。
[0098b01] 云何得天 耳通修得?常憶念種種聲。是名天耳通。
[0098b02] 云 何識宿命通?本事常憶念:日月年歲至胎中, 乃至過去世中,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