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Mahāprajñāpāramitāśāstra (Da Zhi Du Lun) 大智度論

Scroll 36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智度論相應品第三 (三十六)
聖者龍樹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

[0322c07] 【

[0322c07] 舍利弗白佛:「云何菩薩摩訶薩聲聞辟支佛地阿鞞跋致佛道?」

[0322c08] 【

[0322c08] 問曰

[0322c09] 舍利弗

[0322c09] 答曰

[0322c09] 舍利弗 無異種種譬喻菩薩 :「云何二乘阿毘跋致佛道?」

[0322c12] 問曰

[0322c12] 小乘不住成佛何以 佛道

[0322c13] 答曰

[0322c13] 舍利弗轉法輪 無益利益佛道眾生

[0322c14] 菩薩大悲利益是故菩薩 眾生

[0322c16] 復次舍利弗邪見成道報恩菩薩

[0322c17] 舍利 聲聞地邊際未了 菩薩是故

[0322c19] 菩薩甚深微妙不能愛樂譬如見人愛樂

[0322c22] 【

[0322c22] 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初發意 波羅蜜無相作法一切聲 佛地阿毘跋致佛道。」

[0322c24] 【

[0322c24] 問曰

[0322c24] 三事因緣何以

[0322c25]

[0322c26] 中略廣說三事因緣 無相因緣種種功德 三事

[0322c28] 問曰

[0322c28] 三解脫門涅槃 何以無相聲聞辟支佛地

[0322c29] 答曰

[0323a01] 方便力三解脫門涅槃 方便力三解脫門涅槃慈悲心 中說譬如
菩薩如是 三解脫虛空方便 涅槃菩薩涅槃
不住大事所謂阿耨多羅 如是廣說

[0323a08] 諸法不生不滅即是阿毘跋致

[0323a10] 阿毘跋致地中教化眾生佛世界佛道

[0323a11] 復次菩薩三解脫門 四諦聲聞辟支佛四諦 所謂一切法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來

[0323a14] 一諦阿毘跋致」。

[0323a14] 阿毘跋致佛道滅除麁惡 諸法佛道」。

[0323a18] 【

[0323a18] 舍利弗白佛:「菩薩摩訶薩何等 聲聞辟支佛福田?」

[0323a19] 【

[0323a19]

[0323a19] 舍利弗 深心恭敬菩薩:「菩薩未盡 功德聲聞辟支佛福田?」

[0323a22] 【

[0323a22] 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初發意 波羅蜜乃至道場其中聲聞辟支佛福田。」

[0323a24] 【

[0323a24]

[0323a24] 以是 :「三解脫門涅槃菩薩大慈 聲聞辟支佛菩薩初發心
乃至十八不共法一切眾生 一切佛法。」

[0323a29] 【

[0323a29] 「何以菩薩摩訶薩因緣世間 善法。」

[0323b01] 【

[0323b01]

[0323b01] 因緣 聲聞辟支佛福田 因緣世間一切善法所以
菩薩發心未成度眾生 三乘不得三乘十善道何況

[0323b06] 問曰

[0323b06] 聲聞辟支佛因緣使世間 善法何以菩薩世間善法

[0323b07]

[0323b08] 聲聞辟支佛世間善法 菩薩菩薩發心世間尚無 何況聲聞辟支佛佛道聲聞辟支佛

[0323b11] 復次聲聞辟支佛善法 聲聞辟支佛何況外道

[0323b14] 【

[0323b14] 「何等善法所謂十善道五戒八分成就 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四念處四正勤
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 菩薩因緣六波羅蜜十八空 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
一切種智菩薩因緣剎利 大姓婆羅門大姓居士大家四天王天乃至 有想無想天菩薩因緣
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 。」

[0323b23] 【

[0323b23] 問曰

[0323b23] 菩薩因緣善法 剎利大姓婆羅門大姓居士大家菩薩貴姓云何

[0323b26] 答曰

[0323b26] 菩薩因緣世間五戒 得道 為人剎利大姓婆羅門大姓
大家

[0323b29] 問曰

[0323b29] 菩薩世間五戒 剎利大姓

[0323c01] 答曰

[0323c01] 菩薩種種 受業因緣變化世間教化善法世界王法世俗出家
家法種類居家憐愍眾生護持世界菩薩常行世法以是因緣 菩薩

[0323c06] 問曰

[0323c06] 菩薩清淨大慈悲云何 世俗

[0323c07] 答曰

[0323c07] 二種菩薩一者 慈悲菩薩道二者敗壞菩薩 國法有所
惡人一家——如是立法 名為清淨菩薩得名敗壞菩薩以是 因緣菩薩

[0323c12] 世間富貴 二乘菩薩

[0323c13] 菩薩善法世間無有天道人道 修羅道無有樂受不苦不樂受苦受常有地獄啼哭菩薩如是大利
云何名為世間福田

[0323c17] 舍利弗 大功德應當供養心念:「煩惱未盡 大福不能供養
以內有病不能消化。」以是——

[0323c21] 【

[0323c21] 舍利弗白佛:「菩薩摩訶薩?」

[0323c22] 佛言:「何以。」

[0323c22] 【

[0323c22]

[0323c23] 菩薩初發心便一切眾生供養 上首所以者何決定無量無邊阿僧 眾生勤苦利益無量阿僧祇
眾生得度欲取一切諸佛大智慧 世間即是涅槃如是種種因緣 」。

[0323c28] 復次因緣

[0323c29] 【

[0323c29] 「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施主何等善法何等善法十善道五戒乃至十八 不共一切種智以是施與。」

[0324a02] 【

[0324a02]

[0324a02] 菩薩因緣世間善法」,菩薩 善法」,差別

[0324a05] 【

[0324a05] 舍利弗白佛:「世尊菩薩摩訶薩云何 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相應?」

[0324a06] 【

[0324a06]

[0324a07] 一日般若波羅蜜聲聞辟支 」,因緣佛種讚歎菩薩如是 功德從般若波羅蜜生是故:「云何
菩薩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 ?」

[0324a11] 復次舍利弗般若波羅蜜難行難得受持行者

[0324a14] 【

[0324a14] 舍利弗:「菩薩摩訶薩 般若波羅蜜相應 般若波羅蜜相應

[0324a16] 「復次舍利弗菩薩 般若波羅蜜相應 般若波羅蜜相應
般若波羅蜜相應應聲法空般若波羅蜜相應

[0324a20] 「 眼界色界眼識界般若 相應識界識界 識界識界識界般若
波羅蜜相應

[0324a24] 「般若波羅蜜 相應般若波羅蜜

[0324a26] 「無明般若波羅蜜相應 名色六處老死 般若波羅蜜相應

[0324a28] 「一切諸法 有為無為空般若波羅蜜相應。」

[0324b01] 【

[0324b01]

[0324b01] 五眾

[0324b01] 見法因緣不可有對有對 不可名為得道名為 出家得道名為道人

[0324b04] 何等 可見一處可見有對色 作業不可

[0324b06] 有對 無作色

[0324b07] 有漏無漏等分如是

[0324b07] :「色有有色可見有對有色不可 有對有色不可。」是故知非 眼見內外五識
名色無作色

[0324b11] 不受不受

[0324b12] 所謂五塵

[0324b13] 一種壞相眾生名為壞相眾生 壞相因緣譬如有身


[0324b16] 二種所謂 四大四大不受 有色有色
無記隱沒無記可見不可有對有漏無漏如是二種 分別

[0324b22] 可見有對中說

[0324b23] 不善無記 無學見諦生色 思惟生色生色

[0324b25] 欲界繫色界繫有色貪欲有色瞋恚有色愚癡三結
如是有色不貪善根善根 愚癡善根如是三善根廣說有色 隱沒無記隱沒無記——
無記二種如是 二種無記

[0324c03] 不受 四大——不善無記身業無作色口業無作色 (受戒律儀)
(不善禁止) 、 (眾僧受用檀越) 、不用 (無用) 。

[0324c07] 無作色 無作色五塵

[0324c09] 「可見 土石

[0324c10] 「二種一者眾生動作二者眾生動作——動作 大風動地
磁石真珠自行皆是眾生先世福德 因緣不可思議

[0324c15] 問曰

[0324c15] 何以光明清淨照見 如是有法

[0324c17] 答曰

[0324c17] 本色縱觀本面 大秦水精非一
以是因緣

[0324c21] 復次 光明眾緣和合 不生因緣
不在因緣如是別自有法生法如是不同

[0324c26] 問曰

[0324c26] 若爾

[0324c27] 答曰

[0324c27] 有種一色是故不同形質各異 種種因緣生 各各差別

[0325a01] 「 婆城無所有

[0325a02] 如是 無量名色

[0325a03] 受眾:「 眼識三事和合即時 共生所謂。」

[0325a05] 問曰

[0325a05] 眼識 何以」?

[0325a06] 答曰

[0325a06] 眼識 便次生意識分別是故 眼識三事和合 數法眼識因緣

[0325a09] 問曰

[0325a09] 一切 何以因緣生心數法」?

[0325a10] 答曰

[0325a10] 一者念念生滅二者次第相續 如是次第相續心數 念念微細共生心數法不了
三事和合受苦爾時 了了以是心數法

[0325a15] 色法 因緣和合心數法如是法和 色法和合和合不生心數法如是不生

[0325a18] 受眾一種所謂

[0325a19] 二種身受心受不淨

[0325a20] 不樂不善無記無學 無學見諦思惟不斷見諦
思惟不斷 身見不還身見 身見身見身見不還身見欲界繫
界繫無色界如是

[0325a27] 身受身受內心外心四正勤 如意足相應四縛相應

[0325b01] 樂根苦根 相應乃至思惟 五蓋五結煩惱相應如是

[0325b03] 六受六識相應

[0325b04] 有意識分別 所謂眼見思惟分別心眼見 思惟分別心眼見思惟分別心 乃至意識如是

[0325b07] 十八中有 三十六

[0325b08] 三世三十六百八

[0325b08] 種種因緣分無量名為受眾

[0325b10] 相應如是分別何以 受眾相應

[0325b11] 復次佛說無量無所有

[0325b12] 「覺知小法小法名為」。

[0325b14] 復次欲界繫名為」,色界繫 」,無色名為無量」,無所有處 無所有」。

[0325b17] 復次煩惱相應名為」,煩惱有漏 無垢名為」;諸法實相名為無所有
」;無漏名為無量」,涅槃無量

[0325b20] 復次佛說:「相應乃至 相應。」如是名為

[0325b21] 一切有為法名為

[0325b22] 三行身行 。「身行出入息所以者何 。「覺觀所以者何先覺然後語言
所以者何受苦心數法二種一者二者名為」,名為」。以是
二法」。

[0325b28] 十二因緣 福行罪行。「福行欲界繫善業; 「罪行不善;「無色界

[0325c01] 毘曇心數法無想定滅盡定 相應法名為

[0325c03] 內外 和合名為以內名為眼識乃至名為意識

[0325c05] 問曰

[0325c05] 意即云何生意

[0325c06] 答曰

[0325c06] 生滅相 緣法生意

[0325c07] 問曰

[0325c07] 已滅云何

[0325c08] 答曰

[0325c08] 二種一者念念 二者次第相續名為相續 名為一意是故
意識難解九十六種外道

[0325c12] 五眾四念處 所以者何身念處受念處 心念處法念處

[0325c14]

[0325c15] 應有五眾應有 隨時分別異名名為不淨 名為煩惱名為善法

[0325c17] 答曰

[0325c17] 不然 無異 唯有無心應有 譬如清淨池水
清水清淨不得 如是煩惱 慈悲善法入心清淨以是不得 煩惱慈悲即是」。

[0325c24] 問曰

[0325c24] 即是煩惱淨心即是善法」?

[0326a01] 答曰

[0326a02] 次第云何淨心淨心次第云何 以是不然 不知心數法不可以不知便
五眾

[0326a05] 問曰

[0326a05] 何以 不少

[0326a06] 答曰

[0326a06] 諸法定限 五指不得多少

[0326a07] 復次有為法 無量五分

[0326a08] 問曰

[0326a08] 若爾 十二入十八界

[0326a09] 答曰

[0326a09] 法王眾生廣說

[0326a11] 眾生不大心數法五眾

[0326a12] 眾生 心數法不生 心數法

[0326a14] 眾生心數法不了 眾生心數法一界 十七

[0326a17] 眾生不知世間生滅不知離苦眾生四諦世間 煩惱苦因煩惱
煩惱方便

[0326a20] 眾生 諸法中邪 無緣因緣眾生 十二因緣

[0326a23] 有人常法一切 法常隱藏微細 無異:「一切
皆是作法無有譬如種種 機關和合動作無有實事 有為法。」

[0326a28] 問曰

[0326a28] 中說五眾次第

[0326a29] 答曰

[0326a29] 行者觀法不淨無常無我如是

[0326b01] 眾生所以 諦觀